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技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扬镳
小陈公公一听这话,心里便清楚了。干爹的意思是原原本本地说,别添油加醋。来不及细想,小陈公公赶紧道:陛下,这件事还真不怪逐鹿侯,有件事您可能不知太上皇搬离太极宫时,曾留逐鹿侯在宫中喝酒,酒喝多了,就就上房了。
房?
太太极殿小陈公公的声音越来越低:逐鹿侯是为了躲酒才爬上去的,太上皇是为了灌酒追上去的。俩人都上了房了,太上皇还闹着要跟逐鹿侯拜把子,幸好逐鹿侯当时还有一丝理智尚存,不然小陈公公小心地看了李世民一眼,没敢继续往下说。
李世民听得都懵了。
上房?
太极殿?
等等!李世民忽然反应过味儿了,怒视小陈公公,抓起桌上的茶杯砸了过去,骂道:混账!你什么意思,你是说朕还得谢谢李牧了?幸亏他没答应,他要是答应了,朕还得改口叫他叔父不成?
小陈公公吓得脸色煞白,不知道说什么好,赶紧又开始磕头:奴婢不是这个意思,奴婢慌不择言,陛下饶命啊!!
第137章 叔侄
闹了这一阵,李世民也冷静下来了。
其实历史上的李世民,并不算一个弑杀的皇帝。除了杀掉了自己的兄弟之外,他还真没杀过几个人。在贞观一朝,也鲜少听说过什么冤案。跟后世的皇帝们相比,他算是非常仁慈的了。从这点上看,他被称之为明君,也是有道理的。要杀就杀自家人,不对臣子下手,也不祸害百姓,这样的皇帝,当然算得上明君。
今日若不是李牧干的这件事太让人恼火了,他也不至于发这么大的脾气。此时冷静了下来,看到小陈公公惧怕的模样,叹了口气,道:别磕了,起来答话。
诺。小陈公公赶紧应声,额头已经磕得青紫了。高公公递过去一个眼神,小陈公公会意,更加低眉顺目了起来。
你可知道,李牧今天是发的什么疯?
奴婢不知。小陈公公想也没想地答道,高公公满意地颔首,不愧是自己调教多年的干儿子,就是比一般的小太监灵性一些,一点就透。这样的问题,答了便是错。不得罪李世民,就得得罪李牧。李牧是那么好得罪的?
高公公陪伴李世民多年,李世民下午放个屁,闻着味儿他就能知道李世民中午吃了什么。别看刚刚李世民生气的架势挺吓人,其实高公公心里清楚。李世民是不会把李牧怎样的,他甚至都没生气,此番作态,乃是给外人看的。
这事儿,如今就差一个台阶。甭管是谁,给了这个台阶,事情就过了。否则,李世民若是真的生气,随行侍卫没有刀么?直接砍了就得了,还送去大理寺干嘛?
高公公这儿胡思乱想,小陈公公继续解释,道:陛下,逐鹿侯让奴婢去采买,奴婢就带人去西市采买了,这期间发生了什么,奴婢属实不知。随后逐鹿侯与太上皇开始饮酒,奴婢就派人传信,接着陛下您就到了。到底是因为什么,奴婢真不知道啊!
高公公适时凑在李世民耳边嘀咕了两句,其实就是提醒李世民,李牧可能是因为李绩的关系,才心情不好发疯的。这种傻子都知道的事情,李世民会不知道么?他不过是想装傻而已,但如今的情况,也不给他装傻的机会,摆了下手,小陈公公赶紧逃也似的退了出去。
这时,李有容端着一个托盘进来。托盘上面,摆着的是一壶茶水。李有容把茶水放在桌上,便给李世民斟茶。李世民看了她一眼,拿起茶杯就要喝。
陛下!
高公公慌忙拦着,李世民看过去。高公公挂上他那标志性的笑面,从李世民的手里把茶杯接过来,然后像变戏法似的,手掌一翻,掌心多出一根银针。
郡主,老奴非是不信任郡主。只是,有这个规矩,规矩就是规矩,抱歉了。
李有容笑了笑,微微颔首,没有说什么。
李世民却蹙眉道:有容乃是朕的侄女,焉能害朕?高干,此举是否多余了?
