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时代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十年残梦
这只是众多基金会之中的一个,还有贫困人口的入学基金会,医疗保障基金会,白血病专项基金,肺结核专项基金等等,在杨元钊的名下,最少有的10个以上,花钱亿万的基金会,每年支出的金额高达的370多亿元,要知道,目前中国元已经是世界上一个不错的货币,跟德国马克基本持平,是美元的二分之一,英镑的十分之一,可是370亿,也就相当于185亿美元,要知道这个数字还是每年的平均支出,由此可见杨元钊的富裕。
这个时代,金本位还没有最终崩溃,世界上各主要国家的货币,还是以黄金的代金券来发行的,20美元钞票,代表着一盎司黄金,是可以自由兑换,美元和英镑的价值极为高昂。打个比方吧,在20世纪初,美国两大财团,洛克菲勒和摩根财团,前者是家族财团,被称为世界上最有钱的家族,他创立的托拉斯模式的,特别是美孚石油公司,几乎垄断了整个美国,家族和所影响的财富大概是600亿美元。
在20世纪初,洛克菲勒是最有钱的家族,却不是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摩根财团,并不是完全的家族企业,以摩根家族为主的,横跨诸多银行家家族,他们整体影响的财富总额达到了1500亿,更多的家族,更强的财力,让摩根在20世纪初压着洛克菲勒,1911年,美孚石油被拆分,就是其中的明证,在之后20年之中,洛克菲勒一直都隐忍,一直到的20世纪三四十年代,才重新崛起,成为了美国十大财团之首。
连摩根和洛克菲勒,这两个美国最顶级的财团,在20世纪初掌握并影响的财富,不过是1500亿和600亿美元,杨元钊却每年能够支出185亿美元,看起来不可思议,其实却没有什么,本身中国经济在过去8年时间,形成了跨越式的增长,早在5年前,就已经超越了美国,现在更是连人均都超越了美国,在经济总量上面是美国8倍以上,再加上美国虽然是以摩根和洛克菲勒为首,却有8大财团,并且自有资本主义,绝大部分的财富是集中在中产阶级和小型公司的手中的。
中国却不一样,杨元钊主导的商会形式,从一开始,就从工农业两个方面控制中国,极限时期,西北95%的工业,都属于包头商会的,即便是现在,实行的新的政策,包头商会退出了传统的所谓国家命脉之中,国家资本主义控制着国有大中型企业,可是杨元钊依然控制着整个中国工业的三成,其他2成由晋商等一系列的商会控制,国家不过是控制四成多,只有不足的半成,才是其他自由公司控制的。
这种集中性相当的惊人,美国八大财团加起来,能不能控制美国的10%都成问题,更别说一个比美国高出8倍的经济体,中国的独特发展过程,造就了杨元钊,这么一个富可敌国的人,这个国还是除了中国之外,世界上所有的列强国家,前无古人是肯定的,后无来者的可能性也真的很大。(未完待续。)
钢铁时代 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高保障
基金会不过是杨元钊控制的众多投资机构的一部分,一些独特投资基金,每年的投入也是惊人的,因为杨元钊掌握了庞大的财富的关系的,他在某些时候,甚至可以投入国家级,甚至是世界级的大工程。比如北水南调,最开始,就是由杨元钊名下的第一基金会投入的,北水南调,这是一个比后世南水北调更加庞大,也是更加彻底的水利运转工程,不但包括了把贝加尔湖的淡水,运输到中国中西部缺水的区域,也包括了其中的众多水利灌渠,埋藏式根灌体系,这是一个彻底改变整个中西部的环境的水利工程,只要建成,甚至是一定程度上面的建成,就足以对中国的产生巨大的影响的。
因为涉及面太大了,甚至连中国都无法一次性拿出这一个庞大工程的启动资金,故而工程由杨元钊首先垫付,到工程进入到3成之后,展现了他的效果了,国家也有了时间,抽调了足够多的资金之后,才由国家接手,成为了国家控制的大型工程之一。
杨元钊的这个模式,也是比较无奈的,他手中的钱太多了,整个中国国民经济的三成,这一笔财富,恐怕比目前除了中国之外,所有世界上主流国家的总量都多,这笔钱留在那里,不符合客观规律,也会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障碍,没办法之下,他只有投资出去,大型建设,基础建设,风险投资的,这些比较冒险的,可能会赔钱的领域,由他先行介入,一旦发展到某种高度,由国家进行,以此来减少政府失败的可能性。
