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五好青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允锋
简直是笑话。”
杨信说道。
“能不能赢总要试过才知道,下官世受皇恩,当尽忠以报陛下,瀛国公是否兵强马壮不是下官要管的,下官只知道为陛下血战到底!
至于胜败。
尽人事听天命吧!”
卢象升多少有些黯然地说道。
他明显已经底气不足,没有开战时候的确信心十足。
毕竟那时候他拥有一支真正的百战精锐,而且兵力还占据绝对的优势,战场又是最适合他部下的环境,只要杨信不亲自出手,没有理由不胜。但从开战到现在,他就没有一场胜利,无论蒙古骑兵还是视为支柱的战车步兵,统统都已经败了,而且杨信似乎也没什么高明战术。
就是一招七丈糊脸。
任凭这边如何,那边就是走到七丈一轮齐射。
然后他部下就无一顶住。
这种感觉真得让人憋屈,但他却无计可施,因为杨信的这种战术根本就无法复制……
让士兵忍着不开火?
让他们在靖难军准备开火时候再开火?
那不可能!
他的士兵开枪开炮目的并不是杀死敌人,而是阻止敌人靠近到可以杀死自己的距离,所以哪怕过去使用鸟铳时候,士兵隔着三十丈就开始射击也是常态。看着那么多火枪兵,不断接近到开枪就能打死自己的距离,还不逃跑就是傻子了,盱眙战场上靖难军还没开枪这边就已经开始溃败,因为士兵知道他们开枪自己就是必死。就像杨信说的,现在一人找一个营让士兵挨个互相在七丈对射,他部下恐怕一个都找不出肯干的。
士兵在战场上坚持的原因是火枪打死自己的几率并不高。
必死的时候早跑了。
但杨信的部下不一样,人家是为了家里刚分的地,为了老婆孩子刚刚得到的好日子,人家目的就一个,阻止朝廷重新控制江浙。
哪怕用生命阻止。
他的士兵呢?
无非就是为了那点军饷,朝廷是否重新控制江浙,关士兵屁事,士兵来打仗就是一个月三两银子,他们打仗的原则只有一个,保住命然后继续一个月领三两银子!
至于忠心就呵呵了。
“你也觉得我不忠心?”
杨信说道。
卢象升没有回答他。
“我真得很伤心,别人误会我也就罢了,连你也误会我,我的心真的都要碎了。
为什么你们都觉得我不忠心呢?
我的确夺士绅的田,可我把士绅的田变成了陛下的,我的确取消了卫所军户,可我把卫所军户和佃户一起,变成了陛下的民兵。我的确另外建立一套政府,可这个政府仍然是效忠陛下的,四民大会开会第一件事就是祭拜太祖,我到凤阳第一件事就是祭拜皇陵。
朝廷过去从江浙收多少税,我一分不少的继续交。
我对付的是谁?
贪官污吏,土豪劣绅!
当然,这里面可能包括你家,不过你家财产没抄,只是把地分给了你家的那些佃户,另外把你家的奴婢释放了。
但没全部释放。
毕竟还有几个对你家忠心耿耿的老人,按照太祖制度,你这个伯爵也是可以有十来个奴婢,我都是按照太祖教诲做事。我和陛下情同手足,陛下同样视我为兄长,陛下对我这么好,我怎么会有负陛下呢?”
杨信说道。
“陛下何以能负周世宗?”
卢象升淡淡的说道。
“呃?”
杨信无言以对。
“瀛国公,下官对自己家业并不在意,下官并非那些乡绅,还没把家里的那点田地看的太重,我想要田地辽东遍地都是,陈于阶在开原垦荒数十万亩,虽说比不上江南水田,但这些种高粱,地瓜,土豆之类收获也不比北直隶少。更别说辽河两岸尚有沃野千里,开垦出来再筑坝修渠引水灌溉,就如瀛国公在天津一般,就是在辽东种稻都未尝不可。
可下官自认还得做个忠臣。
那么下官很想问瀛国公一句,黄袍加身之日,阁下还想继续做你这个自欺欺人的忠臣否?
阁下与陛下情同手足?
赵家兄弟还一奶同胞呢!
