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着AK闯大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行者寒寒
第150章 凄惨的匠户
年关将至,对于大部分明人来说,都是个值得开心的日子,有钱的人家都换上了崭新的灯笼,为这个凛冽的冬天增添了喜庆。
可对于匠户胡六来说,过年跟他没有任何关系。
因为家中已经揭不开锅了,两个孩子嗷嗷哭喊着饿,家里的婆娘只能打骂他们不懂事。
胡六叹了口气,扛着木工箱子出了门。
他是个木匠,是朝廷在册的‘世袭’匠户。
明朝的工匠分坐班和轮班制,坐班匠户也就是长期工匠,这类工匠虽然薪俸低微,饱受酷吏欺凌,但至少饿不死。
轮班工匠就没有这个待遇了,不仅轮班期间没有任何薪俸,往返的路费还要自己料理。
胡六就是轮班匠户,只不过他为了节省往返的开销,干脆在城边搭了个草棚子,举家暂居在了这里。
几天前胡六做完了工坊交代的任务,结束了本年的轮班,同时苦日子也开始了。
本来工坊虽然不发放薪俸,但至少能吃个饱饭,监头是他的同乡,每次下工他都能偷偷带回些工坊的残羹剩菜给家里的婆娘和孩子。
现在轮班结束了,‘好日子’也到头了。
胡六扛着木工箱子穿过金帽儿胡同,来到通政司右参议张大人家。
昨日张府的管家找到他,要求他去府上做一套枣木家具,这对于胡六来说当真是雪上加霜。
因为官老爷找他们这些轮班匠户做工,是不付工钱的,这是他们的特权,顶多是管顿饭吃。
本来胡六想着趁着年关还有几天时间,打造些桌子椅子拉到集市上卖,好给家中挣些米粮。
虽然百姓贫苦,不见得有人买,但总有个盼头。
现在看来,怎么让家里的婆娘孩子度过这个寒冬都是问题了。
胡六收起了思绪,敲响了张府的侧门。
门咯吱一声被打开,探出来一个蓄着八字胡、贼眉鼠眼的中年人。
“是你啊,怎的如此晚才来,快滚进来吧!”
“王管家,小的家里离这儿有点距离,所以才来得迟了些,明日小的一定赶早来。”
胡六一边陪着不是,一边跟着王管家走进张府。
后院子里已经来了好几个同行,对胡六的到来只是冷漠的看了一眼,就接着干起了手里的活儿。
“胡六,你的任务是打制一张枣木桌子,四把椅子,六套茶几,皆要刷上红漆,木材都在那边放着,给你三日时间够了吧!”
王管家说话有点阴阳怪气,两撮胡子也是一翘一翘的。
“王管家,这么多家具三天时间怕是不够啊,至少得五日……”胡六有些为难。
“哟还敢跟我讨价还价白天干不完就给我连夜加工,做工一定要精细,不得粗制滥造。
误了大人的事我为你是问!不开眼的狗东西!”
王管家骂骂咧咧的说了好一会儿,才起身离去。
胡六叹了口气,只得加快手中的活计。
一直干到过了中午,六七个木匠饿的双眼发花时,张府的下人才送来了今日的饭食。
一桶蒸好的黑窝头,一桶没有任何油水的咸菜汤。
胡六在地上抓了把雪算是清洗了一下手,抓起黑窝头就狠狠的咬了一口,他必须吃的快些,否则有可能吃不饱。
胡六一口气吃了三个黑窝头,又喝了一碗汤,终于是感觉身上有了点力气。
可能是张府估算有误,院子里只他们六七个工匠,这一桶黑窝头根本吃不完。
他眼见几个同僚都蹲在一边吃饭,趁人不备又拿了两个窝头,偷偷的塞进怀中。
一边监督的下人不知在聊着些什么,竟没人注意到他。
胡六有点心虚,但家里的孩子已经饿了一天了,两个窝头兴许不够,他扭头偷看了一眼,又快速的把手伸进桶里,这次他抓了三个。
“忒!你这个贱骨头,竟然敢偷馒头!”一个下人不经意间见到了这一幕,马上撩起袖子快步走了过来。
另一个下人见状忙跑去喊王管家,王管家就呆在隔壁,听闻有工匠连吃带偷,不禁大怒
