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帝国海权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星光破裂
在费舍尔心目中凡是威胁就必须要将其视为敌人,德国并不是唯一的一个,很多国家都被费舍尔在公开场合称为英国的敌人,不过费舍尔对先发制人攻击的狂热让他显得很不理智。
对“哥本哈根计划”的支持只不过是他众多疯狂想法中的一个,在1904年他担任朴茨茅斯基地司令的时候曾经在书信中邪道:“地中海舰队司令若是足够果敢的话应当在开战前将潜艇从马耳他拖到土伦并让他们潜入港内……在战争中什么都是公平的。对敌人宣战的最好方式就是把他们的军舰击沉,这是他们应该知道的关于战争的第一件事。”
这样的激进思想也难怪很多人将费舍尔称为疯子,不过费舍尔对德国人态度很符合塞尔伯恩伯爵的需求,因此对费舍尔的态度有着些许纵容。
“不过,这样的理由并不足以说服其他人将俄国剔除出两强标准的参照国,不管德国人发展潜力如何。现在俄国人才是第三海军强国,而且他们刚刚在远东打赢了一场海战,更重要的是,吃了败仗的是我们的盟国。”塞尔伯恩伯爵接着说到。
“俄国人的确是世界第三海军强国,但是对皇家海军来说,唯一有威胁的不过是俄国三大舰队中最强的波罗的海舰队而已。然而这个威胁,我想很快就不会再是我们的威胁了,因此德国人的大洋舰队将会成为我们在大西洋上的新威胁。”费舍尔胸有成竹的回答到。
“波罗的海舰队将不再成为威胁?难道俄国人的舰队会凭空消失吗?约翰,你的这个结论的依据是什么?”塞尔伯恩伯爵问到。
“很简单,因为俄国的沙皇陛下会命令波罗的海舰队前往远东参战,虽然我并不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不过很显然,那位沙皇陛下一定打定主意了,前不久他将现在的太平洋舰队改称第一太平洋舰队。而波罗的海舰队改称为第二太平洋舰队,这样的举动的目的已经很明显了。”费舍尔回答到。
“好吧,如果那些俄国人真的让他们的波罗的海舰队航行上万海里去远东的话我们倒是的确可以松一口气了。”塞尔伯恩伯爵笑了一下:“不过光靠推测可不行,想要让其他人接受你的理由得等到那些俄国人真的离开后才行。”
“我认为我们不会等太久,俄国人将舰队改编,说明他们已经准备这么做了,而还没有动身可能俄国人在等待他们最新的博罗季诺级战列舰的后几艘完工,这样让俄国最新最强的战列舰前往远东。能让俄国人的舰队看上去更强大。”费舍尔故意在“看上去”这个词上加了重音。
让刚完工没多久,舰员和舰艇都没有磨合完毕的战舰航行上万海里前往远东。别说中途出故障了,就算真的抵达了,这样的战舰这样的舰员能发挥出几分性能?
这个道理塞尔伯恩伯爵虽然不是海军军官出身,不过也是明白的:“不管怎么说,这样一支舰队从规模上看上去还是很具有威慑力的,波罗的海舰队和太平洋舰队就算战力再差。日本人也很难招架。
不过你说得对,波罗的海舰队离开后,我们将俄国从两强标准中剔除就有足够的理由了。”塞尔伯恩伯爵点了点头。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个计划也得等到俄国人真的走了以后才能落实,虽然我们现在可以开始进行准备了。但是不管俄国人去不去远东,我们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老实和你说吧。约翰,1905~1906财年的海军经费不会增加了,海军没有办法得到更多的经费来扩充实力了。”塞尔伯恩伯爵叹了一口气后将自己向议会妥协,同意压缩海军经费的消息告诉了费舍尔。
“是吗?这在意料之中,我们是没有办法让海军预算像前几年那样持续增加的。”费舍尔对此并不惊讶,他很早就预见到了这一天的出现。
