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扛着AK闯大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行者寒寒

    除此之外兵部需要趁此机会改革,下设参谋总部,直接对兵马元帅负责,而这兵马元帅以后就是你。

    陆战将领以及水师将领的任命权也要从吏部收回,交由兵部之参谋总部负责举荐,由兵马元帅,也就是你来最终确认。

    另外,趁此机会要定下大明之国旗,写入大明律,仍旧以日月为珠,以龙称之,底色改为朱红。

    还有水师之战舰应按照火炮数量、威力、排水量来分级,具体分级规格这两天我会整理好交给你,由你来负责。”

    军队和内政本来就应该分开,内政官员与军队系统职能不同,不应该互相干涉,谁也别想压谁一头,这样有利于避免文武相争的局面。

    朝臣的事儿肯定用不着他来操心,但既然大明接下来的几年要大力发展海洋贸易,这国旗就显得格外重要。

    至于战舰分级也是理所应当的事,随着天津船厂、龙江船厂技术的不断纯熟,大明的战舰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大。

    并根据职能不同分为战列舰、驱逐舰、护卫舰等等,而战列舰又细分为三级到一级战列舰,这也是后世简略的划分方法,刘鸿渐打算直接拿来套用。

    见朱慈烺眉头越皱越紧,刘鸿渐敲了敲桌子道“看啥你没听错,这兵马元帅的担子必须交给你了,没有商量的余地。

    给你一个月时间整顿吏治,三个月时间完成军队系统与内政系统的分离,这期间没紧要事不要前来烦我。

    四个月之后,你将正式就任兵马大元帅,参谋总部就是军队系统的小内阁,好好张罗吧。”刘鸿渐解释道。

    “朕付出那般大的代价,正是为了将刘兄你留在那个位子,刘兄你为何……”朱慈烺感觉一阵头痛。

    这次风波过后,民间百姓不知道要如何评论他,可以相见的是天下举子定是要对他口诛笔伐了,可结局却并未改变分毫,这让他感觉心里如堵了一块石头般难受。

    “早晚的事儿,臣可不想以后让百姓戳我刘家的脊梁骨,好好干,臣看好你!”刘鸿渐噗呲呲的喝下一杯酒道。

    朱慈烺也跟着喝了一杯酒,但心里还是空落落的,他欲言又止道“那刘兄接下来准备如何”

    “我待帮你搞定最后一件大事后,臣就要回东瀛就藩了。”刘鸿渐微微笑道。

    “最后一件大事,何事”朱慈烺好奇道。

    ……

    。




第933章 法定货币
    “发行新的货币!”刘鸿渐斩钉截铁的道。

    “确切的讲就是发行一种法定的纸币,正如太祖时期所发行的宝钞一样!”见朱慈烺脸色有些不解,刘鸿渐又解释了一下。

    “这行不通呀刘兄!虽然太祖皇帝雄才大略,但……但事实证明发行宝钞是一次错误的决定,历史记载,当时的百姓和商铺都被坑惨了,用民不聊生都不为过。”

