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窃国贼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巨火
王杞高兴不已:“有鲁佩那小子帮忙,我轻松多了。”
王杞拜见过太史老夫人和傅?的父母,立刻赶回夏河城北大营,刘存继续留在家中,享受大管家吕安摆下的接风宴。
由于刘存的院子够大,前后三进,还有东西两院,院子之间间隔着四个大小花园,孙婉知道老妇人要来已提前搬到西院,把正中主院让给太史慈一家,东院住进傅?一家十五口绰绰有余,孙婉还细心地砌起漂亮的隔墙,留下了相互走动的月门,因此谁也不用为住哪里发愁,把老夫人一家和傅?一家感动得频频抹泪。
晚宴中,太史慈和傅?对乐哈哈的刘存感到不可思议,马上就要出兵作战了,刘存竟然如此轻松,让他们一时无法理解。
晚宴结束,沐浴更衣完毕,刘存才派大儿子刘振去请太史慈和傅?到西院书房喝茶。
太史慈和傅?刚进书房,两个和他们年纪相仿的青年便站起来行礼,恭恭敬敬地称呼他两人为师叔。
太史慈和傅?连忙还礼,听完刘存的介绍,才知道眼前两位年轻人,是兄长刘存的大弟子鲁佩和二弟子程骥。
刘存吩咐都坐下,示意程骥抓紧时间。
程骥麻利地挂起一份琅琊国地图,说明目前战场态势,着重介绍沂蒙大山南北两面的四个县城,着重说明城墙的高度和厚度、周围的有利地形与河流情况,然后指着贯穿沂蒙大山的三条山道,逐一介绍每条山道的里程、险段、坡度、宽度、最高行军速度、不同规模的行军队伍所需物资数量,连驮马的最大载重量都计算得清清楚楚。
太史慈和傅?听得目瞪口呆,刘存却和身边的鲁佩低声商量,最后要求鲁佩尽可能把沂蒙大山南麓和西麓的地形、路况等情况核实清楚,便于程骥的参谋小组做出准确的计算。
鲁佩一一记下,施个礼不声不响地离去。
.全部章节





窃国贼 第五十九章 君君臣臣(上)
. .
程骥接受任务立即赶往夏河向王杞报道,两名等候在外的中年人进来向刘存行礼,然后拿出罕见的皮尺,给莫名其妙的太史慈和傅?量身,一刻钟不到便施礼告退。
太史慈好奇地问道:“大哥要给我俩做衣服?”
“是做衣服,不过是精钢和皮料做的衣服,像我之前穿的那套一样,珠山武库里长期存放几十套将官铠甲和银盔,可根据每个人身材不同及时加工调整,明天早上你们就能穿上,然后我陪你俩到北面的小珠山马场,挑两匹好马当坐骑。”刘存边收拾桌面边回答。
太史慈和傅?顿时眼放精光,他们太明白刘存身上那套精钢复合甲是多么的宝贵了,不但防护力惊人,而且比所有老式铠甲都轻便美观,肩部、肋下、手臂和手肘全是环环相扣的精钢锁子甲防护,上身至腰臀部的每个关节都在严密保护下获得最大自由,胸前背后护甲都是用薄钢板细细打磨精工细作,胸前的护心镜是白银制作的狰狞虎头,整套铠甲穿在身上没有半点累赘,给人以强大信心。
用白银和黄铜打造的头盔不但坚固,而且非常舒适漂亮,银盔顶部红缨是原色的马尾,帽檐两侧的护耳部分如同苍鹰的金色翅膀,银盔正中央镶嵌着金色麦穗环绕的五角金星,这个醒目而又精美的标志,在大汉军队中绝对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太史慈悄悄问过秦义,知道制作这套精美的盔甲竟多达六十多道工序,每个零部件在组装前,都经过多道严格的硬化和防锈处理,只有军候以上军官才能配备,除了银盔、铠甲、护臂、护腿之外,脚上的牛皮战靴前后都包裹了能防流矢的薄钢板,整套盔甲的制造花费高达八十五金,其中蕴含的高超制造技术一直被严格保密,外人哪怕开出百倍价钱也休想得到,到目前为止,唯一获赠两套盔甲的是主公刘存的好友——新任徐州从事糜竺糜子仲。
