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技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扬镳
    这个问题,别说他不知道,李牧也是刚刚知道的。最近他研究系统的时候,发现了系统的另一个底层功能,继系统利用大脑做cpu模拟练气功的路线之后,他发现的第二个底层功能,他可以把信息“存储”在脑袋里,就仿佛在电脑上打字,保存成文本一样。

    比方说他读《论语》,只要是一字不漏的看一遍,脑袋就会把《论语》存储下来。等需要用的时候,直接调用,肯定是一字不差。

    如此一来,自然过目不忘了。最近他没事儿的时候,就找书来“录入”,这个过程枯燥乏味,有点无聊,所以才把秦怀道叫来,让他当了一个“陪读”的书童。顺便也是履行一下当师父的义务,收了徒弟,总得教点什么。




第552章 出谋划策
    “我受够了!”

    秦怀道把书往地下一摔,吼道:“李牧,你不要太过分了!”

    李牧把书挪开,露出脸来,看了眼秦怀道:“你叫我什么?”

    “李牧!”秦怀道显然被激怒了,重复道:“李牧李牧李牧李牧!”

    李牧笑了起来,笑的秦怀道后背凉飕飕的。

    “我不怕你!”秦怀道喊道:“你跟我没差一两岁,凭什么这么对我?父亲让我拜你为师,你教我什么了?读书用得着你教么?我家的先生不知比你强多少!背书我自己也会背,在你这儿背,还要挨你的打,我”

    “所以,不想背了?”

    “背了有什么用!”

    李牧收回目光,翻了下一页,道:“可以当状元啊。”

    “啊?”秦怀道愣了一下,脸上的怒气渐渐消退,心里盘算开了,李牧说的话到底有几分的可信度,不可否认,状元这两个字对他来说,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

    秦怀道回想了一下李牧的‘吹牛’史,似乎鲜少有做不到的时候,难道他真的想让我当状元?

    不对!秦怀道忽然清醒,他想起来李牧曾放言,要自己当双状元。两个状元都他当了,还有空位留给我么?他肯定是在骗人!

    再看李牧手里的书,秦怀道便更加认定李牧是在骗人了,若他有意让出一个,还会如此手不释卷么?

    想通了此节,秦怀道怒道:“你骗我,你自己要当状元,不会让给我!”

    李牧又把书挪开,看着秦怀道:“你是废物啊,想当状元还用让的?”

    “我根本不可能比得过你!”秦怀道气急败坏,从地上捡起书来,道:“就说这背书,你看一遍就记住了,我背了半天也背不下来,我怎么可能当状元!”

    “你当然能当状元了。”

    “你在戏耍我!”

    李牧笑了起来,道:“我没有在戏耍你,而是你命好。因为我李牧的徒弟,必须得当状元,不是你秦怀道,是任何一个人,他都能当,我让他当,他就能当。”李牧冷下脸来,指了指秦怀道手里的书,道:“我要是你啊,就乖乖叫一声恩师,然后站在那儿,继续背,你要是不想做我的徒弟,那也随便,反正我也不是很看好你。”

    “我……”秦怀道咬了咬牙,终于还是没扛过做状元的诱惑,站回了李牧画的那个圈儿,念念叨叨地继续背了起来。李牧哼了一声,道:“怎么不叫恩师啊?”

    “恩师!”

    “好徒儿、”李牧应了声,把书往旁边一扔,又拿起来一本,这本《大学》已经录入完了,吃饭之前还有点空,还能再录入一本。

    “看那么快,虚张声势吧,我就不信真能背下来。”心里这么想,却不敢说出来,嘟嘟囔囔地像是一个受气包。

    “恩师。”

    “干嘛?”李牧应了声,刚要皱眉,忽然觉得声音有点不对,抬头看过去,原来是长孙冲来了。见他身后还有别的人,李牧坐直了一点,摆出一副为师者的架势,沉声道:“徒儿来了,有什么事吗?”

