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之五好青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允锋
    斑鸠铳因为目前制造商太多,竞争比较激烈,再加上钢铁产量暴涨,已经快要奔着鸟铳去了,距离远的佛山产斑鸠铳为了挤进市场,已经开始卖不到四两一杆了。福建团练因为购买量大,再加上沿海来源多样容易挑选,最近一批斑鸠铳三两半一杆拿下,话说工部过去那些粗制滥造的劣质鸟铳都二两。

    江西和湖广贵一些。

    而朱燮元给四川士兵采购的,被奸商坑到了十两。

    而且还是老式的重型。

    扛着十几斤重这东西的四川士兵怨声载道。

    但最新的狗锁燧发枪,哪怕在杨信那边,造价也依旧在十两以上,不过他是因为工人待遇高,再加上质量要求严格拉高了价格,实际上真要是控制,差不多能在七八两一支。这个价格并不贵,骑兵两把转轮打火短枪,基本上也就是这个价格了,但燧发枪受制于制造弹簧的工匠数量,无法和烂大街的火绳枪相比,后者就连一些铁匠铺都能造出来。

    战争期间这个优势是无与伦比的。

    火绳枪的确不如燧发枪,但战争期间一个找个铁匠铺就能造,另一个得高级工匠,这就很难说有绝对的优势了,这边刚刚武装起一个营,那边几乎一个军已经上场了。

    不过天启只有六个步兵军。

    另外六个是骑兵军,他的优势就是骑兵数量众多。

    这六个骑兵军里面,有四个是新式骑兵军,也就是辽东铁骑,虽然关宁铁骑就是个笑话,但这四个骑兵就是真正可以称得上辽东铁骑了,全都是曹文诏式的精锐骑兵战术。

    长矛冲击。

    精于冷兵器格斗。

    远程武器抛弃弓箭,全部改成转轮打火的短枪。

    整整四个这样的骑兵军。

    分别由祖大寿,吴襄,罗一贯和尤世威统帅。

    另外还有两个骑兵军,是分别由顺义王和顺昌王统帅的蒙古兵,他们还是古老的弓骑兵,相当于这支大军中的轻骑兵,主要其实是借助这些雇佣兵的不怕死,而他们则是给朝廷卖命换犒赏,这些犒赏可以帮助他们的族人渡过饥荒。

    这就是天启的新版十二军。

    检阅之后,皇帝陛下直接发出了圣旨,以卢象升为钦差大臣,总督各军南下……

    当然不是讨逆。

    而是为了让大明百姓近距离感受大明的赫赫军威,让这些刚刚从战场上归来的有功将士,接受各地百姓的欢呼,但跟目前南方的战局,这个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再说南方已经和平了。

    皇帝都大赦了,大同军也迫不及待跑去找商周祚投降了,现在已经没有大同军了,只有根据大赦诏书投降并接受南京兵部尚书指挥的浙江团练军,而常胜军之类原本的团练身份也恢复。至于杨都督正在搞的,那个同样也不算谋逆,只不过是杨都督对一些事情还不理解,所以需要……

    需要晓谕一下。

    “你想做皇帝?”

    方从哲愁眉苦脸地说道。

    他就是天启派来晓谕的,而杨信宣布清君侧,靖国难之后,紧接着就把李忠的浙江方面军打发南下,而他则指挥直属的南京军迅速拿下合肥并在凤阳家丁配合下,完成了对凤阳的控制。

    期间没有真正的战斗。

    那些士绅都干脆投降,他们抵抗也没有意义,而且这时候杨信还不能说胜利。

    他们等着就行。

    如果朝廷大军击败杨信,那么他们的地依然会保住,如果朝廷大军失败,那他们抵抗也保不住,而且抵抗失去的就不只是土地了,凤阳府,庐州府,滁州,和州这些暂时在杨信魔爪下的都老老实实接受现实,然后把希望寄托在皇帝身上。而吕兆熊继续固守扬州,商周祚指挥各军在东线严阵以待,湖广,江西军在池州同样坚守,所有人都在等,等待着皇帝的大军到来。

    而杨信依旧心不在焉,除了南下真正动手了,其他各军都依旧处于对峙中。

    主要是建立地方政权太麻烦。

    因为没有真正的干部队伍,只能依靠那些家丁,虽然这些年杨信培养出了一些,但终究能力有限,很多事情他都得亲自指导,倒是昭义市那边提供了不少地方官。

    他们相对有经验。

    然后就在这种局势下,前内阁首辅方从哲到达南京。

    “没兴趣!”

