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海权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星光破裂
‘又是自己独断转行。’约亨不屑的想到。‘看不见德意志的皇帝陛下脸色都变了吗?擅自做主推掉了姐姐的婚事,现在又来对自己的婚事指手画脚吗?’
不过不得不承认,与奥匈联姻是远比上面两位更好的选项。毕竟想把奥匈从德意志的战车上抛下去是不可能的了。和奥匈联姻虽然会对难得有所好转的德俄关系造成冲击,甚至有可能让沙俄开始将德国正式摆在敌人的位置上。不过在巴尔干暂时不会给你闹出一个大新闻的情况下,基本局势不会有太大的变动。而且在联英联法联俄都是没戏的情况下,德国也没得选了,好歹奥匈也是欧陆面积第二,人口第三的大国。约亨只是不想这种联盟关系被摆到明面上太早而已。不过现在既然一定要选择一个联姻的对象,那么也只有奥匈了。
“我觉得宰相阁下说的有道理,奥匈帝国的确是比另外两个更好地选择了。”
.全部章节
帝国海权 第62章 联姻嘛,总是要狗血一下的
. .
对于约亨同意与奥匈联姻,腓特烈三世和俾斯麦都十分惊讶。以腓特烈三世的角度,一位德意志邦国的公主作为德意志帝国的皇储妃是最好的选择,这有利于更加团结德意志帝国内部各邦国之间的关系。历史上威廉二世的妻子是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公爵的女儿,而海因里希的妻子则是黑森大公的女儿也就是阿历克丝的姐姐伊莲妮,不过因为伊莲妮比约亨大两岁,并且此时由于自己的姨妈并没有去世,所以阿历克丝也没有被接到外祖母身边,因此没有出现其家人赞成她嫁给英国王子艾伯特·维克托,所以身为黑森公主的阿历克丝自然是腓特烈三世心目中最好的选择。对于俾斯麦的自作主张,腓特烈三世都准备发火了,结果自己的儿子居然一口答应了,顿时有种一拳挥出打在棉花上的感觉。
而俾斯麦则没有想到皇储居然会赞同自己的独断专行。从1879年的那次辩论会上,俾斯麦就记住了这个年仅11岁却能够在众人面前侃侃而谈的王子。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位王子不断展出他惊人的才华,因此在他成为皇太孙的时候俾斯麦甚至曾经产生过‘也许这是更好的选择’的念头。但是很快俾斯麦也见识到了天才令人讨厌的地方——他们的敏锐和固执。在奥匈问题上皇太孙的想法和自己完全相反,所以才有了1887年的那次让人不愉快的争吵,而更让俾斯麦不愉快的是最终事实证明皇太孙是正确的;在殖民问题上也是一样,也许皇太孙自己并不知道,这位他的“海军经济学”笼络了相当多的资本主义工业巨头,而支持对外扩张的他在稳步推行的殖民地发展以及对容克们的分化都让他争取到了相当多的利益盟友,而在喀麦隆发现的丰富资源更是让他有底气去推行与自己截然相反的殖民地政策。俾斯麦不得不承认约阿希姆皇储殿下配得上那“上帝赐予霍亨佐伦家族的瑰宝”的称号。但是对于俾斯麦来说,一个有着“敏锐的眼光、果决的判断和惊人的运气”的天才在和自己的执政理念相冲突的时候可绝对不是什么让人开心的事。因此俾斯麦也非常清楚这位皇储对奥匈的看法——一个甩不掉的包袱,而现在同意与奥匈联姻的态度就很让惊奇了。
面对皇帝和宰相的疑惑,约亨半真半假的解释了自己这么选择的理由:“奥匈现在是我们的盟友,虽然我认为这个盟友实际上并不能给帝国带来多大的好处,不过我们现在也没办法丢开他了。和英国联姻并不能对帝国的政策和环境带来什么好处,因为父亲您已经是英国的女婿了。而黑森的公主同样不能对帝国产生什么帮助,所以如果非要从这三个选项中选择的话,奥匈是最有利的。”当然,约亨的理由可不只有这么一点。未来奥匈帝国皇储鲁道夫自杀后,费迪南成为帝国继承人,而他与霍恩贝格女公爵苏菲的贵贱通婚使他们两人的孩子没有帝国继承权,那么作为奥匈帝国公主的玛丽也拥有帝国的继承权,而自己和玛丽的孩子则有可能成为奥匈的皇帝,甚至约亨还有一个更大胆的计划,也必须让自己有一位哈布斯堡家族公主身份的妻子。
不过就算俾斯麦点了头,腓特烈三世点了头,约瑟夫一世点了头,约亨点了头,想要让德奥联姻,也不是就能顺顺利利的成功了的。联姻这种事情嘛,不狗血一下简直对不起琼瑶啊。
与此同时的奥匈帝国首都,维也纳,美泉宫
“我不嫁!我不要嫁到德意志去!”
