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魏王侯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淡墨青衫

    “幕府安排,未知王上有决断没有”众人散去之后,方少群对徐子先道:“不知道王上是按天策府旧例,还是按此前大魏开府的规矩”

    “此前我东藩就有诸司,和旧例取长补短,斟酌办理吧。”徐子先道:“旧例有可用之处便用,但还是要切合眼下的实际,不必太多拘泥。”

    “希望大王早定幕府。”方少群神色严肃的道:“多少人也是翘首以盼了。”

    徐子先轻轻点头,知道方少群这样不重功名利禄的人方而敢说实话,而对很多人来说,封妻荫子,升官进爵都是渴盼之事,这是人之常情,也不必为此小窥于其人。

    ……

    徐行伟奉令之后便带着属员,从吏,匆匆赶至港口。

    岐州这里相当太平,天清气朗,港口处船泊不多,很多大船初至便走,小船则穿梭港口内外,如游鱼往复,更是显得忙碌异常。

    除了运粮,运物资,还要搬运士兵,吏员,来往商行人员等等,也有一些从东藩出来的百姓,还有零星往东藩去的,多半是此前家人就在岛上,此时战乱平息,又开始陆续往岛上去。

    徐行伟是一司主官,幕府一开,李仪最少是三品或从三品,徐行伟多半能赐给四品冠服,去年他还只是六品武职,一跃成四品,际遇之奇,也是恍然若在梦中。

    越是如此,其忠枕之心越坚,平素行事也是奉公唯谨,并且不畏烦难,在王府幕中虽是时间不长,




第四百九十四章 封城
    卢文洛行过一礼,又对徐行伟道:“徐军司主持各般事务都很上心,对咱们打仗的兄弟们极好,咱们都是敬服的。”

    此时林绍宗亦赶了过来,众人彼此见礼,林绍宗和他在徐子先身边的表现一样,不喜张扬,沉默内敛,唯双目中有英气勃发。

    两艘海船载运着数百人入江,从港口处要绕过岐州岛,再转向闽江另一侧,就可直抵府城外不远处的码头。

    江面上船只众多,岸边有不少往建州运送物资人员的中小船只,岸边的纤夫在冬天还是衣着单薄,他们喊着口号,将船只往上游拉动着,冬天的闽江水很浅,风力不足的话船身重而难行,非得纤夫拉动不可。

    江水缓缓流淌,人们看到船队,看到岸边的行商车队,看到络绎不绝的来往行人,看到山峦和从林,看到人和驴马象是剪影一般的在闽江岸边行走着,沿着官道走向远方,或是攀向山峦,往兴化军或泉州去了,又或是往闽清一带的港口码头而去,或是直接从江边走向府城,而福州府城,也恢复了原本的大气雍容之感,城基就有好几尺高的城池,四周有官道,村落,稀疏的林地和开辟好的田亩,也有聚居而成的村落城镇,还有往来不绝的人群,城头之上军旗招展,有不少厢军城守营的将士在城头扛着长矟来回走动戒备……最少从外观看来,福州大抵上是恢复原貌了。

    “还是差的远了。”徐行伟就是福州人,怎么会看不出来现在和以往太平时节的不同

    商队减少了九成以上,闽江上只有秦王幕府动员的船只,渔船和商船几乎绝迹。因为闽江边芦苇纵深,很多强盗就是利用芦苇荡来藏身,并且用小船通行两岸,和对江的甫田,兴化等县的盗匪彼此连根错节,互相隐藏形迹。

    要说剿贼,其实在提刑司的提调下,两边的州县都在剿贼,但贼多如牛毛,并且由于战乱的原故,很多宗族中的士绅耆老都是富人,早在一个月前风声不对的时候这些人便带着家小离开福州,现在地方空虚,宗族空虚,州县的厢军原本也是有不少,但在赵王提调之下几乎聚集了各州县所有的驻守厢军,建州一战,七万厢军几乎尽丧,现在还有近五万人被看管在建州……他们是在阵前降敌,并非是被俘,若非如此,也早就该放回来了。

    厢军被征调,地方士绅离开,这才是州县空心化的原由。州县一空,光靠那几个衙前差役能做什么很多城镇村落,白天还好,晚上已经成了盗贼的乐园。

    “我们先定福州。”徐行伟对林绍宗道:“福州和周边一定,然后再回头兜剿其余各县,大局可定。”

