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记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知何处
“可惜啊可惜啊,至今还不知道公子的姓名。都怪那些人来得太快,要不然也不会那么快就和公子分别!”碧游郡主一个人含羞带怒的念叨。
安乐王还算理智,并没有完全听碧游郡主的话,直接派人去找钟亦文。毕竟碧游郡主的名声已坏,若他们还这般大张旗鼓,只怕会有更多的人说闲话。这事情只能慢慢去寻访,早晚都能找出这个人。安乐王也很好奇,这个被碧游郡主如此夸赞的人到底是何模样,会不会又是一个不实的花花公子。
钟亦文绝对没有想到,自己会直接上了安乐王和碧游郡主两人的郡马人选名单。他现在最头疼的还是,他的表兄吴远恒已经到了京都。
吴远恒到达京都之后的第二天,就马不停蹄的来到了汤池小院。刚听说吴远恒已经到了京都的钟亦文还没来得及有什么心理过渡,就直接见到了他表兄本人。
吴远恒中举之后就开始出任为官,不过也不是什么大职位,和当初帮着钟亦文他们到州府钟家分家的那个李大人还是同僚。吴远恒从李大人那里也知道钟亦文改变了不少,甚至钟亦文手上的布匹生意能够轻松出兑,也有吴远恒的功劳。当初,李大人将布匹生意出兑后的银票派人送到钟家村,随着他的信一起的还有一封就是吴远恒的信。那封信就是吴远恒执笔,代表吴家对钟亦文分家的支持,不过也表示吴家家主暂时还不能平息对州府钟家的怒火,他们几个兄弟会帮忙劝着他们阿爹。这也是钟亦文相信吴远恒到了京都绝对会来找他的原因。
吴远恒一到汤池小院门外,下了马车就见到钟亦文带着秦非小辰三人亲自站在门口迎接,立刻满意的点点头。
“阿文、小非,好久不见,这个应该就是小辰吧!”
“表兄!”“表兄!”钟亦文和秦非两人都是规规矩矩的行礼。
养秦非的嬷嬷是吴氏的陪嫁嬷嬷,原本就是吴家的下人,所以对于吴家人,秦非也是非常熟悉。至少吴家家主的子侄没人不认识秦非的。
小辰倒是有记忆以来第一回见着吴家的人。被钟亦文千叮咛万嘱咐了无数遍,小辰早已经知道今天过来的人是他的亲舅舅,虽然有点好奇,但还是乖乖的打招呼:“舅舅!”
“哎!”吴远恒立刻被萌化,直接将小辰抱在怀中不想放手:“小辰好乖,今年已经三岁了吧,这是舅舅给你的见面礼。这一晃都三年过去了!”
吴远恒一边感慨,一边给小辰掏礼物,居然是一个小小的金花生:“这个是舅舅我给你的礼物。马车上还有大舅、三舅、四舅以及你的外阿么特地给你准备的礼物,回头让人给搬下来啊!那里面的礼物也有给阿文你和小非的,都记得搬下来啊!”
钟亦文有点汗,他这表兄是来当古代的圣诞老人的吗?
☆、第64章 表兄(二)
“阿文,我一到京都就听说了碧游郡主的事情。怎么感觉他传说的那个年轻书生,跟你很像呢?”