国家的财富,跟政府收入,这完全是两码事,后世的美国,国家强横无边,美军也强大的没有敌手,成为了唯一的超级大国,可是美国政府的赤字,却连年提升。
中国虽然没有达到后世美国的那种程度,却也相当的艰难,中国是目前世界上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总量增加更是惊人,达到了世界上除了中国之外,所有国家的工业总量加起来还要多,政府收入也是冠绝世界,按理说,即便是参加战争,也不可能会产生赤字的,总量太大了,就算是美国都无法跟中国比政府收入,哪怕中国税率什么的相对较低,总量高出的七八倍,哪怕较低也是美国的5倍以上,这已经不是一个档次的数据了,就如同美国跟奥匈,甚至是土耳其的比较。
中国恰恰是个例外,政府收入足够庞大,支出同样太过庞大,杨元钊从最开始定下的基调,高薪培育市场,一个中级工的工资,可以养活一家老小十多口,承接着旧有的风俗,杨元钊推动了一夫一妻,却没有以法律层面固定下来,女性解放没有开启,有女人出来工作,可是数量很小,大部分的女性都是全职主妇,这样虽然会降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却保证了后代和生育率,这中间的也优劣,其实连杨元钊都无法评说,但是目前的走势是良好。
人口在任何情况之下,都是最重要的因素,英国在工业革命的初期,片面的追求劳动力,把妇女作为劳动力的主要补充,塞入到了工厂之中,直接造成了那个时代,英国的婴儿死亡率直线上升,这个阵痛数十年,乃至上百年都没有弥补,中国或许在别的方面,落后世界甚多,可是在人口增加方面,一直都冠绝世界,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称号,长时间放在中国的身上,即便是后世,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近一半还是高原荒漠这些不适合人口生长的土地,同样如此。
高薪,不代表生活成本高,中国的税率长时间保持在世界最低,因为本身粮食自给率的提升,加上养殖业的传统和杨元钊带来的改变,稳居世界第一的位置,并且已经从量上,向更加健康,更加天然的方向靠拢,东西多了,价格上面就上不去,中国的宏观调控,保证了各行业的民众都能够赚到钱,又不会有太大的负担,就最近一期的商品价格上面,同比中国比美国要低30%左右,一些深海鱼类,海洋产品,低的更多。
这个时代,美国还没有走向海洋,可中国已经开始向世界渔场派遣捕捞船了,再加上近海养殖业,中国人力资源居然在远海上面尽显无疑,哪怕中国的人口基数,比美国大的多,可是相对的主流商品价格并不高。
民众的负担不高,可是政府的负担却不低,中国政府最大负担,还是在高保障上面,在西北就定下了一个大的基调,教育是免费的,从小学到初中高中,12年的义务教育,这些全部都是中央拿出专项经费,并且在西北的时候,推行教育免费的初期,还提出了免费三餐,伴随着中国的发展,特别是越来越多的家长提出,可否增加跟子女对家庭的归属感,增加一些家庭聚餐的机会,所以从免费的一日三餐,变成了中午一顿,可是中午的这顿饭,丰盛的程度相当的高,标准几乎在1.2元。
别看1.2元少,一杯200cc牛奶,不过是0.1元,一斤猪肉0.37元,面粉0.06元,1.2元可以买到3斤多的猪肉,换算成其他的东西,就更多了,因为是集团采购,加上是政府公益的项目,大部分负责的企业只是收取最低级的运行费用,所以儿童的这一顿中餐,可能要比普通富裕家庭的中餐更好。
不说是教育,就是这么一顿中餐,就相当可观了,是每天一杯牛奶的12倍,仅仅这个,中国每年就付出接近800亿元,这还是有休息日和节假日的关系的,也就是到了高等教育,稍稍好一点,大量企业跟科研机构是有委托研究和合作的,学校的经费之中,一半以上是通过这个收取的,剩下的,才是中央拨款,相对于义务教育阶段,这个投入相对较低,而且有直接的收益。
