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帝国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齐橙
“是的是的,上次在京城开会,科委的领导专门表扬过我们的。”张氏教师赶紧附和道。
钱从容接着说道:“不过,刚才各位老师在言的时候,主要是考虑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都是从实践角度出,一些还存在学术争议的内容,就没有拿出来向二位报告,所以秦秘书觉得有些内容显得陈旧了一些,这是一个误会。”
听到钱从容的这个解释,众教师都纷纷点头:“对对,我们主要是考虑到国产化办公室的实践需要嘛!讲太前沿的内容,也不太合适。”
大家话虽这样说,但心里都明白,刚才众人的言什么都说了,唯独没有什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大家对于浦桑国产化办的这点实践根本就不感兴趣,只顾着显摆自己的学术水平,想唬一唬国产化办来的这两个年轻人。
谁料想,也不知道国产化办从哪找到秦海这样一个妖孽,年纪轻轻,学识却并不浅薄。最可怕的是,众教师都是每人研究自己的一个领域,对于其他人研究的领域并不熟悉。而秦海却是一个通才,什么复合材料、聚合物合金、液晶高分子、有机电子材料等等,他都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把大家的脸哔哔啪啪地打了个遍。
到了这个时候,大家如果再不改口。就是自取其辱了。一帮四五十岁的学者被一个小年轻如此数落,传出去大家颜面何在?
“原来是这样,看来真是一个误会。”秦海笑了笑,接受了钱从容与众教师的解释。他毕竟不是来吵架的,对方挑衅在先,他狠狠地还击了一番,也就够了。再逼下去。只怕对方就要恼羞成怒了,这样反而不美。
路晓琳虽然不懂秦海与众人说了些什么,但从大家脸上的表情,她也能猜出秦海已经狠狠地扫了众人的面子,众人现在已经狂妄不起来了。她喜形于色,带着灿烂的笑容说道:
“既然钱主任说了是一个误会。那咱们就继续吧,关于我们国产化办这次带来的几种材料的研究,不知各位老师有兴趣没有。”
“兴趣……肯定是有的。”钱从容硬着头皮接过了话头,他手下这些老师都已经被秦海给打蔫了,不好意思出来说话,钱从容只能替他们言了。
“不过嘛,高分子研究。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买资料、做实验,都需要有经费支持,不知道国产化办在经费方面是如何考虑的。”钱从容说道。
路晓琳道:“经费我们也没有。”
“没有经费……”钱从容脸上露出了为难的样子,心道:没钱你说个啥,总不能让大家给你白干吧?
“我们没有经费,但我们有办法筹措到经费。”路晓琳呵呵笑着补充了一句,“我们杨主任有一个方案,那就是促成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由高校出人、企业出钱,共同进行攻关。最终的研究成果,由双方共享。我们找的企业,都是有一定实力的,一个课题拿出百八十万的经费来,没有太大的障碍。”
“百八十万!”
路晓琳此言一出,一干人的眼睛都瞪圆了。
现在国家虽然口口声声说要重视教育、重视科研。但真正落实到经费上,却是少得可怜。化工系的教师们申请课题,一个课题能有十几万元就值得放鞭炮庆祝了,一般情况下。能申请到的经费也就是三五万元,别说做实验,就是买一些国外资料都不够用。
工科的研究,都是拿钱堆出来的,中外都是如此。秦海数落这些教授知识陈旧,其实也的确有些冤枉。浦江交通大学是国家重点大学,这些教授肚子里多少是有一些货色的,只是没有钱做实验、没有钱买资料,只能拿着以往的一些成果来回炒剩饭,这样下来,知识岂能不陈旧?
可是如今,路晓琳却把一个机会摆到了他们的面前,告诉他们有一些经费高达百八十万的课题在等着他们。这样的好机会,谁不想冲上前去?
“百八十万对于材料研究来说,只是一个起步级的投资而已。”秦海轻描淡写地说道,“我们要搞产学研相结合,企业一年拿出几百万经费来支持高校开展对口科研服务,是很正常的事情。国产化办在安河省北溪市搞过一个试点,就是由北溪市的青锋农机厂与安河工学院合作,攻克部分金属材料冶炼和热处理工艺方面的课题,安河工学院冶金系在过去一年中仅从青锋农机厂拿到的研究经费就有几百万元。”
“秦秘书,你说的是真的?”钱从容的心也抨抨地跳了起来,作为副系主任,他比普通教师更在意科研经费的问题,因为每个系的课题经费额度也是要纳入学校考核范畴的。如果一年能够拿到几百万元的科研经费,化工系今年没准就能获得一个先进集体的称号了。
秦海道:“是不是真的,钱主任向安河工学院了解一下就知道了,你们都是高校系统的,相互之间应当是比较熟悉的吧?”
