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在古代奔小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荆南小六

    “哈哈哈,我早就盼着你们来了。哪能不欢迎啊,快请进,进屋坐!”

    武定国拉着几兄弟的手,把他们领进了屋。这次他们几兄弟能够聚首,也是借着太子南下的便利。这不,太子来了,总会选一个地方,见见所有领兵的将领吧,而武定国的苗疆也刚刚完成建设,正好需要太子来巡视一番。这下子,也就两件事情一起办,所以,才有了史习焜他们来到苗疆的机会。

    “嘿嘿!定国!可以啊!你看看你这不声不响的,就拿下了苗疆!乖乖,当初你被绑架的时候,我们还担心的要死,现在好了,看你这样子,生龙活虎的,估计日子过得不错吧。”

    “是啊!阿屎,你又不是不知道,这个没良心的,自己跑到苗疆来,不仅把十万苗兵给搞定了,而且还娶了两个漂亮的姑娘,啧啧啧,这简直是幸福到掉渣了。说起来我都有点嫉妒了。”

    “就是就是,居然结婚也不叫我们几个喝酒,那这顿酒可不能少了,得补上,而且你武定国得重罚,喝一坛子酒才行!”

    兄弟见面,有说有笑,似乎有说不完的话一样,武定国这个时候心甘情愿的接受兄弟们的埋汰,心里却十分温暖。有这么几个知己,人生才不孤单呀。




第357章 老爹没来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在古代奔小康 ”查找最新章节!

    武定国在接到太子要来的消息之后,第一时间开始组织起苗疆进行卫生大扫除工作,颇有点像后世接受中央领导来视察一样的感觉。整个苗疆知道太子要来,也是激动不已,这可是破天荒的头一遭啊,中原皇帝的继承人要来苗疆了,自古以来貌似没有过这样的事情。所以,千万不能怠慢了,得给太子看到,咱们苗疆是一个怎么样的新天地。

    武定国的几个兄弟们也没闲着,虽然说第一天找到武定国的时候,这几个人再次喝得烂醉如泥,尤其是,这次武定国把言月给拉进来,场面相当的火爆,就连言星也没被他姐姐给放过,全都给喝趴下了。

    这样子的霸气亮相,给武定国几个兄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再也不敢随便到武定国家里喝酒了,乖乖,家里有个酒仙怎么搞以后喝酒时候,坚决不允许带自己老婆上阵!妹妹的!本来想好好整一下武定国,让他一个人逍遥快活,结果倒好,让言月教做人了,自己出了个大洋相。

    喝了酒之后,第二天,武定国找到了兄弟几个,他提出了一个想法,准备在太子来到苗疆的这天,举办一个大阅兵活动。让太子和北边来的都拉出来展示一下军威,也好给即将出征的将士们,鼓舞士气。这样的想法,得到了兄弟们鼎力支持,他们也想着给太子哥哥送个什么好礼物才行,武定国这个主意正好。

    而且,他们这些团练部队,向来被北方的几大军团看不起,认为他们是乡巴佬组成的部队,完全是凑份子,混军功的人,这可把湘军团练给气得不轻。嘿嘿,战争还没开打,但是我们先从军威军容上,找回一点场子才行!

    这个想法,汇报到苗疆最高军事统帅鲁国公那里,立刻就得到了鲁国公的批准。鲁国公笑呵呵的说:

    “凯旋军是我亲手训练出来的队伍,而苗疆的队伍继承了振武军的衣钵,再加上湘军团练也是我带出来的,哈哈哈,这样倒好,我倒要看看,我手下的学生们,到底是谁更加会带兵!”