除了免费的教育,还有低收入人群有低保,免费医疗,这些后世中国都不曾普及的东西,却在这个时代普及了,看起来庞大的政府收入,基本上都被教育,医疗这些方面瓜分了,一定程度上面,政府没有形成赤字就好了,多亏了中国庞大政府收入,才运转了下来。
还是按照之前的运作模式,这没问题,可是杨元钊又推动了大型工程拉动经济的方法,一旦投资出现问题,政府赤字加大,首先动刀的,就是杨元钊提出的这些善政,很多人都在呼吁,国民已经足够富裕了,是不是可以减少免费医疗,义务教育等的投入,之前做出这个决定,是在中国方兴未艾的时候做出来的,当时中国大部分的都是赤贫,为了足够的学生入学,没有免费教育和三顿饭支持,根本没办法让学生入学,现在已经不一样了,一个普通的工人,养活十来口的吃喝已经不成什么问题了的,这些是否可以见面。
这个提案,第一时间就被杨元钊否决掉了,他穿越过来,穿越之前,正好经历了,什么教育产业化,医疗产业化,产业化了半天,教育成了盈利机构的,钱多收了不少,可是教育的质量一直都不高,医疗也是一样,老百姓进一次医院,基本上被洗劫了一遍,稍稍一场大病,就是家破人亡的,中国会是一个新的时代,过去8年之中,从上到下的变化,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既然这样的,那就没有理由的改变,中国在不断的发展,只要不出大错就可以了,他可以帮助政府去趟这个项目的地雷,未来伴随着更多的产业,交到政府的手上,这个矛盾,将不复存在。
相对于的政府,他的眼光更加精准,说白了,就是依靠穿越者的先知先觉,很多在历史上走了弯路,或者是历史上有成功的经验的,都被他拿过来,就比如说,曾经美国的大修铁路,虽然造成了铁路过剩,在很长时间,美国都是在卖废旧钢轨,甚至日本人就是借助着购买美国的废旧钢轨,堆出了二战规模庞大的舰队,甚至还弄出来了武藏和大和这两个世界上最强大的战列舰。
美国在疯狂铁路的时期,兴建了大量的铁路,最终有些过剩,可中国不一样,不但拥有比世界上其他国家更加庞大的工业,本就带来了巨大的运输压力,加上人口是美国的七八倍的,带来的物流压力就足以塞满铁路,在陆地上,空运还没有大规模的发展的时候,铁路是不可替代,特别是春节期间,再怎么庞大的铁路,都无法改变春运的可怕的,中国人的过年情节,在这个时代更加的浓郁了。
就这样,中国就出现了这么奇葩的景象,本应该政府主导的大型项目,几乎由杨元钊一个人来主导,甚至大部分的时候,杨元钊不计成本的投入,最终只是平稳,或者是获取少许的利息的交给政府,这中间的差别不是一点半点,也就是杨元钊的眼光奇准,他所看重的项目,大部分都有良好的前景,即便是政府没有接过去,都取得了良好的收益,不然的话,哪怕他有一座金山银山的,也会在短时间之中败光的。(未完待续。)
钢铁时代 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送到案头
王荣民作为省长,又作为晋商之中的佼佼者,王荣民是有渠道联络道杨元钊的,他在慎重的考虑之后,没有选择明年的大代表会议,而是瞄准了杨元钊的基金会,因为他对克拉运河这个项目充满了信心的,只要把报告写的完善,数据列的详实,通过的可能性有9成以上。
因为数据完善,特别是是从铁路局,工业局,甚至是外贸商务局得到的第一手资料,加上马六甲港务局的确切信息,让王荣民的计划书写的相当的顺利,很快,一份尝尝的计划书就完成了,7万多字,这恐怕是王荣民些的最长计划书。
在计划书完成了之后,王荣民也没有停下来,通过一部分的家族关系,打通了渠道,不可能让杨元钊直接的同意他的计划,杨元钊的性格,对他有深刻了解的王荣民很清楚的,如果没有实打实的东西,就算是杨悦和刘澍也不可能说服杨元钊的,王荣民出身太原王家的,算的上是第二批加入到包头商会的,暂时还把不上刘澍,至于杨悦,他一直都沉浸在他的农业之中,已经成为了农业领域的大师,在技术领域已经做到了极致了,很少去管政府上面的事情。