“这倒是。”钱从容说道,他不再怀疑秦海的话,只是在脑子里飞快地盘算着,怎么才能够把这些经费弄到化工系来。唉,早知道有这样的好事,他无论如何也该管住这些教师的嘴,让他们别把秦海、路晓琳二人给得罪了。
“那么,杨主任方面,有没有说这些课题会分配给哪些单位呢?”钱从容又问道。
秦海道:“我们的研究课题,会采取招标的形式。有能力也有意愿参与这些研究的单位,可以向国产化办提交研究方案,包括已有的研究成果、研究思路、经费预算等等,我们根本研究方案的可行性确定中标单位,再与企业联系,拨付经费进行研究。”
“那我们都可以投标吗?”名叫老袁的那位教师忍不住插话了,尽管刚才他被秦海噎得不行,但这会已经缓过劲来,厚着脸皮打听起招标的事情来了。
“大家都可以投标,不过我们最终还是要选择一下的。”路晓琳说道,说罢,她觉得话还没有点透,于是又补充了一句:“我们选择合作单位的时候,不仅仅要看合作单位的能力,也要看合作单位的合作态度。如果某个单位对于这项合作的态度不够真诚,那我们也不会选择的。”
“……”众人都无语了,路晓琳这话简直就是指着和尚骂秃驴,他们大家刚才的态度就是不够真诚的,否则怎么会东拉西扯地说一堆废话呢?
众人一片黯然,这会也就开不下去了。钱从容勉强地敷衍了几句,然后便宣布散会了。众教师一个个脸色灰暗地站起身,默默地退出了会议室。往常开其他会议的时候,散会都是很热闹的事情,大家会互相议论着会上的内容或者会场上的趣事,闹闹哄哄地离开。而今天,大家都没有了这样的兴致,会场上的事情实在太让人觉得窝囊了,莫非大家还要聊一聊被打脸的感受?
“路秘书,秦秘书,你们看这天这会……”钱从容走在最后,把秦海和路晓琳送出了化工系的办公楼。
秦海与钱从容握手告别,同时笑着说道:“今天这个会,大家说得都挺好的,我们也是深受启。合作搞课题的事情,钱主任回头帮忙组织一下,我们还是非常欢迎浦交大的老师参与我们的工作的。”
还谈什么你妹的启!钱从容心中暗骂,脸上却还得装出微笑。他说道:“我们会积极动员教师参加国产化办的各项工作的,以后我们在工作中存在什么样的不足,还得请秦秘书、路秘书多加指导。”
“不敢不敢,大家互相探讨吧。”秦海说道,这话听起来像是挺客气,但细琢磨则是够狂妄的。一个小年轻,居然敢和整个化工系谈什么互相探讨的话,真是没把自己当外人。可是,钱从容对此还真没脾气,因为人家真的有与他们探讨的实力。
告别钱从容,路晓琳和秦海两个人向校园外走去。走到看不见钱从容的时候,路晓琳终于憋不出笑出声来了:“小秦,你刚才的表现真是太帅了,我看那些家伙都被你说傻了。”
“胜之不武,胜之不武。”秦海摆手道。凭着先知先觉欺负人,的确有些不地道。不过,这也是那帮人自己找的,谁让他们要小瞧秦海和路晓琳二人呢?
“跶跶跶……”
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听起来像是冲着秦海和路晓琳而来的。二人下意识地回头望去,只见一位头凌乱的年轻人急匆匆地向他们跑来。见他们回头,那年轻人喊了一声:“请问,你们二位是浦桑国产化办公室的吗?”
ps:强忍着倦意,赶出一章。布的时候犹豫再三,是今晚出来三更,还是留着明早八点定期布?