在和俾斯麦秘密沟通后,约瑟夫一世也决定将消息告诉自己的女儿。同样是在皇帝的书房内,同样是结婚的问题,但是约瑟夫一世遭到了女儿玛丽的坚决反对。
“你就那么讨厌德意志的皇储吗?去年你们相处的很是愉快啊。”约瑟夫一世苦口婆心的劝到。
“我并不讨厌约阿希姆殿下,但是这和我要嫁给他没有任何关系。我有心上人了!”玛丽冲自己的父亲叫到。
“弗朗茨·萨尔瓦托并不适合你。”约瑟夫一世淡淡的说到。
“因为他只是托斯卡纳大公的一个分支家族的人不是吗?所以我应该嫁给一位德意志的皇储是吗?或者巴伐利亚的王子?”
没错,就是这种情况。女方有了心上人,因此对政治婚姻抵死不从,然后和情.人双双私奔,又被父亲抓回,最后为了爱情殉情。拜托,这不是晚上的8点档的黄金剧场。
1886年玛丽和弗朗茨·萨尔瓦托正如约亨前世的历史一样,一场命运的邂逅让两人坠入爱河。如果没有约亨这个在晚上八点档黄金剧场里绝对没有好果子吃的第三者插足,两人应该经过4年漫长的斗争,最后在玛丽放弃对奥匈帝国皇室的一切继承权为代价和弗朗茨·萨尔瓦托结为夫妻。而对于这场婚姻,奥匈贵族们是不赞成的,他们更希望帝国的公主选择德意志萨克森王国或者葡萄牙布拉甘萨公爵的王子作为对象。但是作为奥匈皇后伊丽莎白最宠爱的,被称为“我唯一的孩子”的玛丽得到了母亲的支持,伊丽莎白表态只要玛丽愿意甚至可以嫁给一个烟囱清洁工,而由于伊丽莎白的偏心,也因此导致了玛丽和自己的姐姐兄长之间的关系恶化。但是现在的情况不一样,玛丽的联姻对象是欧陆第一强国德意志的皇储,而且是那个铁血宰相,那个打赢了普奥战争、普法战争的俾斯麦的提议,这其中的分量让奥匈帝国得好好掂量掂量。
“德意志帝国现在是欧陆第一强国,而且国力蒸蒸日上。而且德国是奥匈的盟友,并且1887年的奥俄危机的时候德国保持观望态度,帝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帝国需要德国的支持,而约阿希姆的德国皇储,你和他的孩子未来会成为德国皇帝,这对奥匈来说是最大的支持。而且约阿希姆的风评一直很好,你斐迪南堂兄对他的评价也很高。英俊潇洒,才华横溢,严以律己,而且你也不讨厌他,这是最佳的结婚对象啊。”约瑟夫一世苦口婆心的向自己的女儿劝说着。
“为了帝国的利益,为了拉拢盟友,所以要牺牲我的幸福是吗?”玛丽不甘心的抗争着。
“你和弗朗茨·萨尔瓦托认识也不过2年,而且您们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并不长,你怎么就能确定他一定能给你幸福?你应该知道整个帝国都不赞成你和弗朗茨·萨尔瓦托的关系,没有人支持你的爱情。”
“可是母亲会支持我的。”少女最后的挣扎着。
“然后你的母亲就会和整个帝国的所有贵族对立,因为没有人会愿意为了萨尔瓦托家的小子去得罪德意志。不要再给伊丽莎白添麻烦了,要知道她说出你是她唯一的孩子的时候,吉塞拉和鲁道夫是什么样的心情?”
