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极品地主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壮乡小仨
一直以来,松茸的出口都被滇南省的几个进出口企业所垄断,农牧民们没有其他的销售渠道,也只能忍受这些垄断企业的盘剥了。
不过,从今年开始,来自沿海地区的‘叶氏贸易’加入了收购松茸的行列,对封闭的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有了竞争者的出现,其他的企业纷纷提高了自己的收购价格,这无形中增加了农牧民的收入,刺激他们往更深的丛林寻找松茸。
…… ……
当初,在海州见到‘镜湖农产’的火爆销售之后,叶凡就萌生了涉足高端食材市场的念头。本来他是想在鹭岛开设‘萧家农场’的专卖店,但是在萧风的劝说之下,决定向从松茸出口业务入手。
叶氏贸易成立也时间超过了15年,虽然规模不算大,但是在各国都有一定的业务,人脉关系都还不错。既然决定了以日本市场为主要目标,叶氏贸易动用了自己所掌握的各种人脉关系,成功地获得了向日本出口野生菌类的资质,并且和东京的超级市场达成了供货协议。
在搞定了所有的手续以及销售方案之后,叶凡和萧茉莉趁着回到银杏村庆祝萧大鹏考上水木大学的机会,开始在玉集镇以及银杏村设立野生菌收购点。
若是换成了其他的外来企业,要想在民风彪悍、相对封闭的滇西北插手利润可观的野生菌市场,不要说别的,恐怕收购点都开不起来。
不过,萧家作为银杏村乃至玉集镇周边的大家族之一,自然拥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萧家女婿参与野生菌产业,没有人会出言反对。
就这样,叶氏贸易在玉集镇站稳了脚跟!
和其他的企业相比,叶氏贸易更专注于松茸的收购,虽然它是第一年涉足松茸进出口贸易,但是凭借着多年来从事进出口贸易的经验,还是有条不紊地展开了一系列的行动。
现在,在玉集镇、银杏村设置的收购点在早上11点之前就会把农牧民采挖的形象松茸进行统一清洗、保鲜,然后装箱通过冷藏车送往姚州机场。
每天下午四点,将会有一班飞机从姚州前往海州,松茸在下午七点钟左右可以抵达海州国际机场,再进行转运,送上前往东京的深夜航班,第二天的早上,这些产自碧罗雪山深处的松茸就可以出现在东京的超级市场!
整个贸易过程没有超过24小时,若不是叶氏贸易对进出口贸易各项环节的深刻了解,还真的无法做到这一点。
一旦松茸无法在三天之内上市销售,也就意味着松茸的最佳食用时期错过,它就卖不出好价钱了!从这一点来说,叶氏贸易虽然第一次接触
不过对于叶凡和叶氏贸易来说,从农牧民手中收购的松茸只不过是小儿科罢了,真正的重头戏在萧家农场或者说是萧风这里!
当叶凡在一次雨后跟随萧风进入农场西南角落的那一片山林,眼前密密麻麻的松茸让他惊呆了!
在这几个总面积超过10平方公里的混合林之中,除了少数的鸡油菌、香菇、花菇、羊肚菌之类的野生菌类之外,松茸占据了每一个角落!
在决定涉足松茸市场之后,叶凡也花了不少功夫对松茸的生物特征、生长环境以及人工栽培等领域进行了相关的了解,知道目前松茸还无法实现大规模的人工种植。
只不过,农场这片林子里,密密麻麻的松茸甚至比人工种植密度还要高,完全颠覆了叶凡的认知。或许,萧风掌握了大规模种植松茸的技术,这片山林将会成为一个聚宝盆!
他向萧风不断追问,不过萧风都是笑而不语,只是让叶凡采集一些样品,送到日本进行评估、鉴定,以确定价格!
自从在年初的时候获得了这片山林50年的承包权之后,萧风就疯狂地在林子里撒入了大量的松茸孢子以及空间灵泉,几个月的努力今天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
当初,萧风还在纠结于种植哪种菌类,也曾想种植更为昂贵的松露,不过思来想去,产量更高、市场容量更大的松茸最终获选。
有了空间灵泉这个作弊器,萧家农场的松茸突破了无法人工培育的瓶颈,而且味道比野生的松茸更加鲜美,完全可以按照最高标准的野生松茸来计价。
作为大型供应商,萧家农场自然不会和普通的农牧民一样只是把这些松茸卖出白菜价,而是深度参与了整个松茸的贸易过程,从中攫取更多的利益。
根据叶氏贸易以及日本的零售商达成的协议,萧风将会从松茸的销售中获取150美元/公斤的收入,按照现在的汇率,差不多价值人民币1000元。
萧风保守估计,这片林子里的松茸产量有望达到20吨,这也就意味着根本没有投入任何成本的松茸将会给萧风带来2000万左右的收益!
