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长女(平仄客)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平仄客
沈华善再一次为这个孙女感到诧异诧异之后,是止不住的满意沈家,先是有从善兄长,而后有这个孙女,看来,沈家,的确最不缺的,就是人才了
难怪皇上会忌惮防范如此啊
我也认为是十二皇子。沈华善最后说了他自己的看法,微微笑着说,赞同沈宁的说法。这个话一落下,沈则敬等人就微微睁大了眼睛,难道沈宁猜测的原因是正确的皇上对几位年长的皇子都不看重
他将在紫宸殿前听到的那句话说给了众人知道,末了还解释了一番长泰帝的名讳。在整个大永后宫之中,除了已崩天的慈懿太后,能唤敢唤长泰帝名讳的,除了容嫔,还有另外一个人吗
听了沈华善的解释,沈则敬等人也就知道了其实长泰帝最爱的人乃是容嫔容嫔正是十二皇子的生母,子凭母胜,看来的确是十二皇子的机会最大了
情之所钟,爱屋及乌,这么说,十二皇子真是将来的储君
只是,皇上属意的,和最后真正能登上帝位的,中间差别有多大呢若是沈家真的扶持十二皇子,会不会太冒险了
容嫔的家族都死绝了,身后没有一点助力,况且十二皇子尚且年幼,若要支持他上位,难度会很大。沈则儒皱皱眉头,非嫡非长,前面还有好几个成年的兄长,年龄可是个硬伤,主少国疑,事情难度很大。
只要帝心在他身上,难度就不会大。沈华善和沈则敬异口同声地说帝心,比任何助力都有用得多,沈华善之所以看中十二皇子,也只看中了长泰帝对容嫔的心。
帝心,才是最重要的资本,也才是十二皇子能够登上帝位的最大倚仗而沈家要做的,就是将这个倚仗放到明处、放至最大
就这么定了我们沈家,支持的,是十二皇子最后,沈华善说道,一锤定音这是沈华善的决定,这是沈家族长的决定任何人都不得反驳,也无法反驳
沈华善的话语一出,这个决定一下,就意味着,沈氏嫡枝以后就要站队了,而且是站在十二皇子身后,助他登上帝位,磨刀石和从龙之功,两不耽误
至于到了最后,是不是如长泰帝所愿的那样,既扶持了自己属意的人选,又磨削了沈家的势力,那就要看沈家的分量了。看在新君的心中,沈家到底价值几何了
沈则敬等人沉默半响,便一致点点头道:谨从族长之令这话,就是全力支持拥护沈华善的这个决定了
而沈宁,在听到沈华善这个命令之后,舒心地笑了起来终于,做了那么多的功夫和努力,终于在源头上改变了前世的轨迹了祖父支持十二皇子,那么上官长治,最后还能凭借什么势力可以登上皇位呢她倒要看一看了
这么想着,她眼神越发幽深了,听着祖父的种种吩咐,听着父亲和叔父们的种种讨论,静默不语。
.
嫡长女(平仄客) 第一百二十三章 容嫔是谁?
.
