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炊事兵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菠菜面筋
听到孟川的话,刘叔惊讶道:对啊,我咋忘了啊,咱们又不是耍马戏的,为啥要在那种情况下做饭,既然做饭难度太高,那直接不做饭就行了,等有环境的地方做饭就行,哎呀,我这真是走进死胡同了。
孟川笑道:我也是才想出来的,既然有办法了,那今天我就开始动工,加装一些安全带。
小孟,有啥需要我们帮忙的,一定要及时说话啊。
孟川点头道:刘叔,放心吧。
孟川随便吃了一些早饭,就跑到仓库那里继续工作,汽车班的老士官的确厉害,焊东西很内行,又是点焊,又是全焊的,半个小时不到,一个蒸笼固定架子就出来了,孟川怕运输车上坡的时候,蒸馒头的水滴会直接滴下来,所以又拿了一层布遮在蒸笼固定架上,这样,车在上大角度坡的时候,热水滴就不会直接低落烫伤炊事员了。
至于安全带的位置,孟川就焊了四个,反正是做实验,一次性焊太多也没必要,忙活了一天,炊事车厢算是改装好了。
看来明天早上可以跟石科长打报告,开出去实验一番。
第二天一大早,孟川就来到石科长办公室等待,等了一会,石科长慢慢悠悠的走了过来,见到孟川在自己办公室,问道:小孟来了,是遇到啥困难了么?
孟川笑道:没遇到啥大困难,我们现在已经把车厢改装好了,这次来跟您申请一下,开出去实验一遍。
改装好了?这才三天啊,你搞的咋这么快!
孟川立刻答道:这多亏了汽车班和炊事班的支持,在我们共同努力下才能完成的这么顺利。
石科长没有立即给孟川批条子,而是先让孟川坐下,让他好好说说改装过程。
这倒不是石科长不相信孟川,但是怕就怕孟川自以为改装好了,其实还是有漏洞的,自己先审查一番,然后在批条子,心里也放心点。
孟川把该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一一跟石科长说了,石科长听完之后,赞道:不错不错,考虑的的确周到,看来这个条子我得给你批,等这次实验完后,你给我写个报告,把其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都一一写出来,明天我要递上去。
是,石科长。
孟川拿着石科长开的条子,刚准备出门,石科长说道:你们去的时候把急救盒带上,万一出现紧急情况,也好处理,这次多带两个人,有啥事就赶紧和我联系,记住,安全第一,千万不要逞能,遇到啥情况,该返回必需立即返回,明白么。
孟川立正道:是,石科长。
好,那你快去吧!
看着孟川离开的身影,石科长点头道:不错不错,是个可造之材。
孟川拿着批条,没有先去仓库,而是先去炊事班,先拿上一些食材,然后带上刘叔他们再去仓库。
现在早餐时间已经结束了,也不忙,刘叔正召集着炊事班的开班会。
当看到孟川过来了,刘叔立刻站起来,说道:小孟来了。
班里其他人立刻给孟川让位置,刘叔仗着资历和技术能管孟川叫小孟,他们可不行,毕竟孟川是炊事班的直属上司,要是坏了规矩就不好了,毕竟军队是等级森严的体系,上级就是上级,说的话就必须服从。
孟川坐下后,挥了挥手中的批条,笑道:石科长已经同意我们开运输车出去实验,现在车内只有四个安全带位置,我要占一个位置,剩下还需要三个人,刘叔你来决定吧。
能去新型运输车上做顿饭,谁都想啊,但是位置只有三个,刘叔说道:班副,这次我带着两个人去,你留在班里指挥工作,等下次在实验的话,你在来。
班副点头道:是,刘班长。
然后刘叔点了两个人的名,这下加上孟川,四个人都够了,刘叔问道:小孟,需要带啥食材么?
