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材料帝国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齐橙
秦海对于杨新宇说的问题很有感触。在他生活过的年代里,材料领域的乱象依然存在。有些东西大家都扎堆做,有些东西则无人问津。相关部门经常要组织召开各种会议,目的就是协调各家研究机构、企业的研方向,避免重复浪费。秦海自己就曾参加过许多次这样的会议,也深知这种乱局带来的损失有多大。
带着这样的认识,秦海评论道:“全国一盘棋的概念,并不只是计划经济的概念。市场经济国家也同样有这样的概念。达国家也有他们的宏观调控手段,在某些方面,他们做得并不比咱们差。”
“你说得对。”杨新宇点头赞道,“我们有些同志,一谈商品经济,就彻底否定国家统筹。一种钢材,四五家厂子都要搞。最终我们采购谁的?这个问题不解决,未来就算我们国产化办不用承担相关的责任,给国家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这个过失也是不可饶恕的。”
“可是,这和我有什么关系?”秦海笑着问道。
杨新宇道:“我考虑,国产化办要对申请进行汽车配件国产化工作的企业和地区进行一些必要的评估。同时也需要进行一些技术上的指导,引导他们合理地安排工作,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我注意到,你对金属材料颇有一些研究,而且头脑很灵活。有大局观,所以想请你来协助做金属材料方面的工作。”
“协助?”秦海抓住杨新宇话里的一个词。用挑刺的口吻说道。
杨新宇笑了:“当然是协助,以你的年龄和资历,要负责一个领域恐怕不太合适。最起码,不能服众啊。”
秦海摇摇头道:“如果不能让我负责,那杨主任还是另请高明吧。我哪知道你会找一个什么人来当领导,万一他昏庸无能,对技术上的事情一窍不通,我还得费尽口舌向他解释,我可没这样好的耐心。”
“嗯,言之有理。”杨新宇貌似严肃地点了点头,说道:“那么,如果让你独当一面,负责一个领域,你说了就算,你干不干?”
“这……”秦海无语了,自己刚才把话说得太满了,本来以为杨新宇肯定不会让他负责,这件事就算是揭过了。谁知道杨新宇竟然如此有魄力,敢于真的让他负责一个方面。到了这个时候,自己再说拒绝,好像有些说不过去啊。
“其实,杨主任,我手边很忙的。”秦海支吾着说道。
杨新宇道:“你忙的那些事情,我都知道。北溪那边,你不是已经有一个叫宋洪轩的代理厂长吗?我听你们柴市长说,这个宋洪轩还是挺能干的,北溪特钢厂现在经营非常顺利,你不用操太多心的。”
“杨主任,你不会是早就惦记上我了吧?”秦海吃惊地问道。
杨新宇说的情况基本上是属实的,秦海名下有几家企业,现在具体的生产过程都用不着秦海操心,秦海更多的是做一些战略方面的工作。在开辟了海外的原料来源之后,北溪特钢厂的生产已经没有什么大的障碍,宋洪轩完全可以担当下来。说得更极端一点,在具体的生产管理方面,秦海还远不如宋洪轩内行,秦海去了也就是添乱而已。
杨新宇笑呵呵地说道:“没办法啊,我现在手上人才奇缺,抓住一个好苗子就不想放手了。”
“那我应该说是荣幸还是悲哀啊?”秦海装出一副无奈的样子,对杨新宇问道。
与杨新宇聊了几句之后,秦海其实已经有些心动了。帮杨新宇做事情,并不能认为是浪费时间,这件事对于秦海来说,其实是一个挺大的机遇。
浦桑国产化是一个很大的工程,涉及到的材料类型也非常多。有人曾做过一个粗略的估算,到9o年代中期,国产汽车需要使用的钢材将达到355万吨,铁和铸钢11o万吨,有色金属25万吨,塑料8万吨,轮胎用橡胶5万吨,密封胶2万吨,涂料4万吨,铸造用树脂1万吨,钢化玻璃11oo万平米,纺织品14oo万平米……
这个估算只是基于数量的,具体到品种上,要求就更多了,说举全国之力才能攻克相应的材料难关,并不夸张。能够站在国产化办的这个平台上,协调全国各企业的力量,既是一件有利于国家的事情,也有助于培育自己的人脉。
材料这个舞台大得很,光靠秦海一个人是演不出一台戏来的,他愿意与更多的人联袂演好这场恢弘的史诗巨篇。
“荣幸也罢,悲哀也罢,这件事咱们就算说定了。”杨新宇看出秦海已经答应帮忙了,他笑着说道,“给你一星期假,你先回去把自己的事情处理一下。一星期之后,到国产化办来报道,准备接受新的工作。”
“一星期……”秦海抗议道,“杨主任,你这也太能使唤人了吧?我从浦江回安河去,也得一天多的时间,再回来,又得一天多,满打满算,我在家里只能呆四天?”
