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之五好青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允锋

    溅起的鲜血甚至落在许安身上。

    但没有人停留。

    许安默默向前。

    距离在不断接近,很快相距不足五十丈,对面一个炮口再次喷出火焰,但这次打出的是霰弹,最前面的长矛手一下子倒下好几个,但还是没有人停下,所有靖难军士兵仿佛没有看到对面喷射火焰的炮口。而且这时候盾墙上一支支斑鸠铳伸出,紧接着一道道火焰喷出,虽然距离有些远,但还是有子弹命中,几个靖难军士兵倒下。

    “有进无退!”

    许安吼叫着。

    “有进无退!”

    无数吼声在两旁响起。

    对面的炮口和枪口继续喷射火焰。

    靖难军的阵型仿佛自杀的死士般,迎着炮口和枪口向前。

    距离三十丈。

    对面的大炮再次喷出一轮霰弹。

    一枚霰弹正打在于奇身上,虽然被胸甲阻挡一下,但仍旧打得他随之倒下……

    “向前走,别管我!”

    他倒在地上喊道。

    许安看了他一眼,咬着牙继续向前。

    二十丈。

    “变阵!”

    军官的吼声响起。

    原本的六列火枪阵型伴着子弹和炮弹的呼啸在行进中变为三列。

    当阵型变换完成时候,他们距离盾墙已经不足十丈,但他们依然没停下,盾墙后的士兵已经慌了神,那些炮手慌乱地装填着,但这东西再快也得一分钟,实际上他们总共也没打几轮。靖难军从三百米外开始前进,走到这里也就三分钟多点而已,火炮打出三轮算快的,斑鸠铳绝大多数都没打出第二轮,说到底这些东西射速就那些。

    命中的更少了。

    靖难军看似默默挨打很惨烈,但实际上根本伤亡没几个,十分之一都不到。

    最终他们停留在了七丈。

    “预备!”

    军官的吼声响起。

    最前排的许安迅速单膝跪倒,他身后的同伴向前弓腰,最后面火枪手站直瞄准。

    上中下。

    三层。

    无数十九毫米多口径的火绳枪,在二十米距离,隔着盾墙对着后面已经开始溃逃的士兵喷出了火焰。

    三十克重的子弹。

    三十克发射药的推动力。

    三千焦的动能对一毫米厚锻铁和五厘米厚松木。

    瞬间击穿……

    (两章,我得不断往前赶才能恢复三更)




第五九五章 南京武德卫俘获北京武德卫
    战车的盾墙在这种口径巨大的火绳枪面前毫无意义……

    它的确能阻挡鸟铳。

    但明军使用最多的鸟铳其实是二钱子弹的。

    七克多点啊!

    九毫米鲁格手枪弹还八克呢!

    而且发射药才一钱二,四克多点而已,打出的子弹也就三四百焦,稍微大点的三钱鸟铳,也不过是十一克子弹加十一克发射药,这点小东西的威力几乎就是火绳枪里垫底的,根本没有什么穿透力可言。

    欧洲战场上谁不带个二十克以上子弹的火绳枪都不好意思出门。

    骑兵的短枪子弹都三十克了。

    这样的子弹就不一样了。

    一个个都快赶上成熟葡萄的巨大子弹瞬间击穿盾墙,然后带着向后喷射的碎木屑撞击在已经开始逃跑的士兵身上。

    后者倒是有板甲。

    但辽东步兵的半身甲都是用来防御建奴弓箭的。

    这些普遍一点五毫米的板甲同样阻挡不住这些巨大的子弹,哪怕这些子弹在这之前已经击穿了一块差不多厚的铁板和五厘米松木,但巨大的动能依旧让它们再次瞬间击穿一层层板甲,然后打得那些士兵扑倒在地。

    而原本的溃败更加变成了彻底的崩溃。

    实际上这些士兵很清楚这个结果,他们自己使用的就是斑鸠铳,怎么可能不知道自己的战车根本阻挡不住这种武器,战车就是防建奴弓箭和八旗朝鲜那些鸟铳的,连孙元化都没想过用它防斑鸠铳。但孙元化也不可能提高战车的防护,因为仅仅是这五厘米松木板,就已经一百多斤,加上铁板之后已经到两百斤,这种新式的,根据杨信那些四轮马车搞出的,类似胡斯战车的东西体型可不小。

    如果继续加厚到阻挡斑鸠铳子弹,那至少再乘三,因为斑鸠铳可以轻松击穿二十厘米松木板。

    再加上战车本身还得防止侧翻并承受这重量和载的武器……

    那得千斤级别。

    话说那还能机动?

