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褪佛记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颜无耻
在街上溜达了一会儿,燕子头有些清醒了,拍了拍唐三藏的肩膀道“好小子!你这朋友哥哥交定了!”
“明日里晌午,还请哥哥腾出时间。明月楼,我请哥哥喝酒!”唐三藏说的很大声,这燕子头迷迷糊糊的,谁知道他听进去没有。
果然,燕子头随口答应了一声便独自离开了。唐三藏在后面跟了一会儿,每隔一段时间就大喊道“明日里晌午,还请哥哥腾出时间。明月楼,我请哥哥喝酒!”
直到燕子头都快到家了,唐三藏才摇头离去,也不知道燕子头记住没有
唐三藏从早晨开始等,花了几十两银子定下了一个厢房。
等待的时间总是漫长的,唐三藏在心里演示了无数遍与燕子头的对话。
唐三藏开始焦急,这都已经晌午了,为何还是没来待日头开始倾斜的时候,唐三藏开始盘算,退掉这桌酒席能收回多少银子。
“唐大官人,您请的贵客到了!”店小二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唐三藏登时打了个激灵,赶忙起身相迎。
来人正是燕子头。
吩咐店小二上酒上菜之后,燕子头和唐三藏便聊了起来。
“哥哥昨晚可歇息好了”头一句表达问候,顺便让燕子头记起昨晚的事情,唐三藏早就打算好了。
“哎!”燕子头摆了摆手,“昨晚让兄弟你看笑话了!别提了,别提了!”
唐三藏听完这一句就在心里笑了起来,这跟自己设想的一模一样。“别提了”这三个字并不是指昨晚闹事,而是唐三藏扔出去的那锭银子。
照理来说,燕子头来赴宴,应该把昨晚的银钱还给唐三藏,这是礼数,也是不成文的规矩。
很明显,燕子头不想守规矩。
“那点小事不提也摆!”唐三藏为燕子头倒上一杯好酒,唐三藏的手有些抖,这可都是钱啊!今天这酒绝对不能白喝!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在唐三藏的配合之下,燕子头聊得很痛快,喝得也很痛快。渐渐的,燕子头有了些朦胧的醉意,这正是说话的好时机!
唐三藏一把抓住燕子头倒酒的手,道“哥哥莫急!好酒有的是,兄弟有些话不知当说不当说。”
“兄弟有话直说!”燕子头拍开唐三藏的手,继续往酒杯里倒酒。
唐三藏深吸一口气,暗骂道“奶奶的,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加上花费的这些个银两,可全都是为了接下来这番话!”
“我想如同哥哥一般,在县衙里混个一官半职。不为钱财!只想和哥哥一样自在,至少不用受人管束,看人脸色”
唐三藏边给燕子头夹菜,边注意着燕子头的神色。
燕子头喝了口酒,颇为赞同的点了点头,不自觉的开口道“当初我和兄弟的想法一模一样啊,所以才买了一个捕快之职,熬到今天才算是”
说到这里,燕子头觉得有些失言,赶紧补充道“当初我是我是考取了这样一个职务嗯”
“既然兄弟也想吃这口饭,哥哥也和你颇为相投,你便取一百两银子过来,我去和老爷说一说便是了!”
唐三藏听后又喜又怒,没想到这事情如此简单,不过这燕子头也太贪了,张口便要一百两。
唐三藏不傻,这一百两银子肯定要被燕子头克扣一部分,不过事已至此,也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了。
这一顿饭吃到了夕阳西下,燕子头心满意足的走了,让唐三藏明日早晨去县衙找他。
第九章 欲海弄潮
唐无厌回到自己的柴房,沉默了一夜。没有谁知道唐无厌在想什么。
第二天一大早,唐无厌拿着剩余的一百三十两银子来到了县衙。
流程意外的简单,燕子头收下一百三十两银子之后,立马给唐无厌拿来了一套捕快的套服。
至于县官老爷拿到了多少银钱,燕子头又克扣了多少银钱,唐无厌不知道,也不在乎。因为唐无厌明白,自己的敛财之道才刚刚开始。
权利,总是能自主的吸引大量财富。无关权利的意愿。
唐无厌很满意捕快的差事,很多人闹事之后都会用银钱解决事情,这似乎是千百年来不成文的规定。唐无厌每次都留下一小部分,其余的都上交给了县官。
一日,唐无厌在上交银钱之后被县官老爷叫住了。
“无厌,你来这里多久了”县官老爷问。
“一年又三个月。”唐三藏如实回答。
“你为何要把收取的银钱交给我难道你不知道这些银钱是不用上缴的吗燕子头没有告诉过你”县官的话让唐无厌感到震惊,之前唐无厌还以为县官不知道燕子头敛财的事呢。
“因为”唐无厌抬头看着县官,眼神变得犀利起来,“因为我想当捕头!”
