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最强炊事兵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菠菜面筋

    于是索性就继续开吃,装备早晚都可以更新换代,但是孟川的这个饭,那可是晚一会就少一点。

    其实一营长的想法并没有错,特别是这几年随着国力的增强,设备更新换代的很快,其它设备先不说,反正通讯设备是有点性能过剩。

    这就是跟平常人用的手机一样,今年新出的手机固然很好,但只要冷静对比一下,你会发现,自己的手机性能完全足够。

    哪怕你这个手机是去年生产的,甚至是前年生产的,在现在也是完全足够用的。

    ??




第1396章一营长的担忧
    小胖子其实很想跟他们说,这次的通讯设备有很多新功能,而且自带信号增强,性能较之以前最少提高了百分之五十。

    不过说到底还是换汤不换药,最厉害的地方也仅仅只是提升了性能而已,新功能并没有什么颠覆性的存在,所以也就不显摆了,继续安心吃饭。

    茶足饭饱,高政委本来是想安排小胖子去休息,不过却被孟川拦下来了,“小胖子先跟我去训练,等晚上训练结束后,我带他回宿舍。”

    高政委本来是多想照顾照顾小胖子,但涉及到训练方面,他就完全插不上手了,只能点头答应,“那好吧,不过我看李海流同志的体格较弱,应该适应不了集训队员训练的强度,你可千万悠着点,别训出事了。”

    孟川笑了声,“放心吧,老高,我心里有数。”

    随后孟川带着一营长和小胖子上了车,在车上,一营长算是打开了话茬,“这位小同志,你能说说这个先进通讯设备里有什么功能吗?我只是单纯好奇,如果涉及保密条例我就不问了。”

    通讯设备不像是其它军事设备有严格的保密条例,通讯设备的保密条例其实并不是很严格。

    其实不光是通讯设备,还有很多军用的辅助设备,保密条例都不严格,甚至很多军企已经军转民了。

    民营企业自然就不存在所谓的保密条例了。

    比如最常见的防弹衣,民营公司不管是造价还是质量都要优于军企,那这样的话,军队就完全可以直接采购民营公司的防弹衣。

    事实上,中国民营公司制造的防弹衣,已经占有全球百分之七十的份额了,听上去很夸张,但这的确是事实。

    不得不说,我国民营企业造出了很多物美价廉且结实耐用的好东西。

    类似的东西,还有瞄具,这也是军民企业共同招标的。这种东西招标生产的时候是不论企业性质的,谁的更优更便宜就用谁的。

    事实上,在这种情况下,军企一直都是拿不到订单的,这订单必然会被民营企业拿走。

    一来是因为人家更接近市场需求,进货价更便宜,二来则是人家人工便宜。

    军企是国家的企业编制,里面领导都是行政编或者事业编,在这方面的话,他们给工人开出的工资必然较高,而且还有五险一金。

    而民营企业在这方便就可以让出很大利润来,所以即使你们给工人开出的工资在低,也没法跟我竞争。

    况且民营企业可以引进海外人才,以此来攻关难题技术。

    而军企则很难,因为政治审查对于军队来说很重要,不是任何人都有资格进来的,哪怕你有技术也没用。

    小胖子拿出一台通讯设备递了过去,“我们这个保密性不强,而且这个设备后面也是纯军用,不投入民营市场,所以你可以提前先感受一下。”

    一营长见状立刻接了过来,较之自己用的单兵通讯设备,这个小胖子带来的通讯设备的确更轻巧,使用起来也更流畅。

    不过用着用着,一营长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小胖子,你说我们现有的电磁干扰设备,能对这台新式的单兵通讯进行干扰吗?”

    小胖子点点头,“当然可以了,电子通讯设备想运行,就必须要发射电磁波,这不管是低频还是高频,只要你掌握了这个频段,你就可以对其进行干扰。”

    不过,小胖子话锋一转,“干扰是可以干扰,但干扰的效率如何,我不敢保证。因为我们在这个通讯设备里加装了最新式的抗干扰模块,较之以前的通讯设备,抗干扰能力起码提高了一倍左右。”

    一营长不知道这个一倍是什么概念,但他知道,有可能自己的电子干扰战术无法完全切断这种设备的相互联系。

    通讯设备最主要的功能就是通讯,只要这个功能有用,且这个功能还非常强大,那这个设备就是非常好的设备。

    一营长现在有点担心孟川会把这些通讯设备给集训队员用,集训队员这些天的训练他一直看在眼里,他知道这些集训队员很强。

    如果这些集训队员在拿到新式设备,那岂不是如虎添翼了。

    “孟主任,这些设备你打算给集训队员用吗?”

