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窃国贼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巨火
刘存直起腰板,满眼真诚地环视一圈:“刘存知道自己的斤两,外界所有的夸奖并不是刘存应该获得的,刘存只是凭借微薄的能力,和一群志同道合者做了些有益于父老乡亲的事情,当不起那么多的赞誉,我刘存出身贫寒,毫无根基,为了做官才不遗余力地开办工坊赈济灾民,才不计毁誉专注于很多人看不起的农工商百业,并开办了至今仍然被诸多文人骚客风·流名士嗤之以鼻的琅琊农工商学院,但这一切刘存认为值得,因为只有做了官,才能光明正大地探寻利国利民之道,官越大,做起事情来就越方便,至少没人再去官府告我包藏祸心,或者要聚众谋反。”
在座众人慢慢坐直身子,望向刘存的目光越来越严肃,郑玄和邴原相视一笑微微点头,转向惊讶的申屠蟠低声说了句话,申屠蟠更为惊讶,随即一脸郑重地凝神倾听。
刘存略微停顿整理好思绪,继续慷慨直言:“我大汉如今是怎么一种境况,大家都看得很清楚,可我想得最多的不是追究原因,每当看到源源不断云集琅琊的灾民,我就心疼,没时间去追究其根源,如何能让数以万计的父老乡亲不饿死,才是最迫切的!从小到大,我一直有个梦想,希望能够成为对国家民族有所贡献的人,希望自己短暂的一生,不会恍恍惚惚一事无成地虚度,希望临终之际,能够自豪地对自己的子孙说:看看,你老子的一辈子精彩吧?”
众人一片愕然,一时难以适应刘存跳跃性的思维,慢慢回味却又深受感动。
刘存深吸口气缓缓呼出:“近两年来,我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了不少事情,每做一件事情,都是对自己的一次检验,每当看到一片片新开垦的田地长出秧苗,看到一个个工坊造出更为方便实用的工具和器物,看到一群群流民守在田地间眼里有了希望,我就知道自己作对了,并为之深受鼓舞,后来,在仁慈博爱心怀万民的国君眷顾下,我幸运地以茂才资格当上琅琊县令,终于找到一条实现梦想之路!”
说到这,刘存走到管宁和国渊面前:“二位曾赞扬我所做的一切是在救国救民,说实话我不敢当,如果把救国救民这个词换成利国利民,我会更高兴,这就是我的梦想,而如今,有了两位的慷慨襄助,我坚信心中的梦想从此插上了翅膀!幼安兄、子尼兄,谢谢二位对刘存的信任,刘存现在还很弱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能给予二位城阳郡长史和功曹史职务,拜托了!”
深受感动的管宁和国渊连忙爬起来,抬手弯腰恭恭敬敬地回礼。
郑玄对刘存的安排非常满意,轻捋下颚长须欣慰不已,邴原悄悄靠近郑玄,低声说出心中的感受:“此子不得了,来日不可限量啊!”
郑玄点点头:“还记得子扬抄录的刘子鉴醉后吟唱吗?”
邴原禁不住露出笑容,摇头晃脑地低吟起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目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是白丁……可惜!刘子扬说他唱到这就醉倒下,不知下半段如何,可这家伙醒来之后,竟然说什么也想不起来了,可恨!”
郑玄哈哈一笑:“是可恨,不过这半段诗句,足以体现此子如今的无奈和高远志向了,看来,我们还不得不尽力帮助他,不然哪天他恐怕会借机发酒疯,再骂出‘百无一用是书生’的狠话来。”
邴原也很无奈:“拿人手短,吃人嘴短,不帮他也不行啊!”
话音刚落,刘存来到他们面前行礼致谢,然后谦逊地征求意见:“二位老师,我想写一份招贤榜,在治下十一县张贴,不知是否可行?”
郑玄眼睛一亮:“子鉴,来来!坐到中间来…..你想招揽什么贤才?”
