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之五好青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允锋

    而建奴能够成功入关劫掠,恐怕就只能说是他弟弟的奇葩操作了。

    至少天启时候,还根本看不到建奴有这种可能,毕竟天启时候对蒙古各部的收买尤其是林丹汗的收买还在。而且热河群山里面的蒙古各部,也依然在领天启的赏钱,虽然崇祯时候林丹汗的扩张逼迫这些部落开始投建奴,但如果这边继续挥舞银子,那么这些人恐怕更喜欢银子。

    事实上长城外的东土默特首领鄂木布或者说敖目,直到己巳之变的同一个月才向建奴投降。

    此前他一直举棋不定。

    林丹汗占领他的老巢满套儿,把他逼得走投无路,甚至已经提出和明朝歃血为盟了,但崇祯停了市赏,他又得不到银子,他开价每月两千两,那边黄台吉带着刚刚降服的东蒙古联军南下,最终他选择了投降,如果在这之前崇祯能够哄住他,说不定他还能继续犹豫。他们实力的确不足以阻挡建奴,但是,建奴的行动本来就是军事冒险,只要这片绵延数百里的崇山峻岭里,蒙古骑兵利用世代居住的地形优势,在大明的银子引诱下稍微袭扰他们,就能拖延他们一天两天,那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毕竟黄台吉连后勤都没有。

    而在这个被改变了的大明,最终能够彻底解决辽东战局,正是因为对蒙古各部的收买……

    应该算收买。

    不论杨信包藏什么祸心,但至少从目前看,大明对蒙古各部一直就是收买,给他们封爵发俸禄,给他们修庙,甚至让他们的子弟到内地享受荣华富贵。

    这都是砸银子的。

    天启肯砸这笔银子才是关键。

    正是因为他肯砸银子,从最初开始一直到战争最关键时候,炒花,卜石兔,甚至金台吉这些人,都始终坚定地站在明军一边,无论哪一次大战都没有缺席,就是对赫图阿拉的进攻都没少了炒花。他们为大明当炮灰,大明给他们银子买粮食在这个饥荒的时代养活族人,这是一种很公平的交换,敖目要一个月两千两就是买米的。

    他自己说的就是买米钱。

    包括之前跟着满桂在独石口外阻击硕垒的哈喇慎各部,被林丹汗击溃后,首领白言想投建奴,他弟弟不干,但最后崇祯又停了赏,其他诺颜们终究不能在饥荒中硬撑着,最后还是陆陆续续投奔建奴,之后的建奴入关劫掠中,这些人几乎都参与了。

    但天启给银子,他们能拿着银子买粮食,那他们就听天启的。

    而这一切最终成就了天启的中兴盛世,让他不但赢得了最终的战争,而且还彻底收服蒙古各部,现在草原上那些大师们正在传颂他的仁慈,但可惜他却倒在了内部敌人的手下。

    镇南王不由的叹息一声。

    “你是来看他笑话的吗?”

    他身后一个声音幽幽地说道。

    “皇后殿下,这么晚了您还不睡吗?”

    杨信头也不回地说道。

    “我都快做寡妇了,哪还能睡得着。”

    张嫣说道。

    “您就是做了寡妇也是太后,该睡就睡吧,没必要焦虑,再说陛下看起来也还能撑住,这些天给他下毒的几个多数都已经被许显纯抓了,还有一个刚刚被我大爷下令乱棍打死了,也就还剩下一个躲在信王府。”

    杨信说道。

    他早就听见了张嫣的脚步,不过也没必要躲,这个女人很好解决,而且也需要她的配合。

    “真是被人下毒?”

    张嫣在他身后停下说道。

    “冯铨,霍维华,薛贞设计,先通过客氏献仙药,让陛下沉迷房事毁了身子,原本想着让他生病,结果陛下落水了,然后陆荩臣在宫里做内应换了太医院的药,之后又哄着魏良卿去买了他们准备好的药。这些日子陛下服的都有极少量毒药,最后累积起来成了慢性中毒,我大爷和孙承宗都已经知道了,不过他们不准备公开然后给我进京的借口。

    那么我现在很想问一句,皇后殿下是想救回陛下,还是想让您的儿子赶紧继位?”

    杨信回过头说道。

    月光下的皇后殿下越发美艳了,如今的她再也不是当初干瘪的少女。

    其实也就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年纪,她比天启还要小一岁,而天启今年才二十二岁,她二十一岁,准确算大学还没毕业呢,虽然已经身为人母,但这些年也就生了太子一个,这么多年过去身材完全恢复,反而更加堪称是艳光四射。

    镇南王……

    镇南王乃是正人君子,朋友妻不可欺!