刘存收拾好文件,将兴奋的太史慈和傅?带到后院,询问跟随的大儿子刘振几句,走向左边的宽阔房间,推开沉重的铁门请太史慈和傅?进来:
“二位贤弟看什么兵器趁手,里面靠墙那排是长兵器,只有长枪、长刀和长戟三种,弓弩和短兵器多些,自己选吧。”
太史慈早就羡慕刘存的那杆长枪,当下毫不客气,大步走到最里面的兵器架前细细打量。傅?跟着跑进去,望着整齐竖立的九件长兵器一动不动,呼吸也随之沉重起来。
刘存含笑观察两个兄弟的反应,傅?掂量完三杆长枪,选了最靠边的一杆三尖两刃枪,拿到手里又掂量几下,随即露出满意的笑容。
刘存暗暗吃惊,这杆三尖两刃枪同样是大匠师霍坚半年前花高价买回的那批天然合金材料制成,除刀刃之外通体漆黑,长达一丈七尺,全重六十二斤,傅?竟然单手接连抖出三个枪花来。
这一发现让刘存大为惊喜,几步上前低声问道:“孝和,感觉如何?”
“太贵重了,太舒服了!像是为小弟定做似的,谢谢兄长!”傅?满脸兴奋,谢过之后再次望向手中兵器,伸出左手缓缓拂过锋利的枪刃,眼里闪烁炽热的光芒。
刘存转向太史慈,见他选的是和自己那杆一模一样的长枪,禁不住露出笑容,也不问他感觉如何,直接到另一侧的架子前拿过一张强弓递给他:
“前几天在回程中看到贤弟用我的弓试射之后,我心里就有数了,这张强弓出自三年前去世的凉州制弓大匠师鄙渊之手,是糜竺糜子仲送我的五把名弓之一,也是最硬的一张弓,配件和备弦都齐全,弓袋里有三个备用骨扳指,你用估计正合适。箭矢暂时先用我的吧,改天再让工匠为你特制。”
满脸欣喜的太史慈放下长枪,接过外形古朴毫无装饰的强弓细细打量,抬起手轻轻松松拉了个满月,松开嗡嗡作响的弓弦顿时喜不自胜:“小弟做梦都想有这样一张弓啊!无以伦比、无以伦比……”
“行了,挑件短兵器就走吧,晚饭时光顾说话没吃饱,陪我到前面喝一杯,庆贺你俩找到趁手的兵器。”刘存笑道。
太史慈和傅?连声答应,傅?美滋滋地选出一张两石骑弓和一把精巧的四尺横刀,太史慈则拿起一柄五尺阔剑直接挂腰上,又让刘存吃了一惊,心想哪天有机会定要好好试一试太史慈的劲道。
次日一早,全身披挂的刘存、太史慈和傅?告别家人,带上两百亲卫和换上骑兵盔甲的三百东莱骑兵一起出发。
上马前,太史慈指着自己左胸镶嵌在黝黑钢甲上的一颗金色五角星问道:“大哥,为何我和孝和、公立都有这么颗金星,大哥却没有?”
刘存解释道:“这颗星代表你的军衔,也就是军候,军候以上才有五角金星,两颗金星为县尉,或者郡都尉麾下左右尉,目前我军只有三个人拥有两颗金星,唯一拥有三颗金星的是你寿山大哥;我军百人长、屯长、假军候的军衔标记,分别为一至三颗银色五角星;百人长以下同样也分正卒、伍长、什长三级,分别为一至三颗银色三角星。这套军衔标志和头盔上麦穗环绕大半圈的五星标志一样,是我军有别于其他军队的地方,能让每个官兵清晰地知道自己的指挥官是谁,激发官兵的自豪感和上进心。至于我嘛,不上不下的,不知道该挂几颗星合适,干脆不挂了,反正大家都认识我。”
刘存的一番话,给太史慈带来巨大影响,以至于第二天率领两千五百骑兵南下时,太史慈仍在思考这个问题。
直到离开休息一夜的莒县继续南下的第三天上午,太史慈才彻底想清楚,他打马赶上前面的刘存,双目炯炯地说道:“大哥,我明白了,军衔标志代表的是军人荣誉,是军队秩序!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是不屈不饶的奋起拼搏!”
