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五好青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允锋
几乎同时,主线列上的火枪手们扣动了扳机。
正在追击的骑兵纷纷落马。
不过这些骑兵早有准备,紧接着拔出长矛直冲向前,然后主线列的火枪手同样掉头就跑,迅速撤回长矛方阵后方,下一刻一边长矛方阵向侧面刺出,同时另一边火枪骑兵手中短枪扣动扳机。而后面那个步兵营的火枪手同样开火,三方夹击瞬间让这批骑兵死尸堆满通道,后续骑兵无法向前只能绕向一旁,然后他们就陷入了上次蒙古骑兵的尴尬。
“开火!”
马进忠的吼声中,完成装填的火枪手再次开火。
背对他们的骑兵纷纷倒下。
就在同时主线列那些完成装填的火枪手返回原本位置,而进攻的骑兵在侧翼和后方火枪射击中,迅速冲过这个边绕向侧翼。
但是……
侧翼和这里一样。
这是一个军级方阵,他们就是绕到后面,也一样要面对这种线列,唯一的收获就是原本在两翼的炮兵在他们冲击下,纷纷抛弃大炮躲进了长矛林中,若无其事地看着骑兵泄愤一样砍着自己的大炮。
那东西又砍不坏。
而且这些骑兵不敢逗留,因为旁边就是瞄准他们的火枪手。
他们就像风一样掠过,然后那些炮兵看看安全了,紧接着又从长矛林中跑出,赶紧检查一下大炮,继续瞄准对面敌军主力轰击,而那些倒霉的骑兵,在绕到侧翼的同时,却面对了后面一个军的火炮轰击,在开花弹的爆炸和实心弹的撞击中不断倒下。
他们最终选择了撤离。
而几乎就在同时,正面战线上,三个波次的长矛骑兵同时催动战马,向着正在恢复中的靖难军发起了冲击。
(三章)
第五九九章 钢铁长城
长矛冲击……
长矛冲击也一样。
三十米或者说八丈距离,所有火枪手一轮齐射……
这个距离和步兵有一定区别。
欧洲战场上无数血淋淋的生命检验出对付骑兵要早几米开火,标准应该是欧洲的三十码,因为再近了哪怕打中敌人的战马,也有可能因为后者刹不住车直接撞过来。
那时候骑兵就算想回头都没办法了。
所以三十码是标准距离。
“后撤装弹!”
看着前方的人仰马翻,马进忠再次大吼一声。
他部下士兵纷纷跑路。
他颇有些不甘心地看着前方一个从倒下的战马上跃过的骑兵,然后拎着斧枪向后。
在他前方二线一名己方火枪手举枪扣动扳机,子弹正中那名长矛骑兵。
然后这个士兵以最快速度拔出刺刀,前方硝烟弥漫中三波次冲击的长矛骑兵纷纷跃过倒下的战马,带着一片抛光板甲的反光,端着一丈的长矛恍如怪兽般直冲过来。这一次第二线列的火枪手没有后撤,他们脚下本来就遍地死尸,骑兵肯定不敢再冲,就算冲到也得停下,毕竟死尸太多已经形成堵塞,而第一排装上刺刀支起火枪,后面迅速开始装弹。
这时候长矛骑兵转向试图追杀马进忠部下……
这些家伙很气人的。
打完就跑,不管他们就会再出来。
但他们的位置却极好,三个长矛方阵品字形布置,前后之间也就是六排火枪手的宽度,长矛骑兵试图冲上去戳他们,却立刻遭遇前后两个长矛方阵的长矛夹击,这些丈八长矛都快六米了,前后夹击完全封闭通道,那些骑兵瞬间被刺得人仰马翻。
马进忠亢奋地挥舞斧枪猛砍马腿,他后面士兵们赶紧装弹。
新的火枪因为使用定装子弹,基本上不用一分钟就能完成,就在骑兵受阻的时候这些火枪手完成装填,紧接着再次开火。
另外一些骑兵则冲击长矛方阵。
但六重长矛仍旧有着足够的厚度来顶住他们的冲击,说到底当一片长矛丛林在面前时候,绝大多数战马都本能地不会硬冲,哪怕古老的具装骑兵其实很大程度上也会在撞击前停下,然后用马矟之类武器戳,而此刻这些骑兵也是如此,但他们的一丈长矛很难刺中这些使用丈八长矛的长矛手。
长度差距太大。
骑兵想刺得尽量向前探出身子。
但这样的话他就得面对不只一排长矛手了,当密密麻麻的无数长矛戳向自己的时候,什么武艺也都使不上了。