吴远恒的一句话,让钟亦文是雷的外焦里嫩,无话可说。幸好,吴远安已经过来,让吴远恒没有了继续询问的机会。
吴远恒和吴远安也是旧识,虽然两人一个只主家的,一个是分家支脉,但是毕竟都是同一个姓氏。而且吴远恒对于吴远安这个只比他小了几岁的年轻后辈也是非常有好感,如今在这里见到,立刻眉开眼笑的招呼。
“没想到阿文居然和远安兄相识,不错不错!”吴远恒满意的点头。
吴远安很客气:“钟兄人品才学极佳,能够和钟兄相识是我的荣幸。”
“哈哈哈~远安兄,你真的是太客气了。阿文还年轻的很,不能夸,不能夸!”怎么看吴远恒那一脸的笑容都好像是在炫耀。要不是熟识他们关系的,只怕都要怀疑他们俩的关系是不是亲父子。
不过,这还真不怪吴远恒将钟亦文当成儿子一样看待,只因钟亦文当年十岁去参加童生试,居然没能通过,让吴氏心忧不已,就请了吴远恒帮忙教导。钟亦文被压迫了一年,终于考上了童生。后来又被吴远恒逼着下功夫苦学文章,十五岁才能中秀才。可以说,钟亦文文综上面的老师绝对是吴远恒,钟亦文现在能够这么轻松的面对科考,吴远恒功不可没。
“对了,上回还听说了远安兄的事情。你那舅么在你走后,谣传你是要带着夫郎孩子到京都乞讨才能等到会试开考,真的是叫人忍无可忍。如今看远安兄这样,我也总算是放心了一些!”吴远恒突然提到了吴远安的事情,一脸唏嘘。
钟亦文立刻竖起了耳朵,他这些天都在试探吴远安在家中发生的事情,可惜吴远安嘴巴紧的很,一句话都不说,就是吴家夫郎和他家的下人也是一样,闭口不谈这事,让钟亦文的好奇心始终得不到满足。如今,终于遇上一个知情的,钟亦文当然想要问清楚。
“表兄,吴兄到底是怎么回事?”
吴远恒倒是没有吴远安的嘴巴那么紧,看吴远安似乎也不是那么不想让钟亦文知道的样子,干脆就给钟亦文解惑了一回。
原来,吴远安家中虽然是吴家的分支一脉,但是家境还是不错的,看吴远安出门还带着下人就能够知道。吴远安有一个青梅竹马的哥儿,是他舅舅家的小哥儿,两个人的感情一直非常不错,两家都有亲上加亲的想法。可是,在吴远安十六岁准备去参加秀才考试的时候,他的舅么却突然要为那哥儿定下一门亲事,对方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公子,还是吴远安同书院的一个同窗,这样的打击对于年少的吴远安来说可想而知会有多大。吴远安跪在他舅舅家门前求了一天,那个哥儿也跟着求情,加上他舅舅出面,他舅么才改口答应若是吴远安这回能够考中秀才,就同意他们在一起。结果就是吴远安太过紧张,发挥失常,原本十拿九稳的事情却名落孙山。他的舅么也是个狠的,不顾家中哥儿的反对,立刻答应了那户人家的亲事,隔了不到一年就将哥儿嫁了出去,还嘲笑吴远安若能中秀才那是白日做梦。
吴远安为此沉沦了好几年,直到后来他阿爹阿么做主,为他定了现在的吴家夫郎胡氏。胡氏出身小户人家,性子脾气有点内向,也不爱讲话,和深受打击的吴远安倒是还算和睦。直到胡氏生下第一个小子,吴远安却听到来道喜的其他同窗讲述,原来当初是他的那个同窗不满吴远安的学识出众,就故意让人去他舅舅家求亲,坏了吴远安的姻缘。如今吴远安一直连秀才都没有考上,却正是如了人家的意。
吴远安这才醒悟过来,加上有了小子,心情的变化也大了很多,没过多久就考中的秀才。不过,有了小子后来又添了一个小哥儿,吴远安成熟了很多,也没想着再去报复谁,这事情原本也就结束了。可偏偏去年接近年底的时候,他舅舅家的那个哥儿因为多年无出,被休回家。不知道是不是在大户宅院里生活的时间长了,那个哥儿变化了很多,也有了心机。在知道吴远安马上就要去参加乡试,并且很有可能会高中,加上又听说吴远安和胡氏的感情并不好,于是就有了要重新勾搭吴远安的想法。这个期间,那个哥儿真的是做了很多很多事情,让吴远安烦不胜烦,连年都没有在家里过,就以要参加乡试的名由去了青州。
等到吴远安乡试结束高高兴兴的家中,却没想到,那个哥儿已经登堂入室,俨然一副当家主么的样子。他的阿爹阿么居然都默认了这种情况,就连自己的夫郎胡氏也被逼得差点搬离了他们的房间。他家的小子和哥儿一看见他这个阿爹,不是像以往一样高兴,而是愤怒,因为是听说他阿爹不要他们的阿么要娶另外一个哥儿回来。
原本受到钟亦文的那句“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感动,想要和夫郎胡氏好好过一辈子的吴远安,怎么可能忍受得了,当下将那哥儿直接赶出了家门。在他的舅舅和舅么找上门来的时候,看到他阿爹阿么连连道歉,吴远安直接表示,不用为难他的爹么,他愿意带着夫郎胡氏和孩子们净身离开。这就是吴远安提前风尘仆仆来到京都的原因。
钟亦文听完是连连摇头:“吴兄,你完全错了!”
