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帝国海权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星光破裂
“外祖母的身体很好,而且我的那些舅舅姨妈来的都挺齐,这段时间主要就是在上门拜访。难得抽了点时间去了趟庞德街,以前可没机会。”约亨笑到。
“那殿下是否买了点什么?”提尔皮茨见约亨很是随意,因此也笑着问到。
“没有,哈哈,因为我去了以后发现没有自己能用得上的。”
“殿下真是节俭。”
“我并不节俭,我只是花钱有计划性。”
随意聊聊了日常,两人将话题转到了眼前庞大的舰队上。
“法国人居然派了拉加桑尼亚级过来,而且就排在我们的后面,英国人这是故意的吗?”约亨笑着说。
“哈哈,的确如此,她的姊妹舰凯旋号在远东可是被定远号重创,趴窝了很久才返回法国维修的。现在看到我们的船排在他们前面,法国人脸上的表情一定很精彩。”听到约亨调侃法国人,提尔皮茨也笑了。
“拿个望远镜来,我真是非常想看。”
“哈哈哈哈,殿下您真是幽默。”
“我可是认真的,哈哈哈哈。”两人开怀大笑。
笑了一会,提尔皮茨接着说到:“殿下,正如你原来所说,这次阅舰式的确有潜艇前来参加了。您是怎么知道的?”
“还真有?我只是瞎说的,哪个国家?在哪?”约亨开始装傻。
“奥斯曼土耳其,派了一艘蒸汽动力潜艇来。因为是小型舰艇,所以离我们很远”提尔皮茨回答到。
“奥斯曼?哦,我听说过,一个跳梁小丑在商业上的一次成功操作。诺登菲尔德-1型蒸汽潜艇。”约亨不屑到。
“哦?可否请殿下详细的说一说?”提尔皮茨来了兴趣。
“瑞典的诺登菲尔德公司的产品,他们的贸易代表是个俄国人,名字叫做巴希尔·扎哈罗夫。此人是个野心勃勃而且喜欢玩弄手段的投机分子。1885年的时候先把诺登菲尔德-1型推销给了希腊,,然后用希腊人吓唬奥斯曼,结果奥斯曼人也买了2艘,接着又用奥斯曼去吓唬俄国,结果黑海舰队也买了2艘。而且我还听说去年意大利王国在拉斯佩齐亚举行射击比赛,海勒姆·斯蒂文斯·马克沁先生的设计和诺登菲尔德机枪同台竞技,结果拉哈罗夫知道自己的产品不如马克沁先生的,因此买通意大利国王伊曼纽尔身边的宠臣,让国王陛下把心思都花到游览拉斯佩齐亚的夜景上了,结果正式比赛的时候王室只来一个人。结果马克沁先生的设计无人问津。”德国的情报人员得到的消息自然不会这么详细,但是约亨前世可是对马克沁机枪初期的苦逼推销经历了若指掌。而且就在今年,马克沁机枪在奥匈帝国自动武器招标上还要吃这个卑鄙小人的亏。
“的确是个没有任何底线的投机分子。那么如此说来,想必这种蒸汽动力潜艇性能也一定不怎么样了,如果真的性能优异,那么没必要使用这种小手段。”提尔皮茨犹豫到。
“性能不是重点,阿尔弗雷德,不管性能如何,潜艇出现在英国皇家海军的阅舰式上本身就是一种象征意义,代表着一种全新的舰种可以堂而皇之的登上这个舞台了,而以前的潜艇,虽然法国人一直在研究,但是没有人真正在意他们。现在则是一个机会。哪怕这种潜艇性能再差,也是一个信号。”约亨当然不会告诉提尔皮茨,土耳其人在试验诺登菲尔德-1型潜艇发射鱼雷时,首先舰艉下沉,接着艇身失去平衡,最终实验失败。不过这是一个机会,让德国海军开始加大潜艇研究力度的机会。约亨接着说到:“而且潜艇用蒸汽动力本身问题就很多,光烟囱进水就是一个大问题,我认为潜艇还是用内燃机作为动力更靠谱一些。”
