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王侯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淡墨青衫
这样的情形等于是康天祈在倭国,王直在大魏,蒲行风在满刺加,这些曾经居无定所,一直在大海上四处流留,盘踞于荒岛之上的海盗们,逐渐都是找到了立足点。
这也是必然之事,是大势所趋。
随着欧洲人的复兴,其也掺合进来海洋贸易,海上的贸易越来越发达,船只越来越多,利润也越来越多,海盗们光是在海上收贸易税,兴办港口征交易税就能赚的盆满钵满,再继续打家劫舍,甘冒风险已经不是最好的做法了。
蒲行风在满刺加的行动,就是要尽量恢复满刺加对三佛齐东西方出海口,也就是马六甲掌握在手中,当然其还未能如愿。
王直,康天祈已经对海上商船以征税的形式来获取好处,另外他们自己也做各种买卖,比如康天祈垄断了福建生丝的购买和销售,很多闽商不卖生丝给别家,只售卖给康天祈和他的代理人。
这就是极大的好处了,何必再去打打杀杀
颜奇和李旦却没有王直内附回归的决心,也没有康天祈那么会经营。
&nb
第三百六十三章 群盗
甲板上到处是彪悍孔武一脸凶残样的海盗,他们多半人手头上都有人命,甚至很多船上入伙的标准便是亡命徒和杀过人的人才够格,他们摆弄着手中的武器,什么怪模怪样的均有,普遍的还是以长枪,长刀和短刀为主,也有很多重棒,短斧之类的武器,在跳帮战时,长枪可没有什么用,要是谁没脑子拿着长枪跳过去,那就是给对面的人送大礼去了。
披重甲,持短刀,重斧,狼牙棒等武器,或是拿着天方弯刀之类的兵器,这才是跳帮战时最好用的东西。
要是接舷战,长刀,长斧,长枪就是最合用的兵器,两边接舷,发出呐喊,用兵器向对面捅刺过去,海水涌动,人们要算计海水带来的影响,上一轮接触时可能还彼此不能够刺杀对方,下一步可能就是两边的船舷会狠狠撞在一起,不要说长兵,便是短刀也够伤害到敌人了。
很多海盗都有披甲,这和后来的情形不同。
如果是火器发展成熟的风帆战舰时期,两舷俱是火炮,大量的战斗人员是火炮的操炮手,然后就是拿着滑膛枪的士兵,接舷战很罕见了,跳帮更罕见,舰船会持续的向对方发炮,早期的火炮威力不大,精度很差,而且实心弹很难引发对面船的爆炸,很可能在对面船身上打出几十个窟窿,打烂船首和船尾,但只要不击断主桅,不使船身侧翻,火炮轰击的威力还对有限,得出现几十磅以上的炮弹,再出现开花弹之后,对舰船和人员的杀伤才变得恐怖起来。
在这个时候,海盗还是得习惯全身披甲。他们不会披着厚实的铁甲,那会影响接舷和跳帮时的动作,过于沉重的甲胄会使他们如闷铁罐子一样不便行动。
海盗们多半穿着锁甲或扎甲,没有顿项和护胫护臂,因为会不利于行动,但多数的人戴着铁手套,还有铁盔,这是必要的防护。
在很多时候,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跳向对面的船只,面对如蚁群般的敌人和刀矛形成的森林,这需要无比的胆气,相形之下,是不是身披重铁甲也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停泊在岸边的船只很多,很多海盗发出怪啸声,士气很高,毕竟已经很多年没有集结这么多人一起行动了。
