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梦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蓼沨君
甫君凌轻蔑地一笑,笑声中透着说不出的鄙视,“是,不过那时他跟我爹爹一样,还没来到这个世上,那时做出这个决定的是他的曾祖父。
扶罗沉默不语,以她的立场她也不敢说这个决定到底是对还是错,只知道这个下这个决心的人必然是万分痛苦和无奈的。
毕竟如果不屈服,等待自己家族的肯定是灭顶之灾,可活下来就万事无忧了么不,在自己仇人脚下讨生活,只怕不比死了舒服。
扶罗明白,以甫君凌这般傲气的性子,他是不屑这支皇甫氏的所作所为的,他是个宁肯玉碎也不要瓦全的人,让他在仇人手下委曲求全地活着,倒真不如一刀杀了他得好。
第167章 渊源(下)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故国梦 ”查找最新章节!
“可是林若拙做梦也没想到,他这般残酷的杀戮确实几乎把皇甫氏一扫而空,却也激怒了不少皇甫氏的旧臣,更吓坏了当时同在哀帝朝中为官跟他有过节的同僚。
这些人怕有朝一日,林若拙的屠刀会伸到他们头上,于是就联合皇甫氏的旧臣,暗暗反对林若拙。
于是林若拙即位才不到五年,大燕的局势就岌岌可危,不仅内有朝臣与他过不去,当时尚在大燕北部的宇文氏政权也趁着这个机会开始攻打大燕。
双方打了十几年,最终林若拙被宇文氏赶去了高阙,国土只剩下了不足三分之一。”
“原来是这样,那凌哥哥,甫元帅是如何当上了北府军的元帅呢”
“我爷爷在少年之时就不喜做生意,觉得那是商人太过精明算计,大好男儿当出去立一番事业,方不负此一生。
因为爷爷喜欢舞刀弄枪,十五岁就瞒着曾祖去大周的军队参军,在跟大燕的战阵中,作战勇猛,又精于兵法,所以屡屡被提升,在不到十五年的时间里,他从一介小兵积功做到了朝廷的三品大将军。”
“你爷爷的经历倒像极了当日的狄青狄元帅。”
扶罗的由衷赞叹让甫君凌心中极为受用,他自小就崇敬爷爷,觉得他是个了不起的英雄,哪怕是比起历朝历代的名将,也毫不逊色。
“嗯,很多人都这么说,后来高祖皇帝为了阻挡北面的酋兹人,特恩准他组建北府军,从士兵选拔,训练,军队建制都由他做主,这可是极大的恩典,爷爷也不负圣望,北府军在他手中变成了大周战力最强的军队。
原本酋兹人的国土远不止如今的样子,是爷爷带领北府军把酋兹赶出了敕勒川草原,把大周的国境线一路北推到了怀朔。
其实怀朔这座城本来是不存在的,后来为了防止酋兹人随意南侵,犯我大周边境,爷爷特意上书高祖皇帝,建了这座城池,广纳被酋兹人欺辱的大周居民居住。
后来爷爷就奉高祖皇帝之命一直驻守在怀朔,爹爹长大后也在怀朔待过一段日子,后来文皇帝即位,把他召回雒邑担任郎将,又把娘亲嫁给了爹爹。
十年前,爷爷病逝在怀朔城中,文帝念他忠勇可嘉,特意追封大司马,谥号武襄,以大司马的礼仪下葬,又命爹爹接任北府军元帅之职,就这样一直到了今天。”
甫君凌说完后,随手拿起地上的木柴往火堆里扔去,减弱的火苗瞬时又旺盛起来,已经后半夜了,凉意止不住地在整个屋子蔓延,唯有这堆火能给两人带来一丝温暖。
扶罗想起了先前她问过的话,“凌哥哥,我有一句话不知该不该说。”
甫君凌闻言失笑,“罗儿,你什么时候也学会了这些虚伪客套了,你我之间,还有什么事是不能说的”
扶罗忍不住笑了,方才这句话她自己也觉得恶心,可她明白甫君凌讨嫌大燕的那个随王,生怕接下来的话会惹他不高兴,这才来了这么一句。
甫君凌拿起一根已经被火苗燎得乌黑的木柴,在火堆中轻轻拨弄,“行了,有什么话就说吧!”
