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崇祯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大璎珞
他们只要做了一点点好事,有些人就会歌功颂德,觉得这人其实不恶,本质是好的。
所以崇祯特别同情王员外的遭遇,给的封赏也就特别多了。
除了金银珠宝和绫罗绸缎外,崇祯还给王员外找了个活干。
自从诛杀了这批为非作歹的恶人后,京城和京郊的治安瞬间好了很多,就连冒领粥的人也不见了。
而方正岳接了崇祯的任务后,虽然心里挺不满的,不过他还是勤勤恳恳干了起来。
就是人手有点不够。
这家伙上任后不是处罚了一批户部的贪官污吏吗这就导致户部许多职位空缺了起来。
所以方正岳又把工部拉下水了,他向崇祯建议,办皇庄的事得工部和户部一起弄。
崇祯批了。
工部尚书徐光启自己手头上的事情都做不完了,现在又接了这么个烂摊子,简直是气不打一处来。
两个部门差点打了起来。
不过气归气,工部还是派出了人手帮忙,就是工资得户部另开,而且所有开支都得户部出,这么一算要的银子就不少了
方正岳也确实是个人才,他将崇祯给的杂宝直接抵押在了大明钱庄,死皮赖脸的借贷到了两百万两白银。
他将白银一分为二。
其中170万两被他存了户部库房里,用于国家开支,剩余30万两拿出来兴办皇庄。
这个原本被崇祯废了的皇庄又轰轰烈烈的办了起来,只不过这一次负责人不再是宦官,而皇庄的用途也变了。
北直隶
这地方在明朝初年的时候还是相当荒凉的,虽然土地肥沃,却无人开垦,以至于良田长满荒草,成了兔子狐狸们的乐园。
后来
政府大量移民,加上军屯的兴起,此地的人烟才稠密了起来,慢慢的发展出了很多城镇。
再后来
时间推移,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北直隶的良田大部分落入了勋贵宦官商人手中,无地的农民要么逃亡,要么沦为佃农。
现在
这些田地统统被崇祯抄了
程清风和王员外等一干官员带着几千名流民来到了这儿。
哦对了
现在的王员外已经不再是一个普通员外了,崇祯直接将其提拔为户部员外郎。
这官职在朝廷虽然只是芝麻绿豆官,也没什么权利,但是对于王员外这种小人物而言,无疑是一步登天了。
其实崇祯就是想给他找个事情干,人在经历大灾大难后,最是不能空闲下来,必须让这人不停的忙碌,否则他就会意志涣散,然后走上绝路。
崇祯特意交代方正岳
让王员外郎也负责皇庄事宜。
王员外郎接到崇祯的任命后倒没推辞,他将崇祯赐的赏银并家里剩的余财,以及一些田产等,全部留给了女儿,还给女儿招了个上门女婿。
安置好自家女儿后,王员外郎一身轻松的上任去了。
程清风则是工部派出来帮忙的,按品级他略低于王员外郎,但是按资历程清风无疑要甩王员外郎几条街了。
加上程清风又是进士出身,天然比老百姓爬上来的王员外郎有一种优越感。
所以二人并肩而行,王员外郎掌管钱袋子,程清风负责人事安排。
一行人浩浩荡荡行到北直隶,仔细勘察田地,砍树伐草,寻了处靠近水源的地方,先建了简易的住所。
程清风一边查看地形,一边安排工作,倒颇有几分大将风度了
0115 流民的幸福生活
赖大和崔公子也混在这群流民里。
当赖大看到皇庄的地后,他眼睛都直了,祖祖辈辈都生在槐树村的赖大,何曾见过这么好的地
这地又大又平整,颜色还是黑色的,散发着泥土的芬芳,一看就非常肥沃,能够耕种这么好的地,就是死也值得了。
赖大听带他们来的大官说,以后这些地就是他们的了,只要勤勤恳恳耕种,吃饱穿暖不成问题。
