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着AK闯大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行者寒寒
冲进都督府后院就是一通发脾气,搞的正在蹲坑的朱纯臣倍感侮辱,这都几年来,从来没有人敢在他的都督府里这般嚣张,于是乎提上裤子就跟李邦华骂了起来。
李邦华也是个暴脾气,毕竟你是来办事的,再有气也得忍着先把事办成不是
朱纯臣乃世袭的武将,俗称大老粗,没啥文化,一口一个老匹夫、臭老头,嗓门又大,直把老尚书骂的浑身哆嗦。
眼见朱纯臣那般嚣张无礼,李邦华更是指桑骂槐、含沙射影、不带脏字的把朱纯臣劈了个体无完肤。
论嘴上功夫朱纯臣哪儿是文臣的对手,来来回回就那两句眼见没啥效果,抄起袖子就准备上手。
好在底下的都督府下级官员赶紧拉住了他们的领导,开玩笑,兵部尚书李邦华都七十多了,这一拳头非把老头干趴下不可,事儿闹大了成国公也许没事,倒霉的必然是他们。
底下人好一顿劝,恢复冷静的李邦华这才说明来意,朱纯臣听说眼前这老头让他发布征兵令,且还要以脱离军籍来提高百姓的征兵积极性,冷笑了一声,一点面子不给断然回绝。
开玩笑!动老子的利益,不送礼赔笑脸也就罢了,还敢骂老子,真以为怕了你们这些鸟文臣
一顿挖苦后,不仅老尚书火气大发,连跟随前去的兵部右侍郎王家彦也受不了面前之人的刻薄,哪儿还管你是什么国公,撩起袖子就是干。
都督府的人也不是吃素的,双方官员就在都督府的后院动起手来,下人们也不敢插手,眼见场面控制不住了,兵部随行人员只好前去刘府请刘鸿渐。
得知消息的刘鸿渐大吃一惊,随即带上牛大棒槌就去了锦衣卫,拉上一票好手直奔都督府,一路上还在咒骂着朱纯臣。
在北京城破的时候,崇祯曾对他寄予厚望,把北京城唯一的一支部队交于成国公,指望着让他护送太子朱慈烺出城南下。
结果这老家伙带着太子出了门就直奔李自成,不禁把太子交于李自成,还伙同内阁大学士陈演恬不知耻的劝进李自成。
所谓劝进即劝李自成进城
第54章 朱纯臣的胆量
嘶——朱纯臣看了一眼刘鸿渐手中的尚方宝剑,倒吸一口冷气,不过瞬间便放松了下来。
虽然看眼前此人甚是嚣张,不过自己身为世袭国公,就因为这点小事,量他也不敢真的动手,想到此朱纯臣随即冷笑了两声。
“哼!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你以为有了天子剑本国公就怕了你老子与皇上谈国家大事时,你还没出生呢!
来来!今天本国公就站在这,你要是不怕诛灭九族就来动手试试”
说完朱纯臣甚至还扯了扯衣服,特地露出粗胖的短脖子,还招呼身后的都督府兵士不许插手。
刘鸿渐面色阴晴不定,虽然这天子剑号称上斩贪官、下斩刁民,可似乎没听说过这玩意能斩国公呀!嗯!是个问题。
眼见面前的老杂毛咄咄逼人,刘鸿渐就气不打一处来,不管了,皇上若是真的偏袒这老杂毛,这大明的破事老子就不管了,大不了出海跑路。
说着刘鸿渐稳步走到朱纯臣面前,右手扬起天子剑,阳光照射在剑刃上反射出刺眼的光芒,直刺的朱纯臣身子一机灵。
挺萌的这小子真的敢动手呀!朱纯臣顿时沉不住气了,站着的两腿抖个不停。
啊——刘鸿渐双手执剑,大喝一声。
正待双手用力下劈,早已吓破胆儿的成国公朱纯臣一屁股瘫软在了地上,后方的都督府兵士见状赶忙一脸畏惧的走进朱纯臣,拖死猪般的把他拖到了‘安全’的地方。
玛德,老子以为你真的有些胆量,原来也是个外强中干、色厉内荏之辈,呸!老杂毛。
挥剑入鞘,正待刘鸿渐找寻可以办理征兵事项的官员时,一个中年官员从都督府官员中走出。
“刘大人,本官都督府都督同知刘孔昭,大人所说之事不如交给在下办理吧!”