    “关于新政的具体条目,学生已与同学们一道努力,根据恩师的指示,写就了一份奏折,请恩师署名,明天好呈给陛下。”

    长孙冲从怀里拿出一份奏折,就要递给李牧,但却被挡了回去。

    “为师收你做弟子,是要提携你,把你从一个废物,拯救得像个人样。为师难道是为了霸占你们的功劳么?这份奏折,不必署我的名字,谁参与其中了,就署上谁的名字,这是足以记在史书上的功劳,足以光耀门楣,也是你们未来的进身之阶。”

    “可是……”长孙冲很想说,其实同学们也不是那么很想署名,毕竟这是一份挑战了几乎所有现有的权贵阶级的奏折,若是能成,确实能够青史留名,但若是不成,得罪人也是一片。但这话,作为弟子,可怎么说出口啊!

    李牧扫了他一眼,道:“怎么,有难处?”

    “没有!”不管有没有难处,这句话必须得这么回答,长孙冲用力摇头,心道还是回去跟同学们商量一下,愿意署名的,就署名,实在不愿意,就作罢,但不管怎么,他自己的名字是必须得写在上面了,谁让李牧是他的恩师,这是全长安城都知道的事情,就算他想撇清关系,也是撇不清的。

    李牧摆了摆手,长孙冲让开,露出了他身后的一人。

    “许继啊,在工商局还过得好么?”

    此人正是那个把长孙冲挤到第二位的毕业生,如今在工商局任职的许继。他的伯父是许敬宗,李牧特意记着了。

    许继见过李牧多次,但每一次都是战战兢兢。这也跟他的伯父不断地灌输有关,许继在长安城是住在许敬宗的家里,许敬宗每日都会过问许继每天的行止,加以指点,每次都会特意嘱咐,惹谁都千万不能惹到李牧,李牧这个人惹不得云云。

    久而久之,许继的心里就对李牧产生了阴影。

    许继规规矩矩行了一个礼,才开口道:“回校长的话,您吩咐的与突厥人交易的章程,学生带领同学们已经写好了,不知有无不足之处,请校长过目。”

    “哦?还挺快。”李牧伸手接过来,一边翻阅,一边说道:“往后再见到我,除了长孙冲可以叫恩师之外,其他人不必称呼我校长,出了校门,你们都是大唐的官员,我也一样,咱们是同僚,不论私情。跟你们分一个衙门口的同学,也不要再以同学相称,叙旧可以,但是做事的时候,该怎么称呼就怎么称呼,不能因为是一个学校出来的,就拉帮结伙。”

    李牧的语气淡然,但长孙冲和许继二人却都面色惨白,这话明显是在敲打他俩,而且很明显李牧已经表达出不满了。

    二人赶忙躬身认错,李牧把章程递还给许继,笑了笑,道:“这份章程老练出彩,不像是你的手笔,若我猜得没错,你的伯父应当是出谋划策了吧?”

    许继面色大变,扑通跪在了地上,道:“校……侯爷慧眼如炬,确实如此!”



第553章 新势力
    “不用吓成这样。”李牧笑着抬了抬手,道:“你能再毕业生中被公推第一,说明你的能力是被学生认可的,我不会因为你的伯父帮助了你,就怀疑你。但就这个章程说,凭你的阅历和见识,不足以达到如此老练,所以才会有此一问。我记得你说过,你的伯父如今是著作郎,在修隋史,不知他忙不忙,能否有空、”李牧敲了敲手里的这份章程,道:“我很欣赏他的文采,希望能与他见一面。”

    许继愣住了,旋即大喜,以头杵地,道:“伯父常常说,钦佩侯爷不世之材,只可惜地位卑贱,无缘能见上一面。若伯父得知侯爷相召,不知会多高兴!”

    李牧笑道:“也没有这么夸张,好吧,就明日晌午,在天上人间,我等他。”

    “怎敢让侯爷等,伯父必早到,备下酒宴静候。”

    李牧摆了摆手,道:“行啦,一顿饭而已,谁等谁都一样。这份章程十分不错,署上工商局的名头,呈给陛下御览,若陛下那儿没有意见,就拿着去见突厥人,把条款与他说明白,三个月内需要交货的订单,也一件件说清楚。突厥人看似鲁莽,实则奸诈,一定要痛陈利弊,告诉他们,现在的政策,乃是大唐不计前嫌,帮助突厥部族,争取到这些机会殊为不易,让他们好生珍惜着。若订单出了差错,休怪内务府无情了。”

    “下官明白!”