“难道你也要我将那哥儿再娶回来?”吴远安说起这话就有点火大。
钟亦文听到吴远安这么说,就知道他理解错了:“不是,吴兄,你觉得我会是那么劝你的人吗?我是说,你的一度忍让做错了。你忍着不去找你们同窗算账,才会有后面那哥儿被休之后还想回头来找你的事情;你忍着那哥儿跑到青州,才会让那哥儿有机会登堂入室;甚至你因为你阿爹阿么继续退了一步拖家带口来到京都,只怕后面的事情更加不好处理。你有没有想过,万一那哥儿也跟着过来呢,或者以爹么孝义来逼迫你呢,你只是一个举人,难道就不要名声了吗?”
吴远恒听完钟亦文的话,连连点头:“远安兄,阿文说的对。你若是在知道你那同窗的事情之后,直接上门闹一闹,不管结果怎么样,起码也会让其他人都知道这事情,明白你的想法。现在也不会这么被动!”
吴远安沉默不语,他何尝不知道吴远恒的说法是对的。只是,那个时候的他还有顾忌,那哥儿毕竟还在人家生活,他不想因为这事影响了那哥儿,所以才会忍了下来。
钟亦文却能够吴远安的想法,直言:“表兄,你的建议也不太合适。我的意思是吴兄应该在最初的时候就和那哥儿说明情况,直接说清楚。我敢保证,吴兄,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你还从来没有直截了当的拒绝过那哥儿吧?”
吴远安想了想,摇摇头。
“这就是了啊!你不直接说出来,谁知道你到底在想什么?就是我,担心了你这么多天,结果你一句话不说,我也看不出来你到底是已经想通了还是没有想通,是不是?你不直接拒绝人家哥儿,人家只会以为你还对他余情未了,只是碍于面子的原因才没有直接接受!”
青山记事 青山记事_分节阅读_42
“怎么可能?”吴远安难得的情绪失控,叫了起来。
“怎么不可能?我能够明白你绝对是不愿和那哥儿在一起的,但是你能保证其他人也明白你的意思吗?”钟亦文反问,“不说远的,我们就说你家里人,你能保证你夫郎胡氏其实是明白的心情的吗?你的阿爹阿么也明白了吗?你以为你家中的亲人你阿爹阿么你夫郎,忍着那哥儿登堂入室是因为什么。就算这个哥儿是亲戚,谁家阿爹阿么能够忍受自家的小子被这哥儿给甩了之后,还要再让这个哥儿进门的?你阿爹阿么难道比其他人家的都要大肚?”
吴远安被钟亦文问的是哑口无言。他知道钟亦文很能讲,很能说服别人,以往看到的都是钟亦文说服别人,今日终于轮到他自己。吴远安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当头棒喝,大夏天被泼了一盆冰水,从头清醒到脚。虽然过程很难受很痛苦,但是听完之后确实是受益匪浅。
吴远安起身给钟亦文行了一个大礼:“今日多谢钟兄开导,令我瞬间醒悟。我现在就去说清楚这事。”
“行了,行了!”钟亦文摆摆手,“我只是看不惯你什么事都藏在心中,着急的慌!你我兄弟一场,也不用道谢,我早说过,说不定哪天我也会需要你帮这样的忙!”