    “末将听徐大人的安排。”林绍宗很沉稳的道:“我临行之际王上说了,特拨四百到五百匹战马,由随行府军将士乘骑,以加快剿贼的效率。”

    徐行伟点点头,说道:“这是下一步,暂且还用不上。”

    二百多府军将士和官吏行至福州府城门之前,立刻引发了诸多的瞩目关注。

    此前也是有不少府军将士入城,也有官吏入城,但主要是进入府城中的南安侯旧府,用来关防警备,保护徐子先本人的安全。

    尔后徐夏商传诏之后,徐子先却并没有在旧府居住,而是返回岐州港口,一晃半个月过去了,眼看这一年将过,众人却不知道秦王殿下是何打算,待看到这么多幕府中人赶至城门口时,众人便是极为关注,不知道这些府军将士为何而来。

    “每个城门派驻一队人,令守城厢军配合,此后严查往来人等,无里甲具保文书不得入内,若遇图形画影的盗贼,立刻拿下。粮车,菜农,每日检视后统一放出城中,外来客商,行人,无文书者一律不得擅入。”

    城门之下,徐行伟接连下令,其果决坚毅之态,令得很多府军将士都深感意外。

    “传令守备旧府的将士,会合捕盗营,城守营厢军,守备各坊坊门,入夜之后,开始在城中各处,拉网搜捕!”

    徐行伟一入城便是雷厉风行,根本没有丝毫犹豫。

    用少部门府军监督厢军守城门,至傍晚城门就直接关闭,不给外来贼人可乘之机,内城的贼人也根本跑不掉。

    然后调守备南安旧府的府军,配合新至的府军在一起,调动城守营和捕盗营的厢军,沿各坊戒备,在城中设立很多固定的守备点,把很多不法之徒活动的空间给挤压掉。

    这两手已经是抢足先机,事前也并不知会提刑司或安抚使司,足见徐行伟的胆魄和担当。

    既然主官下令,府军将士们也不会迟疑,当然两个都头分别派好几个队官,福州府城共有五门,并无瓮城,城墙方圆十一里左右,对矫健彪悍的军人们来说,在城头分散奔跑速度极快,在徐行伟下令不到半个时辰,所有的城门防备已经易手。

    “我现在去提刑司,”徐行伟对林绍宗道:“绍宗你亲持大王手书,去安抚使司见帅臣,言明我们接管防备是为剿贼诸事,非有他意。”

    林绍宗默默一点头,并无他语。

    这样接管城池,林斗耀只要不是蠢猪当然知道发生了何事。

    其实早在多日之前,郑里奇和杨世伟就请求秦王殿下派府兵平乱,但当时徐子先婉拒了这样的要求,现在盗匪越闹越过份,城中百姓已经无法忍耐,官吏和士绅也苦于盗匪横行……没看徐行伟和魏翼这样的勋臣官绅家族,都在组织人手防御巡逻城中局面稍放一下就到如此地步,更是坐实了无有秦王坐镇便不行的言论,对秦王殿下全部接管福州防御也是有相当好的舆论助力。

    秦王以开府亲王之尊,原本就兼任福建路大都督府大都督,对福州和整个福建路的防御和治安都负有责任,接管府城的城防,查察纠拿处置盗贼,无论如何都是名正言顺之事。

    &



第四百九十五章 捕盗
    千千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他娘的,事情大了。”

    饶是公侯世家的勋贵子弟,在此时此刻,陈敬辅也是忍不住唾骂了一声。

    宗室街上,很多勋贵和家族子弟都站在箭楼或鼓楼之上,看着街面上川流不息的官兵和秦王府军,时不时的爆出一阵阵喝彩声响。

    近来府城盗匪之多,已经是令勋贵之家都感觉到有威胁的地步了,很多大家族都是动员全部的青壮子弟,执长矟,长刀,铁矛,挟弓箭在街面上或府邸四周巡视,将那些目光不善,贼眉鼠眼的不良之辈远远赶开。

    好在虽然此辈敢于翻墙抢掠大户,对真正的官绅之家还是不怎么敢动手,至于勋贵府邸,宗室街这里,更是没有盗匪敢于真正前来打主意。

    一则是这些人家拥有大量的刀枪弓箭,子弟也多半习武,几十家一声吆喝,连健仆一起随时都可聚集成百上千人,抢这些人家所获当然极多,可是风险也是太大。

    另外便是安抚使司,知府衙门,还有提刑司,每个大衙门都派有兵丁在这里巡逻,以防不开眼的盗匪真的抢了哪个宗室国公之家,或是把某个世侯家族给抢了,那样的话,可是本朝开国以来的第一大丑闻。

