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青山记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知何处
钟亦文知道秦非指的肯定是他最后说的对待未来哥婿的那些话,却当做不清楚,故意逗他:“什么真的假的?我说的什么话会让你觉得假了?”
秦非顿时没有了声音。
钟亦文心中好笑,嘴上却不依不饶:“你觉得我说的话有假吗?那你就以后等着看吧!”
“还是,还是算了吧!”秦非结结巴巴的安稳钟亦文,“你说的没错,只是可以,嗯,不必那么强硬的,真的?”
“那你觉得小包子以后长得像谁会比较好?”钟亦文又将问题个扯了回来。
果断的还是要像你!秦非在心中默默念叨。就凭刚刚钟亦文说出来的那些话,秦非还敢让家中的小包子长得像他自己吗?加上秦非本来就觉得小包子像了钟亦文会比较吃香,现在是更加深刻的觉得一定要这样。
不过,秦非终于聪明了一回,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反而委婉的表示:“像你也好,像我也好,反正都是我们的小包子。”
钟亦文听到秦非这么回答自己,知道他就算还是希望孩子像自己也不会再是起先的那个原因。他今日的目的也算是达到了。只要秦非不要再继续纠结样貌啊这些问题,钟亦文觉得秦非就不会有如此大的压力。
果然,打这过后,虽然转变的不太明显,但秦非到底还是慢慢的恢复了一些,没有再继续焦虑的吃不下睡不好。
钟家上下都看得出来秦非的变化,作为接生嬷嬷以及以照顾好孕夫为己任的陈家夫郎和他家两个哥儿都觉得很好奇,追着秦非询问他是怎么缓过来的,还想当成他们的一个病症来记录。秦非自然不可能多说什么,只能紧闭嘴巴,打死也不能说,谁让钟亦文说出来的那些话那么惊世骇俗。
☆、第74章 亲戚(四)
钟亦文对秦非终于慢慢恢复的事情,自然是看在了眼里,也乐得看秦非被陈家夫郎他们追问,起码看秦非的心情不错,脸上的笑容和表情也多了起来。
随着殿试的时间越来越近,加上京都内的那些传闻,钟亦文已经连续多日没有出门,在家中躲避风头,概不出门。这回就是吴远恒和吴远安也不会多说什么,反而吴远恒也表示,钟亦文在殿试之前还是不要出门的好。
不过,钟亦文不出门,并不代表就不会有人来找他。当钟亦文接到陈管家递过来的帖子的时候,真的是有点疑惑。最让人想不通的是,这帖子上还没有署名,只说请他到京都城内的珍馐楼一续。送帖子过来的是珍馐楼的小伙计,只说是他的大老板有请。钟亦文让陈管家出去打听一下这珍馐楼的老板是谁,结果打听回来的消息还真的是让钟亦文压根无法推辞这个邀约。
珍馐楼是十年前才在京都兴建起来的,来往吃喝的客人几乎都是朝中的高官大臣。据说珍馐楼的老板是一个姓黄的商人,但是私底下都在传言,其实是此“皇”非彼“黄”。
现在不管到底是哪一个“黄”,钟亦文都不可能推脱,只能前去。更何况,就是钟亦文自己也有点好奇,到底会是哪一位,会在这个时候要见他。
钟亦文现在压根不敢明目张胆的出门,只能让陈管家去帮忙叫了一顶小轿过来,然后带上阿棋阿墨充门面,在叫上大方和梅子两人双保险。若不是秦九的样貌太容易让人给认出来,钟亦文绝对会带秦九这个最大的保险。





青山记事 青山记事_分节阅读_48
到了珍馐楼,店内的伙计估计也是已经被吩咐过的,直接让轿子直接抬进了后院,等钟亦文下轿之后,领着他去了后院一个专门为贵客准备的单独包间。钟亦文他们到的时候,包间外面一左一右站了两个汉子,看样子对方早已经在里面等着他了。钟亦文准备进门,阿棋他们却被那两个守在门口的汉子给拦了下来。
大方忍不住想要动手,却被钟亦文赶紧拦下:“你们就先留在外面吧,没事!”
“爷?”阿棋有点紧张的看着钟亦文,钟亦文却对他摇头。
阿墨倒是比较冷静,低声说了一句:“爷,我们在外面等着你。一会儿,你往那窗口边站一点,我们在外面看着,发现不对就冲进去。”
钟亦文有点好笑的看着比他还紧张的几人,特别是阿墨居然已经细致的观察到了包间内半开的窗户,还真当他是来赴的是鸿门宴啊。
“行了,你就在外面先等一会儿吧。”
其实,珍馐楼里的人还是挺有眼力的,已经有伙计在外面庭院里的石桌上手脚迅速摆了一桌酒菜,正是给阿棋他们几个准备的。钟亦文倒是省心了不少,也管不上他们几个,直接进了那个单间。
钟亦文进去之后,才发现里面只有一个人,而且正对着一桌子的酒菜自斟自饮。
居然是安乐王!