刘存拉了拉屁股下的长衫下摆:“如今,德才兼备名传天下者不会看上我这座小庙,只能唯才是举了,只要有一技之长我都敢用他。”
“不可!”
邴原当即反对:“不管如何,首重德才,你需要的是与你同心同德的人才,而不是有一技之长却心怀二意之偏才,不得不慎!”
刘存很无奈:“二位老师坐下人才济济,十大博士五十教习,如今更是多了数十名誉满大汉的客座博士,近百名士不是致仕归隐的大才,就是阅历深厚的饱学之士,可一个个都醉心学问,不问俗事,我有什么办法?书院的三百在册学生都很优秀,可大多没有施政经历,而且都是最近才陆续入学,不跟随二位老师和教习博士们学习两三年,我怎么好用他们?”
邴原想想确实如此,目前愿意出山辅助刘存的还真不多,连管宁、国渊都是他和郑玄征求意见之后,临时派去帮助刘存的,只是没想到求贤心切的刘存用一番诚挚话语,一下就打动了管宁和国渊,如今看来,管宁和国渊是真心诚意要跟刘存走了。
郑玄非常赞赏刘存的人品,所以主动为刘存帮忙:“这样吧,老朽为你起草招贤文告,再写封信送到辽东去,看看以经义释疑和精通历代法典而闻名士林的大才李敏,以及他身边一些有真才实学的名士,愿不愿意回来辅佐你。”
刘存大喜,当即致谢,完了悄悄询问郑玄二人:“申屠先生不也是以精通历朝法典而闻名于世吗?”
郑玄笑道:“此事不能急,申屠子龙就是因为逃避朝廷进的征辟,顶不住何大将军等重臣的苦苦相逼,在家实在呆不下了才跑过来躲藏的,让他在书院安静休息一段再说吧。”
刘存恍然大悟,他对从小家境贫寒九岁父亲就没了的申屠蟠深为钦佩,这是个享誉大汉天下的奇才,依靠打零工一边奉养老母一边苦读,最后成为儒林显赫楚翘,除此之外,申屠蟠还是个非常出色的油漆匠,深知民间疾苦,阅历非常深厚,这样的大才要是放过的话,刘存恐怕连自己都不能原谅。
.全部章节





窃国贼 第五十三章 踏雪访子义(上)
. .
不知不觉间,中平三年悄然到来。
得益于郑玄的巨大声誉,由他拟就的招贤榜贴遍阳城郡辖内十县不到一个月,数以百计的各方人才纷纷来到修葺一新的东武城.
高密、安丘两县的县令也在见过家乡名人郑玄之后,放心地前往东武城拜见太守刘存,在刘存的盛情款待和谆谆叮嘱之下,齐声表示安心本职,全力报效。
只用两个月时间,刘存的太守府纳入八十余名施政经验丰富的各方贤才,其中大多是郁郁而不得志的寒门子弟,这些人获得任用之后倍加珍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使得城阳郡各项政务得以有序展开。
治下各县官吏均已到位,政令畅通无阻,刘存以张榜公告的方式,下达了就任郡守以来的第一道命令“垦荒令”,破天荒地庄重承诺——开荒土地为个人所有,各地官府核实丈量完毕,即颁发地契并免税两年。
早已敬慕刘存仁德之名的各县民众欢欣庆幸,高呼苍天开眼了,刘存也得以在年底之前,将郡、县、乡三级政权的官吏名册和大致人口田亩数量填报造册,派出专人火速送呈朝廷。
