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之五好青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允锋

    杨信说道。

    满桂点了点头,朝身后的军官使了个眼色,后者立刻出去,滦州知州是肯定不能放进来的,因为这边还有最重要的事情没办完,杨信看了看依然趴在脚下的王好义……

    “就看你懂不懂事了!”

    杨信说道。

    “小人,小人明白!”

    王好义欲哭无泪地说道。

    他现在真没别的选择,如果滦州知州过来,他还能有点幻想,毕竟双方关系密切,后者至少会给他留条后路,但杨信的身份足够把滦州知州阻挡在外,锦衣卫指挥同知啊,恐怕就是蓟辽总督文球来都无可奈何,可以说他是摆脱不了这个魔头了。同样王家尤其是他的那些子孙生死,也就在杨信一念之间,如果想杀大不了就说他们反抗被格杀,所以只能满足他,寄希望于他能给王家留几棵苗,到这种地步王好义能奢望的,也就只有王家能留几棵苗了。

    和这种杀人不眨眼的魔头真没有道理可讲。

    他最终带着杨信进了密室。

    准确说其实是一间地下仓库,在走进去的瞬间,满桂就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声惊叹。

    堆积如山的金银啊。

    满仓库都是一箱箱白银,还有不少的黄金,再加上些珠宝,很显然王家数十年的积累都在这里,目测至少也得上百万两……

    “叫兄弟们十人一组进来,一人拿三十两黄金,白银随便装,但别让人看出来,回头要是被滦州知州参一本就麻烦了,银子和珠宝别拿,只拿黄金。另外把这箱珠宝包起来,带回去给文总督和刘总兵还有李老将军这些人,咱们也不能让人家说咱们不懂事。”

    杨信说道。

    满桂一脸激动地点头,迅速出去召集手下了。

    王好义在一旁啜涕着。

    恍如一个被玩了之后还不给钱的。

    而就在满桂出去后,杨信则从另外一个箱子里拿出一沓会票,顺便拿起了一摞信件……

    “这是李元的。”

    王好义沙哑着嗓子说道。

    “他此刻在何处”

    杨信问道。

    “他是举人,此刻应该在蓟州的一个友人家中做客。”

    王好义用颤抖的声音说着,同时看着这个家伙往怀里揣自己家会票,这种东西都是认票不认人,谁拿票去开票的人那里,然后和对方手中的存根一核对,能对上就付银子。实际王家财富很大一部分就在这东西里,他们因为特殊性,本身也做着很大的生意,毕竟他们信徒遍布各地,最方便进行贸易,甚至包括这种商业票据。

    这一下子杨信揣起了不下十万两。

    “这是你那些子孙买命的!”

    杨信把最后一沓会票在他面前晃了晃说道。

    “小人原本就是要孝敬杨同知!”

    王好义笑的跟哭一样。

    “那我就不客气了!”

    杨信满意地塞进他原本装绳子的暗兜。

    就在同时满桂带着第一批士兵走了进来,后者激动地直接趴下向杨同知磕头然后装黄金。

    “杨兄弟,王家的人差不多都已经驱赶到一处,他就死了一个儿子,其他几个儿孙应该都在,不过也可能还有隐藏的没找出来,至于外面的街上兄弟们斩首五百,剩下一千多青壮也被驱赶出来。只是外面的知州非要进来看看,而且他还指责咱们说咱们在这里滥杀无辜,还说要弹劾你,估计是嫌咱们不准他进来一起分银子,你看是不是把他嘴堵一下”

    满桂说道。

    “他有什么资格来分再说王家哪年少了他的孝敬”

    杨信冷笑道。

    “回杨同知,小人光今年就给了他差不多五千两。”

    王好义赶紧说道。

    “他敢弹劾咱们就请他一起进诏狱。”

    杨信满意地说道。

    既然这样满桂也就无话可说了。

    “你这交游也很广阔啊!”

