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风云之谋定天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明海山
“妈哟,吓得我尿都憋回去了,要不赶紧告诉头儿去”
“别别别……”
“咋了”
“这又不是船!看着倒像是个活物,告诉了头儿,万一他让咱俩去江边探查怎么办”
“你是说……”
“我可是再过几个月就解甲归田了,不想节外生枝,回头没被伊穆兰人砍死倒被妖怪给咬死了就亏大发了。”
“老哥说得对……这看着就瘆人的东西,咱就当没看见吧。”
两人大眼瞪小眼地对视了一会儿,默不作声地拿起花生米,一同嚼了起来,再不说话了。
瞭望台栏杆的边上,忽然闪过一个细细的黑影,影子跃入江边的树丛,疾步地向树林深处赶去。
不一会儿,身影在一个山坡边停了下来,坡下燃着一堆篝火,火堆旁坐着年轻的一男一女。
“筑紫大人,公主殿下。”
“鹫尾你回来了啊,宗直大人的船可过来了”
“宗直大人的船已经驶入了瀚江,刚路过渡口,被两个瞭望兵士看见了,不过好在兵士胆怯,又看不清楚,误以为是海兽,没有作声。”
“哦,那就好。那么我们这就从北岸登船吧。”
“奴婢还听到了一些有趣的事。”
秋月有些好奇,问道:“什么事说来听听。”
鹫尾当下把士兵的对话转述了一遍。
秋月沉思道:“原来那一夜只有十七个护卫,而且叶知秋还真的坚持不让渡口的屯军护卫,看来我的猜测果然是没有错……”
朱芷潋听得有些焦虑:“那依你看,大苏会被劫往何方”
秋月摇摇头道:“这确实不好断定,不过既然阿葵和阿藤都已经往北去查探了,我们就按原计划过江去吧,我总觉得,我们对这件事知道得太少了。”
朱芷潋望着秋月道:“过了江,就是苍梧国了,如果有什么事,我也护不住你们。你们当真要陪我一起去吗”
秋月淡然一笑道:“对岸是异国他乡,这对你也是一样。咱们结伴同行,彼此好照应。”
朱芷潋暗想,他帮我,却还说成是彼此照应。
她望着秋月,想要言谢,又说不出口,良久才低下头道:“好,那咱们便走吧。”
瀚江如天堑,一水隔两岸。
东岸是碧海国的滨州地界,北有落英飞瀑,南有竹深成林,可谓是好山好水好风景。
西岸是苍梧国的泾州地界,也是有山有水,却大不同了。
瀚江中游的四五条支流都是从泾州汇合而入,时间久了,靠江的州县里大片的地面都是烂泥地,建不得房,泊不得船,种不了粮食收不了鱼,可谓一无
是处。
按理说,这等泥地也不贫瘠,怎么就种不了粮食呢。
苍梧国是个丛林之国,向来不重水利。偏偏这个泾州是个瀚江支流泛滥的地儿,每逢夏末秋初就河水暴涨,朝廷起初还每年拨银子修堤坝,可是收效甚微,反而搭进去不少官兵的性命。到了温帝这一代,索性就把沿江的百姓迁到内陆来,放任江边河道不管了。
可这内陆也不是个省心的地儿。
泾州的内陆地方是个盆地,周围都是山,唯独中间一块是平原。这样的地方夏天热死冬天冻死,老百姓光呆着就比别的地儿要苦上一大截,更别说种庄稼要额外辛苦了。
和碧海滨州的好山好水比起来,泾州可谓是穷山恶水了。
穷山恶水……出什么来着
所以,想当泾州的父母官,那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在这个遍地都是偷盗、打劫的偏远之境,遇上些刁民是再普通不过的事了。
可这刁民,也是被逼出来的。
吃不饱,逼出了邪念,于是才有了偷和抢。
那些吃不饱又不敢动邪念的,就只好卖儿卖女了。
赫琳当年就是这样被爹娘给卖了的,卖的时候赫琳的娘犹豫了一下。
卖给伊穆兰人,会不会凶多吉少
赫琳爹把赫琳娘死拽住不肯放的手扯了回来,红着眼睛吼了一句:“怎么死都是个死,还计较个啥”
这是赫琳最后一次看到她的家人,她看着她幼小的弟弟茫然地被母亲掩在怀中,全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弟弟是要留下传宗接代的,自己没有那么重要。
她那一刻就决定了,自己没有父母,那一年她八岁。
赫萍似乎比她好一些,没有经历被父母抛弃的痛苦。她的至亲之人,母亲和叔祖父相继去世后,就只剩了她一人。她在四处讨要吃的时候,有个伊穆兰的嬷嬷给了她不少食物,于是她毫不犹豫地就跟着走了,那一年她十岁。
所以在泾州,要想活下来,要么卖儿女,要么就不得有些额外的本事。
譬如,武艺。
有了武艺,打家劫舍就成了本事。
有了武艺,看家护院也成了本事。
因此在泾州,不管动没动邪心歹念,民间百姓都好武成风。这里的人看起来身材五短,可生性彪悍,动起手来异常凶狠。久而久之,就成了官府口中的“刁民”了。
&nbs
第一百六十九章 门道
“老曹你咋忽然回来了呢”
“嗨,来看看老娘,看看儿子。哦呸……啥叫忽然回来了,我这是公干!”