您纵然不想做赵大,您手下就没人想做赵二了?瀛国公,您就不要再自欺欺人了,走到如今这一步,您还想回头?您就算想回头,您手下的人也得推着您继续向前,卢某的确自认不是您的对手,您这一套太狠,几乎无法战胜,但卢某为明臣,当为大明尽忠,打过打不过,都得打!”
卢象升说道。
说完他站起身来,也没有再向杨信行礼,而是转身直接离开。
“唉!”
杨信在后面长叹一声。
“主公,这厮太无礼,干脆在这里把他做了!”
张献忠说道。
“不要胡闹,都是老兄弟,战场上是战场上,战场下还是要讲义气,传令下去,全军出击,他说的对,这仗总是要打的。”
杨信说道。
第五九八章 辽东铁骑
的确,一切终究还是要打过再说。
第二天。
双方总计近九万大军,终于走到了决战的战场上……
“此地倒是颇似陕北!”
张献忠感慨地看着旁边被一阵旋风刮起的尘沙。
一次次黄河决口后淤积的泥沙掩盖了原本肥沃的土层,这些毫无养分的泥沙除了勉强能种些高粱外,不能提供任何其他粮食,这片曾经楚汉争霸的广袤平原上,只有一块块破碎的农田在生长着稀稀拉拉的麦子。不过这些麦子也正在人和马的践踏下,迅速和周围的野草融为一体,风一刮天空中到处都是草屑和细沙。
反贼们的确很有几分乡愁。
话说他们都已经离家快两年了,虽然江南的女子很好,但终究还是难免偶尔会想起陕北的婆姨们。
而瀛国公依然端坐在他那头巨大的坐骑上,举着望远镜仿佛小拿拿般观看着四周。
他头顶是热气球。
而且远处的天空中也有几具热气球升起。
这种决定了野猪皮命运的东西,现在已经是明军的标配,就连团练们也试制出来,毕竟也不是什么高科技,无非就是个巨型孔明灯,就算不屑于使用杨信的汽油,也有广东那边产的鲸油。
打仗前先升起热气球已经成为常识,就像现代雷达一样,在高空为下面的指挥官提供全局的掌控……
这很有用。
这样的大战,那战场范围早就超出了肉眼,甚至超出了望远镜在地面的观察范围。
尤其是在这种平原上。
这里是纯粹的平原,整个战场海拔起伏不超过五米。
而此刻光靖难军自己,就布下了三个军级方阵,三个方阵间隔半里在平原上品字排开,在后的两个方阵中间就是杨信的中军,而这个中军同样也是四个营级方阵,也就是他的警卫旅。而每个军级方阵的一个边就是一个旅,依旧是步骑混编的阵型,留下里面一个营做后背,尽管第四个边有点浪费,但实际上是用来补充一线的。
每一个军级方阵核心都是一个略微高一些的土丘。
话说这样的地形,能找个土丘就不错了,实际上这些土丘还有人工堆的。
而军一级的六斤重炮和臼炮都在这些土丘上,旅一级和营一级的四斤半和两斤炮,这个就只能部署正面了。
毕竟这是平原。
这样加上后面杨信的四个营级方阵,实际上三万五千靖难军组成了一个超大号的四方阵,正对敌军的只有三个军级方阵的三个边。
也就是三个步兵旅。
面对以骑兵为核心的卢象升部,杨信也只能这样布阵。
至于他的龙骑兵……
那些并不在战场上,他们的职责是游荡外围,随时准备从侧翼对卢象升部进行袭扰,包括袭扰他们的后勤线,卢象升没有河道依托,他们的后勤是软肋,但杨信旁边就是浍河,那些驾着小船的民兵会把他需要的运来。总之龙骑兵已经完全被扔出去自己玩了,但即便这样,这个巨大的阵型东西也奔着两公里,而且无论向哪边,都是密密麻麻的人头。
至于卢象升那边……
他那边已经到了堪称无边无际的程度。
因为他有一半是骑兵。
不过中军是步兵,也就是京营的新军,这支两个军组成的新军,分别以贺世贤,尤世功任总兵,后者的弟弟尤世威,世禄另外统辖着一个骑兵军,榆林卫尤家三兄弟是卢象升提拔起来的,尤其是尤世威,算得上卢象升的真正亲信,至于尤世功一直就是与贺世贤一起的。
这样目前卢象升三个骑兵军和两个步兵军的总兵,分别是祖大寿,吴襄,尤世威,贺世贤,尤世功。
两个辽西人。
三个榆林卫籍。
剩下还有罗一贯率领一个骑兵军在南线和蒙古骑兵一起阻击。
“你们陕北出人才啊!”
