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帝国海权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星光破裂
以事后诸葛亮的眼光来看其实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日本人在经历了自撸出来的无畏舰河内级是个失败品之后向盟友英国求助,通过购买1艘自建3艘的方式获得了4艘金刚级战列巡洋舰之后就开始建造标准排水量的30600吨的扶桑级,德国人的造船业水平不至于比日本还低吧?
400毫米舰炮难以在可以预料的期限内提供这的确是个问题。但实际上即使选择了口径稍小的380毫米舰炮,其进度依然拖累了巴伐利亚级的服役速度,导致两艘完工了的巴伐利亚级由于没有完成训练从而错过了日德兰海战。
至于掌握操作技能实际上从305毫米跳到380毫米和从305毫米跳到400毫米实际上也没多大差别嘛,反正都是要从头学起的。
“那陛下您的意思是选择多达的口径比较合适?”提尔皮茨问到,他有些担心从皇帝陛下的口中听到一个难以接受的数字,毕竟海军内部也是有着要研制410毫米舰炮的声音的。要是皇帝陛下赞同这个意见,那可真是麻烦大了。
“我认为新舰炮的口径有以下几个要求和限制,第一、8门舰炮齐射的投射量要大于5400千克,第二、每座炮塔的重量应该和现在的三联装305毫米舰炮炮塔相差不大,既不要太轻造成浪费,也不要太重导致承受不了。第三、炮塔座圈的直径基本相同,对座圈轴承的要求不会提升的太多。所以我认为380毫米的口径,800千克以上的炮弹重量比较合适。”约亨笑着说到。
现在的德国可以说条件异常的好,新式三联装炮塔的研制成功让座圈轴承、驱动电机。承重结构都有了远超历史的巨大进步,历史上提尔皮茨对400毫米舰炮的质疑中也包含着能否造出符合要求的轴承的问题,从双联装305毫米炮塔座圈轴承跳到双联装400毫米炮塔座圈轴承的压力可不是一星半,但是现在这个问题倒不是什么大问题了。
“可是陛下,从305毫米到380毫米这一步跨的太大了,我很担心以我们目前的技术力量能否完成这样大口径的舰炮的研制工作。”虽然没有从皇帝口中听到那个最夸张的数字,但是提尔皮茨还是有些担心。
“完成是一定可以完成的,阿尔弗雷德。主要的问题是时间,时间上是否来得及才是真正的问题。不过我认为问题不大,如果研究能力不足,那就让克虏伯和斯柯达联合研制,在相当长一段时时间内,这种舰炮都会是我国海军的主力舰炮,让一家独揽另一家会有意见。而且也没有让一边研制力量不足另一边闲着没事干的道理。”约亨说到。
提尔皮茨认为305毫米到380毫米的跨度太大,这种想法其实在后世的军迷眼中也是很普遍的,但是仔细研究研究历史上德国人的舰炮发展史,就会发现其实德国人干的还真就是从305毫米一步跨到380毫米。
巴伐利亚级装备的skl45型380毫米45倍径舰炮研制开始时间是1913年,装备舰艇是1916年。时间为3年,而计划装备马肯森级的skl45型350毫米45倍径舰炮的研制时间是1914年,因为马肯森级最终没有建成,这种舰炮在1917年作为陆军列车炮投入使用。因此可以看出380毫米舰炮的研制时间比350毫米舰炮早,服役也早,而研制周期基本上是一样的。
而在看看斯柯达的k14型350毫米45倍径舰炮,开始研制是1912年,作为列车炮投入使用是1916年,研制周期是4年,虽然性能是比德国佬的好上不少,但是从时间上看还是来不及。
所以步子大了,也许会扯着蛋,但是一旦没扯着蛋,那么步子大的优势就会显现出来,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也就比巴伐利亚级早上那么1年服役,如果一战爆发时英国人伊丽莎白级还没服役,而德国有5艘以上的装备380毫米舰炮的战列舰,那么对上英国人一票的装备343毫米舰炮的马口铁战列舰,那乐子其实不是一般的大。
因此约亨认为既然德国现在提前拥研制成功了305毫米舰炮,那么集合克虏伯和斯柯达两家的力量,给他们3-4年时间打造出一款380毫米舰炮应该问题不大。