孟川说道:这次我打算来个真实模拟,所以咱们就按战时来做饭,因为咱们的摇摆锅就一个,所以就只做一道主菜,土豆炖牛肉,然后另外两个人来揉面,蒸馒头。剩下一个人来调制凉菜。
野外作战讲究的就是一个速度快,热量大,营养足,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土豆炖牛肉,向来都是首选菜品,量足,营养好,热量大,很符合条件,而且就算快速做的话,味道也差不到哪去,可以说是比较受战士们喜爱的一道菜了。
至于凉拌菜则是为了弥补土豆炖牛肉不够的情况发生,毕竟锅就这么大,时间还这么紧,不可能让所有人吃土豆炖牛肉都吃到饱,所以一般都是一人给一勺,然后给点小菜,在保证营养的同时,也加快了速度。
馒头这是主食,战时必备口粮,用手拿着就可以吃,一是方便,二还是方便,不像米饭面条还要用碗盛,极大的节约了时间。
既然食材已经确定好,拿刘叔就带着人去准备食材,至于急救箱,汽车班肯定有,毕竟常年用大型工具拆卸汽车,磕磕碰碰绝对会发生,所以是肯定有配备的,等会去拿上就行。
第264章石科长的建议
刘叔带着炊事班的人准备好食材后,孟川就领着他们去了仓库。
在汽车班的配合下,运输车很快开出了仓库,进行了本次实验。
此次最困难的地方就在于上坡和下坡,很快运输车来到了大仰角度坡,几人接到通知后,立刻固定好炊具,做好自身安全工作。
整个上坡过程中,行进非常顺利,炊具固定好后,食物果然和预想中的一样,安然无恙的待在锅里,这个上坡成功,极大的鼓舞了四人,在下坡过程中,依旧如法炮制,整个炊事任务行进的无比顺利。
两个小时的实验后,运输车开回了仓库。
汽车班的人在车刚停稳的时候,就立刻打开车厢门,门一开,食物的香味就冲了出来,土豆炖牛肉的醇香,凉拌小菜的爽口,馒头的清香,纷纷飘散出来,这下可把几个汽车班的战士给馋坏了。
孟川说道:来,大家搭把手,把食物掂出去。
汽车班的立即前去帮忙,把食物一一拎了下来,现在也快到饭点了,所以就不在这里就餐了,让汽车班的帮忙抬着食物去机关食堂。
如果平常是在野外的话,没人在乎干不干净,拿着馒头就可以开始吃,但是这毕竟在军部,就没必要这样了,而且机关食堂是自助餐,八菜两汤,想吃啥打啥,别人本来就劳累了,如果在让别人只吃一个土豆炖牛肉也不好。
这也算是给汽车班行了一个方便,因为食物抬过去的时候,食堂还没有开饭,汽车班的人可以提前吃饭。
八菜两汤,的确比大食堂的四菜一汤要好太多。
但是战士们必打的一个菜就是这个在炊事车上做的土豆炖牛肉,不知道为啥,这个土豆炖牛肉,光闻味道就想吃,都馋了一路了,必须吃点解解馋。
吃完饭后,孟川因为要赶在回去写报告,所以也没回去休息,就径直的来到办公室。
写报告很简单,发生了什么事,就写什么事,差不多半小时,几千字的报告就出来了,但是这必须要润色修改,石科长说的很明白,这个报告是要递给领导的,如果是错字连篇,语句不通,前后文不搭的话,谁看了也不顺心。
领导看报告就像看人一样,如果写报告都不细心,那做事也不会做的特别好。
石科长在下午上班的时候,路过助理员办公室,看到办公室开着门,挺好奇谁来的这么早,一进去发现孟川正对着电脑打字,孟川不是应该在做实验么,怎么跑回来了。
孟川此时正在修改报告,也没发现石科长,石科长走到孟川的背后,看着孟川挺专注,也没打扰他,静静的观察起孟川的报告。
孟川修改完报告后,刚想伸个懒腰,感觉背后有人,立刻转过头去,发现石科长居然在背后。
于是连忙说道:石科长好。
石科长此时正在看孟川的电脑屏幕,过了一会,摇了摇头,小孟,这个报告你写的只是此次试验过程,我觉得不完整,领导是需要看你的实验过程,但是更看重的是你作为改装者对这个炊事车厢的优劣评估,还有整体性能的评价。另外你可以把一些多余的赞美语句全给删掉,虽然这些语句看起来会让领导高兴点,但是却影响了整篇报告的简洁性,反而得不偿失,这样你在修改一下,修改后,在给我。
孟川立即答道:是,石科长。
对了,小孟,今天实验的结果怎么样,有没有发生什么意外。
还好,今天一切都正常,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没事就好,那行,你忙着,我先走。
但是刚走到门口,石科长突然返回来说道:小孟,你的炊事车厢虽然搞成功了,但是应该只有嘉奖,你也知道三等功不好批,所以只能委屈你了。
孟川连忙说道:不委屈,不委屈,能为部队干点事,我很高兴,再说了,不是也有嘉奖么。
石科长看着旁边没人,小声说道:小孟,我倒是有一个办法,你可以试试,或许可以捞一个三等功。
三等功谁都想要啊,三等功又不是一张纸质奖状,想写多少写多少,三等功是实打实的功劳,不管去哪都承认,于是连忙问道:石科长,您有什么办法啊。
我刚才看了一下你的报告,发现你的笔杆子还不错,我建议你可以把运输车厢改装成炊事车厢的这个报告,从新润色一下,去投稿一下军报里的《军事科技周刊,如果能见报的话,三等功说不定没问题。
