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有把枪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梦吴越
朱由检手持长刀,以肉眼不能分辨的速度向对面丧尸大阵冲去,与此同时,身高超过三米的暴君丧尸也加速朝明军棱堡冲来。
棱堡上的跑火更加密集,箭矢、铅弹如雨点般落下,砸落在多尔衮金属一般的皮肤上,溅起大片大片的火花。
两边相距不到百步时,城头明军停止射击,以免误伤崇祯皇帝。
距离多尔衮不到百步,朱由检飞身一跃,跳起十多米高,挥舞长刀向迎面冲来的暴君丧尸狠狠劈砍。
长刀如风,从天而降,千钧之力聚集在锋利的刀刃上,斩断挡在眼前的一切事物。
多尔衮挥舞巨木格挡,轰隆一声巨响,伴随大树被折断的声音,长刀将暴君多尔衮手中的那根巨木树干拦腰劈成两段。
多尔衮被这力道镇住,像是被打蒙了一样站在原地没有动。
长刀顺势而下,径直砍向丧尸暴君的脖颈。
“一切该要结束了吗”
朱由检攥紧刀柄,汇聚全部力气,汇聚在刀刃之上,喃喃自语道。
他有绝对把握能将眼前这个半人半鬼的怪物劈成两半,就像劈柴一样,然后他还要将尸体烧成灰烬,让丧尸彻底覆灭。
莫邪刃划破黑雾,斩向丧尸暴君脖子。
莫邪刃是用陨铁混合火山岩在长白山火山口,经历七七四十九天锻造而成,刀身坚硬,削铁如泥,远观之,剑气逼人。
不要说是巨木,就是碗口粗细的铜铁,也能一刀斩断。
朱由检想象着自己用这把长刀统一天下,就像当年始皇帝那样。
只是没想到,自己现在的处境竟然如此艰难,每走错一步,大明帝国就会有彻底奔溃覆灭的危险。
&nb
第三百零八章 断魂
;丧尸暴君身高超过三米,身上裹着几块布片,尽管还是初春时间,然而丧尸不知寒冷,所以他们身上穿什么的都有,当然,大多数丧尸是没有衣服穿的。
多尔衮披头散发,皮肤已经黑化,急速狂奔的时候,丧尸暴君身体四周笼罩着一层淡淡的黑雾,本体隐藏在黑雾中,仿佛来自地狱的幽灵。
从宁古塔到盛京,化作丧尸的多尔衮无数次和明军浴血拼杀,在每一次负伤后,浓稠暗黑的血液便从身体伤口处流出,最后在皮肤上凝结,久而久之,黏度极稠的丧尸血形成了一层坚硬的甲壳,硬如坚铁,保护着比明军锁子甲还要坚固。
密集的铅弹落在多尔衮身上,仿佛打在了铁板上,叮当作响,丝毫不能阻挡暴君丧尸继续向前。
朱由检手持长刀,以肉眼不能分辨的速度向对面丧尸大阵冲去,与此同时,身高超过三米的暴君丧尸也加速朝明军棱堡冲来。
棱堡上的跑火更加密集,箭矢、铅弹如雨点般落下,砸落在多尔衮金属一般的皮肤上,溅起大片大片的火花。
两边相距不到百步时,城头明军停止射击,以免误伤崇祯皇帝。
距离多尔衮不到百步,朱由检飞身一跃,跳起十多米高,挥舞长刀向迎面冲来的暴君丧尸狠狠劈砍。
长刀如风,从天而降,千钧之力聚集在锋利的刀刃上,斩断挡在眼前的一切事物。
多尔衮挥舞巨木格挡,轰隆一声巨响,伴随大树被折断的声音,长刀将暴君多尔衮手中的那根巨木树干拦腰劈成两段。
多尔衮被这力道镇住,像是被打蒙了一样站在原地没有动。
长刀顺势而下,径直砍向丧尸暴君的脖颈。
“一切该要结束了吗”
朱由检攥紧刀柄,汇聚全部力气,汇聚在刀刃之上,喃喃自语道。
他有绝对把握能将眼前这个半人半鬼的怪物劈成两半,就像劈柴一样,然后他还要将尸体烧成灰烬,让丧尸彻底覆灭。
莫邪刃划破黑雾,斩向丧尸暴君脖子。
莫邪刃是用陨铁混合火山岩在长白山火山口,经历七七四十九天锻造而成,刀身坚硬,削铁如泥,远观之,剑气逼人。
不要说是巨木,就是碗口粗细的铜铁,也能一刀斩断。
朱由检想象着自己用这把长刀统一天下,就像当年始皇帝那样。
只是没想到,自己现在的处境竟然如此艰难,每走错一步,大明帝国就会有彻底奔溃覆灭的危险。
&nb
第三百零九章 尸毒
崇祯二十四年八月十三,暑气渐消散,漫长难熬的夏天终于快要结束了。活人和丧尸的战争也进入最后阶段,随着诸多高阶丧尸被清除,剩余的普通丧尸再掀不起什么风浪,彻底消灭丧尸大军,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经历长达数年的蹂躏后,辽东、华北各地,人口锐减,十不存一,很多乡村空无一人,城市规模也急剧缩小,农事破败,赤地千里,良田变成了荒地。
丧尸不仅吃人,而且还吃一切活着的动物,它们的食谱如此广泛,以至于必须单独列出来加以说明。
马、牛、羊、猪、狗、猫、鼠、鸡、鸭、鹅,甚至连蛇也吃。
实际上,它们对鲜活生命有一种不可理喻的渴望。从辽东一路走来,活着的动物几乎被它们吃完了,这或许才是他们能够永远活动,保持精力充沛的原因。