沈家商定了要支持容嫔所出的十二皇子,这个方向既定,那么就有不少的事情去做了。这首先要做的,自然就是向容嫔释放沈家的意思,要让她知道沈家支持的意向
沈华善的书房里只剩下三个人了,沈宁也明白祖父为何会将她留下来,现在二哥还在岭南游历,留下她是为了如流处的事情,这最迫切的,应该就是容嫔的事情了。
果然,听得沈华善吩咐道:如流处要集中精力搜集和完善容嫔的资料,任何一个细节都不要放过宏儿如今不在京兆,你盯紧点如流处。尽快将容嫔的资料送上来沈华善这样说道。
他对于沈宁这个孙女还是非常信任的,就从眼光这一点来上,这个孙女或许比自己的儿子还要独到和准确所以他吩咐她做事的时候,也下意识地忽略了她只是个十四岁的小姑娘。
这在其他看来,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代给一个小姑娘,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但在沈华善看来,没有比沈宁做这些事更适合的人了。
待沈宁退出书房之后,沈华善也吩咐了沈则敬不少事情,其一是给溪山俞氏送去书信,将此事告诉亲家知道;其二是要他和叶正纯通通气,好应对接下来的事情。
沈则敬心中也有数了的,这事干系重大,除了这两家,是绝对不能让旁人知道的,刚刚父亲已经叮嘱过众人务必要保密了,可见父亲对这两家是多么信任,简直是以命相付啊。
始伏大街的尚书右仆射府,叶正纯收敛了平素的精明样子,那句口头禅也没有说出来。一阵沉默过后,他才说对沈则敬说:此事,知道了。这事我就不参合了。明年中我会乞骸骨。起码也能像甘明泉一样博个荣退。我致仕后,你们则可少许多顾忌。
沈则敬一愣,随即深深地行了个弟子礼,心中有愧疚,不知道说什么好。为了自己。叶正纯要提前致仕。他为有这样的老师感到荣幸至极。一时间,各种感觉涌上心头。
作为叶正纯最亲密的弟子,沈则敬知道自己支持十二皇子。别人便会以为叶正纯也是支持十二皇子,而尚书右仆射只能是皇上的纯臣,怎么能卷进夺嫡之争里面去呢只有他致仕了,沈家才能公开支持十二皇子。
这就是叶正纯提前致仕的原因
我都六十多了,致仕也是应该的了,你愧疚个屁还是江南适合我啊叶正纯看见沈则敬的样子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了,故意骂骂咧咧地说道。
沈家以命相付,他自然也要有回应了,这就是他的表态再说了。他也感觉到这京兆的水可不是一般的浑浊,早退为着,也能全了他几十年的官声。
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青竹居内,沈宁唤来秋歌,将沈华善的吩咐交代了下去。让如流处加紧收集容嫔的消息,同时她还吩咐秋梧去查证一件事,一件她前世知道的与容嫔有关的事情,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现在沈宁不确定前世的事情是否都会一一发生了。虽然自己有这个事情的记忆,却也吩咐了秋梧先去查证过了才能确定了,以便早作调整和准备。
秋梧按照沈宁的吩咐,来到了永福巷。经过安靖的事情后,他就不再好奇沈宁为什么会知道这么多事情了,如果连堂妹秋歌都不知道原因的话,他也就根本不会知道了。所以沈宁任何奇奇怪怪的命令,他都是坚决执行而不过问原因的。
永福巷是靠近东市的一条小巷,和它的名字不符的是,这个巷子里住的都是穷苦人家,干的大多是浆洗的活儿,跟福气没沾什么边。
秋梧根据沈宁的描述,找到永福巷的恤孤院子。这个院子里原住着的都是孤儿,他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了父母,不知怎么的,慢慢地就都聚在这里;其中也有些年长了的,没有搬出恤孤院子,反而留在那里照顾看护年幼的孩子们,倒避免了不少孩子沦为乞丐的命运,因而这个院子也颇受人尊敬和爱怜。
在这样的情况下,秋梧很快就探听出了恤孤院子里确实有个名唤容丫的姑娘。容丫二十岁的年纪,也不知道她具体是哪里人,只知道她很小的时候就在这个院子里面了,名字、年龄和经历都和沈宁说的对得上。
这样一来,秋梧便知道沈宁要找的人是她没有错了,这个姑娘,就是沈宁要找的那个姑娘核实了这一点 ,他也没有多作逗留,将情况回禀给沈宁知道了。