    虽是如此,城中气氛一天紧过一天,说是贼寇被赶走,老相国也颁了诏进了城,岂料局面反而闹到有些不可收拾的地步,各人的心头怨气也是不小。

    这一下府军突然进城,控制城防,同时驭使所有衙门的差役和厢军士兵一起上街,整个府城之中,气氛热烈之至,大半都是如宗室街这里,喝彩之声不绝。

    陈敬中铁青着脸,看看鼓楼另外一侧,其父陈满和母亲李氏都在楼上,父亲和几个幕僚清客正在说着话,母亲则是一脸笑容……陈满的副都督已经免了,世爵也失了,好在还颇有家财,已经派了清客到江陵,准备寻看房舍,预备此后就在江陵安身,不再返回福州。陈妻极为不喜秦王,对举家搬迁的决断也是十分赞同,眼看城内外匪盗要被平定,可以举家搬迁了,李氏自是满脸笑容。

    陈敬中一脸不快,只是未如陈敬辅那样口出恶语。

    眼前已经聚集了过百厢军和一百多府军将士,旧南安侯府就在这条街上,聚集人手相当容易。此外就是地方里甲派的壮丁,铺兵,更夫之类,用来领路。

    府军俱是骑马,所有人俱披甲,军官是鳞铁甲,士兵则是扎甲,所用兵器多是长矟,横刀,还有一些人持短弩,也有十余人将弓箭横放在马鞍前,两眼用警惕的目光看向四周。

    在天黑之前,有人送来百多支火把,府兵将士和厢军次第将火把点亮,看样子是准备夜捕了。

    “咱们的人能不能躲掉,就看今晚。”陈敬中转头对陈敬辅道:“总是叫你手脚干净些,不要亲自和那些人结交,你说什么留下伏笔,为将来有所预备……这一次我有些不好的感觉,咱们怕是要沾包。”

    “怕什么”陈敬辅一听这话,脸便涨红了,怒声道:“我陈家祖宗不仅是有武勋授爵,还是武宗皇帝的舅氏,身上有宗亲血脉,若非如此,岂能被归为福州宗室之类盗匪指证,他徐子先就敢刁难我等不成就算有事,我了不起和他到京师大理寺打官司便是。”

    陈敬中叹一口气,知道兄弟和自己一样,对徐子先是嫉妒到了骨子里,也恨到了骨子里。现在他已经没有别的想法,只盼着这些厢军和衙差,里甲壮丁们办事不利,陈敬中也研判过大局,现在府军主力尚在建州,一部份调往岐州,澎湖,东藩,新军尚未得用,这时算是徐子先手头力量较为空虚分散之时。

    这也是难免之事,一般的势力,在退缩聚拢时是强悍的,一旦击破某一方面的敌人,比如猛然打下很大的地盘,新的实力没有补充上来,旧有的力量反而是被分散了,也是较为虚弱的时候。

    若非如此,陈敬中也不敢乱打主意……徐子先到岐州去,在陈敬中看来也是明智之举,现在福州的势力尚未真正降服,城中内外一团混乱,要是徐子先住进



第四百九十七章 幕府
    “殿下令傅谦抽身前来,是不是要设置幕府了”这个问题较为敏感,哪怕是方少群那样敢于直言的人也不曾当面询问,也就是李仪这样的超然身份可以当面向徐子先询问。

    不管开幕之后如何,李仪肯定是幕府的第一重臣,这一点不光是徐子先认可,整个官吏团队,包括军方高层也是都相当认可。

    秦东阳和金抱一,吴畏三,高怀仁等大将俱是旧南安侯府的牙将出身,李仪可是侯府的长史,老侯爷亲自从北方带回来的侯府掌事人,他们身为武夫,对李仪充满尊重,李仪本人也值得这一份尊重。老南安侯在时,李仪就是殚精竭虑替侯府效力,后来又扶着徐子先这位少主,当老南安侯刚过世的时候,主少府疑,上下人心不安,要不是李仪掌舵撑着侯府,不等徐子先奋发,南安侯府早就跨下来了。