在吃人这件事上,崇祯皇帝和这些活死人没有太多区别。
当然,相比之下,崇祯皇帝要显得更绅士一些,充满礼貌,文质彬彬,将其交给御膳房好好加工。
当然,多尔衮就没有这么多讲究了。他和他的丧尸大军们,讲究的是原滋原味,不需要任何加工
此时此刻,多尔衮的脑袋被高高悬挂在京师北门城楼上,随风摇曳,供来往军民观赏。
至于辅政王剩余的尸体,早已经是落不明,多半是被百姓碎尸万段了吧,京师内外,在与建奴的多次鏖战中,损失惨重,不少中产之家现在变成了赤贫。很多人被活活饿死,鞑子活着的时候祸害明国,死了还不安生,这更加深了各人对建奴的仇恨。
虽说让大家观赏暴君丧尸的首级,然而现在京师内外已经没有多少人了,经此一战,京师人口锐减到十万人不到,而京畿地区,则一个人也没有了。考虑到生态环境已经被严重破坏,想要恢复北直隶以前的繁荣,至少需要几十年时间。
因为有丧尸失足跌落水井,在天津保卫战中,更有大批丧尸沉入海河,京津一带的地表水地下水资源都受到了严重污染,尸毒蔓延,若是直接服用井水,恐怕会有变成丧尸的危险。
不仅水资源断绝,连接南北的漕运海运也彻底中断,滨海之战中,停泊在天津港口的五十多艘朱印船被付之一炬,更要命的是,一百多名熟练水手几乎全部变成了丧尸。
在这种情况下,短时期内凑齐一支海运船队,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京城储备的粮食肉类,在丧尸围城的三个月中,几乎已经消耗殆尽,好在吃粮食的人也减少大半,朱由检他们才能苟延残喘到现在,否则没被丧尸咬死也要被活活饿死了。
种种迹象已经表明,以京师为中心,方圆百里之内,已经不再适合人类居住了。
丧尸病毒比蝗灾蝗灾水灾都要厉害,沿途所过,摧毁了整个生态,不仅是人类,连其他生物也不能幸免。
曾经的繁华之地如今变成荒野。
死去的人或许是幸运的,当然也包括那些已经变成丧尸失去意识的人。
而活着的人,还要继续忍受无边无际的苦痛煎熬孤独绝望。
在逃离京城之前,活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周围数十万具尸体,那些已经变成丧尸或者没来得及变成丧尸就被杀死的人。
关于如何处理这些尸体,大臣们众说纷纭,有人建议直接用火焚烧,也有人说要进行掩埋,还有人表示可以用石灰侵蚀,更有人说干脆就放在原地,不管不问。
最后一种方案显然是不可行的,那样做只会导致尸毒泛滥,影响到更多的区域。
不过朱由检很清楚,无论怎样处理,这都是一项极其浩繁的工程,说的更直接一点,他现在已经没有能力处理这些事情了。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后,崇祯皇帝下令,暂时只收敛水源,河流旁边的尸体,用马车牛马运到焚
第三百零九章 粽子
;朱由检需要新的秩序,在这片大地上,鲜血已经流干,剩下的只有死亡和怨念。
鲜血滋润了土地,倒在地上的活人和活死人肥沃了土地,旧的世界已经被打破,新的秩序需要建立。
帝国新秩序。
自隋定都长安以后,北方的衰落便成为无可挽回的趋势,所以才有了大运河,驿道,科举制度,当然,所有这些,最后导致隋帝国的覆灭。
继承隋国基业的大唐帝国,也未能改变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安史之乱后,关中残破,之后历代鲜有再以此为都。
崇祯皇帝继位前后,帝国面临的严峻问题是粮饷不足,具体说来就是北方各地灾荒连年,瘟疫不断,农业生产陷于崩溃,物资匮乏,地方财政濒临崩溃,在这种情况下,北方被放弃也是情理之中。
“活人和死人应当和睦相处,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北为丧尸势力范围,以南则是朕的地盘,糯康卡虽然智商底低下,相信他会明白这个道理,”
朱由检沉默片刻,继续说:“在南方完成土地改革之前,朕不会主动攻打糯康卡的,你们也不要再有这个打算。”
此时大明文武百官,都与北方丧尸有血海神仇,无不想着荡平辽东,为自己家人朋友报仇,然而现在皇上竟然要主动撤出北直隶,甚至放弃淮河以北大量土地。
皇上进化到了全神段位,种种迹象表明,他的心智没能像他的武力那样得到进化,换句话说,现在群臣对朱
朱由检的诏令并不在意,其中不乏阳奉阴违之事。
实际上,朝中不少大臣都将当今皇帝与明武帝朱厚照相提并论,当然,相比之下,武帝武力值远没有当今圣上充沛。
在朱由检死后,或许后继者会在他墓碑上写下武德充沛四个大字。
“此事朕意已决,诸位还是先想想怎么荡平南方吧!”