钟亦文一眼就认出了对方的身份,不说安乐王现在穿着的还是王袍,就是那与当今圣上有几分相似的容貌就不能被钟亦文错认。安乐王虽说比当今圣上年轻一些,但事实上,却并不能看出明显的年龄差距。比起圣上,安乐王更加高大魁梧,有点像个将军,气势也比圣上要更加外露。
钟亦文直接弯腰行礼:“钟亦文拜见王爷!”
安乐王端起酒杯抬头看了一眼钟亦文,自言自语一般道:“果真是有几分相似,也很聪明。礼!”
“谢王爷!”钟亦文只当没听见安乐王前面的那句话。他知道安乐王所说的相似,不外乎就是像安乐王妃,或者像先皇后林氏。谁让他奶阿么的基因那么强大,居然隔代遗传到了他的身上。
“坐吧,不用拘谨!”安乐王指了指他旁边的位置,“知道我今天为什么会让你过来吗?”
钟亦文又行了一个礼,才坐了下来,却没直接回答安乐王的话。
钟亦文早就分析过,如果是姓“皇”的老爷找他,那百分之一百还是想要拿些什么政事来问问他。要是姓“皇”的少爷们找他来,那必定是拉拢无疑。若是姓“皇”的六爷找他,三种可能性,认人认亲加逼亲,毫无疑问,只有这三种可能性。
“这个,我还真的不知道!”钟亦文自然是不敢直接将心中所想给说出来。
安乐王抬头看了一眼钟亦文:“你很聪明,本王最喜欢的就是聪明人!”
靠!钟亦文一听安乐王这么说,就知道自己运气太差,直接碰上了最倒霉的那个选择,逼亲啊!
“多谢王爷谬赞!钟亦文其实并不聪明,若不是为了家中长辈的期盼,也不会兢兢业业读书十余载,一心只想让长辈们高兴。钟亦文更加希望平淡简单、没有阴谋欺骗、不会勾心斗角的生活。”钟亦文的意思很明白,你们安乐王府的那些事情太复杂,他不想参合。
安乐王又岂能听不出来,只是从来高高在上的安乐王被人当面直接拒绝,这是多少年没有过的事情了:“哼!”
钟亦文本人先前最安乐王的观感很一般。虽然被李章提醒过安乐王为几个皇子不喜,不要深交,加上安乐王极度溺爱碧游郡主的事情,这些对于钟亦文来说,都没有当真,只是传闻罢了。但是,今日真正见到安乐王本人,和他聊了这么几句,钟亦文对安乐王的看法有了不小的改变,此人城府极深,而且极为沉得住气,不像外面传闻的那么糟糕。怪不得当年能够支持当今圣上上位,若生在乱世,这安乐王绝对会是一个枭雄。可是,现在世道安宁,安乐王只能无甚有用武之地。
“本王以为,你和本王的王妃原本就是亲戚,会乐意更加亲近一些!”安乐王这话说的就更加清楚明了。
钟亦文不卑不亢的回复:“安乐王妃地位尊崇,我们钟家自是不敢随意攀亲。更何况,从我奶阿么过世之后,这门亲就已经被断了几十年。钟亦文拖家带口来到京都只是为了参加科考,若主动和安乐王妃拉上关系,只会让人家觉得是想要走捷径、趋炎附势。这样对安乐王妃的名声也不好。所以在科考结束之前,恕我不敢认亲也不能认亲。”
安乐王早听说过钟亦文的嘴巴厉害,今日一见果然名符其实:“倒还真的是牙尖嘴利的很。本王也不想听你的狡辩,只想知道一句回答,你是愿意还是不愿意?”
当然是不愿意。钟亦文知道安乐王被自己三番五次的推脱,已经有了火气,但钟亦文也绝对不是被吓大的。直接站了起来,钟亦文恭恭敬敬的行了一个礼:“王爷,钟亦文虽然出生不高,但也明白,有的事能做,有的事不能做。和安乐王妃重新走动的事情可以做,相信家中先辈也是乐意看到这个事情;但是更近一步关系却不能做,钟亦文若是一个为了名利不择手段攀附权贵之人,相信王爷也看不上我钟亦文这个亲戚。”
“呵呵呵……”安乐王直接笑了起来,既没说是也没有说不是。难怪圣上会这么看中钟亦文,甚至为了他,对会试录榜的事情大发雷霆,直接落了太子的面子,又训斥了吏部尚书。这小子果然是够聪明也够胆量。
“钟亦文,说实话,我很欣赏你,像你这样有才华的人的确不多。”安乐王端起酒杯喝了一口,“但是,也不是没有。过强则易折,他们可都是折在了半道上。”
钟亦文心中一惊,微微低头:“多谢王爷教训!”