    “那我倒也想问问,大王是想欺人孤儿寡妇吗?”

    张嫣幽幽说道。

    “皇后殿下这就是冤枉我了,我说的很明白,我对皇位什么的没兴趣,就算想做皇帝也不需要非得在大明,海外有的是地方,大明有超过一万万人口,实际上应该超过一万万五千万,光江浙人口普查之后就已经快五千万了。海外有好几块堪称人间乐土的土地,我从大明迁移一千万人过去,用不了五十年又是一个不输于大明的大国。

    那我为何非要抢陛下的江山呢?

    我同样说的很明白,大明很快天灾将至,我如今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挽救更多百姓。

    但这场天灾太严重。

    这不是推广点地瓜,拿银子赈济一下能解决的。

    从明年开始在今后的十几年里会越来越严重,一年可以这样解决,两年可以这样解决,三年也能勉勉强强解决,但持续十几年,从南到北,几乎所有府县都遭灾,甚至三分之一会出现颗粒无收,几千万人没有粮食可吃,这样的天灾普通手段已经无法解决。

    唯一的办法就是重新平均土地。

    让有限的粮食产量尽可能平均开,避免因为一边是酒池肉林,一边却连草根树皮都没得吃。

    连草根树皮都没得吃的人会造反,然后他们制造的战乱会让更多土地绝产,本来就不多的粮食产量继续减少,然后更多人连草根树皮都没得吃,然后更多人造反再让更多土地绝产,最终整个大明彻底糜烂。直到这片土地上死亡差不多一半的人口,这里面不只是有平民百姓,凤子龙孙,豪门贵族,有钱人没钱人,地主或者佃户,统统都逃不出这个尸山血海的地狱。

    皇帝也一样。

    甚至大明朝都一样。

    有一天你会面对着攻破京城的饥民,带着你的儿子到煤山上去上吊,话说那里倒是正好有一棵歪脖树。”

    杨信说道。

    他倒是的确去实地考察过那棵歪脖树了。

    张嫣站在那里静静地看着他……

    “你还是救万岁爷吧,我一个女人,没那本事管别的,只求自己别做寡妇就行了。”

    她说道。

    “那么你就得听我的。”

    杨信很直接地说道。

    “妾身惟君之名是从!”

    皇后殿下说道。




第六三七章 带过来,在他面前凌迟
    杨信对张嫣还是放心的。

    皇后殿下无非一个原则,保证她儿子能当皇帝,其他一切都是为这个原则服务的,只要她儿子当皇帝,其他那些都不重要,什么杨信分田地,什么她老公的新政,什么文臣士绅的反抗,这些统统都是不值一提的。

    但现在局势很微妙。

    若天启驾崩,她儿子倒是能在九千岁和孙承宗拥戴下继位。

    但那样的话如何应对杨信?

    镇南王嘴上说的好听,可张嫣并不能确定他是不是真心,说到底镇南王这些话未免太高尚,高尚到都快达到圣贤标准了,但圣贤肯定是虚无缥缈的,皇后殿下这点觉悟还是有的。经历了皇宫六年的尔虞我诈之后,她早就不是那个柔柔弱弱的小女生了,要说能被这样一番话哄住,那未免也把她想的太天真了。

    她不会放松警惕的。

    而且就算镇南王是真心的,南边已经北上的大军还不知道怎样呢!

    甚至就是京城里面那些杨信的党羽,有没有硬推着他做曹操的心都很难说。

    实际上走到这一步恐怕杨信就算想退也不可能了,他现在不是一个人,他身后是一个庞大的集团,是无数等着给他做开国元勋的手下,这些人好不容易得到这样一个天赐良机,哪会允许他罢手。需要的话给他披上一件赭黄袍就是,无论王化贞的南下还是许显纯现在的卖力,都意味着京城里的杨信党羽们已经开始迫不及待了。

    京城的都如此,更别说是南方的那些了。

    那么她娘俩呢?

    被孙承宗这些人举起来,当做对抗杨信的旗帜?

    万一失败了呢?