 
第三百零九章 粽子
;朱由检需要新的秩序,在这片大地上,鲜血已经流干,剩下的只有死亡和怨念。
鲜血滋润了土地,倒在地上的活人和活死人肥沃了土地,旧的世界已经被打破,新的秩序需要建立。
帝国新秩序。
自隋定都长安以后,北方的衰落便成为无可挽回的趋势,所以才有了大运河,驿道,科举制度,当然,所有这些,最后导致隋帝国的覆灭。
继承隋国基业的大唐帝国,也未能改变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安史之乱后,关中残破,之后历代鲜有再以此为都。
崇祯皇帝继位前后,帝国面临的严峻问题是粮饷不足,具体说来就是北方各地灾荒连年,瘟疫不断,农业生产陷于崩溃,物资匮乏,地方财政濒临崩溃,在这种情况下,北方被放弃也是情理之中。
“活人和死人应当和睦相处,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北为丧尸势力范围,以南则是朕的地盘,糯康卡虽然智商底低下,相信他会明白这个道理,”
朱由检沉默片刻,继续说:“在南方完成土地改革之前,朕不会主动攻打糯康卡的,你们也不要再有这个打算。”
此时大明文武百官,都与北方丧尸有血海神仇,无不想着荡平辽东,为自己家人朋友报仇,然而现在皇上竟然要主动撤出北直隶,甚至放弃淮河以北大量土地。
皇上进化到了全神段位,种种迹象表明,他的心智没能像他的武力那样得到进化,换句话说,现在群臣对朱
朱由检的诏令并不在意,其中不乏阳奉阴违之事。
实际上,朝中不少大臣都将当今皇帝与明武帝朱厚照相提并论,当然,相比之下,武帝武力值远没有当今圣上充沛。
在朱由检死后,或许后继者会在他墓碑上写下武德充沛四个大字。
“此事朕意已决,诸位还是先想想怎么荡平南方吧!”
 
第三百一十二章 舞女
崇祯二十七年初夏,大明皇帝朱由检亲率水师十二万人,号称三十万,由山东芝罘港出发,劈波斩浪向日本九州岛进发。
此时东南季风盛行,飞剪船乘风而行,贴着海面急速前进,九州岛仿佛近在咫尺,又远在天涯,它在迷雾之中,可望而不可即。
攻占倭国,不仅能彻底解决大明铜钱紧张的问题,还能为各地厂矿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至于倭国的女子,当然也可以为大明所用,解决北方日益严重的婚姻供需不平衡问题。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明军战胜幕府及各藩军队,完全控制岛国,这在工业革命前,还没有机械动力的时代,确实有很大压力。
三个月前,在紫禁城,崇祯皇帝和他的智囊们进行反复推演,又听从几位欧洲海洋专家的建议,将大军出海日期放在5月下旬至六月中旬,这个时间窗口内,日本海风浪较小,且倭国水稻刚播种不久,正是倭国青黄不接的时候,大军登陆之后,将采取跳岛战术,先围困九州,然后是长崎,大阪,最后才是都城江户。
依照崇祯皇帝的计划,倭国罪孽深重,最好是被全部饿死,死了的倭人才是好的倭人。
几位大臣对皇上的作战计划颇有不满,十二万人劳师远征,还要长期围困,这简直就是犯了兵家之大忌,一旦战局有变,倭人乘势反击,后果将不堪设想。
而且更要命的是,此时东南未平,郑芝龙和他儿子郑成功还在澎湖、金门蠢蠢欲动,若是大军不能及时返回,这些海盗恐怕又要袭扰东南沿海,搞不好郑氏大军兵临南京的大戏就要提前上演了。
尽管困难重重,尽管看起来匪夷所思,朱由检还是执意坚持他的作战计划,困死日本,不知道皇上到底在想什么。
或许崇祯皇帝此时已经进化到不需要吃粮食,所以对饥饿失去了概念,当然,没有人敢怀疑皇上的决策能力。
所以没有人表示反对,因为敢于反对朱由检的人,都已经在前几年被送进镇抚司病毒地下室了。
朱由检的对日作战计划虽然很是冒险,然而执行起来也并非一无是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