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梁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关山渡

    李浩然面色一肃,只是轻轻一挥手中长刀,一张实木椅子便‘咔嚓’一声,齐齐地分成了两半。

    “好刀。”李浩然由衷地夸赞了一句,对着孟然说道“孟小子,你的刀到了,不用再想着找名家锻造了。”

    孟然很是无奈地瞥了李浩然一眼,略带不满地说道“前辈,您要试刀也不用对着椅子砍啊,那都是花银子买的,真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

    自知理亏的李浩然翻了白眼,没有计较孟然的怪话,只是将手中长刀抛了出去。

    孟然接过长刀以后,左手手指轻轻搭在刀身上,一股莫名的森寒顺着手指往上蔓延,他不由地打了个寒颤。

    孟然将手中长刀挥舞了几下,随后细细打量,在刀身上发现了两个浅浅的字迹,仔细琢磨一番后,确定刀身上的字迹为‘春归’。

    对于这个发现,孟然喜出望外,随即对着长刀轻声说道“春归,好名字,我一定不会埋没你的。”

    一旁的李浩然接话道“这把刀真心不错,品质尤胜我师门宝刀百辟,真的是好大的一份礼物啊。”

    孟然收到入鞘,很是肃穆地捧着长刀,一副欲要交给李浩然的意思。

    岂料李浩然并没有伸手去接,反而嗤笑了一声,闷声道“这算什么丢了师门宝刀,然后再带一柄品质更好的神兵回去你还是自己留着用吧。”

    孟然欲言又止,却又不知如何劝解。

    李浩然很是洒脱地摆了摆手,将长盒中的半本刀谱拿了起来,翻开了一页,只见第二页上有着三个古篆大字‘天刀诀’,李浩然继续翻阅,将半本秘籍仔细地研读了一番,随后递给了耿护院,说道“耿兄弟,你看看这本刀谱有没有掺假。”

    耿护院接过以后,一页一页地翻阅,很是小心翼翼。

    许久之后,耿护院微微抬头,一脸凝重地说道“这刀谱想来是真的,只是缺了最为紧要的后半部分,着实是可惜。”

    李浩然倒没有觉得可惜,轻声叹道“此人能够写出如此精妙的刀诀,他的修为必定不同凡响,再不济也是那个时代的天下前十,只是为何如此籍籍无名我从来没有听过这本天刀诀。”

    耿护院接过话茬,沉声道“确实如此,我也从未在江湖上听过这本秘籍。”

    李浩然摇了摇头,把心底的念头按下,将刀谱递给了孟然,交代道“这本刀谱就交给你了,好好练,不要让它蒙尘。前三刀重势,四五六刀重意,第七刀难以参悟,第八刀杀气最重。

    刀谱中提及的第九刀,你若是用心参悟,有生之年或许有悟透的那一天;至于原作者所提及的理论第十刀,你就不用琢磨了,非是我等凡人能够参悟,或许就连作者自己也没有想明白。”

    孟然很是恭敬地接过刀谱,郑重其事地放进怀里,认真回道“前辈放心,我一定会用心学习的。”

    李浩然嗯了一声,继续打开第二个长盒。

    长盒里躺着一柄通体紫色的古剑,李浩然瞅见是把宝剑,顿时兴致缺缺,一脸不耐地扔给孟然,嘴里说道“呶,这把古剑也是你的。”

    孟然接过以后,苦笑道“我不会耍剑,给我干嘛”

    李浩然嗤笑道“你不是要上无量山修行嘛,不拿剑可不成,总不能巍巍道宗出了个御刀飞行的怪胎。”

    孟然脸色古怪地笑了下,说道“那也不急于一时,到时候再说吧,万一道宗瞧不上我呢。”

    李浩然瞪了孟然一眼,没好气地说道“你什么斤两我不知道吗要是连你也被道宗拒之门外,那那些山上的牛鼻子个个都是天仙转世、圣体道胎了。”

    孟然挠了挠鬓角,一脸不好意思地问道“我真的有这么优秀吗”

