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奔小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荆南小六
“刘晨阳!你是不是根本没打算投降!今天你给我把话说明白了!若是你不想投降,那好!我这就带人回去,让那些当兵的来,他们就不会像我这么好说话了。他们会拿着刀子架在你脖子上!而且,你说的这些条件,全都会成为奢望!”
蒋兴东是彻底的愤怒了,不惜以掀桌子为威胁,想要逼迫刘晨阳就范。他断定,刘晨阳不敢破坏和谈,因为大康的实力摆在那里,如果谈崩了,那就是刀兵相见,刘晨阳绝对没有必胜的把握!
还真别说,蒋兴东猜对了一点,刘晨阳现在的确没有必胜的把握。虽然说,刘晨阳已经开启了部队火器化的换装工作。可是火枪的产量,并不如他想的那样顺利。当初他计划一个月内造出一万杆火枪,可是缺乏科学的生产方法和有效的激励机制,逼着工匠们干活,这样的结果,造成了一个月的产量,只有不足五千。而且其中还有不少是残次品,用起来就会炸膛的那种。
这样的结果,是刘晨阳不想看到的,他气得砍了三个督造负责人的脑袋。可是依旧没有什么好效果。而且,那些造枪的工匠们,他又舍不得杀,不然谁给他造枪去只好给他们更好的待遇,希望能把这些人哄高兴了,产量和质量能提上去一点。
然而,这些激励机制弄出来,也只不过是在第二个月,把产量提高到了七千杆而已,并且,残次品依旧存在。按照工匠们的话来说,这些是没办法避免的事情,他们就这么多人,新手还非常多,能够保证这么多的产量已经是不容易了。
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刘晨阳,面对技术难题,第一次感觉到头疼。他不是搞技术的,这些东西不是拼命就能搞出来的,卡在一个关键问题上,想破脑袋都不一定能解决。他也就只能靠着这群工匠们自己去想办法。按照他开出的赏格,只要能达到一万杆产量的,每个人赏赐黄金百两!
这低效的生产力,也就导致了刘晨阳手里的部队,目前为止,也就刚刚完成三万人的换装工作罢了。离他预想的,完成一半,还差了十万八千里,现在他都有点后悔,早知道这样,当初就不把手里的火枪送出去那么多了。
所以,现在面对蒋兴东掀桌子的表态,刘晨阳还真不能让这个东郭先生就这么走了。刘晨阳强忍着自己心中想要掀桌子的怒火,努力调整自己的面部表情,摆出一副服软的神态,好言好语的劝着蒋兴东。
“蒋大人,别着急嘛,先坐下来,听我一言……有话好好说嘛。”
第355章 最后期限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在古代奔小康 ”查找最新章节!
“蒋大人,您别生气嘛,我们这些弟兄们,都是野路子出身,不懂礼数。他们也是害怕朝廷秋后算账不是,手里没有了兵马,他们就没有安全感呀。你看这样行不,我们保留一部分军队,不超过三千人。然后我们这些人也不离开桂省,就在这里养老了。其余的,只要朝廷不找我们麻烦,我们绝对不会给朝廷找不痛快。”
刘晨阳好言相劝,并且提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他这里退一步,好让谈判继续下去。听到了刘晨阳的让步,蒋兴东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刚才他也是迫不得已,心里也担心,自己这么掀桌子的行为,会彻底激怒刘晨阳。刘晨阳退出谈判还是小事,就怕他恼羞成怒,扣押他们这些文官,当做人质的话,他们估计连小命都会不保。
“嗯,你这还像句话,行吧,我在跟朝廷请示一下,看看圣上同意这个条件不哎,刘教主,不是我说你,你们要是早这么实际一点,我们也不至于费这么多时间,浪费这么多口水。这天下,还能早一天太平,这有啥不好呢”
得到满意答复的蒋兴东,抱拳告辞,回去写奏章了。刘晨阳看着他离去,自己心里也是越发的不安。朝廷看来已经准备好了,不然,蒋兴东不会这么有底气敢在我面前掀桌子。看来,战争越来越近了,我得快些做好准备!