吃饱穿暖
这是赖大祖祖辈辈的愿望,其实赖大倒没有这么大的志气,只要能够吃个半饱,一天有两餐稀粥,再加点咸菜,他就愿意没日没夜的干活。
这天白天他们砍了树木和茅草,搭建了一些简易住所,预备这些天住的。
到晚上的时候
来了一队骡子和马拉的大车,车上拖了好些青砖青瓦,说是建皇庄用的。
青砖青瓦啊
赖大和所有流民都激动的要死,要知道他们这些穷巴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就算干一辈子也住不起砖瓦房啊
这些人激动的摸着青砖青瓦,憧憬着未来幸福生活。
赖大也从来没有住过砖瓦房,他们村出了名的穷,村民大多住黄泥茅草房,也就崔公子家才住的起砖瓦房。
如今
这些大官居然给他们砖瓦房住
天下怎么会有这种好事
俺们不会是在做梦吧
赖大这帮流民都是老实木讷的流民,也不会说什么漂亮话,他们纷纷哽咽着朝程清风和王员外郎跪了下来,头磕的砰砰响。
程清风看着这些流民,他叹了口气,然后大声说道。
“大家快快请起,这一切都是皇帝陛下的恩典啊你们要跪也应该跪皇帝陛下,本官受之有愧啊”
皇帝陛下
流民们都愣了。
皇帝,这个称呼在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穷巴子眼里,几乎是至高无上,甚至是虚无缥缈的一个称呼。
皇帝陛下居然知道他们
当流民们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无不激动的手舞足蹈,有些甚至伏地痛哭起来。
一名头发和胡子都白了的老者颤巍巍问道,“真的是皇帝陛下吗小老儿实在不敢相信啊”
程清风的神情陡然变的庄严无比,他正色道,“陛下乃亘古不遇的圣天子,他虽居于九重深宫中,却依旧心系天下黎民百姓,我等定要感念圣恩才对。”
这名老者泪流满面
他面朝紫禁城郑重其事的磕头行礼,礼节是标准无比。
程清风急忙扶起老者,奇道,“这位老丈看着是个读书人啊怎么沦落至此”
老者长叹了一口气道。
“老夫不过一童生而已,考了这么多年功名也未考上,实在枉称读书人,老夫的家乡今岁大旱,十室九空,饿殍遍野,贼寇横行,就连富室都朝不保夕,何况老夫”
一番话说的程清风唏嘘不已。
他见这老者有点文化,干脆就任命他做了庄头,帮忙管理流民。
接着程清风又对这些流民说道。
“陛下还命令我等采购了许多鸡鸭猪羊崽子,以及各种果木,牧草,谷物种子等,待庄子建好了后,就会陆陆续续送来了,以后尔等就在此地扎根下来,为我大明国生产粮食牲畜。”
顿了顿,他继续打鸡血。
“不瞒大伙儿,像我们这样的皇庄,陛下一共兴建了十余处,以后我们生产的粮食都会送到军营,进入我大明国将士腹中,将士们吃饱了,就能保家卫国,开疆辟土,尔等都是大明国的英雄。”
虽然大多数流民不知道啥叫开疆辟土,但是他们知道啥叫英雄啊
比如秦琼就是大英雄。
现在只要他们努力生产粮食。
他们也会是英雄,而且还是被陛下知道的英雄,瞬间大部分流民的斗志被点燃,他们恨不得立马冲到田里耕种去。
程清风给了画饼,就该给大饼了。
随同骡马车运过来的除了青瓦青砖外,还有各种衣食之物。
这天所有的流民都分到了一匹粗棉布,赖大摸着粗棉布都快哭了。
他们家太穷
衣服都是上一辈穿了传下一辈的,赖大带着两个小子逃荒时本就穿着补丁垒补丁的衣服。
这一路上颠沛流离,衣服早就破烂不堪了,都快遮不住身体了。
晚饭也吃的非常丰盛。
宰了几口大肥猪,猪骨头炖猪肉,还加了莲藕的,放的盐也足,还没熟就已经香气扑鼻了。