高公公仍然坚持,道:陛下,老奴伺候陛下,便要恪尽职守,还请陛下见谅。说着,高公公先端详了一下茶杯,然后把茶水倒出来一点,用银针试过。银针颜色无变化,仍不放心,继续看茶壶,再倒出一点茶水试过,确保没有一点问题,才把银针收回,重新倒茶给李世民喝。
李世民不悦地瞪了高公公一眼,似乎在责备他。高公公只是笑,什么也没说。
李世民喝了口茶水,把茶杯放下。对李有容道:有容,朕非是不信你。高干也是职责所在,你的心里,可不要有芥蒂。
李有容看着李世民,忽然拜下,行了一个大礼。李世民赶紧扶她起来,道:这是做什么,你我叔侄之间,无须这么见外!
李有容却道:陛下为一国之君,臣女虽是陛下的侄女,但也应先论君臣,后论亲戚。礼不可废,且臣女昨日本该入宫谢恩,只因皇爷爷阻拦,未能成行,请陛下恕罪。
李世民听了,喟然一叹,道:父皇心里还是对朕有埋怨啊顿了一下,李世民示意高公公给李有容搬来一个锦墩,看着她坐下,道:有容,朕一直不敢提起当年的事情。是怕影响了你与朕之间的亲情,朕不知你能否理解,当年的事情,朕也实属无奈。朕不知父皇与你说起过没有,那一日,生死只在一线之间。稍有一点差池,今日朕便是冢中枯骨了。
李世民眼角含泪,声音也略显哽咽,道:朕杀了你的父王,这笔账,朕认!但是朕并不后悔,因为是他先不顾兄弟之情,且朕相信,朕会是一个好皇帝,比他更适合做一个好皇帝!如今朕做到了,朕灭了突厥,报了大仇。若他还活着,朕相信,他也会佩服朕的。
说着,李世民又笑了一下,道:说了你可能不信,朕这几日便常常梦见你的父亲唉,算了,不提了。忽然,李世民目光一凝,盯住李有容的眼睛,道:朕封你为郡主,给你应得的一切,便是要你知道。上一辈的事情,与你没有关系。朕把你当做子侄,也会尽心照顾你。哪怕父皇殡天之后,朕也不会伤害你。朕会给你找一个如意的郎君,你将享有如同朕的长公主一样的恩荣。
李世民深深地看了李有容一眼,仿若已经把她看穿了一样,微眯着眼睛,目光如刀锋一般锐利:这些,是朕的想法。若你也这样想,一切都好。但若你有什么其他的念头,也随你,朕就在这里。
余下的话,李世民没有说透。但是意思,李有容已经听懂了。朕就在这里,不躲,也不藏。你若想报仇,就看你有没有这个本事了。
这是何等的自信。
李有容看着李世民,扑面而来的气场,让她感觉到了紧张,非同一般的紧张,此生二十余年,从未有过的紧张。她甚至不敢开口说话,担心控制不了自己的表情,让李世民看出什么破绽来。
好一会儿,她才勉强定住心神,道:陛下,臣女心中,半点也没有恨意。若有,也是对父王,对颉利的恨。臣女的遭遇,想必逐鹿侯已经禀告过了。当年,若非父王,我与母亲,也不会受到那么多苦难。母亲也不会屈辱再嫁,不会死在颉利派出的骑兵的刀下。臣女只恨,无法替母亲报仇,除此之外,别无他想。
李世民收回了目光,道:你与颉利的仇,朕无法帮你报。突厥虽然覆灭,但是突厥旧地的部落仍然甚多。他们奉颉利为主,若朕杀了他们。边境各城,将会永无宁日。朕不能为了你一个人,葬送万千百姓的生命。但是朕可以答应你,若有恰当的时机,可以取颉利的性命的时候,他的命,便是你的。只是这个时机,需要等。朕不点头,你不能杀他。至于你这次行刺他,朕已经派人去找他说过了,他不会再提起,也不会再出现在你的面前。此事,就此揭过,你觉得如何?
李有容低头不语,良久,抬头道:臣女,听从陛下的安排。
李世民笑了起来,不管李有容是真心还是假意。作为皇帝,作为她的叔父,李世民要的是结果。只要结果是令他满意的,李有容心里怎么想,他并不十分关心。
忽然,他又想起了今天的事情,便问道:有容,李牧来找父皇的时候,你是否在旁边。今日如此胡闹,到底是因为什么?