思想斗争良久,还是决定直接布出来吧,明天再码明天的字。
今日三更,先补上前些天的欠债。明天早上八点的更新推迟一些。
材料帝国 第一百八十五章 曲高和寡的年轻讲师
夏扬杰也不知道自己是抽了什么疯,都坐了四年的冷板凳了,居然还会这样冲动。刚才听到教研室里几位刚刚开会回来的老师议论了几句,夏扬杰就抱着自己的笔记本追了出来。
夏扬杰是四年前从国内一所名牌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浦交大化工系任教的。他原本并不是学高分子化工的,而是学数学的。他到化工系来的原因,说起来很可笑,那是因为原先在化工系教数学的那位女教师生孩子,有两个月时间不能上课,化工系的领导便要求进一名数学教师来顶她的缺,于是刚毕业的夏扬杰就被分配过来了。
夏扬杰不算是一个书呆子,但在讲课方面实在是缺乏天赋。在他看来,从一个公式跳到另一个公式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根本不需要列出详细的推导过程。可是当他用这样的思维方式去讲课的时候,他的学生就大片大片地挂科了。
系领导找他谈了几次话,又亲自去教室听了他的讲课,最终认定,此人根本就不是一个教数学的材料。幸好这时候生孩子的女教师已经休完产假回来了,夏扬杰便带着深深的遗憾和不解,光荣下岗了。
化工系当然不能白养着一个闲人,经过研究,夏扬杰从公共课教研室被调整到了高分子教研室,承担了有关纤维缠绕模型研究的工作。
纤维缠绕是40年代出现的一种复合材料生产技术,简单说,就是把浸泡了树脂的纤维按一定规律一圈一圈地缠绕到一个芯模上,待树脂干燥之后,脱掉芯模,就可以得到一个纤维树脂制品。
纤维树脂的原理有点像我们平常所见的钢筋混凝土,树脂相当于水泥,其中的纤维则相当于钢筋,能够起到提高材料强度的作用。最常见的纤维树脂就是玻璃钢。这是一种用玻璃纤维加强的塑料制品。
纤维缠绕制品中使用的纤维除了玻璃纤维之外,还有芳纶纤维、碳纤维等。纤维缠绕技术可以用于制造管道、压力容器、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等,是一种方兴未艾的材料新技术。
我国早在50年代末就已经开始进行纤维缠绕技术的研究,当时主要是服务于两弹一星的尖端国防科技需要。七八十年代。我国从西德、意大利、日本、美国等国家先后引进若干台纤维缠绕设备,并已开展了国产化的相关工作。
纤维缠绕的方法,有点像棉纺厂里把棉纱缠成纱锭的过程,被缠绕的芯模以一定的速度旋转,纤维则沿着轴向前后移动,从而形成一圈一圈的缠绕线。夏扬杰在高分子教研室的任务,就是帮助做这方面研究的教师计算芯模运转速度和纤维吐丝嘴出丝的速度,以保证缠绕出来的结构符合设计要求。
高分子教研室的教师都是学化学出身,数学方面的功底并不好,所以计算这样的模型存在着一些障碍。但对于颇有数学天赋的夏扬杰来说。这种模型简直就像几道微分几何的习题一样简单,他三下五除二就把这些困扰众人多时的难题给解决了。谁都没有想到的,就是这几道习题,让夏扬杰迷上了这个领域,并一发不可收拾。
纤维缠绕的密度、角度、纤维重叠的方式等等。对于纤维缠绕制品的性能都有显著的影响,这其中的影响机制,与其说是一个化学问题,还不如说是一个非常迷人的数学问题。此外,传统的纤维缠绕制品主要是凸型对称回转体,对于非对称制品,或者所谓双凹面回转体。如何实现缠绕工艺,也是一个需要大量空间运算的课题。所有这些课题,都让夏扬杰觉得乐趣无穷。
在完成教研室交给的任务之后,夏扬杰就开始进行自己的研究了。他把大量的数学概念引入到高分子研究中来,提出了多自由度的纤维缠绕与铺放模型,还有诸如基于雅可比矩阵的梯度投影法、基于svd分解的加权最小二乘法、逆运动学闭环求解方法等等。玩得不亦乐乎。
