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扛着AK闯大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行者寒寒

    “非也!皇上,锦衣卫有更重要的事情做!”

    这是刘鸿渐深思熟虑后的想法,天天大喊庸臣误国是没有用的,即使是现在,崇祯也没有意识到监察权的重要性。

    锦衣卫直接对皇帝负责,上到百官下到黎民,甚至是皇亲国戚,遇不法之事可绕过刑部、督察院直接逮捕入锦衣卫内部的诏狱。

    国内之事固然乱如牛毛,但再乱无非就是个贪腐、受贿、时不时的某地出个灾祸、闹个匪患。

    刘鸿渐此时更关注国际上的事,此时已经是十七世纪中叶,别人不知道,他却知道,大航海时代来临了。

    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已然硕果累累,三十年战争也即将结束。

    英吉利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资产阶级革命……

    海上霸主荷兰马车夫车轮滚滚,拥有了世界最强的经济实力……

    罗刹国罗曼诺夫王朝蒸蒸日上的寻找着出海口……

    弗朗机的战舰驰骋大西洋,进行着罪恶滔天的三角贸易……

    而大明呢封闭了沿海,在无休止的内斗。

    事实上,从万历一五八零年起,大明不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军事上都被这些列强超越,失去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这是最好的世代,也是最坏的世代。

    要想分一杯羹,大明必须时刻关注世界诸国的动态,而如果锦衣卫既管内又管外,必然应顾不暇,而且需要更多的人手,导致机构冗杂,办事效率降低。

    所以,重开东厂势在必行。

    “皇上,这世上可不仅仅只有大明,据臣所知,在大明的西方,是西藩,在西藩的更西边,还有更大的疆土,那里有多如牛毛的民族和国家。

    即使是像大明一样强大的,也至少有五六个,他们都在厉兵秣马意图征服大明,大明想屹立于世界之林,必须时刻关注那里。”

    刘鸿渐不知道崇祯对西方了解多少,只能说的简单直白点。

    “朕有听几位大学士讲过,大学士说那些色目人皆是卑贱的白毛鬼,他们来我大明只是想买我大明的丝绸和瓷器。

    爱卿是否危言耸听了,明岁我大明便要大举征兵,还打不过区区几个色目人吗”

    崇祯对刘鸿渐又要交权十分不满。

    “皇上啊,臣怎么敢欺瞒皇上,那些高鼻怪真的十分了得,对了,还有,在大明的东边有一片不比大明小的疆土,那里有银矿,一个超级大的银矿。

    再往西越过整个东海,还有一个超级大的金矿,金子,银子啊皇上,大大的有!”

    大明缺银,崇祯当然知道,否则朱重八也不可能要发行纸币(当时还缺铜)。

    “此话当真爱卿可莫要诓臣!”一听外面银子多,崇祯果然来了兴致。

    “臣就算诓骗天下所有人,怎么敢诓骗皇上!臣还想多活几年,生一堆孩子!”

    见崇祯终于上了道,刘鸿渐才放了心。

    “之前厂卫把朝廷搞的乌烟瘴气,朕也是受不得众臣规劝才撤掉了东缉事厂,又荒置了锦衣卫。

    如今出尔反尔又要重开东厂,朝臣必然不答应,想必到时命令发出去,辱骂朕的奏疏便又要满天飞了……”

    崇祯忧心忡忡。

    老毛病又犯了,死要面子啊!

    “您是君,他们是臣,骂人又不会少块肉,皇上别忘了,您有刀!”

    刘鸿渐对这个有点固执,有爱要面子的大叔简直恨铁不成钢。

    “那好吧,朕这几日便找大伴儿商量一下!让他尽快着手,重开东缉事厂!”

    崇祯的大伴儿必然是王承恩了,但这厮年纪大了,年初守城又受了不轻的伤,身体一直不大好,现在已经很少出现在朝堂。

    但在崇祯心中,




第144章 布局
    早在千户所士兵从山西回京城时,刘鸿渐就派人去了辽东,那三个色目人一个船长、一个雇佣兵、一个船匠,不仅了解欧洲格局,更是身怀技能,接下里的计划里,他们可是有大用。

    且说这三个老外被刘鸿渐丢在辽东,好几个月了也没个消息,还以为总兵大人已经把他们遗忘了,得了刘鸿渐要带他们去京城的消息,高兴的不得了。

    要知道他们这几年在大明流浪,为得就是去京城谋个前程,可惜一路上被人坑蒙拐骗不说,还糊里糊涂跑到这辽东前线喝了一年冷风。

    好在总兵大人垂怜,不仅给了他们安身之处,如今更是要带他们去京城混,那可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地方,有锦衣卫的护送,一路上顺风顺水,三人直到来到京城候府,还有一种在做梦的感觉。

    “尊敬的大人,感谢您的厚待,胡安冈萨雷斯向您致谢!”