如果真的能见报,扩大了影响力,的确更容易拿到功劳,但是想见报哪是这么容易的事。
石科长看着孟川一脸不自信,笑道:投稿不是啥丢人的事,就算是没被选上,也算你自己努力了,也不后悔,你说是不,不去尝试尝尝,咋知道结果呢。
对,反正就去投稿么,自己写一篇稿子也用不了多久,如果能见报,那是好事,就算见不了报,自己也没啥损失,这个可以写。
于是笑道:谢谢石科长提醒。
石科长继续说道:我是给你提醒了,你可别思想固化,就写这一篇文章,你不是去艰苦地方部队了么,参与哨所大棚的研制工作了么,那你可以写一篇关于哨所大棚对边防战士的影响。你不是提议养殖场搞食品加工厂么,那就可以写微小型食品加工厂对养殖场的好处,,俗话说的好,‘全面撒网,重点捞鱼’。基数大了,自然见报的可能性就大了。
你可要记住,功劳越大,晋升的可能性越大,不管是在政府,还是在军队,年龄永远是最大的优势,我原来不懂,老想着按部就班的干,结果一路干下来,熬到个少校,才发现年龄限制太大了,反正就是一句话,‘不管干什么东西,都必须要自己去争取’你自己想想吧。
孟川听到石科长的话,也明白石科长是真心关心自己,感谢道:谢谢石科长,我会努力的。
那行,你先忙吧,东西写好后,给我送过来。
目送石科长走后,孟川暗道:系统给自己的任务是三个月内升中尉,现在已经过了一个月,如果在接下来的军部大会中提不了中尉,那这个任务基本就已经失败了,可是,自己提升的实在太快了,少尉的位置还没做热,就算是军长都不敢随便在给提军衔了,所以必须得靠自己,只要有了足够多的功劳,谁也说不了什么。有功赏,有错罚,这是一直传下来的规矩,也没人会随意破坏。
第265投稿
既然有了目标,那自己就得抓紧时间写了,不过,说到哨所大棚,现在应该培育出蔬菜了吧,为啥还没有回信呢。
有时候真的是说曹操,曹操到,办公室的门此时想了起来,孟川看着一个年轻的战士背着一个邮包在张望,于是问道:你好,你找谁?
年轻的战士回道:同志,请问孟川是在这间办公室么,这里有他的信件。
孟川立刻站起来,我就是孟川,信给我吧。
孟川拿到信,看着地址就知道是边防哨所,打开信件后,仔细的看了起来,大概内容就是边防哨所已经吃上了新鲜蔬菜,战士们都很高兴,并问自己啥时候有时间去看看。
真的成功了啊!孟川大喜道:太好了,边防战士们总算不用在吃维生素片了,那玩意真不是人吃的,这下有新鲜蔬菜吃了,生活条件会改善好多吧。
孟川高兴的连修改报告都不写了,直接从抽屉里拿出信纸,开始给他们回信,信的内容很简答,先是问候,然后是祝福他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
孟川是在边防哨所待过的,知道那里有多苦,既然这样的话,自己不如发挥出自己的一些长处,给他们在改善一下生活。
自己虽然只会做饭,但是这就够了。
边防战士面对的最大的敌人,并不是艰苦的环境和企图过境的敌人,而是孤独。
自己可以给他们写一些适合高原环境的菜谱,并且标注出要点,做饭不仅可以解闷,好吃的饭菜对放松心情也有帮助,绝对是赶走孤独的一个好方法。
不知不觉,就写了三页纸,菜谱也写了十来个,绝对够用了,然后装上信封,等晚上吃饭的时候去投递了。
然后才开始根据石科长的建议修改报告。
后面这几天,孟川一直在写东西,幸好现在集团军的比武结束了,也不忙,自己也不算很累。
孟川这次准备了三份文稿投递,分别是《论小型食品加工厂对养殖场的作用《运输车对未来炊事工作的影响《边防战士的哨所大棚。
但是就这三份文稿,就废了孟川不少心思,写完之后也不敢贸然投递,还是先拿给了石科长看。
石科长虽然后勤科长,但是就笔杆子来说,能力丝毫不弱于参谋,干事。石科长看完之后,给了孟川很多中肯的建议,其中说过的最多的话,就是精炼语句,因为这是军报,篇幅不大,不是像做学术报告那样可以长篇大论,一定要用最简练的语句表达出最多的内容。
孟川这几天也算是绞尽脑汁了,自己必须早些完成投稿,只要有机会见报,自己的机会就来了。
孟川经过再三修改,终于从网上投出了自己的稿子,今天已经周五了,应该要等下周才有消息。
虽然说第二天可以休息,但是孟川可没时间休息啊,军部大会用不了多久就要开始了,自己的军部报告还没写,这可不是一个能糊弄过去的事,自己必须得好好修改。
第二天一早,跑完步,吃完早餐,孟川就拿出军部报告手稿开始润色修改,刚准备提笔,突然段佑走了进来。
孟川看着段佑进来了,有点惊讶,现在段佑可是风云人物,一个营就出来了两个人才,各领导对段佑都是赞赏有佳,真可谓是前途无量。
孟川打趣道:我的段大营长,啥风把您老吹过来了,您现在地位可是崇高的很啊。
段佑苦笑道:老抠,你可别提了,我感觉这些天的交际比打擂台都累,真的是应付不过来了,我是逃难逃到你这来的,你可得收留我啊。
孟川这只有一个椅子,于是指了指床,老段,先坐吧。
段佑刚坐下,孟川就问道:老段,你啥时候去军区比武啊,我还等着你拿荣誉回来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