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在古代奔小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荆南小六

    “如果你们饿了,就先去吃饭吧,我得在这里盯着,我不太放心,你们到时候给我带点饭过来就行了。”

    “唉……行吧,那么定国,我们先去吃饭了啊。”

    “嗯……”

    两人离开了,留下了武定国一个人在炉子面前盯着。妙书吧

    话分两头,这几天,太子,史习焜,蒋昕三个人,可谓是忙并快乐着。他们这边筹钱的工作进展的十分顺利,现在所有的盐引已经在昨天认购完毕,这几个人汇总着这些天得来的银钱,脸上都笑出了褶子。

    “咦最近老三、老四、老幺这三个家伙干嘛去了,都没看见他们人影了。”

    太子老大哥喝着茶,突然想起他这三个结拜兄弟,这几天居然没来看他们。这可奇怪了,弄得他们仨都不知道找谁去炫耀了。

    “我上次在路上遇到了四哥,他们三个貌似在研究一种新东西,叫做水泥什么来着,据说是武定国搞出来的新产品。鬼知道他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你们不知道啊,唐四哥那家伙,这几天都累瘦了,也是够拼的。”

    蒋昕回想起前几天在街上见到了唐行,唐行正驾着马车拉货,路上他们俩说了几句话,就各自忙去了,算起来,这还是这几天唯一一次见到这三人组中间的一个人。

    “哟,武定国又搞好东西了那可得去看看咯,大哥,五弟,咱们走起吧,哈哈。”

    史习焜顿时来了兴趣,就连手上点钱的事情,也比不过去查探武定国的秘密来的有趣,太子和蒋昕相视一笑,这主意不错,走起!

    当他们三个找到武定国他们的时候,就看见武定国这三个人正在和泥巴。这三个大老爷们,围着一堆灰色的粉堆,杨升负责倒水,武定国负责拿着本子记录,唐行就拿着铲子死劲的和泥。三个人身上都是灰扑扑、脏兮兮的,脸上都有不少灰色的粉尘。不过,还好他们三个都带着口罩头套的,不然这形象,估计跳进湘江都有点洗不干净。

    “老三、老四、老幺,你们三个干嘛呢”

    太子站的老远的就喊,他们那边灰尘弥漫,都不好过去。而这三个人听见太子的声音,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转过头一看,原来是太子大哥他们来了。

    “你们等一下啊,我们很快就好了,唐行,加把劲,很快就干完了。杨升,把水全给倒了。”

    武定国指挥着两个人完成最后的工序。

    弄完手中的活,这三个人跑到小屋子里面换了身衣服才出来。这样看起来,比刚才要干净多了。太子三人迫不及待的走上前,拉着武定国就问:

    “你们三个这几天干啥呢一点消息都没有听蒋昕说,你们几个又捣鼓新玩意儿了给我们开开眼啊!”

    “得嘞,就知道你们会来,哥几个走着吧,我带你们看看我的新成果——水泥!”

    说完,武定国就把几个人带到了一处空地上。这片空地,有几座孤零零的墙,都是用红砖垒起来的,只不过,都只垒了那么几层,每一面墙上还用白石灰粉,写了一二三四等几个编号。整体看上去,这一座座的,就像是一个个小石墩一样。

    “就这啊”

    史习焜大失所望,难道武定国就拉着他们来看石墩这也叫新玩意儿

    “别看这几个东西不起眼,你上去踹一脚试试”

    武定国露出玩味的笑容,唐行和杨升也准备看戏,他们之前已经被武定国给戏弄过了,现在就要看着新来的三个人出洋相咯。

    “试试就试试,不就是一面墙嘛,这么薄,我一脚就可以踹倒了。”

    史习焜不信邪,大步向前,抬起脚,就往编号写着“四”的砖墙踹了过去,结果,并没有像史习焜想象的那样。墙依旧稳固如斯,而史习焜则是摔了个屁股蹲。

    “哈哈哈哈哈,老二,你这招史家大力腿,落地姿势挺别致啊……”

    史习焜坐在地上,脑瓜子嗡嗡的。

    “乖乖,这墙怎么这么硬啊!”