“戈特利布·戴勒姆先生在1883年发明的汽油机吗。的确是比蒸汽动力更加适合潜水艇这种小型舰船。殿下果然对技术方面有着惊人的敏感性啊。”提尔皮茨有些感叹。
“我只是对机械比较感兴趣罢了。而且戴勒姆先生的设计也不是我心目中的理想选择。汽油易挥发,在潜艇这种密闭空间内安全系数太低。我理想中的燃料是柴油,,柴油粘稠不易挥发,常温常压下很难点燃,安全系数比汽油好。不过柴油的特性不适合直接套用戴姆勒先生的设计。到时候要研究研究怎样能让柴油在内燃机里燃烧起来。”约亨接着说,并且在心中想到:‘看样子要去把鲁道夫·克里斯琴·卡尔·狄塞尔找出来了,记忆中好像他1885年就已经自立门户开始研究发动机了,自己倒是可以去资助他一下。’
很快,阅舰式正式开始,两人停止交谈进入舰桥。壮观的编队让人叹为观止,而艾琳号的新锐强大以及德国水兵的训练有素也良好的展现了德国海军现在的风貌。虽然德国海军已经被沙俄海军超过落到了世界第四,不过由于约亨这几年的折腾,总算没有继续往下掉了。这次艾琳号就展现了德国海军的技术水平,也算刷了一次存在感。同时也让前来参加阅舰式的有些国家各有心思,百味陈杂。
注1:说实话默尔西只要21万英镑的造价怎么想都难以接受,致远级两艘单舰造价都要22万英镑,如果清国买默尔西级4艘回去,甲午战争中咬掉和坪井航三的第一游击队一两条船估计还是没问题的。
注2:1887年阅舰式的资料很少,所以法国海军到底派的哪艘船来作者并不清楚,胜利号在1886年以后一直以瑟堡为母港,离朴茨茅斯很近,所以这里就安排她过来被德国人嘲笑了。
.全部章节





帝国海权 第34章 麻烦来了
. .
在结束了阅舰式之后,约亨又在伦敦呆了几天,继续陪陪外祖母,与亲戚们拉拉关系。然后踏上了返回德国的旅途。
1887年7月5日,约亨返回柏林,而此时科堡家族的斐迪南已经被推选为保加利亚大公,约亨知道,马上麻烦就要来了。果不其然,两天后,斐迪南加冕成为了保加利亚沙皇,即斐迪南一世,第三保加利亚王国诞生。这位出生于维也纳,有着萨克森-科堡-哥达王室、法国波旁王室、两西西里波旁王室、奥地利哈布斯堡王室、匈牙利科哈里家族血统,又与葡萄牙王室、英国王室、比利时王室有着亲戚关系的保加利亚新任沙皇唯独和俄国沙皇关系十分冷淡,他的登基严重违背了沙俄的意愿。眼看自己一手扶持的保加利亚落到了这个和奥匈帝国关系密切的背叛者手里,沙俄对此怒不可遏,于是俄国扬言要诉诸武力解决保加利亚问题,而俄国国内也对德国一片谩骂,认为是德国在柏林会议之后,在俄国背后又捅了一刀。这让德国国内此时坐立不安。面对应对沙俄可能的军事行动以及和法国的关系靠近,德国国内非常紧张。而惊恐万分的俾斯麦又准备独断专行的把《德奥同盟条约》送到伦敦,寻求英国人的支持。对此约亨表示了强烈的反对。而这是约亨第一次光明正大的和俾斯麦唱反调。
由于此事非常重大,因此连已经90高龄的威廉一世陛下以及正在养病的腓特烈皇储都一同出席了会议。在夏洛腾堡宫的偏殿内,老宰相俾斯麦,皇太孙约阿希姆,外交部的资深外交官们一起在场。由于俾斯麦和皇太孙观点完全相反,两人互不相让,因此殿内气氛十分压抑。
俾斯麦用自己极具魄力和威严的口气教训着稚嫩的皇太孙:“殿下,现在俄国国内要用武力解决保加利亚问题的呼声甚嚣尘上,我们必须用强有力的手段去遏制住他们的企图!俄国人现在不是我们用几句话就能劝住的,我们需要英国人的帮助!”
