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王侯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淡墨青衫
第三百四十五章 结晶
十余天后的傍晚时,海风突然变大,在海面上吹拂起大片的浪花。
李仪骑着一匹温顺的杂马,孔和与傅谦并骑而来,两人都是神色严肃,傅谦略显紧张。
近来水力纺织机的厂房和机器建造,安装都是远远超出了预算,这令得傅谦压力大增,而孔和这一阵子几乎是吃住在工地和厂房里。
这令得傅谦更加胃疼了。
每个人都是满脸的疲惫,东藩大开发的早期,每个人都能不眠不休,现在他们的精力和体能都严重的透支了,他们充满疲惫,每天到了天黑几乎都是倒头就睡,但到了第二天黎明时,他们还是充满疲惫。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每个人都是在透支体力和精神。
对徐子先的召唤,众人当然不会抗拒,但到了这种地步,所有部下脸上带着不耐烦的神情时,也算不得对徐子先的严重冒犯。
至于秦东阳和陈笃中等人,他们则是半信半疑,对徐子先的能力,他们完全相信,而对眼前的事,则他们太过怀疑。
这也不能怪他们,技术的传播在华夏向来很难,晒盐法被禁绝已经超过百年,不知端底的人太多了。
“随我近一些看。”徐子先笑道:“各位不要一叶障目了,近些看,方知端底。”
到得海边,盐使张显德已经等在路口。
相较此前,张显德和灶夫们还是一脸黑色,但身形也是壮实了很多。
徐子先在此前想起来,岛上原本的一些官设机构,并没有在开发中获得红利,生活也未改变,居然是一个死角。
除了这里,还有几个常平仓,一些窑夫,仓夫,还有巡溪的浅夫一类,都是被归为官户,允许他们开田耕作,也可以继续手头的工作,继续领钱。
这对灶夫们来说,是天大的好消息。
煎盐法在岛上将会彻底结束,事实上现在的煎盐只是在对比实验,确实费效比,已经不会有新的材料进来,灶夫们将全部转为盐丁。
“不需多礼。”徐子先对张显德道:“你近来做事很上心,日后也当如此。”
张显德拱手道:“君侯但放心,现在盐夫们都能吃饱,隔三天有次肉吃,下吏也加上薪俸,敢不尽力”
徐子先点头一笑,说道:“待出盐发售,会给你们奖励,我向来是说话算话的。”
盐夫们很辛苦,按团练例,月给两贯。
张显德则是十贯一个月,比他此前高了不少,也不用再克制盐夫们的伙食来赚那几个小钱。
另外徐子先有言在先,出盐发售后,这些人都有额外的奖励,南安侯的信誉极好,众人也是放心的很。
听到徐子先的话,连张显德在内,所有盐池中的人眼光都更热切了许多。
毕竟好处已经很近,甚至只在眼前了。
“君侯放心……”当着徐子先,张显德的脸上也满是笑意,看着徐子先,他道:“适才下吏去盐池巡视,发觉结晶池里已经开始结盐,所以叫人通知君侯立刻赶来……此刻恐怕越发结的厉害了。”
“甚好,咱们去看看去!”徐子先也是打心底开心,眼前的盐池费工费银不少,他也是投入了很多心血,现在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候。
徐子先与李仪,孔和,傅谦,秦东阳等人,众人一并往着盐田而去,二十几个盐夫已经趴在结晶池里,走的稍近些,就能听到这些盐夫在池子里嚎啕大哭着。
“怎么了,怎么了”
傅谦大急,喝道:“出什么错了么”
他大步跑上前去,一攀就上了盐池的泥墩,往池里一看,立时也是呆了。
这人气势十足的跑过去,结果一去就是发呆,整个人站在池止边上一动也不动,好象一瞬间就被人施了定身法一样。
“这是怎么了”张显德是盐大使,这里也是归他负责,他为人很尽心敬业,对
徐子先虽然嘴上不肯怎么说,但也是实心佩服的,所以满心想着盐池能够成功,自己也能获得更多的好处。
徐子先用他,也是因为张显德此前就懂制盐,用此人继续掌盐池诸事,事半功倍。
这会子见一个个的情形都是不对,张显德是急了,顾不得自己身后不利落,也是吭赤吭赤的爬了上去。
张显德上去之后,却也是嘶声一喊,然后默不出声。
李仪等人,俱是惊疑不定,不知道发生了何事。
人群之中,原本只有陈笃中最为笃定。
他是昌文侯府在岛上的主事者,也是利益的悍卫者。
这段时间来,南安侯府几乎使岛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包括将厢军也全部转为了警备士,陈笃中事事配合,但感觉岛上的事,全归了南安侯府主导,他自己也是无事可为,内心不可能一点感觉没有。
这一次到盐池来,陈笃中也是颇有一些看笑话的感觉。
南安侯到底是青年后生,有些异想天开了,眼前的盐池能晒出盐来,那不是老天给人赏的饭,这千年之下,硬是没有人懂得怎么去吃这碗饭
“这什么事,什么事啊”陈笃中有些气急败坏,顾不得自己年事已高,腿脚不复当年之灵便,当下便是从人群中挤过去,也是攀爬上了盐池。
这一下去,往下一看,却也是呆若木鸡,用双手指着盐池,全身颤抖,脸色发白,张口结舌,口水流的满胸都是,竟然也不知道擦拭一下。
对昌文侯府这样的人家来说,陈笃中的表现,简直是有些丢脸。
但在此时此刻,却是无人笑陈笃中,因为各人的表现,真的是相差不多。
“盐,全是盐!”