不得不说,雨季不仅给滇西北的雪山带来了足够的降水,更是让萧风的腰包变得更鼓了一点。
对于萧风来说,这是一个丰收的雨季!
.全部章节





极品地主 【144章】 全面招聘
. .
山林里的松茸被叶氏贸易打包之后,萧风又算是完成了一桩心事,源源不断涌入自己私人账户的资金,也让他底气十足。.
因为这片山林是以萧风个人名义承包,平时的管理、维护也没有动用农场的资源,因此这笔收入并不会归在农场的账户下。最后,萧风还是把零头的几十万收入交给了老太爷,放入公中,作为家族各种活动的经费。
对此,萧家上下并没有太多意见,毕竟松茸的种植技术是萧风的独门技术,出售松茸的绝大部分收入归于萧风,也是很合乎情理的。再说了,萧风已经决定了把这片山林划归到萧家农场,从明年开始,萧家农场就可以拥有极为稳定的松茸产出。
之所以把松茸林地转到农场名下,并且做出了不扩大规模的决定,是因为国际松茸市场的容量有限决定的。价格昂贵的松茸也只有在日本市场拥有足够的竞争力,在国内以及欧美地区并不太受欢迎。
一旦萧家农场扩产,庞大的产量就有可能对松茸产业造成巨大的冲击,价格下跌,最终损害的是滇西北农牧民以及萧家农场的利益。
因此,这片林地每年能够为农场提供2000万左右的收入,已经是极好的了,萧风并不贪心!
当初没有把松茸林地放入农场,萧风只是担心这个计划无法实现,遭到家人的反对罢了。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效果不错。萧风也就没有必要一直紧抓这个项目了。
…… ……
解决了松茸林地的问题之后,萧风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镜湖乳业’上面,毕竟它的投资额更大,未来的发展前景更为可观。
进入八月份之后,镜湖乳业的建设也进入了关键阶段,各项筹备工作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
根据叶氏贸易那边传来的消息,第一批液态奶灌装设备已经从欧洲起运,预计在8月月底抵达羊城港,再从羊城通过公路运输运往银杏村。设备运抵镜湖乳业之后,再进行安装、调试。赶上10月1日的国庆投产应该没有任何问题!
与此同时。镜湖乳业也即将举行了大规模的人才招聘活动,公开向全国招聘灌装一线工人、生产技术人员、检验人员以及营销部、人力资源部等部门的员工。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基,‘镜湖乳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乳品市场脱颖而出,除了优质的产品之外。高素质、具有战斗力的团队也是必不可少的。现在时间所剩无几。要想在投产之前组建起一支具有战斗力的队伍。刻不容缓!
为此,萧风暂时结束了全职保姆的生涯,把几个萝卜头扔给了大姐、二姐来照顾。带着杨浩加入了镜湖乳业的日常工作中,启动了镜湖乳业公开招聘的序幕。
在此之前,镜湖乳业也只是搭建了一个基本框架,执行总裁徐梦瑶、液态奶生产主管杜明,奶粉生产主管程亮以及质检中心主任南宫浩,他们手底下也就大猫小猫两三只,还无法应付乳业公司开业之后的繁重业务。
现在,乳业公司的基建工程已经接近尾声,员工的招聘、培训工作自然是要提上日程,这也意味着镜湖乳业成立之后,开始走向正轨。
…… ……
还好,在雨季到来之前,乳业公司的厂房、检验中心、宿舍区等主体工程都已经顺利封顶,雨季对于接下来的内部装修、水电网络安装并未造成太大的影响。再说了,滇西北的雨季也不是一刻不停的下雨,偶尔放晴,也有助于各项工程的进行。
现在,澜沧江东岸的这片区域,一改当初荒芜的模样,到处都是竖立的脚手架,各种车辆进进出出,一派繁忙的热闹景象。
十里八乡的山民对于热闹工地的兴趣远远大于镜湖景区,毕竟这可是玉集镇第一个成规模的工业产业。
尤其是在听说镜湖乳业稍后会大量招聘工人,更是让乡民们心动不已,要知道,进厂上班,有稳定工资,是很多人的梦想。为此,不少乡民通过七拐八拐的关系找到萧家,打听招收工人的一些标准,看看自家的孩子有没有符合标准?
