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在古代奔小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荆南小六

    太子殿下抢答,对于史书记载的东西,他是最为深刻的,年纪小的时候,没少被那些个大儒们教导背书。

    “嗯,曹兄说得对,的确是因为发展生产力的结果。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同样是土地,一百年前和一百年后,并没有什么两样,种子也没有什么不同,肥料还是农家肥,那么是什么让粮食增产呢”

    武定国的话,让他们陷入了思考,对于粮食增产的问题,很少有人会考虑这方面,大多数会从人口减少,可耕面积增多来说项。可是武定国独辟蹊径,简单的按照一亩地来看,这样,古今对比就非常明显了。

    还是蒋昕反应最快,他立刻想到了一个答案:17小说

    “是曲辕犁!一百多年前,曲辕犁并没有发明,而农民运用曲辕犁之后,耕地变得更加方便。而且可以耕作的土地也变多了。”

    “其实还有耕作方法改进,比如水稻,从抛秧法变成插秧法,这样使得亩产增加。”

    史习焜接着补充道。

    “还有耕牛的普及运用,一百年前,朝廷不发耕牛给百姓的,全靠百姓自己购买,或者租用。”

    太子也接着补充了一个。

    “或许一百多年前的人比较懒守株待兔的人多了”

    唐行蹦出了一个不靠谱的答案,惹得武定国对他丢了一个白眼。这算什么理由

    武定国欣慰的看着众人的回答,他点点头。

    “你们说的都对,这些其实都是发展生产力的办法。农具改进,耕作方法改进,耕牛的普及,这些都是发展生产力的办法。正是因为运用了这些,所以生产力得到了发展。同理,放在织布上,运用新的织布手段,降低织布成本,提高织布数量,这也是发展生产力的结果。各行各业都有进步,这些都是生产力在发展。”

    众人经过这么一番解释,总算是明白了发展生产力这个词汇的含义。短短五个字,的确概括的十分精辟。老百姓们生活变好了,不就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吗但是,这好像跟大儒们说的不太一样,他们总是说,因为政通人和,百废待兴之类的话,太笼统,没有具体事例,理解起来,只有死记硬背的,不如武定国这种说法有说服力。

    太子内心十分震撼,原来,老百姓们生活变好,其实跟士大夫,跟皇帝勤政没多大关系,真正有关系的还是这些不起眼的东西直接导致的结果。那么士农工商的说法,岂不是崩塌了想到这里,太子就有点不寒而栗,这简直是离经叛道!

    “定国,如果按照你这么说,那么自古以来的士农工商的说法,岂不是站不住脚了。这么算起来,老百姓们生活变好,其实跟士大夫以及皇帝,都没多大的关系了。反正没有他们,老百姓也可以采用这些方法的。”

    这句话如同一颗惊雷,炸响在所有人耳边,的确,士林阶层,在这生产力发展里面,没起到什么作用,反倒是农工商起到了巨大作用。这简直颠覆了几千年来的固有社会阶层体系,若是这种学说流传开来,对人们的思想是有巨大冲击的。

    武定国笑了笑,其实士农工商这一套,还不就是统治阶层玩出来的花样,他只是不点破罢了。他可不想被人绑在火刑柱上。

    “你们都认为这是离经叛道吧,其实不然。别看士林阶层没起到什么作用,其实他们的作用非常关键。没有他们的统治,规划,推广甚至支持,生产力发展是得不到有效的普及的。就比如说,如果一个农户改进了农具,固然可以让这家农户发家富裕,但是对于全体农民,他们并不知道怎么做,这就需要士林阶层去推广。普及耕牛,这就是士林阶层起到的最大作用。所以,我的观点,并不是推翻士农工商,而是,士林阶层单独列出来,而农工商,三者一样重要。”

    原来如此,众人都露出了肯定的神色。武定国这么一说,那就不是推翻几千年的固有思想了,而是在传统思想上进行了提升,改良,这一点,统治者和士林阶层都是欢迎的。学说就应该推陈出新嘛。