    李浩然翻了个白眼,左脚已是抬了起来,对着孟然的屁股就是一脚,笑骂道“得了便宜还卖乖。”

    孟然嘿嘿一笑,并不计较李老头儿的动手动脚,轻轻拍打了几下屁股上的灰尘。

    许久没有说话的耿护院忽然开口说道“既然日后注定是要修道的,以后这刀法还是要少练,多打坐修炼内息吧,毕竟刀法与道法不通,若是学得久了,怕是会对日后的修道有影响。”

    孟然若有所思地看着手中的刀剑,眉头微微蹙起,一脸难以取舍的模样。

    耿护院继续说道“兵器只是身体的延伸,内息体魄才是最重要的根本,日后你的基础打好以后,用刀或者练剑都不是不可以。”

    孟然很是郑重地点了点头,应道“我知晓轻重了,耿叔。”

    耿护院拍了拍孟然的肩膀,语重心长道“那在抵达道宗之前,不要再拔刀了,就好好修炼内息,借此养意。”

    孟然虽然不明白耿护院的意思,但还是顺从地点头称是。

    随后的时间里,孟然将刀剑及秘籍放好,又吃了一些已经放冷的饭菜,缓缓踱去了后院。

    前院厅堂里,一直练刀的李浩然慨叹道“唉,真是可惜了,如果孟小子专注于练刀,将来未必不能成为一代刀宗,享誉江湖数十载。”

    耿护院既不摇头否认,也不点头称是,只是轻声地说道“一切都未可知,有如此天赋,学刀或者练剑都是信手拈来。只要能够抗过未知的命格,再活上二十年,出人头地、轰动江湖只是迟早的事情。”

    李浩然附和道“谁说不是呢我年轻那会儿只觉得自己的天赋惊人,但跟孟小子一比,简直是家雀自比雄鹰啊,五个李浩然加在一起,也比不过一个孟小子。”

    耿护院笑了下,说道“天赋是天生的,至于后天的成就,还是要归根于勤奋与机缘,若是没有吃苦耐劳的性子,也没有好的修炼功法,再好的天赋都只是空中楼阁,不值一提。”

    李浩然不以为然地说了句,“这世道就是如此啊,有些人一出生就站在了高处,有些人穷极一辈子也只是在山脚徘徊”

    秋风里,声声叹。




第九十四章-密室与宫闻
    京城某处幽静的府邸里,几位富贵逼人的男人围坐在一处昏暗的密室里,坐在上首的赫然就是早间朝会位列武官第二位的韦善会韦国舅,他正一脸肃然地看着眼前的几人。

    “诸位已经坐了半天,可有什么好的建议”

    一个脸色黝黑、双眸中灵光闪动的人站起身来,对着韦善会拱了拱手,恭敬说道:“大人,要不要借此事将二皇子拉下水”

    韦善会看了说话的人一眼,问道:“宣威将军有何妙策”

    说话之人叫做林琼,早年在西北边军中立了不小的功劳,所以被皇帝赐封为从四品上的宣威将军,他在进京任职以后,积极靠拢了权势滔天的国舅大人,为西北边军一系所不耻。

    林琼说道:“大皇子一直志在九五,若是知晓这个批言以后,难免没有什么别的想法,若是此时,我们再加上一把火,那么结果自然不用多说了。

    到时候我们作壁上观,等他们争出个你死我活以后,做那在后观望的黄雀就好,顺势将两位皇子从储君的位子前面拉下去。”

    韦善会皱眉想了一会儿,脸色缓缓舒展开来,笑道:“果然好计策,其他人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关键是还有一个比较难以逾越的问题,九皇子前面总共有着三位嫡子,就算我们将二皇子扳倒了,还有四皇子、七皇子两兄弟呢,他们之间感情甚笃,非常人可比,这两人一攻一守,颇为难对付。”接话的人面皮发红,声音低沉地说道。

    面皮发红的叫做萧正庭,时为从四品上大理寺少卿,为人谨慎多疑,平日里颇有妙计,年少的时候得到过韦氏一族的资助,所以在入朝为官以后,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外戚韦氏的阵营。

