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青山记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知何处
当听说吴远安和钟亦文都是吴远恒的亲戚,特别是钟亦文居然是他的的嫡亲表兄弟的时候,有人就忍不住起哄:“吴兄,你和钟解元还真的是不太像啊!”
吴远恒笑了起来:“你们直接说我长得不如阿文就行了,何必拐弯抹角。我告诉你们,我长得像我阿爹没错。阿文却长得既不像他的阿么,也不像他的阿爹,而是像他的奶阿么。”
“可以想象老人家是怎样的风采!”
这句话直接说出了所有人的心中所想,钟亦文的脸放在哥儿身上,那绝对是一个倾国倾城的大美人。
“哎哎哎,你们可不要随便乱说啊。阿文的奶阿么已经过世多年,你们也没机会看到了,还是看看阿文的样子,稍稍缅怀一下吧!”吴远恒逗乐道。
“难怪钟解元的阿么会让钟解元自己回家照镜子,大实话啊!”
现场所有的举子们立刻大笑了起来。这个是钟亦文青州乡试过后,在新科举子大宴上说出来的话,现在居然被人重新拿出来说笑。钟亦文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心中默念吴氏千万不要生气啊!
有个年长稍长的举子看了看钟亦文的样貌,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一样:“钟解元的样貌,倒是让我觉得眼熟,好像是在哪里见过一般?”
“不会是在梦里吧!”其他举子立刻调侃道。
那个举子也笑了起来:“哈哈哈……这个也说不准,也许还真可能是在梦里看到的呢?”
钟亦文听到他们一直围绕自己的样貌说事,真的是既无奈又好笑。不过这种无伤大雅的玩笑倒是不会让钟亦文真的生气。更何况,他们出来就是放松心情的,笑笑闹闹这样的气氛最好。再说,他们也不是每时每刻的在调侃自己,也有其他的举子遭殃的。钟亦文的容貌和吴远安的少言一样,只是他们的一个话题点,不带任何色。
会试前的这几天日子,钟亦文就是这般每日出门和举子们闲聊,每日晚上再抽空看一会儿书,时间哗哗的就流了过去。等到钟亦文早上睁开眼睛之后,躺在床上反思了一会儿,才蓦地想起来,今天就是会试开始的日子。
☆、第69章 会试(三)
“爷,吴爷,你们快点一点儿,我看见官家的马车过来了!”阿棋站在大门口急吼吼的催促。
他们一家人简直比要去参加会试的钟亦文和吴远安两人还要紧张。听说参加会试会有专门的马车上门来接,秦非一大早上就让陈管家安排人在门口等着,可不能错过了,最后抢到这个任务的就是上串下跳的阿棋。
钟亦文和吴远安相视一笑,两人起身往门外走去,而他们的身后跟着阿墨和吴远安家的下人帮忙拿着早早就准备好的书箱。等到身份确认之后,两人一前一后上了马车,阿墨他们帮忙将书箱放上了马车,连考三天每日一场的考试即将开始。
会试不愧为高规格的考试,这考场的布置就不知道比乡试的时候高级了多少倍。虽然还是差不多大小的一个小单间,但里面的东西明显的致了不少。即使没有其他实际性的改善,可就是让人看着也能舒服不少。钟亦文找到自己的考间之后,就立刻慢慢吞吞的开始往外拿东西,笔墨纸砚,一点都不像之前乡试那样还特意看了看四周的环境和其他考生。在这里,所有的考生都是差不多的模样,没有一个好奇或是东张西望的。
今年会试的主考官由当今太子担任,另三省六部也有不少官员被圣上指派来协助第一次担任主考官的太子。
当今太子是圣上的第三子,为先皇后所生,养在没有皇子的今皇后身边,为正统嫡出,身份尊贵可想而知。传闻先皇后林氏乃是当今圣上最爱的哥儿,只是在圣上登基之后,被前太子买通杀手刺杀身亡,只留下刚刚诞下的太子。圣上悲痛欲绝,一方面派人围剿刺客,另一方面追封林氏为皇后,将太子寄养在了今皇后于氏的身边。太子五岁识字便展露过人的天分,圣上大悦,当即将其册封为太子,并将于氏加封为皇后。如今太子已满二十岁,尽管和其他几个皇子相比,已经没有什么优势,但圣上依旧恩宠有加。比起十六岁就能领兵出征的二皇子,十五岁让陆伯年清流一派推崇的四皇子以及今年刚满十八岁就前往兖州赈灾的七皇子,太子真的是无甚么大表现。