当然这种舰炮肯定要比历史上的巴伐利亚的舰炮要强。一直坚持高速轻弹思路的德国人为巴伐利亚级的380毫米舰炮配备的是750千克炮弹!要知道历史上俾斯麦级的800千克炮弹就已经作为使用轻弹的反面教材被人吐槽到死了,更何况750千克。
要不是英国人使用的是软被帽穿甲弹加之炮弹引信敏感,否则其伊丽莎白女王级的那871千克炮弹真的可以好好的教德国佬做人。
至于为什么不选400毫米,约亨主要是考虑实际装备的舰艇数量的问题,如果400毫米舰炮的研制周期更长,那么很可能再次导致只有1913年以后开工的战舰才能够装备这种舰炮。但是如果380毫米舰炮能够在1913年以前完成,那么就能让1911年开工的战舰装备这种舰炮。
见提尔皮茨还有些犹豫,约亨继续加了一把火:“而且我们现在即将装备305毫米舰炮,你认为英国人会一反应都没有?他们为了压到我们必然会制造更大口径的舰炮,到时候我们怎么办?跟在他们的后面制造同级别的舰炮吗?等我们的同级别舰炮研制成功后英国人早就装备更大口径的舰炮了。
我们现在能在英国人面前保持主力舰优势不正是因为我们一直领先一步吗?如果跟在英国人的屁股后面,那么我们作为追赶者必然是一直落后。”
英国人为了在造舰竞赛中彻底压倒德国人可为是不遗余力,不仅要在战舰数量上“两舰对一舰”还要在战舰性能上压倒德国人,而战舰性能最直观的自然是舰炮口径。
1909年在得知德国人开工4艘装备305毫米舰炮的新战列舰后,英国人就批准了建造8艘主力舰的财政预算。而其中4艘计划装备343毫米舰炮的猎户座级即将拉开超无畏舰的时代。
虽然现在因为克虏伯和斯柯达分开研制两种舰炮,因此斯柯达的研制工作可以隐藏在克虏伯的影子下,但是这种随着新战舰的开工估计瞒不了多久,英国人研制新舰炮已经是板上钉钉,再研制350毫米舰炮那就是毫无前途,反正380毫米舰炮一定会研制,那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要浪费时间和资源。
至于英国人在得知德国人在研制更大口径舰炮后会不会提早研制381毫米舰炮约亨也认为不大可能,虽然约亨以前听过一个著名的小段子。那就是英国人在德国开工国王级战列舰后再次发挥了他们篡改情报的“特长”,将国王级战列舰的主炮口径从305毫米改写成350毫米。这一举动刺激了已经处于癫狂状态下的英国公众和国会。
相信了这一情报的英国政府随即批准了建造装备381毫米舰炮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的1912年年度计划。
然而约亨对这个段子却不大相信,因为国王级战列舰是德国1911年度计划舰,且不说以国王级的吨位装备305毫米舰炮本来就有些不合适,装备350毫米舰炮才属合理,以及英国人又怎么在国王级开工没几个月,连舰体的架构都没搭出来的情况下知道国王级的火力配置的这两个疑问。
单单为了建造更大口径舰炮而将德国战列舰的舰炮口径的情报进行篡改本来就有些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了。
因为维克斯公司早在1910年就开始研制mk-j型356毫米45倍径舰炮。这种在英国mk-v型343毫米45倍径舰炮基础上研制,对外谎称为12英寸,日本海军内被称为毗式45口径(注1)14英寸炮的新式舰炮在1911年3月就通过了试验,而装备这种舰炮的就是日本海军的金刚级战列巡洋舰。
而同时期,美国人也开始研制他们的mk-i型356毫米45倍径舰炮。所以英国人完全可以以此为理由研制更大口径的舰炮,完全没必要拿德国当借口。
所以约亨认为英国人的381毫米舰炮是为了应对其他国家的14英寸级别的舰炮而开始研制的这一推断应该更符合事实。
因此只要保密工作做得好,英国人依然会认为343毫米舰炮对德国人的305毫米舰炮拥有优势,因此不用太过担心英国人的381毫米乃至更大口径的舰炮早产。
在这样充分的理由面前,提尔皮茨的态度终于松动了:“既然如此,那么先让海军将克虏伯和斯柯达的研究人员召集起来先进行一下探讨吧,先做一下技术难度的评估,然后再决定是否展开研制工作比较合适。”
“可以。”约亨了头:“我有几要求,你传达给他们,我要的结果不得低于这个水准,让他们按照这个标准进行评估。”
“陛下请讲。”提尔皮茨答应到:“我会让他们尽力而为。”