刘孔昭是世袭诚意伯,论爵位与刘鸿渐同阶,论官职都督同知是从一品,锦衣卫指挥使却是三品,他当然不用自称下官。
刘孔昭生的人高马大,且下颌蓄着足有半尺长的美髯,刘鸿渐抬眼看了一眼刘孔昭,脑子中迅速搜索了一番明末的降臣,好像没有搜索到。
“本官不管你们这都督府中有什么猫腻,也没空管,只要你们还念及大明对你们的恩德,这征兵之事万不可马虎应付,否则,本官认得你,本官手中的剑可不认识你!”
虽然眼前之人刘鸿渐没什么印象,辨不得忠奸,但他还是敲打了一番,谁知刘孔昭接下来的一番话反而让刘鸿渐瞠目结舌。
“本官还真希望刘大人能来管管!”刘孔昭说话时中气十足,右手还抚了一把黑亮的长髯,眼睛微眯,似是在刺激刘鸿渐。
刘孔昭乃是大明开国元勋刘伯温第十四世孙,朱重八还在与陈友谅打的你死我活时便跟随身边,给朱重八同志出谋划策几十年,最后以一个文臣身份封了个世袭诚意伯。
刘伯温祖训极严,以至于爵位即使传到了末代诚意伯刘孔昭这里,仍是不敢荒废忘本,每日里恪守家规,不贪不腐,习文练舞。
虽然身居都督同知,又是世袭诚意伯,可这中军都督府一直被成国公朱纯臣掌管,他这新任的都督同知不仅无法插手都督府军务,反而处处被其刁难。
他对都督府的**早就深感不满,奈何皇上对他们这帮旧臣颇为照顾,他也没好意思去弹劾上司。
不知怎地,刘孔昭抚须的架势,突然让刘鸿渐想起了前世三国里的关羽,嗯,是个人物,看样子当是个可用之人。
“罢了,罢了
第55章 大明六屠夫(求推荐票)
艳阳高照,京城的五月里天气已有些热,西山大营外聚集着的上万青壮,此刻都抬头看着箭楼上的年轻人,不发一语。
刘鸿渐望着底下的青壮,心中激荡不已,统领千军,何曾不是每个有志青年的梦想,现在他就站在这高墙之上,不时英气勃发,他咳嗽了一下清了清嗓子。
“我,大明安国伯、万岁山千户所千户官,也是此次征兵诏令的发起者,相信各位一直以来心中都有一个疑问,每个士兵月银一两,米半石是真的吗
我在此郑重回复诸位,是真的!不管诸位是出于一腔报国之心,还是迫于生计,身为大明伯爵,身负中兴大明之重任,我都在此感谢诸位能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
我也向诸位保证,军饷、粮饷会如期如数发放,凡是遇到克扣、拖欠等不平之事,无论官职大小,欢迎到锦衣卫衙门举报。
朝廷有银子!饷银是真的、抚恤金也是真的,但这些银子是奖励为国付出血汗的士兵们的,不是平白便宜只知家不知国的蛀虫们的。
本人身为锦衣卫指挥使在此声明,锦衣卫的大门永远为帝国的将士们敞开!”
说完还斜眼看了一眼铁青着脸的朱纯臣,朱纯臣冷哼一声步下了楼台。
明朝中后期以来,贪污腐化情形严重,户部东挪西凑来的饷银也大都发不到士兵手里,士兵怨声载道,朝廷的信誉荡然无存。
底下的士兵们眼见说话之人面容严肃、字句铿锵,身为帝国伯爵,仍然认真的给他们这些或是军户家子弟或是贫民百姓做保证,个个也是瞬间激动不已。
还没待青壮们欢呼,刘鸿渐顿了一顿接着说道。
“诸位远道而来,当是为了为国尽忠,朝廷怎会让诸位壮士饿着肚子,刘大人,请马上增设粥棚,所有壮士凡是有路引或者户籍文书的,不论是否符合征兵要求,均可领白粥一大碗,杂面馒头一个!”
