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魏王侯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淡墨青衫
    腰间似乎是系着一根银带,光线




第三百一十三章 上山
    大家沿溪流而上,绕道迂回,不直接去攀登高处,到了天黑前,眼前到处是灌木和密林,听不到人声踪迹,只有马蹄声和零星的兽吼声,整片大山,似乎寥落无有人迹。

    到了晚上,人们饥肠辘辘,将战马拴在林边,众人轮班看守,然后徐子先和所有人一样,吃着干炒米,用椰瓢打来溪流里的清水来饮用,然后倒在遍布松针的泥地上,很快就沉沉睡去。

    第二天仍是如此,只是溪流变的窄小和湍急,而且溪水越发的清洌,喝起来似乎有些甜津津的感觉。

    从溪流岸边向上,山势逐渐抬高,有时候似乎能发现人的踪迹,仔细看去又是一无所得。

    无边的树林盖住山坡,山势更高,远方天际的山峰极高,似乎直插入云中,似乎近在眼前,又似乎远在天边。

    第三天时,南边的高山似乎已经近在眼前,很多战马的蹄铁都破损了,还有几匹马扭伤了腿,无奈之下只能宰杀。

    早晨起,有火兵支起了随身背负的大锅,眼中含泪将战马分割成大片的肉块,因为没有葱蒜之类的调味品,马肉很腥,肉也没有煮的很烂,徐子先不是很爱吃,咬了一口后将肉分给自己的护卫,两个护卫将头盔摆在膝前,放了大块的马肉,用小刀割肉,很快就把十来斤的马肉分食的干干净净。

    山中也不尽是高坡或陡峭的岩壁,也有大片的山中平谷,第三天时,徐子先就明显的发现有大量的人踪活动过的痕迹,在一片山谷中,有大面积的种植着一些荞麦和亚麻,种植不得法,大片的地只种了少量的作物,田亩四周全部是野草野菜,正经的作物反而象是异类入侵者一般。

    山中天气与平原不同,虽然只向上了几百米,但已经觉得比平原地区要寒冷的多,到了第三天中午时下起雨来,甚至叫人感觉有些寒冷。

    一行人哆哆嗦嗦的下马攀爬,马儿不太适应湿滑的谷道,时不时的发出嘶鸣声响。下雨后,骑兵们给战马搭上了生皮子制成的毡布,自己则披上了油衣,徐子先也是与众人一样,披着油衣在雨中行走。

    沿河而走,鹅卵石石很多,天气冷而潮湿,每个人都感觉十分不适。

    走到下午时,雨停了,人们驻马休息,想要生火根本办不到,潮湿的雨林找不到干苔藓或是树枝来引火。

    所有人背靠背坐在一起,互相用体温取暖,彼此烘干对方身上的衣袍,原本脱下铠甲更舒服一些,但现在已经深入敌境,领队的孙如兰等军官已经下令,严禁将士们脱下衣袍。

    天黑之后,又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所有人都在坐在潮湿和泥泞的地面上,头发和衣袍都湿透了,忍不住全身都在颤抖着。

    徐子先也是一样,顶着油衣和毡布也没有什么用处,他的身份再尊贵此时也毫无意义,将士们不能喝令老天不要下雨,也没有办法在这种潮湿的环境中生起一团火来。

    徐子先倒是关注起罗方孝等人,这几个兰芳人比魏人更感觉难受,他们是在南洋岛国上长大的汉人,说是华夏人或魏人也没有错,说他们是海外的人也是无错。他们生长的环境更加炎热,东藩的气候对他们来说都是偏冷,何况是在这山中雨地里,几个兰芳人都有点要崩溃了,但年轻人的傲气和身为使者身份的自尊阻止了他们,他们

    没有抱怨或是哭泣,徐子先感觉他们已经相当不错了。

    所有人都睡不着,好在虽然有雨,但并没有出现乌云,月色皎洁,照亮了山间道路。后半夜时,索性就提前出发赶路,雨时下时停,人们也是走走停停,马匹被勒住了嘴巴,没有办法嘶鸣,只能不耐烦的用马蹄踏地……雨雾停在山腰,人们如同走在天上,也似乎是走在迷幻的国度,山风呼啸,如同鬼神咆哮呜咽。

