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求生记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名剑山庄
但是凭船决胜,狭路相逢。黄梧就比不上周全斌了。
周全斌乃是郑成功一手挖掘出来的爱将,虎将,特别而今这个情况,郑成功为其后盾,解除他的后顾之忧,他只需闷着一口气,向前冲便是了。周全斌座船在前,虽然双方在接触面上几乎势均力敌,但是周全斌,已经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一步步,将黄梧的势头给压下来。
如果不是黄梧为将,还有几分手腕。再加上多尔衮令岸上火炮相助,这时候才稳定住局势,否则早就崩溃了。
即便如此,黄梧也觉得有些压不住阵势了。
兵家有云,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就是而今这个局面。黄梧虽然能建立起清军水师的架子,但是却缺乏真正的勇将。或许清军在陆地上从不缺少勇武之辈,但是水上却一个能用的都没有。
很多人对于勇将有些误解,似乎觉得有一身好武艺,能冲锋陷阵,勇武绝伦,就是一员猛将了。
不,这仅仅是一个斗将,定然当一个低级军官而已。
当然也有这样的勇将,但是武勇虽然重要,但并非最重要,最重要的是战场之上审时度势,能调动全军,军心士气,将全军的力量拧成一股。真正只知道玩命的人,早就死了。
北人善马,南人善水,对周全斌这样的人,几乎从小吃喝拉撒睡,都在船上,他一眼看去,就知道该怎么攻,怎么打,何处是薄弱之处。但是清军之中,能将水师操练的好,能听到命令,就是极好的了。
哪里能指望其他
周全斌甚至给清军展示了什么叫做水战。火攻,火炮,弓弩,跳帮,一样一样的上,同样的手段,在清军手中,只能死搬硬套,但是在周全斌手中,就是一种艺术。
这样的情况之下,黄梧也没有办法。
只是他再没有办法,也必须坚持下去,因为他几乎同时接到了两个相同的命令,一个是阿济格的,一个是博洛的,内容一样,就是令他不顾一切代价维护住浮桥,掩护八旗军队过河。
要知道而今江华岛上虽然多用汉军,但是八旗子弟还有数千。
入关时只有十几万的八旗主力,经过而今一系列大战,虽然数量上并没有减少多少,但是质量上已经有所下降了。即便如此,每一个八旗子弟都是清朝的财富,万万不可或缺的。
此刻水师与数千八旗士卒,放在一个天平之上,该如何选择,阿济格与博洛都明白。
黄梧也明白,他如果此战大败,尚有活路,但是将数千八旗子弟葬送在江华岛上,是决计没有活路的。
第一百五十九章 江华岛之战四
第一百五十九章江华岛之战四
黄梧根本没有选择。
只能将自己的老底子顶上去。
黄梧的嫡系人马,也就是当初的郑氏降军。这人数不多,只有数千人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都分散到全军之中当军官,还有一部分黄梧留在身边,组成清军水师之中,最有战斗力的军队。
只是这些人马,死一个少一个,极其难以补充,或者说根本不可能补充。
只有将这些精锐部队填进去,才能抵挡住周全斌的进攻。
就如同之前的陕西人一般,这里又打了一场福建人的内战。对于叛徒,郑家从不吝啬送他们去死,故而当发现对面是福建老乡之后,郑家的船队,非但没有停手,杀得更加惨烈了。
轰轰的炮声几乎要连成一片。
有不少炮弹远远打过来,就落在浮桥附近,一道道水柱冲天而起,随即砸在浮桥之上,将浮桥之上好像人淋成一团落汤鸡,即便如此,清军士卒也一个个什么都不顾,几乎以冲的速度,闯了过去。
无数杂乱的脚步之上,踩在浮桥之上,这些浮桥都是用船只并列而成,中间再铺垫着木板。所以当有炮弹砸在附近的水面之上,随即被水面冲击力,弄得浮桥不断的晃动。
有些清军士卒根本站不稳脚跟,从浮桥之上栽在水中。在水中不住的挣扎。
但是没有哪怕一个士卒,留下来营救。
因为他们每一个人都知道,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
每一个人都知道,黄梧坚持不了多长时间。
