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碧海风云之谋定天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明海山

    然而城东入了夜,依然是沉寂如常,连灯光都少了许多。

    烟波大街上的店肆早已关了门铺,只有街尾的叶府前还亮着两盏大灯笼,映着遒劲有力的“叶府”二字。

    府中的仆役们几乎没剩几个,听说城西今日有灯会,叶知秋便打发他们带着叶茵出去看灯了。

    下人们最敬爱这样的主人。体恤讲人情不说,还给了些碎银子让在灯会上好好玩耍。主人这般的善解人意,便是平日里严厉了些,或是有些什么奇怪的规矩,也绝不会让下人心中有什么怨言。

    于是天色才刚暗,叶府里就只剩下叶知秋夫妇二人。

    两人各执了一本旧书静坐在厅堂上,叶知秋看的是一本字帖,叶夫人看的却是一本佛经。四下悄无

    声息,只有一旁的烛芯偶尔发出几下“滋滋”的声音。

    良久,叶知秋搁下了字帖,说道:“差不多该来了,我去沏茶。”

    叶夫人也搁下了书,站起身来道:“还是我去吧”,转身入了堂后。

    不一时,厅堂的顶上有些声响,似是有人从瓦沿走过。叶知秋抬头一看,跟前已是多了一人,穿着一身夜行衣。

    两人互作了一礼。

    “韩大人真是准时,请坐。”

    叶知秋说着,离了主位,陪韩复同在东首那排椅子坐了下来。

    韩复正要开口说话,忽见叶夫人已端着茶从堂后走来。

    韩复立时起身单腿跪地道:“怎敢劳烦郡主亲自端茶。”

    叶夫人柔声道:“韩大人快起来吧,今日下人们都出去了,你们说话也清静。”说着,将茶盏递于桌几上,便转身隐入了后堂。

    叶知秋端起茶盏自饮了一口,问道:

    “按往年,这时候韩大人应是在泾州招兵,如何今年……可是有什么急事”

    “若非事态紧急,我也不会让人替我去泾州。叶大人,怕是这次真的是要动手了。”

    “谁”

    韩复没有说话,从袖中拿出一物。

    叶知秋借着烛光凝神看去,是一个锦囊,锦织精细,囊边一条龙爪跃于云上,分明是御用之物。

    “你是说……常青殿那一位”

    “正是!北伐的大军整装待发,一切只待入秋。他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深夜召见了我。”

    “他说了什么”

    “他问我,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句话,当如何解”

    叶知秋面上一笑,暗忖这温帝真是善捕人心。

    “那你是如何应答的”

    “我说,此话若是智冠天下的太师府应是担得起。可如臣这般资质愚钝,若无君命便不知东西南北的人,焉有不受之礼”

    “哈哈哈,老韩,想不到你如今说话也是这般圆滑。不仅开脱了自己,还不忘推了一把慕云佐。”叶知秋不禁莞尔。

    “这还不是多亏了叶大人之前便提醒过我不然我也想不出该如何应对。”

    韩复是个出了名的冷傲之人,此时在叶知秋面前,却毫无骄意。

    叶知秋沉思了一会儿,问道:




第一百七十一章 旧恩
    叶知秋呵呵笑道:“正所谓投桃报李,莫说韩氏原本就是常氏先帝的肱股之臣,是几世人的渊源。当年我与郡主落难,侥幸逃脱到了帝都,若非令尊韩老爵爷冒死搭救,焉能有我夫妇二人今日”

    韩复是号称“帝都第一师”的统领,素日里桀骜如鹰,待人尤其冷漠,如今听到叶知秋骤然提到“韩老爵爷”四字,脸色大变,竟忍不住失声哭起来。

    叶夫人听见哭声,不知原委,忙出来看。韩复见了叶夫人,越发泣不成声,已是话都说不出来了。

    叶知秋在一旁解释道:“方才偶尔提及韩老将军,韩大人一时悲痛……”