这回圣上特地让太子来主持会试,不让朝中大臣猜想,会不会是圣上为太子挣功所为。如果真是如此,大臣们的风向标又将变一变,太子无能没有关系,有圣上的宠爱就好。如今圣上刚满四十,正是年富力壮之时,未来的事情还真的是不好说。
另外除了四位皇子之外,还有一个需要朝中大臣需要关注和巴结的对象就是圣上的六弟安乐王。安乐王和圣上乃是同胞兄弟,比圣上小了两岁,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比起太子等几位皇子更加荣耀。当今圣上当初能够即位,和安乐王的全力支持脱不了关系。另外,不得不要提到的一个人就是安乐王妃,他正是先皇后林氏的双胞胎弟弟。他们俩个哥儿都是倾国倾城的美人儿,当年在京都可谓是名噪一时,被称为大林小林。虽然两人都是家中庶出哥儿,却纷纷嫁入了皇室。特别是安乐王妃,受到了安乐王的极度宠爱,至今只有他一个夫郎,比起他哥哥大林是更加的风光和传奇。
会试的安排依旧和乡试一样,前两场是文综策论,最后一场是理综算学。文综策论更加贴近时事情况,没有像乡试那般从书本上照搬下来即可,让举子们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但是这个差距也会被拉的很大。
钟亦文一连两天的策论考下来,也有点吃不消的疲惫。这其中能够发挥的地方太多,想要既合理又全面的将策论做完,实际上的脑力劳动是无法计算的。钟亦文有感觉,那些策论题目不要说是考两天,就是给他十天半个月他都不一定能够写完。最后他是概括了又概括,简洁了又简洁,再将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那些言论全部剔除,最终整合出来的答案还是洋洋洒洒的一大篇,差点没赶上时间誊写完整。
最后一场的算学,对于大多数的举子来说,怕都是最难的,但对于钟亦文来说却是给他时间休息休息的。算学题目的难度比乡试稍稍高了一些,却仍旧在钟亦文可以轻松解答的范围之内。和上回乡试一样,钟亦文也就选择的是先将题目转化为阿拉伯数字,解答出答案之后,进行验算,然后再转化回来,誊写在考卷上。
会试第三天,钟亦文仅仅花了两个时辰就完成了算学,剩下的时间则是一脸萎靡不振的趴在那边,全身心都只散发出来一个字:累。
监考官几次经过钟亦文身边,都发现这个举子的奇怪之处,别的举子都在忙着争分夺秒的答题,只有他趴在那边懒洋洋的一动不动。监考官已经怀疑,钟亦文是不是因为算学的题目太难,已经放弃了会试。
其实不少举子的情况和钟亦文都差不多,虽然这回会试考场上被直接抬出去的人其实不超过十人,但是要说神比钟亦文好的,怕还真的是没有几个。只不过其他人还在强打着神坚持,钟亦文却是直接趴下了而已。
秦非和吴家夫郎带着几个孩子以及钟家的下人们,已经早早的侯在了考场的外面,等着会试结束。这回连着三天在考场外侯考的除了阿棋还有吴家的下人。不过,这回他们可比上次轻松多了,考场外几乎是静悄悄的,压根没有上回乡试的那些事情。即使考场上晕倒的人也不是直接抬出来,都是交由大夫诊治之后,等待恢复的差不多了才出来,所以在外面看起来就真的是非常的平静。
“主么,我去打探过了,应该还有半个时辰就能结束。你们在这里先休息一会儿,我去门口那边等着,看到爷跟吴爷就领着他们过来!”阿棋说完就往外跑。
“等等,阿棋,我跟你一起去!”大方叫着和阿棋一起过去。





青山记事 青山记事_分节阅读_45
吴远安家中的下人给吴家夫郎行了一个礼:“主么,我也去那边等着少爷!”