    孟川点点头,“应该会。我刚才用了一下这个设备,操作起来并不难,下发给集训队员应该只是时间问题。”

    对了,一营长,你的后勤连里不是有电子对抗排吗,这台设备你先拿着用吧,等一个月后在还给小胖子,希望三周后的对抗,你们电子排能让我刮目相看。

    一营长苦笑一声,“就凭电子排里的几个学生兵?他们就算在厉害也破解不了这个通讯设备啊,你以为那么多国内顶尖教授研究出的通讯设备这么容易破解?”

    孟川耸了下肩,“通讯设备从来不是左右战局的东西,就算是干扰不了他们,监视他们的通讯应该不难吧,不要说你们营里那么多先进设备,连监视都做不到。”

    一营长想了一下,觉得孟川说的在理,自己的确有点钻牛角尖了,就算这m些人有了通讯又能如何?他们那些人在厉害也是肉做的,自己可有一个合成营,除去留守部队的,起码能出动五个连的主力部队。

    自己不光有履带装甲车,就算是大口径支援火炮,120自行迫榴自己都有一个连的编制,在这么强大的火力网中,我就不信他们能翻的起多大的风浪。

    更何况我还有十几个参谋在研究战术,就算有通讯设备这个不稳定因素在,自己赢的概率也是很大的。

    况且,孟川这个特战天才跟自己是友军,在八比一的人数比,以及重火力全覆盖的优势下,自己不可能会输。

    “孟主任,咱们是友军,后面对抗的时候,你们特培准备出动多少人?”

    孟川想了一下,比了一根手指,“大概一百人吧,我们特培现在只有三百人的编制,除了训练军训学生以外,我也就只能调动这么多人。放心吧,这些人都会是我们特培最精锐的老教官,到时候咱们可以比比,看谁淘汰的人多。”

    一营长可不会认输,“我也是这么想的,到时候你可别说我人数多,欺负你了。”



第1397章两周总结
    时间过的很快,这两周,孟川一共就干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依旧是针对集训队员在实际环境开展的针对性训练。

    对于这些训练,一营长有点受用,但却不是很接受,毕竟他训练的兵达不到这种训练强度,强行模仿人家的训练,那就是自寻死路。

    第二件事,就是学生军训。

    其实这件事根本用不着孟川操心,参谋长早都把训练安排的妥妥当当,毕竟学生军训就那么多内容,训练起来也不累。

    可即使是对于特培教官来说,这么‘轻松’的训练程度,也造成了不少学生中暑的情况发生。

    而且这还不是少数,为此参谋长还向孟川做了检讨。

    没办法,孟川只能亲自去操场上盯着训练了两天,如果这件事处理不好,到时候旅首长发火那都是小事了,就怕后面学生家长投诉多,让学校难做。

    在孟川盯着训练两天后,他总算是明白问题出现在哪里了。

    其实特培教官在训练的时候,是严格按照新兵训练的方法步骤走的,这个是非常合乎规定。

    但是这些学生的体质,却远远不如那些高中毕业后没有上大学就参军的新兵。

    孟川不是很明白为什么都十**岁的孩子,身体素质会差那么多,于是上网搜寻了一些资料,在某省教育厅里他发现了一个统计数据,那就是学历越高的学府,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平均下来反而越差。

    比如一所982和211高校,这是一座高等学府,但是他们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合格率仅为83%,而同省的一座大专院校,合格率已经达到了89%。

    别看这只是相差了6%,但你折合一下全省,那就是好几万名学生的差距,要是结合全国来看,那就是几十万名学生的差距。

    这个差距不小,怪不得用平常的训练方法会让这座国内顶尖学府的学生的体力不支,从而产生中暑的情况。

    针对这个情况,孟川除了减轻学生们的训练量,增加他们的训练量,没有什么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但是一味的减轻训练量,这不是特培的风格,特培是专门训练优秀士兵的地方,不是来让学生们安逸完成学分的地方。

    深思熟虑以后,孟川决定不在按照学校院系分配军训教官,而是把全校新生全部打乱,组织一场身体素质考核,按照考核成绩分配教官。

    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可以适当加大训练量。

    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前期可以适当减少训练量,但后期,特别是在军训结束前,必须把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到合格。

    在孟川的要求下,每个教官必须针对自己所管的排,写出针对性的训练计划,上报参谋长后,在由孟川进行批示。

    这个做法一开始施行的时候,遭到了学校的反对,校方称这样不是很好管理,特别是学校辅导员的工作很难做。

    孟川能体会到校方的难处,不过既然学生交到了特培这里,孟川就不能不为学生们负责,军训看似是一项很普通的训练,但这却关系到学生和国防的教育事业,身为大学生,必须懂得国防的重要性。

