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技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扬镳
“呵,你还缺本钱”
“臣说的不是钱财。”李牧解释道:“臣所谓的本钱,是粮食,是人力,是地方上的影响力,诸如此类。”
李牧正色道:“陛下,说起来这修路啊,还真不是随随便便能做的事情。哪怕陛下想做,恐怕也很难。就拿太原到长安这段路来说,若朝廷来修,所花费的钱粮一定比太原王氏多,至少也是两倍以上。”
李世民皱眉道:“这是为何,朕不如太原王氏”
“陛下,臣在工部已经有快半年了,也有了一些心得。一个工程,修路也好,修城墙也好,它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就如同陛下熟悉的带兵打仗,一样的兵,不同将领来带,起到的效果截然不同。”
李世民点头,道:“你说修路我不懂,但是带兵打仗,确如你所说。”
“还是拿太原到长安这段路举例子,陛下与臣交谈时,也曾承认。在地方上,朝廷比门阀的影响力要弱。换言之,在太原附近,太原王氏的面子,要比朝廷更大。”
李世民冷哼了一声,却没有否认。
李牧继续说道:“若此事由朝廷牵头,从上到下的官员,臣敢保证,必然会吃拿卡要。陛下拨付一百贯,到了干活的人手里,恐怕三十贯都剩不下。”
李世民沉默了,他虽然很想说自己的治下官员廉洁,但他也知道,李牧说得是实情。
“且不说民部钱粮不足,便是钱粮充足,工程就能顺利么”李牧摇摇头,道:“也不尽然,因为干活的人明白,朝廷是给了钱的,而钱的大头,都在管事的人手中。管事的人不干活,他们却能拿到更多。干活的人心中自然不平,他们不平却也没办法,因为他们指望这个活儿吃饭。陛下可知,这时干活的人会怎么做”【……&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李世民硬邦邦道:“朕不知!”
“我若是干活的,我会消极怠工。因为无论我干得快还是慢,我拿到手的钱也不会多。我干得慢些,工程结束也慢,我还能多赚点钱。而从上至下管事的人呢,也乐得工程慢些,因为工程用时越长,他们得到的利益就越大。如此恶性循环之下,花费能不多吗”
李世民的脸色有些难看了,听李牧这么一说,他算是明白了。民部拨下去的钱粮,为何总是不够,就是有这些蛀虫的存在!
李牧没管李世民如何想,又道:“最窝火的还不是这个,而是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朝廷来讲,还什么都不能说。”
“反了!”李世民怒道:“他们如此蝇营狗苟,谋取私利,朕还不能管了”
“陛下,您忘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呀。您可以管,但是水至清则无鱼,您管了之后,谁替您干活就算迫于威逼之下,他去干了,会尽心么修路这东西可弄虚作假不得,别表面看着挺好,下一场雨就坑坑洼洼了,到了那个时候,就算陛下把人杀了,耗费的钱粮会回来么”
“而且陛下也要考虑名声,若您真的下旨斥责,这些管事的就会加诸于民夫身上,民夫知道是怎么回事吗他们只会觉得陛下暴虐,到时候您的名声可就——”
李世民咬牙切齿,怒道:“那太原王氏来做,就不同吗”
李牧点头道:“陛下算是说对了,此事若太原王氏来做,就不一样了。”
李世民不服气道:“哪里不一样,你说出来!”
“首先从这个钱粮用度来说。陛下用的是官吏,官吏跟陛下可不是一家人呐。但是太原王氏,用的管事都是家仆。这些家仆世世代代与太原王氏捆绑在一起,他们的利益是一致的,而且就算有了亏空也好查,所以在吃拿卡要这方面,他们要节省不少。”
&
第243章 搞特殊
李牧眨巴眨巴眼,摇头道:“不会啊!”
“胡说!”李世民怒道:“你分明对朕说过你会制琉璃,那日在大牢内,你不是跟朕显摆你制作出了五彩琉璃瓶么还有你献给皇后的香水,还有这镜子,不都是琉璃做的你怎么睁着眼睛撒谎呢”
李牧无语至极,暗想,你知道还问,我不回答不会回答什么
李世民看到李牧的表情,也多少有些尴尬,他轻咳了一声,道:“朕跟你说一声,你那个五彩琉璃瓶,送到宫里来吧,朕要了。”
“凭什么呀!”
