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五好青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允锋
他们是被许显纯抓走的,而且是以绑架方式秘密抓走。
这是有大事啊。
两个落入许显纯手中,霍维华还在被抓捕,那么剩下薛贞肯定知道一切。
那中书刚要转身,后面孙承宗的亲信,刑部侍郎鹿善继走进来。
“不用去了,薛尚书失踪,没有去刑部,他家人刚刚到刑部找他,说昨夜去冯伯衡那里议事,但之后就没再回去,他家人以为留在冯府,或者去了教坊司之类地方,故此也没有当回事,但今天早晨还未回去,才跑到刑部寻找,而且他随行的两个家奴,四个轿夫全部失踪。”
鹿善继说道。
四个阁老同时愕然。
“看来昨夜这京城可够热闹的。”
徐光启打破沉寂说道。
孙承宗没有理他,而是直接将目光对准魏广微……
“显伯老弟,他们几个到底干了什么?”
他直视着魏广微,然后冷冰冰的说道。
薛贞的失踪已经可以确定是许显纯干的,许显纯已经抓了三个,能让一个锦衣卫北衙掌印,以这种非正常手段,接连抓了一个内阁大学士,一个尚书,一个翰林,还在继续抓一个都御史,那得是天大的案子。甚至值得许显纯赌上全家的天大案子,要知道此事之后若失败,那许显纯也就等着抄家吧,这种行为已经完全可以用不顾一切形容了。
这个案子……
以孙承宗的智商,当然已经可以猜到了。
“孙,孙阁老,您何出此言,在下哪里知道他们做了什么,再说他们是失踪被贼人掳走,说不定是为了绑票勒索。”
魏广微很不自信地说道。
他并不知道这些人干的,但是,他能隐隐约约猜到。
说到底都是知根知底的,这些人对新政对皇帝的不满他又不是不知道,而且他们这些阉党核心都是互为婚姻,你家儿子娶我家孙女,我家女儿嫁你家儿子之类的,互相本身就有一定的渗透。甚至还偶尔互赠个美妾什么的,就是生意上都是互相合作的,这样让他很容易知道一些蛛丝马迹,他猜也能猜到皇帝的病情跟这些家伙有关。
就像曹文耀说的,哪有落个水就落到浑身浮肿的。
孙承宗静静地看着他,魏广微很不自然地躲闪着他的目光,很显然长相粗豪的孙阁老让他很不适应……
“显伯老弟,请随我去见九千岁。”
孙承宗缓缓说道。
“这,这,在下刚从九千岁那里回来,且身体不适。”
魏广微欲哭无泪地说道。
他知道这时候去见九千岁是不能撒谎的,撒谎也没有用,孙承宗已经猜到了真相,然后他就得第一个面对九千岁的愤怒。
“来人,抬着魏阁老!”
孙承宗冷笑道。
第六三五章 九千岁怒斩阁老
司礼监。
“畜牲,狼心狗肺的畜牲!”
面对着坦白了一切的魏广微,九千岁像发疯一样嚎叫着。
紧接着他抬脚踹翻了后者,然后还不停踩着,很显然这个真相让他的情绪已经失控。
“九千岁,与我无关啊,我就是有些怀疑而已,他们做什么都是背着我的,我就是觉得异常,若非这次许显纯抓人,我也不敢断定啊……”
魏广微抱着头在地上嚎叫着。
他也很无奈,他不坦白孙承宗就替他捅出一切。
反正以九千岁的头脑只要孙承宗说出这种怀疑,那立刻就能理清一切,皇帝到现在病情越治越严重,甚至都已经全身浮肿,这根本不是生病的问题。要说武之望等人医术不行更扯淡,医学院这些人全是皇帝亲自搜罗一起搞研究的,更不存在不尽心的问题,但即便这样还依旧越治越严重只能是被人下毒了。九千岁之前就已经怀疑,甚至采取了一系列防范措施,只不过他没想到居然是自己最亲信的手下做的。
帮自己采购药材的,劝自己先别深究的,天天跟着自己煎药的,居然全都是下毒的同谋。
可怜那药还是他端过去的,他居然天天端着毒药给天启。
但他只是被蒙了眼而已。
只要把这层布掀开,以他那狡猾的头脑哪还需要调查,几乎瞬间就能明白一切,所以魏广微明知道会面对九千岁的怒火,也依旧只能向他坦白一切,这样说不定还能减轻惩罚,惩罚肯定少不了,他来就是得受罚的……
话说他倒是不想来。
可他是被孙承宗这个老东西硬架来的啊!
“狗东西,你不敢断定?你既然猜到了,为何不早说?这就是你天天吹嘘的忠心?你不敢断定,你只是不想断定,你也和他们一样,你也巴不得他们害死万岁爷。啊,你家还有几万亩隐田,你怕到时候交税,只要把万岁爷害死就不用交税了,万岁爷,奴婢对不起您啊,奴婢居然养了这么一群弑主的畜牲!”