杨信说道。
的确,大明的陕北出人才。
既出能打的猛将也出反贼,不过猛将最后还是没打过反贼,尤世威兄弟和李自成大战七天,最终还是被李自成给弄死了。另外榆林,绥德那些比较能打的猛将,这时候也都在卢象升部下,比如侯世禄是尤世功副将,倒是孙元化手下没这类的,他手下多数都是不出名的。
卢象升以两个步兵军为正面……
拥有二十四个营的他,终于实现了这套战术的发明者,因为小国寡民一辈子没实现的理想,他用两个军的二十个营,布置出了一个莫里斯亲王梦想摆出的巨大三线阵。六个营为前锋,十二个营为中军,六个营为后卫,前锋正对杨信的前锋一个军级方阵的一个边,也就是一个完整的步兵旅。
以六个营的火力对四个营。
但实际没什么用。
因为他那边还是轮射,只不过十轮射变成八轮射。
而祖大寿和吴襄两个骑兵军为左右翼。
尤世威一个骑兵军压阵。
这是督战队!
这对于卢象升来说,已经是非常有必要了。
“主公,第二军已经渡过淮河,他们把部分降军编入军中!”
李自成催马到杨信旁边,抬起头行礼说道。
杨信点了点头。
第二军从泗州北上,哪怕速度快些也得三天,那些士兵不是山民铁脚板,做不到强行军的一天百里,虽然有汴河,但也得在灵璧下船,至于把降军编入军中,这个没什么大不了的,他们深谙改造之道,想让部分降军迅速加入很简单。
就在这时候头顶一声高亢的号角声骤然响起。
敌军的进攻开始了。
“祖大寿部骑兵!”
张献忠抬头看着天空中,那里的观察员正在挥动旗语,已经学会这东西的他立刻喊道。
“看看辽东铁骑的真本事吧!”
杨信说道。
就在同时……
“看看辽东铁骑的真本事吧!”
已经伤好了的马进忠,看着汹涌而来的骑兵,举着手中斧枪亢奋地吼叫着。
在横山堡差点被炸成烂肉的他靠着命硬,居然也挺了过来,因为这桩可以说是奇功,直接被升为哨长,而且额外得到了一千两银子,这是瀛国公私人奖励他的,毕竟他一个人炸开了一座棱堡……
虽然也炸死不少同伴。
但功劳不能抹杀。
在他身后火枪兵们严阵以待。
不少人用敬畏的目光看着他们哨长,这可是全身上下近百处大小伤口都没死的猛人。
前方骑兵的洪流在加速,这不是蒙古弓骑兵,这是辽东军专门的铁甲骑兵,一水的半身甲,而且属于加厚的半身甲,传说鸟铳都打不穿,因为太厚甚至没有后背。
毕竟马的负重有限。
狂奔的战马上所有骑兵都举起了他们的短枪,最大限度靠拢成一道骑墙,仗着精湛骑术在狂奔中瞄准。
而他们前方是一片密集的枪口。
原本六排的火枪手变为三排,前排跪二排弓腰后排直立,三排火枪瞄准骑兵,骑兵们继续狂奔,很快他们最先到达开火距离,一支支转轮打火短枪喷出火焰。几乎就在同时,伴随着马进忠的吼声,他的火枪手瞄准战马同时开火,密集的子弹瞬间让骑兵一片人仰马翻,同时这边也有部分士兵中弹倒下。
“后撤!”
马进忠吼道。
所有士兵掉头就向长矛阵后跑。
留在最后的他,很快就面对了一名骑兵,后者在马背举着第二支短枪正要开火,他大吼一声斧枪横扫,瞬间砍断了马腿,就在那骑兵倒下的惊叫中同样掉头就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