    朱慈烺显然是知道洪武年间发行宝钞的事,然而诽谤祖宗确实需要魄力,朱慈烺说到后来声音都变小了。

    “此纸币非彼纸币,不可同日而语呀!”刘鸿渐就知道朱慈烺会不理解。

    其实也难怪,当年朱重八同志发行货币也算是突发奇想,原因是民间商人大额交易不便。

    民间交易可不是电视剧里演的那样,花个几百两随便从身上取出几块银子就付钱,明代一斤十六两,按照后世算,一两约等于四十克,五百两也就是四十斤。

    谁没事会每天装几十斤中的东西在身上呢

    民间倒是有不少银号发行会票,也就是银票,但银号信誉度参差不齐且市场紊乱,于是乎朱重八同志主导之下,大明宝钞应运而生。

    这是大明三百年唯一一次发行纸币,朱重八同志的出发点是极好的,但限于经济知识的欠缺,老朱家根本不同啥叫通货膨胀,一个劲儿的印纸币,就连给官员的俸禄也用纸币发。

    导致到了后来买一斗米,竟然需要拉一车大明宝钞,信用崩坍之后大明宝钞一蹶不振,成为朱家皇帝们赏赐有功劳的文臣武将的不二法宝。

    从那时起,从百姓到官员,包括皇帝在内一直认为,纸币这玩意儿不能造,造就是坑人,后来成为禁制。

    但刘鸿渐毕竟是过来人,虽然大学期间没修经济学,但基本的金融知识还是懂的,再加上从那本经济学基础上学到的东西,足够在十七世纪掀起大风大浪了。

    在刘鸿渐看来,大明发行纸币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的。

    原因有好几个,其一,不论是金银还是铜钱,都携带不便,[笔趣岛]其二各地铸造的银元宝质量参差不齐,多有掺杂铅等金属的假元宝。

    铜钱的造假就更猖獗了,明中叶以来多有海商从南洋或者东瀛运来铜矿,而后私铸假铜钱,奸商们为了获取暴利,在铜钱中夹杂其他金属,导致民间流通的铜钱质量相差甚大。

    朝廷官方铸造的铜钱,一千文科兑一两白银,而民间私铸的铜钱想兑换一两白银往往需要一千六百文,甚至更高。

    朝廷自己铸造的铜钱虽然货真价实,但你绝对想不到,货真价实的铜钱其实朝廷是亏钱的,铜钱由于全手工打制成本极高。

    一个熟练的制钱匠一天制造出来的铜钱,其价值还不够制钱匠的工钱以及原料成本。

    造钱的赔钱,这话说出去谁信但这种状况数百年却来一直存在。

    一千枚铜钱有多重就不说了,商铺收钱的掌柜一般都是行家,拿着铜钱一看成色就能判断质量,但老百姓不懂呀,最后吃了大亏的都是穷苦老百姓。

    其二是使用不便,不是所有百姓家里都有银元宝,民间流通更多的是铜钱和碎银子。

    例如你拿着整块十两银子,去商铺买了七两的东西需要找零,掌柜的首先要看银子的成色,上专门的小称称一下是不是十足十两。

    而后必须用钢剪将银子一分为二以确定是不是纯银,而后就开始繁琐的分割过程,先翻找抽屉里有没有正好三两的碎银子,如果没有就将碎银子再次剪碎,剪完上称,不够再剪,到了最后一块十两银子就变成了一大堆碎银子。

    或者你也可以选择用铜钱找零,三两银子就是三、四千枚铜钱,成色不等不说,还贼几把重,一般没有傻缺会选择用铜钱找零。

    不管是金元宝还是银元宝,在它第一次被使用的时候,就会出于防伪而被夹断,再往后流通的过程中不断的切割再切割,其繁琐过程,后世人根本忍受不了。

    这些年来刘鸿渐也一直深受其苦,之所以一直没管,一来是一直在各地征战没有精力,二来是从朝廷到民间,所有人对纸币都深恶痛绝。

    现在好了,小朱同志一下子把身居高位的京官全部免职了,只剩下个内阁首辅光杆司令还是刘鸿渐的死党,等同于最大的障碍已经没了。

    至于百姓,以刘鸿渐目前的呼声以及他的手段,问题不大,毕竟刘鸿渐是在为百姓谋福,又不是害他们。

    饶是如此,刘鸿渐早在一年多前就开始布局了,只不过是通过西山商合秘密进行,如今新货币的制作工艺已经完善,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按照刘鸿渐的计划,大明将发行新的货币,新货币由纸币和铸币构成,由上而下,纸币分为一百两、五十两、十两、五两和一两组成。

    铸币则由一两、五钱、一钱、十文、一文,纸币和铸币各分五档,同时铜钱被废止。

    铜钱的流通最根本的原因是大明缺银,铜本身没有一般等价物的属性,然而现在大明根本不缺银子。

    刘鸿渐霹雳吧啦的好一通解释,朱慈烺才一楞一楞的点了点头,不过有没有真的明白就不得而知了,但废除铜钱他肯定是听懂了。

    “为何非要废除铜钱呢一般等价物又是什么”朱慈烺一脸认真,就像一个勤学好问的学生般,甚至见刘鸿渐嘴巴都干了,还亲自给他倒了一杯茶。

    “铜钱当然要废止,哪有造钱的还要赔钱的,你亏不亏

    至于这个一般等价物呀,广义上讲就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可以充当其他一切商品的统一价值表现材料的商品。

    听明白了吗”刘鸿渐提问道。

    “没……没有。”朱慈烺不好意思的道,但他确实是没听懂。

    “简单说,就是金子和银子就是一般等价物,它们虽然也是商品的一种,但却可以通过金银购买其他任何东西。

    但货币不是,嗯……可以这么说吧,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就是金银,换句话讲,纸币虽然是法定货币,但不是一般等价物,也就是说纸币是货币,但货币不一定是纸币,纸币只是方便民间交易的一种信用货币。

    这样说你该明白了吧”刘鸿渐重新解释道。

    朱慈烺……。

    ……

    ps咳咳,甭嫌废话多,主要是给小朱科普一下,顺便检查一下诸位有没有把高中知识还给老师。

    kangzhaoakchuangdag00

    。



第934章 那里呀,是用来存放怀念的
    如今的大明是银本位制国家,但刘鸿渐甚至银本位根本不牢靠,是以决定实行将金银一同作为本位货币的复本位制。

    原因很简单,金子产量小、生产成本也高,不足以支撑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产生的货币需求,白银却正好相反,白银的储量高、产量高、生产成本还低。

    从经济学基础一书中了解到,银本位制从十六世纪开始盛行,到十九世纪末崩溃,共坚持了三百年,而后金本位崛起,但金本位只支撑了堪堪一百年也随即宣告崩溃。

    金本位虽然只坚持了一百年,但那是因为两次科技革命以后全球的经济腾飞和频繁的战争导致的,按照如今的科技水平,运用金银复本位制随随便便都能坚持个三百年。

    至于三百年后,到时候再说呗,反正那时候他棺材板估计都烂了,也不关他的事。

    “新货币的发行量不得滥发,要以本国的黄金、白银储备为基础,发得多会导致通货膨胀,简单说来就是一个鸡蛋本来需要两文钱,货币发行过多会导致货币贬值,一个鸡蛋就需要四文钱或者更多。