当沈宁将如流处和蚍蜉的消息汇总的时候,已经是中秋前几天了。沈宁上午去鉴华堂上课,下午要陪伴沈俞氏,还要帮些小忙,比如和沈安氏过眼中秋晚饭的餐单等等,只有了到了晚上才能将前世的记忆和如流处的消息结合起来,完善有关容嫔的资料。
这一晚,沈宁就去了沈华善的书房,向她汇报如流处近来的调查成果,这个,也是沈华善最想知道的结果。
容嫔的父亲原先是津南的一名官吏,十八年前遭到诬陷下狱,容家也被抄家,容嫔那时才十来岁,后来被没入永巷做苦役,被当时尚服局的女官许氏看中带出了永巷,然后就是做宫女被皇上看中了,长泰帝虽然为其父平反了,可惜娘家人都死绝了。育有十二皇子容嫔长居深宫之中,加上为人低调,如流处能够知道这么多事情,已经很不容易了。
从永巷苦役到如今的容嫔,还将十二皇子平安养大到十二岁,还能得皇上真正的宠爱。这容嫔,还真不是一般的人啊沈宁还加了自己对容嫔的看法,想起长泰帝的后宫,似乎都不是一般人啊。
的确不是一般的聪慧容嫔其人,绝对不是传言的那样不过和聪慧人打交道省心很多。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啊。沈华善忽而想起沈从善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觉得这话是最正确不过了。
另外,如流处还听闻了一则事情。容嫔还有一个嫡亲的妹妹。容家被抄家的时候,她还不到两岁,慌乱之中就和容嫔失散了。据说容嫔极疼这个小了她十岁的胞妹,这些年来也一直在寻找这个胞妹,只可惜一直没有找到。沈宁继续说下去。这个才是至关重要的信息。
沈华善自然是知道这个消息的重要性。沈家支持十二皇子。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和容嫔搭上线,最重要的是让容嫔知道沈家的诚意,怎样表示沈家的诚意。这可是大有学问的事情。现在有这么好的一个机会,只要找到容嫔这个胞妹,事情就有了一个极好的开头,容嫔也必定会接下沈家这份诚意的。
他正要说什么,不料沈宁又开口了:蚍蜉已经查探到,恤孤院子有一个姑娘,和容嫔妹妹的年龄经历都对得上。我先去已叫人去查探过了,或许是这个人。只需将这个姑娘送至容嫔那里,便知道真伪了。沈宁仿佛知道沈华善在想什么事情。接着说道,这一步,她早就想到了,并且做了。
沈宁虽然说着真伪的话题,却知道恤孤院子那个姑娘必定是容嫔的妹妹,因为她记得很清楚。前一世,容嫔就是在那里找到她失散了十八年的妹妹的,这在当年可是件轰动的事情,她不会记错的。
为容嫔找到她失散多年的胞妹,这是沈家对容嫔的投名状。只需到时候将那个姑娘带进宫中,容嫔自然就会知道沈家的诚意了。
现在的最大困难是,容嫔长居深宫之中,又从来不会召见命妇的,更不可能出宫,沈家怎样才能将投名状送至容嫔宫中呢
蚍蜉虽然也有人在宫中,但那个人是绝对不能动的,沈宁也感到有些为难,把一个大活人带进宫中,困难不是一般的大。
这才是沈宁纠结的问题。
沈华善对沈宁有一种奇异的信任感,他相信沈宁能这么说,那个姑娘是容嫔的妹妹是八九不离十的了,这个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至于她说的最大困难,沈华善认为一点也不是问题。
八月二十是皇后千秋节,那时慈懿太后崩已满三个月了,百官命妇已除服。到时宫中必定会有宴会的,说不定会有机会将人带进去,现在先把人找来再说,必不可惊动旁人。沈华善很快就想到了一个时机,皇后千秋节肯定会设宴会的,这是为了朝臣的需要,也是一个宣告:逝者已逝,生者还得继续生活,说不定沈宁到时候都有机会进宫,且等待消息就是。
在中秋节前,沈则远就将恤孤院子的事情办妥了,将那名唤容丫的姑娘带回了沈家,又暗中出资供养恤孤院子的一大群孩子,容丫离了院子也没有人觉得有任何不妥。这几个手法连续下来,事情办得干脆利落,说到底,谁会在乎院子里的人在或者是走
与此同时,沈家也接到了宫中设宴的旨意,皇后千秋节当晚在坤宁宫设宴,各家命妇和嫡女都参加这正如沈华善所料的那样。因此,和容嫔联系的任务就落到了沈宁身上。
相比起沈俞氏,沈华善认为沈宁更适合做这个事情。
.