在任何领域,领先一步的人是天才,领先十几步的人就是疯子。夏扬杰对于纤维缠绕理论的研究,岂止比他的同行领先了十几步,其结果就是曲高和寡、无人问津。
在整个高分子教研室。没人知道夏扬杰在干什么,他写出来的微分几何算式,除了他自己之外,谁也看不懂,也不知道这东西有什么作用。夏扬杰在教研室里找不到一个能够与自己讨论问题的同事,写了文章去投稿,编辑部的编辑们也不知道他写的到底对不对。四年时间,他甚至连一篇论文都没有发表出来。于是在系领导和同事们的眼里,他就成了一个不学无术,只会拿些数学公式装腔作势的废物。
这一次秦海和路晓琳到化工系来开研讨会,教务秘书倒也通知了夏扬杰去参会,但夏扬杰对于这种会议早就已经寒了心,他不认为从政府部门来的官僚能够听得懂他的理论。再说,他本身也不是很招人待见,何必去凑这个热闹呢?于是,开会的时候,他便自己呆在教研室里,推演着那些只有他自己才明白的公式。
教研室的教师们在会场上被秦海一通奚落,一个个都灰头土脸,无言以对。回到教研室之后,众人议论起今天所受的挫折,在愤愤不平之外,也有人摸着良心说秦海的学识的确不凡,他提出来的一些研究方向,对自己还真是有几分启发。
这期间,有一位平日里与夏扬杰关系还算过得去的教师敲了敲夏扬杰的桌子,随口对他说道:“小夏,今天你没去可太可惜了。你如果去了,没准就把国产化办那个小年轻给镇了。”
“什么意思?”夏扬杰推推鼻子上的近视眼镜,不解地抬头问道。
“今天国产化办来了个挺牛的小年轻,把我们大家都给贬了。我琢磨着,你平时搞的那些东西,我们都看不懂,如果说给那个小年轻听,没准也能把他说懵,起码我们不至于全军覆没吧。”那老师半开玩笑地说道。
其实,在他心里想的是另一回事,他是希望夏扬杰也能参加这个会,同样被秦海贬一通,这样他的心理就平衡了。古人说得好,好事要自己独享,倒霉的时候要拉着别人一块,这位老师对于这样的古训一向是非常崇尚的。
夏扬杰没有想那么多,他只是奇怪地问道:“什么样的小年轻,能把咱们整个教研室都贬了,他都说啥了?”
那老师挑重要的内容向夏扬杰介绍了几句,又说道:“对了,小夏,你不是在搞什么纤维缠绕吗?我看他们列出来的选题里面,也有一个自由形状纤维缠绕工艺的问题,你不去试试?”
“自由形状纤维缠绕工艺?”夏扬杰眼睛一亮,“他们真是这样说的吗?”
那老师把会场上发的资料扔到夏扬杰面前,说道:“你自己看吧,这个领域我也不懂,不知道他们说的对不对。”
夏扬杰翻开资料,一眼就看到了那老师提到的那个问题,他一目十行地把问题的说明、要求等读了两遍,只觉得心里一热,腾地就站了起来。
“胡老师,他们人在哪呢?”夏扬杰问道。
胡姓老师用手一指,说道:“钱老师送他们出去了,这会应该还没走远吧。怎么,小夏,你真的要去找他们?”
“我……我……”夏扬杰支吾了两声,不知道该如何说才好。他向胡姓老师抱歉地笑了一下,然后便从抽屉里翻出一个笔记本,抱在怀里,冲出了教研室。
“老胡,小夏怎么啦?”有人注意到了夏扬杰的异样,回头向胡姓老师问道。
胡姓老师笑道:“我刚才跟小夏说了两句会上的事情,小夏大概是追那两个国产化办的小年轻去了。”
“哈哈,我看小夏和他们倒是挺合拍,都有点高不可攀的味道。”一名老师酸溜溜地评论道。
“话不能这样说,人家那叫曲高和寡,是你没有欣赏水平,听不出其中的雅意。”另一名老师用同样古怪的语气说道。
“呵呵,的确是曲高和寡。不过,我还是当我的下里巴人好些,阳春白雪的东西,我们是搞不来的。”前面那位老师悠悠地说道。这些老一代的知识分子古文功底都是非常不错的,虽然是搞化学的一帮人,说起典故来并不陌生。
夏扬杰不知道别人在怎么议论他,就算知道,他也不会在乎,因为这几年,他明里暗里听到的这种评论已经不少了。他跑出办公楼,来到户外,抬眼向校门的方向看去,见到两个明显与学校师生装束不同的年轻人正并肩向外走去,连忙追了过去。这时候,秦海和路晓琳听到身后的脚步声,都停下来回头望去,夏扬杰便出声问道:“请问,你们二位是浦桑国产化办公室的吗?”
