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魏王侯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淡墨青衫

    在东藩,徐子先没有把所有官户变成雇工的打算,但在其后的甘蔗田,茶园,还有豆田,势必会使用大量的雇工,雇工和官户形成良性的竟争关系,这样对徐子先这个大庄园主是最为有力的情形。

    小家庭模式的官户是稳定的基石,也是以后官吏的最大来源,更是最好的征兵对象。

    他们会以保护所得的一切为目标,稳定,坚毅,敢战。

    这也是盛唐时的府兵,唐中后期的节度使也有相当的战力,使用的是职业军人。但唐初到中期的疆域,无数场赫赫有名的胜仗都是府兵们在大将军的率领下打出来的。

    唐的府兵来源于自耕农,来源于建国初期的授田,每家每户由国家授给足够小康生活的田地,然后他们替国家服役,自备战马

    (本章未完,请翻页)

    ,横刀,骑枪,弓箭,然后替国效力,出身入死。他们就算战死,有子弟继承家业,生活不会困顿,所以府兵们勇于冲杀,保卫他们所拥有的一切。

    在府兵冲杀的时候,他们身后是自己的田亩,家人,充足温饱的生活。

    当土地兼并开始的时候,贫富不均,上欺凌下,府兵制度便由此崩坏,唐朝只能改府兵为募兵,授节度使长期镇边,这就是祸乱之源。

    东藩现在的一切都做的很对,鼓励工商,对外贸易,最大宗的产出是粮食,最多的群体是自耕农,所有的土地在法律上属南安侯府,但人们获得了充足的土地,温饱至小康的生活,男子们势必要为这些甘愿抛洒热血,这是另一种形式的府兵制。

    更加高端,更多人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比如成立贸易公司,每个投入付出多的人获得的红利就越高。

    土地,自耕农,商行,船队,贸易,军队,这是一个更高端的府兵制,会产出一定数量的职业军人,但充满着府兵的责任感。

    小小的岛屿,迸发出更强的力量,这并不是奇迹和痴人说梦,而是基于时代的进步。

    如果是在千年前的汉唐之际,管制更严,人力更少,船只更少,贸易的幅度小,除了可以做最原始的屯田之外没有别的出路。

    而荒岛之上的屯田不会有什么结果,只能在大陆上发展,如曹操和李家那样,曹操是宦官势力和士大夫势力的结合,他的根基不如袁氏,所以他战胜袁氏集团就相当困难,而可以横扫张鲁刘表这些弱势的势力。

    到了唐得天下,无非就是源自北魏六镇产生的关陇武装集团的支持,李家屯田养兵,李世民可以横扫群雄,唐军的后勤能力是最重要的原因,没有别的。

    如果是那个时代,徐子先现在的身份地位想获得士大夫们的财力和人力支持,几乎是没有任何可能。

    群雄逐鹿的时候,慢一步可能就再无机会。

    如朱元璋那样顺势而起,剪除群雄,逆天北伐的存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也就只有他一个人而已。

    “平均亩产能到多少”徐子先坐直身体,傅谦能不顾形象,他却只能稍稍放松一下,那么多人时时刻刻在看着他。

    上位者有上位者的荣耀,权力,金钱,但也有无形的束缚。

    据说所有的天子坐椅都是四边不靠,官家富有四海,但




第三百三十五章 隐有唐风
    “蒲行风正在满刺加那里,到处烧杀抢掠。”陈道坚道:“颜齐和李旦两人,拥众五六万,这是号称,但估计两人也有三万人之众,去掉普通的水手老弱之类,能战之兵也超过两万人,他们近来比较低调,却是在何处为主”

    “他们近来活动是在吕宋外海至大魏南海一带,他们相当凶残,占据海盗,抢掠吕宋各国沿边地方,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海船只要遇到他们,水手一律被杀,没有一个能幸免,而且多半被虐杀。”郑绍来脸上满是愤怒和惊惶交杂的色彩,可见在大魏当水手,就算能到船长的层次,提起这些为恶的海盗来,仍然是满怀惊恐。