钟亦文嘴上说得好听,但是心中却是非常的不满,直接将安乐王骂了一个狗血淋头。你才过强易折,你才折在半道上,老子绝对能够长命百岁。神气什么,如果不是运气好投胎的好,真当你安乐王是人才了。早晚有你安乐王笑不出来的时候。
不过,安乐王的话却给钟亦文提了一个醒,果然是需要更加小心谨慎。安乐王最后的话简直就是在警告他钟亦文,随时随地有可能惹上麻烦。
钟亦文现在已经有点怀疑,京都内关于他的传闻那么多,会不会是有人故意在推波助澜。如果真的是这样,那钟亦文现在的处境就真的要比看上去的还要危险。只是不知道,安乐王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又有谁参与了这件事情。钟亦文只恨自己现在的身份不够,只能让那些人兴风作浪。不要被他发现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否则,等着他钟亦文的报复吧!
钟亦文已经下定决心一定要在即将到来的殿试上好好表现,起码要让圣上更加信任和关注自己。有了圣上的目光,钟亦文相信起码有些分量不够的人,估计就要自己掂量掂量了。至于其他重量级的对手,钟亦文表示,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第75章 殿试(一)
和安乐王的会面可以算得上是不欢而散。不管安乐王如何暗示警告,钟亦文依旧坚持自己的态度,绝对松口。最后,安乐王是直接拂袖怒气冲冲的离开。
安乐王的模样让等爱外面的人都吓了一大跳,偏偏在安乐王身后出来的钟亦文却是一脸的笑意。看上去,钟亦文是根本没有将安乐王的发怒当成一回事,如此强大的神经,实在让阿棋阿墨大方梅子他们钦佩不已。
这之后,没过两天,就已经到了殿试的日子。
钟亦文和三百本次会试中榜的学子一起,被直接领到了宫中的正殿内。三百学子安静的几乎没有一点声音,认认真真的端坐着。殿试的地点就是每日早朝议事的大殿,临时改成了考场,放了三百数量的案几和小凳。殿试的时间也不长,只有两个时辰而已,若是幸运的话,还会看到圣上亲自来监考。
钟亦文因为是会试的榜首会元,所以位置就在第一排的中间位置,绝对的受人瞩目。钟亦文鼻观眼眼观心,只当没有注意到那些偷偷打量他的目光,更加没有听到那些太监宫仆也对着他指指点点。
考卷发下来之后,钟亦文是更加的专心,所以压根没有发现到因为圣上的出现而引起的骚动。因为只有两个时辰,时间有点赶,所以钟亦文根本没有力去管其他的什么,只想抓紧时间答卷。殿试只考策论,幸好这个策论的题目并不是特别夸张需要长篇大论的那种,钟亦文迅速记录下答题的要点和提纲之后,开始慢慢的补充内容。等待时间微微过半,钟亦文就开始誊写。
圣上在钟亦文的身边转悠了几圈,最后确认钟亦文是真的很专心的答题,甚至没有抬头看他一眼,再凑过去看看钟亦文回答的内容,忍不住的点点头。不过,圣上很快反应过来,自己表现的好像太过明显,于是为了混淆视线,跑到其他学子身边,看看后,也跟着点点头,其实压根没有注意到人家的考卷上到底写的是什么。圣上一连跑到十数个学子身边查看点头,直到感觉似乎差不多了,才欣欣然的转身离开。
一直注意着圣上表现的几个大臣,被圣上的表现弄的是莫名其妙,以往殿试,也没见圣上夸奖过这么多人啊!难道真的是这届殿试的学子们的比较好。有自以为聪明的大臣,已经让人将圣上点头夸赞过的那些学子全部记录了下来,备用。这其中就有再次走了狗屎运的表兄吴远恒。
殿试一结束,几乎没让那些学子们怎么停留,就有小太监过来,领着他们一路马不停蹄的出了宫门。
直到看到外面的繁华街景,有学子才反应过来:“我这就从皇宫里走过一遭了,可是我什么都没有看到啊!”