    还真别说,鲁国公这几年不声不响的,的确是带出来了三支大军的样子,颇有种军校校长的意思。如今平定西南的四支人马里面,有三支是他亲自带出来的兵马,乖乖,这样子可不得了。怪不得皇帝会选择鲁国公当这个西南大都督,总负责平定西南的任务。

    于是,整个苗疆再次沸腾了起来,到处是忙碌的人们。武定国这次借机开展新的,扩大化的苗汉投资交流会,更加为这次盛会添了一把火。

    从武定国家里人的表现就可以看出来。首先是大老婆张芷宁,最近她都连续加班,好几天都没回家,直接睡在了办公地点。他总管后勤部,这么多人来到苗疆,她这会儿都快忙不过来了。

    然后是小芳芳,或许她还算是相对轻松的,每天还能回家,只不过她也累得够呛,回到家之后,除了吃饭,她连动都不想动了。唉,没办法,这次太子身边的安保工作,是由她一手带队的,虽然娜珠还时不时的安排人帮她,可是她依旧累得够呛。

    娜珠就更不用说了,苗疆情报局是全力抽调人手,展开苗疆全境的安全保护工作,这可是重中之重,万一白莲教派刺客伤到了太子,那可就乐子大了。所以,这几天,娜珠也没回家,

    言月更是把床都搬到了军营里面,因为武定国说了,要搞大阅兵。所以,言月可是牟足了劲,要把手下的兵马带好,给自己长脸,也给自己的父亲,自家的振武军,重振军威!不仅是言月,可以说整个黔国公府都在军营里面了。

    而武定国自己的姐姐,姐夫,两个人为了苗汉投资交流扩大会的事情,忙到脚不沾地。就连刚刚到了苗疆的武母,也没闲着,她主动帮自己的儿子,担负起了负责训练战场医护兵和战地医院的组建工作。

    而我们的武定国,自然也不会闲着了,所有事情,他几乎都要负责与监督,反正老婆们都忙去了,他索性也就不回家了,住在了办公室里面。全家人都加班,啧啧,这可真是罕见的一幕。

    终于,时间慢慢的来到了八月中旬,太子殿下的队伍,已经快要到达苗疆了。据前锋派来通报消息的将士报告,太子的队伍已经进入了苗疆的地界,朝着武定国所在的遵义府开拔过来。

    大军过境,真是一个个浩浩荡荡,还好武定国前期苗疆的建设,把修路放在了第一要务。不然太子的队伍要在苗疆境内行进,那可得费不少事才行。当然,过路过桥的费用,武定国早就提前和各路苗寨说好了,全部由苗疆都护府统一补偿。

    “嗯,算算时间,太子大哥的队伍应该三天之后,就能到遵义城了。快,传令下去,让参加检阅的军队做好准备,这次可要亮出咱们苗疆大军的威风!”牛吧文学网

    “是!武大人!”

    武定国下达了最后准备的命令,各方人员抓紧时间完成最后的准备工作,就等着太子到了的那天,好好的在他面前露一把脸!而这个时候,武定国突然接到了太子派人送过来的一封信,武定国打开一看,上面只写了四个字——你爹没来。

    看到这样的结果,武定国叹了一口气,心中有种说不出的失落感。看来,父子相认的时机,还没有到,老天爷并不愿意让他们父子就这么相认。这个消息对于自己来说,可有可无,只是母亲那边……唉,母亲虽然嘴里说不想见老爹那个负心汉,可是行动上,却怎么也掩盖不住,就连给张芷宁的铜镯子也暂时要了回来,戴在了手上,就连睡觉都不取下来。

    “爹……你知道吗其实娘真的很想你……唉……”

    武定国望着北方的天空,叹息着说了一句。

    “定国……”

    “哦,爷爷啊,您快请坐,我给你倒茶去。”

    鲁国公一脸面色无奈的来到了武定国的办公室,武定国赶紧起身给爷爷倒茶。鲁国公接过武定国递过来的茶杯,也是叹息的说:

    “定国,我想你已经知道你爹这次没来苗疆了吧。”

    “嗯,是的,刚刚接到了太子哥哥的来信。就说了四个字,你爹没来……”

    武定国把太子给他的信拿给鲁国公看,鲁国公只是苦笑着摇了摇头,自己这个义子兼女婿,唉……真是个天下最大的糊涂蛋!而自己的那个女儿,也真不是个省油的灯。他这次来的目的,也是要告诉武定国,他爹为什么来不了。至于武母那边,他实在是不好意思开口解释原因。

    “定国,其实,这次你爹他本来应该随着大军过来的。只是你娘……额,我是说你爹现在的老婆,也就是我女儿,算起来你该叫她姨娘。”

    “嗯,爷爷,这个我知道,你就直接说是我姨娘就好了,其实我认你这个爷爷,也会认这个姨娘的。”

