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奔小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荆南小六
“武案首,您这是怎么了这么着急。”
“快!我有……呼呼……急事……要见老侯爷!”
房门不知道武定国有什么着急的事情,不过看他这个样子,估计事情不小。连忙开门,让武定国进来。
“哦,找老爷啊,老爷在书房呢。”
“多谢!”
武定国一进门,马不停蹄的往史岚清的书房跑过去。很多丫鬟仆人们,就看见武定国迅速的跑过身边,留下一阵风,卷起地上几片草叶子。
“祖师爷,不得了啦!”
武定国边跑还边喊,自然是惊动了府里面的人。史习焜这个时候正在书房里面看书,听见武定国大喊大叫的,连忙出门看看是怎么一回事,还没等他开口,武定国已经从他门前跑过去了。
第124章 气象学?胡说八道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在古代奔小康 ”查找最新章节!
史岚清正在书房里面写字,自然也听见武定国的叫声,起身到了门口,就看见武定国拿着一本小册子,火急火燎的跑过来了。
“定国!你这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到底什么事情,让你如此惊慌失措的”
史岚清有点不悦,试想一个愣头青慌慌张张的在你家里大喊大叫“不好了,出事了!”你会开心吗
“咳咳,不好了,祖师爷,洪水就要来了,这一次,估计是百年一遇的大洪水,咱们得赶紧做准备!”
“荒谬!你抬头看看,这么大的太阳,怎么可能发洪水,我看你自己脑子进水了!”
史岚清劈头盖脸的就是一顿骂,武定国硬着头皮顶着,同时也趁机喘几口气,刚才跑得太着急了,现在还有点喘不过气来。
“祖师爷,我们进去说,我这么说是有我自己的理由,并不是无理取闹。”
武定国示意进书房再说,史岚清只是斜眼看了武定国一下,便让他进来了,他倒是要听听看,武定国能说出个什么理由来。
武定国进了书房,也不客气,抓起桌上的茶壶,就往自己喉咙里灌水,他跑的嗓子都快冒烟了。喝了水之后,总算是缓解了一下。
他用袖子擦了擦嘴,平复了一下气息,对史岚清说:
“祖师爷,我刚才听我们家的二叔说,桂南和江南省,都遭了风灾,您应该都知道了吧。”
“嗯,这个我知道,昨天刚刚送来的公文通告,圣上已经开始着手准备救灾了,这次我们潇湘省需要调集不少粮食过去。怎么,这和大洪水有什么关系吗”
史岚清自然是知道这两个省遭遇了风灾的,其实,他早就习惯了,因为大康朝的东南沿海,在这个季节,常常遭遇风灾的,大多发生在闽浙之地,偶尔会发生在江南省和桂南省。如今,只不过是沿海狂风暴雨罢了,这和潇湘省还差着好几百里路呢。
“哎!我的祖师爷啊,这里面当然有关系啦。这台风登陆,会从海里带来大量的水汽,它们借着风力,往内陆一路铺开,遇上山脉阻挡,就会停在那里,然后云层向上攀升,遇到高空的冷空气,就会变成雨滴,落下来。到时候,咱们潇湘省就是一片雨水连天。
您别看现在艳阳高照,估计过不了多久就要变天了。先是狂风大作,然后就是乌云满天,紧接着就会是连日的倾盆大雨。您想想,现在河里面的水位还没退下去,这要是连续几场大雨,还不得洪水滔天啊,咱们得通知老百姓们早点做好准备才行!”
武定国手舞足蹈的,尽量想把这些话,说的简单一点,不过看着史岚清还是一脸不相信的样子,武定国觉得,自己的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
“你说的什么水汽冷空气这些都是什么东西,我从古籍里面从没听过。不过我大概明白你的意思了,你就是说,这些台风,也会影响到我们潇湘省这片地方是吗”
史岚清皱着眉头,他实在有点难以明白,武定国嘴里怎么老蹦出这么多稀奇古怪的词语,不过武定国要说的意思,他大概猜到了。只不过,他还是有点不能相信,海边到这里相距将近好几百里,风怎么可能吹这么远,更不用说带着海里面的水。
其实这并不怪史岚清,毕竟他没有学过气象学这门课程。武定国的推测,是因为他学过气象方面的知识,知道台风带来的连锁反应,可是放在这个时代,就有点太超前了。别人乍一听武定国的说法,就会这样想:
风把海里面的水,吹好几百里,然后到潇湘省就全部落下来,听着就像是神话故事一样,你咋不说还有龙王呢
“哈哈哈哈,我实在忍不住了,抱歉,爷爷,笑死我了。”史习焜这个时候从房门外绕出来,他刚才一直在听他俩的对话。听到武定国这么一番超前的解释,史习焜就憋不住笑了。
“武定国,我觉得你应该去茶馆里面说书,你这口才,估计用不了多久,你就能成为岳州城里面最有名的说书人。你这瞎话,讲的跟真的似的,我差一点都信了。哈哈哈,抱歉啊,我实在是有点不吐不快。你别在意。”
史习焜捂着肚子笑弯了腰,想起武定国手舞足蹈的解释,他就像是在看一场猴戏一样。这武定国真是太逗了,难道是老天爷看他太无聊,派来给他解闷的吗31小说
“唉!你们怎么不相信我说的呢!这是气象学的知识!我说的都是真的!你们看着吧,过不了几天,就会狂风大作,暴雨就要来了,再不准备好,就来不及啦!”