吴远恒哈哈大笑了起来:“好!阿文果然是成长了。上回听说阿文在青州的事情我还有点怀疑,现在我算是相信了。”
“哪里哪里,这都是年少时候表兄教的好!”
吴远安听着他们表兄弟两人互相夸耀,有点坐不住了,起身和他们两人道别,说是有要事要去做。钟亦文他们还能不知道他要去办的是什么事情,吴远恒呵呵一笑,让他去忙自己的,忙完了再来一起继续。
☆、第65章 表兄(三)
“这个吴远安的才华是不错,但是太过年轻,多多磨炼一段时间,倒是能够成为不可多得的人才。也是我吴家的一大幸事啊!”吴远恒对吴远安的评价倒是非常高。
钟亦文点头,这也是刚开始认识吴远安就发现的。不过,吴远安性格上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人若是没有人提醒,十有□□都会夭折在成才的道路上。像吴远安之前沉沦了几年,现在又遇上了这些事情一样,都是一个个可能压倒他们前进的阻力。
“阿文你看人看事的眼光比我准确,这是我最欣慰的,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哈哈哈~”吴远恒大笑了起来,“以后回扬州的时候,记得去看看你我阿爹。你知道你大舅舅的脾气,他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其实还是真的很想你的。你在青州的事情传到扬州,他可比我们几个还要高兴!”
钟亦文点点头。吴家家主是一个老顽童似得人物,在钟亦文的记忆中,他的大舅舅就是一个整天喜欢嘻嘻哈哈没有一个什么正形的人。但是一旦遇上事情,他大舅舅就会变了一个人一样,有魄力有担当。吴家所有的人给钟亦文留下的印象都非常的好,和州府钟家相比,吴家才是真正的和善人家,在扬州州府一片都是出了名的好名声。可惜,出了小吴氏的事情让吴家的名声稍落。但是小吴氏的事情一澄清,只怕吴家的名声也会蒸蒸日上。
而另一边,吴远安出了书房就急匆匆的往房走,他要去写一封信给自己远在扬州的阿爹阿么,钟亦文刚刚的那些话让吴远安是恍然大悟,他知道自己一定要在信中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告诉他爹么他的想法。另外,就是自家夫郎包括孩子那边,吴远安还是决定要找个机会完完整整的解释一遍。不能因为自己的原因给孩子们留下什么阴影,还有就是自家夫郎胡氏,刚刚小产,怕是还没能缓过神来,更加需要自己的安慰。吴远安这么一想,真的觉得自己需要做的事情还是挺多的。
“吴爷?”阿棋看见吴远安想要打个招呼,却发现吴远安根本没有看见他。
阿墨在后面过来,刚好看见正在发愣的阿棋,悄悄的走近了一点:“不是让你去通知爷的吗?还愣在这里干什么?”
“可是,吴爷?”阿棋刚想解释,回头一看,立刻撒腿就跑,“啊啊啊,我想起来了,我要去找爷!”
已经跑完的阿棋就听见后面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哈哈哈,你们家这个个头小小的下人还真是活泼可爱!”
你才活泼可爱,你全家都活泼可爱!
阿棋一路狂奔到了书房门口,敲了敲门:“爷,那个秦九来了!”
“进来吧,你说谁来了?”钟亦文有点好奇,再看看进门之后穿的上气不接下气的阿棋,更加疑惑。
阿棋呼了一口气:“爷,是那个秦九,就是上回在路上拦着我们要抢劫的那个,很可怕的那个人,五月份就光膀子卷裤腿的那个!”