“嗯
李牧脱口而出,话出口了,才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冷汗直冒,赶紧往回找补,结结巴巴硬着头皮道:“陛、陛下,您富有四海,不能总惦记抢臣子的东西不是臣、臣还是个孩子啊!”
李世民冷哼一声,道:“加冠之后,就是大人了,你自己都说自己成年了,怎么现在反倒装起小孩来了于公,朕是皇帝,你是臣子,臣子理应敬献宝物给皇帝。于私,你叫朕一声伯父,乃是朕的子侄,这子侄孝顺伯父,不是应当的吗”
李世民拿起镜子,对着李牧照了一下,道:“就说这镜子吧,你刚发明出来,就想着献给皇后与四位贵妃,孝心可嘉,朕也欣慰,但为什么偏偏没有朕的一份上次的香水也是,又唯独落下朕。朕看你就是故意的!你小子记恨朕,有好东西都撇开朕,李牧,你自己说说,臣恨君,侄恨伯,你可算忠孝啊”
“这……”李牧眼珠一转,心里暗道,我这要是认了,以后岂不被你吃的死死的老子一直追求的都是做一名打工仔,可不是给你李唐江山当奴隶来了,心里这样想,倔脾气也上来了,道:“陛下要是这么说,那臣索性就承认了。臣的脾气您也知道,臣是宁愿做边塞农夫,也不愿意摧眉折腰事权贵之人。臣做任何事情,求尊重,求公平。自打臣来到长安,臣可以这样说,除了陛下之外,臣在任何人的面前,都要到了这公平和尊重。就拿昨日的事情来说,王侍中把臣坑了,臣出了太极殿殿门,就给他一拳,打了他一个捂眼青——”
李世民惊道:“怪不得今日王珪告假,原来是你打了他!李牧!王珪好歹也是快古稀之年的人,你怎好动手太过分了!”
李牧昂首道:“臣不管那个!臣与他的弟弟王普,因为当初的‘牛马之争’结缘,随后算是有了交情。上次泼粪,他跟臣一起去了,臣便把他当了自己人,正好他找到臣说起路不行,运不了煤,臣便想,既然这事儿是臣牵头,臣便有责任管到底,加之喝了几杯酒,随口便把主意跟他说了。谁想到王侍中这厮给脸不要,许你好处你就悄悄地收着,回头给我个几万贯聊表一些寸心,不就完事了么他偏偏得了便宜还要卖乖,七十来岁了学那群狗御史玩什么慷慨陈词,若不是当着陛下面前,臣当时就要揍他了。最后自己圆不上了,还把臣拉下水,这是什么人呀,坏到冒烟了简直!臣不揍他,岂不是要再次气得吐血”
“你啊!”李世民叹气道:“李牧,朕作为你的伯父,得说你几句了。你的父亲去世得早,认了李绩做义父,相处时日也短,他也没能言传身教你什么。朕作为你的伯父,该担当起来教导你的责任。无论你今年多少岁,你既然加了冠,就是一个成年人了,是一个男人了。一个男人,须得具有胸怀。胸怀大了,才能做大事。朕!”
李世民指了指自己,道:“就拿朕做例子,朕论文,不值一提,论武,倒是足以称道,在我大唐猛将中,足可位居前三——”
李牧注意到,李世民说道‘前三’的时候,那个表情是极其地臭屁,看他的表情再听他这句话,分明就是在说,老子就是第一,什么李靖李绩李孝恭,全都不如我。
李牧赶紧挤出一个恭维的笑容,拍马屁道:“在臣心里,陛下就是千古一帝,后世之帝王,必将把陛下作为榜样,拼命效仿。”
“你小子就别乱捧了,朕自己什么样,自己还是知道的……朕登基也有四个年头了,除了灭突厥算是一点功绩外,文治武功毫无建树,有什么值得后世君王效仿的而且朕还……”李世民顿了一下,笑了笑,道:“不说了,朕虽然还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政绩,但是朕相信,早晚会有的。”
李牧赶紧点头。
李世民继续说道:“朕要跟你说的是,朕在当世,文不是第一,武也不是第一,缘何能驾驭朝中如此多的人才这个答案,便是胸怀二字。”
“魏征惹朕,气朕,甚至骂朕,朕却不杀他,为何魏征只是一个言官,他随便说,朕如何做,他管不了。既然如此,朕杀他做什么朕要让世人知道,朕有容人的度量。至于对错,自有后人去评说,朕相信如果朕做得好,后世史官是不会说朕错的,百姓也不会说朕错了的。”
李牧眨巴眨巴眼睛,道:“陛下,那您有没有想过杀魏征呢”
“有!”