“宰相阁下,我们在一个月前刚刚和俄国人签订《再保险条约》这还是您一手主持的。为的就是缓和我们和俄国之间的关系,现在我们再联手英国人去堆俄国进行军事威胁,俄国人会怎么看?我们在签订条约不到一个月后就把他们给卖了,到时候俄国国内就不是像现在这样骂我们背信弃义了!”约亨针锋相对到。
“现在是俄国有发动战争的可能,我们必须做出反应!不然事态恶化的话帝国有可能陷入战争!殿下你明不明白事情的重要性?!”俾斯麦怒到。
“那么我们签订《再保险条约》的意义何在?不就是为了避免和俄国发生战争吗?而且《再保险条约》不仅没有使我国免于战争,而且连限制俄国和法国人结盟都做不到,那么这个条约有什么意义?”约亨直接揭俾斯麦的老底:“亚历山大三世当初签署《再保险条约》就已经受到了国内亲法势力的阻挠了,现在我们再在俄国人背后捅上一刀,那么就算是亚历山大三世再怎么不愿意和帝国翻脸,法俄联盟也是必然的!”
“难道帝国就什么都不做吗?眼睁睁的看着沙俄对保加利亚动用武力?那么接下来奥匈会和沙俄开战!而我们也必须站在奥匈这一边!……”
“然后法国人就会趁机和我们开战不是吗?这不就是宰相阁下您一直所担心的吗?”约亨很不礼貌的打断俾斯麦:“所以为了避免这一切我们就必须求助英国人不是吗?说到底如果我们当初不签订德奥同盟条约。现在的处境就根本不会这么尴尬!而且奥匈的国力不值一提,就算奥匈和法国站在一起帝国也不用担心,但是我们现在却要面对庞大的沙俄!我们联合沙俄的政策现在已经彻底的破灭了!”约亨丝毫不给俾斯麦面子,直接点明他把德国联俄的外交政策给搞得一塌糊涂。
而联合沙俄一直以来就是威廉一世的既定方针,曾经为了阻止俾斯麦联合奥匈,威廉一世甚至以退位相要挟,这都没有阻止俾斯麦,所以在这次事情上是不赞同和沙俄翻脸的。而腓特烈皇储并非反对联合英国遏制沙俄,但是在《再保险条约》刚签订1个月的情况下就出卖沙俄,很显然也是欠考虑,因此皇帝陛下和皇储殿下都没有出声阻止这场争吵。眼看脸上快要挂不住的俾斯麦要发火,外交官荷尔斯泰因立刻前来打圆场:“皇太孙殿下、宰相阁下现在就以前的条约争执也没有任何意义了。殿下说的是以前的外交政策上的方向,而宰相阁下现在是针对眼前的事情如何解决,两位都是为了让帝国有更好的外部环境,保护帝国的安全。所以最主要的还是如何解决眼下的危机啊。”
“所以现在我们只能去联系英国人,将德奥同盟条约交给他们,并且表明如果奥匈帝国受到俄国的威胁,或者英国和意大利受到法国的侵犯,那么我们将有责任对俄国或者法国作战。这样英国人就会出手压制俄国,帝国就能避免战争。”俾斯麦再次表示德国此时只有联系英国人别无其他选择。
“我们难道就只能去求英国打压俄国?为了阻止俄国独霸黑海削弱土耳其。英国人一样会压制俄国人,而且英国人现在正在为俄国人干涉英国在埃及的事务头疼,我们何必去送上门去成为英国人的借口?难道没有我们的表态,英国人还真能不管这件事了?”历史上德国人这边刚表态,英国人就兴冲冲的去找俄国人的麻烦去了,所以以英国人那没理也就搅出三分理的脾气,就算德国这边不插手,他们也会找个借口插手的。