而且他们就算刺中,那些长矛手也没事。
所有长矛手都是半身甲。
虽然厚度不足以挡子弹,但长矛如果不是用力刺,还是很难真正刺穿这些表面渗碳的锻铁。
步兵与骑兵的长矛就这样搅成一片,不断有战马被刺中的悲鸣,和人被刺中的惨叫,还有冲的太深的骑兵被步兵从马背上拽下来,然后直接拿锥子戳死,同样也有骑兵挥舞着铁锏或者鞭砸碎步兵的头颅,他们的死尸瞬间堆积,鲜血在脚下流淌……
冷兵器的搏斗无比血腥。
甚至还有骑兵在直接冲击靖难军的那些骑兵小方阵。
不过这个最倒霉,因为骑兵方阵里面有火枪手。
这就是古二爷顶住鸟毛的诀窍,被鸟毛暴踩了多年的瑞典骑兵,之所以成功逆袭,其实就是因为他把火枪手给布置在了骑兵里面,他通过计算得出一个事实就是同样的距离内,短枪命中率和长枪比差太多。在火枪对射中,步兵火枪手的优势足以压倒骑兵,所以他干脆把骑兵和火枪步兵混编,一个个骑兵小方阵和火枪方阵间隔排列。
鸟毛拎着五米多长矛冲过来时候,先由步兵糊脸一枪,然后骑兵再负责硬怼。
同样冲向靖难军骑兵的辽东铁骑们,第一波先面对了骑兵阵型里面的火枪方阵。
还是八丈糊脸齐射。
只不过打完后第一排火枪手支起了上刺刀的火枪。
然后左右两个骑兵方阵同样举起了他们备用的长矛……
丈八长矛。
杨信对自己的骑兵格斗没什么自信。
一群总共训练了也就才半年的,原本没有任何战斗力的军户,和辽东这些精锐骑兵相比,再英勇也很难抵消人家身经百战的优势,尤其是祖家吴家这些家丁类型的,人家那是从小就训练出来的武艺,杨信这帮半年前还在地里锄草呢。
这是农夫和骑士的差距。
这一点上他甚至不如古二爷。
人家的骑兵就算不如鸟毛,那也是同样身经百战的职业军人,所以瑞典骑兵有剑就足够,但杨信却只能给部下丈八长矛,然后用战马和骑兵的身体共同顶住骑兵的冲击。说白了这些骑兵方阵就是肉盾,比步兵更结实的肉盾,六排步兵阵亡了,影响不了辽东骑兵踩着死尸通过,但这些骑兵都死在这里,辽东骑兵再骑术精湛也跳不过堆积的上百具人和战马的死尸。
刚刚被糊脸一枪打倒一堆的辽东铁骑,不得不用他们的一丈矛继续和靖难军骑兵的丈八长矛对戳。
然后眼看着步兵完成装填。
而就在同时,后续增援的士兵也在源源不断赶到。
他们后面还有一个营。
这个营不够,最后面还有一个旅的后备,只要前面的死战不退,那这条战线就会一直保持……
“这如何能战胜?”
远处观战的祖大寿烦躁地说道。
这可都是他的嫡系,为了能抢这个头功,他堂弟祖大乐亲自率领祖家家丁上了,这是祖家的根基啊!这些可以说他倾尽财力培养的亲信此刻正在陷入真正的血战,不断在和对面靖难军的消耗中死伤殆尽。
“收兵!”
他毫不犹豫地说道。
“宜兴伯那里……”
祖宽提醒他。
“收兵再说,有这些兄弟咱们才是朝廷栋梁,没了这些兄弟,咱们算个屁!”
祖大寿很干脆地说道。
祖宽也没再说什么,作为祖家的家丁他是绝对忠心耿耿的,再说这也的确是实话,文官对武将向来用完就扔,祖家这些年捞的金山银山般,不就是因为有这些家丁,有利用价值,没有这些祖家算个屁。紧接着他从中军冲出,然后举着大旗发出撤退号令,伴随这边旗帜的挥动,战场的辽东铁骑如潮水退却,只留下了数以千计的死尸和伤兵。
不过靖难军死伤也很多,基本上一个旅折损四分之一。
说到底这也是真正的精锐骑兵,全都是百战之余,能打出这个结果已经很令人惊叹了。
“让他们过来自己清理!”
杨信说道。
李自成赶紧催马向前去通知祖大寿派人过来洗地。
“命令第一旅后撤休整,第四旅上前接替。”
杨信紧接着说道。
张献忠立刻催马上前传达命令,很快原本这个方阵后卫的那个旅,列阵向前和原本前锋的旅交换位置,就在这边调动换防同时,祖大寿派出的人来抬走了伤员和死尸,至于他们的战马还活着的当然被这边笑纳,死了的就留在那里当拒马吧!