    “那我们再想办法把这两兄弟一起赶出京城,到时候扶保九皇子坐稳储位,假以时日,就是新一代帝王。”另一个面皮发青的人张嘴说道。

    面皮发青的叫做焦大石,时为从四品下的明威将军,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典型的没脑子类型,只是仗着年轻时候杀敌有功,后来误打误撞有了韦氏一族的回护,才得以在京城立足,以至有了今日的显赫,所以在日常的立场上,总是毫不犹豫地站在韦氏这边。

    韦善会的眉毛又拧成了一团,很显然萧正庭的话戳中了他的心窝,把他心底原有的顾虑又挖掘了出来,一脸的忧心忡忡。

    宣威将军林琼眼中精光一闪,缓缓说道:“大人,虽然萧大人说的有道理,但咱们应该早定决策,毕竟时间不等人,圣上还等着咱们上折子呢,总得有个法子好。”

    韦善会想了一会儿,轻轻地叹了口气,目光和善地看着萧正庭,温声问道:“萧少卿有何妙计不妨说出来让大伙儿听听。”

    萧正庭对着韦善会施了一礼,很是认真地说道:“林将军的计策不错,但这执行者不能是我们,不然计划太过明显。我的想法很简单,只需雇佣一些城中的三教九流,让他们传一下双星伴月的异象,再让他们暗指其中一星就是二皇子,此计就成了。

    我们只需在奏折中歌功颂德就行,暗暗提示圣上,大皇子的年纪已大,需早日分封王爵,不然实在不像话,毕竟大皇子如今才是郡王,实在有些不符祖制。”

    韦善会沉吟了一会儿,大声称赞道:“萧少卿果然不错,不愧是大理寺出身,这计策一等一的妙啊。”

    萧正庭只是含蓄地笑了一下,毫无半点居功的模样。

    随后几人将具体细节敲定了一番,各自离开密室,乘上马车以后,朝着自家的府邸归去。

    等几辆马车驶离这处偏僻的巷子以后,车厢内的贵人都换了一副面孔神情,全然不似在密室中的模样。

    国舅韦善会的脸色阴沉,两道眉毛紧紧地拧在了一起,似乎是在做着什么难以抉择的决定,全然不似刚才那般智珠在握、胸有成竹的模样。

    脸色黝黑的宣威将军林琼则是一脸平静地坐在车厢里,那双灵动的眼睛如平湖般不动分毫,如同一潭死水,好似刚才那个智计百出的人并不是他。

    面皮发红的大理寺少卿萧正庭,毫无半点之前的阴沉模样,他的嘴角微微翘起,一脸笑意地看着车帘一角,仿佛那里有着他最喜爱的东西。

    没什么变化的则是面皮发青的明威将军焦大石,因为他真的没什么脑子,毕竟老天已经给了他健硕的体魄及悍不畏死的性子,若是再给他个聪明脑子,就有些太遭人嫉妒了。

    皇宫内书房里,大太监鱼朝恩小心翼翼地汇报着自己的调查结果,只见皇帝的脸色越来越难看,龙目之中尽是怒气。

    “陛下,事情的过程就是这样。”鱼朝恩微微抬头,打量着皇帝梁亨的脸色。

    果不其然,这位平日里极为忍耐的皇帝已是勃然大怒,浑身上下布满了杀气。

    “鱼朝恩,把结果说出来吧。”皇帝梁亨声音冷酷地吩咐道。

    大太监犹豫了一下,终是缓缓说道:“最后查到了玉华宫那里,老奴便没有继续查下去了,这件事的背后隐约有那位的影子”

    梁亨狠狠地拍了一下桌子,怒喝道:“那位怎么在朕的面前也不敢说出来吗你就那么怕她吗你是朕的奴才,不是她韦氏的人,你还怕她杀了你吗”

    平日里风光与威名集于一身的大太监只是不说话,低眉顺眼地站在那里。

    皇帝越发恼怒,心底的某根神经被刺痛,继续咆哮道:“既然查到了,那就继续挖下去,竟然敢对朕的小月儿下手,真当朕是摆设吗一定要给那位贱妇一个教训,省得她不知道天高地厚,整日里为非作歹草菅人命。”