就在清军还没有过完的时候,数艘船带着火焰,撞在浮桥之上。随即船只上的火焰随即将浮桥点燃了,无数士卒大声惨叫,砸进了水中,浮桥在撞击之下,分崩离析。
“刚刚传来消息。”博洛对阿济格说道“黄梧已经战死了。”
阿济格说道“黄梧可惜了。”
阿济格话中说着可惜,但是脸上没有一丝可惜的样子。
黄梧固然重要,但是用黄梧的小命来换数千八旗弟子的性命,阿济格连眨眼都不眨一下。而今虽然有一些士卒没有撤回来,要么连浮桥都砸进水中,要么就留在江华岛上了。
这些士卒虽然还在,但是面对这一道河道,就是永远不能跨越的天险。他们的结局早已注定。
不过,这并不放在阿济格心上。
此刻阿济格麾下的八旗军,
汉军绿营,朝鲜附从军,算起来有十几万了,即便而今折损了数千汉军士卒,阿济格根本不在乎。只是阿济格而今心情也不好。
因为他能看出这一战的转折,他今后的对手,不是周辅臣了,而是郑成功。
曾经的手下败将。
“走吧。江华岛这边没事了。”阿济格说道。
阿济格甩马而行,八旗大军就跟在后面,其余军队也跟着他们而去。
就在距离阿济格百余丈的地方,河道上一艘大船上,郑成功站在甲板之上,举起千里镜,细细的看着清军大军的离开,他忽然想到南京城下的种种,心中长出一口气,暗道“阿济格,我们新仇旧恨一起算。”
南京之败,是郑成功打得最惨的一战。
这一战,断送了郑成功对天下所有的念想。郑成功从小到大,称不上顺风顺水。但也没有经受过如此大的挫折,甚至他从此只能为张轩阶下之臣,大部分原因,也都是南京之战下,郑家陆军精英丧尽。
即便而今郑成功再次挂帅,他麾下的陆军之中,大半是张轩嫡系人马,小半是地方兵马,他甚至还准备从朝鲜本地拉起一些人马。但是他郑家嫡系陆军,几乎没有。
这依旧是当初那一战的后遗症。
从郑家兴兵十万,到而今,只有一些看家护院的守备军队,这其中天地之差,都是因为南京之战。郑成功如何能忘记。
不过,他心中再怎么不爽。也知道此刻,兵不应怒而兴师,这一战安稳江华岛,将局势搬回。但是这仅仅让他站稳脚跟,真正的反击还要等上一段时间。
郑成功上岛的时候,刘国轩已经将江华岛上的事情摆平了,残留在江华岛上的清军清理干净了。以周辅臣为首的将领,来迎接郑成功。
寒暄过后,郑成功说道“周将军,陛下有圣旨。”
周辅臣一听,脸色顿时苍白到底。
之前周辅臣一直担心局势,没有多想个人命运,而且在胜利的消息之下,精神有些亢奋,也没有多想,但是此刻才想起这自己个人命运,圣旨虽然没有念,但是周辅臣心中已经猜到了。
随即郑成功将圣旨读了,正是张轩对周辅臣的处置,流放南洋。
周辅臣脸色带着凄凉的苦笑,说道“臣遵旨。”
郑成功上前将周辅臣搀扶起来,说道“好了,周将军在圣心之中还是有位置的,区区磨难,算不了什么,定然会有东山再起的时候。”
周辅臣说道“多谢王爷宽慰,我知道这一战,我搞砸了。有今日的情形,是咎由自取。”一瞬间他想到了阮进。他不知道对阮进,该怎么个观感,虽然说,人死为大。但是阮进打败了如此关键,如此敌我差距如此之大,怎么看都该赢的战事。
如果不是阮进战死了,周辅臣都有将水师之中姓阮的人都给杀了。
周辅臣即便会去职,在去职之前,他还是有权力的。正如郑成功所言,夏军上层几乎每一个人都知道周辅臣是张轩的元从班底,即便今日被罢职远谪。也没有人敢看不起周辅臣。
“周将军,对于朝鲜战局有什么可以教我”郑成功笑语莹莹的说道。
周辅臣说道“败军之将,何足言勇”
郑成功说道“战场之上什么事情,都会可能发生,周将军不过是为人所累而已。难道周将军临走的时候,对朝鲜战局,就真得没有什么话想说吗”
周辅臣微微一愣,说道“是啊,总有一些话要说。”
码头之上并不是说话的地方,两个人寻了一个房间,有人上了茶。周辅臣说道“这一战,阮进误我。但我也误了杨将军,想来很是惨烈,局面弄成这样,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朝鲜这地方是一个半岛,虽然大部分仗都要在陆地上打,但是真正决定胜负的,却是海上。当然了,这一点,对于王爷来说,没有什么好说的。”
“不要对朝鲜人报有多少期望。打仗不能指望朝鲜人,只能靠我们自己,也是因为夏军比例太少了,否则即便是海上有些挫折,也未必不能翻盘,只是朝鲜人虽然不能期望,但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也得供着那一尊佛爷。”