    “唉,那就好……你姨娘啊,她在家里哭哭闹闹的,不允许你爹来南方。再加上,你爹的功劳已经是非常巨大了,再来南方,就有点功高震主的嫌疑了,所以,你爹这次亲自上书请辞,留在家里,没过来。”

    “嗯,我能理解,其实爹他做得对。北方战争的首功是爹,这次平定西南,是最后收关的机会,他不来,把立功的机会让给别人,这样的做法是正确的,我不会怪他。”

    “只是你娘那边……唉,我刘家最对不起的,就是你娘了,这几天,我都不知道怎么去面对月娥(武母的名字)。”

    “爷爷,这点您不必担心了,我会去跟娘好好解释的。其实等了这么多年了,再等几年也没关系,我不是迟早要上京城的吗到时候自然也就见到了。”



第358章 传家宝太少了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在古代奔小康 ”查找最新章节!

    武定国最终还是在晚上的时候,找了个机会,告诉了母亲,自己老爹没能来苗疆这个事实。母亲听了之后,脸色一阵惨白,却笑着说:

    “哟,我当是什么事呢……不就是那个没良心的没来吗唉……这算个啥……呜呜,他不来就不来,反正这么多年,他也从来没关心过咱们娘俩!呜呜呜……”

    说着说着,武母就开始掉眼泪,一边哭一边倔强的说着武定国老爹的坏话。武定国赶紧将母亲搂在怀里,安慰这个饱受苦难的女人。武定国在心里不由自主的感慨:

    “爹啊!你真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男人,有我娘这么爱你的女人,不知道你是前世拯救了银河系还是拯救了宇宙,唉,这么好的女人,你居然能不珍惜。爷爷说的真是没错,你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糊涂蛋!”

    母子俩就这么相拥着,坐了好久,等到武母逐渐止住了哭泣,武定国才开始告诉母亲,自己父亲为什么没来的原因。并且把老爹担心功高震主的理由,给自己母亲掰开了,讲透了。武母也是个明事理的人,武定国这样解释之后,她也理解自己丈夫的做法。的确,这个节骨眼上,若是刘继勋来到了苗疆,继续带兵进攻,没准真会落一个功高震主的嫌疑。

    只不过,没能见到多年未见的丈夫,武母心里还是有点失落的。她不停地在嘴里念叨:

    “唉,好不容易孩子们都在这里,若是他能来,可就一家团圆咯……”

    武母念叨着,也逐渐感觉到累了,武定国等母亲睡着了之后,才离开了房间。走到房门外面,正好就遇见了四个老婆,都在等着他。

    张芷宁见到武定国一脸的担忧,于是上前开口问:

    “定国……母亲她……”

    “唉,没事的,母亲她已经睡下了,只是心情不是太好,喏,芷宁姐,这个铜镯子,母亲让我给你。你好好收着,没准上京城的时候,母亲还要用。”

    武定国把铜镯子递给张芷宁,这件传家宝,也是目前唯一的,父亲送给母亲的礼物了。这铜镯子虽然价值不高,但是却是母亲的一份思念,一份寄托所在,当年即使是再困难,母亲也没舍得当掉这个镯子。

    张芷宁默默的收下镯子,把它戴到了手上。她所有首饰里面,最金贵的,就是这个铜镯子了,哪怕是镶满宝石的金镯子,都不及这个镯子的万分之一。这不仅是母亲的定情信物,更是她和武定国的定情信物。有道是,金玉有价,真爱无价。

    其余的几位妻子,看到张芷宁拿到镯子,也是眼馋得不行。这群傻老娘们,不爱其他的漂亮镯子,偏偏对一个铜镯子这么眼馋,真是搞不懂这群女人的想法。

    “定国……这样的镯子还有吗我也想要一个……”

    “是啊,相公,我也想要一个……”

    “就是就是,应该每个人发一个,凭什么就只给芷宁一个人呀……偏心!”