就在下头议论纷纷的时候,张显德突然狼嚎般的叫了起来。
 
;一边叫,便是猛的一头跳了下去,似乎还是头朝下跳的,下面的人都是吓了一跳,吃了一惊,再看时,这张显德一头一脸的全是盐,白白的,头巾上,脸上,衣服上,全部是雪白雪白的精盐。
“盐啊,全是盐啊。”
秦东阳身体轻盈,向来是有大将之风,为人稳而持重,所以徐子先对他向来信任有加。
在团练军中,秦东阳也是最得众人信重,其管理和做战的风格都是一样,稳中有攻,在哪儿都如磐石一般,什么事都不会叫他动容。
但在此时,他也是一攀向上,然后就呆滞住了,整张脸象是石化了一般,半响没有动静。
张显德就如同疯子一样,扑腾上来,又是一猛子扎下去,再起来,又是扎下去。
不仅是他如此,一开始傻呆在盐池里的人们也是有样学样,不少人就直接趴在盐池里,然后起来时都是一头一脸的盐,然后便是用双手捧着雪白的精盐,开始往天上抛洒。
更有甚者,有人大哭
第三百四十六章 陈家
“君侯真神人也。”
李仪,秦东阳,孔和等人俱是下拜,脸上也不乏激动之色。
“盐池出盐,五月至六月,我希望能达到十万斤以上,”徐子先对傅谦和张显德等人道:“所需人手,可以在新移民里来选,自觉自愿报名,待遇按现在的灶户待遇来办。同时,这两个月时间,需要兴造十处以上这般规模的盐池,到八月,九月时,希望月产就达到百万斤以上,年产在千万斤左右。”
傅谦连连点头,抱拳道:“千万斤,扣除人工费用,我们按二十文一斤的价格出售,获利也在百万贯以上了。”
徐子先点了点头,如果按福建的人口一千多万人二百多万户来算,每户每个月最少要半斤盐,千万斤的产量连福建路一路都满足不了。
当然百姓用食盐都是千省万省,东藩盐价格也不能低于朝廷价格太多,低上一倍也就差不多了。
去掉盐池周期,兴造费用,还有灶夫们的开销使费……这都是小数,不值一提。
大头是贿赂各地官府的费用,尽量消除此事的影响,贿赂不可避免。
还有就是运费,海运到港口之后,尽量交给大的分销商,若是自己包销,要雇佣大量人员,还要成倍的增加运费,并不合算。
“找分销商的事。”徐子先对陈笃中揖手道:“这事拜托九叔。”
陈笃中道:“昌文侯府当然义不容辞……”
“不不。”徐子先笑道:“这盐池可不是我和昌文侯府合作弄的,与侯府可是没甚关系。九叔在岛上辛苦了,现在也没甚事,不如多操劳些,在福建路寻一个军州,包销当地的东藩盐,我按大宗分销商给九叔盐价,九叔和他们谈多少,从中获得多少利,我不过问,也不去打听,更不准人瞎传瞎说。”
这就是说,徐子先会和昌文侯府合,估计福州和泉州这两个重要的州府会留给昌文侯府包销,一年最少过百万斤,一斤获利五文钱都是几千万钱的重利。
在此之前,昌文侯府一直在南安侯府这边投钱,已经投了大几十万贯在岛上,若是连同陈文珺的嫁妆,怕是已经过百万。
这么多钱投下来,加上大量的官场人脉,商场人脉,金钱,人情,精力,投入是当真不少。
昌文侯府投入已经很多,但到目前为止仍未获得回报。
给福州,泉州,乃至再添个建州的分销权,并不算过份。
东藩盐的价格会比官盐低一倍,算上分销的价格和到各州乡镇的运费,最少也要低三分之一。
这个价格出盐,盐的质量又好,这就等于叫陈笃光等人上街去捡钱了。
这笔买卖,昌文侯府上下知道了,必定欢喜。
陈笃中则是被侵害了不少利益,也算是为家族付出牺牲,此前为了替昌文侯府掌握一定的武力,在海岛上苦熬。
最近这段时间为了配合南安侯府,又是把所有的权力和地盘都让了出去。
如果是岛上的官吏离岛几个月,现在回来定然认不得是原本的东藩了。
花溪一带除了几处军营几乎是拆光了,新建了不少工厂和定居点,开辟了大量棉田,修筑水车和挖掘深井,覆盖河泥,已经有了大规模垦荒的基础。
