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求生记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名剑山庄
这不仅仅是基于感情,基于仇恨,更是现实基础,大一统早就成为中国人的共识了,如果证明自己是正统,就是统一全国。即便是张轩想与清廷相安无事,清廷就不想南下吗
两个之间只能活一个。
在这个前提之下,任何一场战事都要慎重,很可能被人误读,如果而今从朝鲜撤军,就是大夏承认失败了。清军得到一场大胜,并将朝鲜并入版图之中。
这是张轩万万不可能同意的。
只要没有山穷水尽,张轩就要坚持下去。
再次派兵朝鲜,已经成为必然的选择。但是选谁去,这笔钱从什么地方而来,却很成问题。
“召集内阁,枢密院进宫议事。”张轩说道。
不过一会功夫,内阁大学士,与枢密府的人都来了。
一时间气氛沉闷之极。
这消息他们都知道了,即便他们
当时不知道,在进宫的路上,也会被带路的太监告知。
只是这个消息,太过震撼了,本来好好的朝鲜战局,几乎眨眼之间,就崩溃到这个样子。他们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做何反应,在心中默默的构思的应对方案,只是一时间也不可能十全十美,都想让别人先说。
结果就没有一个人说话,都沉默了。
“说说吧。”张轩先开口说道“而今这个局面,我们该如何应对”
“陛下,”卫王袁时中说道“臣恐怕杨绳祖在全州遭遇不测。应该立即派兵救援才是。”
此刻南京接到的消息,还仅仅是海战失利后面的消息,还没有传来。
这个张轩岂能不知道,他将目光看向张质。
张质张张口,又闭上了,如此再三,说道“臣无能,而今南京府库空虚,只等地方税银入京之后,下月军饷官俸才能下发,实在是没有动兵的能力了。请陛下治罪。”
一边说着一边跪倒在地。
杨绳祖也是曹营老将,与袁时中,张质都有交情。如果以彼此的关系论之,张质是断断不能说一个“不救”的,于情于理不合,但是张质掌控大夏庶务,大夏所有的事情,都在他手汇集起来。
所以他对大夏朝廷的情况,再明白不过了。
没有这个能力,就是没有。
总不能冒着南京大营,江北大营驻军断饷的风险出兵吧。
在张轩发动西南战事的时候,张质就不同意。只能没有办法而已,才让财政上陷入这种不绝如丝缕的状况,已经是危险之极了。他决计不能让大夏财政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
“首辅请起。”张轩前出几步,将张质搀扶起来,说道“这都是朕贪心过甚之罪,不干首辅的事情。”张轩将张质按在座位上,随即缓缓的在大殿之中踱步,说道“只是而今朝鲜这残局,总是要收拾的,总不能弃我大夏儿郎于异域,如果如此,大夏将士如何看朕这个皇帝。”
张轩一句话,敲定基调,就是一定要救的,商议的只有怎么救了。
张质说道“如此一来,要消减西南战事的经费了。朝廷就这么一点家底。”
“万万不可。”袁时中大声说道“前线打仗,都是提着脑袋上的。是生死之地,干系重大,拔出去的钱,难不成还要要回来不成西南一旦大败,恐怕湖广危矣。此事断不可为。”
张质说道“卫王以为我们内阁的人会变戏法吗轻轻一动,就能变出银钱来”
第一百三十八章 非郑成功不可
第一百三十八章非郑成功不可
“这件事情我不管,但是兵危战急之际,万万不可从前线抽调一两银子。”袁时中大声说道“江山社稷重要,还是区区银钱重要。”
“这是区区银钱吗”张质说道“朝鲜危在旦夕,说救的是你,而今朝廷没钱。你看着办”
“你”袁时中与张质吵出火气了,喷得口水飞溅,互不相让。
其实之前两个人的关系,还是过得去的。
只是而今他们两人的行事,已经由不得他们自己的做主了。袁时中作为武将之首,而张质也是文官第一,他们背后都有庞大的集团,也代表了枢密院与内阁这两部门之间的关系冲突。
有些事情,是万万让不得的。
时间长了,两人就轻易不开口了,让下面人先吵。他们两个人是总后台。
但是来到张轩身边,他们却要为自己的属下出头了。御前争论也是常有之事。
“好了。”张轩说道“朝鲜的事情可以先缓一缓了。”他的眼睑微微垂下,让人看不清楚,眼神所思所想,手中拿着一块血衣,说道“老杨去了。”