    陈道坚默默点头,对郑绍来道:“下船之后,我去考察商行,拜会此间的大名,你们上岸不要惹事生非,多打听各大海盗的消息,以防不测。”

    郑绍来会意,对陈道坚点头道:“陈正使只管去,我们已经提前雇好了通事,在这里也买了一幢商行,有办事的吏员留守。我们停泊好船只,就会上岸和水手打听最新的消息,请正使大人放心。”

    陈道坚点了点头,这时府军们纷纷从舱中走出,相比脸色有些苍白,神色有点狼狈的陈道坚,这些军人已经是神色如常,在他们于三个月前陆续上船训练的时候,这些水师官兵可也是狼狈不堪,呕吐,几天几夜睡不着吃不下也是很正常的事。

    经过几个月的训练,现在他们已经可以在摇晃的船上吃饭,哪怕吃了呕吐,但船身只要晃的不太厉害了,他们马上就能再吃一顿。

    吃饭,喝水,睡觉,尽量保存体力,这是水手们的常识,现在水师官兵们也贯彻的很好了。

    福一号最多时带过整整两个都的水师官兵训练,现在由于装满了货物,随行的官兵是一哨人,现在的军制是每队十二人为一旗队,每三队为一哨,每三哨为一都。

    此次舱房狭窄,所以只有一哨的将士,连同哨长和哨内军法官,文书,旗手,鼓手,一共四十一人随船前来。

    在海上的时候,有一哨的府兵护卫,令得水手们感觉相当的安全,这也是水手们宁愿更拥挤一些也愿和水师府兵们在一起出海最大的理由。

    舱房是不够所有人一起睡觉的,水手们都是轮班睡,在海上有一队水手轮值,一队维修补给或是吃饭,一队睡觉。

    可能将来的战舰专门负责做战,舱房空间会大很多,因为只负载本舰将士的补给,食物,清水,弩箭,兵器,铠甲,就算要带很多武器和食物,战舰的空间仍然很大,一艘大型战舰完全能带上半个营甚至更多,在此时的天方,一些大型的沿海桨船战舰能装上千人,甚至两三千人。

    “正使。”哨官钱叔德向陈道坚敬了一礼,说道:“上岸时我们负责你的安全,我派一个旗队的人跟随。”

    “会不会张扬了点”陈道坚对郑绍来道:“不会弄的这里的大名反感吧”

    “无妨的。”郑绍来笑道:“这里的人员相当复杂,日本的大名力量很弱,日常守备的武士不过几百人,以大名的力量只养的起这么多。若是真的开战,他们可以动员几千上万的农民,叫做足轻,但没有甲胄,武器也粗劣,连咱们大魏的团练相比也是远远不如。守备力量不足,就没有办法维持治安,这里日常都有过千商人和护卫进进出出,为了保护自己,大商人是肯定要带护卫上岸的。”

    “原来如此。”陈道坚轻轻点头,这些具体的细节只能是跟随舰队至倭国才能了解。

    在小船的牵引下,福一号船身逐渐入港,风帆放下后不久,船身轻轻碰撞了一下,终于靠边成功。

    接着郑绍来开发了给小牵引船的赏钱,小船上的倭人打扮相当奇怪,上身短袍,和大魏这边相似,下身却只用白布或蓝布兜住裤裆,看起来相当野蛮。

    发式也是蛮夷式样,头部四周都

    (本章未完,请翻页)

    剃光了,只在正中的头部留着发髻,看起来怪模怪样。

    人也很矮,平均身高和福建路的妇人差不多,福建路在大魏已经算是偏矮了,倭人中的男子实在是太短小了。

    领了铜钱后,小船上的倭人头领躬身致谢,头差不多要碰到小船的船舷,再三致谢之后,这群倭人才驾船离开。

    郑绍来道:“他们喜欢咱们的铜钱,倭人岛上铜矿缺乏,没有铸钱,所以咱们的铜钱在他们境内流通,也是官方的货币,他们本身是没有铸币的。在倭岛上,唐时的铜钱都常见到,还跟新的一样。”