“那就……十天吧。”杨新宇讨价还价般地说道。
“好吧,我再问一下,我来了之后,担任什么职务呢?”秦海问道。
杨新宇对此早有准备,他说道:“汽车材料国产化工作小组秘书。”
“秘书?”秦海撇了撇嘴,“闹腾了半天,我才是一个秘书?”
“你还想当组长啊?”路晓琳在一旁不乐意了,她当了好几年秘书也没抱怨什么,这个秦海居然对秘书这个职位如此不屑。
秦海道:“杨主任刚才不是说让我负责的吗?我琢磨着,怎么也得给我弄个组长吧?”
“组长是我们苏部长。”杨新宇笑呵呵地提醒了一句。
“副组长不会就是你吧?”秦海看着杨新宇问道,其实这话也不必问,国内有许多“工作小组”都是这样的配置,组长由上头的领导担任,副组长是具体做事的,再往下则是一堆跑腿打杂的。
果然,杨新宇点点头,道:“你猜对了,的确是我。”
“典型的外行领导内行啊。”秦海毫不客气地说道,“你们二位对材料的了解,我不敢恭维。你们当组长和副组长,这项工作能干成啥样,我现在就能够猜得出来了。”
“秦海,你说话注意一点!”路晓琳眼睛一瞪。
杨新宇倒是把路晓琳给拦住了,他对秦海说道:“小秦,你说得很对啊。苏部长和我,对于材料都是一窍不通,所以我们才需要有懂行的人来把关。请你当秘书,其实只是一个名称而已,具体到与企业进行协商的时候,你是能够代表苏部长和我的,这个权力你还不满意吗?”
“嗯,这样说起来还有点意思。”秦海说道,他对杨新宇的做事风格还是比较了解的,知道杨新宇既然能这样说,也就是打算这样做的。自己这个所谓的秘书,很多时候大概就是要以组长或者副组长代言人的面目出现,当然,所要承担的责任也就更大了。
“好,我接受这项工作,也希望杨主任能够信守今天的承诺,给我充分的权力。”秦海说道。
“还有什么困难没有?”杨新宇问道。
秦海道:“我需要解决一下在浦江的食宿问题。”
“这个简单,浦江市工业局给我们提供了几间宿舍,让小路给你安排一间就行了。至于吃饭,工业局有食堂,小路也会给你安排。你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开展工作,尽快让汽车材料国产化的工作步入正轨。”杨新宇吩咐道。
“杨主任放心,我先回安河去交代一下自己的事情,然后会以最快的度进入工作。”秦海郑重地回答道。





材料帝国 第一百八十章 等你等得心急了
离开浦江之后,秦海先回了北溪。
正如杨新宇说的那样,从北溪钢铁厂分离出来的北溪特钢厂在宋洪轩的管理下,生产蒸蒸日上,一派喜人景象。原来平炉二号车间的牌子早已摘掉,北溪特钢厂的牌子看起来格外醒目,一个厂中之厂已经初显规模。
听说秦海在欧洲除了弄到矿石之外,还额外弄到了一套电炉炼钢设备,宋洪轩喜出望外,马上就开始琢磨着安装电炉的空间、工人的调配、废钢的来源等相关事务,说得头头是道,让秦海觉得自己的确有些多余。他索性把蒋焕文那边的联系方法都告诉了宋洪轩,让宋洪轩直接与蒋焕文联系电炉的运输、交接事宜。
“嗯嗯,我都记住了,怎么,秦厂长,你还要出差?”宋洪轩把秦海说的内容都记录下来之后,敏感地问道,他分明听出秦海的话里有点“托孤”的味道。
秦海道:“老宋,如果我离开一段时间,北溪这边的事情,你一个人能顶得住吗?”
“我一个人当然不行。”宋洪轩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那怎么办?”秦海有些犯愁了。
宋洪轩道:“幸好我不是一个人啊,这几个月里,我认真观察了一下,选了几个有能力的同志出来给我当帮手,我正等着你回来给他们正式任命呢。”
“呃……”秦海无语了,原来宋洪轩不是一个人……
“你看中了就任命好了,还等我干什么。”秦海说道。
宋洪轩笑了。秦海对他早有授权,但对于重要的事情。他还是习惯于让秦海来决策。他说道:“秦厂长,涉及到人事任命的事情,当然还是要由厂长来决策的,我怎么能擅自做主呢?”