九千岁嚎叫着。
说完他从旁边曹变蛟腰上摘下佩刀连刀鞘一起,照着魏广微猛砸,紧接着魏广微额头上就出血了。
但魏阁老也没敢躲,他就跪在那里,抱着头在刀鞘的抽打中哀嚎,而且他这时候也不敢继续辩解了,大家都是聪明人,辩解完全是徒劳的。
“九千岁,求您饶了小的吧,小的知道霍维华躲哪儿,他们和信王这些日子交往颇多……”
他嚎叫着。
九千岁一激灵。
下一刻他手中正在砸落的佩刀刀鞘突然甩出,露出了里面的刀刃,然后一下子砍在魏广微脖子上,后者骤然惨叫一声,紧接着倒向一旁,九千岁随即一抽刀,就在同时魏广微脖子上的鲜血迸射。而旁边的孙承宗却默默站在那里,仿佛面前砍断了动脉的不是当朝大学士,而是一条无足轻重的野狗,可怜的魏阁老就这样在他们的注视中飙着血抽搐着,转眼间因为失血过多不再动了。
九千岁长出一口气,随手把佩刀交给了曹变蛟。
后者擦干净血迹默默归鞘。
“让孙阁老见笑了!”
九千岁叹了口气说道。
“九千岁说笑了,乱臣贼子何代无之?此辈罪有应得,死不足惜,但许显纯那里真不能再查下去了。”
孙承宗说道。
九千岁默默点了点头。
许显纯查下去的结果,就是公开弑君案,对外确认天启是被这些乱臣贼子下毒的,那么杨信进京的理由充足名正言顺,甚至卢象升也不会阻挡杨信,毕竟杨信能来救皇帝。但杨信进京后结果如何,就不是他和孙承宗能控制的了,是不是谋朝篡位只看杨信自己的节操了,以皇帝目前的身体状况就是突然驾崩也没什么奇怪的。然后杨信扶三岁太子继位,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直到某一天小皇帝突然间同样染病驾崩,那时候杨信手下的将领们给他一个黄袍加身,这天下也就从此易主了。
但九千岁不能接受这个结果。
他对天启是忠心的,哪怕和杨信关系特殊,他也不能接受杨信谋夺天启江山这个结果。
他是天启的老奴。
就算天启有驾崩可能,他也得尽力保证天启留下的江山,继续在天启的后代手中,所以这件事仍旧不能公开,不能让许显纯继续查下去,这些人可以秘密解决,但不能公开他们的罪行。
许显纯身后有人。
九千岁已经明白,为什么这时候许显纯突然冒出来,这是受人指使故意的,目的就是给杨信借口,之前的王化贞已经玩过一次,现在不过是这些京城的杨信党羽,在继续玩这个套路而已,很显然他们已经迫不及待了。许显纯不过是知道公开查肯定会被阻止,所以才秘密进行直到把改抓的全抓住,该得到的口供全得到了,那时候再对外公开,那时候再想掩盖也就不可能了。然后当这个案子彻底公开,并且在各地传播开,杨信就可以打着救皇帝旗号,理直气壮地大军北上。
“把魏阁老送回家,就说魏阁老心忧陛下,突然中风不治,让他家人好好安葬了吧,该怎么封赠孙阁老看着拟。”
他紧接着说道。
曹变蛟朝身后一招手,几个侍卫立刻上前,很麻利地把魏阁老裹成了木乃伊,然后不顾他还在滴血,直接抬着走人了,至于魏阁老的家人如何相信脖子都被割开的魏阁老是中风……
他们会相信的。
不相信那就全家都中风好了。
“孙阁老,我是万岁爷的奴婢,给万岁爷守着这家业,就算我自家人也不能染指,但是,其他人更不能,哪怕是陛下的兄弟。就算万岁爷真有个万一,太子还在,若谁在这时候动歪念头,魏某也就只好来个一拍两散了,至少那样我还不至于落个三尺白绫。”
九千岁说道。
“九千岁,孙某也是陛下之臣,而不是其他人之臣。”
孙承宗微笑着说道。
九千岁点了点头,这时候他不但得防着杨信,也得防着信王,很显然已经有人开始动信王的念头了,这同样是他不能允许的。
但他得防着孙承宗被信王拉过去。
说到底这些文臣无所谓,谁做皇帝都一样,甚至他们更喜欢信王,毕竟信王是出了名的贤王,要是信王做皇帝,士绅们基本上就可以弹冠相庆,不用再担心什么新政了。他这就是明确警告孙承宗,要是你们敢支持信王夺皇位那我就干脆引杨信进京,反正杨信夺皇位一样会养我的老,但信王夺皇位恐怕早晚给我三尺白绫。
在保不住天启江山的情况下,他只能选择一个可以保证自己性命的人。