很多老海盗都是船主级别了,他们在茫茫大海上四处漂泊,多年未见,兴奋的勾肩搭背。
也有不少深沉的人聚集在一起,他们脸色阴沉,在用可疑的眼光打量着旗帜,两个大海盗的意志他们不敢违抗,得罪一国的官府朝廷都不会叫这些海盗害怕,但他们不敢得罪海上的王者。
敢违令者会受到一直不停的追杀,他们会无处立足,没有办法补充食水,迟早会有一天在睡梦中被疲惫不堪的部下割下首级,拿去上交领赏。
他们不得不来,但很多人对此行充满疑虑,东藩是个荒岛,海盗们对此心知肚明。
南安侯徐子先的名气,在海盗群体中也略有流传,毕竟陈于泰也是海盗中较为知名的一股势力,然后被这个大魏王侯给剿灭了。
这两件事牵扯上关系,但在海盗群体中真的算不得什么了不起的大事。
除了五大盗之外,大大小小的海盗群体极多,有的慢慢兴旺,有的突然就被某国的朝廷给剿灭了。
这种旋起旋灭的海盗群体,实在是太多了,甚至有相当多的海盗被灭于五大盗之手。
有一些海盗得天独厚,眼看就要崛起,接着被群盗所攻,彻底毁灭。
五大盗崛起的过程中就干掉了不少同伙,他们现在也不介意攻击一些看起来很有潜力的小海盗,以防他们在崛起之后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海域再宽广,也容不下一个新的海盗王者了。
对很多海盗头目来说,东藩就是个普通的荒岛,可能他们也曾经在那里停泊过,补充过食水,休整过,大魏在那里经营很久,但也就是开拓出了一小块地方,大片的地方是白色的沙滩和绿色的从林,一望无际的丘陵和绵延不绝的高山,还有神出鬼没的土著。
海盗们见多了这种类似的荒岛,这个时代可不是几百年后,其实就算几百年后太平洋的深处仍然有一些无人的小型荒岛,而在这个时代,广袤无际的海洋上太多类似的岛屿了。
少量土著,加上大量的无人岛屿,任凭海盗们在这些岛上休养生息,东藩在大魏一侧,紧邻吕宋和倭国,地理位置很不错,但由于距离大魏太近,并不是停泊靠岸的好选择。
现在两位大海盗却是要去攻打东藩,很多中小头目感觉这并不是什么好选择,怕是要亏本,但在积威之下,他们根本不敢当面提出来。
“蒲行风的钱送来没有”颜奇瓮声瓮气的道:“要是不送来,咱们这一趟不仅要亏钱,怕是还要亏了众人的心。”
“放心吧。”李旦微微一笑,三角眼也闪烁了几下,他很自得也十分自信的道:“蒲行风这厮是个狠人,兵马最壮,而且很多满刺加和天方人,都是教徒,对非教徒都是相当狠辣,这造就了他的凶名。不过,咱们两人联手,纵敌不过,他也别想把咱们给剿平了,所以他不会骗咱们,更不要想白白利用咱们。这一次是说好的,大魏制铜钱给咱们一百万贯,加上香料和金银百万贯,二百万,香料和金银咱哥俩平分,铜钱咱们一人二十五万,留五十万赏给将士,在东藩好歹能抢一些,他们不会不知足。”
海盗的分配比例就是这样,大头目等若通杀,肉全是大头目来吃,中小头目啃骨头碎肉渣,喽罗们便只能喝汤,好歹也会落个肚饱。
有二百万打底,当然是不怕这一趟白跑,有钱赏下去,威望就不会失,还能聚集部众,加强管制,提升威信,怎么算都是狠赚不赔。
颜奇的大手抹了抹下巴,他的两手骨节明显凸起,手掌粗大的如同簸箕,他脸上显露出满意的微笑,对李旦道:“那还等什么赶紧走罢!”