“喔,对对对,统领大人,哈哈哈。”李卓把脑袋得意地一晃,“哎呀,没想到老哥如今都是御三营的统领了,咱在帝都也算有人了啊。”
“瞎拍你娘的什么驴马屁……”老曹笑吟吟地骂了一句,心里乐开了花。
衣锦还乡最要紧的就是得让这些阿猫阿狗们都瞧见,尤其是这个李二拐,如今都混成了一州的知府了,以后老娘在泾州有什么事儿少不得要他照应着。
他想要拿点儿什么东西送李卓,想想这次就带了些果脯点心是孝敬老娘的,还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只好讪讪笑道:
“啥时候来帝都,住老哥我那儿,咱们好好喝上几杯。”
李卓是个极精明的,见老曹这脸色,早已猜得**分,心中暗道,这么多年了,这棒槌还是不开窍,连打点这种事儿都瞧着手生得很,就这还能升了从三品,估计是撞上狗屎运,指不定哪天就被踹下去了。
脸上却堆笑道:“那是一定,要是到了帝都,我绝不跟老哥客气,老哥也别跟我见外,回头咱妈要是有什么事儿,只管使唤我就是。”
老曹见他说得正中心意,眉开眼笑。
“有你在泾州我还有啥不放心的,说起来,还有个正事儿要问问老弟。”
“啥事儿,只管问。”
“这泾州招兵的事儿老哥我还是头一遭,不知道往年韩统领都是怎么安排的。听说年年都是你陪着,你来教教我。”
“嗨,那个简单,韩统领是爵爷,每次哪儿能让他亲自来干活儿啊。招兵自有兵部的主簿管事,招了人造了册,先拿去给韩统领瞧一眼,他会留下中意的那几本花名册,在边儿上打个勾,就表示是编入淞阳大营的。之后兵部再把花名册取回去,把剩下的人往各营里一分,就完了。”
“就这么简单”
“就这么简单。”
“没什么门道”
李卓眼珠子一转,“门道么……自然是有的。”
“那你还卖关子,赶紧说说。”
“老哥你也知道,咱泾州劫匪不少,有些草寇想被招安的,也会趁着这个点儿冒出来,但兵部招的人,必须得是家世清白没有案底。可你想,要招好兵,还有比这帮草寇更能打好斗的么偏这帮草寇里能有几个是清白的这不就棘手了么”
“这倒是。”
“所以,就得帮这些草寇们给刷底儿。”
“刷底儿怎么刷”
“就是把衙门里留的案底全给抄换了。”
老曹惊呼道:“这都行”
“怎么不行啊,不就是几张文书么,多请几个师爷,给点赏钱,熬上几宿,就全给替了。”
“那要是遇上草寇里有杀人放火的重罪逃犯呢”
“那也不难,先是让他们投案,写个认罪状,在牢里呆个三五天,然后报个狱中暴毙,再改名换姓,不就结了。”
“这都行!老
弟你这么干,上头知道么”
“怎么不知道啊这种匪人上了战场,一个顶俩,上头欢喜着呢。”
“那下面儿呢,也没民愤”
“这群草寇平日里干的就是伤天害理的事儿,我把他们送出泾州,老百姓谢我还来不及,哪儿来的愤啊”
这可真是左右逢源,老曹听得越发惊奇起来,又问:
“那这帮匪人就这么老实肯听你话来投”
“不是听我的话来投,是他们自己想投。泾州这穷地方,不是旱就是涝,还能抢出个鬼来如今太平年间不打仗,性命无忧,只要能招安入伍,就有军饷吃,还能改头换面把旧账一笔勾销,他们想投得很呢。”
“那他们怎么不一开始就清清白白地去投军呢”
李卓一脸苦笑道:“老哥啊,亏你还是军中的人,你就不想想这几十年来都没什么战事,老兵不退,就没新兵入伍的份儿,这些个草寇灰蛋们,哪个不是十几二十岁的毛头小子,要不是遇上慕云太师要带兵过江北伐,兵部这次能一口气来这儿招那么多人嘛他们不还得在山上当草寇嘛”