    叶夫人看着韩复兀自低头落泪,心中疑惑,看向丈夫,后者却避开了她的目光,她立时心中雪亮。

    丈夫那些阴地里的心思,她实在是太了解了。

    她狠狠地瞪了叶知秋一眼,转身端起茶壶替韩复续了些热茶,柔声道:“韩大人,过去的事,已是过去了。纵然韩老将军有些抱憾之事,如今已登极乐,你何必再将他老人家生前的烦恼搬出来呢。”

    韩复泣道:“郡主有所不知,老父生前私下曾与我说过,他这一生,最煎熬的就是被世人叫了一辈子的‘韩老爵爷’。想我韩氏祖上几世戎马征战,家世清白,一片忠心青天可鉴,只因当年先祖误中了慕云氏的反间计降了李氏,从此便背上了叛臣的骂名。当年先祖降李后醒悟过来是中了奸计,无奈覆水难收,不得已才苟活于苍梧……”

    说着,又哽咽起来。

    叶夫人劝道:“韩大人,咱就不要再提这些伤心的往事了吧。”

    “不!郡主,我得说出来,我实在是憋得太久。老父生前的苦楚,这世上只有我最清楚,只怕二位也有不少事情至今不知。”

    叶夫人见他神情坚决,只得无奈不再劝他。叶知秋却依然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淡然坐在一旁。

    “降李之后,我韩氏虽然被封了爵位,又委以重任,但慕云氏始终对我韩氏戒心不减,李氏对慕云氏言听计从,这么多年来对我韩氏也一直是毫无信任。世人都说,我韩氏的这个爵爷,是当年卖主求荣才得来的封赏。可我老父亲自出生起便是土生土长的苍梧国人,所立下的军功也是一刀一枪真家伙干出来的!何来卖主求荣之说即便如此,每每他建功立业,总有人在背地里以当年先祖叛主之举毁他清誉,以至于他每次听到有人叫他韩老爵爷,表面上若无其事,其实心如熬蜡,无处诉苦……他总说,祖上降李之事木已成舟无可奈何,只求当年逃出帝都的常氏后人能太平度日,便心里能安慰些。哪料到……”

    韩复看着手中的那个锦囊,含泪继续说道:“那一年老父听说慕云铎觅着了常氏后人在北境之地的据点,带着慕云铉、慕云锡倾巢而出想要讨伐常氏后人。他心中焦虑万分,于是自动请缨为先锋,却被慕云铎一口回绝,慕云锡在一旁还煞有其事地占了一卦,说若有韩家军在,此战大凶。其实慕云氏分明就

    是怀疑我父亲想要暗中救助常氏。”

    韩复说到这里,忽然苦笑了一下:“不过说到底,又何须他们怀疑,父亲那样忠厚的性子,他想救人的心思旁人都看得出来,何况智冠天下的慕云氏了。于是父亲万般无奈,只得从命固守于帝都。就在慕云氏出兵的第二夜,我父亲那夜在郊外大营中独自喝闷酒,想到常氏被攻,心如刀绞。我叔父在一旁道,既然放心不下,何不索性派人乔装前往北境刺探,若有机会,也可暗中出手相救。我父亲思虑再三,怕派出的人不够稳妥,决定亲自前往北境。”

    叶夫人听到这里,不禁身子一颤,问道:“韩老将军……亲自去了北境”

    “正是……不料那一夜,他刚要出帐,宫中忽然传来急令,说前来朝贡的阴牟国国王黎摩在宫中谋逆行刺钦文帝,已被就地正法,命驻守帝都的淞阳、青锋、松风三大营星夜前往南境,务必踏平阴牟国。我父亲既不得违了军令,又放心不下北境……”

    叶夫人大为感动,温言安慰道:“韩大人,韩老将军的心意我已是十分知晓了,不必再说了……”

    “不,我得说,今晚我得全说出来!”