他手中这一块血衣,正是杨绳祖的遗书。
就在他们两个人争吵的时候,这一封血书也被李辅国悄悄的送了进来。
张轩默默读了,悄然无声的将这封血书递给了李辅国,李辅国会意,立即将这血书传给下面的人。除却这一分血书之外,还有一分奏疏,是梁化凤的。
袁时中看了之后,不由的黯然伤神。只是这些神伤仅仅持续一会儿而已。
乱世之中,生生世世的看多了。
袁时中的神经已经锻炼的足够大条了,杨绳祖之死,他固然伤心,但他也仅仅是伤心而已。立即将心思放在正事上了,说道“陛下,这梁化凤乃是东虏降将,在安庆之战中投奔我朝,不过数年而已,而今朝鲜局势危险之极,以他为将,臣以为”
张轩一摆手,说道“我信得过老杨,也信得过老杨推荐的人,枢密院里面计算梁化凤之功,加将军衔,封子爵。”
袁时中一听,顿时明白了,说道“臣遵旨。”
张轩信梁化凤吗
未必,只是这个时候,张轩鞭长莫及,根本无法做出有效的限制。即便是梁化凤真有异心又怎么样张轩管得了吗既然管不了,就尽量拉拢梁化凤,让梁化凤不背叛,而且不是纠结其可靠不可靠。
即便不可靠,而今也能当可靠来用。
张轩没有备选方案。
而且张轩也看出杨绳祖这一分遗书之中隐含的一个意思,杨绳祖故意推荐梁化凤,未必不是为了稳定梁化凤之心。
只是张轩这个猜测,永远得不到证实了。除非张轩死后,去地下问杨绳祖。
张轩转过头来,对姚启圣说道“立即发一千万两国债,由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六省分摊,不管你怎么做,一个月之内,朕要看到钱。”
姚启圣偷眼看了张质一眼,却见张质微微一叹,什么也没有说。
国债这件事情,一直被张质视为横征暴敛之事,竭力阻止。但是面对而今的财政危机,张质只能默认了。
姚启圣说道“是。”
张轩见张质不反对,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他其实有些心虚的。
其实张质所想,并没有太多差别。在没有完善的金融机构的情况下,发行国债。与强行摊派,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几乎可称得上是一种新的摊派模式而已。
不过而今,什么也不说了。先弄到钱再说。
“而今朝鲜军事虽然不那么危急了,但也撑不了多长时间,周辅臣已经不适宜待在朝鲜了。”张轩的语气之中,带着一股冰冷之意,说道“我记得广东水师不是在阮氏得了一个港口,就令周辅臣为南海水师统领兼南海卫指挥使了。让他去南海好好反省一下吧。”
在大夏水师官员最高管理者,乃是负责水师的枢密副使,也就是周辅臣而今担得这个位置。而这个位置下面,有各大水师统领,而所谓南海卫,不过是阮家南边一个小港口而已,平日没有几艘船,除却上一次与荷兰人交战的时候,这里一度停留了不少船只。
但是而今却只有几艘船,所有人员加起来,不过千余人而已。
周辅臣从统兵数万的方面大将,枢密副使,一下子贬成了南海一角落里面千户一般的官员。
张轩可谓毫不留情。
但是袁时中却知道其中意味,张轩还是对周辅臣留了情。
这样的败仗,不管怎么说,周辅臣都是难辞其咎的,阮进不管怎么说,已经英勇战死了,难不成还要找死人的过错,如此一来,不显得朝廷太可不了一些,如果阮进活着定然得不了什么好下场,但是而今已经死了,只能轻轻的放下,那么作为阮进的上司,这一战的主官,周辅臣就要承担主要责任了。如此贬得狠了,一来下面的人也会说张轩公正,二来,对周辅臣也有好处,如
果张轩护住不贬,周辅臣军中的风评就坏掉了。也影响军法公正。这一件事情永远不能算过去了,但是如此一来,不管周辅臣犯了什么错,这一件事情到此为止了。三来,周辅臣被贬这个位置大可玩味。这个南海卫虽然深入南海,远离本土,四面皆地。但是大有用武之地。周辅臣麾下人员不多,但是如果做好了,将领开拓南洋,周辅臣就是急先锋,将来凭借南洋的战功,未必没有回到枢密院的时候。
当然了,周辅臣在南海坐几年冷板凳,却是毋庸置疑了。
袁时中说道“臣明白。”
张轩随即问道“那么接替周辅臣的人选,卿可有推荐”
袁时中说道“非闽王不可。”
张轩听了,心中轻轻一叹,心中暗道“果然是他。”
其实他刚刚已经想过了,想来想起,也就郑成功合适。
有能力收拾残局,有威望率领将士,又水陆皆能的人,除却郑成功还有谁