秦海拍拍宋洪轩的肩膀,说道:“好吧,那我就宣布一项人事任命,任命宋洪轩同志任北溪特钢厂厂长,负责全厂事务。向董事长秦海负责。”
“厂长?”宋洪轩既有些吃惊,又有些释然。他原来的职务是北溪特钢厂的平炉车间主任,但特钢厂总共也只有这一个车间,所以他实际上是行使着厂长职责的。这些时间里,秦海成天在外面跑,厂子里的事务都是由他负责,现在正式任命他为厂长。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秦海弄来了新的电炉,这意味着特钢厂将会新建一座电炉车间。未来有了来自于澳洲的煤炭和铁矿石,无论是自己新建高炉,还是租借北钢的高炉,特钢厂都会有自己的高炉车间。到那时候,北溪特钢厂将一座真正的大型工厂。能够在这样的工厂里担任厂长,也不枉他宋洪轩的满腹经纶了。
“秦厂长,你是说,你不再管北特的事情了?”宋洪轩试探着问道。
秦海道:“我想过了,咱们北特此前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原材料采购的问题。一个月之内,莱昂纳多帮我们采购的澳洲矿石就能够运到。届时这个问题暂时就不会存在了。你要抓住这段时间,培养出北特自己的供销人员,不能总是依赖我亲自去替你们弄原材料吧?”
宋洪轩笑道:“秦厂长,你糊涂了,你才是北特的老板,怎么会是替我们弄原材料呢?你是替自己弄原材料才对。”
秦海也笑了,他知道宋洪轩是在开玩笑,因为宋洪轩当然明白秦海的意思是什么。他说道:“最近,我的工作会有一些变化,浦桑国产化办方面,想叫我去帮他们做些事情。”
“杨主任那边?”宋洪轩问道。作为秦海的得力下属,他当然会对秦海的重要社会关系有所了解,所以知道杨新宇其人其事。
秦海点点头,把杨新宇叫他帮忙的事情说了一遍。宋洪轩听罢,欣喜地说道:“秦厂长,这可是一个好机会。利用这个机会,你可以把政府、高校和研究机构、企业等各方面的关系都建立起来,这对于咱们北特未来的展非常有用处啊。”
“我的想法和你完全一致。”秦海赞了一声,接着又说道:“不过,老宋你有一点说得不对,这不仅仅是涉及到北特的事情,而是更大的范围。”
“我一直知道秦厂长的眼光不仅限于一个北特的。”宋洪轩感慨地说道。
“哈哈,知我者老宋也。”秦海笑道,“老宋,你先把北特经营好,未来还有一个材料帝国需要你去经营呢。”
“材料帝国……够霸气,不过我喜欢。”宋洪轩说道。从过去几个月的接触中,他感到秦海的这个断言并非狂妄。
与宋洪轩又探讨了一些具体的管理事务之后,秦海接着去拜访了一下北钢的厂长徐扬。听说秦海从国外弄到了新式电炉和铁矿石,徐扬颇有几分嫉妒,不过还是非常高兴地表示了祝贺。徐扬的追求与秦海不同,他虽然担任着北钢的临时厂长,但最终的展还是在仕途上。在他看来,结交一个能弄到电炉的秦海,比自己亲自弄到一套电炉更有价值。
北溪这边的事情安顿好,秦海终于回到了平苑,这里才是他的大本营。回到家里,一家人都十分欢喜,那年代没有便捷的通讯工具,秦海出国之后就是杳无音讯,让家人十分惦记,现在看到秦海平安回来,父母都松了一口气,至于儿子给他们买回来的各种异国商品,反而没让他们太过在意。
两个妹妹可就不同了,小孩子家没有那么多的顾虑,对于哥哥出国去西班牙,她们没有什么担心,更多的是羡慕。看着哥哥给她们买的花花绿绿、面料精美的衣服,两个妹妹的眼睛都笑成了月牙。
红原代表团的各位在西班牙期间都在疯狂采购,用的还是秦海挣的外汇。秦海办完自己的事情之后,自然也要到街上去采购一些东西,带给自己的家人。买给父母的衣物、日用品之类,秦海自己就能够确定,但给两个妹妹买的东西,他可是一点也不懂。
不过,这个问题被肖梦琴替他解决了。肖梦琴自己就是一个2o来岁的年轻姑娘,对于十六七岁的女孩子喜欢什么东西了如指掌。知道秦海不差钱,肖梦琴便指点着秦海买了各种时尚服装、化妆品、小包、小饰等一大堆东西,总共足足花了一两千美元。看着秦海毫不心疼地掏钱付账,肖梦琴叹息不已,这样一个高富帅,怎么就不是自己的男友呢?