王荣民是一个骄傲的人,他更希望用自己的东西去说服杨元钊,对手中的计划书相当的有信心,他动用家族的关系,不是为了影响,而是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动用一些关系,可以让杨元钊以最快的速度看到这个计划,杜绝这个计划书被忽视或者是被挪用的危险,他相信自己的计划,这个计划,对于整个中国的船舶和物流,都是有巨大的好处的,可是一旦克拉运河完成,真正的效果,是要落到中南省的,一旦全盘的按照计划书完成,从计划开建,中南省就会获得这个计划投入10倍以上的资金,在铁路,工业布局,甚至是造船业的诸多领域,获得好处,中南省将会以现在发展速度,最少5倍的速度发展,当运河最终完成,中南省将会彻底的蜕变,变成石化,钢铁,物流的中心,东南亚最核心的区域,将会出现在东南亚,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挡这一点。
电波取代了八百里加急,更加的方便快捷,中国早已经在中国控制的区域之中,建立了无线电的网络,按照200公里一个点,几乎遍布在整个中国的各个地方,甚至还有一些军用的秘密的点,这不是公开的,极限的地方,甚至这种中继器200公里范围之内超过了50个,无线网络已经不是有线网络那样,只要找到并且切断,就能够断绝双方的联络的,无数的替代和绕行的,除非是如同原子弹那样,大规模的放射性脉冲,直接摧毁这个区域的无线电网络,造成通讯真空,才有可能断绝中间的联系。
不过,即便是无线电时代,发送一些命令之类的非常容易,可是一个大部头的计划书,一个完整的叙述了整个体系的文件,这并不容易,哪怕王荣民动用了作为省长一级的专线,也是用了属于生长的特权,都有些不容易,50个电报员,用了整整7个小时,才把电文最终发送完毕,足足7万多字的计划书,这还是减去了大量附属材料的结果,否则耗费更大。
电报为什么那么贵,一方面,有线电报的建设费用高,运营成本也高,无线电报,虽然在这方面减少了很多,可是电文还是要靠电报员敲出去,平时的电报,最多就是一百多个字,超过500已经是很可怕了,可是现在动用了50个电报员,平均每个人需要敲击1400字,足足是极限500字的快3倍,还要保证正确率,毕竟差一个字,都有可能影响到电报的效果,更别说几个字。
这也是王荣民着急的效果,其实加上基础数据和参考模板在内的完整版的文件,足足37万字,他们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通过飞机,在中南半岛每个月定期飞往包头的飞机上面运送,时间在3天之后,至于陆路,也通过火车,当天就走了,这样算下来,两者到时间上会差不多,飞机即便快也有限。
也亏得王荣民这么的做了,否则37万字的东西,如果用电报的话,会让人疯掉的,就算如此,50个人之所以用7个小时,是因为大部分时间用在校对上面了,电报永远是两边的,不同于电话,可以无障碍的对话,电报的独特性,只有专业的电报员才能够收发电报,其他人听到的,会是天书一般,只有受过严格训练,并且有经验的电报员才可以。
可对于任何一个电报员来说,7万字的东西,都是一个噩梦,并且一边用50个来发,另外一边,可能会比发报的少一旦,可是听的也不会太少,否则7万字的稿子,根本就没办法接下来,如果不是王荣民在包头这边有关系,动用了太原这边本家的关系,用重金请动了数十名电报员,把这个庞大的文件给弄了出来。
7个小时,无论是发报者,还是接受者,都累的精疲力竭了,几轮的确定,已经让所有人都说不出一个字,虽然只是7万字,可是整体的发送量最少在3倍以上,因为需要通过两到三轮的确定,分成不同的部分,一旦正确,一遍就过了,不正确,可能要两三轮,这样的加起来就多了,这也是只有7万字的根本原因,哪怕是王荣民贵为省长,都不可能发动的原版的稿子,37万字加上一些专业的数字和图表,想想也是醉了,恐怕任何一个电报员都会拒绝发送的。
好在终于完成了,王家在包头的代表****增,他算的上是王荣民的叔叔,只不过他的岁数只比王荣民大上7岁,在大家族这样的事情极为的正常,40岁的中年人问七八岁的孩子叫叔公的比比皆是,特别是富豪阶层,几房太太,错综复杂的关系,有五六十岁,甚至是七十岁都会有孩子,这样的老儿子的辈分可能直接到天上,几代下来,可能辈分差四五代的都有。
王荣民目前在王家的重要性是极强的,他几乎代表着王家最有出息的,八大晋商,加上后来加入的,顶级豪门最少有20多家,可是全国的省份就那么多,总不能都进到顶级豪门那里吧,而且就目前的发展态势,王荣民也是最有可能登顶的,所以他的事情,几乎得到了王家的全力支持,要知道杨元钊这里的门路,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够放过来,他作为目前中国的最高领袖,虽然没有任最高的职务,可是整个庞大的中国都是在他的掌控之下的,再加上有石磊的存在,即便是这些顶级豪门想要弄出点什么,都不容易,为了这么一个计划能够在第一时间送到了杨元钊的案头,他们最少做出了大量的交换,最少有十来个实权的职务被拿出来了的。