    所以孙元化自己就没想过用战车阻挡靖难军的火枪,只不过是防远距离射击的子弹而已,毕竟他没想过靖难军能顶着子弹和炮弹走到七丈。

    七丈啊!

    一支三钱鸟铳都有可能击穿盾墙了。

    辽东战场上仗着斑鸠铳劲大,明军都是三十丈就开始射盾车,一般到二十丈时候八旗朝鲜就该跑路了,八旗满洲英勇些,顶了天也就能推着盾车到十丈,但谁能想到一支连盾牌都没有的军队,能顶着炮弹和子弹一直走到几乎面对面才开火?

    所以清楚这个结果的士兵们,看到靖难军在七丈外瞄准,立刻就开始了溃逃。

    不过即便这样,他们还是没能逃过这雷霆一击。

    当后面的靖难军呐喊着冲锋,甚至那些长矛手开始冲进战车缝隙的时候,正在溃逃中的辽东军士兵们很干脆地举手投降……

    这没什么大不了。

    辽东军士兵又不是不知道自己在和谁打仗,这是杨都督的兵,他们很多人都认识杨都督呢!孙元化所部核心是京城招募的军户,谁不知道杨都督啊,虽然迫于命令,不得不上战场与杨都督为敌,但基本上所有士兵都算计好了,意思一下差不多就行,该投降的时候不必犹豫。杨都督是如何对待俘虏的,这个早就已经通过上次无锡之战得到检验,不但不会受罪反而会发路费回家,既然这样那还犹豫什么?

    能打到现在,已经对得起朝廷开的高额军饷了。

    已经对得起良心了。

    所以最终原本呐喊着冲过盾墙,准备好了血战的靖难军士兵们,愕然地发现里面一片举手投降的……

    许安就这样端着上刺刀的火枪蒙蔽地看着一片堆笑的面孔。

    “这位兄弟,兄弟我是京城武德卫的。”

    最近一个军官举着双手点头哈腰地说道。

    许安忧郁了一下。

    “那你们打什么打?”

    他怒道。

    “这位兄弟,我们都是吃朝廷饭的,当官的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要说起来我们也不想和瀛国公打仗,瀛国公府离我家不到一里呢,算起来也是乡里乡亲,可朝廷的军令,我们也只能听啊!”

    那军官小心翼翼地说道。

    其他那些同样举着双手的士兵们纷纷点头。

    “赶紧清理一下战场!”

    许安晃了一下刺刀说道。

    “快,兄弟们都赶紧的,先把受伤的找出来包扎一下,对了,这位兄弟听说话是南京的,不知道是军籍还是民籍?”

    那军官一边指挥手下清理战场一边说道。

    “我是南京武德卫的。”

    许安忧郁地说道。

    好吧,他俩都是武德卫的。

    只不过那军官是跟着永乐调守北京的武德卫,而他是留守南京的武德卫,算起来两百年前,两人的老祖宗还是一起上战场的。

    实际上不只是他们,以南京军户为主的靖难军第二军,和以北京军户为核心的辽东步兵,此刻很多人都已经出现了相同的尴尬。永乐迁都的时候,从南京带走的除了亲军各卫之外,剩下几十个卫基本上都是要么分出一半要么分出大部分,然后南边各组建一个相同名字的卫。

    现在这些两百年前分开的军户后代,在这片战场上以这种尴尬的方式聚首了。

    然而更尴尬的是孙元化。

    他此刻正和茅元仪一起,站在大尖山的山顶,举着望远镜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幕……

    “这,这些狗东西!”

    孙巡抚嘴唇哆嗦着挤出一句话。

    而就在此时,两百里外,吴襄同样在举着望远镜,和他说出同样的话……

    “这,这些狗东西!”