    “还真是异域风情。”陈道坚含笑答了一句,踏上搭好的跳板,很稳当的走了下去。

    在他身前,有半队府兵,另外的半队跟随在其身后。

    旗队长持着饰有长矛样式的旗枪,走在最前。

    陈道坚知道被挑出来到福一号任护卫工作的应该是府兵中的精锐,这些水师府兵在去年就被募集,在南安那里经过三个月的新兵训练,再经过海上三个月的集训,然后分布到各地驻防,时不时的上船出任务。

    水师六个营主力仍然驻守澎湖,随时接令出发。

    这一次有一个哨的护卫不仅是专责保护陈道坚,也是要保护福一号的船只和货物安全。

    在海上如果遇到一只或两只海盗船,遇到一二百海盗是常有的事,很多闽浙的货船都会遭遇这种事。

    相比较从广州出发的货船要经过南沙和西沙海面,遇到的可是颜奇和李旦所部的海盗,危险更大,风险也更大,所以回报更高。

    浙江和北方船,还有福建船,往倭国,西洋各国为多,风险也是有,但没有广州出海那么严重。

    如果郑绍来等人说的是事实,恐怕广州那边的贸易萎缩的更加厉害,毕竟钱再好赚也不及性命要紧。

    和大自然对抗,和未知的风险对抗,是这个时代航海者们的宿命,他们并不畏惧。

    但如果每次出海都要面对海盗,可能逃脱,更大的可能是货物和船只被抢,人员被杀,面对这样的风险,敢于出海的人便是少很多了。

    陈道坚心里隐隐有一种感觉,蒲行风等三盗,未必是真的要抢掠船只货物,他们应该也知道这样的杀戮和抢掠只会彻底断绝航线,使他们再也无船可抢,而是他们根本性的目标就是要断绝大魏对外贸易的商道,从而将大魏的外贸体系彻底斩断。

    从这一点来看,蒲行风绝不是简单的盗匪,很可能在其身后是天方国的贵戚。

    天方的政体大体是保持着政教合一的哈里发制,但陈道坚知道,不光是哈里发的职位变换在多个天方家族,甚至还变换过种族,到目前为止,哈里发的位置又回到了阿拔斯族的手中,蒲姓在阿拔斯族中也



第三百三十六章 上国天使
    大唐可是没有食素的流行文化,只能说明在此之前倭人实在是太穷困了。

    海鱼也不是整条的吃,只是分食鱼块,加上酱煮的萝卜,都用小碟装上,看起来很精美,也使得大魏瓷器供不应求,但份量少就是份量少,所以在倭国见不到胖子,也没有几个大个子。

    除了倭人之外,海外诸国的人到处都是。

    留着短发的吕宋人,有不少还是华商,移居吕宋已经超过二百年了,连发式也是和吕宋人相差不多。

    留着散发的三佛齐人,手持念珠走过,他们肤色黝黑,个头也是偏矮,深目扁鼻,看起来相当怪异。

    不管是东洋还是西洋,倭人或是吕宋,还是三佛齐,满刺加,或是真腊人,暹罗人,几乎所有各国的人都能见得到。

    但陈道坚发现一件事,所有的各国人中大商人较少,多半是船员,水手,或是伴当护卫之类的身份。

    很多各国的商船,主事的还是魏人,君侯,商人,船主,十个里头有七个是魏人,不管是现在的大魏人,还是曾经的唐人,这些人的身份一眼就叫人看的出来,那种气质哪怕在海外百年,仍然相当明显。