为此,萧风特别让乳业公司的办公室在厂区门口和镜湖景区游客接待中心贴出了一线工人的招聘标准。
高中毕业,男女不限,年龄18-30,身体健康,拥有滇西县户籍优先,……。
对于镜湖乳业来说,一线工人其实是一种技术含量较低的工种,只要拥有高中毕业以上的学历,接受一定的培训之后就可以熟练地操作各种设备了。因此,萧风把招聘的范围放在了滇西县,招收本乡本土的员工,也能够体现出镜湖乳业对本地经济的促进作用。
当这一个招聘标准出炉后,整个玉集镇乃至滇西县立刻陷入了一阵狂喜之中,但凡家里有合乎条件的家庭,纷纷行动了起来。
要知道,‘镜湖乳业’把生产车间一线工人的基本工资定到了2500,五险一金、绩效奖金外加包吃包住等等福利待遇比市里面的一些企业都要好,比大部分基层公务员的待遇要高出三分之一。
不过,镜湖乳业第一批仅仅招收200名工人,这就意味着竞争相当激烈,很多家长纷纷把在外地打工的孩子给叫回来,时刻准备着参加镜湖乳业的招聘甄选。
…… ……
就在滇西县的普通家庭正在为镜湖乳业的招聘而各显神通的时候,萧风和徐梦瑶也是开始了自己的工作。
在大规模招聘之前,萧风和徐梦瑶决定先确定人力资源部的总监人选,然后再由她配合徐梦瑶的工作把招聘工作向前推进。
不过,要想招聘到一个高学历又有足够工作经验,而且还愿意到滇西北这个穷乡僻壤来工作的高素质人才,还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为此,镜湖乳业不仅仅在各大招聘网站上刊登了招聘信息,还通过海州、北平等地的猎头公司寻找合适的人才;与此同时,萧风和徐梦瑶发动了各自的人脉关系,广撒网,希望能够捞到大鱼一只!
这几天来,陆续有人主动给镜湖乳业投简历,猎头公司那边也发过不少的资料,许开复那边也找来了一些人选再加上徐梦瑶的关系,起码有超过100份简历堆在了办公桌上。
虽然工作地点是在滇西北,但是人力资源部总监的职位再加上40万的年薪,对于很多人来说也具有相当的吸引力。
现在,萧风和徐梦瑶的任务就是从这些简历中挑选出一些比较靠谱的人选,通知他们来到姚州进行面试。毕竟,镜湖乳业还不是那种财大气粗的大型财团,没有办法为所有的应聘者报销机票,只能是精挑细选了。
对于招聘,萧风自己参加应聘倒也不少,至于招聘,经验也就那么一两次,大概也就是跟着感觉走罢了。因此当他和徐梦瑶一起甄选应聘简历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和徐梦瑶相比,根本就是民兵武装和正规军的差距!
收到一份简历之后,徐梦瑶先是在教育部网站查询这位应聘者的文凭编号;如果是国外大学毕业的,则是通关国外的查询系统,确认文凭真假。至于那些有过工作经验的应聘者,徐梦瑶则是通过相关的渠道,了解这位应聘者的工作表现,以及离职原因等等。
一连串的动作下来,萧风也只好乖乖地给徐梦瑶打下手,他这个国内土鳖大学的半桶水,和哈佛商学院的高材生,还真的没有可比性。
最终,徐梦瑶从一百多份简历中甄选出了5位最终入围面试环节的应聘者,通过电子邮件、电话等方式通知他们前来姚州面试的时间,并且为他们预定了往返的机票!