    吴总兵嘴唇哆嗦着说道。

    此刻他正带领着他的骑兵军,全速赶往固镇,这座目前还只是镇的小镇是杨信北上的必经之路,因为杨信同样需要水运补给,而固镇是浍河水运的关键点。

    但让他抓狂的是,从他离开宿州开始,他旁边就出现了一群如同附骨之蛆的家伙……

    靖难军骑兵。

    或者说杨信的龙骑兵。

    两个骑兵旅从他们离开宿州开始就在两旁游荡,时不时停下来对他们进行袭扰。

    “都督,咱们追不上他们,这些狗东西根本不穿盔甲,马上也没带长矛铁锏之类,轻便得很!”

    他的部将说道。

    在他们远处刚刚袭击完的靖难军骑兵正在撤离。

    这些没有盔甲,甚至身上军服都是绿色的骑兵,简直不配称为骑兵,他们就像是一群马贼,仗着几乎没有额外负重,再加上战马都是精心挑选,简直来去如风般不断冲到他们队伍旁边。然后停下来在马背上对着他们开火,而且这些骑兵使用的不是短枪,而是只比步兵长枪稍微短一点的燧发枪,在二十丈距离停下射击仍旧有不错的精度。

    吴襄部下倒是一个个能征惯战装备精良。

    可他们负重多啊!

    半身甲是起码的,长矛,刀,部分还喜欢带铁锏,两柄短枪,还有带三柄的,这些加起来几十斤,哪怕战马一样水平,多带几十斤的肯定追不过就带一支火枪和一把刀的。

    如果后者的火枪射程还更远,那就更有的玩了。

    “又来了!”

    后面突然响起喊声。

    吴襄急忙转回头,然后就看见远处一片尘埃扬起,他随即挥手示意了一下。

    那部将立刻招呼一声,后面数百骑迎了上去。

    但已经出现在他们视野的那些绿衣服骑兵,毫不犹豫地原地停下来,迅速排成一道线,一个个在马背上举起了枪,就在这边骑兵冲到二十丈左右时候,那边所有人扣动了扳机。这边几个骑兵从马背坠落,然后那边所有人掉头,以最快速度冲回那片他们激起的尘埃,几个明显过于可恨的,还回过头冲着后面嘲弄般吹哨子。

    而这边的辽东铁骑们,因为战马速度问题根本就追不上他们,只能在泄愤一样追出一段后,紧接着掉头返回,把地上死伤的同伴抬起来放到马背上。

    “他们是不想咱们先到固镇。”

    那部将说道。

    “传令,全速向前,再有来袭扰的不要再管,左右他们也不敢靠近,只要咱们先进固镇,他们也就无可奈何了!”

    吴襄说道。

    他的命令立刻下达。

    后面正在沿着大路行军的八千余骑立刻加快速度。

    “旅长,怎么办?”

    而在远处的高坡上,正俯瞰他们的靖难军骑兵一旅一营长艾能奇,转头问身旁举着望远镜的旅长。

    “还能怎么办,去固镇,准备在那里守卫直到大军到达!”

    旅长毫不犹豫地说道。

    这就是龙骑兵的主要用途,这种纯粹的骑马步兵,作用就是依靠机动性的优势,在战役中穿插抢占关键点,然后固守等待后续主力,至于沿途袭扰也是用途之一,但真正进行骑兵交战是肯定不行的,真要是骑兵对骑兵,这些刚刚训练半年的轻骑兵根本就是被辽东铁骑虐菜的货。

    “走,去固镇!”

    艾能奇立刻回头对着后面喊道。

    紧接着他掉头冲了下去,而在这座土丘后面,三千龙骑兵的洪流立刻开始了向南狂奔……



第五九六章 失败者没资格谈条件
    吴襄最终输掉了这场赛跑。

    他也不可能赢。

    一群穿着全套盔甲,带着各种武器的重装骑兵,不可能跑得过轻骑兵,当他带着部下赶到固镇时候,靖难军一个骑兵旅已经在这座实际上是巡检司的小城严阵以待,而另一个骑兵旅继续在外围袭扰。

    三千燧发枪兵啊。

    虽然是一个连县城都不如的巡检司城。

    但那也不是一群没有大炮,就连火枪都是短枪的骑兵能攻破的……

    固镇桥。

    “吴襄!”
1...357358359360361...4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