“是的,但是海军部委员会的那些官老爷们肯定会对此感到不满,但是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他们必须调整自己的心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说‘这是理想的计划,我们怎样才能得到足够的钱去实现它?’,而是要说‘这就是全部的钱,我们要从中榨出多少才能在未来赢得战争。’”塞尔伯恩伯爵有些不满的说到。
“用有限的资金来尽可能高的提高军队实力,这一点很重要,这也是我一直所提倡的。”费舍尔对于塞尔伯恩的话表示赞同。
“所以我才找你来,约翰,你在三人委员会你宣称只要海陆军能统一预算,同时以海军至上原则就能节省30%的经费,同时让海军的实力增强30%,而陆军实力增强20%。
我相信你能做到这一点,我需要你来解决我们现在面临的困难。约翰,你应该有实现你所说的这一切的方案吧?。”塞尔伯恩伯爵问到。
“当然,在节省开支的情况下维护皇家海军在国防体系中至高无上的地位,这是我们改革的唯一目的。而要实现这一目的,我们要进行诸如管理机构改革,淘汰过时舰艇,重新分配和集中舰队,重建海军预备役部队,削减非必要性开支。”在1903年费舍尔就在一封私人信件中说自己能够在提高战斗效率的同时大幅削减经费,所以对费舍尔来说已经早有腹案。
不过这一切改革最终服务的中心依然费舍尔一直念念不忘的新式主力舰,采用最新技术使其拥有前所未有的火力和速度,但是这样的主力舰的高昂成本不是现在的皇家海军的财政状况可以接受的。
所以一切的改革都要让皇家海军减负,优化财政状况,最终建立以自己所设想的新式主力舰为核心的舰队,这样完成了技术革新的皇家海军可以在国家经济条件可以承受的情况下拥有一支技术和效率让所有对手望尘莫及,从而在更长远的未来继续保持全球海权。
塞尔伯恩伯爵并不在乎费舍尔怎么做到,他只在乎能不能做到,因此见到费舍尔早有想法很是高兴:“约翰,我已经和贝尔福阁下商量过,3人委员会会在这个月解散,我要你做好承担新工作的准备。”
“是,阁下。”听到新的任务,费舍尔面色一正,严肃的回应到。
“首先就是1905~1906年的海军预算,不仅不会增长,我希望你还要努力使之能够有所削减,我需要你完成1905~1906年的海军预算框架,然后海军各部门才能去完善细节,我们也才能在框架内实现我们的目的。”
塞尔伯恩伯爵交代到:“而且为了能够更好的完成这一点我们需要推进海军改革,而这需要有一套完整的改革方案,因此我要你现在草拟改革计划。在科尔上将离职后,这套计划要立即实行。国王陛下,首相阁下和我都会全力支持。
另外,我这里也整理了两个工作备忘录,你可以将它加入到你的改革方案中去。”
费舍尔从塞尔伯恩伯爵手中接过两份备忘录后随手翻看了一下,立刻意识到这两份备忘录的价值,当即表态:“请阁下放心,我不会让陛下和两位阁下失望的。”
塞尔伯恩伯爵虽然并不是军人,而且和费舍尔的私交也不好,但是知人善用的他对费舍尔的支持不遗余力。
两份备忘录,一份是要对海军部进行改组,将几位海务大臣的职权全都集中到第一海务大臣的身上,将众多决策全交给一个人,这是要在海军的机构中树立一个强有力的权威。
第二份备忘录则是关于技术革命、舰队重组、军官选拔等等建议的设想,而这些设想很多都是对费舍尔以前提出过的建议的整合。
这两份备忘录是对费舍尔未来工作的强有力的支持,可以说完全思维费舍尔量身订做的。
1904年的夏天,费舍尔再次忙碌了起来,这个个子矮小、精力充沛、写信时惊叹号几乎比句号还多的将军即将带给英国海军的是100多年来最大和最彻底的一次革命。(未完待续。。)
.全部章节





帝国海权 第270章 争执
. .