    李牧皱眉道:“许继啊,我怎么看你这么不顺眼啊!”

    许继吓得话都说不明白了,哆哆嗦嗦问道:“侯爷,下官哪里做错了,还是说错了什么?”

    李牧指了指长孙冲,道:“回头教教他,内务府的人,该怎么跟外人打交道。气质这一块,小许差的不是一点半点,赶紧滚吧,看着就烦!”

    长孙冲连忙应声,拽着仍不知发生什么的许继往外走。秦怀道也想跟着溜出去,被李牧一鞭子抽清醒了,老老实实地站回圈里,继续背他的之乎者也了。

    ……

    翌日,卯时,两仪殿前。排队等着进殿的百官,都被眼前透亮的琉璃窗给震撼了。

    有资格上朝的,至少也是五品。不是没有见识的人,家里都有那么一两块琉璃,但都是当宝石收藏,轻易不示人的。乍见一人来高的巨大琉璃,如此透亮,甚至能看到自己的倒影,都禁不住啧啧称奇。在李牧宣布他掌握了炼制琉璃的技术之前,上哪儿能看到这么大块的琉璃去?

    实物就在眼前,想不承认也不可能。看着这座在朝阳下熠熠生辉的大殿,不可否认的是,众人都隐隐约约地产生了一种‘与有荣焉’的感受。这就是大唐的议政所在啊,追溯古今,也没有这么‘金碧辉煌’的了。

    看着看着,便有人动了心思。坊间早就有人议论了,说是这琉璃的价格,已经没有从前那么贵了。经过李牧的几次改良,现在他制作出的透明琉璃价格,已经与白银差不多少了。

    要知道,原来的琉璃,分五彩,七彩等等,最贵的价值与黄金相若。但即便这样,仍有价无市,所以谁得了一块琉璃,都当成宝贝一样。李牧最开始展示琉璃的时候,也说过这琉璃的造价不便宜,却没有说价格,而如今坊间的价格,显然不可能是空穴来风。

    若是真的与白银等价,似乎也不是那么完全不可接受。就算不能像眼前这座宫殿一样,整个都换成琉璃的窗户,但若只是改造一个书房,或者改造一个大堂,万把贯钱应该也就差不多了。

    万贯钱虽然不少,但是若能有一个琉璃窗的书房,待人接客那是什么面子啊!

    不少大臣都在心里头盘算着,忽然,高公公一声喝,殿门缓缓打开,众人才收拢了心思,迈步进了大殿。分文武两班站定,李世民也坐到了龙椅之上,偷着打了个哈欠,正襟危坐,轻咳一声,高公公尖声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关于土地新政事宜,臣有本奏。”魏征第一个站出来,高举笏板。李世民‘嗯’了一声,示意魏征可以说了。

    “臣详细查阅过了晋、魏、隋等朝代关于土地的制度,历朝历代开国之时,皆以求稳为主,对地方门阀世家……”

    魏征显然是做了一定的准备,滔滔不绝地讲着,主旨只有一个,为了保障地方的稳定,应给予当地门阀大族等一定的优渥政策,即便肯定四海之内皆王土,也应保留其原有的土地,以防产生动乱。今日李牧没有来上朝,给魏征以极大的自信,因为没人是他的对手了,若李牧在场,他即便说,也不敢如此夸夸其谈。

    魏征足足说了半个时辰,痛陈利弊,直到李世民拄着胳膊都睡了个回笼觉了,他才抿了抿干裂的嘴唇,道了一声‘臣说完了’。

    李世民压根也没听他说什么,因为他主意已定,改制势在必行。就算失败,他也要试一把。所以在魏征说了第三局话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启了过滤模式。

    但当皇帝就是这点不好,不能随心所欲,该有的流程必须得有,李世民见魏征说完了,习惯性地说道:“魏爱卿的意见已经很明确了,有哪位爱卿,还有不同的意见啊?”