    后来又是少年牙将入府,李仪带着人协助徐子先管着那帮子少年人,不管是高时来还是金简,或是林绍宗,李朴,田恒,这些少年牙将中的佼佼者们,对李仪也是心服口服。

    甚至很多武官原本并不识字,还是徐子先和李仪等人,每天晚上带着他们挑灯夜读,他们现在能看简报,写文书,看兵书补习为将之道的知道,这也是拜李仪所赐。

    然后便是外来诸将,刘益,葛家兄弟,张虎臣,李存信,李福祥,董瑞祥,李星五等人,陆续进入侯府之后,也是认可李仪这样的文官首领,因为其行事不偏不倚,而且待人接物都是温和中有着坚持,行事公正,为人谨慎,不象孔和那样掊克,也不似傅谦那样专注技术,公事上反而不是太上心……

    至于官员和文吏们,几乎都是李仪一手调教出来,李仪为长史的时候,现在的很多重臣要么不在侯府,要么穷困潦倒,根本没有想到过会有今日。

    “公不问,我也会说的。”徐子先眯眼看着江滩,这时所有人犯都被押解到江边了,有不少人犯的家属被隔开在远处,已经在跪拜嚎哭。徐子先不怎理会,同情心自是会有的,但有的事情非同情心能左右。福建路地方已经相当富裕,其实机会颇多,就算负担沉重,一般人也绝不会当盗匪去抢掠,绑架,杀人。这些人原本就是乡间的地痞无赖,为恶虽不多,但足够扰乱人心,干扰地方的治安,乱世当用重典,福州用军法处置这些盗匪并无不妥,乱世之时,结众为匪盗的时候,就该想到可能会有这样的下场。

    这时擂鼓到第二通,大量府军将士用长矟将闲杂人等赶开,过百人执刀准备斩首,有辎兵抬着筐子来,里头都是放的刚磨好的雪亮的横刀。

    徐子先在此时却缓缓道:“开府建制,我已经想好了。”

    这时鼓响三通,有军政官在大声下令,同时传来四周人们的惊呼声。

    李仪也看了一眼,只看到江边有光着膀子的府军将士在用横刀斫斩人头,大量的盗匪要么瘫痪般的半软在地上,要么还在哭嚎求饶,要么已经吓的魂飞魄散,根本就是半死人了。

    第一排被斩的多半是挣扎求饶的,因为斩起来费力,那些吓的半死的留下来,在体力消耗时再斩那些老实顺从的。

    在人们的惊呼声中,第一排百余盗匪被扯下头巾,散开头发,拉长脖子,然后被一刀斫砍下了首级。

    行刑的府军眉头也未皱一下,他们经验相当丰富,在斫砍的同时自己身形已经向后退却,没有叫血喷溅到身上。

    第一轮斩毕之后,帮手的辎兵将士开始把第二轮拖到前方。

    四周传来惊呼声,那些人犯家属们哭叫的更凶了。其实无赖子们很少有关注和重视家庭的,只是一千多人,好歹会有

    相当多的亲属,他们虽然不贤不肖,亲属总不能无视他们的死活。但不管怎样的哭嚎哀叫,这些人都不能迫近半步,有几个过于激动的男子想向前冲,毫无例外的被府军的长矟给刺伤了。

    看到外围警备的府军用长矟的矟尖刺伤想前冲的人,在场所有人都有所警惕,看来府军并不是故作姿态,而是真的会执行军纪,对扰乱法场的人,可以当场刺杀。

    而在更外围警备的是厢军城守营和捕盗营的官兵,法场之中有好几十个曾经的厢军军官,他们被突审出来与盗贼有勾结,结果当即被宣布与群盗齐罪,根本未给他们反应的机会,当场擒拿下来,剥去官袍,然后秦王幕府判其死罪,与群盗一起受刑。

    还有很多武官,从指挥级到队官级,超过百人被免了官职,直接革职斥退。

    原因很多,贪污,不称职,奉公不谨等等。

    福州城中五千人左右的厢军,被免职革退的军官有二百多人,被斩的有近百人,几乎是把武官团队给完全洗了一遍牌。

    现在又有传言,等府军调一个军或是两到三个营的兵力进府城之后,日常的防御,治安,全部由秦王幕府负责,厢军则全部调出,革退一部份老弱不称职的,剩下的厢军一律编为警备士,然后要调到东藩接受三个月到半年的训练,要考核合格之后才能改编成警备士,就是那些穿灰袍的东藩军人,接着他们会被调到各处驻守,维持当地的治安。
1...201202203204205...2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