    小芳芳,娜珠,言月,这三个不省事的女人,一下子全都围上来了,纷纷想要一个同样的铜镯子。武定国立刻就有点头疼了。这可是传家宝,因为只有一个才显得珍贵,这要是搞批发,那还叫什么传家宝哦。不过,还真别说,这样的铜镯子,还真能搞批发,毕竟这也不是什么珍贵的物件。

    “行行行!都要是吧,到时候,我请个铜匠,给你们一人打一个,不!打十个!这总可以了吧。”

    “哼!不要……那样的镯子,根本没芷宁姐手里的这个珍贵。我才不要呢。”

    “就是就是……定国,咱么武家还要什么其他传家宝没呀,总不能只给芷宁一个人吧,我们出门,没个传家宝戴在身上,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了。”

    “对!定国,别看我们是后进门的,但是我们也是武家的媳妇,得公平对待!”比比电子书

    老二老三老四开始造反了,这可怎么搞武定国朝着张芷宁投出了一个求助的眼神,仿佛在说:

    “你这个当大老婆的,快出来镇一下场子呀!”

    可是,张芷宁却微微一笑,然后给了武定国一个无可奈何的眼神,那意思仿佛在说:

    “你自己造的孽,自己解决,不关我的事哦……”

    武定国欲哭无泪,只好自己绞尽脑汁的想想,自家还有啥传家宝,唉……做男人真是太难了!

    ……………………分割线……………………………………………………

    太子是第二天上午到达的,虽然他沿途已经感受到苗疆的热情,但是如今真的来到苗疆的大本营,这里热烈的气氛更加让人感觉到火一般的盛况空前。太子带来的五万大军,已经按照先前联系好的,只安排三千人跟着太子,进城接受百姓们欢呼,其余的人,先行转向,到为他们修筑好的军营里面驻扎。

    当太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面的时候,大家都激动的欢呼了起来,排山倒海的热烈欢迎声,还有沿着道路一字排开的盛装苗家少女们,此刻,音乐响起,这群少女们开始齐声唱起山歌来,配合着她们身上那明晃晃,挂满全身的银饰,真是一幅壮阔而靓丽的画面。

    太子骑在马上,看着武定国给他弄出来的这种夹道欢迎,简直有点哭笑不得。别人家最多找些百姓,高呼几声太子千岁,陛下万岁之类的欢迎词,这个武定国倒好,从哪里找来这么多漂亮的苗家阿妹搞得我这个太子好像是来逛窑子似的。

    这其实也怪不了武定国,还不是因为娜珠的那些个姐妹们。这群难伺候的小姨子,找到了武定国,非得要亲眼见见太子殿下。武定国就搞不明白了,一个胖子有什么好看的,稀罕得跟大熊猫一样。可是架不住这群小姨子的软磨硬泡,只好想出这么一个法子,让她们盛装站在道路两旁唱山歌欢迎太子殿下。

    哎嘿,还别说,这群小妮子打扮起来,然后站成这一排排的,还真挺好看的。至少,从视觉上,一群娇滴滴的苗家妹子夹道欢迎,这爽得,简直难以用言语表达。

    太子的队伍,逐渐走进,武定国赶紧率领手下的文武官员迎了上去。武定国更是亲自给太子牵马,以示尊重。走到城门口,太子立于马上,接受一众百姓的跪拜。

    “拜见太子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百姓们的声音响彻天际,太子十分开心的向他们招手示意,随后便免礼平身。把这一套戏码做足了,太子才下马,来到武定国的身边,凑近他问道:

    “老五!你这是搞什么啊,这么大阵仗,搞得跟我父皇来到这里似的,还有啊,那一群苗家妹子是怎么回事一个个看我的眼神,就像看某种进贡的稀有动物一样……怪吓人的。”

    “嘿嘿嘿,大哥,别见怪,那都是亲戚,我小姨子。她们非要见见太子长啥模样,我又不好拒绝,只好出此下策。嘿嘿,你就说爽不爽吧……嘿嘿嘿……”

    “哎嘿,我去,不过说真的,挺养眼的哎……”

    两兄弟鸡贼的笑成一团,武定国趁机从随从手里接过来一大碗酒。端到太子面前,笑眯眯的看着太子说:

    “太子哥哥,没办法,这是苗疆的老规矩,我也不能给你例外了,你得当着大家伙的面,把这一碗酒给干了。”
1...164165166167168...2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