令刘存倍感欣慰的是,麾下一万五千将士在东莞县长赵溶、东安县尉颜慎、东武县尉翟越的指挥下,巧妙运用骚扰激怒、诱敌深入等战术,终于在十二月初八的决战中,重创倾巢来犯的三万泰山郡黄巾军,取得斩杀四千余人、俘虏七千余人的战绩,数月前率领三万余人马占领东安围攻东莞的申樵、翟勉、张昌等十余名黄巾将领,均被射杀于乱军之中。
战后审讯俘虏得知,死于乱军中的渠帅张昌,就是数月前率部抢劫商队屠杀数十护卫的黄巾贼寇魁首,而被猛将颜慎射落马下并斩下首级的渠帅翟勉,正是与琅琊徐氏家族暗中勾结,率领两千四百余名胶山流寇袭击屠戮王家并攻打珠山的罪魁祸首。
此战有个遗憾,泰山黄巾主帅张饶幸运逃过一劫,率领万余残部猖狂西遁隐入莽莽泰山,赵溶等人受兵力限制无法追击,战后得知率领万余残部成功逃走的将领,竟是大名鼎鼎的黄巾将领张饶,赵溶等人懊悔不已,迅速将详细战报上呈刘存。
接到战报的刘存唏嘘不已,一直耿耿于怀的仇恨随之消散,他命令侍卫长秦义将报仇雪恨的消息立即送回珠山,并举行个隆重祭祀仪式,以告慰昔日遇难弟兄的在天之灵。
经此一战,损失惨重的泰山黄巾再也不敢觊觎兵强马壮的东莞和东安两县,城阳郡十一县自此进入刘存的掌控之中,军心民心也因此战而彻底安定下来。
元旦过后第三天上午,心情大好的刘存抵达临淄城,带上丰盛礼物,前往刺史府拜见上官王仁。
刘存知道王仁祖籍琅琊,百年前全族已从琅琊县境搬迁到南面的王城开阳,王氏一族是大汉名副其实的名门望族,王仁以上七代祖宗都曾做过大汉朝的官吏,其中三个祖宗是大儒,两个祖宗官至大夫和大司空,并获得封侯的殊荣。
刘存不知道的是,二十四孝中的“卧冰求鲤”,就是王仁的孙子王祥将来要干的事,地点就在刘存治下沂水下游的岔河上。
琅琊王氏虽然累世显贵,但到了王仁这代逐渐沉寂,刺史王仁除了在儒林颇具声望之外,家族势力已大不如前,所以尽管王仁很恼火刘存对世家豪族的恶劣态度,怨恨刘存不肯减免王氏一族的田亩税和商税,但对刘存确实无可奈何。
彼此知根知底,刘存对王仁也没有任何顾忌,不过表面文章要做,他还是怀着对上司的尊敬,主动登门送礼。
王仁看到刘存带上丰盛礼物恭敬来访,也不好说些什么,他这个青州刺史只代表皇上监察地方,只拥有纠察弹劾之权,没有处置权和人事权,更没有兵权,因此,他不但不敢整治刘存,反而慑于皇帝刘宏下达给刘存的任命诏书,怯于刘存身负的名望和身后琅琊书院越来越大的影响力,所以他对刘存还算客气,但也只是例行勉励一番,就端茶送客了。
离开小小的刺史府,刘存对王仁的傲慢冷淡颇为恼火,但是想到被自己逼得麦田买地举家迁往开阳王城的琅琊县王氏宗族,刘存自己也不好意思恼火了。
走在寒风劲吹满目萧索的临淄大街上,刘存忽然一阵迷茫,不知道该到哪去,该干点什么,似乎又有什么事情还没干。
亲卫长秦义见状建议道:“主上,你不是几次念到东莱太史慈吗?”
刘存拍拍脑门:“我说呢,总觉得忘了件什么大事,走!咱们到黄县去一趟!”
“这就去?从这到黄县还有五百里啊!”秦义望向身后五辆军中的两轮定制马车,以及二十五名侍卫,觉得护卫力量不足,一时间很是为难。
刘存一看就知秦义想什么:“人够了,让小四他们驾三辆空车到城南货栈去,委托商队运送货物回程时顺便送回东武即可,然后再牵上几匹好马追赶咱们,二十多人再加两辆装着礼物的马车,路上有了马换能走快点!”