竟然这么痛快地承认了,李牧无言以对。
李世民笑道:“但是朕就是不杀他,所以朕才是朕,朕才是皇帝。”
李牧翻了个白眼,道:“陛下,您对臣说这些为君之道没有意义呀。臣不是太子,也永远不可能做变成皇帝,而且臣也不愿意做皇帝。臣实话说了吧,臣看陛下受得气,臣就不想当皇帝了。臣就想不明白了,人活一世,能不受气,为啥要受气就说这王珪,他七十了他就有理他七十了就可以坑人我给他出了一个好主意,他恩将仇报我,我还不能揍他了如今是陛下英明,待臣如子侄,臣才免于受到责罚,若非如此呢臣的性命,甚至臣的家人性命,也许就因为王珪的一句话,就全死啦!陛下觉得臣打人不对,臣倒是觉得,打得还轻,我应该往他家井里灌粪,让他知道自己的嘴巴多臭!”
李世民气急败坏,骂道:“孺子不可教也!你要是一直这样想,以后朕如何能对你委以重任”
李牧摊手道:“陛下,臣什么时候求陛下委以重任过了啊!陛下呀,您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啊,臣一直都是非常懒的呀,臣想放寒假,是您和这些人不让呀,要是没事找臣,臣现在早去郊外建房猫冬了,怎么还会出现在这里呢”
李牧不理李世民气得呼哧呼哧,畅想道:“陛下,臣想过的日子,就是有一片地,然后盖上臣亲自设计的房子,自种自收,养活一家人,臣在没事的时候,再鼓捣一些新奇的玩意儿,卖点钱,补贴一下家用。求不着谁,也用不着谁,谁也别来求我,安安稳稳,快快乐乐,平平淡淡过完这辈子,多生几个孩子,男女都要有,这样就足以啦!太上皇给臣取表字逍遥,臣
第244章 仁政之辩
又等了一会儿,终于捱到了学子们下学的时候。重学子三三两两离开,李牧便从廊下来到了学堂内。
孔颖达见了他,立刻行师礼,李牧侧身以示不受,道:“老孔,一句玩笑话,你怎么还当真了。你就这么想当我的徒儿啊,你想当,我还不想收呢,你都多大岁数了。”
孔颖达在李牧面前,已经不生气了,像是没听到他的挤兑,执拗道:“你受不受是你的事情,我孔颖达说过的话,便要说到做到。”
“行,那就随便你。”李牧看向因他的到来而驻足的学子们,道:“今日我来,是奉了陛下之命,来给太子和越王上课的,跟你等没关系,都回家去吧。”
没想到众学子听了这话,却更不肯走了。就连已经走到门口的人,都撤步回来了。能在崇文馆陪伴太子读书的,无一不是皇亲贵胄,且与太子年龄相仿。为的就是让他们与太子早日接触,等到下一代,这些人袭爵之后,可以更好地辅佐登基为帝的太子治理国家。
用后世的话来说,这是一群标准的太子党。
太子今年十二岁,这些人中最大的也不过十五六的年纪,都是热血少年人。关于李牧的种种传说,他们早已经耳熟能详,对于这位挂名的崇文馆教授,到底有多大的能耐,他们也是好奇地紧。
孔颖达是何等的地位,竟当众对他行师礼,更是让这些少年人又惊讶,又觉得提气。他们比李牧小不了多少,李牧可以做到的事情,他们也以为自己可以做到,便更想知道如何做到的方法了。
李牧见众人又回来了,皱眉道:“陛下吩咐本侯教授太子和越王,你等也要旁听么听倒不是不可以,但是你等要做好心理准备,这一课按理来说,可不是你们适合听的。”
众学子哪里管得了什么适合不适合,齐刷刷向李牧行了个礼,盘坐在了蒲团之上,用行动表达了意愿。
孔颖达的心中不禁有些吃味,这些混账学生,老夫上课的时候,一个个没精打采,李牧一个月也不上一天课,瞧把你们兴奋的,你们听过他授课是怎么地,便知道他教的一定好
李牧看向孔颖达,孔颖达赶忙平复下心情,躬身又施礼,道:“老夫也想聆听逐鹿侯的学问。”
“唉,随便上一堂课而已,大家这是做什么呀,真是令我苦恼……”李牧叹息一声,揉了揉肚子,忽然看到旁边走过一个小太监,似乎是从太极殿往立政殿去的,抬手将他叫住:“那个谁!”