对王家来说,说不肉疼那是不可能的,可是王荣民几乎用前程作为依托,告知王家这个计划的重要作用,只要让这个计划上了杨元钊的案头,那就没有任何问题了。最终,还是王荣民的前途更重要,只要他能够登顶,这些职务还是可以回来的,哪怕不行,王荣民只要能够跳入一流省份甚至是直辖市,也足以让他们做出选择了。
就这样的,一份7万字的超级电报,被整理完毕之后,送到了杨元钊的案头,其中经了几次转手,各种的利益其实都心照不宣了,当杨元钊看到这个文件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了,看着墨迹还未散去的文稿,给杨元钊看的,总不能是简单的电报译文,这一点难不到王家,他们找了大量人员,第一时间捐写清晰,为了寻求字迹统一,他们不可能用大量的人上,只是让几个字迹可以保证一样的连夜抄写,在天亮才差不多完成。
杨元钊看着文件,微微一笑,上位者这么久,他当然知道这些猫腻,作为上位者,猫腻他不怕,只要不是欺上瞒下的,能够打到这一点的,最少也是精英人物的,在包头有这相当影响力的,这些人说都说的出来有几个,说不定,就是他看中的青年才俊。
如果秘书连这个都不知道,恐怕真的当到头了,至于太过离谱的权钱交易,当石磊他们是摆设么,他们才是杨元钊掌握的最强的爪牙,一直都如同一把刀悬在每一个官员的头顶,杨元钊一直都相信,不受监管的权利是可怕的,一旦滥用,对于中国来说,是一场噩梦。
翻开文档,看下姓名,他心中了然了,王荣民,这也是他观察多时的人物,留美多年,在华尔街做到了副总经理,算的上是华人之中最出色的,在后世21世纪的中国,在美国工作都有天花板,到一定程度就上不去,在这个世界,同样是这样,而且是做的更加的可怕,要知道,排华法案,可是要到几十年之后,才会最终的取消的,这个时代,能够在排华法案的基础上面,还能够做到这个地步的,王荣民已经算是非常出色的。
回到国内之后,最开始有王家的力量再,可是接下来,伴随着官位一步步的提升,一定程度上面,王家的影响有,却不是决定作用,他已经排在晋商的几个出色的人物之中,甚至杨元钊都出声让人考察,只不过中组部那里还有顾虑。看来,应该是王荣民知道了问题,开始来做最后的努力吧,这点没什么,只要努力了,证明自己的能力了,自然会提拔,至于这一次如果有问题的话,他和大代表会议,也不会通过的,杨元钊怀着这样的心态,翻开了文件。(未完待续。)
钢铁时代 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似曾相识
杨元钊轻轻的翻开文件,低下头一扫,文件扉页的名字很简单,克拉运河计划,他微微一皱眉头,中南省有什么大的河流,要建造运河联通么,即便真的很重要,可是中南半岛用得着运河么?
对于中南半岛来说,海运永远比河运要便利的多,再加上刚刚贯通的几条铁路,从这个意义上面说的,河运有效果,却不是最主要的,毕竟,在东南亚没有长江那样世界罕见的深水航道的,一条运河的修建与否,没有多少效果,至于灌溉和抗旱,中南半岛有么,最多是对洪水起到一定的作用,可是真的要是台风引起的大洪水,水库这玩意根本就没用,杨元钊心中一阵阵的升起的,会不会是看到中央推动的水利建设,想分一杯羹,这可不是执政者最佳的选择,这是一种投机,政治上面的投机,一向是杨元钊最反感的,特别是在目前,中华民族面对着几百年来,最大的机会的时候,这种投机可能会毁掉这个机会。
杨元钊推动的大型工程促进经济的计划,以前是北水南调,现在北水南调基本上完成的情况下,又提出了全国性的水资源治理和水利枢纽建设,在水利建设全国研讨会上面,就全国范围之中进行的讨论,就有过关于中南半岛的讨论,甚至是整个东南亚的水利建设的大讨论也进行过,毕竟水利建设是针对整个中国,不分国内国外,就之所以没有通过,原因不是说中南半岛是新附区域,不是中国传统的区域,而是因为没有必要,在整个东南亚,通过的水利枢纽只有寥寥的几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