最终,萧风和徐梦瑶经过面试之后,选定了一位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硕士李安安担任镜湖乳业的人力资源总监。
李安安从华东师范硕士毕业之后,曾经在海州的一家上市公司任职,担任人力资源部总监,而由于该家上市公司由于业绩不佳,被停牌,收购后,李安安和和绝大部分同事一起被辞退了。
李安安是猎头公司向镜湖乳业推荐的高素质人才之一,她无论是学历、能力、形象等等元素都很符合萧风和徐梦瑶的标准。更为难得的是,李安安今年才29岁,未婚的她没有家庭牵绊,愿意在滇西北地区长住。
李安安的入职手续办好之后,她立刻就进入了工作状态,她将配合徐梦瑶和萧风,对于乳业公司接下来的大规模招聘完善各种招聘程序,组织面试、培训等等。
在两位女强人的带领下,萧风和杨浩也只有跟在后面学习的份,越是了解更多,他们越是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
尤其是杨浩,正处于研究生即将毕业的阶段,理论和实际的结合让他受益匪浅,他更是坚定了毕业后先回来工作再说,要不然再读下去,人都读傻了。
在这个时而狂风暴雨,时而艳阳高照的雨季,镜湖乳业的大规模招聘成为了银杏村的一大风景,来自全国各地的应聘者不断涌来,加入镜湖乳业这个大家庭!
.全部章节




极品地主 【145章】 示范作用
. .
李安安入职之后,萧风总算是能够稍微解放,不需要每天都盯在办公室帮忙,暂时松了一口气。.
对于已经将近一年没有上班的萧风来说,让他规规矩矩地守在办公室里朝九晚五,还真的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换个角度来说,如今的萧风已经变成了放养的羊,心野了,在办公室根本呆不住。
萧风觉得自己挺幸运的,自从回到银杏村创办企业以来,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才能当起了甩手掌柜,享受起镜湖体系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庞大红利。现在以及将来,萧风都希望能够一直保持这种传统,过上轻松惬意的生活。
在萧风的认知中,这样的生活才有情趣,若是每天为了公司业务忙得昏天黑地,拥有再多的财富也是枉然。
不用每天都去办公室点卯,萧风乐得逍遥,每天带带娃儿,逗逗宝石悟空,倒也是自在。
当然了,为了犒劳徐梦瑶,这几天他下厨的频率有点高,利用农场和紫竹空间的食材,想尽办法做了各种好吃的。
用阮玲玲的话来说,这几天她们都沾光了!
对于萧风的积极,徐梦瑶嘴上没有什么表示,不过心里倒是甜滋滋的。
回到银杏村参加萧大鹏的谢师宴之后,薛丽华就没有离开,呆在家里接受儿子的孝敬,辛苦了一年,也可以好好放松一下。
一开始,薛丽华还对徐梦瑶有点不太满意,认为她年纪比萧风大了好几岁,但是接触的时间一长,她很快就站到了徐梦瑶的立场上,让萧风既高兴又有点担心。
高兴的是自己和徐梦瑶的事情已经没有了反对的力量。以后就可以顺顺当当地走下去了;不过母亲和徐梦瑶如此快地组成了统一战线,让萧风担心自己以后在家里的地位有可能直线下降!
…… ……
就这样,悠闲的日子过了三五天,银杏村的雨季似乎也变得有规律了。每天晚上下雨。白天晴空万里,空气清新得一塌糊涂。
原本有些回落的游客数量在天气好转之后。又出现了明显的回升,尤其是镜湖景区打出了进山采菌子,自己动手烹饪的噱头之后,更是引来了姚州、南诏等城市白领周末自驾来到银杏村。为此。萧风还特别在景区内的一片林子里播撒了大量的野生菌孢子以及空间灵泉,使得这几个山头成为了游客特别喜欢光顾的区域。
可以说,在七月底、八月份的雨季中,野生菌成为了银杏村乃至玉集镇、滇西北地区最热门的话题。围绕着野生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受惠人群基本覆盖了周边山区的农牧民,是一年中相当重要的增收机会。
不过。采收野生菌只不过是看天吃饭,并不能为农牧民们带来长期、稳定的收入,要想发家致富,还得依靠其他的产业。
以往。银杏村以及周边地区的农民坐拥宝山而不自知,也没有合适的条件把山里面的资源开发出来,转变成为经济优势。
随着镜湖景区以及镜湖体系各个企业的不断扩张,给周围的山民们带来了足够的示范作用,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利用自有的一些条件。