杨信可以。
但信王肯定不会这么好心。
对于孙承宗的回答,他还是相信的,毕竟信王也有一个缺陷,那就是他已经成年了,而太子离成年还早,在杨信的直接威胁下,立太子可以确保堵住杨信的嘴并且还可以继续这样两个老家伙合作,就像当年张居正和冯保一样。当然,这是在天启治不好的情况下,要是天启能治好就什么都不用说了,虽然皇帝的确情况很不好,但现在清理掉了这些乱臣贼子,应该还是很有希望的。
孙承宗随即告辞离开。
“把陆荩臣抓起来,乱棍打死,再去信王府,请信王交出霍维华,话说信王也该就藩了。”
九千岁冷笑着说道。
跟随他的王朝辅行礼之后离开。
九千岁默默看着孙承宗的背影,叹了口气同样离开司礼监。
这座官衙其实在宫城北边,煤山东边,这一带一堆内官衙门,司礼监本身也是一个很大的官衙,掌印,那些秉笔,随堂都有自己的办公室,另外还有内书堂之类附属的。不过这时候他其实多数都在乾清殿,天启的病房就在那里,九千岁得一边盯着皇帝病情一边处理政务,原本历史上他其实就经常在乾清殿直接处理政务。
骑着马出了司礼监的九千岁,并没有注意到后面一个穿着道袍的家伙正盯着他的背影……
“我大爷真忠心啊!”
镇南王感慨地说道。
他潜入皇城太容易了,大白天进宫城的确有些难度,但仅仅是进皇城毫无任何难度,一身道袍就能解决问题,剩下无非就是个腰牌而已,其实皇城部分根本没什么大不了的,这一带别说是道士了,就是工匠都有的是出入的。皇城和宫城的性质完全不同,就是宫城在乾清门外部分也无所谓,就是乾清门以内属于真的禁宫,因为那是皇帝的内宅性质。
很显然九千岁对天启的忠心令人敬佩。
不过这没什么用,这时候许显纯已经开始对冯铨等人严刑拷打,估计就连高科技都用上了,而且那两个仵作也送来,用不了多久他就可以获得一份完整的供词,然后……
曹文耀那些人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不过他还有一件事,他得确定天启有没有危险……
第六三六章 朋友妻不可欺
乾清宫。
深夜的窗外,镇南王默默看着里面的好兄弟……
他好兄弟如今看上去很凄惨。
就像外界流传的,皇帝陛下落水已经落成了浑身浮肿,躺在病床上睡梦中还不时发出一声哼哼,虽然实际上才不过二十出头年纪,倒像是那些奄奄待毙的垂暮老人,正在鲸蜡的灯光中向着他生命的终点沉沦。
这个皇帝其实还算称职。
无论是原本历史上还是这个被改变的大明朝,他都做的还算不错,虽然不是什么雄才大略的,但至少在一片日渐糜烂的局势中,他还能竭尽全力地维持着不至于崩坏。
他当皇帝的七年真可以说多灾多难了,除了关外战局的崩溃之外,还要加上徐鸿儒的造反,西南的奢安之乱,哪一个都不好对付。他爷爷的三大征是一个个进行的,虽然几乎都是首尾衔接,但却都给他爷爷留出了喘口气的时间,但他的三场战争是同时进行。他爷爷至少还有张居正打下的丰厚底子,戚继光重新整顿后的军队,但他只有被他爹一个月败了大半的内库,和辽东一群被打成惊弓之鸟的残兵败将。
但同时面对三个战场的他依然能够支撑住。
以雷霆之势解决徐鸿儒,紧接着把奢崇明打得缩回老巢。
甚至后期在关外还能稳住崩溃的局势,圆嘟嘟那次不好说怎样,他这个问题争议太多,但袁可立在沿海的确稳定了战局,毛文龙的敌后战场真正建立,而孙承宗能花钱归能花钱,但他的确也通过砸银子稳定了辽西走廊的防御。
天启死的时候,实际上战局最艰难的阶段已经撑过去了。
无论南还是北。
南边就剩下后期的收尾而已。
奢崇明和安邦彦龟缩崇山峻岭,依靠着地形苟延残喘。
而北边的彻底崩坏,是他弟弟被圆嘟嘟忽悠瘸了,最后让建奴兵临京城才导致的,建奴入关对北方造成严重破坏,顺便还抓走大量奴隶,掠夺大量金银,从此有人种田也能继续从晋商手中买物资……
晋商又不是慈善家。
建奴得拿钱他们才卖国,没钱卖什么,但建奴的钱哪里来?
在关内抢的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