“是!”秦义立刻命令几名弟兄,把三辆空马车赶回城南的琅琊商会货栈,然后多挑几匹好马慢慢追赶。
刘存坐骑是冀州公孙家族赠送的塞北青灰色骏马,马首俊秀,胸襟开阔,四蹄颀长壮硕,身躯异常高大,擅长相马的田牧把马送给刘存时曾说:
“这匹马拥有西域马血统,冲刺快捷耐力十足,可食量也大,是一般塞北马的两倍,好在不挑食,主公暂以之代步吧!”
刘存接过此马很快喜欢上了,这匹只有四岁的雄性青灰马无论是冲刺还是耐力,都不比已送到马场做**的那皮黑色伊列马差,而且此马很听话,越来越通人性,刘存骑着它练骑射练枪,感觉越来越好,至于食量大,嘿嘿!刘存直接无视这个问题。
策马并行的秦义见刘存脸上露出了笑容,高兴之下大声问道:“主上,那个太史慈真的值得主上亲自去请?”
刘存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想了想对秦义说道:“陆总管的商队替我打听清楚了,太史慈今年才二十岁,去年秋在黄县南山会猎中,多次展示他百步穿杨的绝技,主持会猎的东莱太守蔡伯起大人爱惜其才,想授予他个武职,但遭到门下众官吏的反对,认为许多大族子弟年近三十依然前程未定,不宜征用寒门子弟太史慈,蔡大人没办法,只好放弃了,至于太史慈是否武技超群,我也不知道,但有句话叫盛名之下无虚士,我想还是令人期待的。”
秦义缓缓点头:“能有百步穿杨的绝技就很不一般了,至少属下做不到。”
刘存正色道:“你有你的长处,你的刀术和搏击就很不错,在马下徐盛、翟越也打不过你,我也不敢说能稳胜你,你修习兵法进步也很大,这就是你应该发扬的优势。其实,为将者不需要身先士卒奋勇搏杀,那是士卒们的责任,万人敌才是一个合格将校追求的目标。”
“谢主上,属下记住了!”
秦义每次聆听刘存的教诲,都有一次收获,一年来进步很大,若不是他的两个妻子只给他生下个女儿,让期盼抱孙子的老拳师秦直时常挂念,刘存早就把他放下去带兵磨练了。
“主上,太史慈会不会听从主上召唤?”秦义突然问道。
刘存对此也没信心:“不知道,听说太史慈父亲早逝,家境贫寒,但他对母亲非常孝顺,每天都习文练武,诚挚守信,自强不息,这样的年轻俊杰往往很有主见,我不一定能说动他。”
停顿片刻,刘存又道:“东莱郡地处偏僻民风淳朴,几十年来四方承平,不像咱们青州西部、徐州、豫州盗匪四起,估计正因为这样,东莱太守府和下辖各县几十年来没有常设军队,郡尉一职均由太守兼领,麾下只有两个军候和八百士卒,各县也没有设立县尉县兵,捕盗平乱维持地方等事务,均由各县令长和门下贼曹总揽,所以没有多少武职安置像太史慈这样的俊杰。”
“再就是去年春夏之间,东莱、北海和黄河两岸遭受大蝗灾,听说东莱各地河里的鱼、山上的**都吃光了,不然蔡伯起太守也不会亲自主持大规模的秋猎,可见民众的日子艰难到何种地步,加上近年朝廷征收的税赋不减反增,平民百姓的日子越来越难过,在这样的情况下,太史慈很难获得名门望族才能享受的举荐和征辟,他应该好好考虑自己的前途了。”
.全部章节




窃国贼 第五十四章 踏雪访子义(下)
. .