武定国急的有点跳脚,可是史岚清和史习焜仍然是一副我不相信的样子,这让武定国又气又急。
“气象学胡说八道!好啦,定国,你别在这里瞎胡闹了,你有这心是好的,可是有些事情,你也要深思熟虑,不能信口开河。你要知道,将来你也会走上官场,主政一方的,若是这样毛毛躁躁的,将来怎么治理一方百姓你回去吧,好好反省反省!”
史岚清不悦的看着武定国,自己这个徒孙真是不知道轻重。洪水这事情,事关民生,怎么能够信口开河,难道武定国以为自己是上算五百年,下算五百年的神仙不成。虽然说得好像是有道理的样子,可是作为潇湘省最大的官员,史岚清不可能因为武定国的片面之词就下令让各地官员做好抗洪准备。
若是洪水没来,他史岚清岂不是威严扫地更不用说,他以什么理由让各地官员去行动了。看在武定国一片好心的份上,史岚清不想追究此事,不然,定要给武定国挂上一个妖言惑众的罪名。
史岚清下了逐客令,武定国着急又很无奈,的确,他冷静下来想想,自己的言论,实在是过于天方夜谭。常言说,领先半步是天才,领先一步就是疯子。他这估计都领先好几百年的知识,放出来不易于神话故事。
“唉……好吧,学生告退。学生回家闭门思过,打扰祖师爷了。”
武定国神情落寞的拱了拱手,向史岚清告辞。
史岚清叹息了一口气,挥了挥手,让武定国赶紧离开。史习焜上前,搂着武定国的肩膀,以示安慰,自己则对史岚清说:
“爷爷,我送送定国,晚饭我就去定国家吃了啊。”
“嗯,去吧,好好和定国谈谈心,别让他每天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了。”
史岚清回到书桌前,拿起笔,继续写他没写完的字帖。史习焜则是搂着武定国出了门,一路上叹气的说:
“唉,要我说你什么好这发洪水的事情,是你能预知的吗你以为你是谁钦天监的那些神棍啊他们还能预计地震呢,结果呢,没一次讲对了的。脸被打的啪啪响,甚至还有人被安上了欺君之罪,流放岭南。”
史习焜的安慰,在武定国听起来,有点逆耳,他心里难受委屈。恨不得讲一句
“你们这群没文化的土鳖,到时候洪水真的来了,可别怪我!”
他们没注意到的是,这个时候,原本轻微的风,开始越来越大了,当走到武定国家门口的时候,已经变成了狂风呼啸,肉眼可见的,天边来了一大团云,速度很快。
因为大风的到来,地面上那些铺开来晒的稻谷,都被吹得满天飞舞,老百姓们急忙全家老小动手,收谷子,不然大风把一年的收成全都吹走了,都没地方哭去。
武定国和史习焜都不由自主的停下了脚步。武定国更是面色凝重,史习焜在嘴里不停的嘀咕。
“我滴个乖乖唉,定国,你他娘的说的是真的啊!狂风说来就来了啊……”
“阿屎,你赶紧回去报告老侯爷,不知道还来不来得及。”
史习焜听完,点点头,撒腿就跑,武定国看着他离去,自己脸色,就如同天上的乌云一样凝重。
“洪水,果然还是要来了……”
第125章 大雨倾盆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在古代奔小康 ”查找最新章节!
到底是被武定国给说中了,大雨果然如约而至,给嘲笑他的人们一个响亮的耳光。可是武定国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大灾之年,不知道有多少老百姓要流离失所了。
武定国写的那些个抗灾小册子,已经被史岚清派人取走了。据说是要连夜赶印,给各个州县分发下去。
大雨在淅沥沥的下个不停,抬眼望去,到处是抢收庄稼的人。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辛苦了一整年,就为了这点粮食,如今这要命的大雨来了,为了活命,也顾不上一身泥水了,能抢收多少算多少。
“哎哟妈呀!姑爷,你可真是料事如神啊,我洞庭小白龙彻底服了!你简直比咱水寨里面的军师还要厉害。”
二当家冒着大雨跑了回来,之前他到粮商的铺子里去收购陈粮。刚拉回来,还没装船,就遇上这倾盆大雨了。
粮商的伙计冒着雨找到他,希望他能把粮食退回给他们。还编了个理由,说是粮食发霉了,自己良心发现了什么的。
二当家又不是傻子,想着自家姑爷这段时间一直坚持会有大洪水,他还能不明白这些粮商的心思吗无非就是囤积居奇,趁机涨价呗。
当机立断,二当家就戳穿了粮商伙计的小把戏,把粮食给带了回来,组织人手赶紧入了库。
好在武定国建的粮仓足够大,而且家里面还有不少空房间,这么多粮食,都给装下了。
所谓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庄子里的亲戚们,现在是心里踏踏实实的。自家姑爷这么有远见,准备了充足的物资,他们只要在家里安安稳稳的度过这个洪水就可以了。再也没人说什么“败家姑爷”的话了,脸被打的红彤彤的,那还好意思。
“二叔,辛苦了,我叫芷宁给你们准备了姜汤,大家伙忙完了都去喝一碗,然后洗个热水澡,换身衣服。这天气可千万别生病了。”
“哎,好嘞,姑爷,现在你说啥,我们就干啥,绝无二话。大家伙都服了你。你不知道,前段时间骂你是败家姑爷的那些个家伙现在的嘴脸啊,啧啧啧,都羡慕我们家有个聪明的姑爷。”
二当家扬眉吐气,一扫前段时间被人说闲话的郁闷。现在走起路来都是飘着的,哼哼,叫你们目观短浅,看不懂咱们姑爷的高瞻远瞩吧,殊不知自己也一样曾经不认同武定国。
“呵呵,二叔,咱们不说这些了,我还有件事情需要你帮忙去办。”
“姑爷你就吩咐吧,这种跑腿的事情你就交给我就好了。”
“嗯,我需要你帮我尽快搜集一批麻袋,沙石,还有簸箩,大根的原木也要一批。这些都是抗洪之中用得着的。另外,你转告庄子的大姑姑,让她组织巡逻队,把咱们家这片田地边上的河堤,随时巡视,每个时辰记录一次水位变化。咱们要先保护好自己才行。”
“好嘞,我这就去办!”