老曹闻言,不由叹了一声,这世道……
“老哥是将门之后,想当年曹老太公立下的战功那是远近闻名,自然家教严格,家境也算宽裕。可那些投军的草寇们与老哥家里如何能比,他们落草也是被逼罢了。”
老曹瞅了瞅他,嘀咕道:“李二拐,从小就觉得你是个精明鬼,如今看来果然是个当父母官儿的料,还挺为百姓想着的。”
“哎,我可没你说的那么好。老哥刚才不是问门道么,我这才说了一车轱辘话。”
“就这些”
“当然……不止啦。小弟我想说的在后头呢。”李卓一脸鬼笑道:“这刷底儿的事,都是我在办。于是这韩统领啊,体恤咱们当下属的……所以就……嘿嘿嘿。”
老曹忽然恍然大悟过来。
“噢,我明白了,我说临行前韩统领怎么让人拨了六百两白银给我,说是交给泾州知府,具体事宜他到时候自会细说。你小子……”
“哎,这也是辛苦钱呐,老哥。小弟这些日子里打交道的那可个个都是杀人不眨眼的横货啊……说不定哪天运气不好就……”
“行行行,你别给我掉花枪,你的意思是说,韩统领每次都是让你把最凶狠的草寇留出来招入淞阳大营是吧”
“没错。”
“那今年你也预留了”
“留了啊。”
“在哪儿呢”
&n
第一百七十章 夜访
“要不咋说我李家祖坟冒青烟呢,反正户部的裴大人是把这事儿给对付过去了,圣上也没深究。后来户部就快马又送了银子过来,让我趁太子还没回泾州,赶紧把银子给拨下去了。”
“二拐,你小子真是撞了狗屎运了!”老曹忽然觉得这李二拐的运气跟自己有得一拼。
“所以啊,老哥你看小弟对你仗义不连这种事儿都掏给你了,为的就是让你小心啊,别去招惹新阳县那一位。”
“仗义!老哥一定记着你这份好。可圣上为什么让太子来咱泾州呢”
“嗨,我估摸着就是想要历练历练。跟去年太子出使碧海似的,圣上这栽培太子的心思难道还看不出来么”
“这倒是……”
“去年太子路过咱泾州的时候,是老哥你领兵护卫的车驾,我那次不是还把咱泾州慈方古镇上炸芙蓉栗子酥的师傅直接领宾馆去了么咱这种地儿能见一次太子露一脸就算有福的了,哪儿能料到太子来做什么县令呐。”
“那如今你是怎么应对的”
“必须装不知道哇。反正他那儿遭灾,我就拨银拨双份儿,出人出力的事儿,我也从不找他新阳县,图个相安无事呗……”
“你哪儿来的银子拨他双份儿”
“别的州县凑呗,这叫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新阳县的百姓也是百姓嘛。”李卓又是一脸鬼笑。
“那你的意思是这次招兵就……”
“就当泾州没这个新阳县!反正那儿的百姓如今手头富足着呢,也没人想去投军。”
“懂了!”老曹一寻思,又忍不住问道:“那你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难不成太子就一直呆这儿了”
“哪儿能啊,他再过十天半月就回帝都了。”
“你咋知道”
“补缺的新县令已经定了,连官文都发过来了。”
“你小子这狗屎运真是……”
两人一同大笑起来,有那么一瞬间,老曹觉得似乎回到了曹麻皮和李二拐偷大枣的旧日好时光。
万桦帝都的夜里,靠近皇宫附近的城西依然灯火通明,自从温帝推迟了宵禁的时辰,夜市便一日盛似一日,让人流连忘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