“意大利和奥匈在俄国冲出黑海进入地中海这件事上比我们还热心,我们何必非要出这个头,去当俄国人仇恨的靶子?相反我们应该站出来,表示这件事情我们不插手,而且去联系奥斯曼土耳其,让奥斯曼人去宣布费迪南一世登基不合法。这样我们既表现我们对沙俄的偏袒,又不会对态势造成根本性的改变。只要奥匈这边不松口,奥斯曼人的态度根本无足轻重改变不了大局。那么最起码我们能转移俄国人的视线,让他们仇恨英国、意大利和奥匈去,而且一旦英、意、奥联手,俄国人绝对不会真的开战的。那么置身事外而且表现出偏袒倾向的我们,就算不能拉近和俄国的关系,起码也不会那么敌视我们,到时候双方修复关系也会简单的多。至于奥匈,他们的态度对我们有影响吗?”历史上俾斯麦也是用这种方式企图安抚俄国,不过由于德国出卖俄国在前,加上得到支持的奥匈丝毫不给俄国台阶,因此就算后来奥斯曼用一纸文书满足了俄国人的条件,但是这个其实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结果根本不足以改变此时俄国上下对德国的满腔怒火。
这倒不是约亨真的想要拉拢俄国,因此要出卖奥匈。拉拢俄国德国要付出的代价太大,这个代价能不能承受先且不说,就算付出了代价,能起到几分效果也是难以预料的。但是现在并不是激怒俄国的好时机,而且未来德国还需要从俄国获得大量资源、粮食,因此现在能不让关系恶化就是胜利,至于要削弱俄国,到时候日俄战争的时候有的是机会把俄国人往死里坑。
“嗯,殿下的方法值得一试啊,不过完全不理会维也纳的态度也不好,毕竟我们是同盟关系。这样会有损我们之间的友好关系的。”荷尔斯泰因也认为此时激怒俄国不太合适,但是就此把奥匈卖了也不太符合德奥同盟条约的利益。
“现在是奥匈要依赖我们才能保证自己在巴尔干有足够的话语权,而不是我们依赖他们,所以要让奥匈人明白,不要因为和帝国结盟了,就老是在巴尔干问题上让帝国被动。而且《再保险条约》不也没在乎奥匈人的态度吗。“约亨再次刺了俾斯麦一句,不过约亨倒也不想让所有人都下不来台,于是又接了一句:“就算要照顾奥匈人的心情也不能在这个节骨眼上,我们任何示好的信号都会被奥匈人误解为我们对他们的支持,而且也会让俄国人产生误会。就算要让奥匈人放心,也得等这件事情尘埃落定了再说。”
而约亨的建议得到了威廉一世陛下和腓特烈皇储的赞同,最终外交部决定对沙俄释放友好信号,决定由荷尔斯泰因亲自前往俄国进行交涉。约亨的目的达到了,但是俾斯麦的脸色则一直铁青。会议结束后,俾斯麦率先离席,对威廉一世和腓特烈皇储简单的躬身行礼后,便匆匆离开,看都没看约亨一眼。‘这下把这个老顽固得罪惨了。’约亨苦笑着想到。
.全部章节




帝国海权 第35章 来自非洲的黄金
. .