第151章 全面开工(一)
紧赶慢赶的,安国候府终于在两日前,迎来了刘鸿渐与杨雪的婚礼。
虽然没有大肆操办,也没有宴请太多客人,但皇上也是给足了面子。
不仅派使臣送来了贺礼,还加封了杨雪为诰命夫人。
刘鸿渐荣升侯爵后,孙秀秀自然成了候夫人,现在就连纳的二夫人都成了诰命,足见皇上对刘鸿渐的宠信。
刘鸿渐身为太子的老师,朱慈烺自然也是派去了下人恭贺,小小的婚礼倒是显得格外的隆重。
历经坎坷,杨雪终于如愿嫁给了她心目中的如意郎君,喜不自禁之下婚礼当天就流下了泪水。
然而还不到两日,刘鸿渐与杨雪的蜜月就被不速之客打断。
冯敦厚火急火燎的从西山赶来,说是万岁山千户所来了不少北直隶、顺天府的匠户以及各皇庄的庄户,场面有些失控。
不得已刘鸿渐只好从温柔乡中爬起来,跟着冯敦厚赶往了西山。
西山,万岁山千户所。
千户所士兵在得了五日的假期后,都已如期返回,他们在外厮杀半年,都赢得了不少赏银。
家中的父老有了这些赏银,都能过上个好年,饮水思源,少年们对千户所的认同感空前提高,对刘鸿渐的愈加的钦佩和崇拜。
这几日来,不断的有从北直隶、顺天府各地前来应召的匠人,以及从各处皇庄征集的民壮。
虽然刘鸿渐明令民壮只从皇庄中征集,而匠人也只收轮班的匠户,但不少不再这个范围的匠人也想来碰碰运气。
人数越聚越多,到了今日竟然多达数千人。
饶是千户所大部士兵都出来维持秩序,仍是有些捉襟见肘,没办法,少年们平日里受刘鸿渐影响,对这些苦哈哈的百姓不忍恶言训斥。
“侯爷来了,都静一静,静一静!”陈明遇站在高处,眼见刘鸿渐和冯敦厚从远处打马而来,忙紧急维持起秩序。
大营前的民壮以及匠户闻言,大多也止住了议论。
“老陈,这怎么回事怎么来了这么多人”刘鸿渐皱了皱眉。
“侯爷,下官谨遵侯爷命令,只在诸多皇庄里挑选了五百个会砌墙的庄户,以及一千五百个民壮。
但如此多的人得了差事,消息就很难封锁,周围的百姓听闻这里招工,都跑了来碰运气,那些匠人也是如此。
唉侯爷,百姓们苦啊,还有那些匠户,大多都衣衫褴褛,吃了上顿没下顿。”
说到此,陈明遇眼圈泛红,有不少百姓前日都已经来此等候征用,由于天气寒冷,外加干粮不足,今日一大早竟然冻死饿死了好几个。
刘鸿渐听了陈明遇的陈述,心里也是沉甸甸的。
此次招工除了要建造一个大型的综合研究所外,还要搭建几处地窖,等过段时日南方征集的土豆番薯运来,以作育种、育秧用。
按照原来的计划,五百名砌墙工人,外加一千五百民壮,已经足矣。
而第一期的工程,刘鸿渐也没打算征用太多匠人,毕竟研究所没有建造好,招那么多人也无用武之地。
可眼下大营前的普通百姓至少得有三千人,匠户也来了差不多近千人。
所有人都目光炯炯的看着高台上的安国候刘鸿渐,他们之中有人知道万岁山千户所,更有人知道是面前的年轻人力挽狂澜,赶走了强盗般的农民军。
他们希冀着这位安国候能给他们个差事,哪怕是苦力活儿,只要能活下去,能有口饭吃,他们都乐意。
见刘鸿渐站在台前只是皱着眉头不说话,不知从何处起,一排排的百姓波浪般跪倒在地。
他们也知道侯爷就是再阔气、再怜悯他们,也不可能把他们全部征召,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
第152章 全面开工(二)
所有百姓都紧张的看着刘鸿渐,他们知道,就算侯爷不收他们,也是情理之中,毕竟侯爷不是开善堂的,明明不需要那么多人,为何还要多此一举,浪费许多银子
但所有人都希冀着、渴求着,毕竟这个冬季太难熬了。
营地前安静的有些凝滞,刘鸿渐深吸了一口气。
“民壮在原来基础上加征一千人,算上会砌墙的共计征三千人,工匠扩征到五百人!”
“侯爷英明!”
“谢侯爷恩典!”