    韩复如此斩钉截铁,连在一旁的叶知秋都有了些讶异。

    “大军南下开拨在即,我父亲担心带了随从反而招人眼目不方便,于是单枪匹马去了北境!”

    “什么你说韩老将军真的去了北境!”叶知秋与叶夫人几乎同时惊呼道。

    “是,我父亲说,若因今夜不去北境,而使常氏被灭了族,那我韩氏将生生世世都再难洗刷这叛臣的污名。于是他与我叔父商议,他只身向北,而我叔父乔装成我父亲的模样,带军南征。”

    “竟有这样的事这么做……没有被人发现吗”叶知秋已是惊讶万分,全然没有注意到妻子在一旁已听得泪落不止。

    “所幸我叔父与我父亲相貌肖像,说话声音相差无几,又逢星夜出兵,不曾有人察觉。待到第三日与青锋松风两营会师时,我叔父借口父亲军务在身,已先一步回帝都去了,并没有引起青锋营与松风营的



第一百七十二章 韩氏
    韩复忙摆手道:“郡主言重了,这倒不是父亲的功劳,父亲常说,叶大人聪颖好学,又肯吃苦,他尽的不过是绵薄之力。他还常说,同样的功夫教在我身上,断然没有叶大人这般的成果。”说完,老脸一红。

    叶夫人摇头道:“无论如何,韩大人,今天你若不说出这些事来,我夫妻二人恐怕还一直不知道自己是如何逃得生天的,岂不愧对韩老将军。”

    叶知秋也随声附和道:“不错,都怪我方才失言称了一声韩老爵爷,勾起了韩兄的这番伤感来,皆是我之过。”

    韩复道:“其实世人说我韩氏朝三暮四,我并不想理会,唯独对二位我不想隐瞒,到底是父亲的一番苦心,他老人家生前不肯说,我也拗不过他,如今老父仙游,终于有了机会可以说出来了。”

    叶夫人道:“纵然韩氏从前有过什么无心之举,老将军这些年来的情分也足以偿还了,我只希望韩大人不要再像老将军一样,因惦念着一些往事而如鲠在喉一辈子。有诗云,花开花落,云卷云舒。若事事都计较得失,人生短暂几十年岂不郁郁难安”

    叶知秋在旁咳嗽了一声,轻声道:“夫人,我与韩大人还要说些别的事……”

    叶夫人闻言,知是丈夫不想让她再往下说,不由看了他一眼,眼中颇为严厉,但终究叹了口气,转身离了厅堂。

    叶知秋这才叹道:“郡主心善,这些年来潜心佛学,性情上越来越听不得我们这些杀伐决断之事。只是该做的事还是得做,总不能就此忘了先人的托付了吧。”

    韩复吐了一堆心事,当下已是平缓了不少,听叶知秋这样说,也点头称是。

    “说起来,这次替韩大人去泾州招兵的人是谁”

    “曹飞虎。”

    “哦,是他呀。”

    “叶大人不是交代过,要我善待他么我看他是泾州人士,熟门熟路好办事,也可回乡一趟。”

    “韩大人果然用心良苦。”

    “只是我不知道叶大人要留着这个粗人做什么用。”

    “粗人自有粗人的妙用,韩大人日后便知。”

    “也罢,既然叶大人有用处,我便先养着他。说起来,他去了泾州,是不是还会与那太子遇上上次寿宴上太子忽然闯进来,说是任了新阳县的县令,叶大人你不也瞧见了这常青殿那位打的是什么主意”

    “还能有什么主意,不过是未雨绸缪罢了。他思量着慕云氏气数已尽,可将来的江山终是要交给后人的,太子那样一副空皮囊,再不放出去历练历练,就来不及了。”

    “可泾州那样的地方……他倒真舍得。”

    “由此可见他决心也不小啊。”

    “也不知打算把太子放在泾州放多久。”

    “快了。韩大人还不知道吧太子再过些日子就要转到我礼部下面任主事了。”

