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扛着AK闯大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行者寒寒

    刘鸿渐也是无语,你说你钱都给了,还去怀疑人家,想




第64章 铁索雄关(求推荐票)
    从皇宫出来,刘鸿渐直奔万岁山千户所驻地,得知了消息的阎应元、祖仇清几人兴奋异常,前者是出于报国之恩,后者则是想重回故土以正名。

    刘鸿渐当即召集千户所全体士兵营地集合,千户所的士兵还在正常的训练中,得到集合命令都面露困惑。

    一刻钟后千余士兵整齐笔挺的站立于营盘外空地。

    最前方的百户方阵是剑盾手,明代盾牌多使用圆形的腕盾,为了增加射击手的防御面积,刘鸿渐特地采用了明朝已不多见的五边形长盾,以坚木为体,内衬牛皮,外着铁衣,重量适中,不禁防御面积大大增加且弩箭皆不可透。

    剑盾手后是ak百户方阵,这是刘鸿渐的杀手锏,每个士兵均把ak抱于胸前,军容整齐的不似一支刚刚成立两个月的部队。

    最后方是十个枪兵百户方阵,京营缺马,现在万岁山千户所也皆以步兵方式训练。

    正是暑伏时节,北方的大地艳阳高照,刚刚还在加紧训练的少年们个个汗水直淌,但没有一个士兵抬起手拭去汗水,汗水就这么顺着脸颊流入脖颈,滴落焦黄的土地。

    刘鸿渐抬步上了高台,他不知如何告诉这些少年们接下来的事情,他们大多只有十五六岁,按后世才算才堪堪步入中学。

    原本以为至少能有一年的时间来训练他们成为强军,可现在……

    刘鸿渐审视了一遍地下晒的黝黑的少年们,深吸了一口气。

    “将士们,就在一个时辰以前,我得到密报,辽东总兵吴三桂勾结建虏,愈开关迎新主子屠杀我大明百姓!”

    想了想,刘鸿渐还是打算直接告诉这些少年,他们有知情的权力。

    “两百年来,蒙古人、女真人屡次犯边,皆被阻挡于山海关下,如今食明之禄,受明之恩的吴三桂竟想开城门迎接野蛮的鞑子屠戮我们的家人。

    将士们,你们告诉我,世上还有如此卑劣无耻的人吗”

    刘鸿渐青筋暴起,声嘶力竭的向着千余少年呐喊。

    听到刘鸿渐略带鼓动性的话语,本来还安静的营地,瞬间被打破。

    “兵发辽东,杀死吴三桂!”

    “兵发辽东,杀死吴三桂!”

    万岁山千户所所有的士兵均有家属或死于建虏,或死于民军,他们天生对这些大明的反叛者报有仇恨,如今长枪在手,初生牛犊也是不怕虎狼。

    刘鸿渐挥挥手示意激动的少年们安静。

    “朝廷用兵甚紧,如今京营初训,不堪重用,皇上忧愤,先人有云,君忧臣辱,君辱臣死。

    身为大明伯爵,本官接下这平定辽东的差事,我要会一会那吴三桂,看看他是如何报国恩的。

    我也要让满清的野猪皮知道,我大明不是那么好欺辱的,我要让他们知道,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

    “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

    “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

    士兵们沸腾了,他们虽然经历过严酷的训练,但依然还是少年心性,刀枪弩马,铁马冰河,让他们血脉澎湃。

    “此去辽东,山高路远,凶险非常,胆怯者可以退出,不丢人!本官会记录此行名单,报于皇上,待日后论功行赏。勇敢者,敢于复仇者,加入我们的战争!解散!”

    刘鸿渐说完直接步下高台,有冯敦厚、常钰负责统计前去辽东的士兵数额,阎应元与陈明遇负责粮秣、军备,他反倒闲了下来。

    看着黑黝黝的少年们前仆后继的赶着去报名,刘鸿渐心中愈加沉重,两个月的相处,少年们都对他这个没有官威的长官十分信任。

    如今,他却要带他们完成几乎不可能完成的重任,唉!真他niang的艹淡,老子怎么接下了这差事!

    当晚,刘鸿渐在京城的家中过夜,刘鸿渐把辽东的变故说与老爹刘德隆、孙秀秀,刘德隆大骂吴三桂吃里扒外,有负圣恩,总有人去收拾他的!

    但一听刘鸿渐要带着千余新兵平定吴三桂,老秀才的脸都绿了,人总是这样,只要事不关己,总希望别人出头。

    “儿啊,咱家三代单传……唉!”老秀才欲言又止,看了一眼刘鸿渐坚毅的面庞,叹了口气。

    “罢了,我儿长大了,有自己的志向,身为朝廷勋贵,理当为皇上分忧,是为父短见了,儿去吧,家里有我在,一切安心便好。”

    一番好言相劝才把老爹哄走,刘鸿渐有些不敢看身旁孙秀秀的眼睛,刚才说事情时,孙秀秀一直没说话。

    他知道,最难过的还是妻子这一关。

    但是孙秀秀却出奇的温柔,进了屋子,孙秀秀主动的投入刘鸿渐的怀中,似乎想感受着最后的温存,刘鸿渐刚想开口说话,就被孙秀秀用手捂住了嘴。

    “夫君无需多言,秀秀都懂,秀秀的家人皆死于建虏,现在夫君领兵一方,秀秀也盼着夫君能为我家人报仇!