“好!”扶罗痛快应着,“我觉得那个随王勾结凌云盟,暗地里杀害大周皇族中人,他是不是在暗中报复,想用这个法子把大周皇族全数灭掉”
良久,甫君凌沉默不语,扶罗暗暗担心,正当她想再说别的话时,就听他涩声说,“我也曾这样想过,可是这七十年来,林氏子孙繁衍虽比不上数百年的皇甫氏,可终归也不少,这种暗杀的法子可一不可二,一旦用的次数多了,肯定会被发现的,随王不傻,我明白的道理,只怕他比我更清楚。”
“那他到底想做什么,林商略虽是个皇族,可不涉大燕朝政,死不死对林汝适根本没有任何意义,他花了这么大的气力去杀这样一个人有什么用”
甫君凌疑惑不解地摇头,他也想不出随王这一招的用意是什么,可是这一番追踪下来,他也不算没有收获,原来他内心一直鄙薄的这支皇甫氏,倒也不算没有血性的懦夫。
甫君凌从来对自己家的历史抱有一种奇怪的情感,他清楚地记着,头一次知道自己是大赵皇朝后人时,立刻跑去问爹爹是否是真的。
爹爹非但没回答他,反而罚他跪了三个时辰,饿了两顿饭,而那时他不过还是个五岁的孩童。为此,娘亲还跟爹爹狠狠怄了一场气。
他被爹爹凶狠的态度吓着了,以后再不敢提起此事,没想到三年后八岁生日的那天,爹爹把他带到甫家祠堂中,把甫氏的来历原原本本地给他讲了一遍,并要他牢牢记住,他姓甫,跟皇甫氏没有任何关系,与早就湮灭在历史中的赵国更无半点瓜葛。
可或许是皇甫氏建立的赵朝在历史上声名赫赫,甫君凌虽然也知自己的家族是从皇甫氏中破门而出,可内心还是隐隐欣赏当日的国力强盛,物富民丰,以后的大燕还是当前的大周,或许是国祚过短,又经历了十几年的战乱,还是无法望其项背。
或许是受祖辈父辈的影响,甫君凌从来不愿承认自己是皇甫氏的后人,更跟大燕的那支皇甫氏极是疏远,就连嫁入大周的那位远房姑姑皇甫贵妃也不例外。
“那四年前,你去灵轵是走访亲戚吗”扶罗记得他说过,甫氏大部分人在大周南部经商,猜着那次是他去那个亲人家中,才不幸被师父师娘抓个正着。
不料甫君凌还是摇头,“自从爷爷参军后,甫氏亲人就断绝了跟爷爷的来往,因为甫氏祖先曾立下过规矩,甫氏之人永不许入庙堂,爷爷违背了规矩,没把他逐出甫氏就不错了,自然不会再跟他来往了。”
扶罗撅起小嘴,嘴角往下一扯,“这都什么破规矩。”
甫君凌笑了笑,抬头望望窗外的天色,夜色越发浓厚了,伸手把扶罗鬓边纷纷扬扬的短发抿了上去,“还有两个时辰天才会亮,先躺下歇歇吧。”
扶罗依言躺了下去,突然又想起一事,“凌哥哥,回大周后你打算怎么跟皇帝说”
“照实说。”
第168章 拜访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故国梦 ”查找最新章节!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凄清幽远的箫声越过高高的绿波苑院墙,飘洒在整个皇甫府中,竟陵公主与扶罗走进苑内,见襄国公主一人坐在秋千上吹箫。
秋千扎在两株高大的梧桐树间,绳上缠绕着紫菀蘅芜,满满的都是细小紫色的花朵,襄国公主一袭鹅黄色百褶群,头上只松松地挽了个髻,手中的一柄绿箫晶莹剔透,远远望去,似是仙人一般。
襄国公主一见两人,忙从秋千上站起身来,给二人行礼,扶罗回了个万福之礼。
“我听襄国公主方才吹的《永遇乐》皎若轻云蔽月,飘若回风流雪,可在‘望断故园心眼’一句处似乎颇有哽塞之意。