    见身着麒麟服的刘鸿渐从内院走出,胡安组织了一下话语,给刘鸿渐弯腰行礼,其余两人也赶忙跟上。

    “哈哈哈,welcome to beijing!my friend!”刘鸿渐上前与他们握了握手,这让他们三个有点受宠若惊。

    “大人,不知有什么需要我们效劳”胡安算是明白了,想要在大明有一席之地,那么就必须证明自己的能力。

    “不忙不忙,屋外冷冽,走,去里面谈!”刘鸿渐当先去往中厅,三人亦步亦趋的跟着。

    “本官记得你们其中有一人懂火器,不知可否见过这种火器”刘鸿渐拿出燧发枪的图纸,递给了胡安。

    胡安接过后只看了一眼,就递给了身边的卡尔,卡尔是个狂热的战争份子,所有跟战争有关的东西他都感兴趣。

    “大人,这是撞击式遂发枪,荷兰皇家海军已经在装备,欧洲其他几个国家也有配备。”卡尔只一看便两眼放了光。

    “大人,我可以帮您改进这种枪!”卡尔语不惊人死不休。

    卡尔与舒尔兹来到大明时,自己还带着一只这样的枪,但没几天就被善良淳朴的大明百姓给抢走了。

    听了卡尔的话,轮到刘鸿渐惊讶了,本来他想着三人顶多是见过燧发枪,谁知人家不仅见过,还能改进,更让刘鸿渐吃惊的是,目前欧洲已经开始



第145章 皇庄
    农历腊月二十二,京畿昌平县。

    一队约有一百人的骑兵队伍自京城方向奔袭而来,天气寒冷,战马和人都吐着白气儿。

    “大人,这大冷的天,干嘛非要跑到这鸟不拉屎的地儿。”

    牛壮搓了搓手,又对着嘴吹了口热气捂了捂冻的有些僵硬的脸,小别胜新婚的不止刘鸿渐,牛壮坐在马上发着牢骚。

    “就你话多!”刘鸿渐回头瞪了一眼牛大棒槌,拍马至一处高地,朝着汤山庄方向望了望。

    “皇上把推广良种的差事交给本候,自然应当去皇庄视察一番,这汤山庄乃是皇上所掌的五百处皇庄之一,也是离得最近,不去这儿,难道你想去通县

    老陈,距离那汤山庄还有多远”

    天地一片白茫茫,微弱的阳光挥洒在雪地之上,刺的眼睛生疼,刘鸿渐抬手挡住阳光向前望了望。

    “回大人,由此向北而行翻过一个山坡,再有一刻钟便到了!”

    “走!”

    ……

    京畿昌平县汤山庄。

    昌平县汤山庄有良田二百顷,合计三千亩,自明英宗天顺三年,汤山庄农田便被划入皇庄,如今已有两百余年。

    汤山庄共有佃户一百余户,皆屯住在汤山庄边的一个村落之中,由大内指派的太监、官校统管。

    正是隆冬时节,农田休耕,按理说忙碌一整年的佃户此时应当可以好好歇息一番,可村落中间的广场之上却聚集了数百村民,手里皆扛着锄头等农具。

    广场最里头一个手执拂尘、头戴三山帽的太监躺在太师椅上,身后站着数个人高马大的官校。

    “席公公,这六九寒冬大冷的天,也不是农耕时节,为何让我等做这毫无意义之事!”

    一个扛着锄头的老汉把锄头撂在一边,小心翼翼的问道。

    “哼!这事儿啊,你们得问问你们的头儿许百顺,咱家体己他许家缺衣少食,特命此人将其小女许玉娘送到咱家府上做丫鬟,还给了他五十斤粮食,也是为了他好。

    谁知这厮非但不领情拒不配合,还把人给藏了起来,咱家搜便了许家也没能找见人,定是你们这些刁民互相串通合伙把人给藏起来了。

    说!那许玉娘到底在谁家!”

    这公公口中的许百顺,乃是汤山庄诸多佃户之中的一员,年约三十五六,为人仗义而得其余诸佃户们的拥戴。

    其有一女名曰许玉娘,生得有些姿色被汤山庄的镇守太监看中,要收到府上暖脚,许百顺得知了消息便把许玉娘藏了起来。

    镇守太监四处搜寻不着,不仅派人把许百顺打了个半死,昨日还召集所有佃户互相指认,威逼利诱而无果,竟下令让佃户们在这寒冬腊月去翻地以作惩罚。

    “席公公,小的们真的不知那许玉娘身在何处啊,小的们家里大多已无余粮,每日里都是以草根和着杂粮面做吃食方能勉强度日。

    本想着冬日里不需要耕田,可以少吃些以熬过这个寒冬,如今个个都是饿的有气无力,哪有气力去干这农活还望公公体谅则个,收回成命吧!”