    杨信很干脆地说道。

    “那你到底是为了什么?”

    方从哲说道。

    “我如果说从后年开始,大明将开始持续数十年饥荒,三分之一的县陷入毁灭性的天灾,紧接着鼠疫杀死整个北直隶近半的人,京城会每天抬出去数千具死尸,然后各地饥民蜂起最终让这个国家失去超过一半人口,您会相信吗?”

    杨信说道。

    “那与你所做所为有何关系?”

    方从哲说道。

    这个他侄女肯定说过了。

    “很简单,我要这片地,我要这片产粮区恢复产粮,恢复苏湖熟天下足而不是每年需要从江西和湖广大量购买粮食。”

    杨信说道。

    “就这样?”

    方从哲愕然说道。

    “对,就这样!”

    杨信说道。

    方从哲还是难以置信地看着他。

    很显然这个解释让老奸巨猾的他有点感觉匪夷所思。

    “您可以回去奏明陛下,我对于大明江山没兴趣,但我需要在接下来迎战天灾,而在迎战天灾时候,我会采取任何我认为必须手段,包括现在所做的,我从来没想过与陛下为敌,但我会与阻碍我迎战这场天灾的任何人为敌。

    无论是谁。

    哪怕这个人是皇帝。

    但这不是我和陛下的战争,我从没想过与陛下战争,这是我与士绅的战争,如果他帮士绅,那我只能与他为敌,如果他保持中立,那么我就不会与他为敌。

    哪怕我赢了,他依然是皇帝。

    我暂时只要这块土地,甚至过去这片土地每年交的税,我依然还会给他的。

    漕运同样不会停。”

    杨信说道。

    “暂时?”

    方从哲很警惕地说道。

    “是的,暂时,以后如何得看我能不能应付天灾,如果不够,我还会继续扩张,直到足够应付天灾,所以我会不会继续扩张,只决定于朝廷控制的土地上会不会大量饿死人。

    如果会。

    如果朝廷没有能力解决。

    那么我会接管,然后我来解决。”

    杨信说道。

    “打土豪分田地?”

    方从哲说道。

    “对!”

    杨信说道。

    “也就是说你祸乱的不只限于江南?”

    方从哲说道。

    “对,只要哪里出现了大规模饿死人我就会去接管哪里,既然朝廷的官员和地方士绅,没本事让老百姓不饿死,那我就必须去,我不能看着饿死的人堆满沟壑,而这个过程中,谁敢阻挡我,我就会把谁视为敌人。”

    杨信说道。

    他当然不会停止漕运。

    漕运一停京城立刻饿殍遍地。

    而且今年京城还得接连遭遇地震和大规模洪水,原本历史上的大爆炸还不知道会不会发生,可以说今年京城就得面对缺粮问题,天启急于解决这边就是因为漕运不能受影响。

    好在辽东战事结束了。

    那里的粮食供应因为十万大军南下可以减少。

    但即便这样,京城的粮价也已经开启暴涨模式,主要是那些商人担心漕运断绝,再加上杨家停止输送粮食。

    实际上已经停了,杨夫人下令天津各堡备战,所有存粮停止运往京城,京城米价瞬间突破二两,天启已经下旨京畿粮商有囤积居奇者杀无赦。不过他的这种圣旨基本上就会被当做放屁的,孙承宗也没办法,这些粮商多数都是皇亲国戚,他又不可能像杨信一样,将京城的勋贵团来个一锅端。

    再说勋贵可以端,各地那些控制粮食的主力士绅怎么端?

    那是他的基本盘。




第五七零章 牧羊人的纲常
    “天灾年年有,饿死人的同样也年年有,再饥荒也到不了咱们头上,死了一茬人还会生出一茬,人是死不绝的。

    饥民造反杀就是了。

    百姓对于我们来说是什么?

    就是羊群,我们是士大夫,我们是牧羊的,羊群遇上灾荒,我们尽量救护,但能救多少算多少,只要羊群还在,过了这一阵又是繁盛起来,可为了救羊群,把自己赔进去,甚至以身饲羊就愚蠢了。

    你以地主为敌。

    可你难道不是大地主?

    你以勋贵为敌。

    可你难道不是勋贵?