反正都已经基本赞同研制380毫米舰炮了,那么其他要求在怎么高标准也是在380毫米舰炮这个范围内,因此提尔皮茨这次倒是很爽快。
“第一、研制时间控制在4年以内,第二、倍径不得低于50,第三炮弹重量不得低于885千克,初速不得低于750米每秒。就让他们按照这个标准去评估。”
“陛下您这是希望使用超重弹,用较慢的初速获得弯曲的弹道来攻击敌人的水平装甲?”这一次提尔皮茨立刻明白了约亨的要求的用意。
“没错,到了这个级别的炮弹它的初速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这样的重量和较低的速度在远距离上有着较好的存速性,这样保证了其弹道的稳定,在远距离上用来攻击敌人薄弱的水平装甲应该有不错的表现,只要我们的观瞄设备和火控系统能满足这样远距离射击的要求,其性能将会得到最大的发挥。”约亨了头。
如果新舰炮真的能做到使用885千克炮弹,那么将会是真正的实际使用第一种将超重弹的德国舰炮,因为305毫米以下级别的舰炮即使使用超重弹其性能优势显示也并不明显,因此现在的德国舰炮虽然使用重弹思路,但是还是相对稳妥的。
305毫米舰炮使用450千克炮弹虽然重于历史上德国同级别舰炮使用的405千克炮弹、英国使用的386千克炮弹、美国使用的394千克炮弹以及法国使用的432千克炮弹,但是远低于二战中美国人使用的517千克超重弹,也还不及俄国人甘古特级战列舰上使用的470千克炮弹。不过约亨认为这个重量的炮弹已经足够了。
但是380毫米这个级别上,英国人使用871毫米炮弹,到了二战更是换装了879千克炮弹,而意大利人在一战中就为他们的381毫米40倍径舰炮准备了884千克炮弹,所以约亨认为新舰炮使用885千克炮弹,适当牺牲一些初速换来的性能是值得的。
“是,陛下。”提尔皮茨应诺到。
ps:注1:日本人的口径其实是倍径的意思,这是日本独有的叫法,又比如460公厘炮,这里公厘实际上是毫米的意思。
昨天没写完,又不想拆章节,所以今天字数上就稍微多了一了
.全部章节





帝国海权 第348章 没有一点和平氛围的和平会议
. .
1908年4月5日,在度过了寒冷的冬季之后,44个国家的代表齐聚荷兰海牙,召开第二次国际和平会议,然而这次会议本来就不过是大家为了给俄国人一个面子,来陪尼古拉二世进行一场过家家,真正把这次会议放在心上的没几个人。~小,..
这些与会国中的大部分人都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来看这次会议中的真正主角——英德两国之间的角力,而会议的发起人俄国,从一开始就沦为了配角。然而这场名义上旨在停止恶意军事力量扩张的和平会议,在两个互相不信任的国家之间却充满了火药味,会议刚刚开始就陷入了僵局。
“阁下说出这样的话不觉得可笑吗?贵国拥有现役战列舰55艘,装甲巡洋舰31艘,拥有这样的海军力量的贵国却指责我国海军力量发展超过了国家安全需要?我看在座的44个国家当中只有贵国的海军力量超过了国家安全需要吧?最应该裁军的不是贵国才对吗?”德国外交大臣比洛在会议大厅内理直气壮的反驳到。
这样的话语引的其他国家的代表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整个会场内嘈杂一片。对于这样的有理有据有节的发言,大多数国家还是深以为然的,反正自己的海军再怎么发展也不可能成为英国人的对手,所以抱着看戏的心态看英国人出丑就可以了。
对面的英国代表,外交大臣格雷脸色一阵青一阵红,德国人揭自己老底并不会让格雷有什么不好意思,但是其他国家的反应就让格雷很是尴尬了。强自镇定,轻咳了几声让其他代表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以后,格雷慢条斯理的解释到:“虽然我国的海军规模看上去十分强大。但是考虑到我国作为一个岛国,而且从远东到南非都有我国的控制区,这使我们有着漫长的海岸线,为了维护我们的海岸线的安全,我们必须维持一支强大的舰队。
这和贵国的情况是不同的!贵国的海岸线很短,但是却有着巨大的陆地国土。我现在要求贵国削减陆军的数量,贵国会同意吗?”