    “是啊公公,哪有寒冬腊月去翻地的,小的们家中都已断了粮,给俺们留条活路吧!”

    ……

    大多数佃户都跪在雪地里向镇守太监求起了情。

    “少在这儿给咱家装蒜!今儿咱家就把话撂这儿了,咱家一日见不着那许玉娘,你们这些包庇者都得给咱家去耕田。

    七日之内若不把这汤山庄的地翻一遍,就甭想有好果子吃!”

    镇守太监负责监视皇庄农田的耕种、粮食的征集,只要能完成上面征粮任务。

    可以说,在皇庄这一亩三分地儿上,镇守太监便是



第146章 以眼还眼
    “诸位百姓都起来,何必跪一个阉人,挺起你们的腰杆儿!”

    刘鸿渐走到广场中央对着下跪的百姓们说道。

    “你是何人竟敢跑到咱家的地盘儿撒野来人,把这厮给咱家乱棒打出!”

    镇守太监平日里嚣张惯了,看刘鸿渐这模样还以为是周边的士绅。

    “大胆!侯爷面前还敢如此放肆!”

    刘鸿渐还没说话,天字号狗腿子牛大棒槌先不乐意了,咔擦一声akm便上了膛,只等刘鸿渐一声令下,便把面前的阉狗打成筛糠的筛子。

    “侯爷侯爷!大人可是安国候”

    镇守太监听了牛大棒槌的呵斥,吓的一个激灵从太师椅上站了起来,弯着腰给刘鸿渐见礼,全然没了刚才的嚣张。

    “你是何人”像刚才镇守太监的语气般,刘鸿渐沉声问道。

    “回侯爷话,小的是内宫监监丞席梦恩,也是这汤山庄的庄头,负责督查汤山庄的农田垦种和粮食征收,不知侯爷大驾来此,还望侯爷宽恕则个!”

    镇守太监席梦恩佝偻着腰,满脸的谄媚,虽然久居汤山庄,但也知道朝廷最近有个叫安国候的,极为不好惹。

    “席梦恩你怎么不叫席梦思!”刘鸿渐听这名字有些耳熟,但似乎自己认识的人中并没有这一号人物。

    “回侯爷,那是小人的胞弟。”听刘鸿渐的语气有点缓和,席梦恩赶紧答话。

    “噗……还真有这号人物!那你给本候说说,为何大冷的天让这些庄户去翻地”

    管你是席梦思还是席梦恩,你就是叫席慕蓉也没有用。

    “侯爷有所不知啊,这些个刁民,平日里就偷奸耍滑,导致今年粮食征收不到位,咱家看着他们整日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就想着惩罚一下他们,正好把地翻一翻,明岁也好播种。

    侯爷,这大冷天的怎的跑到这荒野之地巡视,真是辛苦,这是一点心意还望侯爷笑纳。”

    席梦恩示意刘鸿渐借一部说话,边说边从腰间掏出一张银票塞到刘鸿渐手里。

    “哟,一千两的银票,席公公好大的手笔,就是不知席公公你一个小小的监丞,月俸不过六七两,这银票从何而来”

    刘鸿渐把银票展开看了一眼,塞入琵琶袖。

    “嘿侯爷,都是平日里下人的孝敬……”拿人钱财与人消灾,席梦恩见刘鸿渐收下了银票,终于是把心放了下来。

    “我看这是民脂民膏吧!来人,把这厮给本候拿下!”刘鸿渐突然冷厉的喝道。

    “诺!”牛壮一挥手,万岁山千户所的亲兵百户随即出来两个士兵把席梦恩按压在地。

    “候……侯爷这是为何”画风转的太快,刚才还有说有笑的,这银票也收了,突来的变故让席梦恩不知所措。

    “你这鸟人,还在与本候装糊涂,这北方大旱使粮食减产,谁人不知你却说是这些庄户偷懒还真当本候爷是二愣子

    再者,如今六九寒天,你让这些庄户去翻地,本候活这么大从未见如此荒唐行径,此举乃是鱼肉百姓!本候按大明律令治你的罪,你还有何话说”

    刘鸿渐话刚说完,底下一直坐山观虎斗的佃户们终于看出来了。

    刚才眼见刘鸿渐收下席公公的银票,这些佃户还当是又来了个贪官,眼见三言两语之下席公公已经被拿下,都跪下向刘鸿渐陈述席梦恩的累累罪行。

    “你们……你们这些贱民,竟然敢污蔑咱家,侯爷,小的冤枉啊!”

    数十个汤山庄官校眼见刘鸿渐身后的士兵个个龙虎精神也不敢放肆,只是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头儿被人当猴子般按压在地上,席梦恩马上慌了。

    “大人,这个席梦恩在汤山庄为非作歹、强抢民女、欺辱我等,徐二只是仗义执言顶撞了他,这席梦恩便打折了他的双腿。
1...3940414243...32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