第171章 大兴土木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在古代奔小康 ”查找最新章节!

    武定国这边的水泥,算是研制成功了。根据史习焜那神奇的一脚,编号为“四”的水泥样品似乎已经达到了建筑水准。不过在武定国多方对比之后,还是选择了更加经济实惠的“六号”水泥配方。毕竟水泥这东西,需求量太大了,得经济实惠一点才行,不然建出来的房子造价太高,鬼才会去买呢。

    武定国这边有新式的建筑材料了,现在就等着官府那边做好拆迁工作,就开始招工,进行码头建设。

    其实拆迁工作比想象的要顺利很多,毕竟现在的码头周边房屋,都被大水给冲毁了,剩下的只是残砖烂瓦,还有淤泥。老百姓们听说官府来收购他们的烂摊子,一个个高兴都来不及,抢着去把手中的土地变成钱。

    虽然这些老百姓一个个嘴上说:

    “官府对咱们老百姓真好啊,这一片平地,都给钱收购,这是救了咱们的命啊!”

    实际上,他们心里早就吐槽了:

    “这官府的人是不是傻,一片废墟有啥好收购的,钱多的烧的慌吗”

    官府自然不是傻子,卖地,首先得有地契。没有地契的,领不到官府的补助。不过,百姓里面也有聪明人,码头位置这么繁华,当初也有不少店铺,那些个掌柜的又不缺钱。他们还打算收购点地皮,扩大自己的铺子。没想到,官府居然也开始动手了,于是,他们把自己手中的地契,捂得严严实实的。

    由于有着这么一群“聪明人”存在,码头的征收工作就遇到了阻碍。东一块,西一块,这些不肯卖地皮的,把码头区域点缀得像一个癞皮狗。

    “定国,这群商人,一个个真是鬼精鬼精的,他们好像看出我们的意图了,死抱着地契不松口。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太子找到了武定国诉苦,武定国则是早有预料,对于这件事,他才不认为全天下只有他一个人想得到。不过嘛,要解决这件事情,其实也非常简单。

    “大哥,你不用着急呗,他们死抱着不松手,那就让他们抱着呗。谁说码头一定要在原址上建起来”

    “嗯武定国,你丫的真阴险,不过,嘿嘿,我喜欢。哈哈哈哈,那群商人们脸色绝对非常难看。”

    太子得到武定国的指点,立刻变得喜气洋洋。他恨不得马上就要看到那些“聪明人”吃瘪的嘴脸了。一溜烟的跑了,这还等什么,一句话就可以让那些人服软。码头官府来建,爱建哪建哪,你不卖是吧,好呀,你这里就成为钉子户吧,码头不打你这里过了。

    或许是受到武定国的熏陶,太子也开始玩计谋了,狠狠的坑了那群“聪明人”一把。先是放出重建码头的消息,地价开始上涨,然后又偷偷的放出那些在“癞皮狗圈”里面的空地,被那些个“聪明人”抢购一空。紧接着,再宣布,码头位置因为地皮收购不利,改地方了……

    一下子,很多想赚一把的人,裤子都输没了。没人会同情他们,本来官府做好事,你们来捣乱,就该遭报应。

    码头地址选好了,官府又推出了“旺铺预售,首付九折”的推销活动。这一招,武定国是从后世期房团购的操作方案中学来的。还别说,这一招的确非常管用,只要做一个街道模型,拿纸糊几个房子,店铺,往桌上一摆,抢购的人就来了。

    要知道,这可是码头一条街中的旺铺,手快有,手慢无,虽然说官府这种房子还没建好,就开始收钱的行为,有种空手套白狼的感觉。可是现在谁也不敢打赌,太子给他们留下的阴影还历历在目呢。于是,官府就又得手了一笔巨额的资金,可把太子给高兴坏了。