这几天到达西山大营的青壮,多是来自京城比较近的周边府县,有的更是昨天都已经来到,身上的干粮都已经吃完正发愁怎么挨到征兵的日子。
现在听到军营不管是否符合要求都会管饭,更是高兴的齐呼万岁,对刘鸿渐的夸赞也是溢于言表,西山大营有自己的军粮储备,刘孔昭也不言语,自是去火头军分配任务而去。
兵部和都督府的下级官员随即摆开案子开始对士兵进行筛选,刘鸿渐下了箭楼招呼梁阳等人在兵部旁边也开始了征兵。
万岁山千户所作为天子亲军,不仅待遇比京营略高,且天子亲军嘛,听起来就比京营的名头更加霸气。
于是乎刘鸿渐征兵的案子才刚摆开,就被热情高涨的青壮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
为了加入万岁山千户所,刚满十岁的小崩豆也争先恐后的挤到案前,手里攥着出门时母亲给的兵部阵亡书,眼含着泪水嚷嚷着要为父报仇。
更有二十好几的大汉,声称自己才十五六岁,只不过长的捉急了些,一个个努力挤出纯洁的笑容想加入万岁山千户所。
刘鸿渐被这些汉子的热情搞的哭笑不得,只得指了指兵部,示意这些大汉去那边。
明代军制十人为一小旗,设小旗官,五个小旗为一个总旗,设总旗官,两个总旗为一个百户所,设百户官,十个百户为一个千户所,故千户所满员为一千一百二十人。
万岁山千户所的征兵条件十分的苛刻,年龄达不到要求的不要,
第56章 祖仇清的身世(求推荐票!)
兵部和都督府的征兵还将持续多日,刘鸿渐征完了兵便带领一千余兴高采烈的少年们去了一趟户部领取军需,户部尚书倪元璐还以为炸了营,见是刘鸿渐忙满脸含笑的迎接。
之前被兵部催饷催的差点上吊,自从有了刘鸿渐倪老头再也没为银子的事发过愁,就是现在户部的几大仓库里还塞的满满当当的。
一听刘鸿渐是来领取军需,二话不说大手一挥开了仓库,需要啥尽快拉,反正这支千户所由皇上的内帑供养,完事后拿着清单去找皇上报销就成。
刘鸿渐指挥着小伙子们,拉车的拉车扛东西的扛东西,军帐、常规兵器、盔甲、军粮等所有京营该有的物件全部装车。
人多好办事,一千多小伙子们在刘鸿渐的指挥下,把东西都拉到了距离西山大营约一里的地方。
之所以选择这里,原因有三,第一是与京城距离相宜,西山大营位置本就极佳,四周有山有水。
第二刘鸿渐准备在这里训练少年们使用akm,枪声甚大,离城区近会扰民。
这第三嘛,背靠大树好乘凉,身边就是数万京营,就算以后有了战事,有京营士兵顶着,跑个路什么的,时间都比较充沛。
天已经完全黑了,可千户所的小伙子们都还干劲十足,刘鸿渐让常钰回去时去一趟自己家,告知家里人今晚在军营过夜不回去了。
可常钰却表示他也不想回去了,他想入军营,相比锦衣卫的监察工作,常钰更喜欢上阵杀敌来的爽快,刘鸿渐见常钰是认真的,考虑了一下就答应了。
反正锦衣卫也是他一手掌管,无非就是禀告一下皇上转个部门,不过目前万岁山千户所除了刘鸿渐这个千户官,最高的职位就是副千户。
常钰任锦衣卫千户好几年,重整锦衣卫时更是提升了镇抚使,对各种事务极为熟识,刘鸿渐第一次统兵也乐得有人为他分忧,直接给了常钰副千户的职位。
由一个从四品的镇抚使降职为从五品的副千户,二十岁出头的常钰做这个决定时却是目光坚定。