等着他们过去接人,陈家夫郎直接从马车上拿了几个木椅下来,招呼秦非和吴家夫郎以及几个孩子坐下来等。其实这是他特地为已经七个多月的秦非准备的,但是想到秦非肯定会不愿,所以才多带了几个,让其他几人陪着。
不知道是不是月份越来越大的关系,秦非也觉得自己的体力是越来越差,稍稍站一会儿就浑身发软。看到陈家夫郎准备的木椅不少,小辰他们已经坐了上去,秦非也不再勉强,直接坐了下来。其实周边和他们一样的人家并不少,只要是有点脸面的人家,都会让下人带上长凳什么的,毕竟这一等下去的时间不定,站久了还真没几个哥儿能吃得消的。
和秦非他们离得最近的一户人家,看上去家境一般,只是家中的夫郎带着两个十几岁的小子都过来了,那个夫郎看上去和陈家夫郎的年纪差不多,很快两人就聊开了。
“我家就住在离京都不远的地方,这回当家的要过来赶考,我们就全家都过来了!你们这是来等你们家爷的啊?”
陈家夫郎和那个夫郎嘀嘀咕咕了几句。
那个夫郎恍然大悟:“我就说,原来你们是从扬州那边来的啊,哎,我看你们家年轻一点的那个主么似乎有了身子了是不是?”
陈家夫郎点点头,一脸你怎么看得出来的模样。
那个夫郎笑了起来:“我这眼光可毒着呢,跟我婆么学过这么一手。不瞒你说,我婆么原先就是接生嬷嬷,京都这边的不少大户人家都找我婆么接生过。都说他以前年轻的时候还进过宫里,给安乐王妃接生过。”
陈家夫郎笑了起来:“安乐王妃怎么会在宫中分娩?”
那个夫郎也跟着笑:“哈哈哈,也就是这么一说,谁知道是真是假?我那婆么年纪大了,整天就喜欢叨叨他年轻时候的风光,不过压根没人信过。我当家的姓王,在京都外面西边一块儿也小有名声,下回记得去玩,找王嬷嬷家就是。”
陈家夫郎点点头。两人又开始嘀嘀咕咕的唠叨,基本上都是家长里短的事情,听着他们唠叨这时间也是过得飞快。
“哐哐哐”的锣声响起,会试终于结束了!
陈家夫郎和王家夫郎随即停下了交流。王家夫郎飞快的起小板凳,拉着他们家两个小子就往大门口的位置挤了过去,一边跑还一边和陈家夫郎招呼:“我去找我们当家的,陈家夫郎,我们以后再聊啊!”