嫡长女(平仄客) 第一百二十四章 丫鬟失仪
.
沈宁这次随沈俞氏进宫,并没有带春夏秋冬四个大丫鬟,送她们出门的沈胡氏还觉得有些奇怪,她看见沈俞氏淡定自然的样子,就什么也不说了。
沈宁这次进宫,只带了一个年长面生的丫鬟,那丫鬟低眉顺眼,礼数倒是做到十足,只是她一路都恭谨地低着头,引导的女官也看不清她是什么模样。
这次皇后的千秋节设宴,虽然邀请了各家命妇嫡女,然而场面却并不热闹,比起上一次和苑设宴,是差远了。沈宁等人一路行来也不见张灯结彩,丝竹歌乐之声肯定是没有的了,毕竟长泰帝还在守孝期间。
看来所谓的千秋节设宴,也只是找个由头将各家女眷聚一起见见面而已。皇上特意允许皇后召见各家命妇,难道就是为了冲一冲这后宫中的岑寂吗
沈宁看了一眼自己带着的丫鬟,眼神意味难言。
那丫鬟依然是低垂着头,显得拘谨却不会过于怯弱,就像一个重臣之家的寻常婢女一样。看来这些天她学习得很好,到目前为止表现得也很正常,就只看等会她的临场表现了。
沈宁正这样想着,才发觉女官已经停了下来,原来是去坤宁宫的路上碰着李贵嫔、容嫔等后宫贵人了。
看来得提前表现了,沈宁不着痕迹地轻轻捏了一下身边丫鬟的手,也笑着上前给各位娘娘请安了。
李贵嫔因为上官长治的原因,对沈俞氏是很客气的,对沈宁也是很亲热的;一旁的容嫔、陈贵人等娘娘面色就也是和柔的,忙让沈俞氏不必多礼云云。
最近沈家的扶摇直上,极得皇上心意,这些妃嫔都是知道的。虽然面上是尊卑有别,但实则里。这些朝中重臣的家眷,比某些妃嫔重要多了。朝中能有几个三品大臣可是后宫妃嫔却是不缺的。
沈宁不着痕迹地看了一眼容嫔,见她是一脸和柔,嘴角微扬,眼里无波。一时也看不出深浅来。
就在这个时候。沈宁身边的丫鬟似是一下子见着这么多尊贵的人物,颇有些慌乱,正欲退得远一点。不料脚下一个趔趄,险些要摔倒了
沈宁慌忙伸手想要拉住她,却没有想到,就在这一拉一扯之间,只听见嘶啦一声,那丫鬟左上臂的袖子给扯破了
这一下,沈宁和那个丫鬟都惊呆了,在贵人主子面前衣衫破裂,也算是失仪了不知道这些后宫主子们是不是会追究啊
两个人慌忙跪了下来。向李贵嫔、容嫔等人请罪。沈宁语气虽然惊恐,但是口齿还算清晰;那丫鬟还是低着头,呐呐说不出话来,连手臂也不敢遮掩,低着头裸露着左上臂跪在众人面前。
容嫔一见到那丫鬟的手臂就面色突变,不过很快她就掩饰住了。快得没有人发觉她面色曾有变化。
她看着李贵嫔不悦的脸色,抢先说了几句话:可怜见的,小姑娘没有见过世面,可不能这样破着袖子去坤宁宫,免得在皇后面前失仪。疏枝。你带这位姑娘去钟粹宫替换一下衣服吧。说罢唤过一旁的心腹宫女疏枝,耳语了几句,便让疏枝带着沈宁的丫鬟下去替换衣服了。
容嫔出身不高,所以一向为人和善,对待宫女、内侍也不苛刻,在后宫中是被人一致认为是和善的。如今她这样的举动,也不显得突兀,这样的情况,以前也见了不少。
见容嫔如此说,李贵嫔倒不好意思说什么了,也只得不悦地挥挥手让她们下去了。
沈宁的丫鬟和容嫔的女官退下去之后,这一行人往坤宁宫的脚步就变慢了,倒也不是在等着那两个人回来,而是各有心思。