“是的,我们是国产化办的,请问……”秦海不动声色地问道。
“我叫夏扬杰,是化工系高分子教研室的,我是研究纤维缠绕理论的,不过很惭愧,没有什么建树。我想问问,你们真的想做自由形状纤维缠绕工艺的研究吗?”夏扬杰颠三倒四地回答道。
ps:
这一章算早上八点那章,我也没想到会写得这么困难……纤维缠绕是一个很复杂很复杂的问题,看论文都快把橙子看傻了。希望文章里的概念没有写错,至于说有精准,那就免了吧。最后……求月票啊。
材料帝国 第一百八十六章 庸才还是天才
“怎么,你懂?”秦海不客气地反问了一句。
“嗯,我懂。”夏扬杰肯定地回答道,他并没有在意秦海问话中的不敬,因为他对这种不敬早已免疫了。
秦海笑了:“夏老师,你倒是够坦率的。”
“我真的懂。”夏扬杰道,“至少在整个浦江交大,比我更懂纤维缠绕的人,我还没碰上过。我想,你们也找不到这样的人。”
“浦江交大……也不算特别大的地方吧。”秦海微笑着说道。他摸不清夏扬杰的路数,但此前他已经把化工系的人都贬损了一通,现在再加一个夏扬杰也无所谓了。他和路晓琳已经打算离开,在这个时候也懒得去和夏扬杰虚与委蛇了。
夏扬杰脸上有些红,那不是惭愧的表现,而是无端被秦海噎了一句所产生的愤懑。他昂着头说道:“就全国而言,也许有人比我更懂,但我同样没有碰上过。我看过国内期刊上所有关于纤维缠绕问题的论文,我觉得,这些论文的水平都不及我!”
“哈哈,有点意思。”秦海对夏扬杰来了兴趣,这种口出狂言的人,要么是不自量力的庸才,要么就真的是天才。如果是前者,秦海不介意再收拾一回,拿学识打人脸的感觉还是非常不错的;而如果是后者,那他可就捡到一个宝了。
“那边坐下谈吧。”秦海指了指旁边紫藤架下面的一张石桌旁边的小石凳,说道。
三个人来到石桌旁,分别坐下。路晓琳坐在夏扬杰的对面,饶有兴趣地上下打量着他,觉得此人很有意思。夏扬杰一开始没注意,被路晓琳盯的时间长了。方才觉得浑身有些不自在,脸色也有些觉得热了。
“小路,杨主任没告诉你说,盯着一位绅士看是不礼貌的行为吗?”秦海笑着对路晓琳说道,两个人相处久了,秦海跟路晓琳开玩笑的尺度也越来越大了。
“什么叫盯着。我这是在面试好不好?”路晓琳嘻嘻笑着反驳道,不过,她看出夏扬杰被自己盯得害羞了,也就不再调戏他了,而是扭头去看路上来来往往的年轻学生们,像足了一个花痴女的样子。
“夏老师,你刚才说全国都没有人比你更懂纤维缠绕,你打算怎么证明这一点呢?”秦海回到正题,对夏扬杰问道。
夏扬杰刚从路晓琳的逼视中解脱过来。脑子还有些晕乎乎的。听到秦海的话,他愣了几秒钟,然后摇摇头道:“我证明不了。”
“证明不了?”秦海以手抚额,“你的意思是说,我们凭着你一句话,就该相信你是全中国最牛的纤维缠绕理论大师?”
夏扬杰道:“这倒不是。我有自己的成果,还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都可以证明我的水平。不过。需要有一个能够看懂这些成果的人,才能证明这些成果是有价值的。”
“我算不算一个?”秦海笑着问道。夏扬杰的这种自负,秦海也曾经有过,他不禁有些惺惺相惜之意。
夏扬杰反问道:“不知道秦秘书是学什么出身的。”
“我……我是学铸造的。”秦海无奈地说道,他的学历证书上的确是这样写的,他这个回答还有几分欺骗效果,因为他其实是一个铸造技工。而不是学铸造专业的大学生。
夏扬杰道:“那恐怕秦秘书是看不懂我的论文的,铸造专业的人,应当不会学微分几何吧。”
“你还是勉为其难地让我看看吧,我们国产化办实在找不出一个比我更懂微分几何的人。”秦海学着夏扬杰的口吻,说道。
夏扬杰被秦海逗笑了。他其实是一个挺随和的人,不同于某些学者的清高。他翻开自己带来的笔记本,推到秦海面前,用手指了指,说道:“就是这些内容,秦秘书请看吧……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问我。”
秦海接过笔记本,不紧不慢地翻看起来。纤维缠绕的概念,秦海是懂得一些的。纤维缠绕理论的展方向,秦海也有所接触。作为一名材料科学家,他的数学功底很不错,虽然达不到夏扬杰的水平,但把夏扬杰列出的模型看出个端倪,还是能够做到的。
“你这里做的,是一个缠绕结构与材料载荷质量的函数关系研究?”秦海看过几页之后,沉声问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