    天明时分,雨终于停了。人们在极度的疲惫中陆续睡过去,只有孙如兰,孙正志,林国基等军官没有睡觉,他们勉强支撑,分派人手轮值戒备,不敢放松警惕。

    清晨时的露水落了人们满脸,直到金明色的光泽照亮到脸上,人们眨着眼醒来,刺目的光线使所有人都是精神一振,徐子先也是一样,他醒了一会神,被光线照了一会,这才挺直腰身,站了起来。

    一个护兵已经从不远处的溪流里打了水过来,徐子先接过椰瓢,漱口之后将清水一饮而尽,终于感觉精神和体力都回到了身上。

    都头孙如兰走过来,抱拳道:“君侯,我感觉土著藏不了多久了,再走下去,定能发觉村寨。”

    这一路上来,时隐时现的总有土著踪迹,骑兵也是沿着溪流山谷向上,否则无法人马一起上来,这样走了两三天,无论如何总要遇着土著村寨了。

    徐子先点头道:“此地平谷地形为主,溪流环绕,适合耕作,土著在这里会有大型的村寨,应该会有一个或好多个部落在附近聚集。”

    “我等下一步当如何,请君侯示下。”

    “连日下雨,将士们的弩,弓的筋,漆,

    胶,都出现了问题。”徐子先沉吟片刻,令道:“一遇村寨,摆开阵形,不用弓或弩,将士们摆开,以锐阵冲击,要小心溪流,稻田,沟渠,见人便杀,以火把投掷村寨,烧其屋,若见大股土著前来,就果断后撤退后,以弩、弓镇后,射杀迫近土著。”

    “君侯安排得当,”孙如兰敬佩的道:“末将听令。”

    林正志道:“君侯,会不会有什么危险,比如土著集兵追赶,我们陷入重围……”

    “我估计前方村寨里就是聚集着大量的土著了,我们一下子给他们敲一闷棍,等他们反应过来,向更多的部落求



第三百一十四章 村寨
    “当然……”徐子先沉吟道:“我们不会赶尽杀绝,我们会留有余地,给他们思索,反悔,痛苦和妥协的空间。我们不是天方人,不会强迫和凌辱他们完全的从属我们,用刀和剑臣服对方,迟早会有反复,而我们会以粮食,工商贸易,学识,慢慢的接纳和同化他们。”

    其实徐子先知道,天方人的策略也是相当成功。

    用刀和剑带去残暴的统治,迟早会被颠覆。

    而如果用刀和剑,铁和火带去高出原始宗教的更高层级的宗教,则这种侵略和同化就是成功的。

    现在南洋好几个国家,还有莫卧儿国,以及葱岭各国,包括原本的西域各国,就是被天方人所臣服,百年之后,已经甘信天方国教,并且甘为天方人的打手爪牙了。

    只是这样的话,却是不宜对罗方孝说,甚至也不宜和自己的部下说。

    天方人是现在大魏的劲敌,将来也会是南安侯府的劲敌。

    甚至可以这么说,天方人现在是南安侯府的劲敌,将来才会是新的“大魏”的劲敌。

    徐子先得先收拾了东胡,将大魏的局面翻转过来,才有力量在诸多地盘上与天方人争锋。击败西羌,恢复西域,翻越葱岭击败莫卧尔帝国,继续向西是帖木儿的帝国,在南洋,在东方,在西方,到处都是天方人的身影。

    公允的说,在全球范围之内,天方人的实力远在大魏之上。

    大魏在东亚是全方位的霸主,而天方人则横跨欧洲亚洲和非洲,拥有几十个仆从国为其效力,所以其虽然也是在一直的衰落,但其文明程度也是超过了大魏,工商贸易,工业能力,远航海外的贸易能力和海上力量的对比,包括骑兵,海军,陆军,天方人都超过了大魏,是其全方位压制各方的反抗力量,还在持续扩张的底气所在。