    你和他们一样,我们都一样,皇帝坐天下,我们代天牧民,民就是我们的羊群,这才是纲常,我们需要做的是确保这个纲常永续,而不是毁了它。

    可你却在毁了它。

    的确,你改变了这些百姓的日子。

    他们丰衣足食了,可如今的他们还需要官员,还需要皇帝吗?你口口声声大同国那些人是乱臣贼子,但那只是士绅,而且他们要的不过是一些权力,可你现在却在把所有人都变成乱臣贼子。你让羊群知道了自己并不是羊群,你让羊群知道了,自己头上的角也可以顶死人,他们现在还需要你来带领他们,等他们发现自己根本不需要你的时候还能让他们听话?他们不需要皇帝,不需要大臣,那么他们还需要你吗?

    无论你想不想做皇帝,你都做错了。

    你想做皇帝。

    那么你应该拉拢士绅。

    利用他们维持这个纲常,甚至以你的实力也会成功,朝廷所依赖者无非辽东军,但辽东军不会真正抵抗你血战到底,曹文诏,满桂和赵率教三人在关外振臂一呼,朝廷就完了。

    如果你不想当皇帝。

    那你同样错了。

    因为你毁了自己,你打土豪分田地?

    你才是第一个需要被打土豪分田地的,你是大明最有钱的人,你有一百多万亩良田,还有谁比你更需要被打土豪分田地?

    你想救人?

    可作为一个牧羊人,你需要的是羊群不反抗,而不是让他们丰衣足食。

    纵然饿死一半的人又如何?

    只要我们不死,只要我们能够维护这个牧羊人的纲常,用不了几十年又是一片盛世,我们的子孙后代依旧可以高踞于上,世世代代永远做这个牧羊人。可你毁了这个纲常后,还会再有这样的好事吗?更何况还为此把自己变成天下公敌,所有士绅切齿的奸贼,一旦失败将万劫不复,别说是你,你的后代也将永远万劫不复,甚至你就算死了也会被鞭尸。”

    方从哲说道。

    他这是说心里话了,连支持杨信当皇帝都说出来了。

    不排除这是北方士绅的试探。

    毕竟杨都督如今也算得上是兵强马壮,本人又是无敌猛将,以目前局势看已经有夺天下的实力,唯一的问题也就在于把自己摆在了士绅公敌的位置上,逼得士绅不得不坚决抵抗。

    如果不呢?

    如果他转而与士绅合作呢?

    那么商周祚那里的精锐军团,立刻就会加入他的麾下,他们早就已经对朱家没什么忠心了,而且还被杨信打得节节败退,如果不是这个家伙打土豪分田地把他们逼到绝路,以他们的节操早就该投降了。而辽东南下各军未必能挡住他,就算能挡住也没用,因为辽东留守的曹文诏等人肯定会南下支持他,甚至他在新城的那些庄户都可以直捣京城,西南那些土司就算不支持他也不会抵抗,实际上多数会支持他的。

    朱家就江山易主了。

    而如果他愿意这样做,那士绅们可以抛弃朱家转而选择他。

    又不是什么大事。

    说到底这种事情士绅们早就驾轻就熟,需要换个皇帝时候,只要这个皇帝还愿意与他们共天下,或者说这个皇帝还愿意让他们继续当牧羊人,并且维护这个所谓的纲常,那就换呗,那个位子谁坐还不是坐啊。再说天启也不是什么好鸟,虽然士绅们现在把他夸的跟圣主明君一样,但大家都是狐狸,哪还猜不到这个小皇帝才是幕后元凶。

    人家一直就在扮猪吃老虎呢!

    杨信不过是他的狗,现在只不过是这个狗变成狼了,所以皇帝陛下不得不露出真面目,但杨信这些年的恶行真要算的账簿上,君臣俩一人一半,如果杨信能接受这种交换,正好借着改朝换代把朱家那些猪全宰了,士绅们还等跟着狠狠地捞一笔,这样过去的损失就得到弥补了。

    当然,主要是打起来心里没底。

    北方士绅们也知道,十万辽东铁骑未必能稳赢啊!

    这十万辽东铁骑的确都是战场下来的精锐,但问题是这些精锐都怕杨信,杨信在辽东的威名就像阴影般笼罩,这些年整个辽东军团,全都靠着杨家供应后勤,面对杨信时候本来就本能地亲切。可除了他们也没别人可用,这时候战争技术水平的飞速提升,早就把旧式军队踢到垃圾堆了,虽然兵部依旧可用从各地调动几十万大军,但鲁钦在战场的战绩已经告诉了孙承宗结果。
1...338339340341342...4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