这些流民以前大多数都是穷苦人家出身,就算丰年也难得吃一顿饱饭,何况肉了只怕他们过年都很难捞到肉吃。
这赖大家中以前也是养过猪的,可因为没有麸皮喂,猪吃的都是一些野菜。
赖大家的猪都是瘦骨嶙峋的,就算养大了也不能吃,得拿了换钱,买针线油盐啥的。
这天晚上
每个人都分了满满一碗猪肉,大骨头汤则管饱,还有黄米饭也是管饱的。
看着眼前丰盛的食物,流民们集体痛哭,这么多天来,他们背井离乡,义无反顾的踏上求生之路。
一路上受过多少罪
一路上吃过多少苦
多少白眼咒骂屈辱
流民们都已经麻木了,他们似乎已经不再是人,而成了人形的兽类,被所有人嫌弃驱赶着,无助的在大地上奔波流浪。
而今天的这餐晚饭
让他们实实在在感觉到自己还是个人,吃的也是人饭。
过了这么多天苦日子,一下子有了这么好的饭吃,这些流民居然都不敢动筷子了
他们似乎生怕肉到了嘴里,才发现一切都是梦
看着这些流民的惨状,就连王员外郎都动容了,他的眼神终于有了一丝神采,骨子里的善良又冒了出来。
王员外郎也给自个盛了满满一碗肉,大口大口吃着,他一边吃还一边打趣着。
王员外郎的声音瓮声瓮气的,他强忍着悲痛,用欢乐的语气道,“大伙都不吃吗那这些好吃的可都是王某的啦,哈哈哈。”
程清风急忙也抢了一碗,“好你个王八蛋,想吃白食啊没门”
众流民惊呆了
在他们的映象中官老爷都是高高在上的,官老爷居然和他们一起吃东西
0116 大产粮
王员外郎和程清风两人不顾形象的抢食着锅里的肉骨头,一边抢,还一边相互损对方。
这种行为在现代社会或许算不了什么,可是看在流民眼里就有点惊世骇俗了。
这些流民中虽然也有极少数出身富裕家庭,但是大部分都是穷巴子出身,尤其是赖大
他以前很少见到官老爷,偶尔见到的几次,这些官老爷大多是正襟危坐于高堂之上,面无表情的下令打犯人的屁股。
以至于
赖大直到现在看到了官老爷,都会条件反射的想捂住屁股,似乎生怕自个屁股被打开了花。
崔公子还算好点。
出身于富裕家庭的他,见官老爷的机会可比赖大这种穷巴子多多了,所以他知道官老爷也是人,也是会笑会怒的。
因为程清风和王员外郎都比较平易近人,这波流民也就渐渐放松了下来。
赖大闻了闻碗里的肉骨头,真香
多少年没有吃过肉了啊
记得最后一次吃肉的时候,他还是个半大的小子,那一年风调雨顺,收成特别好,东家高兴,就在过年关的时候给他们家送来一块带肉的大骨头。
赖大的父母将肉骨头炖了,骨头汤闷黄米饭,赖大足足吃了五大碗,想想当年黄米饭闷骨头汤的滋味,赖大想哭
后来就算骨头上的肉被啃光了,赖大父母也没舍得丢掉,而是继续炖,直到把骨头炖成了渣子,被赖大一人嚼着吃了。
赖大回头看了看他身边两个半大的小子,赖金和赖银。
他们两一人抱着一块大骨头啃的正欢,吃的是两眼冒光。
自从赖大成亲后,地里的收成一年不如一年,这两小子长这么大都还没吃过肉,可怜
时间慢慢过去。
流民们吃的是酣畅淋漓。
哪怕已经饱了,他们也舍不得丢碗,肉虽然限量,可是骨头汤却是管饱的,捞完锅里的干肉和莲藕,他们一碗接着一碗的喝着骨头汤,直到把肚皮撑的滚圆。
要不是程清风和王员外郎拦着,这些流民只怕连骨头都要砸碎了吞吃。
夜深沉,篝火也慢慢熄灭。
众流民吃饱喝足,扶着肚子满足的进了简易茅草屋,就是这天夜里不大太平,隔三差五就有人闹肚子,俗话叫滑肠。
翌日,清晨。
每个流民得了两个大大的馒头,咬一口松软香甜,居然是精磨的麦子粉蒸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