沉默,意识到自己可能真的没有反抗的可能了,玛丽只能用沉默做无声的抗议,虽然依然倔强的和自己的父亲对视,但是慢慢涌出的泪水却让视线开始变的模糊。
见到女儿流泪,约瑟夫一世无奈的叹了口气,然后轻声的劝慰到:“我知道,你这样的年龄正是对爱情充满憧憬和渴求的时候。因为我和你母亲的感情曾经也是那样炽热而浓烈。但是婚姻并不是有爱情就足够了,还要有相互理解和包容。我现在依然爱着伊丽莎白,但是我们之间相处却找不到当年的感觉,所以你的母亲才会长年在外也不愿意回来,因为这里对她来说是困住她的牢笼。也许你现在爱着弗朗茨,但是当你的婚姻没有人家人的祝福,遭到所有人的反对,你真的有信心说自己一定是幸福的吗?约阿希姆的声誉很好,和他的那个英国舅舅不同,他有着极强的自制力和行动力。我甚至可以说在整个欧洲的皇室中找不到能和他媲美的同龄人。也许他不是你最想要的选择,但是他绝对是最好的选择。”
玛丽没有说话,依然抿着嘴唇任由泪水从脸庞滑过。然后书房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良久,玛丽开口了:“您赢了,父亲。我愿意像一个物品一样去交换德意志的友谊,所以您可以放心了。我需要一个人静一静,请不要再来打扰我。”然后转身离开了这个自己一刻也不想再呆下去的地方。
而约瑟夫一世看着女儿倔强的背影,长叹一声,然后将身体深深的埋进座椅里,神色疲倦的按压着自己的太阳穴,然后吐出微不可查的话语:“对不起……”
1888年10月5日,德奥两国同时宣布,德意志帝国皇储约阿希姆和奥匈帝国公主玛丽订婚,而两人则会在1889年完婚。
.全部章节
帝国海权 第63章 重返亚太战略
. .
德奥联姻的消息传出,一时间欧洲政局风起云涌。对于这场婚姻可能导致的欧洲局势改变,各国都极为重视。俄国对此反应最大,1887年又是在占据上风的时候被迫在巴尔干吃了闷亏,俄国对奥匈的痛恨深入骨髓,作为沙俄获得巴尔干地区的主导权的最大拦路虎,对奥作战已经是沙俄军事高层的既定政策了。德国人的中立态度对俄国来说则是一颗定心丸,但是现在德奥联姻,就算《德奥同盟条约》没有暴露,俄国人也知道想要与奥匈作战有可能就要面对德国这个“欧洲仲裁者”了,这代表了俄国人的军事计划要做大规模的变动了。不过此时《德俄关税调整协议》执行顺利,德国从俄国进口了大量粮食,对俄国的国内经济状况带来了巨大的好处,而且由于此时俄国海军造舰规模的扩大,大量德国工业产品的进口也弥补了俄国本国工业能力的不足。因此虽然俄国人开始警惕的审视和考量着如何处理对德关系的同时,倒也没有做出什么过激的举动。但是俄国需要寻找一个盟友,一个可以抗衡德国的盟友这个战略已经开始在俄国高层中扎根。
法国人对德奥联姻既是担忧优势狂喜,忧的是德奥关系更加紧密,法国面临的压力越发严峻。喜的是德俄之间的裂痕越发巨大,1887年的时候法国还担心德国会不会就此抛开奥匈而和俄国联手,现在一切担心都是没有必要的了。俄国人需要一个盟友,而法国人也需要一个盟友,双方联盟眼看着就可以一拍即合了。
至于英国人则对德奥关系表示不必过分关注,维持大陆均势是英国人的国策,单凭奥匈一家想要在巴尔干制衡俄国,英国人从1887年的冲突中就已经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了,德国人肯代劳,自然再好不过。而维多利亚女王也写信对外孙的订婚表示祝贺。