    杨信看着手中这些信说道。

    这里面很多都是熟悉的名字,很显然王家这个结交达官贵人成绩斐然,甚至这里面不乏托他们干一些脏活的。

    至于王好义保留这些东西很正常,毕竟他也害怕被卸磨杀驴,他爹当年即便被抓起来也没杀,最后病死在监狱。而之前徐鸿儒这件事,他们王家居然这都能躲过,这些东西同样功不可没,否则的话放哪个朝廷,也不可能不把王家来个株连九族。这不但是传教,而且都公然造反,公然称帝当皇帝了,这都能什么事没有,王家没有这些信的主人帮助怎么可能做到

    回头让许显纯拿着信挨个敲诈。

    这些家伙不能真都抓起来,其中很多其实还是中立派,甚至阉党系统的,但可以拿来敲诈,直接把这些信卖给他们。

    他在那里看信,而旁边士兵一批批不断进来,然后把全身上下能藏东西的地方全都藏满金银。

    这时候金银接近一比十。

    三十两黄金就是三百两银子,再加上同时装的银子,每人这一趟怎么也得捞个五百两,对于这些士兵来说,这就是一笔巨款了,要知道哪怕募兵,其实一年也就是那十八两银子,哪怕作为精锐骑兵收入高点,一年不打仗斩首掳掠的话也就收二十来两。

    这是相当于他们二十多年收入的巨款。

    杨信毫不在意,三百骑兵一人五百两,加起来不过才十五万,也就是王家这些财产的十分之一而已,而满桂则装了一口袋珠宝,这都是给文球这些高级将领和他自己的……

    “杨兄弟,仁




第一五二章 这是要搞大事情啊!
    可怜的知州和那些官吏士绅们就这样在门外,眼看着这帮混蛋在里面瓜分王家的财富……

    而且还丧心病狂地往外运。

    满桂和他的骑兵第二天就心满意足地离开,毕竟他们是借用,必须返回石门寨自己的驻地,他们可是长城线的边防军,真正的野战部队,杨信借用本身就已经属于违规。只不过皇帝肯定不会降罪而已,但完事之后还是得尽快回去,走的时候一个个那都是红光满面,马背上堆着一个个口袋,不过都是些不值钱的鸡鸭羊啊这些肉类。

    什么私分金银

    纯属污蔑,杨同知和兄弟们是那样的人吗

    但毕竟兄弟们来一趟也死伤了几十个,总不能一点收获不带吧这金银珠宝都是皇上的,兄弟们就带些吃的,路上也不能饿着回去。

    唉,满守备也是军纪严明。

    总之他们就这样在外面那些士绅冒火的目光中走了。

    至于杨信的五百荡寇军,第二天同样也离开了。

    他们甚至连吃的都没带着,就给兄弟们带了些布匹,毕竟这都要冬天了,荡寇军的兄弟们也需要过冬的衣服,这点事情杨同知还是敢做主的,王家棉花布匹皮子都不少,先一人带回去做身过冬的衣服。当兵的都苦啊,尤其是荡寇军这样没爹没娘的更苦,几尺破棉布那都是稀罕物,冬天能穿上身棉衣那都已经心满意足。

    而在这五百荡寇军离开的同时,第二批增援的一千荡寇军也到达石佛口,他们同样在石佛口休整了一夜,然后紧接着也离开。

    然后是第三批。

    第四批。

    反正捕鱼队那几艘排桨渔船和临时雇用的民船日夜不停,以平均两天一个来回的速度,把总计五批荡寇军送到蚕沙口,再把其中四批又运回去,最终这场海陆联合剿匪行动,在持续十二天后才宣告胜利。

    或者说该做的全做完了。

    直到这时候杨同知才押着一干人犯和王家抄没的家产启程。

    至于剩下的地方事务就交给知州了,准确说就是那些老弱妇孺的处置,按理说她们都是逆党家属,但如何处置这些逆党还得等陛下圣旨,这个杨同知是无权决定的,他就负责剿灭闻香教这个总坛,这种擦屁股的事情……

    就得交给地方了。

    实际上这些人也少了不少。

    主要是那些年轻漂亮的,都被那些荡寇军给夹带回去了,毕竟荡寇军里面光棍还是有的。

    总之就这样了。

    在接管空荡荡的王家的知州怒斥和那些士绅哭嚎中,杨同知和第五批增援的五百荡寇军,踏上了返回京城的行程,他身后那些滦州士绅,立刻把王家剩下能搜刮的全搜刮了,据说连人家的家具门窗都拆了。不少士绅还试图拦着杨同知喊冤,要求对他们在王家损失的钱财做个解释,然后杨同知把眼一瞪,这个还要什么解释再解释就一起去诏狱解释,你们这是资助逆党,你们这是附逆,信不信我让王好义把你们也咬进去

    然后那些士绅一脸屈辱地偃旗息鼓了。

    不过他们其实也没损失多少。

    毕竟王家还有土地。

    王家的田产是带不走的,接下来无非就是凭本事抢而已。

    杨信在路过蓟州时候,顺便在这里接了李三才的儿子,后者之前就已经被他派人逮捕,只不过等着他来带走而已。李元是举人,之前李三才逃走时候,他也到了蓟州一个朋友家,朝中某个东林大佬接到沈有容实际上以公开驿站加急奏报方式送到兵部的报告,迅速就通知他做出应对。而原本就和王家有大量生意往来的李元,当然很干脆地给王好义送信,让这个专门干脏活的解决。