    “定国,我受教了,你的说法的确很新颖独到,并且有理有据。我想,你若是把这学说传播开来,以后定然会成为一代宗师的。”

    太子郑重的对武定国说,在他看来,武定国的确是一个经世治国之才,怪不得太傅史岚清要他多和武定国交流,的确很有收获。能认识这么一个有见识的朋友,真是一件幸运的事情,何况他还如此足智多谋。将来若是执掌朝政,有这么一个帮手,那么……咳咳,想的有点远。

    “唉,你们真是的,说这么多深奥的道理,你们不累吗你们肚子饿不饿,这都到饭点了,我们一起去武定国家吃饭吧。哈哈,走吧,定国,这次你可得亲自下厨才行!”

    唐行这个时候,肚子发出了抗议,他强烈要求去武定国家打牙祭,武定国苦笑着。看来,这次不满足这些人的肠胃是不行的了。




第165章 人口买卖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在古代奔小康 ”查找最新章节!

    唐行说起去武定国家里吃饭,这可把大家谗出了口水。众所周知,武定国家里开的伙食,堪比御厨的手笔,相当的美味。大水和瘟疫的那几天,太子和史习焜可没少吃武定国弄得一些好菜,可把嘴给养刁了。就连史岚清府里面的退休御厨,也对武定国做菜的手法佩服的紧,原来菜还可以这么做,这是那个老御厨一直挂在嘴边的话。

    “行吧,既然哥几个想吃点好的,嘿嘿,那今天我就做几个拿手菜,你们算是有福气了,我刚开发出一个新菜,你们可以试试。”

    一听说武定国又开发了新菜,这几个老饕客都有点忍不住了。他们依稀还记得,武定国开发了甲鱼清蒸,红烧,黄焖三种吃法,每个都非常好吃。这次又有新菜出炉,可得好好品尝一番了。

    “哈哈,又有新菜啦,嘿嘿,我这里恰好得到了一户二十年的玉壶春,正好,咱们好好喝一杯。”

    “是极是极,有酒有菜,不亦乐乎”

    “我也是好几天没吃到武案首做的菜了,这可想念的紧啊。”

    “哎哟,那可就麻烦定国了,你看我们这两手空空的,嫂夫人会不会不开心啊,哈哈哈。”

    几人一阵起哄,一起兴致冲冲的往武定国家里出发。他们一路上回忆着之前尝过的那些武家菜,有的喜欢水煮黄鳝,有的喜欢清蒸猪皮,有的喜欢红烧甲鱼,每种菜品都有忠实的支持者。他们还嚷嚷着要再吃一次这些好菜,武定国有点头疼,这要是都做出来,估计一桌都摆不下了。

    “我说各位,你们都别瞎想了,家里有什么菜就吃什么菜,荤素搭配,哪能全都是硬菜啊我小门小户的,根本吃不起。”

    “得了吧,定国,谁不知道你们家日进斗金啊,肥皂、砖厂、蜂窝煤、还有船队东进南下的,你家会穷别逗了。”

    唐行毫不犹豫的拆穿武定国,论起挣钱的本事,他跟武定国相比,中间差着两百年。

    当他们路过一条街口的时候,太子眼尖的发现,很多衣着破烂的老百姓坐在地上,头上还插着一根稻草。期间还有不少衣着华丽的人,也有不少弯着腰笑着介绍的小伙计。这些人就像是在挑牲口一样,对这些衣着褴褛的老百姓挑挑拣拣。

    太子立刻就对这一幕感到十分的刺眼,难道百姓们的生活已经困苦到这个地步了吗卖儿卖女,难不成还要易子相食明明他已经很努力在赈灾了,可是眼前的这一幕,还是让他感觉到深深的无力。

    武定国看着太子停顿了下来,心情不佳,顺着太子眼神看过去,原来,太子看到了老百姓做人口买卖的场景了。从太子的神情看来,他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不好的方面。可是实际上,武定国却知道并不是如此,还是要给太子解释清楚才行,免得太子误会了。

    “曹兄可是第一次见到这种人口买卖”