襄国公主不必忧心,大周虽不比大燕是公主故国,也必会善待公主,我母亲文德太后生前就颇得先帝宠爱,当今皇上也是她之子。”
襄国公主自然懂得竟陵公主在安慰自己,心中感激,笑道:“人说‘曲有误,周郎顾’,竟陵公主的耳力倒真不下于周公瑾。来,请屋里坐,我命人给二位煮茶吃。”
屋内,扶罗趁着竟陵公主与襄国公主闲话家常,悄悄打量屋内的各种摆设装饰,因奉旨接公主入府,择吉日与宇文翙完婚,甫府挑了最大的绿波苑作为公主在府内的居所,所有帘幔床帐各色家具全部换了新的,苑内更是收拾打扫了不下三遍。
除过襄国公主自己带的侍女嬷嬷,甫府又挑选了十几个信得过的丫鬟嬷嬷送了过来,这还不算专管清洁收拾的婆子,不过襄国公主倒不似个好事的,只是吩咐各人各司其职,从不多事要她们做这做那,这让甫府里地人对她很有好感。
两人正谈着,忽然襄国公主的贴身大丫鬟蘅芷走上前来,禀道:“公主,甫公子前来问安。”
襄国公主忙道:“快请。”
不一时,甫君凌走进屋内,却只是隔着玳瑁珠帘躬身行礼道:“臣甫君凌代父母见过公主。”
自从甫府奉命迎襄国公主入住后,按照大周的规矩,甫家人须每日向公主问安。只是一来浈阳长公主是皇帝之姑母,而甫琛虽是大周的臣子,却是襄国公主之父的堂兄,算来算去,皆是长辈。于是襄国公主主动提出,免去两位的每日问安,只接受甫君凌的行礼。
襄国公主笑道:“堂兄不必多礼,快请坐。”
甫君凌谢了座,又躬身向竟陵公主行礼,竟陵公主促狭地笑了,对坐在身畔的扶罗说:“凌儿从方才一进来,眼睛就一直没有离开你的身上,想来是有什么重要的事要跟你说呢。”
甫君凌不好意思地一笑,竟陵公主又笑了一下,“好了,既然是要紧的事,我跟襄国公主就不留你们了,快去说吧。”
两人走出绿波苑,扶罗歪着头问道:“凌哥哥,有事吗”
甫君凌微笑道:“罗儿,你住进竟陵姐姐那里里也有几日了,怎么样,还住的惯吗,那些下人没欺负你吧”
“挺好的,哼,谁敢欺负我,我一定十倍奉还。”扶罗笑嘻嘻地说,不过跟着又有几分忧心,“襄国公主娴静乖巧,善解人意,人长得又美,入宫后应该能得皇帝喜欢。只是性子这般软,拿捏不了人,在后宫这种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不知道会不会为人所害。”
“这个不是我们能操心的,一切要看她自己的造化。”甫君凌似乎并不在意扶罗的话,只是淡淡的,跟着又想起了什么:
“对了,今日我母亲去神庙中为太皇太后烧香还愿,我也要入宫当值,大部分府兵每月这一日要去城郊训练,家中可能就只有你和宫中来的侍卫保护公主了,你一定要小心在意。”
扶罗不以为意地笑道:“好了,你放心吧,青天白日的,还会有人来劫公主不成吗”
甫君凌也笑了:“我自然知道不会有什么事,不过白嘱咐嘱咐你。”
扶罗回到屋内,见一个丫鬟正用小小的银茶罗把碾好的茶粉末细细过筛,扶罗认得那是专门侍奉襄国公主饮茶的荈茗,遂笑道:“我素日常听人说荈茗姑娘的茶艺是一等一的,如今托公主的福,也能尝尝她的手艺了。”
荈茗听扶罗如此夸奖自己,虽未放下手中的活计,却仍是低头答道:“扶罗姑娘夸奖,荈茗愧不敢当,只求不要让姑娘失望才好。”
竟陵公主与襄国公主一边闲话加常,一边看着荈茗拿出两面鹧鸪斑建盏,把筛好的茶末倒入其中。襄国公主见扶罗盯着那茶盏,笑道:“这茶盏是我从燕国特特带来的,还没用过,扶罗姑娘不要嫌弃才好。”