“从宿务到东藩,沿途还要等汇集来的部众,怕是要十来天的功夫。”李旦沉吟道:“就怕消息已经传到倭国那里去了,康天祈这老狐狸,不知道会不会出
第三百六十五章 回岛
陈道坚回到岛上时,发觉岛上一切如常。
港口处停泊的船只比之前要多出好几艘,而且每艘船上都堆满了麻包。
还有工人在码头处不停的搬抬着这些百斤以上的大麻包,每人均是汗流浃背。
背完十包之后,工人到管事的吏员处领签,每背满百包,大约每人都累的不行了,多半人会结束这一天的劳作,但还有少数精干强悍的汉子,继续往船上搬抬货物。
陈道坚知道这都是晒出来的食盐,精细,白皙,一点儿不比官盐差,不,甚至是质量比官盐要好的多。
卖的价格则是私盐价,这些盐包一到内陆市场就横扫一切,因为其价格是私盐,但却是明副其实的官盐,南安侯府有煮盐权,虽然晒盐不是煮盐,但那是国家律法的缺失,这和南安侯府可没有什么关系。
总之官盐卖私盐价,各处的官绅豪商能公开发售,这等于是彻底扫荡了私盐市场。
预计官盐收入会减低一二百万贯,对过亿贯财赋收入的庞大帝国来说,这算是可以接受的损失。
地方官员或是中枢的三司衙门,随意取个名目再加点税,也就把这么一个小窟窿给补上来了。
东藩这里就不同了。
陈道坚眼前一艘艘的船俱是装满了的,他知道盐场又修了十几处,预料中的产量远远跟不上需求,现在光是盐场的工人就有好几千人了。
事实上要是销量再扩大下去,光是盐场工人就需要过万人,加上他们的家属,东藩这边的移民速度都可以极剧加快。
这个趋势,怕是徐子先都没有料想到,徐子先知道食盐是必需品,硬通货。但他没有料想到,各地的官盐质量参次不齐,普通的百姓对高盐价感觉是有多么痛苦。
大量的海盐倾销向福建,广西,荆湖南路,北路,浙江,在此前已经有昌文侯府的人过来岛上,后来又陆续来了一些官绅商人,他们毫无例外的被这边的盐场所震惊,晒盐法其实有些门道和诀窍,但并不太复杂,所需要的就是地理环境和人工,加上卤水,风力,太阳,福建就是历史上最先出现晒盐法的地方,如果不是管控的需要,晒盐法早就该推广开来了。ァ新ヤ81中文網 <首发、域名、请记住
但对各地的商人来说,陈笃竹等人宣扬的奇迹真正出现在眼前时,还是令他们惊掉了下巴,并为之目瞪口呆。
这边的盐场令很多人疯狂,但产量就是这么多,每天都有船在岸边等候装船,盐场一再开辟和扩大规模。
但陈道坚知道,侯府的计划就是一年不超过三百万石,相对大魏一亿五千万人左右的人口基数,这个盐产量对整体的官盐不会有太大的冲击,而侯府可以借此获得二百万贯以上的纯利。
这个计划不一定能保持住,最少按现在的趋势来看,估计产量得达到五六百万石,大体辐射涵盖闽浙两广两湖,一年五六百万石的产量,要超过这几个省原本的私盐产量,影响三成左右的官盐销售,应该还在朝廷能容忍的范围之内。
这样侯府一年的纯利,大约是五百万贯。
陈道坚在倭国时,两艘来往的海船会将他这个级别官员的文书携带过来,有一些是公文通告,有一些是会议记要,其中当然包括盐务会议。
不可否认,陈道坚都被这野心勃勃的计划给吓住了。
另外他感觉,不管是李仪还是孔和,或是方少群,这几个侯府的智囊文胆,怕是过于一厢情愿朝廷的不介意。
事实上朝廷应该会很介意,侯府的几百万贯,除了一半左右是在抢盐贩子的饭碗,还有一半得朝廷来补窟窿。
现在朝廷在筹划北伐,国库费用不足支撑北伐的费用,这也是人所周知的事实了。
天子已经把自己的封桩库给打开了,每天都有大量的财物流失出来,这也是事实。
若是下一步再不足,各地当然要紧急加赋,甚至朝廷会找大商人,主要就是大盐商借助,这有先例。
但在朝廷中枢权威不足的崇德朝,天子出头和两府的意志,能筹到多少费用都是很难讲的事。
陈道坚怀疑,北伐持续到最后,恐怕打的不是军事,而是财力,物力,后勤,动员能力和持续交战的能力。