秦非他们几人也坐不住了,全部站了起来。年纪小的孩子们都是直接由下人护着站在木椅上看着不远处的考场门口,等待熟悉的身影出现。
上回钟亦文乡试也是参加了三天,但秦非却一点都没有像这回会试这样,非常的挂念。要不是为了肚子里的小包子,秦非还真的想要像阿棋他们一样,亲自挤到最前面去等人。看到钟亦文的身影出现,然后一步一步朝着他们走过来,秦非只觉得眼睛酸酸的,有一种想要落泪的感觉。
☆、第70章 会试(四)
这一场会试真的是让钟亦文尽了心力,从考场出来之后,回到家中直接睡了一天一夜,等到第二天的傍晚才恢复了神起床。
吴远安比他好不了多少,快下午的时候起床。钟亦文醒来之后,就看见吴远安正在院子里教小辰他们读书。幼稚的童言童语、家人的欢笑加上清新爽快的空气,让钟亦文一下子觉得自己终于活过来了。
钟亦文这才想起远在扬州的钟家村应该也已经到了秋的时候。想到去年这个时候他和秦非正在农家忙碌,自己正被自学算学的事情忙的焦头烂额,秦非第一年主持家中的秋也是起早贪黑。现在想来,可全部都是满满的回忆。不知道今年家中那无数的果子便宜了谁,福管家肯定不会浪掉就是。
而此刻的钟家村,也已经到了农活结束,傍晚回家的时候。
“福管家,你们回了啊?”一个农家汉子热心和和福管家他们打招呼。
福管家笑呵呵的点点头:“是啊,一连忙了那么多天,今天终于结束了。哎,阿正,回头让你家小子去我们家里拿点枣子石榴回去尝尝,可别忘了啊!”
农家汉子摸摸脑袋笑了起来:“福管家,前些天,你不是让阿汉和小生给我们村子里的人家都送过了吗,我们怎么好意思再去拿?更何况,你们家何先生教家里的小子读书识字,我们不送你们东西就算了,怎么还好意思伸手拿你们的?”
“都是一点不值钱的东西而已。我们爷不在,多亏了你们这些左右邻居帮忙的,我们心里有数的很!”福管家说的一点都没有错,现在他们在钟家村生活的虽然平淡了一些,到了需要成种地的时候,可能还要起早贪黑的忙碌,很辛苦,但是他们的生活却很充实幸福。虽然他们都是下人,但在钟家村,没有人会当他们是人家的下人,就跟普通的村子里的人一样招待。
阿汉在前面吆喝这马车,等到农家汉子和他们分开之后,看了看天空的晚霞:“福管家,你是爷他们现在在京都,那个什么考的,结束了吗?”
“是科考。爷现在参加的是会试!”福管家给阿汉补充道,“下次可别在何先生面前讲错,不然何先生拉你过去再教育的话,我可不管。”
阿汉连连点头。
“这个会试啊,听何先生说应该就是这几天,估计应该结束了,不知道这回爷能不能考中?”福管家有点担心。
阿汉咧嘴一笑:“肯定没问题,爷可厉害了。村子里的人都说我们爷是文曲星下凡,是要考状元的!”
福管家笑了起来:“你知道什么是文曲星下凡吗?”
“这有什么不知道的,就是天上的神仙呗。爷长得那么好,肯定死天上的神仙,没错!”
和乡试不同,会试过后,应试的举子们在等待放榜的时间内,纷纷开始行动。准备和学子们结交的整天忙着应酬,要拜访朝中大臣的也开始往各个府中跑,他们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结交人脉。
钟亦文和吴远安也不例外。不过,他们两人倒是没有一起同进同出,吴远安大多数时间还是和吴远恒一起。吴远恒虽然一连两次会试都没有考中,但毕竟是在扬州州府内有一份任职,所以结识的人脉并不少。他自己也有意帮助家中支脉出来的吴远安这个小辈,所以每回出去,都会来叫上吴远安一起。他们的圈子也基本上是在扬州举子之中,最多就是东部学子,目的非常明确。
钟亦文却不然,自打上回拜访过江末江大人之后,钟亦文之后又去过一次江大人的府上,算是和江大人保持了不错的关系。现在会试结束,每每江大人府上有举子拜访的时候,江大人府上的下人就会送一份帖子给到钟亦文,其中拉拢及栽培的意思再明显不过。虽然钟亦文并不像和朝中大臣的关系太近,但因着陈一诺的关系,加上之前有意想要利用江大人,所以钟亦文还是每回必到,只是必定注意那个尺度,绝对不会让人误会。
江末是一个聪明人,一两次之后也看得出钟亦文的意思,却一点也没有生气。在他看来,钟亦文谨慎一点是应该的。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一种中立,不轻易的加入任何一方,却又不会拒绝,和真正的清流一派不一样,这是一种官场的油滑。就像江大人本人,也从未加入过任何一边。打明白了钟亦文的意思,江大人给钟亦文的帖子也少了一些。
另外,李章终于在会试过后再次登门拜访,这家伙一进门就苦了一张脸,明确表示自己可能失手了,今年的会试没戏,还得继续等三年。
不过,李章还带了一个对于他自己来说,绝对是振奋人心的好消息过来。
“哎,钟兄,我们怎么说相识一场,而且是生死之交,你们怎么从来没有说过青州知府林大人家的林哥儿对你有意思的事情呢?”李章促狭的眨眨眼睛,“你可不知道,邵冬河那厮气得是今年的会试都没来参加,在家闹着要退亲。哈哈哈……我家夫郎将这个事情传信给我的时候,我差点没当场笑趴下!”