回到驻地的蒋兴东,立刻写起了八百里加急。不仅是刘晨阳有预感,就连蒋兴东也预感到,朝廷对于白莲教的耐心是越来越小了。如果这次还不能成功,恐怕离朝廷大军出动也不远了吧。
“蒋大人……蒋大人……”
“哦各位同僚,来找我何事啊”
蒋兴东这刚刚写完奏章,就听见了门外传来了敲门的声音,他走出去一看,原来是跟他一起的劝降团成员。他们一个个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找蒋兴东,希望能从他这里听到什么好消息。这些日子以来,他们也没闲着,游走于各路渠帅,但是屡屡碰壁,让他们的心气,没有刚来的时候那么高涨了。
“蒋大人……我们听说,您去找刘晨阳教主了。不知道,这次……唉,谈了这么久,其实他们压根没准备投降吧……其实我们早该看清楚的。”
“不!各位同僚们,刘晨阳一定会投降的,咱们的付出一定会有回报的。你们看,我手里的这封八百里加急,就是刚才,刘晨阳教主新的条件。这次,他们已经让步了,不强求保留一半兵力,不强求爵位和官员的选拔权利。他们只要保留三千人马,并且留在桂省养老,我想这样的条件,朝廷会同意的。咱们这次和谈一定能够成功!”
蒋兴东兴奋的回答着这些同僚们的疑问,给他们打了一剂强心针一般,让这些已经不抱希望的人,再次充满了对和平的渴望。蒋兴东这个回答,来得是多么的及时,这群已经觉得心如死灰的人,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一样,顿时兴奋得手舞足蹈。看来,他们和谈成功有望,这次建功立业有望,将来功成名就有望了!
“哦!真的吗还是蒋大人厉害!”
“哎呀,看来这下子,真的成功有望了呀,太好了,我们这都来了快三个月了,总算是见到成功的曙光了!”
“终于听见他们松口了,哈哈哈!苍天有眼啊!”
看到同僚们这么兴奋的神情,蒋兴东也是颇有感慨。他们这些在京城养尊处优的人跑到这个战火纷飞的地方,不就是为了能够搭上这最后一场大战的顺风车,捞取军功,成就百世流芳吗如今,终于看到了成功的希望,他们怎么能不激动呢ok作文网
八百里加急被飞鸽传书飞快的送往了京城,蒋兴东等人在焦急的等待着朝廷的回复,而刘晨阳,则是秘密加快了军事部署。刘晨阳的动作非常隐蔽,把蒋兴东等人瞒在鼓里,但是瞒不住朝廷的探子。很快,另一封八百里加急,也从潜伏在南宁城里面的锦衣卫手里发出来了。上面只有简单的几行字:白莲教正抓紧备战,似乎不想和谈……
朝廷接到两封八百里加急之后,立刻陷入了疑惑之中。主和派认为,这次白莲教提出来的条件,应该是很不错的了,如果答应了他们,那么这次很有可能就不用出动大军。
而主战派认为,这完全就是白莲教放出来的烟雾弹,不然他们为什么一边提出条件,一边还要整兵备战呢蒋兴东那些劝降团的成员,都被他们耍得团团转呢!
两方人在皇帝面前,各自坚持自己的意见,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时间吵成一团,弄得皇帝头都感觉大了几圈。如今朝廷文武对立的情况是越来越明显了,这些人,以前只是就事论事,现在逐渐有了“你同意的我就要反对”的趋势,丝毫没有了当初一心为公的样子。唉,皇帝对于这种情况十分的担忧。
如今,他的年纪也是越来越大了,精力也不如从前了,面对他们这些人的吵闹,有点力不从心的样子。头疼的毛病也是越来越严重,现在,皇帝又感觉到自己头疼欲裂,真是岁月不饶人啊!
皇帝看了一眼太子,心中才有了些安慰。至少,自己的这个儿子已经逐渐长大,并且成熟了起来,今后,他一定会是一个好君王。不过,目前还是得为太子创造一个和平的环境,总不能交给自己儿子一个烂摊子吧。
所以,皇帝有了决定。不管是白莲教真投降,还是假投降,他最后给出了一个期限。那就是今年九月之前!若是不按照和谈规定的条件,还这么拖着的话,那么时限一过,朝廷的大军就将压境!