    这才有了天津的截杀。

    这里面沈有容是没有任何责任的。

    他的报告是职责所在,采取五百里加急是他觉得事关重大。

    当然,兵部有人把这份急报泄露出去,这个就跟他没什么关系了,虽然他的目标就是让人泄露出去。

    这都是老狐狸。

    他们这样的不会干落人把柄的事情。

    但这样一件原本与他无关的小事,却大张旗鼓走五百里加急,而且报给同样与之无关的兵部,已经足以让东林党明白他的良苦用心,说到底杨信挨的那一枪并不冤,这些在官场摸爬滚打几十年的老家伙,说到狡猾实际上远远超过他这种小狐狸级别的。

    玩心计他比这些人差几十年的火候。

    因为押着大批犯人和载重的车辆,杨信以每天四十里的正常速度行进,最终花了十天时间返回京城。

    朝阳门。

    “杨兄弟!”

    许显纯一脸凝重地迎上前。

    “怎么了”

    杨信疑惑地说。

    许显纯居然在这里迎他还是很意外的。

    “李三才的上千学生,都堵在承天门外伏阙,说是给李三才喊冤,另外都察院都快炸窝了,这几天几十个御史都堵在乾清门外,要见陛下为李三才喊冤,甚至还有御史围堵方阁老,大学士韩爌和刘一燝也不断求见陛下,陛下被他们气的一直没出门。”

    许显纯说道。

    “田尔耕呢,他干什么吃的这样的还不打出去!”

    杨信脸一沉喝道。

    “方阁老不让,陛下也下不了这个决心,只不过陛下已经下旨,以李三才为神宗旧臣,年近七十,锦衣卫不得用刑。另外不仅仅是这些,南京都察院五百里加急送来弹劾,弹劾咱们锦衣卫陷害忠良,而且守备太监也送来加急的密奏,说东林书院大批学生正在各地串联,要鼓动江南各大书院山长一同进京,为李三才和杨涟他们喊冤。”

    许显纯说道。

    “哼,这是要搞大事情啊!”

    &n



第一五三章 阉党基本操作指南
    大明门外。

    “杨大刀来了!”

    “杨同知又凯旋啦!”

    ……

    在一片混乱的欢呼中,杨信骑着马昂然走过,在他身后是列队而行的荡寇军士兵,这些士兵一水的红色军服,本来明军就是红胖袄之类,而杨信给这些荡寇军的军服也是同样的红色。红色短褐上衣,外加绑腿的黑色裤子,而头上戴着毡笠,看着不像士兵更像地里农夫,但当所有人都是这种打扮时候,那气质就不同了,至于装备倒很简陋,就是佩刀加长矛,只不过矛有点长……

    准确说是丈八长矛。

    当然,要说把他们当西班牙方阵训练还是夸张了。

    实际他们根本没进行军事训练。

    杨信对他们的训练就是纪律,每天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吃饭,走路时候必须排队,只要聚集就必须排列整齐,吃饭要喊口号……

    “你们吃谁的饭”

    “吃杨家的饭!”

    总之就是这一类的。

    必须喊,每天吃饭前都得喊,而且无论什么时候,都必须做到纪律化,无论做什么都必须排队,去干活必须跑步,但要说怎么打仗,这个杨信还没顾得上训练,毕竟他也没时间。而且荡寇军本质上就是一群劳工,主要任务就是挖河,倒是指导他们挖河孙元化据说还重视一些,找了几个作战经验丰富的,偶尔一起练个长矛刺杀之类。

    但这已经足够。

    因为现在日常已经成习惯,哪怕在大街上走路,基本上也都跟着队长的口令整齐迈步。

    看上去还是很精神。

    而一边两列纵队前进的这些士兵中间就是一辆辆囚车,里面装着王好义和一干闻香教的重要成员,还有部分地位稍低的,则被绳子串起来跟着步行。这些没有冤枉的,毕竟杨信手下一堆他们原本的教友,那些荡寇军士兵很多都清楚王家成员,甚至不乏以前到石佛口朝圣过。他们为杨信甄别了所有俘虏,同样王好义的子孙也全部被带到大沽口,这里只有那些非王姓或者王氏普通族人中的高层。
1...7576777879...4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