“兄台,我也是,压根没敢抬头看,只顾着低头走路了!”另一个学子调侃道。
两个学子的话,立刻引来其他学子们嘻嘻哈哈的闹腾,不少人都表示自己白进了一回宫,压根是什么都没有看见。
钟亦文在人堆中找到了吴远安,然后两人又跑去和吴远恒招呼了一声,这才上了陈管家安排过来的轿子,回了家门。
殿试真的是很轻松,不仅仅是因为已经没有了那么大的压力,毕竟只要不是太夸张的,大部分学子都能中进士,而后出任为官。另外更重要的也是只需要考一场两个时辰而已,不像之前连考三场三天,身体上心理上都没有那么大的压力。
殿试的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称为一甲,赐进士及第;三到十名为二甲,赐进士出身;其他的就是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殿试的阅卷官共有八人,每一分答卷都必须由八个人全部阅过一遍,然后由阅卷官商议之后将他们比较满意的答卷挑选出来,再从这些当中选出十份便是殿试前十名呈交给圣上进行选拔。而未能进入前十名的答卷就是本次会试的三甲,当然三甲也会由这些阅卷官进行一个排名。
每次在前十名的答卷的时候,便是这些阅卷官最为活跃的时候,每每都能为了一份自己满意的答卷争论不休,当然更多的时候还是为了那些边边角角的关系。
“我觉得雍州丁河的这份答卷做的相当,而且他在会试中排在第三名,足可以进入殿试前十名!”
“嗯,王大人所言极是。我这边也有一份不错的答卷,豫州刘青风,会试第六名。”
“李大人说的刘青风的答卷我看到过,的确不错,绝对能够进入前十名。”
“各位大人,不知道你们看扬州钟亦文,会试榜首的答卷,有何评判?我觉得似乎有一点点的欠缺,好像有点发挥失常啊!”
“对对对,我就说看这钟亦文的答卷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听完洪大人的话,才突然发现,的确是好像有点欠缺,但是又不知道到底欠缺在哪里,不知道其他几位大人你们怎么看?”
“这次会试第二名冀州韩有光的答卷倒是毫无疑问的非常完美,这钟亦文的答卷和其相比似乎真的有点不足,但是钟亦文会试会元,殿试却进不了前十,会不会有点让人家怀疑我们嫉贤妒能?”
“科考之中,谁能保证每次都能超常发挥,就算钟亦文殿试失常没能进前十,也是有可能的,凭什么我们要以会试的成绩来定前十名。如果这样还要这殿试做什么,还要我们这些人日日夜夜辛苦阅卷做什么?按照会试的成绩来定不就够了。钟亦文的这份答卷能够进入前十,我第一个反对。”
“李大人不要着急,我们这不是还在商议之中吗?不如我们先来决定其他人的,钟亦文的这一份等到陆大人和沈大人过来的时候一起商量一下再做决定。”
只有两个已经知晓会试之后圣上发怒原因的两个阅卷官,没有参与到这个闹剧中。谁不知道吏部侍郎李大人和吏部尚书洪大人不合,也不知道洪大人是怎么算计的,居然让李大人来当这个出头鸟。至于钟亦文的文章好坏,其实早就不在他们的评判之下了好不好。若是他们这回真的将钟亦文给刷出前十名,可以保证下一个吏部尚书就是他们。不过,两人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就争执什么,毕竟离最终的结果出来还早的很。
几位阅卷官纷纷继续推荐他们觉得好的能够进前十的人,最终一番推荐下来,几乎每一个人是能够被确定下来进入全十的,最终结果还是那二十多份一开始就被选出来的答卷。几个人又开始热热闹闹的争论起来,谁也不肯放弃自己的坚持。
内殿大学士陆伯年陆大人和翰林院掌院学士兼太子太傅沈营沈大人是此次殿试的主阅卷官,两人因为身兼多职,只是将所有考卷翻阅了一遍之后,将自己的意见记录下来还没有和其他几人商议过。两人一到阅卷厅外就听到里面的争执声,互相看了看,叹气,每回殿试阅卷几乎都是同样的戏码。
“陆大人,沈大人!”有人眼尖的看见了他们,立刻叫了起来,跑过来给两人行礼。
等一群人互相见了礼,重新坐下来之后,今天的重头戏才终于来了。
“各位大人,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将前十名的人选拟定出来?也让我和陆大人过过眼力,看看大家的想法是不是一致?”沈大人是一个整天喜欢笑眯眯的老头,只是你们要是以为他的脾气好那就错了,他是出了名的笑面虎。




青山记事 青山记事_分节阅读_49
几人一听沈大人的问题,纷纷没了声音。他们哪里拿得出人选,就是一个人都没能确定下来。
沈大人一看他们的表情,就知道是怎么回事,这样的办事效率,难怪圣上的火气是越来越大。沈大人也不客气,直接掏了一张纸出来:“这是我心中拟定的前十名人选,如果你们觉得没意见的就通过,有意见的话我们再行商议!”