钟亦文很奇怪这秦九他们怎么会突然到汤池小院来了,他们不是在京都内的宅子里住的好好的吗?那边的事情,都是陈管家在安排的,钟亦文也没有插手,所以也不是特别清楚到底是情况。
至于,阿棋会吓成这副模样,听他形容秦九的话就能听明白,根本就是上回在遇上的时候吓着了。之后,秦九他们被梅子请求钟亦文帮忙,结果被钟亦文安排他们住到京都宅子里的事情,还真没有几个人知道的。这也就难怪阿棋他们一看见先前抢劫他们的人大白天就敢上门,会被吓这样。
吴远恒一听说阿棋这么形容,也是一惊,立刻放下手中的茶杯:“阿文,我陪你一起去看看!”
钟亦文一看吴远恒这样子,很想说不用,但估计吴远恒也不会放心,想想吴远恒的为人,钟亦文干脆的让他一起跟着去客厅。
钟亦文他们一行人走到客厅那边的时候,刚好秦非也正走过来。秦非也是听梅子说秦九过来了,所以特地过来看看是怎么回事,倒是刚好和钟亦文他们碰上。
如今秦非的肚子已经有五个多月,但是外表上还真的是一点都看不出来,只有脱了衣服的时候,才能看得见原本平坦的小腹稍稍有点突出。原本钟亦文还以为是小包子发育的不好,却被陈家夫郎教育了一回,夫郎有喜的时候都是这个样子的。一直到等到九个月的时候,他们的肚子才会突然出来,一天比一天大,夫郎们就会在家里不再出门待产。所以,这也是钟亦文至今没有看见过大着肚子的哥儿的原因。因为外面走动的哥儿即使是身怀六甲的,也是看不出来的。
钟亦文尽管知道现在的秦非安全的很,却还是不由自主的跑过去,小心的扶着他,一起进了客厅。
客厅内,秦九正舒舒服服的坐在那儿,一看见钟亦文他们进来,立刻站了起来,哈哈大笑了起来:“哎,钟兄弟,在你们家住了那么久才上门来感谢,还请你不要介意啊!”
“秦九爷,你这实在是太客气了!我也是敬重你们荆州侠士的义举,加上你们曾经救过梅子,这才会出手帮忙。这点小事,你们就不必挂在心上了!”钟亦文回答的非常客气,让秦九听着就感觉舒服。
秦九忍不住又笑了起来,这个年纪轻轻的举人老爷还真的是一个人才。
“等等!”吴远恒突然叫了起来,随后眼神犀利,一脸严肃的看着秦九询问:“你叫秦九?”
哎哎哎?不是吧,钟亦文紧张了起来,难道秦九真的这么出名,连扬州州府内的一个小小官员也听说过他的名字。这秦九不会是背负了什么大案在身吧。可是,梅子和大方怎么一点都没有提醒过他,否则他也不会带着吴远恒过来见秦九啊!
秦九却是脸色都没变,点头:“对,我就是秦九!”
秦九虽然看上去镇定,但心中也有点忐忑,不知道这吴远恒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认出来他,要抓捕他吗?他自己做过的事情他自己清楚,绝对没有冤枉任何人,他惩治的都不是好人。但是,若是在这里被抓,他只怕会连累钟亦文一家。
吴远恒沉默了一会儿,突然来了一句:“你认识秦山吗?”
啊?钟亦文有点跟不上节奏,现在又是什么样个情况?怎么和秦山搭上关系了,还有秦山这个名字怎么会那么耳熟哪?
秦九的脸色终于变了,一脸震惊:“那是我三阿爷!”不过,随后秦九就警惕了起来,“我三阿爷已经死了二十多年了,你认识的是不是一个同名同姓的人?”
吴远恒却是突然笑了起来:“你不用这么紧张我。我能认出你来,主要是因为你和秦山有七分相似。阿文,这个秦九爷可不是什么外人,他是小非阿爷原来荆州家中的人。秦山就是小非的阿爷!”