而奥匈,在经历了1887年的心惊胆战后,认识到没有德国的支持自己根本无力面对那只北极熊后,对于自家公主能嫁给德国皇储这一“抱大腿”的行为欢欣鼓舞,何况这个大腿还不是一般的粗。原本对玛丽那追求自己的爱情这一“离经叛道”的举动极为不满的奥匈贵族们转变口风,开始夸赞公主殿下“改邪归正”是皇室的楷模。不过倒也不是所有人都对此表示支持。奥匈皇后伊丽莎白得知此事后怒气冲冲的赶回维也纳和约瑟夫一世大吵一架,指责约瑟夫一世“把女儿卖了一个好价钱。”自知理亏的约瑟夫一世承受了妻子的怒火后,要求妻子留在维也纳陪伴女儿等待出嫁,伊丽莎白同意了。
至于德国内部则分成了两派,以俾斯麦为首的一干德国外交部官员认为此次联姻有助于德奥联盟关系的发展,因此表示赞成。而另一部分老容克贵族果不其然的以腓特烈大帝的不幸婚姻生活为例证反对这次婚姻。不过有俾斯麦在,这些人翻不出什么大风浪。
不管外界如何风起云涌,两位当事人反而像是台风眼一样,不管周围如何狂风大作,中心却是风平浪静。作为当事人的约亨则如往常一样,积极参与进海军舰船设计以及hk公司的武器设计工作。玛丽则一改以往的活泼与灵动,开始深居简出的生活。对于奥匈公主的这种不合作不抵抗态度,也让一些知道内情的人开始担心这场婚姻是否会顺利。腓特烈三世就是其中之一,不过毕竟婚约已定,这个时候无论谁反悔都绝对是一大丑闻,也会严重影响两国关系,因此腓特烈三世也只能求上帝保佑自己的儿子不会重蹈腓特烈大帝的覆辙。
其实对于玛丽有心上人这种事情约亨其实也有耳闻。不过他并不在意,就算当初海誓山盟又如何,面对德意志帝国的压力,玛丽也只能老老实实的当德意志未来的皇后,狗血的私奔和殉情,做之前也得先考虑考虑奥匈能不能承受德国的怒火。至于未来的婚姻生活,大不了自己也学腓特烈大帝就是了。虽然牺牲了自己的婚姻,但是却能实现德意志人的大一统,这样的交易对约亨来说是划算的。自己娶得是奥匈公主的身份,至于这个公主是谁,约亨并不在乎。或者说前世今生40多年的单身生活让约亨对找一个好伴侣这种事已经没有什么过多的渴求了,身为未来的帝国皇帝,如果只是想满足一下**,找个漂亮女人实在是太过容易的事情了。
而现在,约亨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因此根本没时间考虑这些有的没的。除了技术研究和装备试验,约亨还在考量德国对外战略的推行,比如,让德意志海军势力重回太平洋。1861年9月,清朝与普鲁士王国签订《中德通商条约》,允许普鲁士军舰进入中国水域。随着远东经济发展和政治重要性提高,1881年德意志帝国海军远东舰队成立并派驻到该地区,而远东舰队也成了当时德国唯一一支独立于国内母港的海军编队。然而由于喀麦隆的快速发展,以及杜阿拉港的建设让帝国海军在非洲有了极为优秀的落脚点,加上约亨的大力支持,德意志海军非洲舰队成立,母港就设在杜阿拉。因此远东舰队的舰艇大部分被召回,解散后一部分舰艇重新回到本土舰队序列,还有一部分则加入德意志海军非洲舰队。和此时已经发展壮大,以有着相当完善的维护保养设施的杜阿拉港作为母港,拥有3980吨莱比锡级轻型巡洋舰莱比锡号,2850吨俾斯麦级轻型巡洋舰布吕歇尔号、斯托施号,1700吨阿里阿德涅级轻型巡洋舰路易泽号和弗雷亚号共5艘巡洋舰,以及被踢出了帝国海军近岸防御部队的装甲炮艇组成非洲舰队相比,远东舰队在太平洋上只有几艘小炮艇维持着自己的存在的状况可谓愁云惨淡。由于帝国此时的殖民热情完全放在了开发喀麦隆上,就连德属东非和德属西南非的投入都不算大,更别提远在太平洋上的德属几内亚和德属萨摩亚这种对德国人来说偏远而又无价值的几座小岛。