阻止了德国人再次出力不讨好的得罪俄国,约亨心情一片大好。虽然此次把俾斯麦得罪的不轻,不过倒也增加了约亨在所有人心目中说话的分量。毕竟和铁血宰相俾斯麦顶牛,而且还能顶赢的人真的是寥寥无几。
而且避免和俄国关系进一步恶化,还有另一个好处,就是避免了接下来的双方关税大战,沙俄增加工业品进口关税,而德国人则针锋相对的增加了粮食进口关税,双方的关税大战让两国经济严重受创,而粮食价格上涨和工业品出口受阻都对德国工业发展造成了影响,加上工业发展受阻和德国日益增加的城市人口,就业率的降低会导致国内社会不稳定,而且会导致人口流失,而显然对德国是不利的,尤其是德国人口整体素质在欧洲算得上的首屈一指。
1763年8月13日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签署了世界上第一部《普通义务教育法》,而1825年开始实施强制性义务教育,1850年又颁布《学校法草案》,规定受教育与服兵役一样为公民的义务,并且规定教师享有公职人员的一切权利和义务,学生免交学费。从而成为世界上最早推行免费义务教育的国家。因此德国公民识字率已经是欧洲第一。而德国统一后,在和平的环境中,德国人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方面制定了完备的计划,也为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人才。英国教育家亨利·罗斯科曾经评价过:“在德国为爱好科学和知识而爱好科学和知识的情况,在大学里远比我们英国的大学里普遍的多。”
而高素质人口从来都是国家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向外移民造成的人口流失不仅使德国的实力受损,还白白便宜了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19世纪发展迅猛的美国机会众多,的确让很多在国内生活艰难的德国人心生向往。在19世纪中后期很长一段时间内,德国都是世界最大的移民输出国,而美国则是最大的移民输入国。这样的情况显然不能让其继续加剧了。
不打关税大战,避免经济发展受阻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缓和和俄国的关系,将工业品推销出去,这样能加速工业发展是第二步;然后降低粮食进口关税后,劳动者就会有更多的闲钱,那么扩大内需是第三步。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赶快让殖民地可以自主运转,而不用帝国不断的掏钱去补贴了。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作为德国殖民地发展的前期试点,德属喀麦隆的管理体系已经基本建立。而且由于腓特烈皇储的支持,此时的喀麦隆的管理结构和军事存在远比历史上好的多。各地殖民地官员也和历史上不同,并非全部由军事官员组成,而是有相当部分的民政官员负责行政管理,免得那些军官们遇事只知道蛮干。在约亨的干预下,殖民地政府也并非完全通过武力手段剥夺殖民地的土地,因为此时德国刚刚进入喀麦隆,而喀麦隆地形复杂,自然环境优良,加上东部和北部的地方部落实力相当强大,因此这些民政官员们采取拉拢为主镇压为辅的政策,利用从欧洲带去的工业产品贿赂各地的酋长,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再动手干掉几个不肯合作的小部落杀鸡给猴看,威逼利诱这些酋长们和殖民政府合作,让德国人在喀麦隆站稳了脚跟。
未来的喀麦隆可是被称为“中部非洲的粮仓”,也是非洲少有的能对外出口粮食的国家,约亨可不希望和历史上一样,为了满足国内工业原料的生产,因此让殖民地只从事单一经济作物的种植,最终导致殖民地的粮食不仅不能填补国内粮食的缺额,还要进口来满足殖民地需求。如果在喀麦隆加大粮食的生产,那么当喀麦隆生产的粮食开始缓慢进入德国市场,导致德国粮价下降,并且通过内部的有意引导,流传帝国要降低粮食进口关税的消息,这就会让大量靠土地吃饭的容克贵族不安,这个时候再放出喀麦隆拥有大量的适合种植的耕地的消息,并告诉所有人帝国给予在殖民地进行农业种植的德国人在土地购买价格、税收上给予优惠,加上雇佣当地人进行种植远比在德国本土的成本低的多,就会有一些胆子够大,又不那么守旧的容克地主们投身到殖民地的开垦大业中去,至于那些死抱着自己在本土的那么点耕地并且反对帝国加大对殖民地投入的家伙,等从俄国大规模进口粮食的时候,有这些人哭的。