    “臣启奏。”

    “哪位?”李世民放眼望去,没看到声音来源,仔细瞅了眼,才看到门口站着的一个绿袍,笑道:“冲儿,今天又是你替李牧来上朝了啊?你的恩师又干什么去了?”

    长孙冲站出来,恭敬道:“恩师在读书,备考春闱。关于土地之事,恩师说,他该说的已经都说过了,剩下的事情不想再管。臣在内务府皇产局任职,这是臣的分内之事,所以今天臣来了。”

    “哦。”李世民心道,昨天李牧果然是生气了,这小子还真敢跟朕甩脸子。不过此时也不是计较的时候,他看了看长孙冲,满怀担忧地问道:“冲儿,你有信心么?”

    “臣没有信心,但臣会竭尽全力,执行恩师的意志。”

    “好吧、”看着长孙冲目光灼灼的眼神,李世民点了点头,道:“那你说吧,有什么不同的见解。”

    长孙冲行了个礼,然后转向魏征,冷哼一声,道:“魏公所言,臣没有见解,恩师说过,顺昌逆亡,没有讨价还价!”



第554章 当殿质询
    “你!”

    这是魏征第二次遭到长孙冲抢白,再怎么说他也是一个小辈,当着这么多人面前顶撞自己,魏征不禁怒从心头起,呵斥道:“这里没有你说话的份!”

    长孙冲凌然不惧,道:“魏公,晚辈没有任何不尊敬的意思,但恩师教导,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长孙冲不止是匹夫,还身兼内务府皇产局处长之责,于公于私,都有说话的份!”

    魏征再次被噎,气得说不出话来。长孙无忌听到魏征数落自己的儿子,心里也是非常不舒服,此时也站出来道:“陛下,犬子虽无状,却也是遵师命,履行职责,臣窃以为魏公所言不妥。”

    王境泽瞅瞅眼前的状况,站了出来,道:“臣以为魏公所言甚是!反而国舅所言失当,长孙冲是国舅之子,出言袒护,有失公允!”

    又有人站出来:“臣以为……”

    “都闭嘴!”

    李世民打断了所有人的“以为”,站起来指着百官,道:“你们一个个,这以为,那以为,都有什么用?一个个都只顾着自己的私利,根本不想国家,不想朕,不想想现在朝廷有多难!只会嘴皮上的功夫,实事一点也不做!你们就不能学一学李牧?看看他是怎么做的!”

    王境泽适时捧哏道:“陛下此言何意?李牧除了嚣张跋扈,炫耀钱财之外,他做了什么实事了!”

    “呵!”李世民冷笑一声,道:“旁的不说,诸位若不是眼瞎,退朝之后去东城看看,偌大一个工厂,全部都是李牧垫钱建设。将近二十万贯的投入,未来将会用于生产大唐军队所需的兵器甲胄,这种事情怎么不见你们谁站出来去做啊!”

    “李牧来到长安将近一年,修建工厂,修葺长安城巷道等等,已经为朕垫了超过五十万贯以上!朕要是多几个这样的臣子,还需要改制么?你们一个个赚得盆板钵满,却连一点赋税都要推搪,朕欲改制,你们拿前朝给朕举例,朕真是不知尔等是何居心!从今天开始,谁在说拖后腿的话,就给朕滚回家去反省,想明白自己的屁股坐在谁的板凳上,想明白自己是为了什么做官再回来,想不明白,就上个折子告老,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这样的话已经很重了,而且意有所指,按常理来说,首当其中的魏征若是要面子,此刻就应该提出告老,但魏征没有,他知道现在门阀的势力已经非常微弱了,若他再退了,朝中将一个能挺得住的人都没有了。王珪虽然算个人物,但他性格偏软,遇到硬茬就完蛋,王境泽虽是一个中坚力量,但他根基薄弱,遇到大事的时候,没有他说话的机会。

    魏征抿了抿嘴,道:“陛下既然如此决断,臣也无话可说,但臣想知道所谓新政的具体细节,是否可行,还需讨论。”
1...311312313314315...4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