    “定国定国!你知道吗我们这样操作,一下子挣了多少钱”

    “我估摸着也应该有十几万两了吧,毕竟这么大一条街呢,你都把位置最好的铺子,卖到了800两的天价。这年头,真是水深王八多,看不出来,民间有钱人这么多。”

    武定国只是粗略的猜测了一下,他并没有参与这件事情。倒是开售的那一天,张芷宁去了,多亏当初拿下了些地皮。不然,就当是张芷宁手里那点钱,买不了几个铺子。

    “哈哈哈,定国啊,你可是估计错了哦,我们足足卖了六十万两啊。十一个码头,一万多间铺子,平均每间铺子,都卖了六十两,超出我们的预期足足三倍!”

    武定国被这个数字惊讶到了,要知道,这次赈灾银总共才两百万两。而岳州城周边的码头重建,就挣了足足六十万两,这要是算上其他几个沿岸城市里面的码头,这岂不是……武定国都不敢想了。书袋网

    武定国不敢想,可是太子敢想。

    “定国,你知道吗,我还打算去其他几个大城里面,也依法炮制。最保守估计,我们通过卖地,都能挣两百万两,这次赈灾银就全都回来了。早知道如此,我还卖什么盐引啊。”

    武定国看着太子这么兴致冲冲,忍不住泼他一点冷水:

    “大哥,你可别高兴太早了,你这两百万两里面,还没算建筑的成本呢,要是我把水泥卖贵一点,嘿嘿嘿,你信不信,我让你这两百万两变成两万两嘿嘿嘿。”

    一说到这里,太子就有点傻眼了。对啊,光顾着高兴了,这家伙还掌握着这次行动的关键性物品,水泥。不过太子有他的倔强:

    “哼!大不了我不用你的水泥,一样能建好房子,不过是时间长一点罢了。”

    “呵呵,你可想好了,时间一长,砖石,木材,以及灾民们每天吃喝拉撒,你都得给钱,到时候,你这两百万两还剩下多少哦。”

    武定国一句话顶得太子难受的要命,的确,正是因为水泥出现,缩短了重建时间,他们才有利润可赚。不然,这么多灾民的吃喝消耗,以及原材料的采购等,都会因为时间延长而成本大增。

    太子是气的哇哇大叫,而武定国乐呵呵的在旁边喝茶。虽然他不会把价格定得太高,可是,总得赚点钱吧,不然对不起自己熬夜,烧脑,还有杨升,唐行瘦了的那些肥肉。

    武定国这个黑心商人,也就欺负一下太子,太子那他没办法,不可能杀了这家伙吧,这可是结拜兄弟。于是气不过的太子,就去找能够治得住武定国的人,可不能让他这么嚣张了。

    到了第二天,太子兴冲冲的跑过来找武定国,脸上的喜悦藏都藏不住。终于找到治武定国的人了,哈哈,到时候,看你还怎么嘚瑟!

    “定国,老师叫你过去,嘿嘿嘿,你不是嘚瑟吗老师专治你这种嘚瑟的家伙!”

    武定国心里咯噔了一下,要说他最怕谁,那就是祖师爷史岚清了。别看武定国可以把太子几个同龄人耍的团团转,可真遇上史岚清这种老奸巨猾的家伙,武定国就太稚嫩了。怀着忐忑的心情,武定国来到了史岚清的书房里面。

    史岚清正在看着各地呈上来的奏报,武定国进来之后,他头都没抬。

    “定国,听说你做的水泥,要卖十两银子一百斤”

    “嘿嘿嘿,祖师爷,您是来砍价的吗我跟您说哦,这价格可是十分便宜了,我要进原料,招募工人,还得给他们管饭。这价格已经是良心价格了。”

    “哼!还良心价格,原材料和人工加起来不过一两银子的成本,你转手十倍,你当我傻”

    “嘿嘿嘿,祖师爷,价格不能这么算,毕竟学生研究出来配方,也是耗费心力不是,这东西最值钱。您也知道,酒是粮食酿出来的,可是酒比粮食,高出了几十倍了,我这可算是对得起良心了。”

    “真不能降价”

    “真不能……”

    “那好,你看看这个通告。”

    史岚清扔给武定国一卷通告,武定国打开一看,短短几个字,让武定国顿时心拔凉拔凉的。

    “水泥事关家国命脉,收归官营。”



第172章 枪打出头鸟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在古代奔小康 ”查找最新章节!