小太监惊讶地指了指自己,李牧点点头,道:“对,叫你呢,你认识我吧”
小太监也是高公公的一个干儿子,如何不认得李牧这个风云人物,赶紧过来行礼道:“奴婢见过逐鹿侯。”
李牧从袖子里摸出一条‘小金鱼儿’,丢给小太监,道:“烦请你去立政殿帮我捎句话,今日呢,我在崇文馆加一堂课,看时候肯定是要耽误午饭了,你去找陛下,要是你不敢,就跟高公公说,让高公公给安排一顿饭,送到崇文馆来,做得丰盛点啊,本侯无肉不欢。”
小太监懵了,这逐鹿侯是把皇宫当酒馆了吗
李牧见小太监不动,皱眉道:“去呀!”
“哦哦哦,谢过侯爷赏赐。”在‘小金鱼儿’的诱惑下,小太监显然是没能扛住。反正就是捎句话而已嘛,应当怪罪不到自己身上,豁出去了!
小太监快步离开,李牧转过身来,看着诸位学子,还有不知从哪儿找了个蒲团,跪坐在旁边的孔颖达,开口道:“刚才我在廊檐之下,听了一段老孔讲授的‘仁政’,当真是精彩绝伦。便是我这个天纵奇才,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孔颖达听到这话,下巴微扬,心中暗道,老夫终是有点东西让你刮目相看了——等等,老夫何须你刮目相看,好笑!
“本侯听了之后,真是为尔等——感到悲哀。”
孔颖达满脑袋问号,众学子也满脑袋问号。这个弯儿转得有点大,什么意思,授课好,为何会悲哀呢
……
小太监匆匆赶到立政殿,刚到殿门口,就听到陛下正在破口大骂,也不知骂谁。偷偷顺着门缝往里瞧,皇后在劝,而自己的干爹,一声也不敢发,肩头像是有个鞋印,看这个鞋印的大小,必是陛下踹的无疑了。
这如何是好此时进去传话,不等于找死一样么
可是若不传,袖子里的小金鱼儿怎么办收都收了,还能送回去么他可不是高公公,身为总管太监,便是国舅爷也得给几分面子,他不过就是宫里稍微有点地位的太监罢了,还是因为他抱上了高公公的大腿,做了他的干儿子,否则他哪有面子可言李牧若想整他,实在是太容易了。
在门口踟蹰了一会儿,小太监咬了咬牙,还是进了殿。
虽然他已经把脚步放得很轻了,但是还是第一时间被发现。高公公看到是他,赶忙走过来,斥责道:“越发没有规矩了,谁让你进来的赶紧滚出去!”
小太监忙跪在了地上,战战兢兢道:“干爹,非是儿子不知规矩,儿子实在是没办法。刚刚儿子从崇文馆经过,被逐鹿侯抓住,非要儿子来传话,儿子不敢惹他啊!”
小太监心中暗想,反正你让我传话,我把话传了就是。置于甩个锅,那又怎么了,我怕你还不许
李世民听到了,顿时也不怪小太监没规矩了,骂道:“看着没有,这小子多么地狂妄,有事跟朕说,竟然都不当面讲了,抓个人传话,他当自己是谁”
李世民怒瞪小太监,道:“他让你传什么话,说来!”
小太监抖如筛糠,结结巴巴道:“逐鹿侯说、他说,他给崇文馆的学子们加课,肯定会耽误午饭,让、让给准备,还说丰盛点,他无肉不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