不过萨摩亚且不去说,几内亚可是有着非常丰富的资源。而且不仅仅是因为这里的资源让约亨心动,更重要的是,以几内亚和萨摩亚为支撑点,德国海军将可以快速对南美洲、东南亚施加影响力。这里虽然叫做太平洋,但是可一点都不太平,从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到1898年的美西战争,再到1904年的日俄战争,这片海洋上的势力交替总是伴随着血雨腥风。这对德国来说是个机会,保持足够强大的军事存在,对于德国来说浑水摸鱼的机会也就更大了。并且在约亨的计划中,未来在该地区保留一直拥有一定力量的海军舰队,足以牵制住英国人的远东舰队、澳大利亚舰队甚至印度洋舰队,利用这里海域复杂的天然环境,进行防守和牵制问题不大而且在这片岛屿众多的区域,利用驱逐舰和鱼雷艇进行近岸防守,使用潜艇以小博大也远比在浩瀚的大洋上要简单的多。加上英国在此没有众多的陆军,因此只需要少量军队就可以守住,并且也能让澳大利亚无法放开手脚出兵参加欧洲战场,一举数得。
而且此时也是一个好时机,1890年是世界经济危机,德国也将会受到影响,而在这次危机中大量德国人会因为失业而开始移民美国,这种事情约亨显然不能让他发生,那么这些人除了在德国本土给他们安排工作机会外,向德国殖民地移民也是一个极佳的选择,而这些优秀的德国公民,参与到亚太地区的势力扩张中去再好不过了。而且太平洋地区势力错综复杂,并非英国人一家独大,荷兰、西班牙这些老牌殖民国家如今已经大不如前,但是依然在该地区拥有足够的影响力,所以趁着他们国力衰微,通过利益交换进行势力渗透并非难事。而南美各国,智利、阿根廷、巴西国内动荡,也无力干涉德国人的行动,德国甚至可以趁此机会在南美三强abc身上大捞好处。而此时在西太平洋上实力最强的清国,才不会管东南亚的破事。而日后成为太平洋一霸的日本此时面对清国还要瑟瑟发动。至于更未来将太平洋当成自家后花园的美国,此时也不过是个战五渣。所以此时扩大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是时机最棒的切入点。
现在帝国海军舰艇更新换代速度较快,一些老船留在欧洲也是无用,先派往太平洋显示一下存在感也是好的。不过想法很美好,现实很残酷。现在有一个很根本的问题摆在约亨的面前——就算海军过去了,也没有落脚点。几内亚和萨摩亚只是名义上是德国领地,实际上根本没有经过开发,海军去了也没有港口。而历史上1894年德国重整远东舰队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寄人篱下,依托英国远东舰队的母港——香港进行活动,为此德国驻华大使曾经说过“我们的舰队不能永远在这里像无家可归的孤儿一样航行”,也正因如此,德国人才会对抢占胶州湾如此的上心。不过此时去抢胶州湾是不可能的,别的且不说,就凭那几艘小炮艇,给北洋水师塞牙缝都不够。因此约亨将目标放在了两个地方上:西澳大利亚和菲律宾。
.全部章节
帝国海权 第64章 亚太落脚点之议
. .