俄国人在远东的胜利在英国引起了极大的关注的同时,德国人对此的反应倒是十分平淡。(由于在售舰问题,外交态度上对俄国的偏袒,德国和日本的关系开始转冷,因此德国海军并没有得到派遣观战武官的待遇,因此无法得到第一手的情报。
虽然通过驻日本和俄国的大使得来的零碎信息,七拼八凑大概得知在对马海峡俄国装甲巡洋舰舰队对日本海军防护巡洋舰舰队取得了一次大胜外,也没有其他更多的情报了。
对于这样的结果,德国海军内部并没有什么惊讶,一方面是因为日俄双方的实力对比太过悬殊,德国海军内部本来就对俄国人占有优势这一点相当确信,另一方面则是对自家出品的装甲巡洋舰的性能的信任,毕竟看自家孩子哪里都是好的心态在哪里都是有的。
用德国海军内部的话来说就是俄国人的两艘伊兹梅尔级装甲巡洋舰是全世界仅次于罗恩级的一流好船,而格罗姆鲍伊号也是世界顶尖的装甲巡洋舰,在性能上的绝对优势打出这种结果也是很正常的。
也因为俄国人的这次优秀表现,还让提尔皮茨趁机提出将新装甲巡洋舰的建造数量从2艘增加到4艘,结果被约亨想都没想一口拒绝。
好在提尔皮茨也不过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随口那么一说,现在为了新战列舰建造的准备工作忙的不亦乐乎的提尔皮茨对着越来越近的开工时间抱有着巨大的期待,因此对约亨否决掉了两艘装甲巡洋舰的建造申请倒也不在意。
除此之外,俄国人在远东的胜利并没有对德国造成多大的波澜,德国人还是有条不紊的在推进着自己的工作。
不过这场战斗倒也不是对德国人全无影响,德国人还是千方百计的知道了一点点关于战斗的细节,那就是日本人在海战中使用了新式火药。能在击中目标后引起大火,并且产生毒烟。
而俄国人虽然取得了大胜,但是在这种火药上吃了大亏,并不是像俄国人自己说的那样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的小道消息也让德国海军极为重视。
如何提升战舰面对这样的攻击如何保存战斗力的问题在约亨和提尔皮茨的联合推动下开始展开,目的是希望将战舰防护、损管等方面能够在德国海军内总结出更加有效和系统的理念和手段。
约亨和提尔皮茨的合作配合默契,有着皇权的支持让提尔皮茨的工作如鱼得水。而知道自己的工作离不开皇权的支持后提尔皮茨又对约亨的提议和要求几乎有求必应,不过有的时候倔脾气的提尔皮茨面对约亨却不肯让步。
“殿下,我知道那些破木头是您支持的重点项目,但是在我看来,那些小玩意对海军来说没有任何实用意义!而且将那些破木头装上军舰还要占用我们宝贵的甲板空间!”在约亨的办公室里,提尔皮茨十分难得的对约亨提出的新技术说不,而且态度还十分坚决。
“你说的那些破木头可以成为舰队的眼睛,让我们的舰队的侦查范围扩大数百海里,让我们能够抢占先机的伟大技术进步!”约亨对此也是寸步不让。
“海军不需要那种小东西。如果只是增加侦查范围,海军的轻型飞艇难道是摆设?我们的飞艇飞行距离更远,飞行高度更高,留空时间更长,而且可以装备大功率的无线电,相比于那些破木头,飞艇的技术显然更成熟和完善,无论从哪一点上都比那些破木头实用性更高!
而且我们现在有专门的飞艇搭载舰。同样可以跟随舰队一起行动!”提尔皮茨力挺飞艇到。
对于提尔皮茨的反驳约亨哭笑不得,由于自己的推动。德国的飞艇技术更加完善和实用了,和陆军喜欢体积更大,载重量更高,专职当炸逼的大型飞艇,实用铝合金框架,搭载3人的轻型侦查飞艇的出现得到了海军的巨大支持。
也因此建造专门搭载这种飞艇的“飞艇母舰”。当时看到这个计划的时候约亨都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历史上德国人可没搞出这么一个玩意,不过对于这个能拉开德国海军航空技术应用的大门的玩意,约亨也是同意了。
不过专门建造这么一个玩意花费的资金显然太高,因此改造已有舰船成了最便宜也是最快的办法。
因此一艘1887年建成的货轮兰号(她真的不叫兰利号)被德国海军买下。并改装成为飞艇搭载舰。
这次巧合可真的不是约亨的恶趣味,兰号历史上在1904年11月19日被沙俄海军买下,更名俄罗斯号,同样被改造成航空器运用舰,只不过她搭载的航空器可没德国人这么高大上,而是作为侦查气球的搭载舰。