    因为在不久的将来,国防建设就是由这些学生去做的,没有国就没有家,做不好国防,那将国不成国,家不成家。

    孟川正因为知道这个道理,就不能不重视这些学生,而越是高等学府的学生,今后为祖国做出的贡献越大,孟川肯定不能让他们在大学第一课的国防教育训练中掉链子。

    所以就力排众议,坚持这样训练。

    学生被送到特培训练,这是上面研究下来的结果,即使校方在难做,但在孟川的坚持下,也只能配合。

    高政委这些天也忙得不可开交,因为学生中暑情况较为严重,旅首长很重视,高政委只能不断报告,并请求旅医院的医生坐镇,总之生活方面的事情,可是让高政委伤透了脑筋。

    事实证明,两周下来,孟川的这套训练方法很是有效果,军报记者赵小琳也把孟川的训练方法记录下来,发在了军报上。

    这个报告一出,让很多其它的军训单位也掌握出了一点道道。

    各地军训一时间进行的如火如荼。

    就连旅首长看到了孟川总结出来的训练方法,都竖起了大拇指,并称赞道:“针对性训练真的是很有效果,能顶住校方的压力,并贯彻执行下来这套训练,这次把学生军训放在特培上,真的是放对了。”

    孟川没在意旅首长的称赞,专心搞起了第三件事。

    第三件事就是新型通讯设备的使用。

    一般来说,通讯设备不会特别难用,特别是军用通讯设备,功能并不会多,使用起来,可能一顿饭的功夫就全部摸熟悉了。

    但是孟川对通讯设备的使用远不止于此,使用是一方面,基本维修也是一方面,最起码的一些备用件替换得会才行。

    因为行军打仗和普通人玩手机不一样,在枪林弹雨和高强度运动当中,这是很考验通讯设备的适用性。

    即使军用设备在耐造,万一他被子弹打穿了,主板被打烂了,你能否自行更换主板,使通讯设备恢复正常?

    不是说通讯设备坏了就直接扔掉不用,即使无法修复,你能否自行拆除一些好的零件备用,以防止其他队友的设备缺少零件而无法使用?

    军人在野外是很难得到补充的,特别是通讯设备,如果其他东西没了,通讯设备还在,起码可以呼叫支援,不管是炮火支援还是空中补给,最起码有呼叫的通道。

    但通讯设备坏了,那你就是想呼叫支援都没办法了。

    这个通讯设备的基本使用和维修,孟川是花了三个晚上的时间才摸透,时间不算长,所以孟川打算给这些集训队员增加这套先进的通讯设备。

    集训队员起初拿到这套通讯设备的时候,并没有觉得有什么特殊,但是在使用之后,他们发现这套设备的抗干扰能力比原来的设备强太多了,而且通讯距离也长了很多。

    大多都是从侦察兵出身的集训队员不会不明白,有一台抗干扰能力强的通讯设备对自己会有多大帮助。



第1938章拉练前夕
    集训队员在拿到新式通讯设备后,没用两天就摸透了这个设备,这学习速度还真是让孟川有点始料未及。

    一切准备就绪。

    接下来他们就要迎来进入特培的第一场硬仗。

    月末拉练。

    特培提交给旅部的训练计划是,每一个月进行一次拉练,这不仅能更直观的观看到集训队员一个月的训练成果,更能有效的淘汰一些排行末尾的集训队员。

    这场拉练旅首长很重视,还专门让孟川和一营长来旅部召开会议研究这次拉练。

    一营长在接到通知后,是真没想到旅里对特培的训练这么重视,特培进行一个拉练,居然还要到旅里去开会。

    想想自己还真是有点嫉妒特培了,自己一营是特战旅里的主力营老大哥,即使是自己的训练,旅首长就从没有那么重视过。

    孟川接到旅里通知,心里到没什么情绪波动,虽然这只是一次集训队员的月末拉练,但这却是特培的第一次月末拉练,这次拉练必然会淘汰大量从全军各处选拔出的优秀尖子兵,如果这次拉练做不好,那造成的影响是较大的。

    况且这批集训队员训练完成后,那会是去执行特殊任务的,这算是一次改革,也由不得旅首长们不重视。

    因为一营长就在孟川旁边,所以孟川也没想让一营长在单独出车,直接喊上一营长上了自己的车,就往旅里走。

    一营长在车里看着孟川脸色波澜不惊,倒有点佩服,“孟主任,你说你们特培就进行一次月末拉练,旅首长们都这么重视,由此可见,旅首长对你的期望可是很高的啊。我怎么看你好像一点都不激动?”

    孟川抬头看了眼一营长,“一营长,你真的是爱瞎琢磨,一次普通拉练就能看出旅首长的期望了?我看主要原因有两点,一,这是集训队员的第一次拉练;二,这是特培整合后的第一次大规模操练队员,需要各方面协调的比较多,所以才会去开会,你真别想太多了。”
1...531532533534535...5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