“妈,你看看,我穿这件好看吗?”小妹妹秦玲换上一件无领无袖的休闲夏装,在镜子前得意地左右摇晃,恨不得叫全家人都来欣赏她的俏丽装扮。
“小海,这衣服是不是太不严肃了?”父亲秦明华批评道。
“不会吧?小玲这个年龄,穿这个挺合适的。”秦海笑着说道,这种少女夏装在西班牙很普遍,在后世的中国则都算是比较保守的款式了,不过在当下就算比较暴露了,秦明华看不惯也是正常的。
秦珊也有一件同样的衣服,与尚未育完全的秦玲相比,秦珊穿上这件衣服更加显得青春勃,美丽的线条清晰可见。她换上衣服之后,不安地这里拉拉、那里扯扯,希望把自己的光彩遮掩掉一些,但却无济于事。
“哥,这件衣服……我穿不出去啊。”秦珊红着脸喊道。
“很好看啊!我妹妹真是衣服架子,这衣服穿在你身上,比西班牙的模特都漂亮。”秦海扭头看着大妹妹,由衷地赞道。作为穿越的福利,他拥有两个身材、容貌都处上乘的妹妹。小妹妹秦玲身材还没长开,但已显出一些小美人的潜质;大妹妹秦珊早已出脱得婷婷玉立,配上一件时尚的衣服,走出门去绝对是光彩照人了。
“是吗?”秦珊又是害羞又是欢喜,忸怩地说道,“这样穿到学校去,会让人笑话的。”
“谁会笑话你?她们是羡慕嫉妒恨。”秦海笑道。
“我可不敢穿,除非……”秦珊欲言又止。
“除非什么?”秦海奇怪地问道。
秦珊小声道:“除非有人跟我穿一样的衣服。”
“秦玲不是吗?”秦海用手指了指秦玲,说道。
秦珊摇摇头:“她不算,她是初中生……”
“哈哈,我明白了。”秦海忽然就明白了妹妹所指,他拍了拍手里的一个包袱,说道:“放心吧,同样的东西,我也给你的闺蜜预备了一套。”
“真的?”秦珊喜道,“哥,你知道我说的是什么意思啊?前两天宁静还跟我说呢,如果你出国回来没有给她带礼物,她就永远都不理你了。现在好了,要不咱们现在就去宁静家吧?她也等你等得心急了呢。”
“妹妹,咱们说话能不能不要那么节省,她是等我给她带的礼物等得心急了,而不是等我等得心急了,少了几个字,可容易被人误会的哦。”秦海赶紧纠正道。
秦珊坏坏地笑了起来,她不容分说就拉着秦海出了门,到了门外,她才把嘴贴到秦海耳朵边上,小声说道:“哥,你是不是真傻呀,她就是等你等得心急了!”
“那我不去了……”秦海只觉得腿肚子有些软,这事怎么透着那么邪恶啊?




材料帝国 第一百八十一章 奉献已经不时髦了
秦海嘴上说着不去,但实际上是不可能不去的。他去宁家当然不仅仅是为了给宁静送礼物,而是要去见一见宁中英,和老爷子聊一聊杨新宇那边的事情。在处世为人方面,宁中英有资格当秦海的导师,秦海也习惯于遇到事情的时候与老爷子商量商量。
至于说秦海的铁哥们宁默,秦海在平苑钢铁厂就已经见着了。他给宁默、喻海涛、苗磊三人各带了一条洋烟、一件西班牙风格的格子衬衫、一块瑞士表,把几个哥们乐得都找不着北了。平苑钢铁厂去年的经营状况不错,几个小兄弟拿到的分红不少,早已成为平苑县的新贵一族,现在缺的就是弄点舶来品装装华侨的范儿了。
秦海开着吉普车载着秦珊到了青锋厂,来到宁家的楼下。秦珊穿着新衣服,怕人看见,一下车就往楼上飞跑,甚至都顾不上帮哥哥拿东西。等秦海拎着包上到二楼时,看到宁静和秦珊已经手挽着手站在门口等待着他了。
“这么隆重,居然有迎宾小姐在欢迎?”秦海笑着调侃道。
“什么迎宾小姐!给我的礼物呢,快拿来。”宁静绷着脸向秦海伸出手去,但眼睛里分明流露出久别重逢的喜悦神色。
不知为什么,听说秦海漂洋过海去国外访问,宁静就产生了一种莫名的牵挂,平日里与秦珊聊天的时候,也总是会提起秦海的归期,还会说出种种出国去可能遇到的风险。刚才听跑上楼来的秦珊说秦海回来了。现在正在楼下,宁静差点都忍不住想跑下楼去亲眼看一看归来的秦海。不过还好。她多少还有些少女的矜持,所以只是站在门口,强按着乱动的芳心,等候着秦海上楼。
看到宁静伸出来的纤手,秦海笑了笑,把一个包袱递了过去。宁静被这个包袱的体积吓了一跳,她赶紧伸出两只手接住包袱,红着脸问道:“这都是给我的?”