    秀秀不会拖夫君的后腿,夫君只管上阵杀敌,秀秀会在家为夫君祈祷,祈祷夫君旗开得胜,凯旋而归!”

    说道后来,孙秀秀肩膀颤抖,眼泪还是不争气的掉了下来。

    当晚,刘鸿渐与小妻子说不尽的缠绵,直到后夜才相拥着睡去。

    第二天天还未亮,刘鸿渐便偷偷的起身出门,与同样是蹑手蹑脚的从屋子里出来的牛大棒槌回合,偷偷的去了军营。

    他们不知道的是,在刚刚关上房门后,两个女子皆是挣开了眼睛,泪如雨下……

    ——————————————————————————————————

    山海关,北依燕山,南连渤海,明洪武十四年筑城建关设卫,因其依山近海,故名山海关,又称榆关。

    其地势险要,威武雄壮,扼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



第65章 本色出演(求推荐票)
    慈启者吴帅:

    吾乃大顺军李自敬也,听闻吴大帅欲行大事,自敬闻之甚惊,吾兄闯王李自成死于贼手,几月以来吾夜不能寐,日日思量为兄报仇,吾手下有精兵十五万,皆是勇猛之士,如若吴帅不嫌,吾当助大帅一臂之力,只待得事成之后,吴帅荣登九五,能乞怜吾之辛劳,封吾为西王,吾愿为大帅永守西北边疆……

    落款大顺王李自敬。

    山海关内议事厅,吴三桂正襟危坐于中堂,手中执着游击将军呈上的信函。

    吴三桂三十出头,身姿魁梧,横眉剑目,颌下无须,腰间挂着利剑,看完信眉头微皱把信交给身边的副总兵谭洪。

    谭洪乃吴三桂心腹大将,看完信先是一愣,接着又把信递给了下手的参将吴之茂。

    “大帅,会不会有诈”谭洪皱着眉头狐疑道。

    “涪仁,不是跟你说了未成事之前,要喊本官的官职,不得乱语!”

    吴三桂并未回复谭洪疑问,反倒是纠正了一下手下的恭维。

    “是下官心急了,下官知错,大人,微臣觉得这信可疑啊!”

    作为镇守边关的将领,谭洪对当下大明疆域内的各个势力都有所了解,在他看来大顺军如果真有精兵十五万,那岂不是比他辽东军还多出一倍

    既然你有那么多精兵,干嘛还来向俺们投诚京城守卫空虚,直接去攻略京城不就行了

    谭洪是个急性子,心里有什么就直接说出来。

    “非也,非也,谭大人,且不说他大顺到底有没有十五万士兵,但说是精兵实在是有辱这个词了,顶多是十几万农夫吧!”

    参将吴之茂捋了捋胡须,面露轻蔑的道,在辽东军里吴之茂年纪稍长,一直以儒将自居。

    “辅泽说的有理,依本官看,那李自敬定是内部出了问题,前些时日明廷宣旨免了北方诸省的赋税,百姓思安,自不肯再跟着他干那掉脑袋的事情,想来是自觉坐吃山空,想要博上一博”

    吴三桂左手持盏托,右手执茶盖拨了拨茶叶,喝了一口说道。

    “大人言之有理,下官听闻此人胆小如鼠,李自成死后,他明明手握大军,却慌了手脚不敢继续攻城,如丧家之犬般回了陕北老家!

    此信粗鄙,下官听闻那李自敬大字不识一个,依下官看,这信倒像是真的,只不过大人可万不能听信他真的有十五万精兵,在下看来顶多十万!

    且战力如果有朝廷的卫所兵般,已经是烧了高香,成不了大器!”

    听完下属的分析,吴三桂心中也有了定意,就算是十万扛着战刀的平头百姓,也够朝廷吃一壶了,至于事成之后嘛。

    看你李自敬能否活到那时候喽

    原本他与满清的定国大将军多铎商议的三日后大开山海关,两路并进,清军攻京城,而他则过大名府、经潞安府、直奔湖广,攻打南京,最后双方南北划江为界。

    现在天降十万农民军,这简直就时搅屎棍呀!来多少收多少,他漫天要价,我还不会就地还钱吗

    “请贵使入城吧,记得禁止携带武器!”吴三桂打定了主意,便指示传令兵通传。

    山海关下,刘鸿渐足足等了半个时辰,身后是牛壮、常钰、以及新任的盾剑百户王进泽、李百达。

    牛大棒槌早就有些不耐的嘟囔起来,被刘鸿渐瞪了一眼才安静下来。

    “大人,你说吴三桂会上钩吗”此次行动只有五人,面对的是山海关的骄兵悍将,未曾经历如此大阵仗的常钰有些紧张,没话找话的问道。

    “老常看你那点出息,俺家大人的诡计何时失过手”为了掩饰自己的不安,牛大棒槌顺带着恭维了一下刘鸿渐,不料用词不当又吃了刘鸿渐一记白眼。

    “都放松点,就当来山海关观光旅游了,一会入城你们尽可以装作什么都不懂的样子,让吴三桂轻视我们!”