入夜时分,天上下起小雪,刘存一行紧赶三十余里,终于在亥时初刻抵达北海郡治下的都昌城,好说歹说拿出身上的太守印绶,再送给城门守卒一千钱买酒取暖,才获准进入早已关闭的城门。
由于琅琊商会尚未在都昌设立分号,刘存在两名本地士卒的引领下进入客栈投宿,已经睡下的客栈掌柜问明刘存的身份,二话不说就进里间,把伙计婆娘全都赶起来做饭暖酒,大喊大叫“救苦救难的琅琊刘使君来了”。
两名本地士卒满脸愧色,刘存也不在意,问掌柜的要来两坛十斤装的酒,一手一坛送到两名急着要走的士卒手里,然后轻轻拍拍其中一人的肩膀说“在城门上值哨很难熬,风大雪大多穿点”,两个士卒抱着酒坛子走出老远,还不时回头张望。
次日一大早起来,掌柜已经做好五大桌的羊肉汤和海菜炊饼,刘存上前致谢后便与麾下弟兄用餐,离开前刘存吩咐秦义给双份住宿钱和饭菜钱,再从车里拿两瓶琅琊玉液送给掌柜,害得掌柜的抱着两瓶价值百金的彩瓷美酒一个劲流泪,站在雪花飘飘的门口,直到望不见刘存远去的身影才罢休。
都昌距离黄县两百七十里,由于小雪下个不停,沿着海边修建的官道年久失修泥泞不堪,拥有最好车马的刘存一行也用去一天半时间,才抵达东莱郡治所黄县。
守门士卒看到全身盔甲上满是泥浆冰渣的数十人到来吓一跳,带队的队率下意识地手按刀把,非常小心地上前询问,查验完秦义的城阳都尉府的军候印信,立刻恭敬地抱拳致礼,和气地询问诸位大人可是公务?是否需要通报太守大人?
秦义只能望向身后的刘存,刘存翻身下马,抖落身上的泥块雪花,大步上前致礼:“这位兄弟有劳了!本官刘存,前来访友,想打听太史慈太史子义家住何处?”
年轻的队率顿时目瞪口呆,愣了好久才激动地问道:“大人可是琅琊刘使君?”
“正是,兄弟贵姓?”
刘存含笑回答,他到现在仍然不习惯这个称呼,自从朝廷向天下公布刘存的城阳太守任命后,所有军民都称呼他为琅琊刘使君,他不愿意也没办法。
年轻的队率听刘存询问自己的名字,本来冻得发白的脸顿时红起来:“本……小的叫傅?,没想到竟能见到使君,请恕小的无礼了!小的……小的和太史子义是好兄弟,子义家住城东十里的黄城集,要是大人准许,小的愿意为大人领路!”
“太好了,谢谢傅兄弟!”
刘存非常高兴,脱下皮手套握住傅?冻红的手,非常认真地说道:“傅兄弟,有句话我要对你说,你是个军人,不管面对任何人,都不需要自卑,军人是什么?是保家卫国的柱石,是国家民族的脊梁,军人要有军人的尊严和骄傲!虽然我身为太守,但我同样是名军人,你我之间只有职务高低之分,没有贵贱之分,明白吗?”
傅?感动得无法言语,从未有人和他说过军人是什么,从未有任何一个官吏如刘存这样握住他的手,称呼他为兄弟。
刘存拍拍傅?的手臂,示意侍卫牵匹马过来,翻身上马静静等候发愣的傅?。
傅?长叹一声,二话不说接过侍卫递来的缰绳,左膝微曲稍一发力,非常敏捷地窜上马背,原地调转马头高喊一声“使君跟着在下走”,便一马当先跑在前头,引领刘存一行顺着绕过城墙外的护城河,转而进入东面的官道。
刘存对傅?精湛的骑术非常惊讶,傅?的双脚根本没踏上绳圈,整个人就像长在奔驰的马背上一样轻松自如,从傅?的身姿、四肢、腰部的力度和整体灵活性上看,他的马上功夫绝对不弱,刘存麾下骑军中除了王杞和颜慎,没几个人拥有傅?的好身手,这让刘存顿生招揽之心,一边策马奔跑,一边琢磨怎么把此人收入囊中。
十里路程很快就到,率先下马的傅?远远向刘存抱拳示意,然后推开矮墙中间虚掩的院门,抬脚入内大声招呼起来:“子义,有贵客到访!子义……”
院门外,刘存开始整理仪容,秦义接过刘存擦完脸的布巾,麻利地擦拭刘存身上的铠甲,其余侍卫非常默契地忙碌,很快将几辆满载礼物的马车并排停在光秃秃的树下,连战马也整齐地排成一溜。
院里很快传来急促有力的脚步声,刘存脱掉厚重结实的毛皮手套塞进腰间皮盒,含笑望向傅?身边龙行虎步满脸惊讶的俊朗青年,率先抬手抱拳致礼:“琅琊刘存冒昧前来,还请多多海涵!”