“是啊。”秦海笑道。“小珊,小玲,加上你,一人一份,公平合理。”
“不枉我认你当哥!”宁静喜滋滋地抱紧了包袱,然后用眼神向屋里斜了斜,说道:“我爸在客厅等着你呢。你可别说没给我爸带礼物哟。”
“哈哈,不会的,拍领导马屁这种事情,我一个小工人哪敢忘记。”秦海哈哈笑着应道。
宁静扯扯秦珊,抱着包袱跑回自己屋里去了。秦海跟在她们身后进了宁家,看到宁中英正在客厅里笑呵呵地看着他。
“宁厂长。我回来了。”秦海说道。
“去了一趟西班牙?”宁中英问道,这就是一句象征性的问候了,因为秦海出国之前是向他汇报过的。
“是的,去了一趟西班牙。”秦海说道,他拿出一个小包袱。递给宁中英,说道:“给您带了点东西。请笑纳。”
“你怎么也搞这套?”宁中英假意斥道,其表情与秦海此前见的杨新宇如出一辙。中国本来就是一个人情社会,熟人之间互相送点礼物算不上什么。如果秦海出一趟国回来而没有给宁中英带礼物,大家该说他不懂事了。秦海名义上是宁中英的下属,但实际上已经有自己的一番事业,宁中英不必担心秦海送礼有什么不良用意。
“一点小玩艺,还有一盒客户送的雪茄。”秦海解释道。莱昂纳多送了他两盒雪茄,他把其中一盒送给了杨新宇,另一盒就拿来孝敬宁中英了。
“雪茄?我看看。”宁中英饶有兴趣地打开秦海递给他的包袱,把那盒雪茄拿出来了,刚才装出来的那种拒绝的表情早已荡然无存。
“这东西我在电影里见过,听说比咱们国内的烟更有劲,一直想弄几支来尝尝呢。”宁中英拿着一支粗大的雪茄,上下打量着,愉快地说着。
“您就抽着吧,等抽完了我再送您几盒。”秦海大大喇喇地说着。
“那可不必了,听说这东西挺贵的。”宁中英说着,把雪茄又塞回了盒子里,然后用手指指沙,示意秦海坐下,问道:“西班牙之行怎么样,顺利吗?”
“非常顺利。”秦海答道,“不但完成了预想的任务,还有一些意外的收获。”
“是吗?说说看。”宁中英从自己的烟盒里掏出一支烟来点着,做出了准备听秦海做长篇大论的样子。
秦海把西班牙之行的情况向宁中英简单介绍了一下,特别说了一下红原钢铁厂引进电炉的事情。宁中英听得津津有味,听完之后,他沉默了一下,说道:“小秦,听你的意思,欧洲的很多企业都打算更新他们的设备?”
“是啊。”秦海道,“西方的技术进步太快了,他们如果不及时更新设备,就必然面临着被淘汰的命运。”
“可是,我们不更新设备,为什么不会被淘汰呢?”宁中英问道。
“这……”秦海一下子被宁中英给问住了,想了几秒钟,才回答道:“咱们国家的情况和欧洲还是不一样。欧洲现在是生产过剩,而我们是生产不足。欧洲企业如果不更新设备,就无法提供客户需要的高端产品,就会被市场淘汰。而我们的情况是,只要企业能够把产品生产出来,品质还过得去,就不愁销售,所以设备更新的压力并不大。”
“你说得对。”宁中英点头道,“欧洲人觉得过时的设备,咱们拿过来还算先进,这是咱们的耻辱啊。”
秦海道:“这没办法,咱们是展中国家,积弱积贫了这么多年,不可能和老牌帝国主义相比。现在需要的是正视这种差距,而不是用盲目的自尊心去否认这种差距。”
宁中英又点了点头,然后突然问道:“既然如此。小秦,你有没有想过。帮青锋厂也到欧洲去采购一些二手设备?我们现在的设备还是六七十年代购置的,而且购置的时候就已经是国际上比较落后的设备了,咱们现在也需要更新设备啊。”
1...7172737475...32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