二当家离开了,去处理武定国交代下来的事情了。而武定国则是自己回到书房里面,静静的坐着。
他突然感觉自己的力量好渺小,如今,自己能做的已经都做了。可是这大雨,还是打了大家一个措手不及。现在传递信息的速度太慢了,估计还等不到荆国侯把那些小册子发放到位,很多地方已经决堤了。
时间仅仅过去了一夜,家里人回报,河水此刻已经涨到离河堤平面只差一米多远了。现在河水还在不停的上涨,有很多地方已经开始出现河堤墙面漏水的现象了。不过二当家已经派人去堵漏了。
这天夜里,他做了一个可怕的梦。
夜里,大水突然冲了过来,把他的家给冲垮了。自己母亲被冲走了,自己想去救,却又发现张芷宁正困在一个屋顶上,那屋子在波涛汹涌中,就快坚持不住了。张芷宁哭着在向他求救。
武定国使劲的游过去,快到了,却发现房子被冲垮了,张芷宁也被淹没在波涛中。
此刻他自己也是精疲力尽,双腿像是灌了铅,他游不动了。估计很快就会沉下去了吧。
这个时候,他听见了宁秋芳的呼声,小芳芳大喊着“相公!别怕,我来救你!”
小芳芳水性极好,她飞快的游过来,武定国挣扎着,等小芳芳过来。
可是他没想到,此刻水中飘着的一块大木头,就这么直冲小芳芳而去,武定国拼命大喊,只可惜,小芳芳并没有注意,还以为是武定国在向她求救。
武定国眼睁睁的看着大木头装上了小芳芳,把小芳芳直接撞进了水里,再也没有浮起来……
武定国是被吓醒的,就连睡在他身边的小芳芳和张芷宁都被武定国给弄醒了。
武定国这个时候头像是灌了铅,喉咙也嘶哑的说不出话来。
张芷宁一摸武定国的额头,吓了一跳,武定国额头滚烫得吓人。这是发烧了,得赶紧降温,不然会烧坏脑子的。
两个老婆赶忙起床,张芷宁赶紧去自家的药铺里面拿药,煮药。而小芳芳则是在家里照顾好武定国,随时给他降温。
得益于平日里妇幼保健医馆的培训,对付发烧这种情况,她俩还是非常有经验的。
第二天一早,家里人都知道了,武定国病了。
“估计是这几天姑爷淋了雨,后来又晒了几天,这一冷一热的,就没扛得住。”
“唉,可不是嘛,咱们姑爷为了印证洪水来了的消息,前段时间了没少往河边跑,我估计是那个时候种下的病根。”
众人唏嘘不已,自家的姑爷真是太好了,为了大家伙免受洪水荼毒,把自己都累病了,这样的姑爷,到哪里找去
最着急的还是武母,武定国一年多以前,就是因为伤寒,差点一命呜呼。也是那场伤寒,武定国像是开了窍一样,带着家里人,走到了今天。
“儿啊,你感觉怎么样啊哪里还不舒服,你可别憋着不说啊,咱们家现在条件好了,要吃药就可劲吃,千万别担心家里没钱啊,你不知道你去年那场大病,可吓死我了,这次可不许再吓娘了啊。”
武母满脸愁容的看着自己儿子,武定国被自己母亲的话,逗的笑了。
“咳咳咳…咳咳!娘啊,哪有把药可劲吃的呀我又不是个药罐子。你…咳咳咳!您就放心吧,我这病来的快,去的也快。您别担心了。”
“唉,娘没读过书,不会说话,但是你要是不舒服,记得跟娘说啊,千万别又像去年那样,骗娘,说自己没事,结果晚上就晕过去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