李有容也没有瞒着,便把李牧与李渊的对话告诉了李世民。但她还算是有良心,没有把李牧叫李渊‘老头’,还有对李世民不敬的那些非议讲出来,只说了李牧今日的反常,是与李绩父子有关。
说完,李有容又道:陛下,说起来,这件事皆因我而起。臣女也深深的觉得愧对李绩大将军一家,臣女想向陛下申请,可否用臣女的封赏,换取
话还没说完,就被李世民打断了。李世民怒道:你休听李牧那小子胡言乱语,李绩父子的事情是与你有关,但究其根本,却与你没多大干系。李牧这个小子,竟敢在背后非议朕!当真是胆大包天!朕非得好好收拾他一下不可,你不要放在心上。好好照顾父皇,朕会处理此事。
李有容见状,知道再说什么,李世民也不会听了,便不在说下去了。这时,小陈公公又溜了上来,说长孙无忌和王珪到了,李有容便借照顾李渊为名,识趣地告退离开了。
等李有容出去了,李世民看向高公公,道:高干,你觉得她说的话,几分真,几分假?
老奴觉着高公公沉吟了一下,道:至多三分真。
呵呵李世民点了点头,却也没有再说什么。对门口候着的小陈公公道:让楼下的人都散了吧,跪成一片像是什么样子!让辅机和叔玠上来见朕!朕倒要看看,他们要怎么给那混小子求情!
第138章 必须支棱起来!
大理寺。
孙伏伽站在栅栏外面,看着鼾声大作的李牧,心情非常复杂。他恍然发现,自打李牧跟大理寺扯上关系之后,大理寺这等庄严肃穆之地,竟然开始变质了,变得荒唐起来了。
大理寺是什么地方?大唐最高法院!一般的犯人,连进这里的资格都没有。这里的犯人,要么,穷凶极恶,杀人放火。要么,身份高贵,公子王孙。都是犯了大事,才会蹲进这大理寺的监牢。一般情况下,要么进不来,要么出不去。可是到了这位爷的身上,倒像是个客栈一样。这才过去几天?已经来了两回了。
头一回,好好的墙给砸了一个大窟窿。这回倒是没砸墙,但是那个砸墙的主儿还在呀,抱着个大斧子虎视眈眈,谁知道下一刻会不会暴起伤人?
孙伏伽看了看这手臂粗的栅栏,头一次有了一种,这栅栏能不能结实的荒诞感。李重义见孙伏伽看着自己,便也看着他。俩人大眼瞪小眼半天,李重义忽然动了。孙伏伽身后的侍卫们吓了一跳,赶紧把刀都拔了出来,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敢上前,倒把孙伏伽推到了前面。
看着这八尺的巨人,孙伏伽也多少有点害怕,但他是大理寺少卿,责无旁贷,后退不得,只好开口道:大个子,你要干什么?
我饿了。
李重义从怀里掏出一个钱袋,这个钱袋的大小,很符合他的体型。比正常人的钱袋,也就大了五六倍吧。瞧着那钱袋的布深深坠下,可想而知里面有多少。他把大手伸进去,再掏出来时,手心里多了一块银子,从栅栏缝隙递出去,眼神真诚,目光真挚,伸到孙伏伽面前:能不能帮我买二十个馒头,多余的钱都给你。
孙伏伽抬头看看李重义,当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这是什么情况,大理寺变成客栈还不算,如今又变成馒头铺了吗?本少卿是掌柜的?
不帮忙吗?
李重义把手收回来,在大钱袋子里翻弄一番,又拿出一个小块的银子,道:再给你加点行吗?我好饿。
李重义的语气真挚得好像孙伏伽不帮这个忙,都已经不够人道主义了一样。人家饿了,拿钱求你帮忙买几个馒头,还给跑腿钱,你都不肯么?