    “是啊,没想到书里面说的是真的,每逢大灾,老百姓们卖儿卖女,甚至易子相食,没想到这样的惨状,还是发生在了眼前,唉……真是不幸。”

    “曹兄,此言差矣哦。”

    “什么难不成这些人是自愿的不应该吧”

    太子听着武定国的话语,有点不敢相信。难道自己眼前这一幕是假象这些老百姓难道是自愿卖身为奴吗118小说

    武定国知道太子果然是想差了,于是开口解释道:

    “其实,事实并不是曹兄所想的那样。我大康天子,体恤百姓疾苦,早就令各州县设立救济善堂,凡是吃不上饭的老百姓,都可以到善堂里面就餐。你现在所看到的,其实,算不上卖身为奴。”

    “哦为什么呢既然有善堂,为何还要卖身”

    太子十分疑惑,这些人明明可以填饱肚子,为何还要把自己给卖了。

    “其实,这些人,都是打算去大户人家做下人的,他们或许是家里急着用钱,所以,把自己卖身到大户人家打工。他们签的契约,大多是雇佣契约,其实,这也是贫穷老百姓改善生活的一种方法。尤其是很多人家,将自己的女儿送到大户人家里面做丫鬟,到了年纪或许主家还会奉送一份嫁妆。并且在大户人家做事,不用挨饿,还有可能得到调教。出嫁的时候,身份可就不一般了。看似卖儿卖女很惨,实则,也是一种谋生的手段。”

    通过武定国这样一番解释,太子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原来是老百姓谋生的一种手段,如果按照武定国这样的说法,的确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一边做工一边还能得到接触更高阶层文化教育的机会。

    他所知道的那些个宫女,到了年纪被放还回家,都得到了不错的结果。很多富商,一听这女子是当过宫女的,都抢着要。

    “可是,定国,为何这些人里面看不到女子而这些小伙计一样的家伙,又是干嘛的呢况且,在我看来,这些人数量也太多了点。”

    太子还有疑问,看来不满足太子的求知欲是不行的了。武定国正准备解释,杨升这个时候开口说了:

    “曹兄,你就有所不知了,这里面其实还是有点门道的。”

    “哦愿闻其详。”

    “你看到的这些小伙计一样的人,其实是牙人,他们手里掌握着很多想要卖身百姓的信息,大户人家通过他们找到自己需要雇佣的人。并且,这些牙人,对百姓们知根知底,所介绍的人都是身世清白的人家。算是一种对双方负责的中介关系。至于你说的为何看不到女子,呵呵,如今哪会有女子出来抛头露面的,又不是青楼。你若是想买丫鬟,你可以直接告诉牙人,你的要求,然后他们就会带着那些个女子,到你府上,让你挑选。”

    “哦,原来如此,没想到这里面还有这么多门门道道的,在下受教了。看来这牙人,做的也就是保人之类的工作咯,这的确是一个巧妙的办法,让卖身的,和买他们的大户,都能够放心。”

    经过这么一番解释,太子明白了人口买卖这一行里面的规矩,原来并不是像史书里面说的那样凄惨,各行各业都慢慢发展出来了自己的规矩。尽信书不如无书,古人诚不欺我。

    “唉,近期连着两个天灾,老百姓们的日子也不好过呀,若不是家里急需用钱,谁又愿意把自己卖身为奴呢”

    蒋昕倒是说出了另一个原因,让这几个人又陷入了沉思。的确,光是大水冲毁房屋,百姓们重建就需要很大一笔钱,更何况粮价涨了,很多百姓手中的钱还要买粮食,这样算起来,就捉襟见肘了。从如今人口买卖的生意看来,的确反映了老百姓们生活其实并不好过。

    武定国自己也是了解了一些情况的,姐姐所建立的妇联,这些日子也吸纳了不少穷苦百姓。灾难带来的损失,还是比他想象的要严重一点。

    所以,现在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问题就是,怎么才能够让百姓们回到以前那种安居乐业的生活呢这让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第166章 官府举债,以工代赈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在古代奔小康 ”查找最新章节!