几人展开沈大人拟定的名单,看到第一个名字就是扬州钟亦文,顿时有两三人的脸色都有点难看。特别是刚刚一直说钟亦文进前十他第一个反对的吏部侍郎李大人,现在整张脸都是青的。
陆伯年陆大人并没有看沈大人的名单上到底有那些人,只是慢慢吞吞的也掏出一张纸来:“这是我拟定的名单,如果和沈大人有重复的,就直接进前十名吧,相信我们两个都能看中的人,大家都不会有意见才是。其他有异议的,我们再商议决定,明早前十的答卷将直接交由皇上选拔一甲和二甲。”
几个人听到陆大人的话,根本不敢怠慢,直接展开陆大人拟定的名单,第一个雍州丁河和沈大人的第三人相同,确定入选。第二个名字却还是扬州钟亦文和沈大人的第一个人选相同。几人顿时没有了声音,陆大人先前的话已经出来了,他和沈大人都能选中的其他人也应该认同,他们还能说什么。至于先前是以什么心思什么理由将钟亦文要剔出前十名的,不好意思他们已经不记得了。
☆、第76章 殿试(二)
圣上早在殿试结束之后就开始等着看阅卷官评定出来的前十名的答卷,到时候跟着十份答卷一起呈上来的还有他们拟定的殿试名次。当然,圣上如果觉得名次不妥或者有疑问的话,也可以将其他的人答卷调阅出来查看。
下朝之后,圣上一看见放在桌子上的东西,立刻就笑了起来,和身边的德公公打趣:“今年这阅卷官的速度倒是快了不少。”
“皇上所言极是。今年的主阅卷官是陆大人和沈大人,两位大人想必也是怕皇上您等得着急,所以就以往快了很多。”德公公说的非常好听。
圣上一听,果然是一脸满意,在翻开他们拟定出来的殿试名次,顿时龙颜大悦:“哈哈哈,想不到啊想不到!”
德公公竖起了耳朵,等着圣上的下文,却没想到圣上突然就停在了这里,然后坐下来开始认认真真的审阅这前十名之前的答卷。那种认真程度,简直堪比看重要奏折,一点都没有落下,若不是因为这不是奏折,只怕圣上就要执笔审批了。
一口气将十个人的答卷全部看了一遍,圣上这才停了手,然后看了看已经拟定出来的名次,再看看这十份答卷,想了想,直接执笔在前三名处停了下来,然后像是自言自语一般念道:“长得这么好,可让这探花郎怎么选呢?”随后想了想,凭借自己的印象,将似乎长得还过得去的第六名提到了第三名的位置,然后三四五依次往后推了一名。
德公公脸上的笑容一顿,若是因为样貌的关系而错失探花郎的名次,不知道这二甲头名会不会想要回去换一张脸啊!
等德公公瞥到圣上最终确定的殿试名次之后,恍然大悟,果然状元人选还是那个深受圣上喜爱的“竹君子”钟亦文啊!幸好这回没有人挑衅圣上的意见。上一回会试,不提也罢,直接将钟亦文名落孙山,那是要多没有眼力的人才会做得出来的啊。怎么着看在兖州那些功劳的份上,也该让钟亦文中榜吧。难怪会让圣上发那么大的火。要说,圣上如今会这么看中钟亦文也是这些人他们自己闹的。
当阅卷官们看上圣上确定的殿试名次之后,纷纷松了一口气,总算是让圣上满意了。剩下的也就没有他们什么事了,就等着放榜的时间到来。
当报喜官到达钟家,一阵贺喜之后,为钟亦文换上大红袍带上官帽,然后领着钟亦文前往宫中受封。钟亦文这一路都有点晕晕乎乎的,似乎还没有弄明白是怎么一回事。自己居然就这么在古代中了状元?钟亦文压根反应不过来啊!
等到觐见了圣上,大殿内传胪唱名,钦点状元、榜眼和探花以及所有的新科进士之后,钟亦文才慢慢的缓过神来。接下来便是出宫门看金榜,金榜题名就是所有学子毕生的追求,钟亦文自己也有点感慨。当然更多的还是兴奋,毕竟这绝对是天大的喜事一桩,钟亦文即使再内敛,也有点不住自己得意兴奋的心情。所谓寒窗苦读数十载,一朝中榜天下知,说得可不就是这个时候。
1...2829303132...4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