19世纪的下半叶以来,太平洋上的众多岛屿以及毗邻太平洋的亚洲大陆国家,几乎已经被老牌殖民国家瓜分殆尽。德国在普鲁士时期虽然是陆上强国,但是海军实在是不值一提,而当德意志统一后,快速发展的国力让德国开始有了对外扩张的需求,然而此时的德国已经错过了瓜分世界的大殖民时代的黄金时间。德国人此时才发现,茫然四顾,到处皆是他人的地盘,只有一些别人根本看不上的穷乡僻壤。就连此时已经让德意志可以不屑一顾的荷兰、西班牙也有着比自己好的多的区域。
而德国在太平洋上的殖民地,德属几内亚,是在大洋洲东部的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北部地区,距离远东足有5000公里。至于德属萨摩亚更是鸟不拉屎的贫瘠之地。就算到了约亨前世的21世纪,萨摩亚依然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目前在远东,马来西亚是英国在远东最前线的殖民基地;法国人统治着越南、老挝、柬埔寨,与之隔海相望的菲律宾被西班牙人所占据;印度尼西亚是荷兰的传统殖民领土。再往北,则是有着亚洲最强海军力量的清国。德国人想要在这里杀出一片血路可不容易。因此约亨首先将目光放在了西澳大利亚和菲律宾。
澳大利亚一词,原意是“南方大陆”,来自拉丁文terraaustralis(南方的土地)。1606年,西班牙航海家路易斯·托勒斯的船只驶过位于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岛之间的海峡;同年,荷兰人威廉姆·简士的杜伊夫根号经过澳大利亚并且是首次有记载的外来人在澳大利亚的真正登陆,并命名此地为“新荷兰”。1770年,英国航海家库克船长詹姆斯·库克发现澳大利亚东海岸,将其命名为“新南威尔士”,并宣布这片土地属于英国。
英国人首先把澳大利亚作为一个流放囚犯的地方。1788年1月18日,由菲利普船长率领的一支有6艘船的船队共1530人抵达澳大利亚的植物园湾,当中有736名囚犯。八天后的1788年1月26日,他们正式在澳大利亚杰克逊港建立起第一个英国殖民区,这个地方后来人口不断增长而成为澳大利亚的第一大城市悉尼,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当时的英国内政大臣悉尼。每年的1月26日后来成为了澳大利亚的国庆日。1790年,第一批来自英国的自由民移居澳大利亚,以悉尼为中心,逐步向内陆发展,至1803年,殖民区已拓展到塔斯马尼亚。英国于1829年将西澳并入作为囚犯流放地。1851年,新南威尔士州的贝瑟斯特、维多利亚州的巴拉勒特发现金矿,自由移民开始激烈增长。1868年,最后一批英国囚犯被送至西澳。
因此,实际上现在英国人主要控制区域依然是以东岸的维多利亚州和新南威尔士州,而对西岸的囚犯流放区和北部荒芜区的控制力相当低下。而且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正是大部分集中在西部和北部。因此德国此时以商业模式进入西澳和北澳基本不会遭到阻拦,反而由于能够带动当地经济而大受欢迎。而且进行矿业开采和工业建设,自然需要一个优秀的港口,这个港口在战时自然也可以用来作为军事用途。并且随着工业发展,那里就会需要越来越多的劳动力,而德国则可以将移民潮吸引向澳大利亚,从而扩大那里的德国人人口基数。那么当西澳和北澳拥有足够强大的工业和经济实力,数量举足轻重的德国移民的时候,澳大利亚再想在1900年六个殖民地进行居民一人一票的全民公决,用投票决定是否把六个殖民地统一成一个联邦国家的打算就得泡汤。而一个无法统一的澳大利亚,在一战能给英国人提供的帮助实在有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