“这两天你就想这个?”刘存惊愕不已,还以为太史慈是在思考和消化前晚军事会议的讨论内容呢。
太史慈大有感触地说道:“小弟现在才知道,我军上下的严明军纪和旺盛斗志来自于何处,小弟长这么大,第一次见到如此强大的军队,而且是贫民百姓不但不害怕躲避,反正为之欢呼为之尊敬的军队!大哥,小弟佩服你!”
刘存哈哈一笑:“子义,你知道三颗金星之上是什么标志吗?”
太史慈瞬间睁大了眼睛,刘存指指他银盔上的标志:“和你头上的徽章一样,金色麦穗环绕金色五角星,代表一军之将的地位、资历与荣耀,我希望不久的将来,亲手给你佩戴一颗这样的金色徽章。”
太史慈深吸口气,无比自信地回应:“好!小弟记住了!”
.全部章节




窃国贼 第六十章 君君臣臣(下)
. .
傍晚时分,刘存和两千五百骑兵赶上了即将进城的步兵队伍,郡都尉王杞和副尉颜慎齐齐迎上,向刘存行礼禀报,太史慈终于见到了军中第一个左胸上镶嵌三颗金光闪闪五角星的人。
刘存和七千五百将士的到来,让开阳王城成千上万民众欢欣鼓舞,随着一声声尖锐的铜哨响起,原地休息的步骑军迅速集结,一面面火红的战旗高高举起,全军甲胄森森,军纪严明,成三列纵队迈着整齐的步伐开进北门。
担惊受怕了五昼夜的开城民众迅速涌上大街,用阵阵欢呼迎接刘存的勤王军队,一声声“刘使君”、“这是刘使君的军队”、“刘使君来了咱们有救了”的高呼不绝于耳,很快有人高呼“这是咱们琅琊军”,这一称号很快传遍全城,到处都是“咱们琅琊军来了”的欢呼声。
马上的刘存心酸不已,他望着街道两旁颜容憔悴却满是希盼的一张张脸,望着扶老携幼拼命朝自己呼喊甚至跪拜的民众,刘存不但没有半点得意,反而感觉自己的心沉甸甸的。
策马跟随在刘存身后的王杞、颜慎、徐盛、太史慈、傅?等人挺起胸膛直视前方,没有一个脸上露出笑容,没有一个左顾右盼,更没有一个挥手致意,默默行进的五千步兵和两千多骑兵,如同一道冰冷的铁流,与两边夹道欢呼喜极而泣的人潮形成强烈反差。
王府正前方的高阶上,数十文武官员簇拥国君刘玺翘首以盼,刘玺望着徐徐开来的威武军队,激动得高呼起来:
“寡人就知道,子鉴决不负寡人、决不负寡人!众卿快看,这就是子鉴的军队,几曾何时,众卿见到过如此威武雄壮的仁义之师?”
新任国相张范悄悄上前,扶住激动得发抖的刘玺,在他耳边低声致歉:“君上,微臣不该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微臣此刻惭愧莫名啊!等会儿微臣会在接风宴上,向子鉴大人赔罪。”
“不不!没这个必要,爱卿也是针对目前危局做出可能之推断,何罪之有?何况子鉴仁厚豁达,寡人认识他到现在,从未见他对谁不恭,哪怕一些朝臣和本地门阀咒骂他出身卑贱浑身铜臭,子鉴也从未恶语相向,更没有对任何人施加报复,反而兢兢业业,谨言慎行,由此可知,他是个真心实意为国为民的仁者啊!”刘玺欣喜之下说话语速非常快。
国君另一边的苍慈突然低呼起来:“君上快看,子鉴打马跑来了!”