    “怎么又来了礼部”

    “地方与帝都的格局终是不同,放到礼部来便是想让太子与六部多些往来

    ,这也是正理。不过……”

    “不过什么”

    叶知秋凝神看着茶盏,皱眉道:“我觉得常青殿那位似是对我也有所警戒,把太子放到我眼皮子底下,是不是想搅一搅我礼部的水,看看有什么可疑之处。”

    “这倒是要提防着一些,万一他要是察觉我们与伊穆兰那边有联系,那这罪名就是一扣一个准了。”

    “哈哈哈,那他倒还不至于能算计到那个份上。我平日里不与人结交不涉党争,深居简出,就是不想让人怀疑。何况我这一次还是去了碧海才见了伊穆兰温氏,常青殿那边是不会知晓的。”

    “自从家父去世后,我便再没有与那温氏有来往,全都委托给叶大人了。”

    “哎,温氏也不是盏省油的灯啊,我如今想想,真是佩服韩老将军,当年能与温氏如此深交而不落下风。”

    “哦叶大人为何忽然有此感慨”

    “那温兰手腕的狠辣应是在其父之上,处处料事在先,就连对晓尘的婚嫁之事都早有预谋,想要将碧海的三公主撮合与他。”

    “怎会如此可……咱们不是想好了要把茵儿许给晓尘么”

    “这就是他的手段了……罢了,且不去提这事。我已与晓尘说了,不管碧海那边如何,我都会将茵儿许给他,大不了做他的妾室。”

    韩复默然,半晌方叹道:“也只好如此了,毕竟他是要做伊穆兰国主的人,没有他,我们想要复国也难。”

    “妾室便妾室了,他日大业若成,茵儿便是皇妃。当年璟妃不也一样靠着个妃位兴风作浪把整个后宫都翻了面么。”

    “说到这后宫里的手段,这些女人们的狠辣真是不亚于我们男人。要不是我父亲当年苦心安插了那些眼线,哪里能知道她们能干下这样多的阴毒之事来。可想到让茵儿这样单纯的孩子将来也要效仿璟妃,我这心里头总是有些不忍……”

    “那又有什么办法她生下来便衣食不愁,无忧无虑了十七年,哪里能知道她爹娘当年的苦楚。可既然是常氏的血脉,该承受的怕是一样也少不了,到了那一天她不明白也该明白的。当年我与郡主逃出城时,不也被逼着学会该怎么活下来么。”



第一百七十三章 清官
    “夫人,我岂是那种为了思怨去斤斤计较的人。怨恨也好感激也罢,这些陈年旧事我根本就不在乎!”

    “那你为何还要出言步步紧逼”

    “你说得太对了,我就是在逼他,逼着他与我常氏踏上同一条船!夫人你还不明白么他是世袭爵位加身的世家,他韩氏只要不犯上作乱便可代代延续这门楣,而我们不一样!我们不复国,再过十几年便是无名无姓的枯骨一堆!到时候有何颜面去见你的父亲”

    叶夫人被说得潸然泪下,刚开口劝道:“知秋……”

    叶知秋已是怒气难奈,打断了她的话头:“我不叫知秋,这根本就不是我的名字!夫人怕是都快忘了我叫什么名字了吧”

    “知秋……你这是何苦你我再如何,都已是大半辈子的人了。为何你就不能放下这些执念安心度日呢就算是将来成了无名无姓的枯骨一堆。可你我这一生风调雨顺,平安四季,已是不幸中再不能多得的万幸,你便这样不愿意陪着我渡过余生么从小你就说过,你要护着我,不让任何人伤害我。可如今你每日殚精竭虑暗中谋划的事,桩桩件件都让我听得心惊肉跳,方才韩复与你说的璟妃之事,你是不是已经动了什么念头你究竟还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放过我母女二人让我们过些平平淡淡的日子”
1...6061626364...22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