    这还怎么玩!我勒个去,忘记官府是最大的流氓了,人家不管你研究多么辛苦,一句官营,让你凉凉。武定国顿时就有点生气了,把通告揉成一团废纸,使劲扔在地上,表达自己不满。

    史岚清只是偏过头看了他一眼,冷哼一声,也不理会,自顾自的看奏报。让武定国自己在一边冷静冷静,这段时间,这个小徒孙,整个人飘的很。

    武定国是真想不通,自己本以为可以大赚一笔的水泥,如今却轻而易举的成了官府的赚钱工具,到头来,他竹篮打水一场空。更让人生气的是官府这种,不尊重知识产权的行为,这以后谁还会想去研究技术,谁还会想去突破工艺,开发新成果。怪不得中国封建社会越来越落后了,火药这种利器,居然变成去放烟花了。这都是封建官府这种家长式的管理造成的!

    越想越气的武定国,朝着史岚清开口了:

    “祖师爷!我想不通!”

    “想不通什么煮熟的鸭子飞了哼!武定国啊武定国,你可听过‘枪打出头鸟’这句话就属你能挣银子是吧,大家都亏到裤子都没了”

    “哼,那是他们没本事,没本事就活该,有本事自己研究水泥去啊,他们能研究出来,我跟他们姓!祖师爷,这太不公平了,官府如此强买强卖,我还不如不造水泥!反正造了什么赚钱的东西,都被官府这个最大的流氓给抢走了。还造个屁!”

    “混账!武定国!你以为我是贪图你那几个臭钱才把水泥收归官营的我史岚清还不至于那么下作,去抢小辈们的玩意儿!你好好想想看,你们六兄弟几个,这几天都干了些什么又是抵押盐引,又是房地产、水泥什么的,厉害啊!捞了不少银子啊!合着就你们挣得盆满钵满,别人就倾家荡产你给我好好的背一遍《论语》!”

    史岚清火冒三丈,武定国这脑瓜子太轴了,他第一句话都提醒了,可是武定国还是没想到这一点上去。不过,史岚清依旧不打算直接点醒武定国,而是让他自己领会,所以才让武定国重新背一遍论语。

    武定国心里有着气,不过还是不敢违背史岚清的惩罚,开始乖乖的背起论语来。

    “子曰:学而时习之……”

    武定国慢慢的背着书,感觉发热的头脑逐渐冷静了下来。当他背到《论语季民第十六》的时候:

    “子曰: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武定国瞬间就明白了史岚清的意思了,冷汗唰的一下子就流出来了。史岚清刚才的几句话,都在提醒武定国,你们这六兄弟,这些天,赚太多了,几乎把岳州城里的所有富裕户都坑了个遍。造成了,就你们几个挣了钱,别人连汤都没喝上。这种吃独食的行为,最遭人记恨。

    而且,武定国还想到,他们六个人,太子别人可不敢报复,史习焜大不了躲回京城去。可是他呢,杨升、唐行、蒋昕。这四个人,又能躲到哪里去等人们缓过劲来,就是和他们几个算账的时候了。到时候他们真是哭都没法哭,得罪了这么多人,几乎举世为敌。

    反倒是史岚清这一招,将武定国努力研究出来的水泥收归国有。一下子就把武定国给坑惨了,这样别人一看,哟呵,你武定国居然比我还惨,直接被官府给抢钱了,而且抢了还没地方说理去,哈哈哈,抢的好,大家都一样亏到裤子都没了。
1...8182838485...2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