军队前锋徐徐开进王府前方空旷之地列队,两千五百骑兵仍然在两个街口以外,刘存等人已经越过前锋队伍,来到王府高阶前五十步的地方齐齐下马,略整军容大阔步走向高阶上的国君。
刘存抢在国君刘玺走下台阶之前,率领麾下军官齐齐跪下,匍匐在地高声奏报:“君上,刘存护驾来迟,请君上责罚!”
进城后一直强忍心中痛楚的刘存几乎是用哽咽的声音喊出来,震得国君刘玺的热泪夺眶而出,国君身后的数十文武终于见识了刘存的忠耿和对国君的深厚感情。
“爱卿起来、爱卿起来……”
感动得满脸是泪的刘玺想抱起身穿冰冷铠甲的刘存,却哪里动得了分毫,刘存连磕三个响头,爬起来时已热泪盈眶,惹得台阶上下顿时哽咽一片。
君臣之间唏嘘良久,才算平静下来,刘玺擦去泪痕,脸上露出了儒雅亲切的笑容:“子鉴,快给寡人介绍你身后的大将。”
刘存扶着刘玺的一只手,恭敬地将他扶下台阶,来到仍单腿跪地的麾下军官前方,逐一地向刘玺介绍:“郡都尉王杞王寿山,君上去年在夏河城见过。”
刘玺亲切地扶起王杞:“王爱卿,辛苦了!”
王杞连忙致谢,侧身移到刘存侧后,年轻的颜慎抱拳致意:“城阳郡都尉麾下右尉颜慎,向君上问安!”
“爱卿就是两度以弱胜强、大破贼寇的颜慎颜仲谦将军?”看到传言已久的骁将,刘玺连忙扶起,激动得有点语无伦次了。
颜慎连忙解释:“君上,颜慎只是郡军右尉,当不起将军称谓。”
刘玺反应过来,笑了笑连声说道:“当得、当得!以卿之才,拜将封侯是早晚的事。”
看到国君过来,军候秦义、徐盛、太史慈、傅?、鲁佩、程骥等人不等刘存介绍,逐一报上姓名职务。
刘玺和文武官员看到一个个威武雄壮的青年俊杰,顿时惊呼连连议论纷纷,不知刘存麾下何时有了这么多年轻俊杰。
精通周易擅长相学的苍慈更是惊诧,刘存已经让他时常感叹为人中龙虎了,如今又冒出这么多难得一见的年轻楚翘,一时间竟让他眼花缭乱了。
闹哄哄一阵过去,刘玺遥望前方整齐肃立的七千多官兵频频点头,慷慨赐下十头牛三百只羊犒赏将士,然后拉着刘存的手登上台阶。
得到刘存吩咐的王杞等人恭送完毕,率领官兵直接开到西门外扎营,消息传出再次引发震天欢呼,城中民众和商家成群结队箪食壶浆,形成长长的队伍赶往西门外,犒劳为他们带来安定和希望的琅琊军。
王府内的气氛欢欣和谐,彻底放下心来的国君和群臣争相举杯,仿佛黄巾军已经被刘存击溃了似的。
刘存心里感叹,脸上始终挂着谦逊的微笑,不管谁邀杯,他都礼貌回应,让每个人都感到很舒服。
酒至半酣,刘存悄悄移到边上的程秉身旁,敬完杯酒低声询问:“国君身边好像少了不少人啊!”