而卢象升始终没有动,只是在对面默默等待着,双方重炮的对轰继续。
包括臼炮的。
卢象升那边也有臼炮开花弹。
有天启这个科学家,还有科学院一帮人才,他们那边技术水平并不比杨信差多少,基本上杨信有的东西他们都有,最多也就是晚一些,这属于思路问题,但目前杨信技术水平能够做到的东西,天启带着他的科学院同样也能做到。
虽然文官们依旧背地里骂皇帝奇技淫巧,但他们也不得不承认,这些东西真的很有用,尤其是北直隶那些士绅,已经开始明显享受科技发展的好处,无论水泥的普遍使用,还是各种水力,畜力机械的增加,全都改变着他们的生活。尤其是天启的蒸汽机越来越完善,据说目前已经可以持续运行五分钟不坏,九千岁天天朝那些阉党吹嘘这东西的价值……
也不能算吹嘘,毕竟北方使用水力机械缺陷太大。
那些阉党士绅,对于这个据说可以完全摆脱水力,让那些机械一年四季日夜不停的东西也很好奇。
很快靖难军的重新调动和战场的清理这些都完成。
卢象升的步兵阵型终于开始向前。
连祖大寿的精锐骑兵都失败,这时候也只能上步兵了,话说这两个军可是被孙承宗寄予厚望,承载着北直隶士绅们的希望。
两个步兵军的二十四个营级阵型组成三个大的线列,在鼓声和号声中缓缓向前,一个个穿半身甲或者胸甲的士兵双手举着他们的丈八长矛,或者怀抱着他们那沉重的火绳枪默默向前。而就在同时,吴襄和祖大寿两部骑兵也同样出击,只不过他们绕开三个步兵军级方阵,估计是准备从后面攻击警卫旅,毕竟这个连长矛都没有的步兵阵型,看上去似乎更加容易欺负。
虽然杨信在后面。
但杨信也说过,他是不会亲自出手的,他说话还是算数的。
第六零零章 卢象升的淝水
“快!”
祖可法催促着他的部下。
作为祖大寿的养子,他当然不会缺席这场大战……
不过他官不高。
因为年轻,这时候的他只不过是个哨长,官衔也只是千户,当然,如果此战他能立下大功,那飞黄腾达也就指日可待,此刻的他难免有些豪情壮志。毕竟看起来这功劳并不是很难到手,因为他前面只有一群拿着手雷的掷弹兵,还有他们身后那些端着火枪的步兵。
虽然火枪上有枪刺。
但这种加起来依旧几尺的武器明显和丈八长矛没法比。
甚至还没他的长矛长呢!
“兄弟们,咱们立功受赏的时候到了,打开敌军阵型,封妻荫子指日可待。”
他亢奋地吼叫着。
他两旁那些骑兵一片同样的吼声。
这些祖家的亲信家丁们,此刻正凭借精湛的骑术,逐渐靠拢恍如一道绵延的墙壁,他们手中一支支长矛单手握住夹在肋下,同时控制着缰绳不断加速。马蹄翻飞踏出雷鸣般蹄声踏出漫天沙尘,所以人都在拼命催动着战马,而这样的墙壁绵延在左右,同样在他们身后,相隔不远还有一道同样的墙壁,再后面还有一道,三道骑墙的波次攻击。
他们是最重要,同样也是最危险的第一波次,目的就是撞开敌军防线,撞不开就从方阵空隙绕过去。
不过那时候步兵的第一轮子弹也基本上打空了。
紧接着第二波次。
这时候步兵的子弹还没装好。
骑兵直接一波撞散,然后就是第三波杀溃散的步兵。
这还是对面那个坐在大象背上的家伙教给曹文诏的,然后曹文诏在辽东各军散播开,除了这个以外还有菱形攻击之类,不过这种战术对骑兵骑术要求很高。
因为必须要密集。
同样宽度上骑兵越多越好。
最后就像墙一样,硬生生撞向目标。
这种战术很好用。
辽东各军这些年用这种战术经常欺负小股建奴骑兵,包括这次对林丹汗,松散阵型骑兵尽管更加灵活,但只要被撞上,基本上就是摧枯拉朽一样。毕竟这种战术在和敌军相撞时候通常都是两倍与敌军数量,甚至更多根长矛在同时刺向一个敌人,至于此刻对付这些步兵……
“准备!”
祖可法大吼一声。
对面列队的靖难军突然间抛出了无数手雷,紧接着是第二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