“可笑,如果按照海岸线的长短来规定海军的规模,那么拥有大西洋和太平洋两段海岸线的美国以及拥有漫长北冰洋海岸线的俄国也可以拥有庞大的海军规模,而海岸线很短的日本则不应该拥有一支西北太平洋最强大的海军力量!”比洛振振有词到,一边说着还一边和美国的代表交换眼色。
支持美国海军规模扩大,打压日本海军实力,这样的要求自然让美国人十分高兴,这也是美德双方一开始就沟通好了的配合。
美国过五禽伊莱休?鲁特立刻在旁边说了一句:“比洛阁下言之有理。我国现在在太平洋地区的海军实力不足,我国的西海岸的安全仅靠规模小实力弱的太平洋舰队难以保护,我认为我国有必要将太平洋舰队的规模扩大到和大西洋舰队同等的水平。”
见到美国佬和德国佬在那一唱一和,格雷的脸色更难看了,俄国外交大臣伊兹沃利斯基倒是没在一旁起哄总算是让格雷还不至于腹背受敌。
虽然德国人是在宣扬俄国海军应该有符合自己身份地位的规模,但是现在的俄国却根本玩不起这样劳民伤财的游戏,所以就算在一旁瞎起哄也没有任何意义,平白得罪了英国人。划不来,因此伊兹沃利斯基十分老实的在那装聋作哑。
不过比洛却不准备放过格雷。继续慷慨陈词到:“说到底,海军的规模看海岸线的长短本身就是谬论,海军的作用除了保护国家海洋安全外还要保护其国家对外贸易和航运安全。因此其自身航运规模也应该是海军规模的衡量标准!
贵国的确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贸易占有国,但是在国际贸易中的占比却在逐年下降,而我国却在逐年上升!但是我们的海军规模的发展速度却远低于我们的贸易占比上升的发展速度!
如果贵国是真心实意的想要停止军备竞赛维护海洋安全的话,那么请按照去年的国际贸易的占比的比例来规定各国的海军规模。而且考虑到贵国的占比下降和我国的占比上升,不考虑未来的发展趋势而按照去年的标准已经是我国做出的巨大让步了!”
格雷对于比洛的建议根本连脑子都没有经过就直接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了,开什么玩笑,按照去年的国际占比?英国已经跌到19%了,法国跌到了7%。德国上升到了15%,美国则是13%,按照这个比例来规定海军规模皇家海军还要不要混了?
而且要是按照这个比例,法国人不会立即跳脚?现在坐在一旁的法国总理就已经急的有些抓耳挠腮了。
当然脸皮厚是每个政客的特长,外交官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格雷立刻转换话题:“诸位先生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齐聚一堂,是为了终止军备竞赛,维护海洋安全,而不是去促进军备竞赛!我们要做的是立刻停止这种威胁所有人安全的行为,但是按照比洛阁下您的意思我们不仅不终止这种毫无价值的行为,反而还要给这种行为定一个目标,然后让大家都去完成它?这简直太愚蠢了。”
“然而在阁下口中的这种毫无价值的行为正是贵国挑起的,而不是我国!”比洛冷笑了一声,然后毫不客气的反驳到:“贵国自1889年开始开始建造君权级战列舰,在短短18年内建成战列舰55艘,平均每年建造超过3艘,而且这18年来,贵国海军单单造舰总经费早已超过1亿英镑!想必海军经费总额应该超过5亿英镑了吧?
反观我国,在18年的时间内仅建造27艘战列舰,平均每年1.5艘,我国的建造数量还不到贵国的一半!而且我国在其他中小型舰船的建造数量上更是远远低于贵国,在造舰经费和海军总经费上更是只有贵国的30%-40%左右。
就算近几年来我国加大了海军的投入,但是其总体水平依然远远低于贵国!看看贵国的主力舰建造数量就可见一斑,贵国的爱德华七世级战列舰总共建造了10艘!而且贵国去年更是宣称要建造新式战列舰6艘!如此的造舰速度阁下居然指责我国意图挑起军备竞赛?
我国维持如此低的经费投入和如此慢的海军建设速度,反而是我国珍视和平,重视海洋安全的体现!贵国指责我国不顾海洋安全进行军备竞赛简直是颠倒黑白,罔顾事实!只要稍微分析一下就知道阁下所说的一切都是无稽之谈!”