李贵嫔正轻轻柔柔和沈俞氏说着话,让沈俞氏很是苦恼,李贵嫔为什么拉着她说话,沈俞氏也是明白的,只作出一副恭谨聆听状,当作什么也不知道。
容嫔的步子则有点乱,她的心中也是一片凌乱,头脑中仿佛一片空白,只是不断地想着刚刚看到的那个丫鬟,和那个丫鬟裸露着的手臂。那个胎记,是真的吗那丫鬟是跟着沈家的人进来的,那么,沈家的人知道这件事情吗她一下子想这一下子想那,有时候连步子都忘记迈了,走得也非常缓慢。
一行人有说有笑地走着,没多久,容嫔的女官疏枝就匆匆追了上来,身后却没有跟着沈宁的丫鬟,她气喘吁吁地向容嫔禀告:刚才奴婢带人去钟粹宫的时候,不想毛球把那丫鬟抓伤了毛球也受了伤,正在哀叫挣扎呢,主子您快回宫看看吧奴婢怎么也安抚不了毛球
疏枝的话一落下,李贵嫔等人就看见容嫔脸色都变了,变得煞白而恼怒这后宫的人都知道毛球是容嫔最爱的波斯猫,正是因了这只猫,容嫔才有幸和长泰帝结缘的。如今这只猫,在钟粹宫可谓是小心翼翼供养着的,待遇是仅次于容嫔的
现在那毛球怎么会伤着了可是伤着她的命根子了李贵嫔一阵幸灾乐祸。
你也随我来吧,那是你的丫鬟,我倒要看看她是怎么伤了我的毛球容嫔面色惊变了之后,恼怒地看着沈家众人,最后这样说道。她指上了沈宁,把她带上,连话都不曾多说半句,就匆匆赶回钟粹宫去。
李贵嫔看见沈宁只是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况且沈俞氏没有跟着去呢,沈俞氏才是正主呢那个小姑娘就算跟着容嫔去了钟粹宫,也不会有什么问题。这样想着,她也就放心了,继续和沈俞氏聊着天,往坤宁宫行去。
钟粹宫内,容嫔喝着疏枝递过来的茶,脸色淡然。她脚下蜷着一只娇态悠闲的波斯猫,至于先前疏枝禀告的毛球受伤,根本就没有那回事
容嫔最想知道的是:那个丫鬟到底是谁
那个丫鬟已经洗掉脸上的脂粉了,衣衫也换过新的了,依然拘谨,却没有低下头,反而微扬着头任容嫔打量,低垂着的双手紧张得握成了拳。
容嫔看着那张似曾相识的脸孔,和铜镜里的自己有七八分相像,却要年轻稚嫩得多。容嫔非常期待却又不敢置信,找了那么多年都没有找到,现在人就在眼前,她不敢相信这都是真的。
所以她也就这样静静地,状似高高在上地,等待着沈宁的回话。
虽然已经中秋节过了,但是家祖父给娘娘送来了贺礼,家祖父说祝贺娘娘和妹妹团圆迟了些日子,能够团圆就是好事。臣女祝贺娘娘沈宁说了这样一句话,嘴角有笑容。
她略略说了沈家找到这个丫鬟的经过,表示这是沈家送给容嫔的心意,希望容嫔能够接纳。
那丫鬟,也就是容丫,是沈家从永福巷的恤孤院子里面接出来的,就是为了这一天能够送到容嫔跟前
容丫断断续续地说了自己脑中残存的印象:只记得我是姓容的,所以后来才叫了容丫这个名字。还记得姐姐曾经叫我小囡,姐姐也有这样的胎记,旁的,都不记得了
这些都是大实话,沈宁也没有教她编造任何话语的意思,只须记得什么就说什么。
言简,才意真意深,这个道理,没有人比沈宁更清楚了
听了沈宁这话,容嫔仍然什么话都没有说。她放下了茶盏,唤容丫走到跟前来。容丫牢牢记得沈宁临行前的交代,眼神也不敢乱动,只顺意地走到容嫔的跟前,然后站住。