    其实,老百姓们的惨状比武定国看到的还要严重。目前出现在他眼前的,只是冰山一角,岳州城里还有很多地方有着这种人口买卖的小巷子。而且,不只是岳州城,其他周边几个县城,甚至更远的几个遭受水灾的州府,都有着这种情况出现。因为天灾,导致老百姓们大面积破产,这种情况亟待解决。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由于水灾到来的时候,正好是秋收末期,很多老百姓来不及收拾粮食,就遭了灾,完全靠着吃老本。而这个时候,已经错过了播种的时节,还要等到来年开春才能种田。所以,现在有大批的老百姓无所事事,成天等着官府来接济。

    若是这个时候,他们去官府开办的善堂去看看,原本提供干饭的善堂,现在都只能提供稀粥。就算是这样,也不能保证所有前来吃救济的老百姓都填饱肚子。每天排队的人,就像是在打仗一样,来晚了,就吃不到了。

    看来,给老百姓提供就业的机会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武定国突然在脑海中冒出一个词语——以工代赈。

    “诸位兄台,目前百姓们主要还是因为失去了挣钱的机会。他们只能够吃老本,而那些底子薄的家庭,就很容易陷入了困境。我们如果仅仅靠着赈济灾民,是远远不够的,顶多保证大部分人不会饿死。可是冬天一来,很多人没有地方住,没有钱买柴炭,同样也会因为冻饿而死。所以,目前解决老百姓们就业,才是关键,而不能让他们这么每天游手好闲,无力自救。”

    武定国一针见血,让其他几个人有茅塞顿开的感觉。按照武定国的说法,给百姓们创造赚钱的机会。百姓们获得了工钱,就能够重建家园,然后恢复生产。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定国,你的意思,莫非是以工代赈”

    蒋昕一听武定国说的,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以工代赈的确是解决目前问题的最好方法。

    以工代赈其实早在几百年前就出现过了。不过,那时候是面对旱灾。当旱灾出现的时候,官府会组织灾民趁机修建大坝,为应对水灾做准备,同时也是让百姓们有活干,好过直接救济他们。

    “可是,定国,你有没有想过,目前还不是修筑大坝的时机,水位还是比较高的。而修建大坝需要等到冬季,水位最低的那段时间,才能露出大坝底部。从下往上重修大坝才能造的稳当。”

    “呵呵,蒋兄,谁说以工代赈就只能够修筑大坝呢”

    武定国面对蒋昕的提问,露出了神秘的微笑。这让其他人十分不解,难道不修筑大坝,还有什么其他的机会可以以工代赈吗难道是修桥或者修补城墙嘶……想不通,还有什么可以给百姓们提供工作的。

    武定国在心中暗暗发笑,这些个古代人啊,思维实在是太窄了,他们要是见识过后世新中国那种基建狂魔的浪潮,恐怕会惊出屎来。谁说不修大坝就不能搞基建房地产是怎样炼成的,了解一下

    “定国,难道你有办法你就别卖关子了,赶紧说出来吧,我们都有点等不及了。”

    史习焜对这种新奇想法最为来劲,当初获得等高线地图的时候,就如获至宝。如果武定国真有办法在这大水灾来了之后,还能以工代赈,那这种方法可就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了。他到时候参与了,没准也能青史留名。

    “呵呵呵,好吧,我就公布谜底吧。这种方法,我把它叫做搞基建和搞房地产。”

    “搞基建搞房地产”

    又是两个新名称的出现,众人居然有种见怪不怪的感觉。难道是因为这次出门听了太多的新词汇,已经麻木了

    “定国啊,我以前听过,你总是在洗澡的时候,说,不和我搞基难道你说的这个搞基建,就是建澡堂子嗯,还可以,算个赚钱的营生。”云轩阁

    唐行瞬间露了脸,武定国的新词汇,他第一个表示听懂了。搞基建嘛,以前听过武定国说“搞基”,这两个词应该是一脉相承。嗯,就是这样。

    武定国听了唐行自以为是的回答,真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这明显是两个方面的词啊,有个鬼的联系。要是太子问起我,“搞基”是什么意思,我特么怎么解释
1...7879808182...2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