“哈哈哈哈!”县官突然大笑了起来,拍着桌子大喊道“好小子!”
一个月之后,燕子头死在了妓院里,死因是酒杯里的耗子药。
唐无厌买通了妓院的老鸨,并结清了燕子头所欠的银两。唐无厌和老鸨为何敢这么做因为得到了县官老爷的应允。
县官本没有除掉燕子头的想法,可是唐无厌上交的银钱太多,这就说明其他的捕快也私吞了大量的银钱,燕子头就更不用说了。
县官有了一个想法,要培养一批能自主上交银钱的手下,就从这唐无厌开始。
于是,唐无厌成为了新的燕子头。
半年时间,在唐无厌的帮助下,之前那批捕快已被尽数替换掉。替换的人选,自然是这一年多来,唐无厌从市井里挑选出来的小混混。
这些小混混不在乎银两的多少,只是享受那种欺压百姓的快感。
县官不关心这些,只要有钱拿,乐得唐无厌去帮自己安排事情。
又是一年多,唐无厌在县城里混的是风生水起。成了捕头之后,唐无厌接触的人也越来越多,渐渐的这些个散碎银两已经满足不了唐无厌。
唐无厌和那些个小混混不同,他并不享受欺压百姓的快感,唐无厌本就是要让自己成为大富大贵之人,而现在的地位还远远不够。
唐无厌开始把目标转移到了县官身上,暗自下决心“我当取而代之!”
唐无厌开始接触县官,凭借着察言观色的本事,加上源源不断的银两,唐无厌很快就和县官成为了最要好的朋友。
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能让两人维持这种最好的朋友
无非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这种关系让唐无厌有机会出入县官的府邸。
唐无厌很羡慕县官,因为县官的府邸是唐无厌见过的最豪华的宅子。
园林成片,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十数座有余,仆人丫环五十位以上。唐三藏根本不敢想象,在这样的小县城里居然能修筑这么奢侈的院子。
县官有十房小妾,但是只有正室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名为杜天,取‘得天独厚’之意。
杜天喜欢粘着唐无厌,因为唐无厌经常说一些乡下好玩的事情。杜天没有去过乡下,从小锦衣玉食,所以杜天慢慢成了唐无厌的小跟班。
县官总觉得有些不太好,自己的独子怎么就成了自己手下的小跟班。不过杜天快活的紧,县官也没多说什么了。
虽然杜天成日的跟在唐无厌身边,但是有一处地方,唐无厌是绝对不允许杜天进入的。
县衙大牢。
唐无厌每日都亲自给囚犯送食物,并且把所有的看守全部调走了,因为唐无厌想要做上县官的位置,只能靠这些死刑犯。
在某一天夜里,唐无厌请全体捕快喝酒,照常用耗子药毒死了他们。
唐无厌放出了所有的死刑犯,同他们一起趁夜冲进了县官的府邸,杀了个精光。
唐无厌没有亲自动手,而是站在一处亭子里思考着问题,自己到底要不要坐上县官的位子
最后,唐无厌把县官的位子让给了死刑犯里的头目,自己还照样当一名捕头。
唐无厌不傻,知道事情迟早会败露,也是因为这一点唐无厌放弃了县官的位子。
在事发之前的这一段时间里,唐无厌伙同那一群囚犯大肆敛财,很快就拥有了上百万两银钱。
唐无厌还是孝顺的,托人给自己的父母带去了能让他们安稳一生的钱财。但是唐无厌也知道,自己是不能回家的,那样会给二老招来灾祸。
在事发的前夕,唐无厌敏感的察觉到了一丝异样,便趁夜同那些死刑犯逃入了山中,带走了衙门里的所有钱财。
山里有一座破庙,唐无厌一群人暂时安顿在此。
在这荒废的破庙里,那群死刑犯想在山里扎根,成立山寨,他们自然而然的把唐无厌算在内,可是唐无厌却有着自己的想法。
那些囚犯最后决定,先把银钱藏在这破庙里,再去联系一些之前的弟兄。唐无厌没有参与具体的讨论,在囚犯们挖洞藏好银钱的这一段时间里,唐无厌做好了一大锅的炖肉,这肉自然是山中的一些野狍子、野兔之类。
囚犯们大口大口的吃着肉,开始畅想美好的未来。唐无厌则是拿了一碗汤,在一旁无声的吞咽。
炖肉还没吃完,囚犯们便一个接一个的栽倒在地,一命呜呼。为何会如此还是因为唐无厌,还是因为耗子药。