    这样的霸主,徐子先不打算等欧洲人起来之后打败他们,他希望将这事控制在自己手里。

    倭国,吕宋,东洋,西洋,南洋,东南亚的半岛,西域,葱岭,北方极地,外东北地方。

    一个强盛的大魏,可以花二十年的时间就把这些地盘都抓到手里。

    徐子先不打算做大魏太祖,将事情留给后人办。

    如果可以,他希望用几十年的时间将这些事给做好。

    傍晚时,翻越一个小山谷之后,大片的村寨终于出现在了人们的眼前。

    这是一片片山峦中的小块的平原地带,几条小溪流一直沽沽流淌着,将徐子先等人一路带到这一片山谷之中。

    大约是有十几平方公里的平地,等于一个村镇大小,在村寨外围的平地上到处是种植着的作物,山坡上也开出了很多地块。

    果然农耕是最好的发展方向,哪怕山里猎物不绝,果实很多,但农耕始终是最好的发展方向。

    “果然是诱我深入呢。”徐子先策马到高坡,在一从灌木的掩护下,观察着村寨内的情形。

    似乎已经有人在敲钟,寨子里不少披着毛皮的妇人和孩童在随处跑动着。

    男子们影影绰绰站在村寨外围,土坡上,田地中,村寨内,似乎远处的高山上也有,初步估算,大约在五六百人左右。

    “五倍之敌。”徐子先笑着对左右道:“尔等有信心击败他们吗”

    话刚出口,徐子先已经抽出腰间佩带的障刀,左手持盾,以腰身驭马,战马如离弦之箭,载着他向着对面的村寨疾冲而去。

    所有人都早就将铁甲穿戴在身,一百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五十余骑,分为五阵,各人俱穿布面镶铁叶甲,这种甲也是自大魏武库中取出,层层叠叠十分厚实,待看到君侯冲出时,众人打起精神,发出呐喊声,各阵以长矟在前,横刀和障刀在后,策动战马,追随徐子先向前冲去。

    对面也是传出喊杀声,无数拿着长矛大刀或是斧子大棒的土人都在拼命呐喊,向着骑兵所在的地方冲杀过来,好几百个披着生皮,系着草裙的野人如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涌下来,似蚁群,也象是慢慢凝结在一处的乌云。

    很快,箭矢向着骑兵这边射过来,很多土人一边跑,一边停步,相准骑兵来的方向射箭。

    双方距离原本就不远,在骑兵冲杀过后相离更近,这些土人的射术也不差,山中缺乏胶,漆,筋等物,制弓不易,能持弓的俱是部落中的神射手。

    怎奈骑兵奔行太快,而且人人披甲,被射中的骑士几乎毫无感觉,动作都未受任何影响。

    一轮急速,除了少数骑兵身上中箭,插着明显的长羽之外,无人落马,更无人重伤或死亡。

    “杀!”

    徐子先原本是打算遇到土人结阵,以骑兵锐阵破敌阵。

    现在看来是无必要了,土人毫无战争经验,徒劳的将男子们分散在各处,然后想扑击合围。

    想法是有的,但太幼稚,也根本不懂什么是战阵。

    在徐子先的指挥下,骑兵们汇集在一处,从右侧田地里冲击荡涤,冲阵过后,再从左侧进入村寨,焚其部落。

    眼前的土著如獐子,兔子般的乱跑着,很多人被骑兵用长矟捅翻在地,**的身体挡不住兵器的伤害,被刺中的人用自己的身体完全吸收了伤害,肌肉翻涌,鲜血狂喷,很快就陷入昏迷,也很快就会死亡。