容嫔细细地抚摸着容丫左上臂那个胎记,那是一朵灿烂盛开的茉莉花样,是没错就是这个一模一样的胎记她左臂上也有这样的一个胎记,她记得父亲曾经说过,这是他们容家特有的胎记,是怎么都不会错认的
她也记得,自己的也曾在胞妹的左臂上见过这样的胎记,是了,自己小时候的的确确叫妹妹做小囡的,再看看容丫那副和自己有七八分像的面容,容嫔的眼泪就流了下来,这个,真的是自己妹妹啊,找了十几年的妹妹啊
沈宁看着容嫔和容丫两个人抱在一起痛哭的样子,心下轻松不少,容嫔是个聪明隐忍的人,却十分重视骨肉亲情,看来沈家走十二皇子这一步棋,是对了
家祖父还让我告诉娘娘,娘娘如此重视骨肉之情,上天定会护佑娘娘。十二皇子天资聪慧,娘娘必定会得偿所愿的,沈家也会为娘娘时时祷告的。见容嫔已经稍微回复正常,沈宁说了这么一句话。
容嫔听到这句话,瞳孔微张,脸色忍不住有些震动。她觉得这张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有点大,却也微笑着点头:那本宫就先多谢沈侍郎的好意了。
两个人谁也没有提到结盟的事情,但是已经结盟,心照不宣
一方有意示好一方极需支持,再加上有了容丫这个事情作为基础,这两方都明白各自说话的意思了,对于沈家的诚意,容嫔虽然疑惑,却不会傻到将送上门的势力往外推,也就接下了这份诚意。
她倒要看一看,沈家,是不是真的有这样的诚意
.
嫡长女(平仄客) 第一百二十五章 给容嫔送死人头
.
因为时间紧急,李贵嫔她们还在等着呢,容嫔和沈宁也没有来得及多说什么,两人商定了容丫的事情,便匆匆离了钟粹宫,往坤宁宫走去。
路上,沈宁还说沈家准备另一样礼物,只是不方便带进宫里,只能放在靠近宫墙的风荷院假山树下,希望容嫔今晚能去取。
臣女愿娘娘会喜欢这份礼物末了沈宁这样笑意盈盈地说道。
她这话一下,倒让容嫔有些兴趣:什么礼物这么神秘还不能带进宫中,还要自己亲自去取到底是什么礼物
容嫔看着沈宁一脸的笑意,有些好奇,却没有追问礼物到底是什么,反正只要宴会后她去取来,便知道究竟了,现在最重要的是去坤宁宫参加皇后的千秋节。
容嫔和沈宁去到坤宁宫的时候,李贵嫔和沈俞氏等人都已经落座了,皇后穿戴着朝服,高高端坐在坤宁宫正中,正在接受后宫妃嫔和朝廷命妇的恭贺。
这两个人一走进坤宁宫,就引起了皇后的注意,容嫔一脸的怒气,和她往日和善的样子大相径庭,而沈宁这个小姑娘则是一脸惊惧,却又泫然欲泣的样子,与坤宁宫祝贺的氛围实在是不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见此,皇后关心了问了容嫔一句:怎么了这是何事这样恼怒
没想到容嫔依然是满脸的怒气,淡淡地回了句:没事,毛球被沈家的奴婢弄伤了真是岂有此理,这奴婢实在不懂规矩,竟然去逗弄我的毛球我杖责了奴婢,却没有想到那奴婢体弱,没两下就没了,实在晦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