    刘鸿渐嘱咐道。

    由于知道李自敬大字不识,而刘鸿渐的文言文也是稀烂,给吴三桂的信是刘鸿渐口述,平头哥阎应元代笔写的。

    陈明遇精通篆刻,落款的大顺印玺也是陈明遇匆忙间整出来的,反正量他吴三桂也没见过,再说了本来就是出其不意,想来吴三桂就算怀疑也找不到什么破绽。

    正思索间,城上有了动静,刚才的游击看了一眼下方的几人,示意几人可进城,但不准携带兵器。

    早就得了刘鸿渐命令的四人也乖乖的把兵器交给了守城的军士,之前几人也料到就算能入了城也必是会被夺去兵器,还在商议如何搞到武器。

    结果却被刘鸿渐直接一句‘山人自有妙计’略过这一议题。

    山海关内也是防卫森严,五步一岗十步一哨的,刘鸿渐几人被军士引导了总兵府的前厅。

    堂里上首依次坐着总兵吴三桂、副总兵谭洪、参将吴之茂、王屏藩。

    “俺是大顺军副将刘能,奉俺家李大帅座下刘大帅前来拜见吴大帅!”刘鸿渐弯腰行了个礼,显得格外拘谨。

    “哈哈哈,果然是一帮农夫,还李大帅、刘大帅,敢问贵军里有多少个大帅呀!见了我家大人为何不跪”

    吴之茂被眼前之人口中的一堆大帅逗乐了,还没待吴三桂开口便质问道。

    吴三桂心中也是轻蔑,眼前人的粗鄙直接刷新了他对李自敬军军力的下限,真不知就这这么一群农夫般的乌合之众,如何攻到京城的,看来大明是真的气数已尽了。

    “回大人,俺们大顺共有七个



第66章 沙场擒贼(求推荐票)
    七月十三日上午,辽东山海关沙场阅兵。

    可能是部队大多都在山海关沿线驻防,受检阅的只有骑兵四千,步兵六千。

    辽东军的气势果然非京军能比,这些可都是能与鞑子一较高下的猛人,而且个个手中都沾过鲜血,是一只用敌人的人头开过光的部队。

    吴三桂在前带着刘鸿渐从军列的这一头,走向了另一头,满脸的自得。

    而刘鸿渐也是对辽东军赞不绝口,直听的吴三桂更是满脸笑意。

    接着吴三桂带着刘鸿渐上了阅兵台,阅兵台空间有限,随行的有副总兵谭洪,参将吴之茂、王屏藩,刘鸿渐身后则站着牛大棒槌以及李百达。

    吴三桂扫了一眼周围没发现王元霸,眉头皱了皱眉,这厮真是越来越不把本官放到眼里了,也罢,过两天就收拾他。

    吴三桂突然抽出战刀右手高举向前。

    “辽东必胜!”

    “辽东必胜!”

    万余军士齐声呐喊,当的是振聋发聩。

    “刘能啊,我辽东军军威如何”吴三桂回刀入鞘,左手按着腰间的刀柄,不无得意的问刘鸿渐。

    “吴帅的辽东兵军容严整,装备精良,即使是当年的蒙古兵也是无出其右,只是……”

    刘鸿渐前面还似是在夸奖辽东兵的勇猛,但说到后来却突然话锋一转,脸色一寒。

    为一群农民兵的小头目行这阅兵之事,本就有些小题大做,若不是为了让这土鳖开开眼,看看什么才叫百战之师,顺便装个x,吴三桂才不会大热的天搞这么无聊的事。

    “只是什么”

    听到这土鳖竟然对他的辽东军还有意见,吴三桂顿时满脸的不悦,瞪了一眼‘刘能’冷声问道。

    “只是我想知道他们为谁而战!棒槌动手!”

    早在刘鸿渐说出‘只是’这两个字时,牛大棒槌和李百达这两个一米八的大汉,已经悄摸的挪到了吴三桂的身后。

    为此牛大棒槌还受了吴之茂的白眼,端的是农民军,一点规矩和礼貌都不懂。

    刘鸿渐刚说出动手二字,二人条件反射似的,牛大棒槌和李百达一人一只手瞬间把吴三桂撂倒。

    李百达一手刀把吴三桂打晕在地,牛大棒槌还抽出了吴三桂的战刀,刀尖直指吴三桂的后脑。

    一切都在电光火石间发生,快到谭洪、吴之茂、王屏藩三人还没来得及反应,吴三桂已经成了刀下人质。
1...1617181920...32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