只是张轩本不想从袁时中嘴里得到这个答案,此刻却也知道是众望所归了。郑成功如果是一个人,张轩定然对郑成功如李定国一般,来一出君臣佳话。但是郑成功从来不是一个人。
郑氏集团的独立性,一直是张轩头疼的一个问题。
一直被拖延,从来没有解决。
张轩本已经做好了,将郑氏压制在台湾。待郑成功死后,再行处置。或者在北伐功成之后,再处理,那个时候,挟大胜之余威,以临一隅,郑氏有什么能力反抗,只要削除郑氏的独立性,让郑家世代王公,也未必不可。
所以,张轩一开始,就没有想在北伐之中动用郑氏的力量。
只要郑家能安堵南洋就行了。
而今让郑成功主持朝鲜战局,一放开想收回来可就难了。郑成功此去定然在朝鲜建功,说不定能完成张轩的战略规划,也就是从朝鲜入辽东,偏师牵制清廷。
但是如此一来,郑家的势力定然大涨,总不能又让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草吧。
将来这局面恐怕就不好收拾了。
“而今想将来,有些太远了。”张轩心中暗道“大不了打一仗便是。”他下定了决心,说道“传旨,令闽王即可进京。”
张轩能从一匹夫到而今的位置,虽然有机缘巧合,但在如此历练之下,张轩也有绝对的自信。天下都打得下来,还奈何不了一郑氏,虽然有失控的风险,但是他也有信心按下去。
那么对方是郑成功。
第一百三十九章 双王
第一百三十九章双王
郑家的情报网,尤其是海上的情报网一点不比大夏朝廷的差,甚至还犹有过之。
几乎就在南京得到水师战败,阮进战死的时候,郑成功也得到了这个消息。
郑成功没有声张,与陈永华在密室之中商议此事。
陈永华斩钉截铁的说道“朝廷必须启用王爷。”
“我大夏朝廷水师,其实有三大系,其一就是我郑家一系,其次就是长江水师一系,长江水师由朝廷一点点积攒的家底,军中士卒多从陆军之中转任的,可以说纪律严明,只是对于水性不大熟悉,对长江上下还好,出了海,就不成了。其三,就是收编的海盗,阮进,林察等人都是这般出身。”
“这一次朝鲜之战,虽然周辅臣领军,但是实际多是海贼出身的水师。这是朝廷准备将海贼出身的水师纳入朝廷水师体系,也就是长江水师的体系。”
“而这一战,却弄砸了。”
“以当今陛下的性子,决计不会轻易放弃朝鲜的,必然派出援军。但是这援军从什么地方来”
“如果抽调广东水师林察部,且不说林察所部熟悉不熟悉北边航线,单单说林察所部走了,谁来压制安南”
“任由我郑家独霸南洋,或者任荷兰人占领南洋海域,想来陛下是不会如此的。”
“而长江水师更加不能调动了。东虏兵临长江,长江水师横断长江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根本就是保护京师的屏障,想来无论如何,也不能调走的,如此一来,朝廷可以选择的也就很简单了。”
郑成功说道“也就只有我了。”
郑成功对这个结果,其实也是有预料的,否则他不会找陈永华来商议,想想也是,郑氏水师本来就强横,那么能够调走长江水师,或者是广东水师,那么大夏朝廷的水师力量对比郑氏水师力量,就落于下风了。
如果郑家想做什么事情,恐怕朝廷都无法阻止。
这种在战略上的被动局面,但凡是长了脑子的人,都不会想落到这个地步。
郑家的福建水师,或者是东海水师,是唯一的选择了。
“那么我去还是不去”郑成功问道。
郑成功负手而立,从窗户上向外面看过去,此地就是赤嵌城,不过而今是台南县城了,郑成功所在的地方,就是荷兰人总督府的位置,虽然建筑做了一些改动,但是也遮掩不住,它本
来设计之中的西洋特色。从这里就能遥遥的望向大海。
“王爷,不去是不成的。”陈永华说道“不过,陛下也不会强人所难。应该是一个朝廷讨价还价的大好机会。而且以臣之见,于公于私这一战,都不应该推托。”
“朝鲜战事交战到如今,无论胜负,朝鲜国就已经不存在了。如果王爷能将朝鲜并入版图,我郑家的势力也就在北方有了根基,到时候兵临朝鲜,威震日本,对家中的生意也是大有益处的。”陈永华说道。
郑成功想了想,如果他一心为大夏着想的话,这个机会就不应该错过,定然能让他在大夏体系之中,步步高升。但是郑成功如果有其他心思,这样独立领兵在外,也是扩张势力的大好时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