扶罗急忙道谢,“公主说的哪里话,这样好的东西我还敢嫌弃,看来果真如人所说,大燕皇帝很是宠爱公主,公主陪嫁来的物事没一样是便宜东西呢。”
襄国公主苦笑一声,“东西再好,也不过是死物,若为了这些,赔上自己的一生,又有几人情愿。我倒是羡慕扶罗姑娘,一身武艺,可以遍走江湖,快意人生,何等的潇洒不羁。”
扶罗自见到襄国公主,就对她新存好感,几日来见她常陪着竟陵公主来看望她,见她一直闷闷不乐,与人说话也不过是强打笑颜,不禁感慨她的际遇。
此番也是想说话讨她高兴,却不想勾起了她的伤感,不禁埋怨自己,可又不能公然向她致歉,不免太过行迹,更惹她伤心,当下只好沉默不语。
三人不再说话,一同看着荈茗双手用茶筅在茶膏中慢慢搅动,手姿优美,渐渐地,碧绿的茶汤中浮起了浅浅的乳液,荈茗放下手中的茶筅,将茶盏一一递送竟陵公主、襄国公主和扶罗,收拾茶具躬身退下。
扶罗端起茶盏细细品着,不由大为赞叹,“好茶艺,清新甘甜,还有一股暗暗的幽香,我今日有口福了。”
扶罗是发自内心的称赞,襄国公主自然晓得,不禁也高兴,“既如此,那就多饮些吧。”
第169章 刺杀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故国梦 ”查找最新章节!
扶罗缓缓呷茶,忽然面露思念,对襄国公主道:“我虽是乌弋人,自幼喝奶酪长大,母亲却是大大周人,她尤其爱品茶。
乌弋不产茶叶,父亲就在榷场用家中牛羊,跟大周交换茶叶,可自己却从来吃不惯茶叶的味道,总是嫌弃茶里有股苦味。”
“扶罗姑娘是想念父母了么”
“是啊,”扶罗轻轻叹了口气,“算起来,我离家也有大半年了,不知道父母兄长一切可好。”
蓦地,扶罗猛地站起身来,侧耳仔细倾听着屋外的动静,襄国公主不解地道:“扶罗姑娘,你怎么了”
扶罗并不回答,对竟陵公主和襄国公主身边的侍女说:“快扶两位公主回房。”
襄国公主一愣,显然没弄明白扶罗的意思,竟陵公主却霍地一下站起身来,沉声问:“罗儿,到底出了什么事”
扶罗摇摇头,“竟陵公主,今日穆姜姑娘没跟您一块出来,您一定要自己小心。”
竟陵公主略一沉思,点了点头,快步向耳房走去,边走边对襄国公主使了个眼色,又认真地嘱咐扶罗:“罗儿,万事要小心,你若出了什么事,凌儿会伤心的。”
襄国公主虽不清楚扶罗的用意,却也晓得发生了变故,忙起身向耳房走去。
扶罗紧随其后,入房后四下一打量,双手掀起床榻挡在窗边,把窗户牢牢堵住,转身对目瞪口呆的两个侍女吩咐道:“把耳房的门插上,不管外面有什么动静,都不准打开,听到了吗”
扶罗跃出耳房外,果然见几个蒙面人冲进屋内,帘外几名侍女已横尸当地,几人的刀上鲜血淋漓。
扶罗心知肚明,绿波苑的侍卫应该已全部遇害,如今甫琛父子均在宫中,府兵又去城外训练,府内除了自己,就只有甫君凌曾经提及的二娘阴女荀还能挡一挡刺客。
可是阴女荀的住处离绿波殿有些远,等到外面的人发现绿波殿的情形再去求救,不知自己能否撑到那个时候。
扶罗冷冷地看着几个刺客,情知如今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心中反而愈发镇定,她知道如果想活命,下手就不能容情。
几个刺客见一个小姑娘面无惧色地望着他们,倒是甚为意外,其中一人沙哑着嗓子喝道:“我们不想乱杀无辜,你躲一边去,饶你不死,我们只跟公主说话。”美食小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