搭载1个侦察气球、4个信号气球、4个信号风筝,侦察气球可不能独自行动,只不过是升到空中提供更远的视野而已,本质上还是一个瞭望哨而已。
而德国人选择她的原因和俄国人一样,主要是两个原因,,一个是兰号的吨位够大,有足够的空间。就算是3人的小型飞艇,气囊的体积也是不小的,因此长136.6米,宽14.9米,排水量9600吨的兰号在铲平了艉部上层建筑后重新构建了一个可以并排停放并维护2架飞艇的飞艇库,飞艇库的顶部是蒙布的,需要放飞飞艇的时候可以打开。
而另一个原因则是这艘货轮有着9500马力的动力,航速达到17节,可以伴随舰队行动。
后部搭载飞艇,而前部的上层建筑内则设置专门的无线电收发室,不仅可以接收飞艇发回的无线电报,同时可以向德国海军的舰船发出无线电报,因此在改造时,德国海军也有意将其打造为情报中转站,让她有着德国海军内部最强大的无线电通信能力。
改造完毕后的兰号改名鹰号。正式分类叫做辅助航空巡洋舰,是德国海军历史上第一艘以运用航空器作为主要任务的军舰,而俄国人的第一艘以运用航空器为主要任务的军舰就得换一艘船了。
经过使用,德国海军发现这玩意的效果的确不错,因此提尔皮茨也有为每个巡洋舰舰队配备一艘辅助航空巡洋舰的想法。
对于这个想法约亨就不感冒了,德国海军踏入航空技术的大门自然很好。但是你在飞艇这条路上一直走到黑就不是约亨能接受的了。
而这次日本人在搜索埃森舰队时的侦查手段匮乏让约亨借着德国新一代轻型巡洋舰的设计工作的展开提出要在新巡洋舰上装备水上飞机,然后对那些破木头架子看不上眼的提尔皮茨提出反对,两人就这么杠上了。
增加侦查手段当然要支持,看到日本人的那副惨样提尔皮茨也同意提高侦查能力刻不容缓,但是在提尔皮茨看来,飞艇在飞行方面的优势比飞机大,而且作为海军已经用了一段时间的技术,可靠性也更高,更重要的是。辅助航空巡洋舰终归只是辅助舰只,你在巡洋舰这种作战舰只上装这种东西简直是歪门邪道。
当然约亨也坚持自己飞机更为优秀的理念:“飞艇的航程再高,留空时间再长,它的体积和造价以及需要专门的运用舰船都让舰队里的数量极为有限,要侦查搜索半径上百海里的巨大区域,区区几艘飞艇怎么够?
而飞机体积小重量轻,我们侦查舰队的巡洋舰完全可以每艘上带1-2架,这样一个侦查舰队里拥有数十架飞机进行搜索的效率和可靠性都比飞艇高得多!而且价格还便宜的多!”
“但是现在那些破木头的航程和留空时间让它们飞出去没多久就必须返航加油。因此能够对海域进行监视的时间很短,很容易造成侦查漏洞。而飞艇的留空时间让它们可以对一个海域进行长时间监视,而且发现敌人后还能进行长时间的跟踪侦查,那些破木头根本做不到这一点!”
“就算如此也比因为数量少而让搜索面漏的跟个筛子一样要好的多!而且飞机在速度上的优势让这个问题根本不是问题,发现目标后,再派出更多的飞机进行接力式跟踪侦查也是可能的!”
“作战舰船装备这种设备会增加重量,占用甲板空间。影响舰体布置,而且这些脆弱的设备在交战中很容易损坏!”提尔皮茨争毫不退让。
“我们付出的代价和我们能够在侦查上提高效率,率先发现敌人抢占先机所获得的优势根本不值一提!”约亨同样是面红耳赤:“而且主力舰队里的巡洋舰的工作就是侦查!更高的航速、更强的火力、更厚的装甲都是为了更好的进行侦查而准备的,不要本末倒置了!”
这一点上约亨和海峡对岸的费舍尔的观点倒是十分类似,费舍尔最喜欢向他人讲述的一个设想就是:轻巡洋舰维纳斯号报告发现了敌人。当舰队司令命令她报告敌人的舰艇数量和组成时,得到的回答却是:“很遗憾,我无法报告,因为我还没看清楚就被速度和火力都强大的多的敌方一级巡洋舰赶跑了。”司令的答复是:“那你算什么巡洋舰啊?”
所以提尔皮茨的那套增加飞机的运用设备会影响战舰战斗力的说法自然遭到了激烈的反对。(未完待续。。)
ps:这章写的真是苦了我了,回家,电脑又给我闹罢工,而且还时好时坏,只能先把电脑放置play,等它心情好了我再写。
所幸让它休息了4个小时后,它终于让我一口气写完了,不过完成这章的时候是凌晨4点了,简直噩梦r527
.全部章节




帝国海权 第271章 曙光女神
. .