    用南安侯的话来说,华人在海外,东亚东南亚地方都是掌握着当地的经济命脉,当初陈道坚不是太理解,现在他隐隐明白过来了。

    听说有一些大家族,在暹罗,三佛齐,甚至满刺加的华人家族,都是富可敌国,隐隐能影响到诸国的走向,这些年来,满刺加正式列入天方属国之一,连国主都改号为苏丹,回想大魏盛时,三代满刺加国王都曾经入大魏京师朝拜,久住不归,甚至两任国主死在京师,当时的宣宗皇帝令在京师外替他们起山陵,两国之间的交谊不可谓不深。

    现在却是完全不同了,华人世家在满刺加受到打压,就算归信天方教仍然被列国不可信的防范对象,想如兰芳那样由华人的世家大族建国,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徐子先还隐隐表示过担心,满刺加的华人很多,在现在的状态下是最为提防的一群人,很可能会招来不可测的大祸。

    陈道坚很注意一些满刺加来的华商,和天方人一样,他们也穿着白袍,戴着头巾,虽然一看就知道是华商,但他们尽可能的把自己装饰的如天方人一样。

    最令人惊奇的就是天方人和泰西人。

    泰西人现在到倭国来的还是极少数,他们多半到满刺加和三佛齐就被拦住了,只能往真腊和莫卧儿那边去,听说泰西人航海能力极强,他们甚至能从吕宋海的另一面过来,现在在吕宋已经有一些西班牙人在聚居,常年驻在吕宋,接收从他们在海外送过来的土产,同时把吕宋的货物带回到那边去。

    现在的东西方贸易,应该是属于被卡着脖子的时代,并没有畅通,按照正常的时空发展,现在是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抢占了大半的南美,荷兰人在北美的纽约兴建了港口和初步的定居点,或许还没有,应该是初步开始抢占南美的地盘。

    南美的白银,黄金,各种香料物产被运回欧洲,同时他们发现了从南美到吕宋的航线,然后从吕宋到中国,中国的货物经这条航线运到南美,再到欧洲,后来直接从马六甲往欧洲的航线开辟出来,然后就是南美的白银涌中国,中国的货物和黄金从马六甲进入欧洲,同时还有锡兰的香料,各国的特产纷涌而出。

    可以说,在那个时候是全球贸易的发端,和现在的情形略有不同。

    现在也是全球贸易的开始,但更艰难,更初级,更粗糙,也更有机遇。

    ……

    南安侯府在港内有自己的驻地办事处,在将来,可想而知南安侯府会成立自己的贸易组织,叫商行,公司,无关大雅,重

    要的就是岛上的产业只能官办商业,不可能交给民间组织。

    在东藩是不存在民间商贸发展的空间,地盘太小,所有的利润点都被侯府抓在手里,不象在福建路,浙江,广州,凭官府吃不下所有的利益,也没有办法将所有的对外贸易全部官办官营。

    南安这里就不同了。

    不光是重要的资源都被侯府掌握,私商只能是大陆商人采用合作的办法与侯府建立关系,更重要的,也是徐子先对心腹重臣们吐露过的。

    兴产殖业,创办大规模的海军,建立海外殖民圈,这都是未来这个官办公司要做的事。

    纯粹的官方组织会太“官方”,受制于国内的律法和很多规矩限制,商行,公司,没那么官方,当然也没有那么多规矩。

    大魏或南安侯府的府军,到海外抢掠别国的商船,道义上被指责怎么办

    抢占殖民地,烧杀抢掠,总不能说是南安侯的官兵去做这种事

    公司就不同了,半官方,大股东就是南安侯本人,但具体做事的人又没有真正的官方身份,相当的方便,灵活,还易于控制。

    一声传召,就能把公司总督叫回来训斥,或是换人,按几年一界换一个总督,配属的官员,将领,军队,经理,还有文员们,殖民地的官员属吏,还有那些外围的势力都是由官方配给,不怕他们会想着独立,因为大半的核心权力在母国政权手中。

    这就是公司开辟的好处,荷兰,英国,都成立过向海外开拓的公司,比起各自的国公和大贵族们亲自下场要强的多。

    办事处的主事者是一位二等吏员,这也是徐子先在侯府规划上的一次小小的变革。
1...117118119120121...2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