程秉苦笑道:“你要是再不来,估计消失的人更多。”
刘存明白过来,摇摇头低声叹道:“儒家明哲保身的思想害人啊,估计如今的儒家名士最喜欢这四个字了。”
程秉笑道:“你这家伙嘴太损了,不过想想也是啊!就拿咱们的新任国相来说吧,当朝太傅袁隗当初想把女人嫁给他,被他拒绝后一直心怀幽怨,此次咱们琅琊老国相致仕,袁太傅终于逮住机会,向圣上郑重推荐躲在家里的张公仪出任琅琊国相,还大方地对说张公仪乃前大司空之子,学富五车,德才兼备,正为无人愿做琅琊国相发愁的皇上立刻下旨,张公仪躲不过去,才硬着头皮前来上任,私下里他多次抱怨说:非皇命难违,打死也不来当这个摇摇欲坠的琅琊国相。”
“我琅琊国何时变成摇摇欲坠了?这不好好的吗?”刘存很不解。
程秉低声说道:“君上不想当这个琅琊王了,想到琅琊书院做学问,去年底也不知谁给他出了个馊主意,君上就把愚兄和苍慈、许慈几个召去询问,说是如果把郡国连同周边五县食邑交给朝廷,换一个夏河城和琅琊台,不知圣上和朝廷同不同意?”
刘存惊得张大了嘴巴,情不自禁望向主位上与国相张范张公仪谈笑风生的国君刘玺,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全部章节




窃国贼 第六十一章 中流砥柱(上)
. .
国君刘玺和群臣在给刘存摆酒接风的时候,驻扎西门外的王杞已经派出八支斥候队悄然西进,颜慎以徐盛为助手,率一千骑兵跟随策应,进入西面长五十里宽三十里的区域展开侦查。
次日上午,国君召集座下文武商议拒敌之策,刘存与王杞作为勤王军主将被邀请参加。
得益于南面两大食邑缯县、即丘和王城东面的莒南地区连续两年的丰收,国君刘玺的仓库里粮草充足,武库里存放的上代国君留下的刀枪甲胄还够装备一万士卒,所以刘存和王杞刚提出粮草要求,国君立刻慷慨地予以调拨。
时近中午,王杞派往南城联络徐州军队的三百骑兵归来,同时到来的还有徐州从事糜竺,以及率领五百骑兵一路护送的糜芳。
糜竺的到来,令国君刘玺和群臣万分高兴,糜竺拜见刘玺之后,迅速通报徐州军队目前的兵力和战场应对情况,最后一句话中的“对峙僵持”四个字,让备受鼓舞的刘玺君臣紧张起来。
糜竺两兄弟恭敬地与刘玺一问一答,详细通报徐州的备战情况,数十文武不时发表高论,时而喝彩,时而惊呼,弄得刘存心烦气躁。
听了近半个时辰,刘存实在忍不住了,左右看看发现出去撒尿的程秉还没回来,便悄悄扯一下上首苍慈的长袖,在他耳边低语几句。
苍慈立刻反应过来,离开座位绕到国君身后低声进言。
刘玺发愣片刻,随即宣布散会,将糜家兄弟、刘存、王杞请进到中苑议事房,数十文武官员只留下国相张范、内史苍慈、从事程秉和领兵的新任中尉阴莘,与刘存私交很好的主簿许慈去帝都洛阳上表还没回来。
走向王府中苑的一路上,刘存和身材高挑的糜芳得以好好说几句话,糜芳对家族最大的合作伙伴刘存非常尊敬,拍拍自己身上的精美铠甲,感谢刘存的慷慨相赠,接下来便自叙自己的出生年月。
得知刘存生于十一月初四,比自己大半个月,糜竺立刻拱手弯腰,恭恭敬敬地称呼刘存为兄。
刘存连忙回礼,亲热地和他边走边谈,进入议事房请他坐在自己身边。
糜芳的脸部轮廓与糜竺酷似,任谁都能看出两人是同胞兄弟,糜芳更高更强壮些,眉毛也浓一些,略微凹陷的眼睛很灵活,举手投足谦逊诚挚,显示出良好的教养和风度,在他身上,刘存竟然挑不出任何毛病,如果说有的话,也只是腰间的宝剑和身上几件配饰昂贵华丽,可如今世家子弟谁不这样,比糜芳更奢华的人比比皆是。
众人一番谦让先后坐下,国君说完几句客气的开场白,国相张范立刻笑眯眯地望向刘存:“久闻刘使君天纵奇材,文武双全,此刻定是已有退敌之策了吧?”