论国力,大魏当然远在东胡之上,东胡人的耕地怕还没有福建一路多,人口加起来也没有过千万人。
但其动员能力,持久交战的能力反而在大魏之上。
在此之前,东胡人一直在大魏境内交战,算是以战养战,一直不停的抢掠,但要是抢掠的战果不佳,东胡人的战争潜力会很快耗尽,不得不狼狈退兵。
有人研究过,东胡人在崇德之前,交战的时间不会超过三个月。
战马,农耕,人丁,这些都是限制其的短板。
但在崇德年后,东胡人和北虏大范围的合作,甚至是征服了很多北虏部落,双方开始沿几千里的长城防线攻入大魏内部,烧杀抢掠,无所不抢。
大量的人丁,物资,财富被源源不断的运到草原,再运至辽东一带,极大的丰富了东胡人的库藏,支持着其战争潜力。
到崇德十四年时,东胡人已经可以持续交战一年以上,并且能动员二十万人左右的将士,这几乎是他们三成左右的壮年丁口,而在崇德之前,这几乎是他们一半的丁口数字。
若是将所有的丁口派在战场上,其农耕业就彻底毁了,但由于掠夺了大量的壮丁放在田间地头,彪悍的东胡将士已经几乎可以完全脱离农业生产,他们用在骑射和战术训练的时间上越久,对大魏的威胁也就越来越大了。
这一切归功于东胡人的彻辰汗,这个大汗年方四十余,年富力强,少年时就从父祖征讨大魏,几十年下来其不仅是弓马娴熟的东胡贵族骑士,也是一个相当出色的大汗。
对内扫平异已,铲除部落会议遗留的很多麻烦和问题,将诸汗制改为诸王制,在内部设诸部,统合部族事务,其当大汗已经十余年,威信确立,几乎一言九鼎。
胡人总会受困于内部争斗,甚至犹过于大魏朝堂,但在彻辰汗的统领下,东胡人已经解决了内争,并且确定了一个明确的宗旨,便是伐魏,取代大魏朝堂,一统天下。
甚至征服北虏,西羌,建立一个比汉唐还要辉煌伟大的庞大帝国,东胡贵人,数代人前仆后继,几乎都是在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着。
大魏北伐瞒不住人,东胡人也定在动员。
双方在比拼国力,运势,军队,也包括朝堂,包括动员能力。
东胡这样的国度,野蛮,血腥,朝争都是以杀戮而结束,越是如此,越拥有早期古典军国主义的一些特性。
极端野蛮就是极端的全员动员能力,东胡人能把境内的人饿死一半,包括异族和本族的人,只要打赢了就行。
大魏却明显做不到这一点,这是文明和野蛮的差异,也是火器时代没有到来之前,野蛮经常能战胜文明的原因所在。
陈道坚很是担心,眼前的压力加上大魏朝堂的侧目,而东藩即将会面临一些决定性的东西,胜负之间不仅是生死立判,还有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及空间。
在跳上踏板,登上长堤的时候,陈道坚感觉到一阵晕眩,他感觉是自己太紧张了的原故。新首发
当然,也可能是太年轻,从得到消息的那一刻起,陈道坚的压力就太大了。
从熙熙攘攘的码头工人中穿行而过,四周是海风的腥味和人身上的汗臭味道,陈道坚倒是没有什么不适,倭国那边的条件要比这里恶劣的多了。
他从码头穿行而过,港口有工务局,早就有吏员知道陈道坚返回,陈道坚年方
第三百六十六章 饮子
“牢之回来了。”
天气很热,侯府的公厅两边的厢舍日照很厉害,两边都有司从曹和从秘书阁过来的吏员,也有官员在这里办公,特别是下午的时候,屋子里都是阳光,热的厉害,人们就算端坐不动,并不走动,出力,这样都会满头大汗。
并且和清晨时不同,这种热叫人无处可逃,有一点粘滞之感,每个人身上都是汗津津的。
陈道坚走进这熟悉的大院时,看到穿着青色绿色吏员袍服的吏员们抱着文书来回奔忙,也看到几个蓝袍的官员坐堂理事,处理那些呈上来的公文,看到这种忙忙碌碌的景像时,他忍不住吐了口气,感觉到一种无与伦比的轻松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