比如,村民们发现外地来的游客特别喜欢本地黑猪肉、土鸡,纷纷利用自家的空地、山林等,扩大养殖规模。而当地政府也是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作用,组织技术人员为农民举行技术培训,并且联系信用社、银行等向农民们提供低息贷款。
有些村民有些制作木雕、竹制品的手艺,以前也就是在家里自娱自乐,现在这些产品可以出售给游客们,又能够增加一些收入。有些妇女、老人则是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納鞋、绣花等手工艺品上,这些看起来土里土气的玩意,可是深受城里人的欢迎。
当然了,更多的村民把精力放在了经营自家客栈上面,干净舒适、充满浓郁地域风格的客栈颇受游客们的欢迎,也成为了镜湖景区的一大特色。
简而言之,银杏村以及周边地区的山民们已经开始适应了大量游客到来的生活,并且开动脑筋,不断增收。
拒不完全统计,从今年春节以来,银杏村以及附近的村落,大概有超过500名外出务工者从成立回到家乡。可以说,镜湖体系的快速崛起,正在不断地带动着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这是萧风本人也没有意料到的。
…… ……
在野生菌季节即将结束的时候,银杏村迎来了海州以及滇南各地的客人,他们将会对萧家农场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并且将对各种农产品的定价进行重新定价。
这一天,难得出动的萧风带着萧涛三人,登上了镜湖公司最豪华的奔驰大巴,直扑姚州机场。
而与此同时,在遥远的海州,方天普和班杰明、高亚男等人正和‘镜湖农产’的合作伙伴代表一起,在海州国际机场办理登记手续。
方天普的到来代表着海州美食协会,对于海州各大餐饮企业大规模引进萧家农场的绿色食材给予了极大的支持,这也意味着萧家农场已经在海州美食界站稳的脚跟。
因此,此次大规模考察以及供货大会,方天普在百忙之中跟着代表团前往银杏村,表明立场。
其实,方天普心里清楚,除了所谓的公事之外,他更念念不让的是萧家的各种美食。
尤其是前几天听说了萧家农场出产了麻鸭、土鸡以及其他的一些新产品,更是让方天普心动不已。
高亚男这一次可不是单枪匹马,她带着一个采访小组,准备对萧家农场进行更深入的报道,把更多更好的美食呈现在海州市民的眼前。自从两篇关于‘镜湖农产’的长篇报道问世之后,高亚男的能力得到了报社领导的认可,开始被报社重点培养。
“婷婷,这回开心了吧?”在飞机上坐好之后,高亚男低声问自己的闺蜜。
听说高亚男要跟随海州美食代表团前往姚州,魏婷婷也是丢下了手中的工作,跟着上了飞机。
这些日子以来,她和萧强之间的关系进展不小,只不过两个人分隔两地,只能通过电话和网络联系,自然是有些隔鞋搔痒的感觉。
如今,‘缤纷果品’的扩建工作在如火如荼进行当中,魏婷婷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不过借口到农场考察水果的生产状况,魏婷婷的目的不言而喻。
“还行!”魏婷婷对于闺蜜的揶揄不置可否,一本正经地说道:“我可是为了考察果品店的原料,不是去玩的!”
每个女孩子都是傲娇的,虽然心里百般愿意,但是她仍旧嘴硬;并不会承认这一次到银杏村是为了和萧强见面。
看着已经有些走火入魔的规模,魏婷婷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是摇摇头,转身和坐在走廊那边的方天普聊起天来。
两个小时的航程并不长,很快班机就在姚州机场降落了!
走出机场大厅的时候,来自海州的客人都被眼前的一幕给惊呆了,因为萧家农场居然拉起了巨大的欢迎横幅,并且安排了献花等环节。
虽然这些花环的原料并不是高档花卉,而是由银杏村当地的高山杜鹃、野花编制而成,却更加体现了地方特色,给第一次来到姚州的餐饮业代表一个惊喜。
因为这一次抵达海州的嘉宾数量有点多,萧风索性没有安排小车接机,而是统一坐上了一辆奔驰大巴,一路驰骋,离开了姚州机场。
除开方天普等人,其余的嘉宾都被一路上接连不断的美景给惊呆了!
久居海州这样的大城市,人们早已经被浓厚的烟尘、刺鼻的汽车尾气给重重包围,何曾见过纯净到极点的蓝天白云?
位于海拔两千多米的姚州,让众多嘉宾觉得蓝天似乎就是伸手可及,心胸也是为之开阔不少。
随着车队离开姚州郊区,开始沿着s225进入三江流域,雪山、森林、湖泊、草地等等景色就如同是电脑屏保一般呈现在所有嘉宾的眼前。
1...9192939495...7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