其实也不怪提尔皮茨对飞机还不信任,提尔皮茨也不是那种不愿意接受新技术的人,而是现在的飞机也的确看上去不那么符合海军的需要。%
经过近4年的发展,李林塔尔和他的团队也在不断的完善着飞机的性能,来自bmw的100马力直列6缸引擎也让李林塔尔和他的团队有了更多的余裕在设计上增加一些额外的重量。
在约亨的为了提高海军搜索能力的要求下,一种能够用军舰搭载,可以在水面上起飞的飞机的研究要求被提出,水上飞机的研发项目随之展开。与普通的陆地起飞的飞机不同,这种水上飞机的机身下方安装有大型硬壳中心浮筒,在两侧机翼的下方安装有小型稳定浮筒。
飞机采用双翼结构,木质框架,帆布蒙皮,串列双座设计,前部为飞行员,后部为侦查员兼无线电员,飞机空重88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1150千克。
100马力的发动机让这个小玩意以115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400千米,性能和外观都颇为类似历史上的美国艾尔玛林39a水上飞机。研制成功之后,约亨给该机起了一个名字,“翠鸟”。
按理说一个技术指标已经接近历史上1916年标准的飞机不会招致提尔皮茨如此强烈的反对,问题就出在通信能力上。
虽然此时德国在无线电技术上因为有着特斯拉这么一个天才加狂人的引领研究,水平已经世界领先,此时马可尼公司最新、功率最大的无线电台通信距离已经可以达到700海里,而西门子公司拿出来销售的同类型产品也仅仅只是略好而已。
但是实际上德国海军已经开始使用通信距离达到1200海里无线电台了,鹰号“无线电收发站”更是安装了通信距离达到1500海里的无线电台进行试用了。
如此强大的无线电通信能力让德国海军尝到甜头的同时胃口也被养刁了,翠鸟由于受到承载重量的限制。虽然安装了机载无线电,但是功率并不大,通信距离勉强也就50海里,实际使用中往往还达不到,对此提尔皮茨自然不能接受。
约亨那个侦查范围扩大数百海里的说法其实也是吹牛了,飞机能飞那么远是没错。但是无线电通信距离不够顶个屁用。但是无线电通信距离的问题随着技术的进步肯定会慢慢得到解决,现在首要的任务是要让海军能先接受飞机这个新鲜事物再说,所以约亨睁着眼睛说瞎话的理直气壮。
不过这些理由都无法说服固执己见的提尔皮茨,所以同样固执不肯退让的约亨最后一句话的态度已经近乎斥责。
如此激烈的发言一下子让局面尴尬了起来,提尔皮茨一下子清醒了过来,眼前和自己争论的不是一个海军的同僚,而是帝国的皇储,这样的争执自己显然逾越了,于是立刻道了歉。然后闭嘴做出俯首贴耳状。
看到提尔皮茨这个样子显然是心中有气难平,但是又不敢和自己吵的架势约亨也是头疼不已。自己要是用皇权强制要求执行,提尔皮茨也不会阳奉阴违,也会忠实的去完成自己的命令。毕竟在另一个时空中的威廉二世也是一个喜欢对海军的技术问题指手画脚的家伙,提尔皮茨不也是在很多时候都选择让步吗,而自己的指手画脚的业务水平好歹比威廉二世高多了。
但是这并不是约亨希望看到的,一旦两人意见不合自己就以权压人的情况成为常态,这对两人日后还很长久的合作关系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现象。但是面对有时候固执的和头驴一样的提尔皮茨,自己还真没有除了以权压人外的更好办法。
两个人都在那里沉默了一会。最终考虑到海军引进飞机的尝试不能再拖,约亨最终还是决定以权压人:“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海军的新轻型巡洋舰上必须配备翠鸟以及相关的运用设备,这是命令。”
既然是命令,提尔皮茨也只能服从:“是,殿下。服从您的意志。”但是那种勉强感一眼就能看出来。
看到提尔皮茨这么一副态度,约亨忍不住用解释的口吻说了几句以缓和两人之间这种针锋相对的气氛:“阿尔弗雷德,关于机载无线电通信的距离问题,我会敦促西门子那边尽快研制功率更大,通信距离更远的型号。而翠鸟的优化和改良也会同步进行,你所担心的技术问题都会慢慢得到解决的。”
皇储殿下都给台阶下了,自己在顶牛就太不给面子了,提尔皮茨再次点头回应到:“是,殿下,我相信这一天会很快到来。”
见提尔皮茨的态度有所软化,约亨继续说到:“对于提高海军侦查能力的问题上,你我意见是一致的,新轻型巡洋舰的设计建造工作也是为这一目的服务的,所以在这个根本的目标上我们并没有分歧。
1...113114115116117...21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