年轻人连忙弯腰回礼:“小民太史慈见过刘使君,不知使君驾到,有失远迎,恳请使君恕罪!”
长衫外穿件翻毛背心的太史慈几乎和刘存一样高,青色布巾从随意挽起的发髻上自然坠下,与浓黑的长发一起随风轻荡,他脸型略长,浓眉入鬓,明澈的双眼配上挺拔的鼻子,整个人显得异常俊朗坚毅,微微张开的嘴唇上刚长出细密的柔软胡子,全身上下英气勃勃。
“使君请入内奉茶!”傅?低声提醒。
呆呆望着太史慈的刘存回过神来,笑了笑上前半步:“早听说子义的英武不凡和孝悌之名,心仪已久,此时一见真人,恍如梦中一般不可置信,失礼之处还请子义不要见怪!”
太史慈疑惑的神色随即淡去,脸上浮现出谦恭的微笑:“使君谬赞了!在下年少无知,久处偏僻之地,怎敢劳烦使君枉驾眷顾?使君仁德之名传遍天下,今日能一睹尊荣,实乃在下的幸运!”
刘存哈哈大笑:“子义,咱们都不客气了吧,哈哈!对了,令慈可安康?”
太史慈连忙回答:“家母安好,听说使君光临很是惊讶,此刻正在内里恭候使君大驾,使君请!”
“请!”
刘存跟随太史慈和傅?进入院子,秦义等人从马车中捧出十匹布匹、两张蚕丝被、五箱美酒、两厢瓷器、两盒高丽参、一篮腊鹿肉和两袋琅琊白米,整齐列队鱼贯而入。
.全部章节




窃国贼 第五十五章 承诺(上)
. .
太史慈的引领下,刘存以子侄之礼拜见太史慈的母亲,神色恭敬礼仪周全,让太史慈母子好一阵诚惶诚恐,再看到一群龙精虎猛的侍卫奉上诸多礼物,当即愣在当场,欲说无言。
太史老夫人做梦都没想到,被万民称颂的刘存如此年轻,如此谦逊懂礼,直到刘存见礼后含笑望向媳妇怀中的襁褓,太史老夫人才反应过来,恭请刘存落座,告诉刘存她的孙子刚满半岁,然后感兴趣地问道:“听说使君去年三月喜得麟儿?”
刘存当下不好意思地笑道:“快十个月了,小侄离家之前,小家伙刚长出两颗门牙,几次想伸手进他小嘴里试试,看他能不能咬疼我,结果他娘打死都不让,嘿嘿!”
众人愣了,站在一旁的秦义忍不住“噗呲”一声,堂上顿时响起欢快的笑声,原本的拘束气氛随之轻松下来。
刘存对太史慈笑道:“怪不得子义如此老成持重,原来有孩子了,恭喜啊!记得当初我那孩子出世前的两个时辰,我接到消息立刻从夏河城策马赶回珠山家中,刚进屋看一眼痛苦叫唤的妻子,没来得及说两句安慰的话,就被一群稳婆推出去,当时急啊!直到听见孩子的第一声啼哭还不放心,见过平安无事的妻子才算松口气,抱起还没睁眼的孩子那一刹那,忽然感到像做梦似的,百般滋味涌上心头,如今想起历历在目,欣慰的同时,也觉得身上的担子重了许多。”
太史慈忽然发现,刘存哪是什么泽被万民高高在上的名士?简直就是自己身边的同龄伙伴,边上陪同的傅?也生出同样的感受。
1...2526272829...10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