而陈笃中却是落个两手空空。
“原来
明达你带我过来看这盐池,别有深意。”陈笃中高兴的嘴巴都合不拢了,大家族的人也是有大家族的难处。
陈笃中好享乐,从上寨的陈设和花费就看的出来。
但公中产业,对家族中的供奉是固定的,当家的陈笃敬肯定是拿大头,别的族人按地位权势和亲疏远近各有花红可领。
陈笃中一年最多也就领几千贯,加上官俸,享乐是够了,买田置地,给自己的子孙置办产业,不光是用公中的钱,那是最没出息的族人的出路。
等几代之后就成了远宗,再不出官员,陈笃中的后人最多一年分几十贯钱,挂着侯府后人的名头混吃混喝,这种货色,各勋贵之家都有的是。
而徐子先给他一个军州的包销,就算是偏远军州,获得的利润也相当丰厚了。
这也是对近期来陈笃中相当配合的酬劳,也是立个榜样。
相信南洋水师的任忠知道了,内心必有触动。
“明达,明达。”陈笃中一脸感动,笑着道:“就知道你的行事风格如此,我也不推辞了,这件事,我会配合盐池的产量来进行……”
“嗯,也请九叔和昌文侯府那边通个气。”徐子先笑道:“不要我写信过去,我岳父,二叔,三叔他们,以为我在说天书。”
陈笃中仰天长笑,说道:“他们怕是真的会如此哩。”
……
“明达真是神人么”陈正志拿着陈笃光的家书,狂呼大叫
,形状颇有癫狂之感。
“虽然你不成体统——”陈笃敬微笑着摇头,用稍许责备的语气提醒儿子莫要得意忘形,但总体来说,陈笃敬本人也是极为高兴的。他脸上满是笑容,缓缓道:“盐池之事,老九写书子来,三兄和老五,老七,都说九弟癫狂了,不知道叫徐明达下了什么药。现在好了,他自己亲去东藩,写了书子回来,嗯,盐池的事是真的。”
“以一夫之力推搅不停,间以卤水,杂以光力与风力,则盐晶自成矣。成晶之后,洁白似雪,绵软如糖,诚为上等井盐亦不为过……”
陈正志小声读着三伯父陈笃光的书信,陈笃光与陈笃敬,陈笃礼,陈笃中等人俱是同辈兄弟,宗族之中,尚有长辈在,但一般是不理世事了,掌侯府事的就是这些同辈中人
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势
“你别走。”陈笃敬叫住准备离开的儿子,淡淡的道:“你是男子,将来要当家的,不要和妇人学,满嘴叽叽渣渣的多话,你小妹那里,你还怕没有人去传话”
陈正志是打算去见小妹,分享一下喜悦,同时取笑一番。
晒盐之事确定之后,陈家上下当是对陈笃敬的决断再无异议,陈笃敬加强了自己的权威之后,也是在考虑扶持儿子了。
现在陈笃敬方五十出头,满头乌发,陈正志不到三十,逐渐稳重,十余年过后,陈笃敬和老一辈就可以退位让贤,将家事和对外的事务,逐渐移交给下一辈了。
当然,陈正志心里也是清楚的很,最为关键的还是他和徐子先的交情相当深厚,彼此间在南安镇时就建立了交谊,和南安侯府的高官武将们也相与的不错。
更是大儒吴时中的入室弟子,只是以陈正志的水平是学不了经义的,说来也是令昌文侯府的先人蒙羞……要知道第一代昌文侯也是允文允武,武能带兵,文事上也足以称道一时,是当时福建路有名的儒臣,要不然府名封号也不会被赐为“昌文”。
陈正志则只是跟着吴时中学画,也算是差强人意,好歹算是大儒的入室弟子了。
有这么一些关系在,陈笃敬现在扶持儿子,族人也不会有什么闲话可说。
到底是将来的族长,下一代的昌文侯,就算提前介入大事,涉及一些钱粮权柄,也是理所当然之事。
“儿都听大人的。”陈正志微微一笑,坐在了父亲的下首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