明朝的爵位必须来自军功,且无大功者不得封爵。
在他看来也许现在是降职了,但他知道刘鸿渐深受皇上信任且目光远大,跟着他混绝对是错不了的,看刘鸿渐对这支部队的重视程度就知道了。
晚上搭建营盘是不可能了,刘鸿渐吩咐众人点上火把,只得先暂且把军帐拉好。
刘鸿渐脱去华贵的蟒袍往牛大棒槌肩上一搭,跟小伙子们一起支帐篷,一开始众多小伙子们都有些拘谨。
刘鸿渐身为他们的最高长官,大明伯爵,却与他们一起干粗活,这如何不让众人吃惊
但刘鸿渐对此浑不在意,甚至还爆着粗话吆喝小伙子们,不大会儿就与众人打成一片。
帐篷搭好,早已有擅长做饭的兵士做好了饭,米粥馒头大锅菜,累的满头大汗的刘鸿渐饭量大开,与士兵们一起蹲在地上干掉两大碗。
从辽东逃出来的祖仇清蹲在刘鸿渐的身边一直欲言又止,在刘鸿渐再三追问下,才道出几人的实情。
原来几人并非逃兵,还是罪犯。
说是罪犯也许不合适,祖仇清原本叫祖泽清,是前辽东总兵祖大寿的第四子。
崇祯四年大凌河之战,祖大寿粮尽援绝,诈降,后逃往锦州,崇祯七年,又弹尽粮绝,又诈降。
直到崇祯十四年松锦之战,援军洪承畴兵败,锦州解困彻底无望,也许是对明廷彻底绝望,遂率部降清,这次是真的投了降。
得知其父投降,远在山海关从军的祖则清被吴三桂扣押,一同被扣押的还有祖大寿两个部属的儿子刑山、岳成泽。
&n
第57章 社会平头哥(求推荐票)
第二天刘鸿渐破天荒的没有睡懒觉,这是军营,作为将领,更应该以身作则。
早上刘鸿渐身着千户官军服,带着一千多少年们绕着西山大营长跑了半个小时,许久没有运动,刘鸿渐也是气喘吁吁的。
还不时的给少年们打气,这些军户子弟几乎全部出身贫寒,没有土地为了补贴家用,大多数人几乎都会每天上山砍柴,体力比刘鸿渐好的不止一星半点。
看千户官大人如此‘礼贤下士’,小伙子们一个个受宠若惊,使出吃奶得劲,最后反倒是刘鸿渐撑不住了。
西山大营仍旧有不少的青壮在参与征兵筛选,万岁山千户所的新兵从周围跑过,就像在向京营示威,搞得青壮们也个个摩拳擦掌,恨不得马上加入京营。
五千米越野跑后,早有留守的火头兵做好早饭,刘鸿渐在吃上从来不打马虎眼,只要不影响训练,能吃多少就吃多少,管饱。
吃过饭接下来是常规的拼刺训练,由于刘鸿渐给兵部李邦华打了招呼,一大早几位训导将领便来到了万岁山千户所。
这一千余新兵将接受为期一周的考核,不合格的兵士将被发放盘缠遣返。
琢磨着时间差不多了,崇祯大帝也该上完了早朝,刘鸿渐交代完各种事项后,带着牛大棒槌返回了京城,他要去趟宫里,接受皇上的唠叨。
崇祯皇帝这两天确实被愁的不行,朝臣一半都是新来的寒门,虽一开始觉得这些新官上任的庶吉士们还不错,干活积极性挺高。
可奈何过犹不及,积极性是高了,但却由于是新手,总是东一杆子,西一棒槌,毫无章法的给崇祯找麻烦。
今天上奏山东大旱请求拨款放粮,明天上奏陕西匪患请求派兵除贼,也不知到底有没有对大明目前的兵备状况进行评估,反正就是上奏、上奏,上朝不说点啥怎么显示在在努力工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