皇帝心里也对这群白莲教的叛军们失去了耐心,虽然他很不想打仗了,但是这群乱臣贼子不识抬举的话,那么就让他们见识见识大康朝廷的军事力量吧。
“朕不想战争,但是朕!也不怕战争!”
朝堂上,皇帝一锤定音,下面争吵的大臣们也无话可说。看来这已经是皇帝最后的耐心了,既然自己的陛下做出了决定,那就是金口玉言,无法更改。他们这些做臣子的,只需要按照指示去办就好了。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现在已经是八月初了,留给白莲教考虑的时间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若是白莲教真心想投降,这点时间完全足够他们自己内部统一思想。但是,若是白莲教不愿意投降,那么这一个月,就不够他们做好战争准备的。皇帝的这个期限设定的,可谓是逼着白莲教做出选择,是战是和!你自己看着办!
朝堂上做出的决定之后,蒋兴东一接到消息,就立刻找到了刘晨阳。告诉他,朝廷已经给出了最后的期限,必须在九月初之前,白莲教放下武器投降,按照现在谈好的条件,不允许再更改。若是没按期做到,不管之后你们有什么借口,朝廷都不会再和你们谈了,直接派兵平定西南!
“一个月的时间吗嗯哼……大康的皇帝真是好算计呀,这是打算完成秋收之后,立刻就出兵。留给我们的时间……呵呵,看来他们是算准了我一个月之内没法完成战争准备。真是好算计呀!佩服佩服!”
刘晨阳听到最后期限,皱起眉头,面色凝重。本以为能够拖到冬天去了,可是没想到,朝廷比他想象中的要聪明得多,刚好卡在秋收完成,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多了。
第356章 兄弟聚首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在古代奔小康 ”查找最新章节!
“定国!圣旨到了!你快出来接旨!”
一大早的,小舅子言星就在武定国的门外嚷嚷了。武定国听到这个声音,瞌睡立刻没了,一个机灵的从床上滚下来。
“快!帮我穿衣服,拿那套官服!就是黑色的那个!”
武定国急忙忙的穿起内衣内裤,一边还让床上睡眼朦胧的言月赶紧起来帮他着装。言月这个时候还有点起床气,昨晚武定国睡在她这里,晚上两个人弄得太晚了,现在还犯困。言月支起身子,噘着嘴,丝毫不在乎自己大片的春光乍泄。
“讨厌啦……一大早的宣读什么圣旨呀!真是的,老娘还没睡够……”
“行啦,别贫嘴啦,赶紧的,别让天使等太久了,你弟弟这么早跑过来,估计是关于出兵的事情了,所以你也赶紧的,穿好衣服跟我出来。”
言月一听武定国的这番话,立刻来了精神,打仗什么的最好玩了!一个鲤鱼打挺,言月利索的翻身下床,一丝不挂的先给武定国拿衣服去了,手忙脚乱的帮武定国穿戴好,自己才开始穿衣服。
武定国收拾了一番,来到客厅接旨,这个时候,朝廷的传旨太监已经喝完了一杯茶了。武定国赶紧上前告罪:
“对不住对不住,昨晚忙太晚了,没起得来。让天使久等了,还望恕罪……”
“呵呵呵,武伯爷客气了,是我们来太早了,倒是打扰了武伯爷的好梦呀。”
这个传旨的太监倒是个好说话的人,并没有怪罪武定国的意思,而且这话说的漂亮,让武定国顿时心生好感,他心里估摸着,待会儿给这个公公的红包,要包的厚一点才好。
“行了,武伯爷,此次圣上发的是密旨,因此,就不便当众宣读,您接旨之后,阅后即焚!”
这位传旨太监一脸严肃的告诉武定国,这次的圣旨非常秘密,这让武定国心中咯噔了一下。该不会是有什么秘密任务吧难不成……
“澧县县伯,武定国接旨!”
“臣,武定国,接旨!”