郑成功心领神会,知道这个佛爷就是韩王。
周辅臣细细想想,不由苦笑,不觉得有什么好说的。随即说道“我损兵折将,是我无能,并非军中没有人才,文有周昌,武有梁化凤。都是一等一的人才,周昌孤身入汉城,上安朝鲜百官,下镇朝鲜士卒。主持江华岛上下庶务,从无疏漏,最重要的是,对付韩王最有办法。梁化凤虽然是降将,但是对朝廷忠心耿耿,此刻虽然转战太白山脉,小白山脉,烽烟数百里,接以之为谋主。让清军上下不安。”
“这都是一等一的人才。”
“我今天要走了。但是这些人就留给王爷,请王爷善加利用。”
郑成功心中将这两个人名记下来,说道“好。”
随即变成郑成功问,周辅臣答了。
第一百六十章 郑成功主战朝鲜
第一百六十章郑成功主战朝鲜
郑成功与周辅臣聊了整整一日,周辅臣对郑成功事无巨细,只要郑成功问起来,就没有一丝隐瞒的地方。
之前周辅臣有与郑成功争夺枢密院中水师主将之位,但是而今时过境迁,周辅臣什么念头都没有了,不过是想与郑成功结一个善缘而已,多得都不想了。
不过,周辅臣的消息也有一些断层。毕竟他被困在江华岛上,与外界不同消息,已经有一个多月了。
他的很多消息,都已经陈旧了不少。
随着江华岛之威的解开,各种消息都向这里流动,这一张情报网的重建,也是眼前之事了。
当郑成功送走周辅臣之后,各种消息的更新,也让郑成功在周辅臣给讲解的基础之上,更加了解朝鲜战事。
他首先听到的就不是好消息。
而是梁化凤一场大败。
清军在围攻江华岛的同时,也令清军将领达素围剿梁化凤,达素也算是老将了,只是因为他是镶黄旗人,是顺治的奴才,故而不被多尔衮一系人的喜欢。
所以阿济格给达素安排的事情,都是吃力不讨好的时候。比如而今的进山围剿梁化凤。
这一听就知道是一个没有油水的战事。
不过达素做的相当好,他在山下大开杀戒,以无数朝鲜百姓为饵,引朝鲜军来救,击破之后,趁势强攻,打破了梁化凤的防御圈。如果朝鲜人能安安分分的,达素一时间拿梁化凤也没有什么办法。
只是朝鲜人的确不能指望,梁化凤不得不冒险突围,夏军本部倒是行动迅速,没有被达素抓住尾巴,但是各路朝鲜人马,却损失惨重,甚至有大批倒戈投降了清廷。
梁化凤这一次失利,不仅仅让清军在朝鲜南方树立起威信,而且达素也趁势造谣,说夏军以朝鲜军为肉盾,这才摆脱了清军的追击。于是乎,梁化凤与朝鲜人之间,就有了矛盾。
毕竟很多朝鲜人都不愿意相信他们的军队,烂到连逃跑都来不及。这么严重的失败,他们更愿意推到别人身上。
所以梁化凤与朝鲜人之间关系也出现了裂痕,这样一来梁化凤的处境就相当的艰难。
梁化凤虽然还有万余人,战力强横。但是他再怎么厉害,战场还是朝鲜,没有朝鲜人的支持,梁化凤这一段时间,可以说是举步维艰。
“无妨。”郑成功对陈永华说道“江华岛之战的结果,已经传开了,朝鲜人知道怎么做的。派人去与梁化凤联系一下。”
“是。
”陈永华说道。
“与日本人谈得怎么样了”郑成功说道。
陈永华说道“已经谈得差不多了。”
郑氏与日本人的关系本来就不错,特别是在郑芝龙霸占日本航道,接管了几乎所有的日本贸易之后。这关系更加深了。
所以而今郑氏代大夏朝廷与日本谈判,日本在很多条件上也没有多在乎。
陈永华详细的将情况详细的说了出来。
郑成功将谈判的事情,交给了郑联。
郑联在日本长崎的谈判也很顺利。
第一,夏军在朝鲜的耗资,都可以在日本采买。不过是真金白银付款,日本虽然没有狮子大开口,但是日本粮食产量本来就不多,用来供给大军的话,价格难免上涨。
但是怎么算,也要比从南京转运要划算多了。
第二,就是从日本招收不少落魄武士,作为雇佣军,甚至有一些德川家的武士,想要见识一下,夏清之间的战事。
总之,就日本本身舆论来说,他们都是赞成夏朝,而反对东虏的。
如此有了日本的支持。
郑成功在朝鲜行事,就方便多了。
郑成功说道“你与周昌谈过了,你觉得此人怎么样”
陈永华说道“是一个青年才俊,但是未必太年轻一点了。”
郑成功说道“而今,有日本的支持,又拿下了江华岛之战。虽然稳定朝鲜局势。想要反攻却要准备一段时间。江华岛太北边了一点,不适应作为反攻开始的地方。”
猜你喜欢