孙伏伽深吸了口气,把李重义的手推回去,道:不用给钱,大理寺有牢饭,等会就送来了。
哦,谢谢。
李重义很有礼貌,这是李牧训练的结果。李牧刚把他买下的时候,这小子只能算是半个人,另一半是野人,甚至还控制不了情绪,激动或者饿了的时候,眼睛通红像是猛兽一般。李牧逐渐教他,身体力行去感染他,李重义才慢慢地变成今天的样子。
饭的事情解决了,李重义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守护在李牧身边,抱着自己的斧子,背靠着墙壁假寐。
孙伏伽叫人搬了把椅子过来坐下,他不能走,李牧是随驾的千牛卫送来的,还特意嘱咐了要严加看管。若是出了问题,他可担待不起。
盯着吧,想来也不会等太久。
孙伏伽让人把卷宗搬了过来,点上蜡烛,打算通宵了。牢头也给李重义拿了馒头,李重义也不挑食,左右手齐头并进,拿多快,就吞多快。常人三口都吞不下去的馒头,他一口一个,栅栏外的人看得眼睛都直了。
这时,高公公走了进来。孙伏伽见是高公公,赶紧把卷宗放下,起身见礼。
公公,可是陛下有旨意了么?
高公公不答,来到栅栏旁边,往里头看了一眼,问道:逐鹿侯可醒了?
李重义摇了摇头,低头继续吃馒头。孙伏伽也道:侯爷刚刚还在打呼噜,刚停。想必是醉得太厉害了,得睡一会。
高公公叹了口气,转过身看到孙伏伽这架势,乐了,道:孙少卿,这是打算挑灯夜战呐?
孙伏伽苦笑道:公务积压不得,这边也不敢疏忽,只好这样了,让公公见笑了。
这见笑什么,若人人如孙少卿一般,陛下可就省心了。说着,他看了牢里的李牧一眼,叹了口气。言下之意,李牧就是一个反例。
李牧在心里冷哼一声,不讲究的死太监。要不是老子睡醒了,还不知道你背后说我坏话呢!
是的,李牧醒了。但是没醒多大一会儿,狱卒给李重义拿来馒头的时候,他才醒,呼噜声也是那时候停的。
孙伏伽叫人搬了把椅子过来,请高公公坐了,问道:公公,陛下打算如何处置逐鹿侯?
高公公眼眸一转,笑道:孙少卿身为大理寺少卿,这个问题,该问你自己呀
孙伏伽苦笑道:公公就别玩笑了,这等事,我一个小小的大理寺少卿,如何能管得了。再说了,逐鹿侯已经入了宗籍,就算是要问罪,也得是宗正寺管呐,要不这样,我多派人手,把他送去宗正寺?
高公公哈哈大笑,道:果然不愧是状元公,咱家还诓不了你了说着,他往李牧那边瞄了一眼,调门稍微拔高了一点,道:陛下呀,龙颜大怒啦!不过,幸亏有国舅爷和王侍中极力劝谏,火气已经压了下来。陛下的意思,让咱家过来问问逐鹿侯,他错了没有,若是他承认自己做错了。上一道折子请罪,陛下宽宏大量,也就原谅他了。陛下说,逐鹿侯毕竟年少,阅历短浅,是可以原谅的,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他不会跟晚辈一般见识。
孙伏伽愣了一下,旋即也明白了怎么回事,笑了笑,配合地说道:陛下真是明君圣主啊,如此宽宏广阔之胸怀,追溯历代,也是未见一人啊。我想,逐鹿侯若是知道陛下的苦心,必会承认错误,好好改正吧。
唉,希望如此吧!
俩人一唱一和地,把李世民的意思透露了出来。但李牧听着,却怎么听怎么不舒服。
老子做错什么了?凭什么上折子道歉呐?当然,他也不会真的作死,他也是有底气的。这个底气,也是高公公透露出来的。
首先,长孙无忌和王珪帮他求情了。原因么,无非就是上回承诺的好处还没兑现。而且,李世民也不想把他怎么样。若非如此,何必派高公公先过来递话?
李世民的意思,无非就是想说,小子,你闹也闹够了,作也作得差不多了,给朕一个台阶,朕顺势就放了你,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过去得了。
但是李牧却知道,李世民可不是这么好打发的。今天的事情虽然暂时揭过了,但他绝对不肯吃亏。往后的日子,他肯定会想个办法找补回来,不是敲个竹杠,就是穿个小鞋。李世民的恶趣味,李牧已经有所感应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