钟亦文一脸无奈的看着幸灾乐祸的李章:“在来京都的路上我不是说过吗?邵冬河肯定也会记恨我的。林哥儿那回当街拦着秦非,说的可多了,李兄,你这么包打听的人,我还以为,你肯定听说过呢?”
李章捂着嘴呵呵笑:“是我不对,是我不对!只是我想到邵冬河自以为自己才高八斗,天上地下,独一无二,结果却连一个哥儿都搞不定,还出了这样的事情,就忍不住的想笑!听说林哥儿在青州可扬言说,非你‘竹君子’钟亦文不嫁。请问,钟兄,你听到这话现在有何感想?”
“如果哪个哥儿真的觉得比我钟亦文漂亮,就来勾引我试试,否则就别浪时间!”
“哦,哦,哦!”李章连连尖叫:“钟兄,这句话霸气,有内涵,我喜欢!”
“李兄,我家门窗要被你的狮子吼震穿了,”钟亦文觉得李章逗比的性格真的是越来越明显。
李章嘻嘻哈哈笑了起来:“行了行了,谁不知道你钟兄家产丰厚,还跟我计较这点。不过,钟兄,有件事我可要再次忠告你一声,珍爱生命,远离碧游郡主!另外,估计钟兄你可能还有一件事情不太清楚,据传闻,安乐王妃似乎和你家关系很近,碧游郡主很有可能是你的表亲或者姨亲什么的?”
“怎么可能?”钟亦文一点都不相信,“我们家中从来没有和安乐王妃有过关系。我长这么大从来都知道我家中在京都还有什么亲戚的,还是安乐王妃,怎么可能?”
李章耸耸肩:“钟兄你自己都不清楚你家的事情,我就更加不知道了。我也是无意中听到我大哥回来说的,才知道原本七皇子原本打算拉拢你,结果查了你的背景发现,你家居然和安乐王妃关系很近。”
一个表兄吴远恒还不够,又来了一个大舅哥秦九,现在还要再来一个什么亲戚安乐王妃吗?果然是名人亲戚朋友多啊。
钟亦文开始思考他们家哪边会和安乐王妃搭上关系:“李兄,你知道安乐王妃的姓名和来历吗?道听途说的也行,我倒要来扒一扒这关系到底是怎么靠上来的?”
“安乐王妃啊?”李章想了想,“我知道的也是大家都知道的那些啊。他和先皇后林氏是双胞胎,当年美冠京都,被称为大林小林。具体的名字倒是已经没有人知晓,但是肯定姓林就是,是前任刑部尚书林大人家中三子的一对庶出哥儿。听说,他们哥儿俩小的时候就没有阿么,在林大人家中生活的比下人还不如,所以在俩哥儿纷纷嫁入皇家并且深受宠爱之后,林大人是立刻告老还乡,但据说回乡的途中遇上了劫匪,一家人无一生还!当年还是妃子的先皇后和安乐王妃两人还亲自去了林大人一家遇害的地方祭奠,在当时被传为佳话,说他们俩心地善良以德报怨!”