唐无厌处理完尸体之后,开始思考自己接下来怎么办。
现在的唐无厌已经不缺钱了,这些埋葬在破庙下方的银两,足够唐无厌买下好几处庄子。可是唐无厌想得到更多,并不再是为了银钱,只是为了获得时的那一丝快感。
唐无厌开始了自己的游历生涯,东临大海,西看荒漠,南踏沼泽,北拢青雪。
唐无厌本想收心,这几年也逐渐开始明白了父亲的想法,可是一想到获得时的快感,唐无厌便把这些抛在了脑后。
一日,唐无厌在一处酒馆吃饭,听得对面两位壮汉的对话。
这两位壮汉原来是在码头卸货的劳力,近两天来了官家的一队货船,运送官盐的货船。
得知码头上囤积了大量的食盐,唐无厌动心了,一个想法随之涌上心头。
走私食盐是一桩好买卖,同时也是一桩掉脑袋的买卖,因为食盐一直都是由朝廷垄断。唐无厌知道,自己需要一个计划。
在唐无厌的金钱攻势下,两个劳力很快就加入了唐无厌的计划。
从两个劳力口中得知,码头上的食盐要停放一个月,唐无厌便依此制定了一个计策。
这条计策其实并不多么巧妙,只是需要老天配合一二。
老天爷很给面子的下起了瓢泼大雨,食盐不能遇水,于是两个劳力被码头召回,要把食盐存放在附近的仓库里。
唐无厌顺利的混进了劳力的队伍当中,并且上下打点了一二,获得了一个好机会——守夜。
守夜比较轻松,因为守夜的劳力第二天可以休息,之前这守夜的工作一直是轮流进行,可是唐无厌硬是花钱买下了一个月的守夜工作。
唐无厌的举动让码头管理人很是纳闷“不都是来赚钱的吗,怎么这个人还故意来花钱”不过自己有钱拿就行了,也就不去想那么多。
除此之外,唐无厌每晚都会请看守的官兵喝酒吃肉,搞得那些官兵们都在申请值夜班。
一个月的时间里,在唐无厌的掩护下,两个劳力搬空了半个仓库,又用装满了细沙的麻袋,填满了半个仓库。
唐无厌开始倒卖偷窃而来的食盐,两个劳力自然也辞去了苦差事,三人小心翼翼的贩卖着食盐。
东窗事发,朝廷派人查到了码头,两个劳力很快就被抓住了。当然,这是因为唐无厌出卖了他俩,唐无厌要把所有的银两据为己有。
两个劳力并不知情,锒铛入狱。而后,唐无厌用银钱买通了看守的狱卒,依然用耗子药杀死了入狱的劳力。
唐三藏因为举报有功,又捅出了当年县官的灭门惨案。当然了,唐无厌把自己撇的一干二净。
查案的官员颇为欣赏唐无厌,知道他本就是公门中人,便破格提拔,让唐无厌坐上了巡盐总管的位子。
唐无厌自此接管了食盐的贩卖和运营,这是一桩肥的流油的美差。唐无厌在这贪欲的浪潮之中,扬帆!
很快的,唐无厌便赚下了一座金山,其中的手段也没让任何人察觉。如果不是为了掩人耳目,唐无厌完全可以用金子打造一处庄园。
而就在偷卖私盐如日中天之时,唐无厌却收手了。因为金钱已经让唐无厌失去了兴趣。
欲海波澜起,此后再难平。
第十章 因果报应
世人都道金银好,唯有贪念医不了,待得贪念痊愈日,便是身死灯灭时。
数十载后,唐无厌辞去了官职,游走在各大城池。
唐无厌发现,有钱人家的生活往往没有普通人家那样幸福和谐。唐无厌不愿意相信这一点,如果贫苦日子也存在幸福的话,那么自己之前做的那些事情不都成了笑话吗
唐无厌买下了一处庄园,买下了五十个仆人,买下了十个娇滴滴的美妾。唐无厌要证明,有钱肯定会比没钱过的更幸福。
也许是杀孽太多,也许是福缘已尽,十个妾侍也没能为唐僧诞下一儿一女。
接下来的一切,仿佛是上天注定的。唐无厌怀疑自己的十个妾侍均与其他人有染,因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十个妾侍连续诞下十个儿女。
唐无厌很清楚的知道,这些儿女没有一个是自己的。
唐无厌本想杀掉这些孽种,奈何下不去手,那可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啊。
最后,唐无厌决定一把火烧了这庄子。
而就在唐无厌计划着怎么把地窖里那些银钱进行转移的时候,五十多名家仆却在夜里手持钢刀,准备宰杀了这个有些垂老的主子。
这个夜里,唐无厌因为想着金银的事情,并没有睡着。在发现屋子外有异动之时,唐无厌翻窗而出,躲进了地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