    徐子先用障刀轻轻划动,手腕频频震动,障刀锋锐之至,每划中一人,必使对方开膛破肚,死状惨不可言。

    若说无侧隐之心,也是没有可能。

    这些土著算是经历了一场完全不对称的打击,眼下的战事就是单方面的屠杀。

    但徐子先也不会改变自己此前的决定,既然土著威胁到了东藩的大开发,就必须给予最严厉的打击,包括眼下的这场杀戮在内。

    突然,徐子先感觉有重力打在自己的兜鍪之上,重重一震,邦的一声之后,一支短短的投矛落在地上,这种短矛是石头打制的矛尖,土人缺铁,连制箭的铁,竹,羽都没有,更何况需要更多铁,打造起来其实更复杂的投矛

    一支投矛激起了四周骑兵们的愤怒,他们策马向前,不停的收割土著的生命,有不少在外



第三百一十五章 摧毁
    下山途中,众人的干粮吃的差不多了,饥肠辘辘时没有可选择的,很多人开始吃土著炒好的豆料,下山途中又下了几场雨,行程更加艰苦的多。

    走到第二天时,追赶的土著明显变多。

    山峦里到处是土著此起彼伏的呼叫声,有点儿象猿啼声,悠长响亮,令人听了心烦意乱。

    接着就是不断的有投矛和箭羽落下来,徐子先估计土著的弓力在八个力左右,在后世也是百磅硬弓,后世的弓箭社,能接五十磅的都是十之一二,能拉百磅弓的是千中一二,这种硬弓配上精铁箭头,在近距离内和投枪都没有什么区别,三十步内,射中人体可开出一个巨大的血洞。

    但这些箭都是在百步之外的抛射,威力就减了大半,况且骑兵们全部披甲,这些箭矢的威胁降至为零。

    只是有一些箭会对马匹有威胁,如果飘落过来,骑士们用障刀横刀或长矟将这些箭打开便是。

    有几个伤兵为土著所伤,在途中发起烧来,不得不派更多的骑兵照料他们。

    到第三天,翻出谷口时,徐子先不得不派一些骑兵扫荡左右两侧,越来越多的土人涌出,不停的用投枪和弓箭骚扰。

    很多土人脸上带着愤恨之色,看来是对那个山谷村寨的扫荡令得他们愤怒异常。

    诱敌和反诱敌这个计略,明显还是南安侯府这边反手而赢。

    下山后第四天的早晨,到徐子先等人翻过最后的山谷时,从各人脸上看过去,所有人都是又黑又瘦。

    远处的草从中又看到浓烟升起,徐子先会意一笑。

    看来这阵子他带人深入山中,土著的目光都被吸引,没有人骚扰,四周沿官道烧荒的速度也是在明显的加快。

    沿着溪流,官道,山谷,只要有引火物,到处都是燃烧的火光。

    有一些走兽,毒蛇,仓皇逃窜,也不惧这边的骑队,从远处的火场中逃出来之后,它们就消失在视线的远方。

    徐子先用手搭起凉棚,看到远方的灌木,树林,野草都是在燃烧着,东藩的日照相当厉害,很多草从和树木都很干燥,只要不是雨天和湿气重的回南天,用引火物将火点起来之后,只有事前分开隔火带,否则这大火烧上几天几夜也不会停,甚至会引发更大规模的山火。

    远处,有大股的土著在山谷上显露身影。

    密密麻麻的身影如突然长出来的灌木,大量的刀矛被清晨的阳光照映出寒光,更多的是石枪,石斧,还有石刀。

    山中缺铁,现在土著有限的铁应该是和商人断断续续贸易得来的,是拿亚麻,豆子,还有沙金换来的产物。

    整个山谷上到处都是土著们的身影,乍看起来十分壮观。

    在另一边,浓烟起处,四百多骑兵策马奔驰,轰隆隆的马蹄声盖住了世间一切声响。

    张虎臣的脸上露出惊喜之色,远远的便是向徐子先行礼:“君侯,可把职下担心坏了。”

    “深入了一些,没想到要这么久。”徐子先微微一笑,说道:“虎臣,底下这一场戏,你要唱好了。”
1...109110111112113...2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