还没来得及多想,传旨太监已经开始走流程了。武定国条件反射一般的跪在地上,双手举高,而传旨太监从怀里掏出来一竹筒,上面用火漆封着,看样子,没有被人打开过的痕迹。传旨太监,将这个火漆封着的竹筒交给武定国,传旨完成。
武定国起身当着太监的面,拆开了竹筒,从里面取出来一张黄色的锦帕,上面写了些内容,武定国读了之后,立刻就有点哭笑不得的感觉。果然是秘密任务,而且这个秘密任务还真是有点难为情,怪不得皇帝要用这样的方法给武定国下命令,这事情,的确不好明说。
“武伯爷,您既然已经看过了,那么还请立刻焚毁这张圣旨,我们也好回去复命。”
“哦,好的,公公稍等。”
武定国让人取来火折子,当着这位传旨公公的面,烧毁了这张圣旨。看着圣旨逐渐在火中化为灰烬,传旨太监松了一口气。他的任务总算是完成了,心中的一块大石头放下了。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武定国招待这位公公了,这些事,自然不用多说。
“我说姐夫呀,密旨里面说了啥呀能给小弟我透露一点吗是不是要打仗了,让我们提前进攻”
等传旨太监走后,言星神秘兮兮的靠近武定国,想从他这里打探一点消息。就连旁边的几位老婆,都不由自主的竖起了耳朵,十分好奇这密旨里面写了什么。
这可就让武定国觉得为难了,自己这个小舅子,刚刚关系才好了这么一点点。他到底是该说还是不该说呢而且自己的身边人,都好像想要知道的样子,这是个比较头疼的问题。于是武定国眼珠子一转,说:
“嗯,这件事事关重大,你们能保密吗”
武定国压低身子,神秘兮兮的把几个好奇心特别重的人拉过来,围成一个小圈子,好像一副要把秘密告诉他们的样子。豆豆盒
“嗯嗯,肯定保守秘密!”
“这没问题,咱们夫妻荣辱与共,肯定不会泄露出去!”
“相公,我会守口如瓶的!”
……
……
一个个拍着胸脯保证,武定国很是欣慰,于是他也高兴的拍胸保证!
“嗯!我的想法跟你们一样,你们能做到,我也能!”
得,信誓旦旦半天,武定国把他们都给耍了,这几个人一哄而散!
“切……不说就不说嘛……”
看着几个人欲求不满的离开,武定国也是叹了一口气。这事情,不是我不想告诉你们,而是这事真不能让太多人知道了。有时候,一些事情必须得去做,但是绝对见不得光!
不过,除了密旨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好消息,那就是这次平定西南的战争,太子要帅军亲征!
太子殿下这次南下,不像上次,是微服私访的性质。这次,是带着兵马的,而且不是别的兵马,就是凯旋军的精锐,五万人!朝廷的这一番动作,也真正代表了朝廷的决心。要打要和,就在这一个月内见分晓了。这次太子率大军南下,也是为了给白莲教一个信号,朝廷已经做好准备,下定决心要收复桂省了,识相的就快点投降!
武定国听到这个消息,是有喜有忧。喜的是太子哥哥要来了,几兄弟真的能实现在战场上纵横捭阖的梦想了。但是忧得是,这次凯旋军南下,岂不是自己的老爹也要跟着过来了老爹来到南方,自己要不要认呢这是个头疼的问题。
唉,先不管了,来就来吧,反正今后是要认的,早一天晚一天没啥关系,就怕到时候,自己的老爹知道了,会怎么暴跳如雷还说不清呢。嗯,看来找个时间,把母亲给接过来才是正事。
几天后,太子还没到,武定国却迎来了几个新客人,这可让武定国有点喜出望外。
“阿屎!唐哥儿!昕爷!升哥!哈哈哈,你们几个怎么来了啊”
“咋的不欢迎是怎么的”
武定国的几个兄弟到了,可把武定国给高兴坏了,赶紧上前拉着这几个人的手,就像是见到了久违的亲人一样。不过,最近,唐行可就有点翘尾巴了,一开口就顶了武定国一句,谁叫这几个兄弟里面,目前为止就只有他真的击败了一支白莲教军队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