    混乱中让一个三岁小孩死好像并不是什么难事。

    如果张嫣有媚娘姐姐的雄心壮志或许会搏一把,但她只是个普通女人,她更喜欢安全稳妥的过日子,她和杨信交情不错,也多多少少知道杨信性格,要是老老实实的别出头,就算杨信最后篡位,也会给她娘俩一条活路。

    但如果做了这个旗帜,那就算杨信想放过她们,杨信的手下也不会。

    说到底张嫣很清楚杨信的本领,她不认为孙承宗能斗过杨信,话说皇后殿下对镇南王还是很了解的。

    而这是她儿子继位的后果。

    但事实上她儿子未必能够真的坐稳皇位。

    因为她和九千岁的关系其实并不是很融洽,甚至还平日多多少少有些小的冲突,之前有客氏的时候还得算是敌人,没了客氏之后,一样也是敌对,至少这皇宫里唯一能与九千岁抗衡的只有她。

    九千岁并不喜欢她。

    包括她的儿子。

    而任贵妃才是九千岁真正的一家人,后者的儿子才是对九千岁来说最适合的皇位继承人,从这个孩子出生开始,皇宫里面的斗争其实已经开始,只不过因为都还小所以没有激化而已。而张嫣娘俩在朝廷原本的保护者恰恰是杨信,杨信不但保住了她儿子的命,也阻挡九千岁想办法让任贵妃的儿子当太子,如果天启真驾崩了,就算她儿子继位并且挡住了杨信,九千岁也有很大可能会让这个小孩驾崩,然后换上任贵妃的儿子。

    这不影响他的忠心。

    别说皇室了,就是大户人家老奴做这种事也不稀罕。

    说到底她儿子真继位,那她这个太后就说了算,那时候九千岁得小心提防她会把他踢开。

    但任贵妃和她的儿子上位,九千岁的地位就不会受到任何影响了。

    这宫里面也是尔虞我诈,早就一片刀光剑影。

    而且现在多了一个竞争者。

    信王。

    信王背后可是北方文官和士绅。

    他可是北方文官士绅们一致喜欢的贤王,而且他自己这段时间和这些文官们也交往密切,很明显已经不安份了,而另一个决定皇位归属的人孙承宗肯定不会抵抗信王。就算他不会主动推信王,也会默许自己的亲信推,实际上信王周围恰恰都是他的亲信,尤其是鹿善继,这帮子原本的北方东林党清流,现在简直就像久旱望甘霖般望着信王。

    那么一旦天启驾崩,信王夺位怎么办?

    虽然这样会招来杨信,但这种事情上不能指望所有人都保持理智。

    说到底这时候的张嫣真害怕,她和她儿子真没什么依靠,一旦天启驾崩,她们这对孤儿寡母,就必须面对一片枪林弹雨甚至刀山火海,一不小心就会陷入万劫不复。

    她害怕。

    她吓的都夜不能寐了。

    这种情况下,反而救回天启才是最安全,最稳妥的选择。

    救回天启,一切混乱和暗潮汹涌统统都烟消云散了。

    她娘俩也安全了。

    “信王。”

    回到秘密监狱的杨信,紧接着得到了一个意外消息。

    王朝辅在信王府没要出霍维华。

    “据咱们的人传出消息,霍维华的确此前躲进信王府,但今天一早就被信王偷偷送出了城,王朝辅去要人的时候信王不承认。”

    许显纯说道。

    他们在信王府也有人。

    “我倒是很好奇,他到底准备拿什么来争?”

    杨信说道。

    他的确有些疑惑,崇祯手中到底有什么牌敢卷入这件事,难道仅仅就是一点野心?

    崇祯真没牌可打,他最多就是那些士绅喜欢,可喜欢归喜欢,那些士绅为了推他上位而拼命是不可能的,他们也就是个耍嘴皮子的,鹿善继,孙奇逢,范景文这帮子哪个是办实事的?孙奇逢家地都被咱大清圈了,不也一样躲在山里玩隐士吗?难道崇祯真的被这些嘴炮们的忽悠给哄住了?那样的话他也未免太傻了点,可除此之外,杨信真想不出崇祯怎么有这种胆量,他根本没有任何可依仗的东西。

    搞宫变不假,首先得有武力才行。

    有武力才敢理直气壮地喊老贼万段,没有武力只能被人家万段。

    “或许真是利令智昏?”

    许显纯不确定地说。

    “不管他了,咱们也不是说少了霍维华就不行的,冯铨两人招了吗?”

    杨信问道。

    的确,他有武力,现在又加上了张嫣,需要的只是几份供词而已。

    “孙之獬招了,不过他就是一个给冯铨当狗使唤的,主要是替冯铨办些联络之类,能交待出来的东西和薛贞也差不多。但我总觉得他们的计划应该没这么简单,冯铨也罢霍维华也罢,都是足够狡猾的,若他们真的就把一切指望压在卢象升身上,那未免也太简单了些。”

    许显纯说道。

    这也是杨信一直怀疑的。
1...386387388389390...4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