    鱼朝恩不轻不重地咳了一声,低声劝道:“陛下慎言,这件事”

    不待大太监说完,皇帝就将桌上那个自己最喜欢的砚台摔到了地上,只听‘咔嚓’一声,这个江南道上贡的佳品黄泥砚台已碎成了几半,分散在书桌下面的角落里。

    梁亨的声音很是凶厉,怒不可竭地喊道:“慎言这皇宫里到底是谁做主这天下到底是谁的天下”

    大太监鱼朝恩不软不硬地说道:“这天下自然是陛下的天下,这皇宫自然也是陛下说了算的,只是这驻扎在北地的虎贲军,却不一定是陛下说了算的。”

    不过是四句话,不过是四十七个字,却能立时消了皇帝的怒气。

    梁亨深吸了一口气,无声地坐回了椅子。

    许久之后,世人眼中一统天下、无所不能的皇帝陛下轻轻叹了口气,语气萧索地说道:“相关人等一律处死,至于玉华宫的那个蠢货,就让她在掖庭宫过完下半辈子吧。”

    鱼朝恩称是以后,试探着问道:“陛下,那位要是闹起来的话,该如何收场”

    皇帝冷哼一声,语带讥讽道:“以她的薄情冷血,又怎会在乎别人的性命她不再去踩上一脚就不错了。”

    鱼朝恩并不接话,好似并未听到皇帝陛下的话一般,无动于衷地站在那里。

    梁亨撇了这位心腹一眼,并没有指望他能说出什么或者附和什么,也就摆了摆手,示意鱼朝恩下去。

    大太监对着皇帝陛下施了一礼,慢慢地退出了内书房。

    随后的时间里,这座天底下最尊贵的宫城内多了几条无足轻重的亡魂,某处清冷残破的院子里多了一个衣着华丽的女人,正在那里对着外面的世界呐喊求饶,说着一些让人不敢去听的言语。

    结果显而易见,这位失势的女人当天夜里得了重病,再也没能见到第二天的太阳,也没能得到皇帝陛下的原谅,至死也没想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

    老天爷确实是公平的,给了她娇丽的面容及丰腴的身子,却也给了她一个与胸口尺寸成反比的脑子,怪不得有人说这么一句话,‘胸大无脑’,果不其然啊。

    等玉华宫的消息传到梧桐宫里的时候,这位虽不是皇后,却统御后宫的贵妃娘娘只是轻轻地笑了几声,似乎那个作死的玉华宫之主跟自己没有半点干系,全是她自己犯傻而已。

    韦贵妃笑意涔涔地坐在软和的床榻上,头上戴着皇帝陛下御赐的凤冠,身上披着绣了凤凰的华丽锦袍,一副懒洋洋的模样。

    她吞了一口温度适中的茶后,慢条斯理地吩咐道:“秀宁,让人送那位一程,毕竟也是老相识了,怎能眼睁睁地看着她老死于哀怜之中,与其那样,不如让她早日脱离苦海,免受日后的痛苦。”

    叫秀宁的宫女轻声应道:“请娘娘放心,婢子会安排好一切的。”

    韦贵妃嗯了一声,继续吩咐道:“让人给六皇子去个信儿,叫他来我这梧桐宫拜谒。若是他肯来,那就绕过他;若是他不肯,就借这次的机会让他出京就藩吧,至于封地,就由朝臣们商定吧,毕竟后宫不得干政。”

    说罢以后,韦贵妃不阴不阳地冷笑了一声,保养极好的面容上有着几分说不尽道不明的讽刺意味。

    秀宁又是应了一声,随后悄悄退了出去,安排主子交代的事宜。



第九十五章-文官与武将
    就在大太监鱼朝恩在皇宫里穿梭带走无辜性命的时候,于早朝中立于文官之首的尚书右仆射公孙抱玉独自坐在自己的书房里唉声叹气,满脸的皱纹拧到了一起,仿佛一张树皮一般,说不出的诡异。
1...102103104105106...15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