“我们家似乎跟林家扯不上什么关系啊?”钟亦文也有点疑惑,虽然在他看来这俩哥儿大林小林的事情疑点重重,但这些都不关他的事。他只想知道哪里让远在扬州钟家和这林家拉上了关系的。
“这个或许应该找你们家的长辈来问问才是!”李章建议道。
他家长辈?找州府钟家那边的人询问,陈氏和钟三爷能讲实情就怪了。万一关系是在他们那边的,钟亦文还真不知道要怎么这场。
不过,钟亦文倒是想到了吴远恒,之前吴家和钟家的关系不错,若是多年之前的关系,或许吴远恒或许还真的能够知道也说不定。吴远恒可比陈氏他们好打听多了,更何况人就在京都也方便的很。
送走了李章之后,钟亦文一刻都没有耽搁,立刻叫来秦九,让他马上偷偷去一趟吴远恒的府上,将吴远恒叫过来。
☆、第71章 亲戚(一)
吴远恒过来的很快,几乎没让钟亦文怎么等待,就跟着秦九一起进门。钟亦文看他身上还穿着整整齐齐的正式儒服,想来也应该是刚刚回家就被秦九叫了过来。
吴远恒有点奇怪,钟亦文怎么会这么焦急的找他过来,但是一看钟亦文凝重的脸色,心中立刻咯噔了一声,以为是发生了什么大事:“阿文,怎么回事,你是不是遇上了什么麻烦?没关系,不要怕,有我在!”
钟亦文听到吴远恒的话,心中顿时暖和了起来,似乎有这样的一个表兄也不错哦。
钟亦文也不想吓着吴远恒,微微一笑:“表兄,你先坐,没有什么大事。只是有一点点小事情想要询问一下表兄。”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吴远恒松了一口气,坐了下来,端起茶杯,“直接说吧,有什么事要问的?还弄的那么严肃。”
“表兄,我就是想问一下,我们钟家是不是和安乐王妃有点关系?”钟亦文也不隐瞒,直接开门见山询问吴远恒。若是其他人,钟亦文还有可能去试探,旁敲侧击弄清楚,但对于刚刚能够直接说出那样的话的吴远恒,钟亦文直觉,吴远恒绝对不会骗他。




青山记事 青山记事_分节阅读_46
吴远恒捧起茶杯喝了一口热茶,随口问道:“这事啊,你是怎么知道的?”
“哎?难道还是真的有关系?”钟亦文惊讶的长大了嘴巴,“可是,我在家中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
吴远恒却是嗤笑了一声:“你要是听说过才真的是奇怪了!你们钟家上下,想着藏着掖着这事都来不及,怎么敢在家里提起这事情?就说你们钟家在京都的这一个汤池小院一个两进宅子,环境都很不错吧,价值更是不菲。你奶阿么陈氏怎么会这么轻易的分给你们,你就没怀疑过吗?”
钟亦文心中一惊,他还真没有怀疑过陈氏的别有用心,只当是州府钟家的主宅很值钱,所以陈氏才会这么爽快的让出京都的两个地方。难道还是有内幕的?
“那是陈氏心虚啊!当年你亲奶阿么的事情,相信你也听说过吧?”
钟亦文浑身一顿,立刻点头,恍然大悟。他当然知道这件事情,他的嫡亲奶阿么张氏可是当年扬州州府同知张大人家中的庶出哥儿,却因为在怀着他阿爹的时候,被钟老太爷要纳侧室陈氏的事情气倒,难产而亡。而且张氏过世不到一月,陈氏就有了身子,让张大人痛恨不已。事情一直闹到了当时的知府大人那里,张大人一家未能得到公正评判,从此断了和钟家的关系。
1...2627282930...4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