霎时间,凝重的气氛被打破,四周皆传来民壮和匠户们的欢呼声。
加征一千余人,意味着这里大部分人都能安然度过这个冬季了。
“别嚷嚷了,拿出你们的户籍文书,都排好队,排好队!民壮到左边,匠户到右边。”
营地前早已排好几排文案,负责户籍查验和匠户考核的,分别是刘鸿渐从户部和工部借调过来的几个主事。
而一应器械、砖瓦、粮食则直接找户部购买,刘鸿渐是拿着银票去的,把户部尚书倪元璐乐的不行,直夸刘鸿渐体恤朝廷。
人员征集一直持续到黄昏,共征集民壮三千人,铁匠、木匠、石匠、刀匠、铸匠等五百余。
这三千五百人暂时安顿在千户所旁边,搭建帐篷居住。
当天晚上,刘鸿渐便公布了这些人的薪俸待遇。
三千民壮皆月银五钱,五钱便是半两,省着点用基本能满足一户人家度日,况且做工期间是管饭的,所有的民壮都很开心。
而匠人的待遇刘鸿渐并没有定死,毕竟工种不同、能力也不同,定成死的不利于提高匠人的积极性。
自古以来匠人不受重用,唯有两宋期间朝廷鼓励发明创造,在那时中华大地曾涌现出一大批的能工巧匠,胶泥活字印刷术、冶金术、航海术、土木工程皆在两宋期间得到飞速发展。
而到了明朝,匠人的地位每况愈下,生活也是惨不忍睹。
在刘鸿渐看来,一个民族要崛起,单单靠圣人教化是完全扯犊子的,教育是根基,但明朝的教育呢
科举制度之下,程朱理学大行于世,文人士绅天天之乎者也,侃侃而论,真正埋头搞发明、搞创造、搞科技的反而连饭都吃不饱。
官僚、士绅、封建思想对工匠的歧视、压迫和欺凌,导致明中叶以来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在畸形中发展,就是这个意思。
经过慎重考虑,刘鸿渐暂时把匠人分级。
一级匠人,包括铁匠、木匠、裁缝匠、石匠等在内约三百人,月银二两。
二级匠人,包括铸匠、土木匠等在内约五十人,月银四两。
三级匠人,包括琉璃匠、刀匠在内约三十人,月银八两,琉璃匠主要是考虑到以后玻璃的研发。
三级以上便是匠师,匠师暂时只把船木匠纳入,月银十六两,他们的主要职责便是研制新式战船,甚至战舰。
但目前前来应召的匠户中,竟然一个都没有,大明禁海政策的实行,直接把几代船匠的传承拦腰斩断。
匠师以上是大匠师,包括枪、炮、火药的研发,月银五十两。
再往上便是负责各工程整体督造的档头,由于没有合适的人选,三大档头暂时由阎应元、陈明遇、冯敦厚这三个后勤能手负责。
三大档头皆直接向刘鸿渐负责,而我们的安国候刘鸿渐呢负责出银子!
每个级别由所属匠人推举出三个领班,开会时领班到场,负责收集和反馈所属匠人的诸多意见和建议。
为了鼓励发明创造,提高匠人们的积极性,有贡献的匠人将享受特殊待遇。
比如木匠方敬梓因为发明了纺纱机,以一级匠人的身份领大匠师薪俸,另外还有奖金两千两纹银。
所有匠人安心在此处干满五年,没有重大过失的情况下,可以脱籍。
这也是刘鸿渐的终极杀手锏,匠人本身就算脱了籍,大多数人也只能靠本身的手艺过活,况且若论待遇刘鸿渐有信心留住这些人。
&nbs
第153章 戏精(求推荐票)
“夫君,该起床了,都已经日晒三竿了!”
孙秀秀被刘鸿渐箍在怀中动弹不得,只得羞着脸说道。
“嗯再睡会,这大冷天起来作甚,哪有被窝舒坦。”刘鸿渐吧唧吧唧嘴说道。
“那能不能让贱妾先起来……”
“不能!”
……
“老爷!老爷在不在!”院子外面传来李百达堪比牛大棒槌的驴嗓。
我没听到,我没听到,我没听到……刘鸿渐直接拉起被子蒙住了头,昨夜他在西厢房杨雪那边折腾到半夜着实有点困倦。
“夫君,李百户在喊你,许是有什么要事禀告,快起来吧!”孙秀秀无奈的道,自己的夫君什么都好,就是喜欢赖床。
“烦死了!这俩大老粗,老子早晚把他们打发到山西去挖煤。”
刘鸿渐嘴里唠叨着坐起来,孙秀秀赶忙起身服侍他穿衣,刘鸿渐心疼爱妻有身孕在身,接过衣服便自顾自的穿戴起来。
“老爷!老爷……”
“别咋呼了,何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