5亿英镑这个数字像一滴水落入滚烫的油锅里一样,瞬间再次引爆了全场所有与会代表的热情,5亿英镑哎!一时间所有人都被英国人的财大气粗的壕气震出了内伤。就连美国人也对此目瞪口呆,美国政府不是没钱,但是毕竟起步晚,而且海军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正是国会,想到想要打造一支实力能够达到并且超过英国的强大舰队,总共需要花掉超过25亿美元的经费,所有在座的美国代表团的成员都觉得任重而道远。
而格雷此时不仅气愤,而且还有些惊恐,德国人对自己的了解也太过精确了吧?自己来参加会议之前才刚刚做过功课,皇家海军从1890年以来的海军经费总额刚刚超过5亿。这样详细的数字自己之前也不是很清楚,而德国人怎么会知道的如此详细?
格雷瞟了一眼身旁坐着的身为军事顾问的皇家海军的军官,他同样面色铁青。泄密?!间谍?!能够接触到近20年来的所有海军预算数据的人有可能是间谍并导致的泄密?!这样的想法出现格雷的脑海中,让他不寒而栗。
当然这样的想法纯属自己吓自己,德国的情报机构的水平还没高到那个地步,这些情报的来源自然来自约亨前世的记忆,先在这个位面英国人的海军经费比历史上只高不低,虽然记不清每年每个项目这类十分细致的数据,但是大体的总额自己还是有印象的。
在得到这个数据的时候连德国人自己都被吓得不轻,造舰经费中可不只有战列舰和一等巡洋舰,二等三等巡洋舰、雷击舰鱼雷艇的数量极难统计,而人员费用、维护保养费用等其他支出更是难以计算。
这种连陆军和海军的情报机构都清楚的数据陛下是怎么知道的?当然这种疑问都被约亨用推算、大概之类的搪塞之言给敷衍过去了。
但是现在比洛看到格雷那难看的脸色就明白这些数据估计不离十了,虽然对皇帝陛下的“推测”如此准确有些好奇,但是这种情绪很快被另一种情绪所取代,那就是看着英国佬哑口无言的样子的快感,以及英国佬的这副窘态被所有人围观的幸灾乐祸。
这场和平会议从一开始就一都不和平。
.全部章节




帝国海权 第349章 叫做大型巡洋舰
. .
.., ;;;
虽然对德国人知道的这么清楚心中不安,但是格雷还是强自镇定的说到“下这么说就不对了,诚然贵国的确在造舰数量仅为我国的一半,但是这并不代表贵国的海军作战能力只有我国的一半。◇↓
贵国从1904年开始连续开工6艘新式战列舰。这种标准排水量超过2万吨,航速超过20节,拥有8门11英寸舰炮的战舰让我国54艘战列舰全部变成了没有了牙齿行动迟缓的老太太,我国在数量上的优势一下子就被彻底抹平,不得已的情况下我们才不得不建造同类型的战舰以保证我们的海上安全。”格雷恬不知耻的又将锅甩给了德国人。
“下说出这样的话也就只能骗骗外行人吧?在座的各国代表身边可都是有专业人士在的。新式战列舰的设计和建造不过是随着技术的进步自然而然的产物而已,全重炮战列舰的概念早在1903年就已经被提出来了,而贵国的第一海务大臣也很早就有建造这类战舰的建议吧?只不过我国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能够较快实现这种设计,反倒成了我们意图威胁贵国的理由了?
贵国的无畏号开工也就比我们晚上一年而已吧,那个时候我国的德意志级还未公开,贵国建造无畏号并且在次年紧接着就开工3艘同类型战舰是为了应对我国的德意志级也纯属无稽之谈吧?”比洛冷笑着揭穿格雷的谎言“按照下的意思,是不是其他国家都只能在贵国之后取得技术进步?比贵国先取得技术突破就是威胁贵国安全?那么我们的科学家和设计师还自行研究什么?贵国造了什么然后跟在屁股后面模仿就是了,这样还省了大笔的研究经费呢!”
从一开始自己就没从眼前这个胖子面前占到过口舌便宜,格雷感觉到自己的脸上火辣辣的疼,尤其是在这种场合下被这么多人围观,作为一个外交官来说这真是无比的丢面子。
见自家的外交大臣一副羞愤欲死的模样。一旁的皇家海军顾问开口了“比洛下说的没错,技术进步在战舰上得到体现,从而提高海军整体战斗力自然是很正常的。贵国在海军造舰领域的先见之明也的确令人佩服,贵国从勃兰登堡级开始就坚持的中轴线6主炮布局在当时算是独立特行了。
1...147148149150151...21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