    发得少了又会导致通货紧缩,多了少了都不行。”刘鸿渐又道。

    但见朱慈烺迷迷糊糊估计根本不知道他在说啥,刘鸿渐于是也懒得再细说,工学院如今已经开设经济学基础的学科,类似这种尝试会慢慢的普及。

    “瞧瞧吧,这是咱西山商合造出来的货币样本。”刘鸿渐说着从身上取出几张纸币和数枚铸币道。

    纸币呈暗红色的长方形,左边一处空白,右边则是大明的日月龙旗,龙旗下面是币值,四个角则用阿拉伯数字作币值表示。

    朱慈烺拿起最大的一张一百两的纸币,哧啦哧啦的晃了晃,发现这纸币与大明市面上的宣纸完全不同,宣纸柔软而韧性差,这纸币声音清脆手感厚实,他拉扯了一下纸币竟然没有断开,随即疑惑的看向刘鸿渐。

    “这是西山商合用特殊材料做出来的新纸,不禁耐用,还防水。”说完刘鸿渐就将一杯茶水倒在了一百两的纸币上。

    只见纸币慢慢的被浸透,刘鸿渐随即拿起纸币又轻轻的拉了拉,纸币却完好无损。

    “神了!刘兄,这纸币是用何种材质做的,朕怎么从未见过”

    造纸术发展到现在已经十分成熟,大明市面上按照质量就有七八种之多,材质复杂,粗略来分材质分为树皮和稻草等物。

    稻草为比较低端的纸,价格也便宜许多,但即便是草纸也不是一般百姓能用得起的,寒门举子练字一般就用这种纸。

    树皮为材质的也有好几种,其中以山杨为佳,宫中所用宣纸的材质就是山杨树所制。

    “此类纸乃是用棉花所制,成本略高,但棉花纤维素含量远高于树皮稻草,是以造出来的纸张韧性极佳遇水也不会断裂,另外每张纸币有七处防伪标识,以防有不法之人伪造假币。”

    说着刘鸿渐又一一给朱慈烺解释了纸币上的防伪标识,从颜色到纹路,再到安全线、互补对印图案等等,防伪标识比之以前的大明宝钞不知复杂多少。

    朱慈烺只见到泼了水的纸还如此坚韧就已经啧啧称奇了,又见这纸币竟然还有这般多的防伪标识,不禁更加感兴趣。

    其实这纸币最大的防伪标识就是材质,这时候还没有用棉花造纸的工艺,即便被人琢磨出来刘鸿渐也不担心。

    这纸币的制作工艺科不仅仅是材质一方面,西山商合的高级匠人们用了足足一年时间才制作出了印制纸币的机器。

    从造纸染色再到各种防伪标识以及特制图案,流程复杂,西山商合联袂军械所又用了半年时间,才以精钢为材质制造出了印制纸币和铸币的特制印钞机器。

    有了这玩意儿,才能保证纸币的材质、大小、图案的规格整齐划一,除非刘鸿渐完全公布出来一整套的工艺技术,否则以目前各国的技术水平,想仿造无异于痴人说梦。

    “刘兄,这纸币左边怎么是空白的”朱慈烺指着纸币左侧道。

    “那里呀,是用来存放怀念的。”刘鸿渐意味深长的道。

    他打算找大明经验最丰富的雕刻师来在印钞机器上反向刻制图案,没错,纸币的左侧将印制大明的帝王,这是这套纸币的最后一道防伪标识。

    “最大币值一百两的印太祖高皇帝之画像,五十两则印制成祖之画像,十两的……我打算印制你父皇的画像,如何”

    前两个自然没什么可说的,把大叔的画像印上去也是刘鸿渐早已想好了的,大叔为大明呕心沥血二十载,值得这份殊荣来让万民怀念。

    “自然没问题,正合朕意,那这五两和一两的呢”朱慈烺问道。

    “最后两张就随你了,印成你自己的也并无不可。”刘鸿渐随口道。

    朱慈烺拿着最小的两张纸币翻来覆去的看了看,似乎心里已然有了定意。

    “刘兄,一张纸币上能不能刻两个画像”朱慈烺指着小小的空白道。

    “应该问题不大,但区域太小了,画像会显得模糊。”刘鸿渐想了想道。

    朱慈烺闻言点了点头,随即又拿起一枚一两的铸币观摩起来。

    这铸币色泽银亮很有质感,与朱慈烺见过的欧罗巴国家的银币略有不同,正面空白,反面则铸有大明的日月龙旗和币值。

    “你捏着铸币两侧,使劲吹一下,然后放到耳朵旁,像这样……”刘鸿渐拿起一枚铸币一边说一边给朱慈烺示范。

    朱慈烺面露疑惑,见状对着铸币侧边使劲儿的吹了一下,而后有样学样的将铸币放到耳旁。
1...32532632732832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