“真的假的?”钟亦文一脸的不敢置信,看看秦九,又看看秦非。
他就说秦山的这个名字怎么那么熟悉,却原来是秦非已经过世的阿爷的名字。钟亦文听秦非说过,他阿爷原先祖籍在荆州,秦九也是荆州侠士,秦也不算什么大姓,这么算下来,关系估计还真的是。不过,若是吴远恒仅凭和秦山几面,就能看出秦九和秦山的相似,秦非怎么会没有发现?
钟亦文扭头看着秦非,这才发现在吴远恒说出秦九身份的时候,秦非根本是脸色都没有变一下,难道他是早就知道的。
秦非看着钟亦文,点头:“是真的。上一回在官道上看见秦九爷的时候,我就认出来了!但是当时秦九爷的身份不明,加上看到秦九爷似乎有急事,所以才没有贸然相认。”
钟亦文当下就看得出来秦非说的是假话,只怕秦非是顾忌自己的举人身份,和一个贼人有亲戚关系,这才没有立刻认人。钟亦文想起那回见到秦九之后,秦非的情绪就不高,怕也是因为担心。就连之后钟亦文告诉秦非,秦九他们在京都宅子里养伤,秦非每回都让陈管家多备一些银两给他们,现在也都能够解释得清楚了。
这下,反倒是秦九一脸的不信:“这不可能?我三阿爷真的死了,二十多年前就死了。”
秦非也不反驳他的话,直接走进了几步,让秦九可以看见自己衣服的下摆处,反面是一个非常小的几根线,看上去像是胡乱缝的,再仔细看看却是一个图案的模样。秦九一惊,不由自主的低头看着自己的腰带,那上面也是一个一模一样的图案。这是只有历史悠久的猎户人家才会慢慢流传下来的图案,想要模仿都不可能。
有了这样的图案,秦九就是不想承认也不可能。更何况,如今荆州的秦家只剩下了他一人,若是还有一个秦非,也算是他的亲人不是。
☆、第66章 表兄(四)
“秦九爷,你也不必太过紧张,怪盗秦山的名声,现在知道的人并不多了。我们吴家会记得,是因为秦山曾经救过在外行商的我阿爷一命。后来,秦山被人出卖入狱,也是我阿爷和另外一个朋友想办法用一个死囚给换了出来。不过,对外传出来的应该还是秦山已经认罪伏诛!”吴远恒给秦九解释道。
提起怪盗秦山,钟亦文终于能够将人给对上号了。怪盗秦山也算是一个传奇人物,传闻他不偷金银,不偷珠宝,专偷人家的犯罪证据,并且满大街的散播。因为他而被人发现的不法商户官员不计其数,但是终究因为他的行为太过极端,惹怒了当时的太子,最后下令逮捕后斩首示众。不过,当时的太子却并不是现在的圣上,所以几年后在当今圣上即位之后,又让人重审了秦山的罪状,最后给了一个很长的名号,算是嘉奖秦山的义举。这其中还有涉及到皇家的一些秘事,就不是所有人都清楚的。
钟亦文没有想到怪盗秦山会离他这么近,而且根本没有死那么早,实在是有点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吴远恒给秦九大致的讲述了一下,秦山被他阿爷救下之后带到了扬州。最后在扬州的那片大青山内,秦山重操旧业,以猎户身份继续生活下去,还和秦嬷嬷成了亲,再养了秦非,最后倒是寿终正寝,也算是一种安慰。
秦九没有立刻表示什么,只说要好好想想。不过,离开的时候,秦九倒是和秦非嘀咕了几句,最后拍拍秦非的肩膀,大踏步的潇洒离开。
钟亦文觉得自己的生活正朝着不可逆转的复杂方向一去不复返。他明明刚刚感慨过家里的人少,关系简单,结果就立刻爆炸了一回。来了个表兄吴远恒还不够,还要再来个远房大舅子侠盗秦九,多了一个不能说的阿爷怪盗秦山。这怎么一出了钟家村,就到处是事了呢?还能不能让人稍微安静一会儿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