众人知道正事来了,立刻含笑望向刘存。
刘存微微一笑:“谢国相夸奖!退敌之策没有,歼敌之策倒是定下三个。”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有的责怪张范说话倚老卖老,也有的心想刘存是不是对张范有成见?因为张范上任后,不止一次讽刺刘存的破落寒门出身,有次喝多了点,还在大庭广众面前讥笑刘存圣贤书没读好,除了会捏几个陶器就剩下一肚子奇技淫巧了。
糜竺也曾听到过张范讽刺刘存出身的传言,但他和苍慈、程秉、许慈等人都知道,刘存从来不在意自己的出身,也从没为此辩驳什么,所以在糜竺和大家的印象中,刘存是个彬彬有礼谦逊豁达的君子,不知为何忽然一反常态?
刘存先向国君刘玺拱拱手,顺势向众人致意,放下手严肃地解释:“去年收复东安和东莞两县之后,我军上下就深知黄巾贼寇的难缠,因为我军只是歼灭其三千余人、俘虏七千余众,黄巾主力元气未伤,此后数月,黄巾贼寇多次来犯,迫使我军不得不在东安至东莞一线囤积重兵,日夜防范,不但要耗费巨量粮草和人力物力,还遭受贼寇频频骚扰,令人防不胜防,苦恼不堪。去年初冬好不容易种完冬麦,贼寇再次来犯,我军痛下决心主动出击,采用各种计策诱敌主力集结来犯,终于取得了被圣上和国君嘉奖的东莞大捷,盘踞东安、东莞以西群山中的黄巾残部猖狂逃走,至今不敢踏足半步。”
听完刘存的解释,众人立刻明白刘存的意思,不但不怪刘存轻狂,反而觉得刘存坦率务实。
刘存接着说道:“据我军斥候探报,目前盘踞南武阳(今平邑)、费县的三万余黄巾贼寇,通过对两县平民的动员甚至胁迫,人数已增至八万,并从两县武库和被击溃的徐州友军手上,获得大量做工精良的制式武器,以最低标准推测,如今黄巾贼寇中能战之兵不下四万,其中近半是从中平元年开始连连苦战活下来的百战精兵,虽是匆促集结,各路贼酋相互间各怀心事,但其战力不可小觑,这也正是徐州刺史朱并大人被贼寇瞬间击溃的原因所在。”
众人频频点头,深感有理,糜芳终于见识了刘存军事水平,一直以来隐藏心中的那点不服气顿时烟消雾散。
只听刘存继续分析:“由此推断,此次面对的数万黄巾不是那么好打发的,首先,因去岁大旱与蝗灾,中原各地百万流民涌向富裕的徐州和淮南,京畿地区、豫州大部、整个兖州及青州大部,如今已是赤地千里,满目凋零,靠抢掠为生的数万黄巾流寇只能到有钱有粮的徐州来烧杀抢掠,才能活过未来青黄不接的三个月。”
“其次,目前盘踞南武阳和费县的黄巾贼寇势力强大,相比之下,我各路军处于敌强我弱的劣势:王城方面,我军加上中尉大人麾下八千士卒,兵力也仅有一万五千,其中镇守王城和北面阳城的四千官兵还不能动;徐州方面,两路官兵总数不到两万五千人,其中曹豹大人率领一万官兵,堵住南武阳黄巾贼寇的南下昌虑(今滕州境内)之路,刺史朱大人率领的八千人马困守南武阳,哪怕加上糜大人前天匆匆召集赶赴南城增援的六千家丁,总体上仍然无法取得兵力上的优势,所以才有了糜大人刚才所说的对峙僵持。”
“再有,八万黄巾已获得南武阳和费县的所有粮草,却把多达二十余万无辜老弱妇孺,尽数驱赶到南面各县和开阳王城,把这一沉重负担扔给咱们背负,他们却坐拥足够使用半年以上的粮食物资,所以,他们无论是进、是退、或者坚守,主动权都在他们手上。”
声声哀叹随即响起,国君心惊胆跳,满脸忧愁,国相张范和苍慈、程秉三人除了惊叹就是慌张,每个人都知道此战的艰难。
1...2728293031...10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