而愿意去喀麦隆投资的人多了,也带动了喀麦隆整个殖民地经济的整体发展,而殖民地经济的整体发展,又会让更多人来这里投资,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不过由于总体的殖民政策偏向温和,加上前期投入并不多,因此总体进展并不算快,前来的德国移民的数量不算多,吸引来的国内资金也有限,但总的来说进展还是明显的。而且由于不完全采取武力掠夺,而是采取分化拉拢的政策,并且不像历史上那样通过武力逼迫当地人服劳役、强制工作甚至抓捕奴隶,因此目前殖民当局和喀麦隆各个地方势力的酋长们关系并不算紧张。而且采用雇佣当地人工作并且给与报酬的方式后,殖民地的开发以及土地的耕作效率还是喜人的。当地人手中有了马克后,他们要购买物品又只能选择德国产品,因此又刺激了德国轻工业产品在喀麦隆打开了市场。虽说数量有限,利润也不丰富,但总的来说显然有一个好的开始。而眼看喀麦隆的发展成果喜人,为了加大对周边区域的渗透和势力范围扩大,今年帝国政府决定将喀麦隆的行政管理机构扩充到30人,并且让当地驻军数量增加到500人,而明年给喀麦隆的津贴也上升到1000万帝国马克(注1)。不过这个计划很快因为一个消息的传来而被推翻了。
1887年8月20日,从喀麦隆杜阿拉港传回来的电报,经过一年多的勘探、取样、化验、分析,帝国的探险队在约亨所圈下来的区域内发现了多处黄金和钻石矿脉。这个消息立刻点爆了高层对殖民地的热情,毕竟当年普法战争获得了50亿法郎的战争红利,在德国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已经消耗殆尽了,德国国内的众多垄断巨头们的确需要更多的货币来支撑他们的发展。而具探险队的消息立刻让已经预感到德国银行体系的货币发行量开始萎缩的帝国上层十分激动。不过发现了金矿的区域已经有言在先,被皇太孙殿下包圆了,所有人一边感叹皇太孙殿下的运气外,另一方面则希望皇太孙将黄金开采出来以后别全堆到皇家的库房里面去了,否则增发货币可就没指望了。一时间对约亨的态度都亲切了不少,不得不让约亨感叹这就是金钱的力量。
有矿脉在手,而且所有权属于皇家,这同样让腓特烈皇储十分高兴,因此面对约亨的请求,从皇室财政中又拿出1000万马克交给约亨组建矿业公司前往喀麦隆开矿。对于皇储殿下的大方,帝国的高层们也感到十分讶异,毕竟一次性投入如此之高,不过约亨并不担心,约亨前世喀麦隆每月黄金产量218公斤,其中178公斤是小规模的手工作坊开采。而约亨相信,哪怕技术上有一定差距,但是通过大规模工业化采矿,而且此时工业化氰化法提金工艺已经出现,加上约亨所知道氰化法的改进工艺,在浸出过程中增加加氧炭浸工序,能够提高金银浸出率;缩短浸出时间;降低氰.化物消耗,效率应该会比手工作坊高。那么假设每个月产出250公斤黄金,一年就是3吨,就相当于800万马克了,而且后世预计喀麦隆黄金储量近百吨,这笔生意绝对是稳赚不赔的。更何况还有莫比隆的钻石矿,后世莫比隆的钻石矿被爆出储藏量可能高达7.36亿克拉(152吨),这可以算的上是天价财富了。
当然,这1000万马克约亨也不准备一次性都头投入到黄金和钻石的开采上去,他还有一个目标——喀麦隆集中在几内亚湾区域的石油,喀麦隆的石油储量后世已探明的是2.5亿桶,而且不止是喀麦隆,约亨还有接下来的计划,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
此时受到黄金和钻石刺激的帝国议会也改变了口风,为了加速喀麦隆的发展以便能给帝国带来更多的利益,帝国议会同意加大对喀麦隆殖民当局的扶持力度,从明年开始对喀麦隆的津贴投入增加到2000万马克,行政管理机构扩充到100人,驻军增加到3000人。而且约亨提议加快杜阿拉港的建设速度,并且以此为德属喀麦隆的行政、商业、军事、集散中心。而帝国海军自然对此大力支持。毕竟远在太平洋的德属新几内亚根本指望不上,而德属非洲殖民地因为投入力度不足,一直没有一个能令海军满意的军事基地,而此次帝国同意加大对喀麦隆的投入,自然要把杜阿拉这个条件良好的港口变成海军理想中的海外基地。对于这个要求议会当然给与满足,毕竟对他们来说这才是用得上海军的时候。
1...1415161718...21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